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行政法
① 國家公務員應怎樣遵守法律法規
第一,增強法制觀念,提高執行行政法的自覺性。國家公務員是國家實施統治的最直接、最廣泛的活動主體,是國家統治行為中最關鍵的因素。因此,培養法律意識,增強法制觀念是至關重要的。這就要求國家公務員聯系實際,認真學習法學理論,深入理解法的本質、作用,培養法律意識,牢固樹立人民當家作主的觀念,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統一的觀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觀念,依法辦事的觀念,進而增強法制觀念。提高遵紀守法,執行法律、政令的自覺性。特別要認真學習和研究公務員履行公務必須依據的行政法律規范——行政管理法規,掌握行政組織法、行政行為法、行政訴訟法。真正做到知法,才能嚴格守法、認真執法。
第二,遵守憲法,維護憲法的權威和尊嚴。憲法是規定我國社會制度和國家制度的根本大法。憲法中明確規定了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規定了社會和國家生活中的根本問題,國家公務員必須以憲法為自己的根本活動准則,其政治活動必須符合憲法的要求,不得有任何違憲行為。在自己從政的活動中,負有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的職責。
第三,遵守行政法規。行政管理法規既是國家行政管理的法律規范,又是制約國家公務員行政活動的根本依據。因此,履行行政管理職能的國家公務員,必須嚴格地遵守行政法規。在國家行政管理活動中,公務員一定要有法必依,這就要求國家公務員在行政行為中必須嚴格依法辦事,在法律許可范圍內活動。國家公務員是依照法律管理社會,代表和維護人民利益的人員。國家法律賦予公務員一定的權利,同時又把管理社會和維護人民利益確定為他們的義務。因此,國家公務員行使職權,對社會進行管理,必須嚴格依法辦事。在任何時候和任何情況下,都要堅持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范圍內活動,在行政管理法規內活動,不允許有違反法律,違反行政法規的行為發生。任何公務員,不論其權力大小,地位高低,均不能「以言代法」,「以權凌法」,「徇私枉法」。在處理問題時,要嚴格以行政管理法規為依據,有章可循,絕不允許沒有根據地擅自行事;更不能拋開法律不顧,依人不依法,依權不依法。
第四,履行公職,執法必嚴。國家公務員在執行公務、處理問題時,要認真按照法律和行政規章辦事。在執行法律上必須嚴格、嚴肅、嚴明。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做到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定性准確,獎懲嚴明,不枉不縱;堅持按程序辦事,認真對待,一絲不苟,做到不越許可權。不超范圍,不幹預職權范圍以外的事情。堅持有錯必糾,對工作中的差錯,甚至違法行為及其所帶來的後果,一定要實事求是地予以糾正。
第五,適用法律,違法必究。對任何違法犯罪的公民,都必須由司法機關追究法律責任,予以法律制裁。國家公務員在依法行政的過程中,要真正地貫徹「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則。從執法的角度上講,國家公務員按照行政法管理行政時,要毫無例外地將法律、法規適用於一切單位和個人。無論什麼人,不管其資格多老,功勞多大,地位多高,只要觸犯了法律,觸犯了行政管理法規,就要追究其行政責任或法律責任。這就要求公務員秉公辦事,剛正不阿,執法如山,不畏權勢,不怕打擊報復,敢於追究任何違法者的法律責任。從守法的角度上講,國家公務員不論其地位和權力如何,不論在何時何地,只要違反了法律,同樣要追究其法律責任;觸犯了法律必須予以應有的法律制裁,絕不允許有任何不受法律約束的「特殊公務員」存在。
第六,正確對待不同層次的行政管理法規的效力,自覺地接受不同效力的行政法規的約束。我國的行政管理法規是多層次的。不同層次的行政管理法規,具有不同的效力。國家公務員在適用不同效力等級的行政規范時,要依次服從,才能保證公務活動的正常進行。要引起公務員重視的是地方行政規章的約束。地方行政管理規章雖然效力較其他行政法規低,但它同樣具有法律的規范性、強制性和權威性的特徵。它對行政管理轄區內的一切部門和公務員都具有約束力,而且此類行政管理法規的數量較多,規范也較具體。因此,該管區內的各級政府公務員,不論其地位和職務如何,都要按照該地方行政規章辦事,一切違反地方行政規章的行為,都應受到特定行政機關的不同程度的行政制裁。
② 行政法中職級和級別的區別
行政職務和行政級別是不同的兩個概念:行政職務是公務員所處的工作崗位,比如內說局長、副局容長、科長、副科長、縣長等,屬於行政職務;行政級別是指公務員所享受的級別,比如科級、處級、廳級、省級等。一般行政職務對應相應的行政級別,但也不是絕對的,比如縣長屬於縣處級,科長可能是科級,也可能沒有科級。
③ 行政法包括哪些法
在我國,行政法僅在學科類別的范疇內使用,作為上述法律規范的總稱,沒有單一的指向性,且目前我國尚沒有統一完整的實體行政法典。其大致包括以下幾類:行政組織法、公務員法、立法法、行政許可法、行政處罰法、行政復議法等。
行政法是調整行政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進一步說,行政法是調整行政組織、職權,行使職權的方式、程序以及對行使行政職權的監督等行政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公務員法》
第一條為了規范公務員的管理,保障公務員的合法權益,加強對公務員的監督,促進公務員正確履職盡責,建設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的高素質專業化公務員隊伍,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④ 公務員法屬於行政法嗎
公務員法是普通(一般)行政法,特別行政法是指特別行政領域內的回行政法,如稅務、環境、水答利、交通等。
行政法調整的對象主要是行政管理關系、行政法制監督關系、行政救濟關系、內部行政關系。行政關系和行政法律關系的差別在於,行政法調整的是行政關系,但由此而產生的權利義務關系是行政法律關系。
行政法律關系,是指受行政法律規范調控的因行政活動(權利活動和非權利活動)而形成或產生(引發)的各種權利義務關系。
⑤ 公務員法屬於一般行政法嗎
公務員法是普通(一般)行政法,特別行政法是指特別行政領域內的行政法,如稅務、環境、水利、交通等。
⑥ 公務員有行政法的主體資格嗎
公務員一般經過執法考試就具有行政執法的主體資格,不同的工作崗位執法范圍也不同。
⑦ 公務員法屬於什麼法
法律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是屬於行政法部門。根據我國法律體系依其淵源不同可劃分為七大法律部門:1、憲法及憲法相關法;2、民商法;3、行政法;4、刑法;5、經濟法;6、社會保障法;7、自然資源與環境保護法等七大法律部門。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第十六條 國家實行公務員職位分類制度。公務員職位類別按照公務員職位的性質、特點和管理需要,劃分為綜合管理類、專業技術類和行政執法類等類別。根據本法,對於具有職位特殊性,需要單獨管理的,可以增設其他職位類別。各職位類別的適用范圍由國家另行規定。
⑧ 行政法可以分為
法律分析:1、 以行政法調整對象的范圍為標准,行政法可分為:一般行政法和部門行政法2、 行政法的基本內容包括三大部分行政組織法;行政行為法;行政法制監督、行政救濟、行政責任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第一條 為了規范行政許可的設定和實施,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二條 行政處罰是指行政機關依法對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以減損權益或者增加義務的方式予以懲戒的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第一條 為了規范公務員的管理,保障公務員的合法權益,加強對公務員的監督,促進公務員正確履職盡責,建設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的高素質專業化公務員隊伍,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⑨ 請問行政法其包括哪些法
行政法 是調整國家行政管理活動中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回行政法包括行政實體法和行政程序答法兩部分:
1、實體法包括:行政復議法、行政許可法、行政監察法、公務員法、行政處罰法、國家賠償法等。
2、程序法包括:行政訴訟法等。
⑩ 為什麼說公務員法是行政法
公務員法是普通(一般)行政法,
拓展:行政法是調整國家行政管理中各種社會關系的內法律規范的總和。容主要包括行政處罰法、行政復議法、行政監察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
行政法泛指有關國家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規。行政法有一般行政法和特別行政法之分。
一般行政法:指具有以下內容的法律法規:規定國家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則、方針、政策;國家機關及其負責人的地位、職權和職責;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任免、考核、獎懲;有關行政體制改革和提高行政機關的工作效率等等。
特別行政法:指規范各專門行政職能部門如教育、民政、衛生、統計、郵政、財政、海關、人事、土地、交通等方面的管理活動的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