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處分性
⑴ 行政法和行政處罰法的區別
法律分析:制裁的對象不同;制裁的行為性質不同;制裁的原則不同;懲罰的范圍和程度不同;採取的形式不同;兩者的救濟途徑不同。行政處分:是指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對所屬的國家工作人員違法失職行為尚不構成犯罪,依據法律、法規所規定的許可權而給予的一種懲戒。行政處分種類有: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六種)。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三十二條 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
(一)主動消除或者減輕違法行為危害後果的;
(二)受他人脅迫或者誘騙實施違法行為的;
(三)主動供述行政機關尚未掌握的違法行為的;(四)配合行政機關查處違法行為有立功表現的;(五)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其他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的。
⑵ 請問行政警告處分的處分期限是多少
《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第七條規定,行政警告的處分期限為6個月,6個月後會解除處分,如果單位沒有發通知,可以選擇自己申請。
在警告處分期間有突出貢獻的,可以提出申請,然後解除行政警告處分。國家人事部、監察部《關於解除國家公務員行政處分有關問題的通知》中規定,國家公務員受到行政處分期間有特殊貢獻的,可以提前解除行政處分。其中的「特殊貢獻」指的是國家公務員受行政處分期間,表現突出,有重大貢獻,獲得一等功以上獎勵的。
(2)行政法處分性擴展閱讀:
行政處分,是指國家行政機關依照行政隸屬關系給予有違法失職行為的國家機關公務人員的一種懲罰措施,包括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留用察看、開除。
行政制裁的一種形式。是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依照有關法律和有關規章,給所工作中違法失職的公務員實行的懲處和制裁,是對國家公務員的過錯行為的一種否定和懲戒,使之受到抑制和消除,對未受到懲戒的國家公務員,也有著規范和警戒作用。同時又是被處分人的行政責任的體現形式之一。
參考資料: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網路
⑶ 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的對象各是什麼
行政處罰是指行政機關或其他行政主體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對違反行政法規范尚未構成犯罪的相對方給予行政制裁的具體行政行為。
行政處分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對其系統內部違法失職的公務員實施的一種懲戒措施。
行政處罰與行政處分雖然都是國家行政機關作出的制裁行為,但有較大區別:
1、作出決定的主體范圍不同。行政處罰是由享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主體作出的,這些行政主體具有對外管理職能,其行政處罰權已為法律、法規明確規定。而行政處分是由受處分的公務員所在機關,或上級機關,或行政監察機關作出的。也就是說,一般的行政機關都享有對其工作人員的行政處分權。
2、所制裁的對象不同。行政處罰制裁的對象是違反行政法規范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而行政處分的對象僅限於行政機關系統內部的公務員。
3、採取的形式不同。行政處罰的形式、種類很多,有警告、罰款、行政拘留、吊銷許可證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而行政處分的形式只有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 職和開除等六種形式。
4、行為的性質不同,行政處罰屬於外部行政行為,以行政管轄關系為基礎;而行政處分屬於內部行政行為,以行政隸屬關系為前提。
5、所依據的法律、法規不同。行政處罰所依據的是有關行政管理的法律規范,而行政處分 則由有關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或公務員的法律規范調整。
6、兩者的救濟途徑不同。對行政處罰不服的,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相對方可申請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通過復議與行政訴訟獲得救濟;而對行政處分不服的,被處分的公務員只能向作出處分決定的機關的上一級機關或行政監察部門申訴。
⑷ 行政處罰與行政處分的區別有哪些
行政處罰是指行政機關或其他行政主體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對違反行政法規范尚未構成犯罪的相對方給予行政制裁的具體行政行為。行政處分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對其系統內部違法失職的公務員實施的一種懲戒措施。 行政處罰與行政處分雖然都是國家行政機關作出的制裁行為,但有較大區別: 1、作出決定的主體范圍不同。行政處罰是由享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主體作出的,這些行政主體具有對外管理職能,其行政處罰權已為法律、法規明確規定。而行政處分是由受處分的公務員所在機關,或上級機關,或行政監察機關作出的。也就是說,一般的行政機關都享有對其工作人員的行政處分權。? 2、所制裁的對象不同。行政處罰制裁的對象是違反行政法規范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而行政處分的對象僅限於行政機關系統內部的公務員。 3、採取的形式不同。行政處罰的形式、種類很多,有警告、罰款、行政拘留、吊銷許可證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而行政處分的形式只有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 職和開除等六種形式。 4、行為的性質不同,行政處罰屬於外部行政行為,以行政管轄關系為基礎;而行政處分屬於內部行政行為,以行政隸屬關系為前提。 5、所依據的法律、法規不同。行政處罰所依據的是有關行政管理的法律規范,而行政處分 則由有關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或公務員的法律規范調整。 6、兩者的救濟途徑不同。對行政處罰不服的,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相對方可申請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通過復議與行政訴訟獲得救濟;而對行政處分不服的,被處分的公務員只能向作出處分決定的機關的上一級機關或行政監察部門申訴。
⑸ 行政行為的四大特徵
法律分析:一、處分性
所謂處分性,即產生處分效力的意思,即一個行為只有在做出之後,能夠根據行政主體的意思表示引起行政法律關系的變動(具體表現為建立、變更或者消滅了某種行政法上的權利義務關系),它才可能屬於具體行政行為。這一特徵包含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方面,具體行政行為做出之後必將引起行政法律關系的變動;另一方面,這種法律關系的變動必須出於行政主體的意思表示。這兩個方面缺一不可,一個行為如果缺少了其中的任何一者,都不能夠被稱為具體行政行為。因此,處分性是具體行政行為的首要特徵,這一特徵將具體行政行為區別於行政事實行為,以及行政主體實施的其他行為。
二、特定性
所謂特定性,指的是具體行政行為必須是針對特定對象做出的行為。特定性這一特徵主要將具體行政行為區別於抽象行政行為與其他屬於立法范疇的行為,如制定法律、制定地方性法規等,後者均是針對不特定對象做出的。
三、單方性
所謂單方性,指的是具體行政行為是由行政主體的單方意志所決定的行為。也就是說,單憑行政主體一方的意思表示,就足以使這個行為產生效力,而不需要行政相對人的合意。對於具體行政行為單方性的理解,必須注意兩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個方面,注意對行政合同行為的理解。行政合同是行政主體為實現一定的行政管理目標,在意思表示一致的前提下,與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通過合同方式,使雙方在行政法上的權利義務關系產生、變更或者消滅的行為。
第二個方面,注意對行政行為職業培訓教育網眾意見的理解。公眾參與是行政法上程序正當原則的要求之一,指的是行政主體必須在實施行政活動的過程中,聽取有關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申辯和陳述,適當吸收公眾意見。
四、外部性
所謂外部性,即具體行政行為是行政主體針對外部對象、外部事務而做出的行為。外部性的特徵使具體行政行為區別於內部行政行為。所謂內部行政行為,指的是行政主體對其內部組織或個人實施的行為,說到底,就是行政主體對其內部事務的管理。具體行政行為就是行政部門相關人員對特定的社會公民,法人等自然人作出的特定的權利和義務的單方面行為,也就是說必須要是法律行為,並且要是單方面執行的行政行為,針對特定的人做特定的處理和針對的主題必須要是外部的對象。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法》 第二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⑹ 行政法兩個案例分析
1.依法行政原則分為兩個子原則:(1)法律優越原則,即行政行為不能違反法律規定。(2)法律保留原則,即行政行為必須有法律依據。
依法行政原則中的「法」的含義經歷了一個歷史的變遷,從最初的「法律」逐漸演變到了現在的「法」。現代意義上的依法行政,不僅僅要求行政機關的行為符合形式上法律的規定,而且要求行政機關的行為符合事實上的法的要求。這種法包括:公平正義等等基本價值原則、憲法原則、法理等等。
從本案中可以看出,一方面工商局並沒有根據法律規定履行職責;另一方面,工商局的某些行為雖然並沒有明顯違反形式上的法律規定,但是卻違反了事實上的「法」。
2.高權行政的特點是行為的強制性,其存在的目的在於確保行政目標的有效實現。但是,伴隨著政治民主化的不斷深入,服務行政深入人心,高權行政越來越需要進行改革,於是包括德國在內的西方國家行政法都逐漸削弱行政行為的強制性。在高權行政領域,只要能有效夠達成行政目標,非權力方式也是可以採用的,這是對政治民主化的一種順應,也是服務行政的基本要求。
行政權的不可處分性指的是行政機關不能隨意放棄、不履行行政權力。而本案中公安機關的做法實際上是一種委託,行政權力並沒有被放棄,也並不存在不作為,只是行政機關將此權力委託給他人行使而已,自己則負責監督。
承包人未能完成相應任務,只能根據合同進行責任追究,除非發現其有其他屬於行政機關管轄范圍內的違法行為,方能追究其其他責任。行政機關與承包人之間存在的是行政契約關系,這種契約關系盡管與民事契約有所區別,但其核心仍然是根據雙方的約定行使一定行為並承擔相應的後果。如果任憑行政機關以某些借口承擔合同約定之外的責任,將打破行政契約的平衡性,使得行政合同成為單方行政行為。
行政機關在將行政權委託給他人行使之後並不是自己就沒有任何責任了,而是必須嚴格監督受託人的權力行為,一旦發現有作為或者不作為的違法情形,委託機關有義務予以處理。如果行政機關沒有盡到監督管理的責任則需要承擔失職、瀆職的責任。
⑺ 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有什麼區別,怎麼區分
行政處分與行政處罰不同之處,主要為:一是制裁的原因不同。行政處分制裁的行為是國家工作人員與其職務有關的違法、瀆職或失職行為;而行政處罰制裁的行為是處於行政管理相對人地位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不服從管理的違法行為。二是制裁的對象不同。行政處分的對象限於具有公務員身份的人,或限於國家工作人員,只有在特殊情況下,即監察機關處分監察對象時,國家行政機關才有可能成為處分對象。而行政處罰的對象是行政管理相對人,既可以是公民,也可以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身為國家工作人員的人實施了普通公民得以實施的違法行為,或者沒有履行作為行政管理相對人應履行的強制性義務,可能受到行政處罰。但沒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人即使有違法行為,也不能成為行政處分的對象。三是制裁權的來源和根據不同。行政處分的制裁權是各級行政機關的固有權力,無需單個法律的特別授權。而行政處罰權來源於外部行政管理權,根據行政法治原則,行政管理權並不當然包括行政處罰權。所以取得行政處罰權必須有法律、法規的特別授權。四是制裁的范圍和形式不同。行政處分的范圍一般只限於與國家工作人員法律地位有關的榮譽、資格與職務等;而行政處罰不僅涉及榮譽、資格、財產,還涉及人身。行政處分的形式有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五是行為的屬性及效力不同。在我國,行政處分屬於內部行政行為,而行政處罰則屬於外部行政行為。行政決定不受司法審查,而且有些行政處分在法定情況下可以由原處分機關撤銷或減輕。行政處罰則受司法審查,法院在審理行政案件過程中,可以根據受處罰人的申請停止處罰決定的執行。行政處分一般由作出行政處分的機關自己執行,而行政處罰的執行機關不一定都有強制執行權,在沒有強制執行權的情況下,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只能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⑻ 何為行政行為的混合處分
一、前 言
在德國行政法學中,行政處分是一個「基礎性」和「功能性」的概念。其「基礎性」是因為它在傳統行政法上的核心地位,在「高權行政」的模式下,諸多行政法律關系均圍繞行政處分而展開,行政處分成為行政法學理上與民事法律行為相對應的行政法律行為概念,因而有關行政處分的問題始終是大陸法系行政法學的中心課題之一[1];而行政處分概念的「功能性」則是指它並非是一個純粹學理上的概念,其存在的重要意義在於,它是一個為適應行政訴訟實踐的需要而設置的「功能創設性」概念,在德國行政法以及深受其影響的日本、我國台灣的行政法中,行政處分曾是提起行政訴訟的前提要件,即人民提起行政訴訟以行政機關作出行政處分為前提條件。基於行政法控制行政權保護人權的基本精神,學理界和司法實務界長期致力於對行政處分概念作擴張性的解釋,以起到擴大人民訴權、加強司法權對行政權的控制之目的。大陸法系各國(地區)將行政處分概念大致界定為:行政機關基於職權對具體事件所作的具有公法(行政法)上效果的單方行為。[2]從此定義看來,行政處分概念具有「行政機關所發」、「公法(行政法)案件」、「單方行為」、「產生直接的法律效果」和「個別案件」等法律特徵。[3]對行政處分概念法律特徵的解釋,關繫到它在行政訴訟制度中的可操作性程度和功能范圍的大小。晚近德國、我國台灣地區的行政訴訟制度趨向於廣泛地打開訴訟之門,在受案范圍上確立了「一切非憲法性質之公法爭議」的標准。相應地,行政處分在救濟法上的功能也將悄然改變,即從提請救濟的前提要件功能轉換為決定訴訟種類等功能。[4]但對於講究體系完整、邏輯縝密的德國式行政法而言,以民法上的法律行為為標准、經過長期精緻錘煉而成的行政處分概念仍是其學理上的基礎性概念之一。
中國行政法上的具體行政行為概念最終確立於198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頒布,該法亦將具體行政行為作為提起行政訴訟的前提條件。已廢止的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條對具體行政行為的定義是:「國家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行政機關委託的組織或者個人在行政管理活動中行使職權,針對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就特定的具體事項,作出的有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權利義務的單方行為,」這一定義雖遭到學界諸多詬病,但從中引申出的法律特徵卻與行政處分概念基本一致,即強調具體行政行為的「針對具體個案」、「對外發生效力」、「單方行為」、「產生法律效果」等要素。行政法學理論也視具體行政行為為行政法上的法律行為。由此可見,具體行政行為概念在行政法學、行政訴訟制度中的地位和功能與行政處分概念相似。2000年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若干問題的解釋》)雖未直接涉及具體行政行為的定義[5],但通過對不具有強制性的行為、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行為以及行政機關內部獎懲、任免行為的排除,對具體行政行為概念作了擴大解釋,從而使其涵蓋的范圍「不僅包括法律行為,而且包括事實行為;不僅包括單方行為,而且包括雙方行為;不僅包括侵益性行為,而且包括賦權性行為;不僅包括剛性行為,而且包括柔性行為」。[6]最高人民法院的這一努力旨在擴大我國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雖然尚未達致「廣泛地打開訴訟之門」的效果(抽象行政行為、內部行政行為均未納入受案范圍),但在客觀上反映了中國的行政訴訟制度以德國法為師的一貫立場。
由於理論研究的薄弱和司法審判經驗的缺乏,中國的行政法學和司法實務界對具體行政行為概念的認識仍然存在許多問題。例如,學界一般認為具體行政行為是產生法律效果的行為,因而屬於行政法律行為,所謂法律效果,是指在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之間產生行政法上的權利義務關系[7].依此推論,則行政法上的事實行為應當是不產生法律效果、不導致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之間產生行政法上權利義務關系的行為,但學界同時又把諸如「行政主體或執法人員違法使用武力」[8]等對相對人權益產生重大影響的行為視為行政事實行為,其間區分法律行為與事實行為的標准顯然是模糊不清的,從而導致具體行政行為涵蓋范圍的不確定;再如,具體行政行為與抽象行政行為的劃分標准這一直接決定具體行政行為功能范圍的問題至今未能形成共識,仍然困擾著中國大陸的學者和法官;等等。這些問題均可歸結於兩個方面:一方面,作為受案范圍標準的具體行政行為,必須從法律學方法(Juristic Methode)的意義上對它的特徵進行研究,在擴大其涵蓋范圍的同時,追求操作、實踐層面上的可確定性;另一方面,作為學理上建構性概念的行政法律行為概念,其與民法上歷史悠久的法律行為概念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在研究時必須注重學術規范,強調理論上的自洽與銜接。但中國的行政法學界似乎並未明確意識到具體行政行為概念上述雙重意義,在研究路數上陷入了顧此失彼的境地:基於功能主義的立場為擴大行政訴訟受案范圍所作的努力使行政法律行為的涵義脫離了經典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意蘊,但反過來又用傳統的法律行為標准來鑒別受案范圍中的具體問題,從而造成理論上的混亂,使得行政法上的事實行為變得不倫不類[9];對於法律學操作意義上的具體行政行為的特徵,導入哲學等非規范研究的方法,人為地將問題復雜化,[10]使其研究結果缺乏可操作性。
大陸法系的行政法經過百餘年的發展,其理論與制度日臻完善,就行政處分概念而言,多年來理論研究與司法實踐相輔相承、良性互動的局面已經使其發展成為一個十分精緻的「技術性」概念,盡管其中仍不乏問題尚待解決與完善。但這個與中國行政法上具體行政行為概念有著相似的涵義與功能的概念,無論是在理論研究中或是在實踐意義上,都是值得中國行政法學習和借鑒的。本文試圖在「行政法律行為」以及「行政訴訟中的功能性概念」此雙重意義上展開對行政處分概念和具體行政行為概念的比較分析。在文章的第二部分,筆者對行政法律行為的理論建構、適用范圍及其功能進行分析,試圖為理順行政法律行為理論(這個在學理上鮮有系統研究的問題)作出嘗試;在文章的第三部分,對與行政處分、具體行政行為作為行政救濟法上的功能性概念有著無法分割之聯系的各項法律特徵進行較為細致的闡述,以期藉助大陸法系的理論完善中國行政法上的具體行政行為概念。
二、作為行政法律行為的行政處分、具體行政行為概念
(一)「法效意思表示」說的建構與適用范圍
設置行政處分概念、具體行政行為概念的一項重要意義在於:它們作為行政法上的法律行為概念而存在。法律行為制度原系民法中與法定主義體系相並列的獨特的具體設權行為規則;作為觀念抽象,它又以系統完備的理論形態概括了民法學中一系列精緻的概念和原理,開成學說中令人矚目的獨立領域。它被譽為「民法規則理論化之象徵」,其實際影響已遠遠超出了民法自身的范圍,而達至於行政法。[11]具有深厚的法典主義傳統,追求體系完整、邏輯縝密的德國行政法也需要藉助法律行為制度來進行學科之理論構建。在法理上,一般認為法律對社會關系的調整通過兩種方式實現:其一是法定主義方式,法律規范將法律關系的具體內容和技術環節作充分的詳細概括,只要法律事前規定好的事件或事實行為一旦發生,「客觀法」的抽象規定即轉化為具體的「主觀權利」;其二是法律行為方式,當法定主義方式無法將法律關系的具體內容和技術環節作充分的詳細概括時,法律關系具體內容的確定須通過行為人的意思表示得以實現。法律行為的核心內容是行為人的意思表示,它是行為人「基於意思表示而設定、變更、終止權利和義務的行為」,或稱為依行為人之意思表示而產生法律效果的行為。與法律行為相對應的概念是事實行為,盡管事實行為也是實現具體法律關系內容的媒介,其中也不乏行為人的觀念表示或精神作用,但是行為人的主觀意志不像法律行為那樣具有獨立存在的意義,而是依附於法律的規定,客觀法對事實行為構成的概括並不考慮行為人的具體意圖內容,事實行為的法律效果依法律的規定而產生,因而屬於法定主義調整方式之范圍。
在民法中,由於奉行「意思自治」的基本原則,行為人的意思表示具有較大的活動空間,法律行為制度適用的范圍也較廣闊。「依法行政」基本原則決定了法定主義調整方式在行政法中的重要地位。但行政關系的變動不拘、紛繁復雜使得法律不可能對所有行政法律關系的具體內容作出事無巨細的規定,法定主義方式無法使所有行政法律關系中的權利、義務內容確定。如我國《產品質量法》規定,行政機關可對銷售失效、變質產品的企業,處以沒收違法銷售的產品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1—5倍的罰款,或吊銷營業執照的處罰。某企業涉嫌銷售失效、變質產品,行政機關欲對其處罰,但僅憑實定法的規定,具體的權利義務內容根本無法確定,因為法律對「銷售失效、變質產品」這一行為的後果設定了多種可能性;另外,對該企業是否構成「銷售失效、變質產品」的認定也存在變數。為了保證所有行政法律關系內容的實現,法律賦予行政權享有一定的裁量空間,以確定特定法律關系中的權利義務。裁量的實質是行政機關的意思表示,通過行政機關的主觀意志活動以確定特定的權利義務關系。台灣學者翁岳生認為,「裁量乃裁度推量之意」,雖然它「不是隨意的,而是有其准據和目標,因此和毫無准則限制之恣意不同」,但「行政裁量之斟酌衡量亦不受呆板之邏輯法則之約束,而在國家行政目的之大前提下,得有較大意思活動之自由。」[12]裁量在行政活動中的廣泛存在,表明法律行為調整方式在行政法中是不可或缺的。傳統德國行政法的法律行為之建構即以此為基點,完全照搬民法上的「主觀法效意思說」。鑒於行政法律關系的產生大多基於行政機關的單方面決定,德國行政法模仿單方民事法律行為之定義,將行政法律行為界定為,依行政機關單方之意思表示而發生法律效果的行為。[13]在法理上,法律行為設置的原初意義是:彌補法定主義調整方式不足的、在具體的法律關系中的意定設權行為。行政處分概念針對具體事件設定權利義務的法律特徵使之當然成為行政法上的法律行為。[14]1910年柯俄曼(Kormann)發表的《國家法律行為之制度》一書,標志著其行政處分理論的成熟,他引用民事法律行為中的法效意思表示觀念,將私法行為與事實行為,以及公證、通知等准法律行為排除在行政處分之外,而僅視國家機關、公共團體所為具有法效意思的行為,為固有的行政處分。柯俄曼認為,行政處分是富有法律行為性質的國家行為,這種國家機關的法律行為與民法上的法律行為原則上並無差異。國家機關的行為屬私法上的法律行為或公法上的法律行為原則上並差異,僅視其是以私法上的權利主體或以公法上的權力主體而作意思表示為區分。但是柯俄曼仍將法院判決看作行政處分,柯餓曼的理論引起了眾多德國學者的共鳴,其法效意思表示說奠定了傳統德國行政法行政處分概念的基礎。後來,學者F1elner在繼承柯俄曼理論的前提下,將非行政機關所為之行為,如法院判決等排除於行政處分概念之外,使行政處分概念在學理上基本成型。[15]行政法上的事實行為則被定義為依據法律的規定直接產生法律效果的行為。如行政機關報工作人員在執行人務過程中毆打行政相對人的行為其法律效果並不是依行政機關的意思表示而生,而是依據法律的規定產生,因此系事實行為。再如,所有的行政執行行為(包括強制執行),其法律效果皆由前一個行政處分而生(執行的依據),執行行為本身並不能直接依據行政機關的意思表示產生法律效果。因此,行政執行行為是事實行為。
這種基本依照民法上的意思表示理論建構起來的行政法律行為在以「依法行政」為基本原則的行政法中,到底有多大的適用空間呢?在行政法這個以法定主義調整方式為主的部門法中,傳統的行政法律行為活動、作用的空間顯然要小於以「意思自治」為基本原則的民法中的民事法律行為。與典型的民事法律行為相比,傳統行政法律行為的核心要素——行政機關的意思表示並不能像民事主體那樣自由地選擇、創設行為對象。[16]而對於具體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和權利義務內容,行政機關的意思表示僅能在法定范圍內裁量選擇。這種裁量選擇雖不受「呆板之邏輯法則之約束」,但也不意味著在裁量范圍內的絕對自由。民事法律行為中的意思表示受到民事強行法的控制,違背這些強行法的規定,意思表示的內容即屬無效。在行政法中,強行法對行政機關裁量選擇(意思表示)的控制則更甚,這些強行法的規定集中體現為行政法的合理性原則或比例原則,它要求行政機關在法定范圍內作出意思表示(裁量選擇)時,不得背離決定的目的、不得考慮不相關的因素、不得違反可行性原則、不得違反均衡原則、不得違反平等對待原則、不得違反慣例原則等。[17]
由於傳統行政法律行為適用范圍的狹小,為了顧及其作為進入行政訴訟之「管道」的功能,行政法又不得不對其涵蓋范圍作擴張性的解釋。意思推定規范的准用即是這種擴張性解釋的具體表現之一。意思推定規範本質上是某種「法定的或擬制的」或「具有法定效力的定型意思表示行為」;在行為人有意思表示的前提下,其具體表意內容與法律擬制意思可分別發生效力,甚至不妨在行為人無此類「意思時亦被當作意思表示處理」。[18]意思推定規范在現代民事法律行為制度中居於特殊重要的地位。民事法律行為的成立要件、有效要件由法定主義的方式規定,而具體法律關系的主體、客體和權利義務內容則由行為人之意思表示確定。為了使每一合法成立的法律行為均具有明確完整的法律意義,保障交易安全,民事法律行為制度中的許多情形均適用意思推定規范,它起到了彌補行為人具體意思表示疏漏,減省實際表意內容、簡化交易過程等作用。在行政法律行為中,行政機關的意思表示雖有一定的自由選擇餘地,但法律仍對其表意過程、形式和內容作了種種限制,如原則上須以書面形式,內容須明確、可行,須告知行政相對人權利、義務等。行政機關意思表示的疏漏、簡省只會導致行政處分(具體行政行為)的無效或可撤銷。在這層意義上,意思推定規范對於行政法律行為幾無適用之餘地。但行政權的運行除了可能會侵害人民權益,對其造成不利影響外,它還負有為人民提供積極的服務與保護之職責。若人民依法請求行政機關保護其合法權益或許可其從事某行為,行政機關保持緘默或不予答復,如果按照機械的意思表示理論解釋,則行政機關並未作出行政處分,對這種「不作為」人民不得提起救濟,實與行政法保護人權服務人民之宗旨不符。因此,「意思推定」在這種情表中發揮了作用,行政機關未明確作出意思表示而被推定為作出了否定性的意思表示,行政處分因被擬制而成立。各國(地區)行政立法中,均有意思推定規范的存在。如,我國台灣的《訴願法》第2條第2項規定「中央或地方機關對於人民依法聲請之案件,於法定期限內應作為而不作為,致損害人民權利或利益者,視同行政處分」;《軍人婚姻條例》第5條規定軍人報請核准結婚,上級主管未於30天內作成不準結婚之決定並予通知理由者,「視同核准」;[19]我國的《行政訴訟法》第12條規定,行政相對人依法申請行政機關頒發許可證和執照,或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的法定職責,因行政機關不予答復行政相對人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等。
盡管行政法將行政機關在特定情形中的緘默、不作為擬制為行政處分,從而擴大了行政法律行為的涵蓋范圍。但是,這種以民事法律行為理論為基礎建構起來的傳統行政法律行為概念的適用范圍仍是十分狹窄的。按照傳統的行政法律行為理論,行政法上所有的執行性行為均屬事實行為,[20]因為執行行為須有行政處分為依據,執行行為中行政機關的主觀意志並不能直接產生法律效果,執行行為依附於它所依據的行政處分產生法律效果,因而是事實行為。即使是行政強制執行、即時強制這類極易侵害人民權益的行為亦被視為是事實行為而不得提起訴訟。在傳統理論中還存在著法律行為與准法律行為的分類,准法律行為的法律效果由法律直接規定,因此它在本質上是一種事實行為,但在准法律行為中,也有行政機關的意思表示,只是這種意思表示是效果意思以外的行政機關的意思、認識判斷等表示作為(即不發生法律效果的意思表示),因此准法律行為又稱為觀念表示作為。[21]對於准法律行為,傳統的做法是排除於訴訟范圍之外。
⑼ 行政處罰與行政處分的區別
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是兩種處罰方式,他們之間的不同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六個不同點是兩者的救濟途徑不同。對行政處罰不服的,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相對方可申請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通過復議與行政訴訟獲得救濟;而對行政處分不服的,被處分的公務員只能向作出處分決定的機關的上一級機關或行政監察部門申訴。
總而言之,以上就是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的不同點。
⑽ 具體行政行為的特徵
法律分析:一、處分性
所謂處分性,即產生處分效力的意思,即一個行為只有在做出之後,能夠根據行政主體的意思表示引起行政法律關系的變動(具體表現為建立、變更或者消滅了某種行政法上的權利義務關系),它才可能屬於具體行政行為。這一特徵包含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方面,具體行政行為做出之後必將引起行政法律關系的變動;另一方面,這種法律關系的變動必須出於行政主體的意思表示。這兩個方面缺一不可,一個行為如果缺少了其中的任何一者,都不能夠被稱為具體行政行為。因此,處分性是具體行政行為的首要特徵,這一特徵將具體行政行為區別於行政事實行為,以及行政主體實施的其他行為。
二、特定性
所謂特定性,指的是具體行政行為必須是針對特定對象做出的行為。特定性這一特徵主要將具體行政行為區別於抽象行政行為與其他屬於立法范疇的行為,如制定法律、制定地方性法規等,後者均是針對不特定對象做出的。
三、單方性
所謂單方性,指的是具體行政行為是由行政主體的單方意志所決定的行為。也就是說,單憑行政主體一方的意思表示,就足以使這個行為產生效力,而不需要行政相對人的合意。對於具體行政行為單方性的理解,必須注意兩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個方面,注意對行政合同行為的理解。行政合同是行政主體為實現一定的行政管理目標,在意思表示一致的前提下,與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通過合同方式,使雙方在行政法上的權利義務關系產生、變更或者消滅的行為。
第二個方面,注意對行政行為職業培訓教育網眾意見的理解。公眾參與是行政法上程序正當原則的要求之一,指的是行政主體必須在實施行政活動的過程中,聽取有關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申辯和陳述,適當吸收公眾意見。
四、外部性
所謂外部性,即具體行政行為是行政主體針對外部對象、外部事務而做出的行為。外部性的特徵使具體行政行為區別於內部行政行為。所謂內部行政行為,指的是行政主體對其內部組織或個人實施的行為,說到底,就是行政主體對其內部事務的管理。
法律依據:《行政訴訟法》第二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前款所稱行政行為,包括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組織作出的行政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