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適用問題及對策

刑事訴訟法適用問題及對策

發布時間: 2022-06-19 16:32:57

1. 如何有效應對刑事自訴案件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法律制度的日益健全和廣大群眾認知法律程度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新類型案件進入審判程序。而審判實務中,《刑事訴訟法》雖然對自訴案件的范圍作了擴大規定,但從該院近5年所受理刑事自訴案件統計看,案件數量上升不大,且案件類別單一,仍以輕傷害案件和重婚案件為主,僅受理1件以涉嫌詐騙而提起的刑事自訴案件。案件類別僅佔全部自訴案件的8%,在范圍上還有92%的自訴案件幾乎無人涉足,如涉嫌可以處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雖然市場上制售偽劣商品的行為屢有發生,且不斷公諸媒體,但大多以行政處罰了事,很少有人就這一類型的案件訴諸法院。 這樣輕易地放縱犯罪,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還是受害人不了解也不被告知有提起刑事自訴的權利。如此不僅放縱了犯罪,受害人的合法權益也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保護,與此同時,基層法院在處理刑事自訴案件時又面臨諸多難題,如何有效應對自訴案件中存在的問題,值得認真探討和商榷。 一、刑事自訴案件目前現狀和難題 (一)當事人面臨的「兩難」:起訴難。不少受害人受傳統意識的影響,很少想到或根本不知道通過訴訟手段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甚至不少群眾受慣性思維的驅使,認為只有民事案件可以到法院直接起訴立案,刑事案件只有通過公安機關才能辦理,根本不知道通過刑事自訴的形式追加致害人的責任。案件發生後,當事人大多僅向公安機關控告,而公安機關對此類案件的處理要麼按治安案件處罰或作調解處理,要麼作為公訴案件移交檢察機關,或者不予追究被告人的責任,一旦公安機關不予處理,當事人只有不了了之,自認倒霉。根本不知道還可以到法院提起自訴。要邁出這一步,對法律知識相對匱乏的當事人來說,實為難事。取證難。刑事自訴案件因案件發生的背景比較復雜,加之取證手段受限,使當事人很難按照當事人舉證原則提供充分的證據。有的案件是公安機關在立案偵查後又讓被害人到法院進行自訴的,證據都留在公安機關,而公安機關是不會將查證的材料交給被害人的,加之《刑事訴訟法》又將自訴案件的舉證責任進一步明確為完全由自訴人承擔,使當事人在提起自訴時顧慮重重,只能望而卻步,尋求其他解決方式。(某編者按:有些本來可以提起刑事訴訟的,卻作為民商案件訴訟,法院內部設卡變梗。) (二)審判人員面臨「三難」: 一是管轄難。刑訴法規定「自訴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最高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規定,被害人就幾類自訴案件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對於其中證據不足的,可由公安機關受理,或者認為對被告人可能判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應當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這一規定極易引起公安和法院兩家推諉扯皮。1、當事人受公安機關一統天下傳統觀念的影響,使得那些犯罪情節輕微、有明確的被告人、具體的訴訟請求,並提供相關證據的應當由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一開始就進入偵查環節,公安機關也不告知當事人應當提起刑事自訴,甚至和法院爭管轄權。使得由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訴案件,直接升級,按公訴案件處理,人為裁減了自訴案件。2、關於自訴案件起訴與受理方面的法律法規相對匱乏。雖然刑訴法對自訴案件的范圍作了擴大規定,但由於宣傳力度不到位,廣大群眾對自訴案件的范圍及如何提起自訴知之甚少,不能充分地行使自訴權。使得一些本應由人民法院管轄的自訴案件,要麼是不了了之,要麼僅被相關行政機關作行政處罰了事。 二是認證難。由於自訴案件是當事人自己舉證,受理時被告人未被羈押,當事人之間對立情緒大,意見懸殊,加之案件發生時背景比較特殊和復雜,目擊者由於種種原因不願作證或不能如實作證,矛盾發生後又沒有通過基層組織予以解決,直接證據和間接證據的缺失,增大了法院調查核實證據的難度。加之強調當事人舉證,當事人雙方無限制、無期限地舉證,使得開庭審理時雙方所舉證據內容截然不同,真偽難辯,增大了認證工作的難度。 三是處理難。刑事自訴案件的審理由於其特殊性使得一些審判人員瞻前顧後,放不開手腳。如在審理階段,對被告人採取強制措施時顧慮重重,認為刑事自訴案件情節輕微、危害不大,又多發生在鄰里之間,有的案件當事人雙方提交證據後,即使事實已基本清楚,證據也基本充分,也不敢對被告人採取強制措施,擔心被告人被羈押後不能判決結案或是怕引起國家賠償,該決定逮捕的不能當機立斷,一些被告人趁此逃逸他鄉,使得案件不能及時審結。又如,是否准予撤訴的問題。最高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百九十七條規定,人民法院對於告訴才處理和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可以在查明事實、分清是非的基礎上進行調解。自訴人在宣告判決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起訴。第一百九十八條又規定,對於自訴人要求撤訴的,經人民法院審查認為確屬自願,應當准許。問題是,對於一些新類型的自訴案件,諸如一些侵犯財產的犯罪和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的犯罪,人民法院在判決前,自訴人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撤回起訴的,而被告人又是應該受到刑罰處罰的,人民法院是否准予撤訴,法律沒有明確規定,如果對這部分案件允許自訴人撤訴,既有失法律的嚴肅性,又放縱犯罪的可能。如果不允許其撤訴,當事人雙方又確實是自願調解撤訴的,從而使人民法院處於兩難的境地。再如,關於是否能適用缺席判決的問題。自訴案件中經常會發生被告人下落不明的情況。最高法院司法解釋的規定應裁定中止審理,這樣法院長期難以結案,使被告人難以受到應有的懲處,自訴人的合法權益得不到及時有效的保護。一些重婚案件,男方遺棄女方及子女而另覓新歡,女方又掌握了切實可靠的證據,但男方長期下落不明,女方在家拖兒帶女艱難度日,無奈之下提起刑事自訴,起訴其重婚,法院受理後又不能及時結案,無疑會使女方陷入絕境,有悖法律保護弱者的初衷。 二、有效應對刑事自訴案件「五難」的建設與對策 上述「五難」,不但導致受害人的合法權益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保護,而且也使基層法院實際受理的自訴案件范圍大大縮小,更重要的是放縱了犯罪,給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埋下了隱患,必須採取科學決策,認真加一解決。 (一)通過多種形式,加大公民認知法律,自覺訴訟的意識。加大普法力度,使廣大公民知法、懂法、學會運用多種法律手段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通過組織大型宣傳活動和廣泛而公正的刑事自訴庭審活動,切實生動地宣傳法律,使廣大公民自覺利用刑事自訴這個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二)完善關於刑事自訴的立法。首先,補充《刑事訴訟法》關於自訴案件的規定。現行《刑事訴訟法》僅就自訴案件范圍作了籠統規定,對如何提起刑事自訴的具體操作程序未作規定,不便於廣大群眾准確掌握和操作,也極易引起公、法兩家互相推諉,致使案件長期擱淺,給當事人帶來不必要的訟累。建議《刑事訴訟法》增設「起訴與受理」的具體規定,並明確自訴案件由人民法院管轄的規定。其次,增設缺席判決規定。自訴案件不同於公訴案件,在自訴案件中,被告人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為了保障這種平等主體的合法權益,我國民訴法和行政訴訟法中均設有缺席判決的法律規定,被告人因逃匿規避法律的行為也就應承擔其法律後果。加之,刑訴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這應是在自訴案件中增設缺席判決這一規定的立法依據。在自訴案件中,被告人下落不明往往是為了逃避責任追究和怠於承擔責任。因此,增設缺席判決的規定更利於打擊犯罪,保護受害人的合法權益。第三,應在相關行政機關的管理法規中補充完善關於刑事自訴的條款,在行政法規中明確進行行政處罰的限額和構成犯罪的起點界線,同時明確行政機關應盡到相應的告知義務,要及時提醒受害人可以對侵害人提起刑事自訴,避免以行政處罰代替刑事處罰,侵害受害人的合法權益。 (三)應明確法院對刑事自訴案件是否准予受害人撤訴具有處置權。刑事自訴案件尤其是新型自訴案件,既可能是犯罪輕微的刑事案件,也可能是社會危害性十分嚴重的刑事案件,如果訴權、處置權自始至終掌握在自訴人手裡,想告就告,不想告就撤訴,顯然有失法律尊嚴。因此,對犯罪情節惡劣、社會危害性嚴重、影響大的自訴案件,處置權應由人民法院行使,只要人民法院已立案審理,確認被告人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也不適應調解的,就不允許自訴人與被告人和解或撤回起訴。這樣更有利於打擊犯罪,切實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更好地維護法律尊嚴。

2. 刑事訴訟法是一部什麼法律它用於解決什麼問題它由哪些內容組成你在學習中可用於實際生活的知識

刑事訴訟法是指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調整刑事訴訟活動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調整的對象是公、檢、法機關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揭露、證實、懲罰犯罪的活動。它的內容主要包括刑事訴訟的任務、基本原則與制度,公、檢、法機關在刑事訴訟中的職權和相互關系,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權利、義務,以及如何進行刑事訴訟的具體程序等。2012年3月,刑訴法修正案草案提請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尊重保障人權寫入刑訴法,貪官外逃將人財兩空。
名詞解釋
所謂訴訟,就是平時所講的「打官司」,訴訟法就是關於如何打官司方面的法律規定。日常生活中常碰到的訴訟,主要有民事訴訟(即民事糾紛方面的官司)、行政訴訟(即公民與有關國家機關之間的糾紛方面的官司)和刑事訴訟。刑事訴訟則是有關犯罪方面的官司。大家知道,中國刑法規定了哪些行為是犯罪行為,犯了罪又應當負什麼樣的法律責任,判什麼刑。關於刑法規定的這些有關犯罪的案件,一旦發生了,要找哪些部門告狀,怎樣告狀,需要什麼樣的證據,如何請律師,哪些案件當事人可以自己到司法機關告狀,哪些案件則是由有關的司法機關直接調查辦案,公安機關如何立案偵查,檢察機關對偵查、審判如何進行法律監督,法院又如何對這些有關犯罪的案件進行審理以及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和人民法院這些司法機關之間在辦理犯罪案件時如何進行分工等等,這涉及到從立案偵查、起訴、審判到執行刑罰等一系列訴訟程序如何具體操作。這樣就需要有一部專門的法律來作詳細、明確的規定,才能確保刑法的實施。刑事訴訟法就是這樣一部確保刑法實施的訴訟程序方面的法律。有了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受害當事人告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所聘請的律師和辯護人如何行使訴訟權利,履行義務,司法機關辦理案件就有了行為規范,整個刑事訴訟過程就有章可循。
刑事訴訟法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刑事訴訟法單指國家立法機關制定的成文的刑事訴訟法典。在中國是指1979年7月1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1996年3月17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修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廣義的刑事訴訟法指一切與刑事訴訟有關的法律規范。
法律淵源
刑事訴訟法的淵源是指刑事訴訟法的表現形式,是刑事訴訟法律規范的存在形式或載體。中國刑事訴訟法的法律淵源有以下幾種:
憲法
憲法作為根本法,它是其他法律、法規賴以產生、存在、發展和變更的基礎和前提條件,是一個國家法律制度的基石,是公民權利的保障書,是依法治國的前提和基礎。同樣,刑事訴訟法的制定和修改,也必須以憲法為根據。通過制定刑事訴訟法,將憲法中有關刑事訴訟程序的抽象的法律規范變為可操作的、具體的刑事訴訟法的法律條文,使憲法精神得到具體化。中國刑事訴訟法第1條明確規定,根據憲法,制定本法。憲法中規定的如國家維護社會秩序,鎮壓叛國和其他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活動,制裁危害社會治安、破壞社會主義經濟和其他犯罪活動,懲辦和改造犯罪分子(第28條)、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第125條)等內容,都在刑事訴訟中得到了體現。在現代法治國家,刑事訴訟法被稱做「憲法的適用法」、「應用憲法」、「國家基本法之測震器」,刑事訴訟中的人權保障被提升到憲法的高度。在中國,這方面的研究比較薄弱,應當加強從憲法、憲政的高度來關注刑事訴訟、關注刑事司法。
刑事訴訟法典
指1979年7月1日通過的,1996年3月17日修正的刑事訴訟法,這是中國刑事訴訟法主要的法律淵源。
有關法律
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中有關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其中,比較重要的有刑法、人民檢察院組織法、人民法院組織法、國家賠償法、監獄法、律師法等。
有關法律解釋
主要是指1998年1月19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於刑事訴訟法實施中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六機關《規定》)、1998年6月29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最高人民法院《解釋》)、1999年1月18日公布的《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以下簡稱最高人民檢察院《規則》)、1998年4月20日公布的《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以下簡稱公安部《規定》)。
有關行政法規、規定
指國務院制定的法規和主管部、委、局制定的規定中有關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如國務院制定的看守所條例等。6.有關國際條約。中國目前加入的與刑事訴訟有關的國際條約有《禁止酷刑和其他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和處罰公約》、《聯合國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標准規則》(《北京規則》)以及中國政府已簽署尚待批準的《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當然,依據最高人民法院《解釋》第317條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中有關於刑事訴訟程序具體規定的,適用該國際條約的規定。但是,中國聲明保留的條款除外。
制定依據
為了真正保障在刑事訴訟過程中依法辦案,以達到確保刑法的施行,從而保證准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懲治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的根本目的,必須制定一部內容詳盡和明確的刑事訴訟法。
希望對你有幫助。

3. 我國刑事偵查中強制措施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刑事強制措施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為了有效地同犯罪作斗爭,並回保障訴訟活動的順利進答行,依法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現行犯所採取的暫時限制或剝奪其人身自由的各種訴訟方法和手段的總稱。依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刑事強制措施有:拘傳、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拘留、逮捕。強制措施是為了保障刑事訴訟活動的順利進行,刑事司法機關享有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項權力。由於刑事強制措施關乎公民的人身自由權,所以它又是一柄「雙刃劍」,因此各國對刑事強制措施的運用均制定了較為嚴格的法律法規。本文主要圍繞我國刑事強制措施規定及適用方面、與西方國家的強制措施制度及適用方面的區別、針對我國刑事強制措施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對策等方面對我國刑事強制措施進行理解。

4. 關於刑事訴訟法實施中若干問題的規定的介紹

《關於刑事訴-訟法實施中若干問題的規定》是一則由相關主管部門制定並下發的一則規范,作為行為准則和工作準則。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於刑事訴-訟法實施中若干問題的規定》19⑨8-年1月19日聯合頒布關於刑事訴-訟法實施中若干問題的規定19⑨8-年1月19日)(已廢止)
2012年1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聯合頒布新規定《關於實施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規定》2013年1月1日生效。同時廢止19⑨8-年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於刑事訴-訟法實施中若干問題的規定》

管轄
1.公-安機-關偵-查刑事案-件涉及人-民檢-察院管轄的貪-污賄-賂案-件時,應當將貪-污賄-賂案-件移送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偵-查貪-污賄-賂案-件涉及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應當將屬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移送公-安機-關。在上述情況中,如果涉嫌主罪屬於公-安機-關管轄,由公-安機-關為主偵-查,人-民檢-察院予以配合;如果涉嫌主罪屬於人-民檢-察院管轄,由人-民檢-察院為主偵-查,公-安機-關予以配合。
2.刑事訴-訟法第二十四條中規定:「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轄。」刑事訴-訟法規定的「犯罪地」,包括犯罪的行為發生地和結果發生地。
3.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可以在其職責范圍內並案處理:
(一)一人犯數罪的;
(二)共同犯罪的;
(三)共同犯罪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還實施其他犯罪的;
(四)多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實施的犯罪存在關聯,並案處理有利於查明案-件事實的。
辯護與代-理
4.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監獄的現職人員,人-民陪審員,外國人或者無國籍人,以及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人,不得擔任辯護人。但是,上述人員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監護人或者近親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託其擔任辯護人的,可以准許。無行為能力或者限-制行為能力的人,不得擔任辯護人。
一名辯護人不得為兩名以上的同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辯護,不得為兩名以上的未同案處理但實施的犯罪存在關聯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辯護。
5.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第二百六十七條、第二百八十六條對法-律援助作了規定。對於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根據上述規定,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提-供辯護或者法-律幫助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在接到通知後三日以內指派律師,並將律師的姓名、單位、聯-系方式書面通知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
6.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六條規定:「辯護律師在偵-查期間可以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幫助;代-理申-訴、控-告;申請變更強-制措施;向偵-查機-關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關情況,提出意見。」根據上述規定,辯護律師在偵-查期間可以向偵-查機-關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及當時已查明的該罪的主要事實,犯罪嫌疑人被採取、變更、解除強-制措施的情況,偵-查機-關延長偵-查羈-押期限等情況。
7.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七條第二款規定:「辯護律師持律師執業證-書、律師事務所證明和委託書或者法-律援助公函要求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看-守-所應當及時安排會見,至遲不得超過四十八小時。」根據上述規定,辯護律師要求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看-守-所應當及時安排會見,保證辯護律師在四十八小時以內見到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8.刑事訴-訟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辯護律師經證人或者其他有關單位和個人同意,可以向他們收集與本案有關的材料,也可以申請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調取證據,或者申請人-民法-院通知證人出庭作證。」對於辯護律師申請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調取證據,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認為需要調-查取證的,應當由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調取證據,不得向律師簽發准許調-查決定書,讓律師收集、調取證據。
9.刑事訴-訟法第四十二條第二款中規定:「違反前款規定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辯護人涉嫌犯罪的,應當由辦-理辯護人所承辦案-件的偵-查機-關以外的偵-查機-關辦-理。」根據上述規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發現辯護人涉嫌犯罪,或者接受報案、控-告、舉報、有關機-關的移送,依照偵-查管轄分工進行審-查後認為符合立案條件的,應當按照規定報請辦-理辯護人所承辦案-件的偵-查機-關的上一級偵-查機-關指定其他偵-查機-關立案偵-查,或者由上一級偵-查機-關立案偵-查。不得指定辦-理辯護人所承辦案-件的偵-查機-關的下級偵-查機-關立案偵-查。
10.刑事訴-訟法第四十七條規定:「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認為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員阻礙其依法行使訴-訟權-利的,有權向同級或者上一級人-民檢-察院申-訴或者控-告。人-民檢-察院對申-訴或者控-告應當及時進行審-查,情況屬實的,通知有關機-關予以糾正。」人-民檢-察院受理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申-訴或者控-告後,應當在十日以內將處理情況書面答復提出申-訴或者控-告的辯護人、訴-訟代-理人。
證據
11.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第一款規定:「法庭審理過程中,審判人員認為可能存在本法第五十四條規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情形的,應當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進行法庭調-查。」法庭經對當事人及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提-供的相關線索或者材料進行審-查後,認為可能存在刑事訴-訟法第五十四條規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情形的,應當對證據收集的合法性進行法庭調-查。法庭調-查的順序由法庭根據案-件審理情況確定。
12.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二條規定,對證人、鑒定人、被害人可以採取「不公開真-實姓名、住址和工作單位等個人信息」的保護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依法決定不公開證人、鑒定人、被害人的真-實姓名、住址和工作單位等個人信息的,可以在判-決書、裁定書、起-訴-書、詢問筆錄等法-律文書、證據材料中使用化名等代替證人、鑒定人、被害人的個人信息。但是,應當書面說明使用化名的情況並標明密級,單獨成卷。辯護律師經法庭許可,查閱對證人、鑒定人、被害人使用化名情況的,應當簽署保密承諾書。
強-制措施
13.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正當理由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執行監-視-居-住的處所,有正當理由需要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執行監-視-居-住的處所,應當經執行機-關批准。如果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是由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決定的,執行機-關在批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執行監-視-居-住的處所前,應當徵得決定機-關同意。
14.對取保候審保證人是否履行了保證義務,由公-安機-關認定,對保證人的罰款決定,也由公-安機-關作出。
15.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不得要求被監-視-居-住人支付費用。
16.刑事訴-訟法規定,拘-留由公-安機-關執行。對於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人-民檢-察院作出的拘-留決定,應當送達公-安機-關執行,公-安機-關應當立即執行,人-民檢-察院可以協助公-安機-關執行。
17.對於人-民檢-察院批准逮-捕的決定,公-安機-關應當立即執行,並將執行回執及時送達批准逮-捕的人-民檢-察院。如果未能執行,也應當將回執送達人-民檢-察院,並寫明未能執行的原因。對於人-民檢-察院決定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機-關在收到不批准逮-捕決定書後,應當立即釋放在押的犯罪嫌疑人或者變更強-制措施,並將執行回執在收到不批准逮-捕決定書後的三日內送達作出不批准逮-捕決定的人-民檢-察院。
立案
18.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規定:「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的,或者被害人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要求公-安機-關說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應當通知公-安機-關立案,公-安機-關接到通知後應當立案。」根據上述規定,公-安機-關收到人-民檢-察院要求說明不立案理由通知書後,應當在七日內將說明情況書面答復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發出通知立案書時,應當將有關證明應當立案的材料同時移送公-安機-關。公-安機-關收到通知立案書後,應當在十五日內決定立案,並將立案決定書送達人-民檢-察院。
偵-查
19.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一條第一款規定:「偵-查人員在訊問犯罪嫌疑人的時候,可以對訊問過程進行錄-音或者錄像;對於可能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或者其他重大犯罪案-件,應當對訊問過程進行錄-音或者錄像。」偵-查人員對訊問過程進行錄-音或者錄像的,應當在訊問筆錄中註明。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可以根據需要調取訊問犯罪嫌疑人的錄-音或者錄像,有關機-關應當及時提-供。
20.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九條中規定:「批准決定應當根據偵-查犯罪的需要,確定採取技術偵-查措施的種類和適用對象。」採取技術偵-查措施收集的材料作為證據使用的,批准採取技術偵-查措施的法-律文書應當附卷,辯護律師可以依法查閱、摘抄、復制,在審判過程中可以向法庭出示。
21.公-安機-關對案-件提請延長羈-押期限的,應當在羈-押期限屆滿七日前提出,並書面呈報延長羈-押期限案-件的主要案情和延長羈-押期限的具體理由,人-民檢-察院應當在羈-押期限屆滿前作出決定。
22.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八條第一款規定:「在偵-查期間,發現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的,自發現之日起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四條的規定重新計算偵-查羈-押期限。」公-安機-關依照上述規定重新計算偵-查羈-押期限的,不需要經人-民檢-察院批准,但應當報人-民檢-察院備案,人-民檢-察院可以進行監-督。
提起公-訴
23.上級公-安機-關指定下級公-安機-關立案偵-查的案-件,需要逮-捕犯罪嫌疑人的,由偵-查該案-件的公-安機-關提請同級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需要提起公-訴的,由偵-查該案-件的公-安機-關移送同級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
人-民檢-察院對於審-查起訴的案-件,按照刑事訴-訟法的管轄規定,認為應當由上級人-民檢-察院或者同級其他人-民檢-察院起訴的,應當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認為需要依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指定審判管轄的,應當協商同級人-民法-院辦-理指定管轄有關事宜。
24.人-民檢-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時,應當將案卷材料和全部證據移送人-民法-院,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翻供的材料,證人改變證言的材料,以及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利的其他證據材料。
審判
25.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一條規定:「人-民法-院對提起公-訴的案-件進行審-查後,對於起-訴-書中有明確的指控犯罪事實的,應當決定開庭審判。」對於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案-件,人-民法-院都應當受理。人-民法-院對提起公-訴的案-件進行審-查後,對於起-訴-書中有明確的指控犯罪事實並且附有案卷材料、證據的,應當決定開庭審判,不得以上述材料不充足為由而不開庭審判。如果人-民檢-察院移送的材料中缺少上述材料的,人-民法-院可以通知人-民檢-察院補充材料,人-民檢-察院應當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日內補送。
人-民法-院對提起公-訴的案-件進行審-查的期限計入人-民法-院的審理期限。
26.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公-訴案-件時,出庭的檢-察人員和辯護人需要出示、宣讀、播放已移交人-民法-院的證據的,可以申請法庭出示、宣讀、播放。
27.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九條規定:「辯護人認為在偵-查、審-查起訴期間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收集的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或者罪輕的證據材料未提交的,有權申請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調取。」第一百九十一條第一款規定:「法庭審理過程中,合議庭對證據有疑問的,可以宣布休庭,對證據進行調-查核實。」第一百九十二條第一款規定:「法庭審理過程中,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有權申請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申請重新鑒定或者勘驗。」根據上述規定,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人-民檢-察院可以根據辯護人的申請,向公-安機-關調取未提交的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或者罪輕的證據材料。在法庭審理過程中,人-民法-院可以根據辯護人的申請,向人-民檢-察院調取未提交的證明被告人無罪或者罪輕的證據材料,也可以向人-民檢-察院調取需要調-查核實的證據材料。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應當自收到要求調取證據材料決定書後三日內移交。
28.人-民法-院依法通知證人、鑒定人出庭作證的,應當同時將證人、鑒定人出庭通知書送交控辯雙方,控辯雙方應當予以配合。
29.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七條第三款規定:「公-訴人、當事人或者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對鑒定意見有異-議,人-民法-院認為鑒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鑒定人應當出庭作證。經人-民法-院通知,鑒定人拒不出庭作證的,鑒定意見不得作為定案的根據。」根據上述規定,依法應當出庭的鑒定人經人-民法-院通知未出庭作證的,鑒定意見不得作為定案的根據。鑒定人由於不能抗拒的原因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無法出庭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案-件審理情況決定延期審理。
30.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發現有新的事實,可能影響定罪的,人-民檢-察院可以要求補充起訴或者變更起訴,人-民法-院可以建議人-民檢-察院補充起訴或者變更起訴。人-民法-院建議人-民檢-察院補充起訴或者變更起訴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在七日以內回-復意見。
31.法庭審理過程中,被告人揭-發他人犯罪行為或者提-供重要線索,人-民檢-察院認為需要進行查證的,可以建議補充偵-查。
32.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三-條規定:「人-民檢-察院發現人-民法-院審理案-件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有權向人-民法-院提出糾正意見。」人-民檢-察院對違反法定程序的庭審活動提出糾正意見,應當由人-民檢-察院在庭審後提出。
執行
33.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四條第五款中規定:「在交付執行前,暫予監外執行由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決定」。對於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符合暫予監外執行條件的,被告人及其辯護人有權向人-民法-院提出暫予監外執行的申請,看-守-所可以將有關情況通報人-民法-院。人-民法-院應當進行審-查,並在交付執行前作出是否暫予監外執行的決定。
34.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七條第三款規定:「不符合暫予監外執行條件的罪犯通-過賄-賂等非法手段被暫予監外執行的,在監外執行的期間不計入執行刑期。罪犯在暫予監外執行期間脫逃的,脫逃的期間不計入執行刑期。」對於人-民法-院決定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具有上述情形的,人-民法-院在決定予以收-監的同時,應當確定不計入刑期的期間。對於監獄管理機-關或者公-安機-關決定暫予監外執行的罪犯具有上述情形的,罪犯被收-監後,所在監獄或者看-守-所應當及時向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不計入執行刑期的建議書,由人-民法-院審核裁定。
35.被決定收-監執行的社區矯正人員在逃的,社區矯正機-構應當立即通知公-安機-關,由公-安機-關負責追捕。
涉案財產的處理
36.對於依照刑法規定應當追繳的違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財產,除依法返還被害人的財物以及依法銷毀的違-禁品外,必須一律上繳國庫。查封、扣-押的涉案財產,依法不移送的,待人-民法-院作出生效判-決、裁定後,由人-民法-院通知查封、扣-押機-關上繳國庫,查封、扣-押機-關應當向人-民法-院送交執行回單;凍結在金融機-構的違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財產,待人-民法-院作出生效判-決、裁定後,由人-民法-院通知有關金融機-構上繳國庫,有關金融機-構應當向人-民法-院送交執行回單。
對於被扣-押、凍結的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在扣-押、凍結期間權-利人申請出-售,經扣-押、凍結機-關審-查,不損害國-家利益、被害人利益,不影響訴-訟正常進行的,以及扣-押、凍結的匯票、本票、支票的有效期即將屆滿的,可以在判-決生效前依法出-售或者變現,所得價款由扣-押、凍結機-關保管,並及時告知當事人或者其近親屬。
37.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第一款中規定:「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根據偵-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規定查詢、凍結犯罪嫌疑人的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根據上述規定,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不能扣劃存款、匯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對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依照刑法規定應當追繳其違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財產的,適用-刑事訴-訟法第五編第三章規定的程序,由人-民檢-察院向人-民法-院提出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
38.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現有證據證明存在違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財產應當予以沒收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可以進行調-查。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進行調-查,可以依法進行查封、扣-押、查詢、凍結。
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過程中,被告人死亡的,應當裁定終止審理;被告人脫逃的,應當裁定中止審理。人-民檢-察院可以依法另行向人-民法-院提出沒收違法所得的申請。
39.對於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沒收違法所得的裁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親屬和其他利害關系人或者人-民檢-察院可以在五日內提出上訴、抗-訴。
十一、其他
40.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七條規定:「對犯罪嫌疑人作精神病鑒定的期間不計入辦案期限。」根據上述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案-件,除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精神病鑒定期間不計入辦案期限外,其他鑒定期間都應當計入辦案期限。對於因鑒定時間較長,辦案期限屆滿仍不能終結的案-件,自期限屆滿之日起,應當對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變更強-制措施,改為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國-家安全機-關依照法-律規定,辦-理危害國-家安全的刑事案-件,適用本規定中有關公-安機-關的規定。
本規定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19⑨8-年1月19日發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於刑事訴-訟法實施中若干問題的規定》同時廢止。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 公-安 國-家安全部 司法部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 2012年12月26日

5. 我國現行的刑事訴訟法存在哪些不足

1.我國刑事辯護制度不足.其一,會見難;其二,申請變更強制措施難;其三,調查取證難; 其五,採納律師的辯護意見難.
2.我國取保候審制度。其一,關於取保候審的條件。依據《刑事訴訟法》(第51條對刑事訴訟過程中取保候審強制措施的適用條件是:「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和最高法院的解釋有關規定,結合司法實踐,我們不難看出,取保候審的適用條件是:犯輕罪並能足以防止其再發生社會危害性,兩者缺一不可。對犯重罪者,由於犯罪本身的嚴重性及其預計可能受到的懲罰程度決定了擔保約束措施很難防止其再次危害社會或妨礙刑事訴訟活動的順利進行。因此,對犯罪可能判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重罪者,不應適用取保候審。但是,對「社會危險性」的內涵與外延,法律及司法解釋缺乏准確的界定;其二,申請取保候審主體資格的范圍過窄。刑事訴訟法》第52條規定: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申請取保候審。這一規定既具有授權性,也具有排他性。這里將申請取保候審的主體資格授予了已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本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那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律師或者其他辯護人是否有權申請取保候審?其三,對「嚴重疾病」的內涵缺乏明確的規定。《刑事訴訟法》中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羈押期間患有嚴重疾病,可以解除羈押,變更為取保候審。然而,何為嚴重疾病,《刑事訴訟法》中並無明確的規定。
3.我國現行刑事訴訟法在「證據」這個部分只有八條規定,理論界和實務界普遍認為,很多問題規定得過於簡單,有的根本就沒作出規定。

6. 刑事訴訟法111條的具體適用問題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一條規定的是檢察院對公安機關的一種立案監督權,具體內規定如下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一十一條 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的,或者被害人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要求公安機關說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應當通知公安機關立案,公安機關接到通知後應當立案。

7.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155條,在實踐中應如何理解和適用

一、《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五十五條

對附帶民事訴訟作出判決,應當根據犯罪行為造成的物質損失,結合案件具體情況,確定被告人應當賠償的數額。

犯罪行為造成被害人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付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被害人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等費用;造成被害人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等費用。

駕駛機動車致人傷亡或者造成公私財產重大損失,構成犯罪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的規定確定賠償責任。

附帶民事訴訟當事人就民事賠償問題達成調解、和解協議的,賠償范圍、數額不受第二款、第三款規定的限制。

二、最高人民法院刑訴法解釋 第155條第二款規定之理解

「犯罪行為造成被害人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付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被害人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等費用;造成被害人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等費用。」

上述規定,為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給出了一個可予支持的范圍。

從其羅列的各種項目看,參照民法通則(1986年)第119條、侵權責任法(2009年)第16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03年)第17條等法條的表述形式與順序看,該款規定徹底排除了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和被撫養人生活費(「三項賠償」)。

在司法實踐中,法官在辦理案件時也是明確告知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原告及其代理人「最好與被告協商,如果協商不成,法院不會判決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和被扶養人生活費」、「與刑事案件一並判決時不會判,單獨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時也不會判」。按照上述規定,辦案法官這種告知是正確的。

三、刑訴法解釋第155條第二款之規定,值得商榷

從立法目的、法律體系、價值取向、社會效果上看,刑訴法解釋第155條第二款之規定均屬於最高法有意放棄「三項賠償」形成的「盲區」,而不是有意或無意遺漏形成的「法律漏洞」。但這與現行刑法、刑事訴訟法的立法目的與任務,與立法者於立法當時確立的價值取向以及所要追求的社會效果是不相符合的。

如果對於普通的民事侵權案件,可以請求「三項賠償」並能獲得法院裁判的支持,而在侵犯生命、健康權的刑事案件中卻無權請求「三項賠償」,即使提出請求,也得不到法院裁判的支持。

這不僅凸現了公民生命健康權在不同形式的侵權案件中遭受到了不平等待遇,也顯露了我國刑事法律體系的缺陷。如果對「三項賠償」不依法予以支持,則會對刑事被害人造成「第二次傷害」。

事實上,對於法律適用產生的社會效果,既需要從當事人利益紛爭的平衡與妥當方面去考量,更需要從個案裁判結果對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影響去考量,如果影響是正面的、積極的,就是符合法律所要追求的價值取向,就是合法、公正、妥當的裁判;反之則會產生負面的和消極的影響,就是不公正的判決。

從任何方面講,刑事附帶民事訴訟都不應當排除「三項賠償」。因為,我國尚無對刑事被害人的國家補償制度,如果不能從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被告處獲得賠償,無異於 「死了白死」、「傷了白傷」。

所以,建議立法機關對刑法和刑事訴訟法有關刑事犯罪的民事賠償責任以及刑事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作出明確、具體的規定,或者作出立法解釋。

將「三項賠償」納入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權犯罪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范圍,在刑法、刑事訴訟法修正或者作出立法解釋前,最高法院可以對刑訴法解釋第155條進行修改,將「三項賠償」納入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請求和判決支持的范圍。

(7)刑事訴訟法適用問題及對策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五十一條 秘密偵查的適用原則

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時候,經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可以由有關人員隱匿其身份實施偵查。但是,不得誘使他人犯罪,不得採用可能危害公共安全或者發生重大人身危險的方法。 對涉及給付毒品等違禁品或者財物的犯罪活動,公安機關根據偵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規定實施控制下交付。

第一百五十二條 技術偵查措施取得證據的適用原則

依照本節規定採取偵查措施收集的材料在刑事訴訟中可以作為證據使用。如果使用該證據可能危及有關人員的人身安全,或者可能產生其他嚴重後果的,應當採取不暴露有關人員身份、技術方法等保護措施,必要的時候,可以由審判人員在庭外對證據進行核實。

第一百五十三條 通緝的條件及程序

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機關可以發布通緝令,採取有效措施,追捕歸案。 各級公安機關在自己管轄的地區以內,可以直接發布通緝令;超出自己管轄的地區,應當報請有權決定的上級機關發布。

第一百五十四條 一般偵查羈押期限

對犯罪嫌疑人逮捕後的偵查羈押期限不得超過二個月。案情復雜、期限屆滿不能終結的案件,可以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批准延長一個月。

第一百五十五條 特殊偵查羈押期限

因為特殊原因,在較長時間內不宜交付審判的特別重大復雜的案件,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報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延期審理。

第一百五十六條 重大復雜案件的偵查羈押期限

下列案件在本法第一百五十四條規定的期限屆滿不能偵查終結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延長二個月:

(一)交通十分不便的邊遠地區的重大復雜案件;

(二)重大的犯罪集團案件;

(三)流竄作案的重大復雜案件;

(四)犯罪涉及面廣,取證困難的重大復雜案件。

第一百五十七條 重刑案件的偵查羈押期限

對犯罪嫌疑人可能判處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延長期限屆滿,仍不能偵查終結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再延長二個月。

參考資料: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8. 刑事訴訟法追贓存在什麼問題

我國刑法第六十四條對刑事追贓制度作了原則性的規定,即對犯罪分子違法所得的一切財物,應當予以追繳或者責令退賠,並將其返還被害人或予以沒收。

一、追贓制度的特點

1、利益恢復性。利益恢復性與權利救濟性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是刑事追贓制度的基本屬性。任何人包括被害人均不能從違法行為中獲益,對一切違法行為所獲得的任何利益包括衍生利益,都應當予以追繳或責令退賠,以盡量恢復到利益被侵害前的狀態,所以,刑事追贓主要是利益恢復,不具有懲罰性。

2、民事責任刑事化。犯罪嫌疑人非法佔有被害人財產的行為的本質是民事侵權行為,法律將其中部分嚴重侵犯他人財產權的行為規定為犯罪行為之後,改用追贓手段予以救濟,這是刑事化的民事責任,追贓制度的運行不能完全脫離民事責任追究制度的土壤。

3、程序運行的強制性。刑事追贓程序的強制性是民事責任刑事化的必然結果。追贓是相關機關的法定責任,並不是應申請的行為,追贓過程與刑事訴訟過程同在。

二、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司法實踐中,我國刑事追贓制度存在以下幾個比較突出的問題:

1、刑事追贓缺少制度制約。刑事追贓在我國刑事訴訟過程中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這是「重刑輕民」思想的反映,刑事訴訟仍然側重於打擊犯罪,司法機關並沒有足夠的追贓動力,亦沒有完整的追贓制度予以保障。

2、司法資源配備不能適應追贓需要。刑事追贓的過程不可避免地要適用大量民事方面的法律規范對贓款贓物的權屬、性質、范圍等內容進行界定,刑事司法人員相關專業能力的不足是我國刑事追贓制度執行過程中存在的瓶頸之一。

3、刑事追贓程序運行封閉。追贓程序的封閉性突出表現在角色缺位。在公民的權利意識日益增強的今天,權益保護應當放到與打擊犯罪一樣重要的位置看待,制度設計上應當賦予被害人、相關利害關系人參與途徑和方式,增強追贓程序的公開性和透明度,體現原則性和靈活性的完美結合。

4、刑事追贓缺少監督制約。刑事訴訟過程中,公、檢、法三家都有追贓的責任和義務,但是無監督的責任等於無責任,責任監督制度不完善也是追贓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

針對以上幾個方面的問題,應轉變司法理念,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刑事追贓工作,重視對被害人合法權益的保護。將追贓情況納入案件移送內容之內,並落實責任追究制度。同時將刑事追贓工作納入各機關考核目標,提高司法人員的工作責任心,以制度保障追贓工作的順利運行。以專業化為目標,配備司法資源,加強隊伍建設,以適應刑事追贓的需要。檢察機關作為憲法規定的法律監督機關,應當在刑事訴訟過程中對追贓工作擔負起應有的法律監督職責,具體可通過糾正違法或檢察建議的方式進行。檢察機關可利用人民監督員制度駕加強自身監督。

大連律師網頁鏈接

綜上所述,關於刑事訴訟法追贓的規定,應進行辨證的理解,既要看到國家對被害人合法財產權的維護和保障,又要看到在追贓執行的具體實踐中,還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如沒有制度保障和制約,專業素質和追繳資源配備不夠,追贓過程不夠公開透明等,需要有針對性的進行建章建制、加強人員隊伍建設和資源配置,充分發揮檢察機關的監督作用。

熱點內容
我該如何舉報法官 發布:2025-01-24 12:54:43 瀏覽:962
法院執行人被凍結微信 發布:2025-01-24 12:45:21 瀏覽:301
誰在立法 發布:2025-01-24 12:17:14 瀏覽:1000
民法典手繪 發布:2025-01-24 11:42:27 瀏覽:620
烏蘇法院拍 發布:2025-01-24 11:22:13 瀏覽:185
中國人民大學法律援助中心 發布:2025-01-24 11:02:50 瀏覽:170
房屋銷售補充協議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24 10:00:06 瀏覽:139
中級會計2013經濟法考試題 發布:2025-01-24 09:59:23 瀏覽:403
最高法律效力表現在 發布:2025-01-24 09:54:12 瀏覽:685
沈陽君道法律咨詢服務 發布:2025-01-24 08:49:18 瀏覽: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