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發展歷程

行政法發展歷程

發布時間: 2022-06-18 10:46:48

① 行政管理學的發展歷程

行政管理學是現代社會的產物。工業革命帶來了社會化大生產和科學技術的進步,為行政管理學的產生奠
定了物質基礎;行政管理的實踐為行政管理學的產生提供了有益的經驗材料;政治學、法學、經濟學的發展為行政管理學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理論基礎。行政管理學概念最早由德國學者L.von施泰因提出,他於1865年撰寫的《行政管理學》一書,用行政法的觀點闡述行政問題。1887年美國學者T.W.威爾遜發表了《行政管理學之研究》一文,主張政治與行政分離,建立一門獨立的行政管理學科。威爾遜因此被譽為行政管理學的奠基人。1893年美國學者F.J.古德諾出版了《比較行政法》,此書成為美國的第一部行政管理學教科書。1900年他出版了《政治與行政》一書,提出行政與政治分離的理論。此後,愈來愈多的學者把行政管理學作為單獨學科加以研究。1926年美國學者L.D.懷特撰寫了《行政管理學導論》一書,論述了行政管理的重要性,講求效率的必要性,以及對行政管理進行科學研究的可能性。1927年美國學者W.F.威洛比發表了《行政管理學原理》,比較系統地闡述了行政管理學理論體系。行政管理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已基本形成。
行政管理學的產生和形成受到當時工商企業科學管理的影響,並從中吸收了許多原理、方法。1911年美國管理學家F.W.泰勒根據長期實踐經驗,撰寫了《科學管理原理》一書,提出一套企業科學管理的理論。法國管理學家H.法約爾提出了組織管理功能理論,並在實踐基礎上總結出14條管理原則,對改進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建立和發展行政管理學起了積極作用。這個時期,通常被稱為科學管理時期或傳統理論時期。其理論的主要缺陷表現在過分重視機械效率,忽視社會效益;把行政組織視為封閉式組織系統,忽視組織外部環境的影響;片面強調人的物質利益,忽視人的精神因素,缺乏對人的尊重。
20世紀30年代,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爆發,工人運動的發展,使傳統理論受到很大沖擊。1927~1932年美國哈佛大學教授G.E.梅奧等人通過霍桑實驗,提出人際關系理論。美國學者C.I.巴納德在《執行者的職能》中提出均衡理論。20世紀40年代以後,美國學者А.Н.馬斯洛提出需求層次理論,美國學者F.赫茨伯格在《工作的動機》提出雙因素理論,美國學者D.麥克格雷戈提出X理論和Y理論。與此同時,美國學者H.A.西蒙開創了以行政決策為重點的行政管理學研究的新領域。他從人的有限理性出發,把決策理論、數學方法、計算機學融為一個新的研究體系。美國組織學家J.G.馬奇提出理性與組織融合理論;美國政治經濟學家C.E.林德布洛姆提出漸進決策理論。他們把行為科學和決策理論用於行政研究,對行政管理學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這個時期通常被稱為行為科學時期。
行為科學推動了行政管理學的發展。
行政管理學的研究從只注重行政組織結構、法令、規章制度及權責分配,到同時重視組織成員意見的溝通、個人慾望的滿足、非正式組織的作用;從只重視監督制裁到重視激發人的積極性;由專斷領導到民主管理;由「重事」到「重人」。這些都表現出行政管理學的飛躍。但是,這個時期又出現了新的片面性,如過分強調人的行為因素;過分注重人的理性作用,忽視了組織結構、法制的作用,忽視了環境的影響作用等。60年代,行政管理學理論有了新的突破,進入了系統科學階段。主要特點是廣泛應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管理科學的新成就來研究行政管理,特別是重視運用系統論、資訊理論、控制論。系統管理理論認為,行政組織是由許多相互依存的不同要素所構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系統,各個部分彼此獨立,但又相互依存和制約。因此,行政管理既要重視行政系統與外界環境、外部系統之間的關系,又要重視行政系統內在各部分之間的關系;既要強調行政組織結構、工作程序等因素,又要強調人的因素。還認為管理活動中內外環境復雜多變,科學技術突飛猛進,人的價值日益受到重視,要尋求唯一最佳管理方式是困難的。所以主張隨環境變遷來選擇管理方式。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有:提倡生態系統理論的美國學者F.W.雷格斯;主張社會系統理論的美國學者T.帕森斯;研究環境系統理論的美國學者F.E.卡斯特;以及提出Z理論的美籍日本學者威廉·大內等。系統管理理論已被普遍接受,成為當代研究行政管理的一種值得重視的理論。 行政管理學誕生於美國。美國的學者和改革家對此作出了重要貢獻。1887年,威爾遜發表的《行政研究》,1900年,古德諾出版《政治與行政》以及1926年懷特(Leonard D?White 1891~1958)出版的《行政學導論》,對行政管理學的主要內容作了論述,使行政管理學成為一個獨立的重要學科。
西方國家公共行政學的階段有的學者把西方國家公共行政學劃分為三個階段,即傳統的行政管理階段(大致期間為1900年以後);人性的行政管理階段(大致期間為1930年以後);系統權變的行政管理階段(大致期間為1960年以後)。有的學者把它分為形成階段——傳統管理階段;成長階段——科學階段;科學化階段——現代化管理時期。
西方國家公共行政學產生的條件:行政管理學於19世紀末萌芽到20世紀初誕生於美國,是有歷史必然性的。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美國經濟發展到更高階段,上層建築也隨之發生了重大變化。就政府行政活動的變化而言,主要有:
⒈政府職能由政治統治擴大到對經濟和社會事務的管理,由消極放任「守夜人」變成積極干預社會生活的「行政國家」。
⒉行政職能加強和行政活動范圍擴大,使行政機構迅速增加,行政人員隊伍日益壯大;而「功績制」的實施和「政治中立」原則的確立,更促使行政成為「非政治化」的管理領域。
⒊行政機構臃腫所造成的龐大的財政開支和效率極低的官僚作風,妨礙了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
上述客觀條件,推動了行政管理學產生於當時的美國。因此,從這一意義上說,行政管理學是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和政治發展到更高階段的產物,威爾遜等人則是順應這一時代需要並進行了理論創造的著名代表。
同時,學科發展也為行政管理學能獲得長足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行政管理學在西方
行政管理學在西方各國的發展演變有如下情形:由政治與行政分離的研究,到政治與行政配合的研究;由靜態的研究到動態的研究;由以事為中心的研究,到以人為中心的研究;由法規的研究到行為的研究;由機械的效率觀到社會的效率觀;由單科的研究到科際的研究等。發展趨勢表現為:
(一)研究領域的拓寬和加深
(二)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更結合實際
(三)不同學派之間的爭鳴和交流
行政管理學在中國
行政管理學在中國的傳播和研究,始於20世紀30年代前後。但在當時的年代,未產生廣泛的社會影響,也未造成學科研究的強勢;雖是新生學科,但發育不全,步履維艱。
20世紀50年代初,由於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和學科建設認識上的偏頗,行政管理學的有關專業和課程被取消,該學科的研究和傳播也隨之中斷。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了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期。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和改革開放的深入,行政管理的重要性和行政改革的迫切性日益鮮明地擺在人們的面前,也因此而推動人們對行政管理學的重新認識。1984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和勞動人事部召開了新中國建國以來由政府主持的第一個研究行政管理學的會議——「行政科學研討會」。會議從理論和實踐上探討了開展行政學研究的必要性,提出建立中國特色的行政管理科學體系的任務及發展中國行政學應遵循的基本原則。這次研討會的成功,標志著行政管理學在中國的重建,並成為它進一步發展的新起點。
在往後的20多年裡,中國行政管理學在恢復重建的同時獲得迅速和健康的發展。
中國在長期的封建社會中,形成了一套嚴密的封建行政管理體系:實行大一統的國家行政組織體制;實行封建官僚制度;在中央集權制內部實行等級尊卑主從制度;建立嚴格的監察制度;建立嚴格的行政管理法規,如中國最早的成文法典《周禮》、《秦律》、《唐六典》、《元典章》、《明會典》、《清會典》等;建立周密的官吏管理制度,包括官吏的選拔、任用、察舉、獎懲、迴避、俸祿、致仕等。
當行政管理學在西方國家產生之後,中國學者很快就予以重視,加以引進和研究。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翻譯出版了美國學者所著的《行海要術》、《行政綱目》,日本學者蠟山政道所著的《行政管理學總論》、美濃部達吉所著的《行政法撮要》。孫中山參考國外行政管理學的理論與實踐、結合中國傳統提出五權分立思想,中央與地方均權的思想,公開考試、擇優選官的思想等。同時,中國的一些高等院校也開始設立行政管理學課程。從30年代起,中國學者撰寫的行政管理學著作陸續問世。其中最早、最系統的行政管理學專著是1935年出版的張金鑒所撰的《行政管理學之理論與實踐》。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1952年高等教育院系調整後,行政管理學雖然沒有作為獨立學科進行系統研究,但相關學科從不同角度對國家行政卻作了有益的探討。1978年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社會科學的研究進入新的階段。1980年12月中國政治學會成立,廣泛恢復了政治學的研究活動,其中包括行政管理學的研究。1984年國務院辦公廳、勞動人事部發起召開行政管理科學研討會,同年11月勞動人事部成立行政管理科學研究所。1988年夏正式建立中國行政管理學會。此後,中國社會科學院、高等院校、中國共產黨各級黨校、成人教育組織均成立了行政管理學研究或教學機構。同時,還出版了一批行政管理學著作和教材。

② 行政合理原則的發展歷程

行政法上合理性原則的確立,與政府行政自由裁量權的存在和發展,以及人們對行政自由裁量權認識的深化,特別是對其控制意識的加強有關。政府的行政行為在客觀上有羈束行為與自由裁量行為之分。在行政法治發展的初期,人們的目標只限於規范羈束行政行為,行政法的任務亦停留在以制定法去衡量羈束行為的合法性。此時的行政自由裁量權處於絕對的「自由」狀態。隨著社會的發展,政府行政職能的強化,特別是19世紀以來,政府行政自由裁量權不斷擴張,人們日益感受到來自於它的威脅。人類逐漸認識到,行政法不僅應控制政府的羈束行為,同時更應控制政府的自由裁量行為。正如美國行政法學者B·施瓦茨所說:「自由裁量權是行政權的核心。行政法如果不是控制自由裁量權的法,那它是什麼呢?」英國行政法學專家H·韋德認為:「所有的自由裁量權都可能被濫用,這仍是個至理名言。」「在公法中沒有不受約束的自由裁量權。……絕對的和無約束的自由裁量權的觀點受到否定。為公共目的所授予的法定權力類似於信託,而不是無條件地授予。」因此,只以一個原則,即行政合法性原則,約束政府的行政行為是不夠的,行政合理性原則理應成為行政法的一項基本原則。列寧早在20年代就有這樣的思想:在國家管理中不僅有合法性問題,而且還有合理性問題;因為在管理方面,不僅有法律規范在起作用。而且還有技術的、經濟的、道德的和其它的規范在起作用,其中一些具有法律形式,另一些則不具有:在沒有法律規定的情況下遵循的就是合理性原則。世界各國行政法上的合理性原則正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下和理論基礎上成立的。 普通法上行政合理性原則的起源可追溯到16世紀末。當時英國一個著名的案例即魯克案件包含了一個1598年作出的著名判詞。該判詞在近400年一直未失去其准確性。英國下水道管理委員會的委員們為修正河岸徵收費用。但他們把所有所需費用都攤派給鄰近土地的所有人,而不是攤派給所有的受益者。法律賦予委員們有徵收費用的自由裁量權,沒有規定向誰徵收。科克在判詞中寫道:盡管委員會授權委員們自由裁量,但他們的活動應受限制並應遵守合理規則和法律規則。因為自由裁量權是一門識別真假、是非、虛實、公平與虛偽的科學,而不應按照他們自己的意願和私人感情行事。1609年的一個判例又重復了這一原則。現在,英國的合理性原則已成為審查行政行為效力的一個獨立並且是重要的理由。在美國確立行政合理性原則雖在時間上稍晚於英國,但合理性原則的精神是相同的。關於政府必須」合理地「行使自由裁量權的規定源於美國憲法第5條修正案,」非經正當的法律程序,不得剝奪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財產」的規定。許多授權行政官員或機關裁量的法律皆明文規定,裁量權的行使必須「合理」。其它的法律使用相似的字眼如:「適當的」、「必要的」、「可實行的」、「可行的」或「適合的」等等。當法律規定「公共利益」,使用「過渡」一詞時,意思都是使行政行為能有最起碼的推理及常識。
在大陸法系國家,行政合理性原則起源於德國。合理性原則(thePrincioleofVerhāItnismāβigkeit)在德國雖沒有普通法這樣的歷史,但其源頭亦可追溯到19世紀末期的一些司法宣告(theJudicialPronouncement)之中。在這些司法宣告中,普魯士最高行政法院()援引這些原則來審查在法律領域或有關程序事務方面警察機關自由裁量的權力()。象普魯士法院一樣,德國法
院沒有使法院制定的這種原則建立在禁止不合理地行使權力的儲蓄的立法禁止令基礎之上,而是建立在一種更重要的、更科學的關於行使自由裁量權之目的、方法、理由及效力關系的基礎之上。從而形成了「適當性原則」(PrincipleofSuitability)、「必要性原則」(PrincipleofNecessity)和「比例原則」(PrincipleofProportionality)這三項中心內容。德國的這一合理性原則爾後還波及和影響了日本的行政法。義大利在1955年5月21日推出的《行政程序法(草案)》還要求政府行政行為不得違反行政上之妥當性或平衡性,並且規定不得以任何方式違背良好行政之法則,否則該行為視為具有欠缺正當之瑕疵。在中國,自建國以來大量的行政性法律、法規和規章均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合理性精神。然在學術界公認行政合理性原則為行政法的基本原則之一,那是80年代以後的事。中國行政法上合理性原則的確立,不僅是中國法學工作者長期研究的結果,是司法部門長期司法實踐的經驗總結,更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發展的必然。這一原則的確立,表明中國行政法對政府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政府的行政行為既符合合法性標准,又符合合理性標准。 在中國,以行政合理原則是否為立法確立,以及立法確立程度不同為標准對該原則在中國法制史上地位的變動劃分為如下幾個階段:
行政合理原則的時期
在這個階段中又可細化為兩個階段。建國前,行政合理原則未進入立法者考量的范圍,即使在立法背景、立法目的、具體規范中都找不到能夠體現行政合理原則的基本理念或具體要素。在專政的中國,行政權力之大可謂除皇權對其有約束力和威懾力外幾乎不受司法權的限制,在這樣的社會中,就行政合法原則都很難貫徹就更不用說行政合理原則了。建國初期後,行政合理原則雖然未明文規定在法律中,但是在構建民主社會的大背景下,大量的行政法規、法規中也體現了一定的合理性。「法律平等」、「為人民服務」的一般政治宗旨也當成行政法的基本原則。
法律規定了行政原則
1982年《憲法》第89條13款:「國務院行使下列職權:……改變或撤銷各部、各委員會發布的不適當的命令、指示和規章(十四)改變或撤銷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不適當的決定和命令。」《憲法》第108條:「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領導所屬各部門和下級人民政府工作,有權改變或撤銷所屬各工作部門和下級人民政府的不適當的決定。」199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4條第2款:「設定和實施行政處罰,必須以事實為依據,與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199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第4條:「行政復議機關履行行政復議職能應遵循合法、公正公開及時便民的原則,堅持有錯必糾,保障法律法規的正確實施」。可見將該原則已經作為行政立法監督、行政執法和行政執法監督的行為依據。但尚未成為行政訴訟領域的基本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5條:「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對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審查。」

③ 行政管理學發展的歷程,主要是西方行政學發展的幾個階段,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行政管理學發展簡史行政管理學是現代社會的產物。工業革命帶來了社會化大生產和科學技術的進步,為行政管理學的產生奠定了物質基礎;行政管理的實踐為行政管理學的產生提供了有益的經驗材料;政治學、法學、經濟學的發展為行政管理學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理論基礎。行政管理學概念最早由德國學者L.von施泰因提出,他於1865年撰寫的《行政管理學》一書,用行政法的觀點闡述行政問題。1887年美國學者T.W.威爾遜發表了《行政管理學之研究》一文,主張政治與行政分離,建立一門獨立的行政管理學科。威爾遜因此被譽為行政管理學的奠基人。1893年美國學者F.J.古德諾出版了《比較行政法》,此書成為美國的第一部行政管理學教科書。1900年他出版了《政治與行政》一書,提出行政與政治分離的理論。此後,愈來愈多的學者把行政管理學作為單獨學科加以研究。1926年美國學者L.D.懷特撰寫了《行政管理學導論》一書,論述了行政管理的重要性,講求效率的必要性,以及對行政管理進行科學研究的可能性。1927年美國學者W.F.威洛比發表了《行政管理學原理》,比較系統地闡述了行政管理學理論體系。行政管理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已基本形成。
行政管理學的產生和形成受到當時工商企業科學管理的影響,並從中吸收了許多原理、方法。1911年美國管理學家F.W.泰勒根據長期實踐經驗,撰寫了《科學管理原理》一書,提出一套企業科學管理的理論。法國管理學家H.法約爾提出了組織管理功能理論,並在實踐基礎上總結出14條管理原則,對改進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建立和發展行政管理學起了積極作用。這個時期,通常被稱為科學管理時期或傳統理論時期。其理論的主要缺陷表現在過分重視機械效率,忽視社會效益;把行政組織視為封閉式組織系統,忽視組織外部環境的影響;片面強調人的物質利益,忽視人的精神因素,缺乏對人的尊重。20世紀30年代,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爆發,工人運動的發展,使傳統理論受到很大沖擊。1927~1932年美國哈佛大學教授G.E.梅奧等人通過霍桑實驗,提出人際關系理論。美國學者C.I.巴納德在《執行者的職能》中提出均衡理論。20世紀40年代以後,美國學者А.Н.馬斯洛提出需求層次理論,美國學者F.赫茨伯格在《工作的動機》提出雙因素理論,美國學者D.麥克格雷戈提出X理論和Y理論。與此同時,美國學者H.A.西蒙開創了以行政決策為重點的行政管理學研究的新領域。他從人的有限理性出發,把決策理論、數學方法、計算機學融為一個新的研究體系。美國組織學家J.G.馬奇提出理性與組織融合理論;美國政治經濟學家C.E.林德布洛姆提出漸進決策理論。他們把行為科學和決策理論用於行政研究,對行政管理學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這個時期通常被稱為行為科學時期。行為科學推動了行政管理學的發展。行政管理學的研究從只注重行政組織結構、法令、規章制度及權責分配,到同時重視組織成員意見的溝通、個人慾望的滿足、非正式組織的作用;從只重視監督制裁到重視激發人的積極性;由專斷領導到民主管理;由「重事」到「重人」。這些都表現出行政管理學的飛躍。但是,這個時期又出現了新的片面性,如過分強調人的行為因素;過分注重人的理性作用,忽視了組織結構、法制的作用,忽視了環境的影響作用等。60年代,行政管理學理論有了新的突破,進入了系統科學階段。主要特點是廣泛應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管理科學的新成就來研究行政管理,特別是重視運用系統論、資訊理論、控制論。系統管理理論認為,行政組織是由許多相互依存的不同要素所構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系統,各個部分彼此獨立,但又相互依存和制約。因此,行政管理既要重視行政系統與外界環境、外部系統之間的關系,又要重視行政系統內在各部分之間的關系;既要強調行政組織結構、工作程序等因素,又要強調人的因素。還認為管理活動中內外環境復雜多變,科學技術突飛猛進,人的價值日益受到重視,要尋求唯一最佳管理方式是困難的。所以主張隨環境變遷來選擇管理方式。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有:提倡生態系統理論的美國學者F.W.雷格斯;主張社會系統理論的美國學者T.帕森斯;研究環境系統理論的美國學者F.E.卡斯特;以及提出Z理論的美籍日本學者威廉·大內等。系統管理理論已被普遍接受,成為當代研究行政管理的一種值得重視的理論。

④ 行政訴訟法的歷史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1989年4月4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根據年11月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在常委會第11次會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決定》修正,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


一、中國封建時代,人們心目中沒有民可以告官的觀念

封建時代,中國的皇帝代表統治階級依靠封建法律統治和壓迫老百姓。當時的法律,是民、刑、行政不分;實體、程序不分的。由於長期以來官貴民賤、官尊民卑的意識形態,人們心目中沒有民可以告官的觀念。不存在提起「民可以告官」的訴訟制度。

二、新中國成立後,始終未形成規范的行政訴訟制度

1989年4月4日《行政訴訟法》的制定與實施,打破了幾千年傳下來的傳統觀念,建立起了民可以告官的行政訴訟制度。因此,人們普遍地把這部法律叫做「民可以告官」的法律。它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和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

中國行政訴訟法,除《行政訴訟法》中比較集中地規定的一些行政訴訟法律規范外,還包括其他分散規定在其他許多法律、法規中的行政訴訟法律規范。

三、行政訴訟法,是建立資產階級國家以後的產物。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有的國家已制定了行政程序方面的單行法律,如美國的《聯邦行政程序法》、日本的《行政案件訴訟法》、德國的《聯邦行政訴訟法》等。有的國家還設有行政法院,受理行政案件。把程序法同實體法逐步分開來形成為兩個相對獨立的法律部門,已成為當代行政法發展的必然趨勢。

現代國家的行政法,同刑法、民法不同,大多數國家的許多行政法律文件中,都既規定了實體法規范,又同時規定了相應的程序法規范。而在刑法領域和民法領域中,實體法同程序法已基本分開,形成了刑法、刑事訴訟法和民法、民事訴訟法等相對獨立的法律部門。

⑤ 法律是如何起源和發展起來的

馬克思主義關於法的起源的學說:

(1)法不是從來就有的,法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而產生的,法的產生經歷了一個長期發展的過程。

(2)在原始社會,社會組織的形態經歷了原始群、母系氏族、父系氏族的發展,調整社會關系的規范是道德規范、宗教規范和習慣,它們與階級社會的法是根本不同的。

(3)在原始社會後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私有制的產生、階級的分化和國家的產生而產生的。

馬克思主義認為,法產生的根源有以下三個:

(1)經濟根源:私有制的產生和商品經濟的發展。

(2)階級根源:階級的產生。

(3)社會根源:社會的發展。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導致原始社會既有的社會規范無法適應社會沖突,為了維護新的社會秩序,國家產生了,法也產生了。

(5)行政法發展歷程擴展閱讀:

法律的歷史和文明的發展之間有著很密切的關連。古埃及的法律——可回溯至西元前3000年,有一部約可被分成十二篇的民法典。這部民法典是基於瑪特的概念,傳統、修辭語法、社會公平為其特色。

西元前約1760年時,在漢謨拉比的統治下,古巴比倫法成文法了,並將寫上法典的石碑放在市場上供眾人觀看;此一法典現被稱為漢謨拉比法典。但和埃及法律是由歷史學家從爭訟紀錄中拼揍出來一樣,漢謨拉比法典也只有少許的文獻殘留下來,且大部份都已經隨著時間而流逝掉了。

舊約聖經大概是仍然和現今法律系統有關的最古老的法律體系,可追溯至公元前1280年。它採取道德責任的模式,作為對良好社會的建議。古雅典(古希臘的小城)是第一個由除了婦人和奴隸之外的廣大公民所組成的社會,時間約在公元前8世紀時。

當時的雅典並沒有法律科學,且古希臘也沒有和「法律」有關的字眼以做成指涉的抽象概念。但古希臘法包含了對雅典式民主發展政制上的革新。

羅馬法很大程度受到了希臘學說的影響。它形成了當代法律世界的橋梁,在羅馬帝國的盛衰之間的時代里。羅馬法在查士丁尼一世時進行了主要的成文法工程,編成了《民法大全》。這部法典在黑暗時代時遺失了,直到11世紀才被重新地發現。

中世紀的法律學者自此開始研究羅馬法規,並使用其中的概念。中世紀時的英國,國王權威的判決開始發展成了先例的體系,這成為了英美法系。同一時間,在全歐洲,《商人法》形成了,使得商人可以用相似的規范,而非零碎的地方法來交易。

作為當代商業法先趨的《商人法》強調著合同的自由和財產的可讓與性。當18世紀、19世紀,國家主義興起之後,《商人法》即並入了國家新的民法典之中。法國的法國民法典和德國的德國民法典是其中最具影響力的民法典。

相對於英國的一般法之中充滿了大量的判例法,可以寫在小本書籍中的法典較易於輸出以及供法官使用。然而,歐陸法系和英美法系有會同的趨向。歐盟法即以條約作為其成文法典,但又由歐洲法院發展其判例。

古印度和古中國有不同的法律傳統,且在歷史上也有不同的法理學派和實務。《政事論》(約編於公元100年左右,雖然也包含一些較早的資料)和《摩奴法典》(公元100年至公元300年)是印度的基本條約,被認為是可信賴的法律指引。

摩奴的中心哲學為容忍和多元,並流傳在整個南亞之中。印度教傳統和伊斯蘭法在印度變為大英帝國的一部份時被一般法取代掉。馬來西亞、汶萊、新加坡和香港也在那時接受了一般法。東亞的法律傳統則反應了對世俗與宗教影響的一種獨特的混血。

日本是這之間第一個開始將其法律系統依西方世界現代化的國家,引進了少許的法國及大量德國民法典的概念。這也部份反映了德國民法典在19世紀末期逐漸興起的實力。相似地,傳統中國法律也在清朝末數年開始轉向西化,在民法典的制定上,參考日本民法典,引進了德國民法典的立法模式,制定了中國當代第一部民法典。

該法典仍然適用於中國台灣地區。不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廢除了中華民國時期所制定的六法全書,現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架構很大程度地受到蘇聯的社會主義法律所影響,其型式主要在於犧牲私法而擴大了行政法的領域。

不過隨著工業化的加速進行,中國的法律架構已經開始出現變革,至少在經濟上(若非在社會和政治上的話)的權利上面。1999年的新合同法顯示出其對行政優先的立場轉向。更甚者,在歷經了十五年的協商,中國於2001年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而隨著合同法、物權法等法律的制定完成,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制定將指日可待。

⑥ 行政管理學發展的歷程

行政管理學是現代社會的產物。工業革命帶來了社會化大生產和科學技術的進步,為行政管理學的產生奠 行政管理
定了物質基礎;行政管理的實踐為行政管理學的產生提供了有益的經驗材料;政治學、法學、經濟學的發展為行政管理學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理論基礎。 行政管理學概念最早由德國學者L.von施泰因提出,他於1865年撰寫的《行政管理學》一書,用行政法的觀點闡述行政問題。1887年美國學者T.W.威爾遜發表了《行政管理學之研究》一文,主張政治與行政分離,建立一門獨立的行政管理學科。威爾遜因此被譽為行政管理學的奠基人。1893年美國學者F.J.古德諾出版了《比較行政法》,此書成為美國的第一部行政管理學教科書。1900年他出版了《政治與行政》一書,提出行政與政治分離的理論。此後,愈來愈多的學者把行政管理學作為單獨學科加以研究。1926年美國學者L.D.懷特撰寫了《行政管理學導論》一書,論述了行政管理的重要性,講求效率的必要性,以及對行政管理進行科學研究的可能性。1927年美國學者W.F.威洛比發表了《行政管理學原理》,比較系統地闡述了行政管理學理論體系。行政管理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已基本形成。 行政管理學的產生和形成受到當時工商企業科學管理的影響,並從中吸收了許多原理、方法。1911年美國管理學家F.W.泰勒根據長期實踐經驗,撰寫了《科學管理原理》一書,提出一套企業科學管理的理論。法國管理學家H.法約爾提出了組織管理功能理論,並在實踐基礎上總結出14條管理原則,對改進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建立和發展行政管理學起了積極作用。這個時期,通常被稱為科學管理時期或傳統理論時期。其理論的主要缺陷表現在過分重視機械效率,忽視社會效益;把行政組織視為封閉式組織系統,忽視組織外部環境的影響;片面強調人的物質利益,忽視人的精神因素,缺乏對人的尊重。 20世紀30年代,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爆發,工人運動的發展,使傳統理論受到很大沖擊。1927~1932年美國哈佛大學教授G.E.梅奧等人通過霍桑實驗,提出人際關系理論。美國學者C.I.巴納德在《執行者的職能》中提出均衡理論。20世紀40年代以後,美國學者А.Н.馬斯洛提出需求層次理論,美國學者F.赫茨伯格在《工作的動機》提出雙因素理論,美國學者D.麥克格雷戈提出X理論和Y理論。與此同時,美國學者H.A.西蒙開創了以行政決策為重點的行政管理學研究的新領域。他從人的有限理性出發,把決策理論、數學方法、計算機學融為一個新的研究體系。美國組織學家J.G.馬奇提出理性與組織融合理論;美國政治經濟學家C.E.林德布洛姆提出漸進決策理論。他們把行為科學和決策理論用於行政研究,對行政管理學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這個時期通常被稱為行為科學時期。 行為科學推動了行政管理學的發展。 行政管理學的研究從只注重行政組織結構、法令、規章制度及權責分配,到同時重視組織成員意見的溝通、個人慾望的滿足、非正式組織的作用;從只重視監督制裁到重視激發人的積極性;由專斷領導到民主管理;由「重事」到「重人」。這些都表現出行政管理學的飛躍。但是,這個時期又出現了新的片面性,如過分強調人的行為因素;過分注重人的理性作用,忽視了組織結構、法制的作用,忽視了環境的影響作用等。 60年代,行政管理學理論有了新的突破,進入了系統科學階段。主要特點是廣泛應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管理科學的新成就來研究行政管理,特別是重視運用系統論、資訊理論、控制論。系統管理理論認為,行政組織是由許多相互依存的不同要素所構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系統,各個部分彼此獨立,但又相互依存和制約。因此,行政管理既要重視行政系統與外界環境、外部系統之間的關系,又要重視行政系統內在各部分之間的關系;既要強調行政組織結構、工作程序等因素,又要強調人的因素。還認為管理活動中內外環境復雜多變,科學技術突飛猛進,人的價值日益受到重視,要尋求唯一最佳管理方式是困難的。所以主張隨環境變遷來選擇管理方式。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有:提倡生態系統理論的美國學者F.W.雷格斯;主張社會系統理論的美國學者T.帕森斯;研究環境系統理論的美國學者F.E.卡斯特;以及提出Z理論的美籍日本學者威廉·大內等。系統管理理論已被普遍接受,成為當代研究行政管理的一種值得重視的理論。
編輯本段在西方國家的興起
行政管理學誕生於美國。美國的學者和改革家對此作出了重要貢獻。1887年,威爾遜發表的《行政研究》,1900年,古德諾出版《政治與行政》以及1926年懷特懷特(Leonard D?White 1891~1958)出版的《行政學導論》,對行政管理學的主要內容作了論述,使行政管理學成為一個獨立的重要學科。 西方國家公共行政學的階段 行政管理
有的學者把西方國家公共行政學劃分為三個階段,即傳統的行政管理階段(大致期間為1900年以後);人性的行政管理階段(大致期間為1930年以後);系統權變的行政管理階段(大致期間為1960年以後)。有的學者把它分為形成階段——傳統管理階段;成長階段——科學階段;科學化階段——現代化管理時期。 西方國家公共行政學產生的條件 行政管理學於19世紀末萌芽到20世紀初誕生於美國,是有歷史必然性的。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美國經濟發展到更高階段,上層建築也隨之發生了重大變化。就政府行政活動的變化而言,主要有: 1.政府職能由政治統治擴大到對經濟和社會事務的管理,由消極放任「守夜人」變成積極干預社會生活的「行政國家」。 2.行政職能加強和行政活動范圍擴大,使行政機構迅速增加,行政人員隊伍日益壯大;而「功績制」的實施和「政治中立」原則的確立,更促使行政成為「非政治化」的管理領域。 3.行政機構臃腫所造成的龐大的財政開支和效率極低的官僚作風,妨礙了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 上述客觀條件,推動了行政管理學產生於當時的美國。因此,從這一意義上說,行政管理學是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和政治發展到更高階段的產物,威爾遜等人則是順應這一時代需要並進行了理論創造的著名代表。 同時,學科發展也為行政管理學能獲得長足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編輯本段西方行政管理學的發展趨勢
行政管理學在西方各國的發展演變有如下情形:由政治與行政分離的研究,到政治與行政配合的研究;由靜態的研究到動態的研究;由以事為中心的研究,到以人為中心的研究;由法規的研究到行為的研究;由機械的效率觀到社會的效率觀;由單科的研究到科際的研究等。發展趨勢表現為: (一)研究領域的拓寬和加深 (二)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更結合實際 (三)不同學派之間的爭鳴和交流 三、行政管理學在中國的重建和發展

⑦ 新行政法的形成與發展論述題怎麼答

一、行政法產生的基礎
(一)行政法產生的理論基礎
行政法產生的理論基礎是自然權利、三權分立以及法治理論。
1.在法國大革命前,啟蒙思想家盧梭提出了「自然權利」的主張,認為人都有與生俱來的自然權利,並認為這種權利是「天賦」的,不可讓與。這一思想在資產階級大革命後為法律所肯定。行政法的出現正是為了保障公民的自然權利。當然,現代行政法更注重拓展公民的權利,促進公民個體及社會的發展。對行政法的產生具有更直接影響的是「三權分立」理論。該學說創始人孟德斯鳩認為一切國家都存在立法權、司法權和行政權三種權力,主張將這三種權力分別由不同的機關行使,以確保自由的存在。三權分立強調權力的制衡,這里必然引申出對行政權的規范和控制。
(二)行政法產生的社會基礎
行政法的產生固然有其深刻的思想根源,但直接導致行政法產生的原因卻根植於現代國家的憲政體制。現代西方國家的政權都建立在「三權分立」的基礎之上,它孕育著行政法產生的最基本的條件,即行政相對獨立,沒有行政的相對獨立,也就沒有行政法。
二、外國行政法的歷史發展
(一)法國行政法的歷史發展
現代意義的行政法最早產生於西方國家,行政法作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是法國大革命後確立起來的。1789年的大革命****了封建****制度,資產階級按照「三權分立」的理論重新設計了法國的政體。法國的三權分立,不僅是為了限制王權,同時也是為了限制司法權。1790年的《法院組織法》明確將司法職能和行政職能分開,並排除普通法院對行政糾紛的管轄權。1799年,法國拿破崙一世建立了國家參事院和省參事院。國家參事院一方面受理行政糾紛,提供解決糾紛的意見,另一方面為政府提供法律咨詢。自此,法國逐步形成獨立的行政審判制度。為行政法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英國行政法的歷史發展
英國行政法的萌芽可追溯至資產階級政權建立初期,資產階級革命勝利後的普通法制度就已包含了現代行政法的精神,即對行政的控制。但在英國,行政法真正受到重視是在19世紀後期。這一時期,由於科技、經濟的高速發展,帶來了兩個顯著變化:(1)委任立法。為應付工業經濟發展所引起的社會問題,需要制定大量法律。議會由於時間、技術等方面的原因,不能滿足這一需要,不得不授權行政機關制定具體的規則,以補充地方立法之不足。(2)行政裁判所的迅速發展。行政裁判所的職能是行使部分司法權,受理行政機關和公民之間以及公民與公民之間的爭端。由於上述變化,英國的司法審判制度得到充實和加強,行政法得到進一步發展。
(三)美國行政法的歷史發展
美國是嚴格實行三權分立的國家,分權與制衡為立國之本,立法、司法對行政的控制與其國家的歷史一樣悠久。但由於美國承襲了英國的普通法制度,公法與私法不分,行政法的出現也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直至洲際貿易委員會的成立,人們常將此作為美國行政法產生的標志。由於嚴格的三權分立原則不能適應現代經濟管理的需要,新型的行政機構——獨立管制機構應運而生。美國行政法的發展承襲了英國傳統,但更側重於行政程序制度的完善,強調行政程序的控權作用。1946年,美國制定了《聯邦行政程序法》之後又制定了許多程序法規,如《陽光下的政府法》等。此外,在行政組織方面,美國建立了許多獨立管制機構,集行政、立法、司法於一體美國學者視獨立管制機構的建立為美國行政法的開端。在解決民事和行政爭端方面,美國還建立了行政法官制度,並逐步使之完善。
三、中國行政法的歷史發展
(一)中華民國行政法的歷史簡況
在中國,現代意義的行政法直到民國時期才開始萌芽。孫中山領導資產階級革命,****清王朝的封建****統治,主張實行資產階級民主與法治。1911年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規定:「中華民國主權屬於國民全體。」並第一次提到行政訴訟:「法院依法律審判民事訴訟,但關於行政訴訟,其他他別訴訟,另以法律定之。」民國3年(1914年)5月18日,北洋軍閥政府公布了《行政訴訟條例》,同年7月15日公布了《行政訴訟法》,並在同年3月公布了《平政院編制令》,規定了行政審判組織。至此,在形式上初步建立起行政訴訟制度。北洋政府依照日本的體制設有行政法院,成為「平政院」。
******政府成立後,「平政院」改名為「行政法院」,與普通法院分立,處理行政訴訟,行政訴訟有三個程序,必須經過向行政機關的訴願,再訴願後,不服的才能向行政法院提起訴訟。此外,******統治時期還頒布了一些規范行政組織、行政活動的法律,如省政府組織法等。[1]
從總體上說,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連年內外戰爭不斷,蔣介石******政府又長期實行獨裁統治,不講法治,因此,無論是行政訴訟,還是對行政組織行政活動的規范的作用都是徒有虛名。行政法治只不過是開明人士的良好心願,客觀上並不具備行政法生存和發展的條件,維護公民權利更談不上。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法的歷史發展
新中國的行政法萌芽於20世紀50年代,但真正受到重視並形成體系、走向成熟則是在80年代以後。
20世紀80年代末期以來,我國行政法進入快速發展時期,《行政訴訟法》、《國家賠償法》、《行政處罰法》、《行政復議法》、《行政監察法》、《立法法》等相繼制定實施,《行政許可法》、《行政程序法》等一批重要的法律正在制定過程中,行政法制度已在逐步地建立和健全,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前景。
經濟體制的改革意味著國家與公民關系的變化,意味著公民從客體到主體地位的轉變,意味著對政府權力重新界定和規制的必要,這一切都深深地影響著我國行政法的發展歷程,可以預見,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健全,民主政治以及依法治國的推進,我國的行政法將逐步成熟與完善。

⑧ 簡述中國古代中樞輔政制度的發展變化原因和規律

1、中國古代封爵制度
中國古代君主授予貴族和功臣爵位的制度。它是歷代君主為鞏固其統治地位,調整統治階級內部關系而實 行的一種封建等級制度。爵位是表示貴族或功臣身份、地位的稱號,分為不同的等級,有些爵位可以世襲。受 爵後通常可得到食邑或相當數量的財富。封爵制度在中國古代數千年的歷史中有相當大的發展變化。

封爵制度與宗法制度有著密切的關系,最初的受爵者僅是王族。《左傳》昭公二十八年:「昔武王克商,光 有天下,其兄弟之國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國者四十人,皆舉親也。」戰國時期,秦國從商鞅變法以後,取消王族 封爵,立二十等爵制以賞功勞(主要是軍功)。從最高的二十等到最低的第一等,依次是:徹侯、關內侯、大 庶長、駟車庶長、大上造、少上造、右更、中更、左更、右庶長、左庶長、五大夫、公乘、公大夫、官大夫、大夫、不更、簪□、上造、公士。西漢以後,皇族封爵與功臣封爵並存,一直延續到清代。

秦以前君主稱王,封爵中最高的一等為公。秦始皇稱帝,西漢以後最高封爵為王,皆封與皇子。西晉以後,皇族封爵與功臣封爵名稱合並,但最高一級的王、親王只封與皇族。至明代,在爵位中加鎮國將軍、鎮國中尉等名稱。清朝皇族爵位分十四等,其中貝勒、貝子是滿語「天生貴族」的音譯。

爵位與官職有一定關系。西周所封公、侯等爵,對周天子稱臣,在封國內就是君主,官爵合一。此後,總 的趨勢是官與爵逐漸分離,但在某些時期仍有例外。西漢、西晉及明朝初期,宗室王在封國內有軍事、行政權,勢力逐漸膨脹,先後釀成「七國之亂」、「八王之亂」、「靖難之變」等,嚴重威脅著皇權。在其他時期,爵位只是一種榮譽稱號,因其與皇帝關系的親疏(皇族封爵)及功勞大小(功勛封爵)而有高低之分。

爵祿在古代往往連稱,受爵後必得祿。西周時,公、侯是封國內的君主,封國內的財政收入全歸其所有,但公、侯要對周天子承擔鎮守疆土、交納貢稅、朝覲述職等義務。以後封爵都有一定食邑,但不是自己徵收,而是由王朝撥給。後來食邑變成了一種虛名,只有在爵位前加所謂「食實封」若干戶,才能享有相應的封戶租稅,或從國家領得一定封賜。

2、中國古代法律制度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夏商周到明 清四千多年,中國古代法律制度的發展脈絡清晰,有因 有革,內容豐富,特點鮮明。 歷代立法中國古代自國家出現後,統治階級就開 始通過國家機關制定法律,建立法律制度。經過幾千年 的發展,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沿革清晰、特點鮮明的法律 體系。

夏商周夏、商、周的法律是奴隸製法律,以習慣 法為主,禮刑並用。它體現了王權與族權的統一,滲透 了神權思想。夏代是中國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其法律總 稱為「禹刑」。《周禮·秋宮·司刑》註:「夏刑大辟 二百,臏刑三百,宮刑五百,劓刑各千。」中國古代的 刑與法含義相同,刑罰的出現,標志著夏代法律制度已 經產生。

「湯刑」是商代法律的總稱。《尚書·盤庚》記載: 「以常舊服,正法度」。商代已具有成文法律,在古文 獻中有明確記載,並在考古發掘中得到證實。商朝的刑 法嚴酷,有死刑、肉刑、流刑、徒刑等。卜辭中,有象 征殘酷刑罰的文字;《簡書·康誥》載:「罰蔽殷□,用 其義刑義殺。」戰國時荀子亦說:「刑名從商。」

西周的法律制度因於夏、商,到了西周更趨成熟。 《周禮》中包含有刑法、民法、行政法、訴訟法等內容。 《呂刑》中對犯人施行五種刑罰的規定長達三千條;同 時,明確規定了罰金等級和贖刑制度等。

春秋戰國春秋時期,奴隸製法制解體,各諸侯國 的法律制度發生重大變化,成文法陸續頒布。鄭國執政 子產「鑄刑書於鼎,以為國之常法」(《左傳·昭公六 年》杜預注),鄧析編訂「竹刑」。晉國亦「鑄刑鼎,著 范宣子所為刑書」(《左傳·昭公二十九年》)。成文 法的制定和公布,限制了舊貴族的特權,促進了封建生 產關系的發展,標志著奴隸制的瓦解。

戰國時期封建制確立。各諸侯國陸續頒布了以保護 封建私有制為中心內容的封建法律。其中,魏國李悝在 總結各國刑法典的基礎上制定《法經》 6篇,即《盜》、 《賊》、《囚》、《捕》、《雜》、《具》。《法經》 是以刑為主,諸法並用的第一部封建法典。秦國統治者 奉行法家學說,任法為治。公元前 359年,商鞅以《法 經》為藍本,改法為律,制定《秦律》 6篇。此外,秦 還頒布了大量法令。 秦漢秦統一六國後,秦始皇把秦國的法律推行全 國,第一次建立起全國統一的封建法制。1975年12月,湖 北雲夢出土的睡虎地秦簡,其中有《秦律二十九種》、 《法律答問》、《封診式》3類法律文書,其內容涉及農 業、手工業、商業、徭戍賦斂、軍爵賞賜、官吏任免以 及什伍組織等社會生活各個領域,說明秦代「莫不皆有 法式」的說法是信實的。秦代法律以酷烈而著稱於世, 刑罰種類繁多,手段也極為殘酷,有死刑、肉刑、徒刑、 笞、籍沒收孥等,對罪犯往往數刑並施。

西漢,蕭何以《秦律》為基礎,製成《九章律》,確 立以律、令、科、比為形式的一整套法律制度。漢武帝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其實質乃外儒內法,正如漢 宣帝所說:「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漢 書·元帝紀》)。這種思想構成了封建法律的理論基礎, 一直為歷代封建統治者所奉行。

三國兩晉南北朝這一時期各朝都編纂法典。曹魏 對法律作了重大修改,制定《魏律》18篇,並改漢具律 為刑名,冠於全律之首;規定五刑,使刑名進一步規范 化;保護貴族、官僚、地主等 8種權貴人物在審判上享 有特權的「八議」也正式上升為法律制度,充分體現了 「舉賢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權貴」。這是中國古代刑法 的重要發展。其後產生了諸如《晉律》、《北齊律》等。 《北齊律》首創「重罪十條」(亦稱「十惡」);北魏、 南陳法律中規定的官吏可以官抵罪的「官當」制度,對 後世的封建法典皆有重大影響。

隋唐這是中國封建社會諸種制度包括法律制度發 生重大變革的時期。隋朝制定的《開皇律》在封建法典 中佔有重要地位。唐代尤為重視立法建設,唐太宗時,制 定《唐律》12篇,500條。高宗永徽年間,編定《唐律疏 議》30卷,永徽四年(653)頒行全國。唐律把「十惡」特 標篇首,律文全面反映了唐代社會的等級劃分,明確規 定了社會各等級的不同身份、地位、權利和義務,以及 它們之間的關系。《唐律》和《唐律疏議》是中國歷史 上最完整的封建法典,對中國封建法律的發展影響極大, 對亞洲一些國家亦有一定影響。

宋元《宋刑統》是宋代的基本法典。它是以五代 時後周的《顯德刑統》為基礎修改而成的。宋朝全面強 化封建專制主義,皇帝可隨時頒布□令作為斷罪處刑的 依據,詔□成為最重要和具有最高效力的法律,編□成為 宋代最經常最重要的立法活動。宋代正式出現「典賣」 制度的法律規定。

元世祖忽必烈統一中國後,頒布了《至元新格》;元 英宗時制定了《大元通制》。元代法律的基本內容依循 唐律,形式上仍沿用宋代的編□,但改□為「條例」或 「條格」。元朝的法律具有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的雙重 特點。

明清明、清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的兩個朝代,在 法律上亦反映出封建社會後期的時代特點。明、清法規 以律為主,律外有誥、例、令、條例、則例、會典等。

明太祖總結歷代統治經驗,把「明禮以導民,定律 以繩頑」,「治亂世用重典」等作為立法的指導思想,制 定了《大明律》、《明大誥》等一系列重要法律。《大 明律》是明代最主要的法典。它改唐律12篇為7篇,即在 名例律之下按六部官制分吏律、戶律、禮律、兵律、刑 律、工律,改變了隋唐以來的封建法律體系結構。《明 大誥》共4篇,是以詔令形式頒發的,由案例、峻令、訓 導三方面內容組成的具有教育作用和法律效力的特種刑 法。這是中國古代法律制度上前所未有的。明代還加強 了經濟方面的立法,主要有鈔法、錢法、稅法、鹽法等。

清代制定的《大清律例》,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部 封建法典。它的篇目與《大明律》相同,在沿用唐、明 五刑的基礎上,又增加了許多新的刑罰及民族壓迫條款。 在刑罰和訴訟方面,清律規定滿人享有各種法律特權。 清朝還頒布了用於少數民族地區專有特定內容的單行法 律,如《回律》、《番律》、《蒙古律》等。隨著封建 經濟的發展,清律中調整經濟關系的內容也大為增加。

歷代行政法規中國古代統治者也用法律作為管理 行政機構和官吏的一種手段。歷代都制定了一些關於行 政機構設置、職掌和官制的行政法規。中國古代雖然把 各種律令混合制訂在一起,但唐以後也有單行的行政法 典。

先秦夏代適應奴隸制的需要,隨著權力機構的建 立,產生了最初形態的行政法制。商代,「齊之以禮,齊 之以刑」,禮法構成商王朝行政法的重要內容。但是,夏、 商時期對政府機構的管理基本是以習慣法為主,「以言 代法」,以吏代法。

西周時期的《周禮》(亦稱《周官》)中載有《六 官》、《六典》之篇。《六官》即《天官冢宰》、《地 官司徒》、 《春官宗伯》、 《夏官司馬》、《秋官司 寇》、《冬考工記》 6篇。《六典》即治典、禮典、教 典、政典、刑典、事典。六官各掌一典。其中,治、教、 禮、事四典實為行政法的內容。從此,奠定了中國古代 行政法的基礎。

秦漢秦代建立了中央集權的統一封建國家,加強 了對政府機構及官吏的管理。《秦律》中的《置吏律》、 《效律》等是關於職官建制、任免、銓選、考核之法; 《內吏雜律》是關於京官政務之法規;《行書律》是有 關公文規定的法規;《傅律》、《田律》、《金布律》、 《徭律》以及《工律》等,是有關經濟、手工業的行政 管理法規,內容十分豐富,充分顯示了統一封建國家行 政管理制度的特色。

漢代確立了三公九卿制度和職官法,尚書台六曹體 制的建立,奠定了整個封建社會六部制度的基礎。漢代 對各種機構的員額和職權都有明確規定。如對皇帝的詔 令必須忠實執行;官吏泄漏機密者,要免職;官吏受賄 或保管官府財物自盜者,定罪後仍再犯者,要處死等。

隋唐宋元行政法的重大發展是在隋、唐。隋、唐 將晉代就正式列為國家法律的「違制」律改為「職制」。 它是對各級官吏違反編制及失職行為的處分規定。唐代 編纂的《唐六典》是中國古代最早的較為完整的行政法 典。它按照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分制,明確規 定了國家各級行政機構的規范、官吏的編制、職責許可權 以及對官吏選拔、考核、獎罰等行政管理制度。典律分 野是《唐六典》的一大發展,「律之正罪,典以范政」, 是中國古代行政法發展的結晶。唐以後,宋代有官修法 典《慶元條法事類》,元代有《元典章》等。宋、元行 政法典仍以六部為例,仿《唐六典》,它與前代有別的 是注重官吏法的修制和民族行政法的制定,因而具有其 特色。

明清明清兩代是中國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高 度發展的時期。它集歷代行政法之大成,對行政法典法 規的制定更為系統化、規范化。明清仿《唐六典》制定 了《明會典》與《清會典》。「會典」之名始於明代, 即典章會要之意。《明會典》體例以六部官制為綱,分 述各行政機構的職掌和事例。其記載有關章典制度,凡 明史所未載者,會典均有交待。萬曆《御制重修明會典 序》中說:「輯累朝之法令,定一代之章程,鴻綱細目, 燦然具備。」《清會典》記載了清代開國至光緒各級行 政機構的職掌、事例和活動原則。它採用以官為典,以 職立官,有典有例的分合序列。清代的官員都得以會典 來執法。正如《續修大清會典序》中所說:「會典所載, 皆百臣奉行之政令。」

司法審判機關中國古代司法、行政往往不分,行 政機關兼行審判權,審判權受皇權左右,成為中國封建 司法制度的一個基本特點。

先秦秦以前沒有專設司法機關,只是設官理刑。 夏有大理,商周有司寇。因古代兵刑不分,往往軍事長 官又是司法長官。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先後設置掌握獄 訟的最高法官,秦稱「廷尉」,齊稱「大理」,楚稱「廷 理」。

秦統一的秦王朝建立後,「廷尉」列為九卿之一, 作為中央司法機關的長官,負責審理皇帝交辦的案件和 地方移送的疑難案件。秦地方無專門的司法機關,郡守、 縣令兼行審判權,可自行處理一般案件。

漢代中央仍以廷尉(又稱大理)為最高司法長官, 地方司法機關與秦基本相同。漢在司法制度方面也有一 些變化,尚書台設立後,其中的三公曹(西漢時)、二 千石曹(東漢時),亦掌有一定的司法權,分割了廷尉 的一部分職權。

三國兩晉南北朝這一時期的司法制度基本沿襲漢 制,又有所發展。中央司法機關一般仍稱廷尉。北齊沿 稱大理寺,機構日趨擴大。這一時期的地方司法機構仍 與行政機構合而為一,司法權由郡太守、州刺史和縣令 等各級行政長官掌握。

隋唐以大理寺主管審理、判決朝廷百官犯罪與京 師徒刑以上案件及地方移送的死刑疑案。刑部為中央司 法行政機關,主管司法行政,負責審核大理寺及州縣審 判案件。御史台為中央最高監察機關,負責監督大理寺 和刑部的司法活動,亦參與某些案件的審判。唐朝時,每 遇重大案件,皇帝通常命令大理寺卿同刑部尚書、御史 中丞共同審理,稱作「三司推事」。隋唐時期的地方的 司法仍由行政機關兼理。

宋代司法機關不斷擴大,職權分散。於中央司法 機關大理寺和刑部之外,皇帝在宮中增設審刑院,掌審 議大理寺上報的案件。宋神宗時,取消審刑院,其職權 劃歸刑部。地方司法仍由州(與州同級的有府、軍、監) 和縣兩級行政機關兼理。

元代統一全國後,於中央設刑部、御史台,並將 大理寺改為大宗正府。泰定帝時,將審判權分別歸刑部 和地方政府。蒙古人犯罪,只由宗正府審理。元代州縣 兼掌司法,路則在總管府下設立推官,專理刑獄。

明清兩代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日益強化,司法 權更趨集中、完善。於中央設都察院、刑部、大理寺, 合稱「三法司」,分典刑獄。都察院掌糾察,刑部主審 訊,大理寺主掌復核,成為專司駁議的慎刑機關。對重 大案件實行「三司會審」,清稱「九卿會審」,標志著皇 帝對司法權的嚴格控制。明代的錦衣衛和東、西廠,亦 握有廣泛的司法權。清代專門設立了承審滿人訴訟的司 法機構,並將司法管轄深入到少數民族地區,中央理藩 院專設理刑司,負責對少數民族案件的審判。

主要特點中國古代法律制度具有以下主要特點:

① 法律出於皇權,維護皇權。古代中國實行專制 主義的統治,奴隸社會的君主的「命」即法律,封建社會 的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實行個人獨裁統治,既是 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審判官。歷代法律都以皇帝個人 意志的形式表現出來。律的制定雖由朝臣具體完成,但 批准權屬於皇帝,歷代帝王都凌駕於法律之上。除律外, 皇帝還可根據需要隨時發布詔、令、格、式等。「法自 君出」,進一步鞏固和強化了皇權。

② 禮法結合,以儒家思想為理論基礎。在中國古 代法律中,禮佔有重要位置,「為政先禮,禮為政本」,禮 既是道德規范,又是法律規范。秦始皇以法治國,西漢初 期大體上是「霸王道雜之」。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 尊儒術」以後,儒家思想成為主導的政治思想,以其為基 礎逐步形成了以禮法合流為基本特徵的封建法律思想體 系。維護「三綱五常」成為封建法典的核心內容,德主 刑輔、禮刑並用成為法制的原則。從「引經決獄」,實 行秋冬行刑,到「十惡大罪」和「八議」的規定等,許 多法律內容都是以儒學的等級倫理關系作為定罪或赦免 的標准,並為歷代統治者所尊奉。

③ 官僚、貴族享有法定特權。中國古代法律從維 護等級制度出發,賦予貴族官僚以各種特權。西周法律 有「凡命夫命婦,不躬坐獄訟」的規定;漢代有「先請」 之制,對犯罪的貴族官僚的審理,要先奏請皇帝。魏律根 據《周禮》的「八辟」規定了「八議」。至隋、唐,封 建特權法相因沿襲又不斷發展,《唐律》規定的「議」、 「請」、「減」、「贖」、「官當」等按品級減免罪刑 的法律制度是集中的表現。唐之後,宋、元、明各代法 典均將其作為重要內容加以肯定。

④ 諸法合體、並用,司法隸屬於行政,無獨立審判 權。中國古代法律最早表現為禮刑並用,之後形成諸法 合體的封建法典。從戰國李悝著《法經》始,至秦、漢、 唐、宋、明、清諸律,都是以刑法為主,兼有訴訟、民事、 行政等方面的內容。這種諸法合體混合編纂形式,貫穿 於封建社會各朝代。

在封建專制主義制度下,皇帝是最高統治者,直接 控制司法大權。地方的審判權完全歸屬行政機關,中央 雖設有專門審判機關,但其活動為皇帝所左右,監察、行 政機關也可審理案件,審判機關往往不能獨立行使職權。 封建社會並無獨立審判權,審判機關只是皇帝及受皇帝 控制的行政機關的附庸。這種行政兼理司法的制度,在 中國延續了幾千年。

3、中國古代地方政治制度

中國奴隸社會、封建社會歷代政權的地方行政區劃、 地方政權機構及其職官設置等制度。中國古代地方政治 制度的沿革演變,可分為分封、郡縣、州郡、道路、行 省五個時期。其制度既相互繼承,又各有發展。

分封制指夏、商、西周三個奴隸制王朝實行的地 方政治制度。史載夏王朝為當時各部落的盟主,只能以 「封諸侯、建藩衛」進行統治。商承夏制,西周發展為 全面的層層分封。當時已出現中央與地方的統屬關系, 有的都邑直屬中央政權,有的都邑則由諸侯國管轄,西 周還有「六鄉六遂」制度。但這個時期的地方政治制度 尚不成熟,史書所載也互有出入。

郡縣制這是古代較完整的地方政治制度,出現於 春秋戰國之際。最初的郡縣互不統屬。後因經濟開發, 人口增殖,中原各諸侯國北部邊境的郡開始分縣而治,中 原腹地的縣逐漸劃小,數目增多,於是在縣上置郡,形 成郡縣兩級政區。至戰國後期,各諸侯國除都城外已普 遍置郡。秦統一六國時,將各國都城改為郡治。這樣,除 秦都咸陽設內史管轄外,郡縣制行於全國。

秦王朝為加強中央集權,使地方分權而治。郡設郡 守主行政,郡尉主軍事,中央派駐各郡的監御史負責監 察。郡守官秩相當於中央九卿,郡尉略低,均置丞作為助 手。萬戶以上的縣置縣令,不滿萬戶者設縣長。有縣丞 掌文書及倉獄,另有縣尉主治安。縣以下設鄉、亭、里。 其中,鄉置三老主教化,嗇夫主訴訟和賦稅,游徼主治 安;鄉轄亭,亭置亭長;亭轄里。郡縣兩級地方政府均 有下屬辦事機構與職能部門。辦事機構稱門下,置門下 主簿,下設文書檔案、侍從警衛、財務出納和謀議等機 構。職能部門稱列曹,有掌民政的戶曹、田曹,理財政的 倉曹、金曹,主兵政的兵曹、尉曹,管司法的賊曹、決 曹。縣還設負責營造交通的司空、將作、橋津、傳舍等 部門。各部門主管稱椽史和嗇夫。這樣,形成寶塔式的 嚴密統治機構。

兩漢承秦制,但因片面總結秦亡教訓而大封同姓諸 侯王以為藩輔,實行郡國並行的雙軌地方行政制度。即 將當時全國60個郡的 3/4分封給諸侯王,中央直轄僅15 個郡。於是重蹈戰國時割據之勢,終於爆發吳楚七國之 亂。平叛後,西漢朝廷損黜王國官制及其職權,並以「推 恩令」分割王國封地,縮小其轄境。從此,諸侯王唯得 衣食租稅,郡國並行制名存實亡,實際已恢復秦的郡縣 制。

州郡制指東漢末形成的州、郡、縣三級地方政治 制度。州起源於漢武帝所建部刺史監察制度。由於十三 監察區借用儒家經典內古代州名,故當時即以「州」作 為監察區的俗稱。公元184年爆發黃巾起義後,東漢朝廷 派中央九卿出任各地州牧,集中一州所轄各郡之軍、財、 民力鎮壓起義民眾。從此,州由中央監察區變為地方行 政區,實行州、郡、縣三級地方政治制度,各州均置行 政機構和長史、司馬、東曹椽、諸校尉等官屬僚佐。由 於州牧、刺史手握重兵,並以此為割據資本,使中央集 權陷於瓦解,導致三國鼎立割據局面。

魏晉南北朝期間,各王朝大體皆沿東漢末年的州郡 縣制。自永嘉之亂後,東晉南朝還出現僑州郡縣這一特 殊制度。當時因北方戰亂,大批北人舉族南徙長江中下 游定居避亂,其聚居區仍沿用北方原籍的州郡縣舊名,於 是各地出現大量僑州、僑郡、僑縣,造成地方政治制度 混亂。後經長達二百年的九次「土斷」,才基本解決這 一問題。與此同時,南北兩朝政權還多次濫設州郡。至 北周大象二年(508),北方已有221個州、508個郡、1124 個縣;梁大同五年(539)時,南方也有州107個、郡 586 個。不少地區出現有州而無可轄的郡,郡無可轄的縣;有 的兩州同在一地或一地有兩個郡名,使地方政治制度陷 於極度混亂境地。隋立國後,對地方政治制度大力整頓。 其措施有:①撤銷郡級機構,以州轄縣;同時裁並濫設 的州郡,全國並為311個州。隋煬帝即位後改州為郡,進 一步並縣,使全國有郡 190個,縣1255個。②地方人事 權收歸中央。規定五品以上官員由皇帝下詔除授,六品 以下由吏部任命;並提倡科舉考試選官,替代魏晉以來 「九品中正」薦舉任官制度。③恢復地方軍政分治,並 規定郡縣長官由外地人擔任,縣令以下官吏三年一調,不 得連任。④仿漢監察制度,設司隸台大夫、別駕、刺史 等監察大員,分別巡察各地,也按六條問事。至此,地方 政治制度重新走上正常軌道。

道路制指唐代的道制和宋代的路制。唐初有州328 個、縣1573個,為加強管理,按山川地形分全國為10道, 後增至15道。設道之初僅由中央派監察大員不定期赴多 事地區視察,未成定製。至開元時始置各道采訪使,以 六條檢察非法,如漢刺史。後因邊患頻增,為加強邊帥 權力,使邊境節度使兼任道采訪使,且兼轄州縣事務,重 演東漢末年外重內輕的局面,最後導致安史之亂。平叛 後節度使制已行於全國,形成道(方鎮)、州府、縣三 級政區。割據之勢已成,尾大不掉,又出現五代十國的 分裂局面。

府建於唐開元時,相當於州。當時凡屬京師、陪都 或本朝帝王駐蹕地,皆建府以顯示其特殊地位。府的行 政長官為府牧、府尹、少尹,其下屬機構府、州大致相 同,均置司錄、功曹、倉曹、戶曹、兵曹、法曹、士曹、 府(州)學等,但府屬官吏的品秩比州高。從五代至宋、 元,建府地區逐漸擴大。到明代,全國已普遍建府,取 代唐以前的州。

唐代地方機構還有都督府與都護府。都督的名稱始 於東漢,魏晉以後常兼駐地所在州的刺史。北周改稱總 管,至唐復為都督。景雲後凡持節的都督改稱節度使,都 督的名稱遂名存實亡。都護府源於漢的西域都護。唐代 沿襲該制於四境置六都護府,成為管理邊境少數民族地 區的最高地方行政機構。都護府下屬機構與內地府州大 致相同。

北宋統一中原後,為改變「方鎮太重、君弱臣強」 的局面,除收軍權於中央外,地方行政機構採取分路而 治,成為路—府、州、軍、監—縣三級政區。路以水陸 轉運使為行政長官,又置安撫使、刑獄使、常平使,分 掌兵、刑、市場平□與鹽鐵專賣,恢復秦漢以來地方分 權而治的狀況。府州機構沿襲唐代。軍原為五代時的軍 區,後因兼理民政而成為行政區,仍保留軍的舊名。監 多半設於工礦地區,以加強礦產開發的管理。為進一步 控制地方,北宋朝廷常派京師供職官員到州縣執行中央 政令,其職銜為知府、知州、知縣等。同時在各府州置 通判,規定一切政令須經通判副署,通判並可隨時向朝 廷奏報府州情況。於是各級官吏層層牽制,事事聽命於 朝廷,地方無主動性可言,並使機構臃腫,冗官充塞,行政 費用猛增。縣以下行政機構,隋唐為鄉里制,北宋一度 推行保甲制,但因新舊黨爭而時行時廢。

在宋代,與宋王朝並存的遼、金、西夏、大理等少 數民族政權的地方政治制度均受中原文化影響,或仿唐, 或學宋,同時保留其原有制度。如遼仿唐制置五京道,為 道—府、州、軍城—縣三級政區。道屬行政機構,又仿 宋制,置都總管府、處置使司、轉運使司相互牽制;契 丹族原有的頭下軍州、斡魯朵等機構也予保留。金早期 仿遼制置五京道,入主中原後仿宋制分路而治,仍保留 女真族的猛安、謀克制度。

⑨ 中國近代法制發展史——從皇權到人權的演變

在詞典中可以找到「法制」的定義:統治階級按照自己的意志通過政權機關建立起來的法律制度,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這個釋疑既局限於政治角度的分析,又局某於限國家或者某群落的范圍,難以表示真正意義上的法制的本質。如果我們把法制的本質問題從社會進化的角度,放到更加廣闊的宇宙范圍,向一般層面再遞進一步,就可以這樣定義,法制是人類社會維系自身生存和發展的社會規則。這樣我們就可以更好的解釋上世紀以來越來越多的國際性法則,更加方便評析法制的得失。
法制的歷史地位,就在於法制決定了上層建築能否適應經濟基礎,能否維系本群體生存與發展,能否保持和鞏固政權的統治地位,法制是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之間實現互動的載體。簡單地說,無論打麻將的規則、體育競賽的規則,都不是一成不變的,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歷史時期都是不近同的,這也是很多游戲富有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人類社會的游戲規則也是如此,當規則不夠適應新的形勢要求的時候就要不斷地修繕和革新,以便使大家能夠在游戲中各得其所,把游戲進行的更持久。如果該革新的長期得不到革新,那麼在游戲中長期吃虧無法再玩下去的人們就要用暴力手段打破舊規則,建立新規則,這就是改朝換代了。前蘇聯傾覆的眾多因素中法制混亂、社會腐敗就是重要一條。縱觀我國歷史,歷代王朝的覆滅無不與法制的缺失緊密聯系。以夏、商、秦等為代表的法制不斷走上嚴酷的極端,以致指鹿為馬、橫征暴斂、路人以目,於是一夫夜呼,應者雲集,揭竿而起,忽焉亡也;另則,以唐王朝、李自成政權等為代表的法制日益寬縱,以致豪強坐大,撼動國本,軍閥混戰,天下易主。這方面比較有代表的可以看一下安史之亂的相關史料和郭沫若先生的《甲申三百年祭》便大可明了了。
經濟基礎在不斷的變化,法制就要不斷地變化,這個變化的目標是要進一步去平衡隨著經濟基礎不斷變化的社會之間的關系。而實際當中正是由於法制的制定和實施是統治階級的意志,從而使它往往向著相反的方向發展,進一步打破了社會的平衡,尤其是上層建築與普遍的社會群體間的平衡,加速了上層建築的崩潰。魯迅先生總結的好,人們就生活在暫時坐穩了奴隸和想做奴隸而不得的這兩樣時代之中。

⑩ 西方國家行政法治的歷史進程

西方的法律說起來是從古希臘-古羅馬-歐洲的資產階級革命後的一系列法治內發展的進容程。這是線索。
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
盧梭《社會契約論》
托馬斯.潘恩《常識》他的這本書可是美國獨立戰爭的思想動力呀。
建議你在提問題要貼近課本和考綱。
為你提供幾個問題?
1.古希臘的民主特點?古希臘的陪審制度對西方的法制制度有什麼影響?
2.古羅馬設立的《十二銅表法》的目的?羅馬法的發展歷程?
3.以盧梭《社會契約論》為線,考選修2中的洛克等人的觀點,
4.托馬斯.潘恩《常識》、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對獨立戰爭的影響?這兩者對美國的立法有什麼作用

熱點內容
交通法與民法典 發布:2025-01-25 03:38:19 瀏覽:74
法院現場直播 發布:2025-01-25 03:35:15 瀏覽:953
按摩受傷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25 02:45:11 瀏覽:582
民法典房子 發布:2025-01-25 01:55:36 瀏覽:367
福建教育督導條例 發布:2025-01-25 01:27:36 瀏覽:234
法院專送郵箱 發布:2025-01-25 01:23:34 瀏覽:174
法學考公務員占優勢嗎 發布:2025-01-25 01:21:23 瀏覽:780
勞動法對入職人員 發布:2025-01-25 00:47:14 瀏覽:966
人社系統開展法治建設的重大行政決策制度 發布:2025-01-25 00:25:04 瀏覽:506
廣東省勞動保障監察條例2014 發布:2025-01-24 23:51:00 瀏覽: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