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第278條第2款
1. 刑事案件和解協議書由誰寫
《刑事訴訟法》第278條規定,雙方當事人和解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聽取當事人和其他有關人員的意見,對和解的自願性、合法性進行審查,並主持製作和解協議書。故《和解協議書》一般由辦案機關製作。刑事和解協議可以有統一的格式,也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要求有所變化。基本的格式應當註明進行和解的時間、地點、參加的人員,清晰、准確地記明和解的事實和經過,以及當事人的要求和義務,還有最後達成的協議內容。所有參加刑事和解的人員均在該協議上署名。刑事和解協議應經司法行政機關或人民法院確認後生效。刑事和解協議一經司法確認即與司法裁判文書具有同等效力。當事人不能達成和解協議或者在司法確認前反悔的,案件恢復正常的刑事訴訟程序。刑事和解協議生效後,犯罪人應當自覺依照協議的內容履行義務,拒不履行的,被害人可以申請強制執行。
2. 民法典278條司法解釋
詐騙罪是指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為依法懲治詐騙犯罪活動,保護公私財產所有權,根據刑法、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結合司法實踐的需要,現就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解釋如下:第一條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可以結合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在前款規定的數額幅度內,共同研究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准,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備案。
3. 二審法院只能發回重審一次嗎
近來,為了清理積案,消除「超期羈押」現象,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聯合發出了《關於嚴格執行刑事訴訟法 切實糾防超期羈押通知》,最高人民法院也發出了《關於推行十項制度 切實防止產生新的超期羈押的通知》,這兩個通知都對案件發回重審制度進行了嚴格地規定,要求「第二審人民法院經過審理,對於原判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案件,只能裁定撤銷原判一次,嚴格禁止多次發回重審。」這一規定據稱是因為在司法實踐中有些案件在人民法院因事實不清,證據不足而被二審人民法院反復發回重審,導致案件在人民法院久拖不決、遲遲不判。最高司法機關為防止這一現象而制定了此規定。 筆者認為,這一規定是對刑事訴訟法中關於人民法院審判權的一種限制性司法解釋。對於限制國家機關的權利的解釋當然是一種積極的、值得肯定的。但是我們也不能不看到,這一解釋卻是沒有法律依據,在司法實踐中也難以執行的。 首先,我們來看看刑訴法對第二審人民法院案件應當如何處理是怎麼樣規定的吧。刑訴法第189條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不服第一審判決的上訴、抗訴案件,經過審理後,應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一)原判決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的,應當裁定駁回上訴或者抗訴,維持原判;(二)原判決認定事實沒有錯誤,但適用法律有錯誤,或者量刑不當的,應當改判;(三)原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實後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即第二審人民法院只能按上述三種情況對第二審案件進行處理。其中規定對「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案件,「可以在查清事實後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此外,《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78條第(2)項也規定,對於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復核案件,「認為原判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應當裁定發回重新審判。」從上述規定來看,刑訴法沒有第二審(或者復核的)人民法院對「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案件可以發回重新審判次數的限制。在整個刑訴法中,有次數限制的僅僅是補充偵查次數的限制,刑訴法第第139條第2、3款分別規定,「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對於需要補充偵查的,可以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也可以自行偵查。對於補充偵查的案件,應當在一個月以內補充偵查完畢。補充偵查以二次為限。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檢察院後,人民檢察院重新計算審查起訴期限。」即刑訴法只對補充偵查的次數有限制,而沒有任何限制發回重新審判限制的規定。 第二,刑訴法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對「原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的案件,「可以在查清事實後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這就是說,在二審人民法院能夠查清事實的情況下,當然不存在撤銷原判決,發回重新審判的問題;而在第二審人民法院無法查清事實的情況下,就只能發回重審。如果第二審人民法院裁定撤銷原判,發回重新審判了一次,第一審人民法院又根據現有的事實、證據材料作出了判決,第二審人民法院仍然無法查清楚事實,是不是一定要進行判決呢?如果一定要作出判決也只能是一個有罪的糊塗判決,這就是為什麼第二審法律總是作出一些「留有餘地」的判決的原因,如「杜培武故意殺人案」。因為,對「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 案件,法律沒有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法院有權直接作出無罪判決。二審法院只能作出實體有罪或者實體無罪的判決,而不能作出因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無罪判決。刑訴法只規定了第一審人民法院「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即嚴格地說,第二審人民法院只要認定了原判決的「事實不清、證據不足」,就只能撤銷原判,發回重新審判,而別無他途。 第三,多次撤銷原判,發回重新審判是不是多拖不決、遲遲不判呢?筆者認為不是。撤銷原判、發回重新審判本身就是一種判、一種決,是刑訴法賦予二審法院的一種判決權,二審法院只要作出了裁判,無論是有罪判決還是無罪判決還是裁判撤銷原判,發回重新審判,就是一種結案方式,就不能認為是未決、不判。 因此,二審法院對於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案件裁判撤銷原判,發回重審是沒有次數限制的。理智和合法的做法是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案件,在作出撤銷原判,發回重審後,第一審人民法院不得在沒有新的補充查證的事實和新的補充查證的證據的情況下作出同樣的判決,對於第二審人民法院二次因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案件,應當作出「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而不能對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案件多次作出有罪判決。
4. 刑事訴訟法278條
第二百七十八條 和解協議的審查與製作
雙方當事人和解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聽取當事人和其他有關人員的意見,對和解的自願性、合法性進行審查,並主持製作和解協議書。
5. 今天收到檢查院審查起訴告知書,開設賭場案根據刑事訟訴第34.35.278條之規定,我是自首情節會多
檢察院給你發審查起訴告知書是告訴你,你的案件已經由公安機關偵查完結,移送到檢察機關審查起訴,如果事實清楚、證據充分,並且不符合不起訴的條件,那麼檢察機關就會將案件移送到法院,代表國家對你提出公訴。
檢察機關審查起訴的期限是一個月,結果可能是移送法院提起公訴、不起訴、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三十四條犯罪嫌疑人自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有權委託辯護人;在偵查期間,只能委託律師作為辯護人。被告人有權隨時委託辯護人。
偵查機關在第一次訊問犯罪嫌疑人或者對犯罪嫌疑人採取強制措施的時候,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託辯護人。人民檢察院自收到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自受理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被告人有權委託辯護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期間要求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及時轉達其要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也可以由其監護人、近親屬代為委託辯護人。
辯護人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託後,應當及時告知辦理案件的機關。
第三十五條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本人及其近親屬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第二百七十八條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你的緩刑刑罰期滿,就是刑罰執行完畢了。緩刑刑罰期滿後五年以內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的,就是累犯。自首情節的認定也是嚴格的,法院在審判的時候會根據事實、證據對你是否構成自首作出認定。
關於自首、累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六十七條【自首】犯罪以後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於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第六十五條【一般累犯】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分子,刑罰執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後,在五年以內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的,是累犯,應當從重處罰,但是過失犯罪和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的除外。
前款規定的期限,對於被假釋的犯罪分子,從假釋期滿之日起計算。
第七十四條【累犯不適用緩刑】對於累犯和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不適用緩刑。
第七十六條【緩刑的考驗及其積極後果】對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依法實行社區矯正,如果沒有本法第七十七條規定的情形,緩刑考驗期滿,原判的刑罰就不再執行,並公開予以宣告。
6. 刑事訴訟法第278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七十八條 雙方當事人和解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聽取當事人和其他有關人員的意見,對和解的自願性、合法性進行審查,並主持製作和解協議書。
7. 論述當事人刑事和解案件訴訟程序
刑事和解是指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通過調停人或其他組織使被害人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直接溝通、共同協商,雙方達成民事賠償和解協議後,司法機關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再追究刑事責任或從輕減輕刑事責任的訴訟活動。
修改後的刑事訴訟法將於2013年1月1日正式實施,新刑訴法第5編第2章第277至279條對刑事和解的公訴案件訴訟程序進行了專門規定,按照法律規定,因民間糾紛引起,涉嫌侵犯人身權利民主權利、侵犯財產犯罪,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故意犯罪案件,以及除瀆職犯罪以外的可能判處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過失犯罪案件納入公訴案件適用和解程序的范圍。但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內曾經故意犯罪的,不適用這一程序。對於當事人之間達成和解協議的案件,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可以依法從寬處理。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的調解,是指在人民法院主持下,對雙方當事人進行說服教育,促使他們互相協商,解決民事賠償問題的訴訟活動。
8. 弟弟把人打成輕傷害的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把人打成輕傷,違反了《刑法》第234條的規定,構成故意傷害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這種情況,可以適用《刑事訴訟法》第277條、第278條、第279條規定的「當事人和解的公訴案件訴訟程序」的規定,如果您弟弟向被害人賠償損失、賠禮道歉並獲得被害人諒解,被害人自願和解的,經司法機關認可,可以對您弟弟從寬處罰。
相關法律規定: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七下列公訴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誠悔罪,通過向被害人賠償損失、賠禮道歉等方式獲得被害人諒解,被害人自願和解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間糾紛引起,涉嫌刑法分則第四章、第五章規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
(二)除瀆職犯罪以外的可能判處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過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內曾經故意犯罪的,不適用本章規定的程序。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八條 雙方當事人和解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應當聽取當事人和其他有關人員的意見,對和解的自願性、合法性進行審查,並主持製作和解協議書。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九條 對於達成和解協議的案件,公安機關可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從寬處理的建議。人民檢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從寬處罰的建議;對於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作出不起訴的決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對被告人從寬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