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法與民事訴訟法的關系
⑴ 訴訟與仲裁的關系
訴訟與仲裁的關系如下:
1、都是民事糾紛的解決機制;
2、仲裁是一局終裁,只能撤銷不能上訴,而訴訟是兩審終審制,可以上訴、再審;
3、仲裁不是訴訟的前置程序,發生糾紛時,既可以選擇仲裁也可以直接提起訴訟;
4、仲裁靈活度高,當事人可以參與仲裁庭成員的選擇;
5、當事人之間約定有仲裁而向法院提起訴訟的,法院不予受理,但未提交仲裁協議的除外;
6、當事人申請撤銷仲裁裁決,由人民法院管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八十一條
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當事人可以在訴訟過程中向人民法院申請保全證據,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動採取保全措施。
因情況緊急,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利害關系人可以在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前向證據所在地、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對案件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保全證據。
證據保全的其他程序,參照適用本法第九章保全的有關規定。
⑵ 仲裁與訴訟、調解的關系是怎樣的
調解、仲裁、訴訟三者作為社會民事糾紛的解決機制相互輔佐、交相並存,又以其各自相對獨特的調整機制而相互獨立,是現代社會民事糾紛解決機制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社會成員提供了多種可供其自由選擇的解決民事糾紛的途徑和方法。
一、民事糾紛、調解、仲裁、訴訟概述
民事糾紛作為法律糾紛和社會糾紛一種,又稱為民事沖突、民事爭議。從法律的角度而言,它是一種私法糾紛(私權糾紛),即因私法關系而發生。而所謂私法關 系是指涉及法律上地位平等的主體之間的法律關系,亦即雙方當事人基於法律上的平等權利而形成的民事法律關系。因此,民事糾紛指的是平等主體之間發生的以民 事權利、民事義務或民事責任為內容的法律糾紛,是因違反民事法律規范而引起的。根據民事糾紛的內容,可將其分為有關財產關系的民事糾紛和有關人身關系的民 事糾紛,但這兩種糾紛往往是交相並存的,主要表現在:1、純粹的財產關系民事糾紛和純粹的人身關系民事糾紛,其發生往往互為前提。2、有些民事權利兼具財 產和人身的性質,如繼承權、股東權等。而民事糾紛的解決機制,是指緩解和消除民事糾紛的方法和制度,可以分為自力救濟,如自決、和解等;社會救濟,如調 解、仲裁等;公力救濟,主要指訴訟。
調解,作為民事糾紛解決機制的一種,是指第三者依據一定的社會規范(包括習慣、道德、法律等規 范),在糾紛主體之間溝通信息,擺事實明道理,促成糾紛主體相互諒解、妥協,從而達成最終解決糾紛的合意。具有意思自治性、非嚴格的規范性等特點。鑒於目 前實踐,調解可分為訴訟內調解和訴訟外調解,訴訟外調解主要包括獨立調解,如人民調解委員會和其它社會團體組織(包括如用人單位的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消費 者保護協會、中國國際商會調解中心等)的調解;仲裁調解,如中國國際經貿仲裁委員會、太原仲裁委員會的調解等。
二調解、仲裁、訴訟三者的對比
1、適用范圍三者雖然同為民事糾紛的解決機制,但各有其不同的適用范圍,並非每一類民事糾紛均可無差別的選擇適用其中任何一種。仲裁作為一種帶有民間性 和司法性的特殊的社會救濟方式,根據我國《仲裁法》的規定:「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它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它財產權益糾紛,可以仲裁。」,並通 過列舉和概括的方式對涉及婚姻、收養、監護、撫養、繼承關系的糾紛和依法應當由行政機關處理的行政爭議排除了其適用。由此可見,仲裁的適用范圍主要在因財 產關系而產生的糾紛領域,而對因人身關系產生的民事糾紛則不能適用。訴訟作為國家公力救濟的形式,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第3條規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 之間、法人之間、其它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定」,對其適用范圍做出了規定,訴訟適用於任何一類民事 糾紛,無論是因財產關系還是因人身關系產生。而調解作為一種純粹的民間性質的糾紛解決機制,並沒有相應的法律規范對其適用范圍加以規定,但從我國目前存在 的調解機構和實踐來看,調解的適用范圍是比較寬泛的,不僅適用於因財產關系而產生的糾紛,而且還適用於因人身關系產生的糾紛,如普遍存在於基層的人民調解 委員會,可以對其所屬范圍內發生的如婚姻、收養、撫養、繼承等糾紛進行調解,但對這些糾紛進行的調解是受其絕對的民間性和自治性制約的。所以筆者認為調解 的適用范圍要比仲裁范圍寬,可以和訴訟類比。仲裁調解和訴訟內調解因其相應的發生於仲裁和訴訟過程中,所以兩者的適用范圍應與仲裁和訴訟相對應。
2、居間第三者從三者對民事糾紛的解決方式來看,都是通過居間第三者來進行的,但對第三者的要求和規定卻不盡相同。對於調解來說,其居間第三者可以是專 門的調解機構,如中國國際商會調解中心、人民調解委員會等,但並無法律法規對其特定性加以規定限制,所以,也可以是除這些專門調解機構之外的其它第三者, 而該第三者一般由雙方當事人共同選定,第三者一般都具有高潔的人品、較強的能力和較高的社會威望,能得到雙方的共同信任。仲裁中的第三者在現代仲裁製度中 為專門的仲裁機構,如中國國際經貿仲裁委員會等,此類機構為永久性的,也可以是臨時性的,但不論是何種形式,均不是國家機關,而是民間組織,其成員,即仲 裁員,是糾紛主體選定或約定的專家,非國家工作人員,對仲裁員資格的認定也是十分嚴格的。仲裁調解中,居間第三者也是仲裁機構,並由仲裁庭主持。而如果要 通過訴訟形式解決糾紛,居間第三者只能是作為國家司法機關的人民法院,包括國家各級人民法院。訴訟是在法院主持下進行的,既不是糾紛主體自己解決糾紛,也 不是其它公民、民間組織或社會團體來主持解決糾紛。訴訟內調解中,居間第三者是人民法院,可以由審判員一人主持,也可以由合議庭主持。
3、解決機制解決機制問題也就是三者在解決民事糾紛過程中,採用何種方式對糾紛中的權利義務加以確認的問題。由於調解、仲裁、訴訟三種方式的特徵和居間 第三者的不同,導致了三者在解決機制上的差異的存在。在調解中,由於作為居間第三者純粹的民間性和雙方當事人絕對的意思自治性,致使糾紛的解決只能建立在 糾紛主體絕對合意基礎上,第三者在調解過程中非以強制力而是以溝通、誘導、協調等方式促成當事人解決糾紛,僅起著促進、引導、協調的作用,對糾紛最終能否 徹底解決起不到決定性作用。對於仲裁來說,它具有相對的民間性、相對的意思自治性和司法性的特徵,而且作為第三者的仲裁機構是非國家機關的民間組織,因 此,通過仲裁方式來解決民事糾紛,當事人享有充分的自治性,包括仲裁機構的選定、仲裁員的選定、有關審理方式和開庭形式等程序事項,而且在一定情形下,還 可選擇仲裁所依從的實體法律規范和程序性規范等。仲裁機構和仲裁員無權以國家的強制力來解決糾紛,需以雙方的合意為基礎,但仲裁作為一種「准司法」形式的 糾紛解決機制,仲裁裁決的做出,並不以雙方達成合意為必要條件,仲裁機構有權根據糾紛事實適用法律或公平正義原則做出裁決。仲裁調解雖然發生於仲裁過程 中,但它作為一種調解形式具有調解的部分特徵,也應以當事人的完全合意為基礎。在訴訟中,人民法院作為國家的審判機關,憑借國家審判權來確定糾紛主體之間 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及民事法律責任的承擔,又以國家強制執行權迫使糾紛主體履行生效的民事判決、裁定等,其對民事糾紛的解決與否起著決定性作用,而不必依 賴於雙方當事人的合意。訴訟內調解的達成也應以糾紛主體的合意為基礎。
⑶ 民事訴訟法與仲裁製度
民事訴訟和仲裁製度是訴訟和仲裁的法律程序,兩者所屬部門不同,職責范圍不同。如果當事人雙方已經達成仲裁協議,另一方又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將不會受理。如果雙方協議不成無效時,法院將接受處理,裁定或審判。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
第十六條仲裁協議包括合同中訂立的仲裁條款和以其他書面方式在糾紛發生前或者糾紛發生後達成的請求仲裁的協議。仲裁協議應當具有下列內容:
(一)請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二)仲裁事項;
(三)選定的仲裁委員會。
⑷ 仲裁和訴訟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法律分析:
1.啟動條件不同。仲我的前提是當事人雙方達成仲我協議,表明自願將爭議提交仲裁機關。而民事訴訟不需要雙方協商。只要-方的起訴符合法定條件法院就會受理。如選擇了仲裁,就不能到法院進行訴訟。
2.機構不同。仲裁委是由人民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和商會統-組建。其監督機構是中國仲裁協會。其仲裁員大多是律師和政府機構人員兼職從事;法院的機構是國家法律的審判機構。
3.當事人權利不同。仲就是當事人有權選擇仲裁員。而民事訴訟的審判人員由人民法院決定,
4.程序不同。仲越實行一裁終局制。當事人不得就同一事實再次申請仲我,也不能向人民法院再行起訴,上訴。 而民事訴訟可經過- -南二審和再審三個階段。並且仲裁一般不公開審理,這有利於保守當事人的商業秘密。而民事訴訟無特殊情況必須公開審理。
法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二)項,依照法律規定,雙方當事人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申請仲恭.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⑸ 民事訴訟法與仲裁法有什麼關系
您好,根據您的提復問,答復如下,以供製參考 1.民事訴訟法是「調整民事訴訟法律關系的規范的總稱」,仲裁法就是「調整仲裁法律關系的規范的總稱」。 2.民事訴訟是實行「兩審終審制」的,也就是說,當事人可以啟動民事糾紛解決的一審、二審,甚至,還可以對生效判決進行申訴申請再審。 而仲裁則實行「仲裁終結制」,一次仲裁則結束。 仲裁實行一裁終局的制度,就是說一個案件,仲裁庭只做出一次仲裁裁決,便進入執行程序,沒有第二次裁決,也不能向人民法院起訴。 仲裁裁決與法院判決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一經做出,當事人必須履行義務。如果一方當事人不主動履行,另一方當事人可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3. 仲裁是協議制度,無協議不仲裁,而民事訴訟不要求,只是符合起訴條件即可 仲裁是一裁終局,民訴是二審終審, 兩者是或裁或審,管轄相互排斥。
⑹ 民事訴訟與仲裁的關系
民事訴訟與仲裁的關系如下:
1.民事訴訟是保證仲裁裁決公正性必不可少回的手段答。我國仲裁法和民事訴訟法規定的撤銷仲裁裁決制度和不予執行仲裁裁決制度是仲裁公正性的保障。
2.仲裁與民事訴訟在法律淵源上具有聯系性。反映了兩種程序的一致性。
3.仲裁裁決通過民事訴訟程序中的執行程序來實現。
4.仲裁程序中的財產保全和證據保全措施由法院行使。
⑺ 民事訴訟法與仲裁法的關系
仲裁是一種傾向於協商的 法律解決手段。更體現了人性和諧的一面。 訴訟是根據法律的明文規定解決爭議的手段,
⑻ 仲裁和民事訴訟的區別
仲裁和訴訟的本質來目的自是相同的,都是解決當事人糾紛的方式,但是卻有著諸多區別,主要的區別有以下:1、仲裁與訴訟的本質不同。訴訟是國家司法權的體現,法庭居中審判,帶有強制色彩,而仲裁則是私權利處分的體現;2、案件受理范圍不同。仲裁僅受理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范圍要比訴訟范圍狹窄;3、審級不同。仲裁是一裁終局,而訴訟是兩審制終審,還可以申請再審;4、公開程度不同。
⑼ 民事訴訟與仲裁的具體關系
民事訴訟是一種訴訟程序,要經法院的審判,是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則進行的,且判決結果具有強制執行的效力,可以上訴
而仲裁,則是一種當事人雙方解決糾紛的方法,要到仲裁機構申請仲裁,可以根據法律也可以根據言之成理解決糾紛,相對於民事訴訟簡便得多,要求也沒那麼嚴格,判決結果一裁終局
⑽ 什麼是仲裁跟訴訟有什麼關系
什麼是仲裁?從字面上看,「仲」就是居於中間,「裁」就是裁定解決,合起來「仲裁」的含義就是居中裁決。這很形象地說明了仲裁的特點。法律意義上的仲裁,就是指爭議雙方的當事人自願將他們之間的糾紛提交仲裁機關,由仲裁機關以第三者的身份進行裁決。仲裁並不是一種法定的訴訟程序,仲裁機構也不是國家機關,但仲裁裁決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必須執行。
仲裁與訴訟有很大的不同。仲裁只適用於民事糾紛,行政案件特別是刑事案件不適用仲裁方式。進入仲裁程序必須以雙方當事人自願為前提。一般來說,進入仲裁程序的雙方當事人都是事先在合同中訂立了仲裁條款,或者是在爭議發生後,經雙方協商同意以仲裁方式解決糾紛。如果只是一方當事人單方面提起仲裁,仲裁機構不能受理。此外,仲裁機構專業性強,仲裁程序比較簡單,不像審判程序那麼嚴格復雜,而且我國民事仲裁採取「一裁終局」制,解決爭議比較迅速。不過,仲裁機構對自己作出的裁決,無權強制執行,若當事人不履行,另一方當事人只能請求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根據仲裁的這些特點,當事人可以選擇以何種方式解決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