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用工形式
1. 用工形式有哪幾種
企業合法的用工方式有10種。
1、企業自主招聘
2、勞務派遣用工
3、非全日制用工
4、全日制用工,
5、簽訂固定勞動合同期限的用工
6、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用工
7、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勞動合同期限的用工。
8、標准工時用工
9、綜合工時用工
10、不定時工時用工。
單位的用人形式是指具有用人權利能力和用人行為能力的單位,運用勞動力組織生產勞動且向勞動者支付工資等勞動報酬的形式。目前用工形式一般有三種:
1、勞動合同關系。
《勞動法》第2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
第16條規定: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簡而言之:「勞動合同是勞動者按照用人單位的指示提供勞動,用人單位支付報酬的合同。
2、承攬合同關系。
承攬關系是承攬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給付報酬的權利義務關系。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合同法》第251條規定了承攬合同,以及相關章節又分別規定了建設工程合同、運輸合同、委託合同、行紀合同 、居間合同。將承攬人與定作人兩類平等主體的權利義務關系做了明確規定。其中建設工程合同的承包人、運輸合同的承運人 、委託合同 、行紀合同 、居間合同中的受託人,實質上處於承攬合同中承攬人的地位。
3、僱傭關系。
僱傭合同,我國法律沒有進行規定。「即受僱人於一定或不一定之期限內,為雇傭人服勞務,雇傭人負擔給付報酬的契約」。對於僱傭合同,《民法通則》沒有規定,《合同法》也沒有將其列為一類獨立的有名合同。 僱傭關系是指受僱用人在一定或不特定的期間內,從事僱主授權或者指示範圍內的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其他勞務活動,僱用人接受受僱用人提供的勞務並按約定給付報酬的權利義務關系。
4、勞務合同(通常稱勞務派遣)關系
2. 企業都有哪些用工方式
常見的用工方式有:正式工、勞務派遣工、外包工、內退工、臨時工、返聘工、待崗工、外聘工。
正式工。屬於企業正式編制,經過企業用工備案的員工,與企業簽訂的是勞動合同。
待崗工。屬於正式編制,因企業改制、分流等原因的富餘人員。
內退工。屬於企業正式編制,一般距法定退休年齡5年以內,經本人申請,公司同意,可以申請辦理內退。
勞務派遣工。屬於非正式編制,無需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管理權和使用權在企業,所佔比例不得超過10%。
外包工。屬於非正式編制,不需要與用工企業簽訂勞動合同,管理權在外包公司,使用權在企業。
臨時工。屬於非正式編制,屬於一種短期的用工方式,非全時勞動合同一般採用口頭或書面形式。
返聘工。屬於非正式編制,一般返聘人員屬於退休以後,因工作需要,重新聘用的人群,一般與退休返聘職工建立的是勞務關系。
外聘工。屬於非正式編制,一般與企業簽訂的是外聘服務協議,以勞務報酬形式支付相應工資,以短期的技術和管理咨詢為主,重點在於通過聘請外部專家為企業解決問題。
3. 您好,請問新勞動法規定船舶廠都有哪幾種用工形式呢是否有正式合同,勞務合同,勞務派遣和臨時工呢
一、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企業的用工形式可以分為直接招聘的全日制用工、勞務派遣用工、非全日制用工這三種形式。
二、三種用工形式的區別在於:
1、全日制用工形式的勞動關系是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直接建立的,只存在兩方關系;而勞務派遣用工存在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之間及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之間的三方關系;非全日制用工形式中,勞動者可以一個以上用工單位建立勞動關系。
2、工時方面:全日制用工與勞務派遣用工基本相同,平均日用工不超過8小時,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0小時;非全日制用工平均每日不超過4小時,每周累計不超過24小時。
3、合同訂立形式方面:全日制用工與勞務派遣用工都應當訂立書面合同,非全日制用工可以訂立口頭協議。
4、試用期方面:全日制用工與勞務派遣用工除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和3個月以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外,其他勞動合同可以依法約定試用期;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不得約定試用期。
5、合同解除與終止方面:全日制用工與勞務派遣用工,雙方當事人都須依法解除勞動合同,單位可能還須依法支付一定的經濟補償金。而非全日制用工雙方可隨時解除且不用支付經濟補償金。
6、勞動報酬方面:全日制用工與勞務派遣用工,勞動報酬的下限執行的是月最低工資標准,工資應當至少每月支付一次;非全日制用工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政府規定的最低小時工資標准,勞動報酬結算周期最長不得超過十五日。
4. 用工形式是什麼
用工形式有勞動合同關系、承攬合同關系、僱傭關系、勞務合同(通常稱勞務派遣)關系這幾種。勞動合同關系。
《勞動法》第2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
第16條規定: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簡而言之:「勞動合同是勞動者按照用人單位的指示提供勞動,用人單位支付報酬的合同。
(4)勞動法用工形式擴展閱讀
勞動用工方面,主要有兩種性質的用工,即勞動用工和勞務用工。
1、勞動用工是指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個人簽訂勞動合同,使勞動者成為用人單位的成員,在用人單位的管理下提供有償勞動。
對於勞動用工來說,一旦勞動合同簽訂,勞動者即成為用人單位的一員,雙方便確立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這就意味著勞動者必須遵守用人單位的各項規章制度,服從用人單位的生產經營管理。
2、勞務用工則是用人單位和勞務人員或者勞務輸出單位簽訂以完成特定工作為目的的勞務合同,由勞務人員或者勞務輸出單位自行管理、自行組織生產勞動,完成合同約定工作,獲取勞務報酬。
勞務提供方並非用人單位的成員,而是平等合同的一方主體。其根據勞務合同的約定,自行組織和指揮勞動過程。
5. 勞動用工形式怎麼填
企業的用工形式可以分為直接招聘的全日制用工、勞務派遣用工、非全日制用工這三種形式。
1、全日制用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規定,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小時的工時制度。即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是指法定正常付出勞動時間,也就是義務勞動時間,超過這一時間的工作即視為額外勞動,用工單位需支付加班工資。累計工時每周超24小時就應該屬於全日制用工。
2、勞務派遣用工:勞務派遣又稱人力派遣、人才租賃、勞動派遣、勞動力租賃、雇員租賃,是指由勞務派遣機構與派遣勞工訂立勞動合同,把勞動者派向其他用工單位,再由其用工單位向派遣機構支付一筆服務費用的一種用工形式。
3、非全日制用工: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時計酬為主,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小時,每周工作時間累計不超過二十四小時的用工形式。
(5)勞動法用工形式擴展閱讀:
《勞動合同法》從法律層面上對全日制用工作出了與非全日制用工不同的特別規范:
1、對非全日制用工作了定義。規定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時計酬為主,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小時,每周工作時間累計不超過二十四小時的用工形式。
2、規定從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者可以與一個或者一個以上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但是,後訂立的勞動合同不得影響先訂立勞動合同的履行。而全日制用工勞動者只能與一個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
3、規定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可以訂立口頭協議。而全日制用工的,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4、規定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不得約定試用期。而全日制用工的,除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和三個月以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外,其他勞動合同可以依法約定試用期。
5、規定雙方當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隨時通知對方終止用工;終止用工,用人單位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而全日制用工的,雙方當事人應當依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應當依法支付經濟補償。
6、規定非全日制用工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小時工資標准。而全日制用工勞動者執行的是月最低工資標准。
7、非全日制用工勞動報酬結算周期最長不得超過十五日。而全日制用工的,工資應當至少每月支付一次。
6. 勞動法中關於用人單位用工有幾種方式
勞動且向勞動者支付工資等勞動報酬的形式。目前用工形式一般有三種:
1、勞動合同關系。
《勞動法》第2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
2、承攬合同關系。
承攬關系是承攬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給付報酬的權利義務關系。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的 《合同法》第251條規定了承攬合同,以及相關章節又分別規定了建設工程合同、運輸合同、委託合同、行紀合同 、居間合同。
3、僱傭關系。
僱傭合同,我國法律沒有進行規定。「即受僱人於一定或不一定之期限內,為雇傭人服勞務,雇傭人負擔給付報酬的契約」。
(6)勞動法用工形式擴展閱讀:
勞動用工的誤區
誤區一
規章制度出台後即能約束員工。
企業都知道,可以制定規章制度來規范企業經營和約束員工的行為,於是幾乎每個企業都根據自身的需要出台了大大小小或繁或簡的規章制度。
許多企業認為當然可以,因為制定規章制度是法律賦予企業的權利,是用工自主權的重要內容。但正確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法律賦予企業此項權利的同時,為了防止此項權利的濫用導致員工合法權益受損而設定了相應的限制條件,這些限制條件主要包括三項:
①規章制度的內容要合法,即規章制度的內容不能與現行的法律法規、社會公德等相違背;
②規章制度要經過民主程序制定,即企業制定規章制度必須要經過職工大會或職工代表大會至少是職工代表同意;
③規章制度要向員工公示,即規章制度出台後要公開告知員工。法律同時規定,以上三項條件缺一不可,如果企業制定的規章制度不符合上述任何一項條件,則其不能作為人民法院審理案件時的裁判依據。而實踐中此類有問題的規章制度比比皆是,這應引起企業的高度重視。
誤區二:
試用期內不簽訂勞動合同或只需簽試用期合同,不需繳納社會保險費。
企業可以對新進員工設定試用期,許多企業為了使自己占據主動,防止被「套牢」,往往同試用期內的員工不簽訂任何形式的勞動合同或只簽訂一紙「試用期合同」,實際上這種作法適得其反。
現行法律規定,企業同員工未簽訂勞動合同但存在勞動關系的作為事實勞動關系仍受法律保護,而作為事實勞動關系,企業要終止必須提前30天通知員工並應依法補償;法律還規定,只簽訂試用期合同的,試用期不成立,該「試用期」即為勞動合同期限。
顯然,試用期內不簽勞動合同或只簽試用期合同,企業本來是想防止被「套牢」,實際上恰好被「套牢」,因此,此種做法不可取。正確作法應是同新進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勞動合同中包含試用期的內容。
此外,許多企業認為試用期內雙方的勞動關系尚未最終確定,所以企業不需為試用期內的員工繳納社保費,其實不然。試用期內雙方的勞動關系雖未最終確定,但確已形成,因此法律明確規定企業應為試用期內的員工繳納社保費。
誤區三:
員工辭職需單位批准。
或許是由於歷史的原因,目前許多企業和員工仍然認為員工辭職要寫辭職申請,要得到單位批准。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解。現行法律規定得很明確,員工辭職只需提前30天通知企業即可,沒有其他條件。
誤區四:
為員工辦理退工手續是企業的權利和「砝碼」。
這樣的案例隨處可見:勞動關系結束後,員工要求企業辦理退工手續,而企業則以不為員工辦理退工手續為手段或談判的砝碼,要求員工支付違約金或退還培訓費等。
由於企業不辦理退工手續造成員工無法再行就業,員工要求企業賠償工資損失,最終員工要求賠償損失的請求獲得了法律的支持。
員工勝訴的原因主要在於現行法律規定,企業應當在勞動關系解除或終止後7日內為員工辦理退工手續,這是無條件的,同時法律規定,如不及時辦理造成員工損失的,企業應當賠償。
而企業的敗訴則在於企業錯把為員工辦理退工手續這一法定義務當成了自己的權利和有利於已的談判砝碼。這一誤區非常普遍,特別應引起企業的重視。
7. 用工形式分為哪三種
《勞動法》規定的「用工形式分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兩種用工形式」。新的勞動合同法有增加了「勞務派遣」這種新的勞動用工方式。 全日制用工方式就是最常見的規定了勞動時間(每天工作時間)、勞動期限(勞動合同期限)的工作方式;這種方式具有穩定性和持久性,對企業培養人才、長遠發展、調動員工積極性、形成企業凝聚力有利,對勞動者而言具有保障性、穩定性和發揮個人能力,提升個人有益。 非全日制用工方式是指以小時計酬為主,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小時,每周工作時間累計不超過二十四小時的用工形式。這種方式主要是指鍾點工以及一些兼職工作,非全日制用工方式也是很普遍的。比如,節假日為一些公司作臨時促銷員,比如一些小企業聘用的兼職會計,只在月底報稅時到用人單位作帳等等。 勞務派遣是根據用人單位的需要,由勞務派遣公司根據企事業單位崗位需求派遣符合條件的員工到用人單位工作的全新的用工方式。
8. 請問勞動合同里的"用工形式"有哪幾種
勞動合同里的"用工形式"有三種,分別是勞動合同用、勞務派遣用工、非全日制用工。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規定:
第六十六條勞動合同用工是我國的企業基本用工形式。勞務派遣用工是補充形式,只能在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實施。
前款規定的臨時性工作崗位是指存續時間不超過六個月的崗位;輔助性工作崗位是指為主營業務崗位提供服務的非主營業務崗位;替代性工作崗位是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因脫產學習、休假等原因無法工作的一定期間內,可以由其他勞動者替代工作的崗位。
用工單位應當嚴格控制勞務派遣用工數量,不得超過其用工總量的一定比例,具體比例由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規定。
第六十八條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時計酬為主,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小時,每周工作時間累計不超過二十四小時的用工形式。
(8)勞動法用工形式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規定:
第六十九條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可以訂立口頭協議。
從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者可以與一個或者一個以上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但是,後訂立的勞動合同不得影響先訂立的勞動合同的履行。
第七十條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不得約定試用期。
第七十一條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隨時通知對方終止用工。終止用工,用人單位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第七十二條非全日制用工小時計酬標准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小時工資標准。
非全日制用工勞動報酬結算支付周期最長不得超過十五日。
9. 用人單位的用工形式有哪些
法律分析:在用工形式上確立了三種合法的用工形式,即全日制用工、非全日制用工和勞務派遣用工。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時計酬為主,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小時,每周工作時間累計不超過二十四小時的用工形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六十八條 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時計酬為主,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小時,每周工作時間累計不超過二十四小時的用工形式。
10. 用工形式怎麼填
用工形式填寫如下:
從簽訂勞動合同的期限來填,有固定期限用工、無固定期限用工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用工3種方式。從聘用勞動者的身份來分,有固定用工、臨時用工、非全日制用工3種方式。根據以上說明當事人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來填寫。
三種用工形式的區別
1、全日制用工形式的勞動關系是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直接建立的,只存在兩方關系;而勞務派遣用工存在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之間及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之間的三方關系;非全日制用工形式中,勞動者可以一個以上用工單位建立勞動關系。
2、工時方面:全日制用工與勞務派遣用工基本相同,平均日用工不超過8小時,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0小時;非全日制用工平均每日不超過4小時,每周累計不超過24小時。
3、合同訂立形式方面:全日制用工與勞務派遣用工都應當訂立書面合同,非全日制用工可以訂立口頭協議。
4、試用期方面:全日制用工與勞務派遣用工除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和3個月以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外,其他勞動合同可以依法約定試用期;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不得約定試用期。
5、合同解除與終止方面:全日制用工與勞務派遣用工,雙方當事人都須依法解除勞動合同,單位可能還須依法支付一定的經濟補償金。而非全日制用工雙方可隨時解除且不用支付經濟補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