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明末行政法

明末行政法

發布時間: 2022-07-03 22:06:03

❶ 明朝詳細的行政體系

明初承襲元制,設中書省總攬全國行政,由左右丞相總理吏、戶、禮、兵、刑、工六部事務。在地方設行中書省,統管地方行政事務。但隨著形勢的變化,必須建立適應封建統治者需求的集權於上而適度分權於下的政治體制,為安邦治國,江山社稷永固創立堅實的基礎。

中樞官制
明初設中書省與丞相之職,賦予丞相極大的權力,對此朱元璋深為疑忌。為加強皇權,明太祖遂於洪武十三年(1380)以左丞相胡惟庸謀反為借口,罷中書省,廢丞相制,提高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的地位,分任朝政,直接由皇帝指揮,以期「權不專於一司,事不留於壅蔽」。然而,由於皇權高度集中,卻使皇帝所管政務大大增加。曾有人統計:「八日之間,內外諸司奏札凡一千六百六十,計三千二百九十一事」。事務的龐雜,使朱元璋感到「密勿論思,不可無人」。於是,同年九月,朱元璋依仿古制,設置了四輔官,稱春、夏、秋、冬官,用以佐理皇帝政務。春官、夏官各選耆儒三人,每月三旬輪流任事,秋官、冬官不專設,由春官、夏官兼理。但任四輔官的王本等人「皆老儒,起田家,惇樸無他長」,不能勝此重任,相繼致仕。此制實行僅一年余。四輔官的設置時間雖短,但它畢竟是朱元璋在廢相後進行改制的一種嘗試,為改革官制運行積累了經驗。
洪武十五年(1382),朱元璋又依仿宋制,設立殿閣大學士。以禮部尚書劉仲質為華蓋殿大學士,翰林學士宋訥為文淵閣大學士,檢討吳伯宗為武英殿大學士,典籍吳沉為東閣大學士。大學士為皇帝的侍從文臣,兼備咨詢,由文官兼任。但終洪武朝所設殿閣之職,對國家事務「鮮所參決」,僅備顧問而已。
明成祖即位後,參據此制,簡選翰林院文臣入文淵閣參預機務。侍讀解縉、胡廣,編修黃淮,修撰楊榮,編修楊士奇,檢討金幼孜、胡儼被簡選入閣,在皇帝左右,參議朝廷政務,成為皇帝的參謀。此後,閣臣的設置成為常例。但這時的閣臣由於職位低下,秩皆五品,秉處政務雖有皇帝的支持,而且明成祖也肯定他們「裨益不在尚書下」,然而其權力卻遠遠不及六部尚書。閣臣不得直接管理六部諸司事務,諸司奏事也不得通告閣臣。
仁宗、宣宗時,閣臣地位不斷提高。仁宗剛即位,就把閣臣的品秩從五品晉升為三品。同時,在文淵閣之外,另建弘文閣由楊溥負責,親自授給閣印。接著又加楊士奇等公、孤銜,相繼進為尚書。宣宗即位,罷弘文閣。楊溥與楊士奇、楊榮、黃淮、金幼孜等同值文淵閣。文淵閣建於皇宮之內,又稱內閣,以別於外廷。宣德元年(1426)三月,晉行在禮部左侍郎張瑛為華蓋殿大學士。次年二月,再晉行在戶部侍郎陳山為本部尚書兼謹身殿大學士入閣。閣臣人數與成祖時相當。此時閣臣的職責,雖無明確規定,但在侍論經史、草擬制誥之外,事實上已從多方面通過不同的形式,參預朝廷行政監察、司法、軍務以至對外事務等軍國重事。
宣德時期,隨著閣臣參政權力的不斷增大,體現內閣權力漸趨隆崇的突出表現是,閣臣掌握了票擬權。票擬又稱為條旨,它是閣臣根據皇帝所示旨意草擬敕旨,或對各部門各地方所上奏章提出批答意見,供皇帝裁決參考,經批紅後頒示,因而具有相當的決策權力。雖然此時票擬只是內閣條旨的開端,而且當時參與條旨的尚有支部尚書蹇義、戶部尚書夏原吉,「自正統後,始專命內閣條旨」。但這畢竟可以使閣臣取得處理國家政事的大權,並且利用詳審奏章加以票擬的機會壓制六部。
這時閣權重於部權已有所肇啟。宣德三年(1428)十月,宣宗特命吏部尚書蹇義、戶部尚書夏原吉停輟政務,專備咨議,「與三楊同心輔政」。二人雖是有名望的老臣,然而這種局面並沒有維持多久,便出現了三楊用事、政歸內閣的趨勢。此時「義雖掌銓衡,輒依違其間,無所匡拂,時亦以此少之」。與此同時,內閣的內部體制亦有所變化。當時內閣權力集中在三楊手中,「天下建言章奏,皆三楊主之」。其他閣臣的權力無法與三楊相比。三楊歷事三朝,受顧命輔立宣宗,享有崇高的威望,也最得宣宗的倚重。尤其是宣德六年以後,隨著其他閣臣的致仕、調任或病死,內閣中唯有三楊三人,而且這種局面一直延續到正統初年。這正如李贄所說:「我朝相業,以三楊為首,然亦賴朝廷委遇責成之專。」可見在當時內閣諸臣中,雖然尚未有「首輔」的名義,但由於皇帝信任程度的不同,閣臣資歷的深淺,閣臣間的主次等差已漸露端倪。
「首輔」之名見諸史文是在天順時。《明史》載:「終天順之世,李賢為首輔,呂原、彭時佐之,然賢委任最專。」這時明代內閣閣臣員額不固定,少則幾人,多則十餘人,同稱輔臣或輔相,但實際上有主要柄政者,習慣上稱之為「首輔」。一般說來,首輔以入閣先後,資歷深淺,以及皇帝信任程度來確定。資深才高,深受皇帝信任的閣臣被稱為首輔。其餘的閣臣則稱次輔、群輔。弘治、正德以後,首輔秉筆票擬,與次輔、群輔差別更大。嘉靖時,由於政歸內閣,所以閣臣不僅「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而且首輔地位日趨顯赫。閣臣間為爭奪首輔地位,相互傾軋,愈演愈烈。嘉靖十六年(1537)增修內閣房舍,使內閣成為閣臣經常的辦公之所,閣臣原備顧問咨議,此時也得以更多地干預朝政,「於是閣制,視前稱完美矣」。到萬曆初年,張居正任首輔,「威柄之操,幾於震主」,內閣首輔的權勢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這也標志著內閣制度至此也發展到高峰。內閣不僅與聞大政,而且凌駕於六部之上,「部權盡歸內閣,逡巡請事如屬吏」。但自張居正以後,明代內閣即日趨衰落,權力地位下滑,已難以發揮作用。

地方官制
明初秉承元制,設行中書省統管地方軍政事務。洪武九年(1376),明太祖著手整頓地方官制,下令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習慣上仍稱省,負責本地區的行政、民政及賦役徵收。與此同時,設立了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揮使司,分別管理司法、軍事。三司不相統屬,各自直屬朝廷。分權鼎立,又互相牽制,有力地加強了朝廷對地方的控制能力。布政使司之下的地方行政機構,也由元朝的路、府(州)、縣三級簡化為府(或直隸州)、縣(州)二級。
地方官制改革後,全國除京師(南京)和少數民族地區外,分浙江、江西、福建、北平、廣西、四川、山東、廣東、河南、陝西、湖廣、山西十二布政使司。洪武十五年(1382),增設雲南布政使司,共十三布政使司。永樂元年(1403),成祖改北平布政使司為北京。永樂五年置交阯布政使司。永樂十一年,置貴州布政使司。宣宗宣德三年(1428),罷交阯布政使司。終明之世,全國凡十三個布政使司,兩直隸。明初定都南京,永樂十九年正式遷都北京,南京作為留都,遂有南北兩京。北京在元時直隸中書省,洪武元年(1368)分屬湖南、山東兩行中書省。次年置北平等處行中書省。洪武九年改為北平布政使司。永樂元年罷北平布政使司,設順天府。永樂十九年改北京為京師,領八府一百三十三個州縣。遷都北京後,南京作為留都,轄有十四府一百一十個州縣。所屬府、州、縣,皆直隸兩京六部,號稱南北二直隸。除此之外,在邊遠和少數民族地區,設羈縻府州縣及宣慰使司、宣撫司、安撫司、招討司、土知州、土知縣,統管軍民之政。

❷ 列舉明朝的地方行政制度

在地方行政管理體制上,明代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取消「行中書省」制度,把省政府在具體運作中改成「三司分設」的管理局面。三司是指掌控行政事務的承宣布政使司;掌控司法監察事務的提刑按察使司;掌控軍事事務的都指揮使司。明朝地方行省的「三司」——布政司、按察司、都司,作為地方一級政府平行執掌行政、監察、軍事三權,分別只聽命於中央號令,互不統轄。這么設計的目的很明確,就是故意不讓你省級地方政府權力過於集中。布政使司主管全省行政事務,與中央政府聯系最多的是吏部和戶部。按察使司則多聽命於都察院和刑部。都指揮使司則與兵部及五軍都督府聯系軍務。如果出現重大事件,才由三司首長會同議決。如果仍然不能解決問題,便要向中央政府報告,由皇上主持召開專門會議來裁判了。「三司」制度的設立,地方權力大為削弱,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聯系進一步加強,對強化中央集權,穩定地方社會秩序起到了一定作用。從行政學的角度看,地方政府按其職能劃分三司,邊界清楚,各負其責,按行政專業實行部門化管理,確實適應了社會發展的要求。然而,事物的發展總是異化的。由於地方政治秩序的穩定、經濟建設的繁榮、民眾疾苦的撫恤、矛盾糾紛的調解、財政稅收的征繳等等,都必須依靠強大的行政組織動員能力與有效的行政管理手段。所以,地方政府「三司並立」的體制機制,在具體運行過程中既不能突出行政管理體系的主導性,又因為相互牽制而嚴重影響管理效率。至明代中後期,官僚政治日益腐敗,地方政府運轉不靈的狀態每況愈下。為協調三司首長之間發生的相互扯皮、相互掣肘現象,朝廷不得不經常性臨時派出總督、巡撫到各省以節制三司。事情辦完了,總督巡撫即回京交差。後來,這一做法由臨時又轉為常態,各省均設巡撫衙門,有權節制三司,總一省軍政事務,成為地方政府實際首腦。明代行省的官署衙門雖已改稱「布政司」,但行政區劃和管理性質實際上與元代行省並無什麼不同的地方,故人們仍習慣於稱之為「省」。原因還有兩條,一是機構名稱好聽,二是念起來簡單順口。據《明史·地理志》中講:明成祖時開始設立兩京,以京畿府州直隸六部,外委13個布政使,以統諸府州縣。自宣德三年(1428)以後,統分全國為兩京、13個布政使司。兩京即京師(北直隸)、南京(南直隸),13個布政使司即山東、山西、河南、陝西、四川、湖廣、江西、浙江、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福建。南北兩直隸也相當於兩個省,故合起來便有15個省。省以下是府。府是省之下的二級行政區劃。明朝將元朝的一些「路」的管理機構改造為「府」,置知府為其長,掌一府之政,除軍事以外無所不管。洪武六年(1373年),以稅糧多少為標准分天下府為三等:繳糧達20萬石以上為上府,秩從三品;20萬石以下為中府,秩正四品;10萬石以下為下府,秩從四品,後又並為正四品。明朝與府同級別的行政區劃單位有州,這些州有的領縣,有的不領縣,實際上相當於縣。州置知州,從五品;同知,從六品;判官無定員,從七品。無屬縣的州不設同知、判官。州政府的職能設置與縣政府相同。府之下便是縣了。縣在明代為第三級行政區劃,也是基層政府。朱元璋劃分縣域行政級別的標准與府一樣,基本上是按照繳納給國家的糧賦多少來定。繳糧10萬石以上者為上縣,知縣從六品;六萬石以下為中縣,知縣正七品;三萬石以下為下縣,知縣從七品。但當時不少縣域都達不到這個標准。如湖北的鄖陽1府7縣,年賦總計僅為1萬石。其中鄖陽縣、竹溪縣尚不足1000石。後來有人向他建議說,按照稅收規模來劃分行政級別的辦法不好,因為有些區位比較偏僻、發展比較滯後、經濟比較貧窮的縣域,社會矛盾與各種困難反而還要大些,領導人付出的心血與勞動也更多些。誰去落後縣任職,哪個到先進縣為官,並非他們自己挑選而都是你皇上圈點的。所以,為公平合理,應將所有縣長的行政級別一律並為正七品,經濟待遇也必須基本相同,這樣有利於縣官安心工作。朱元璋也覺得此言有理,就「笑而納之」。據《明史·職官志四》中講,至萬曆朝,全國總計有159個府,20個直隸州,235個屬州,1169個縣。

❸ 請教明朝法律制度~~~

一、歷史概況
元朝末年,統治腐朽,經濟崩潰,黃河決口,災難連年。農民無法生存,掀起了大規模的反抗斗爭。出生佃農的朱元璋率領的一支紅巾軍,不久在江南地區迅速崛起。朱元璋是濠州人,家道極為貧寒,從小給地主放牧牛羊,歲時旱蝗大飢,父母兄弟相繼餓死,朱元璋無所依照,投奔寺廟當了雲游和尚。當元軍圍剿義軍,濫殺無辜,和尚也做不下去的時候,不得已,17歲那年,投奔郭子興的農民起義軍,他作戰勇敢,富有才幹,足智多謀,受到郭子興的器重,被召為女婿。後來,這支起義軍就由朱元璋領導。他善於用人,1368年,朱元璋以應天為京城,稱皇帝,建立明朝,朱元璋就是明太祖。在重新統一封建國家之後,採取了獎勵墾荒,減輕賦稅,加強封建法制,整頓吏制等政策,使封建經濟又呈現出暫時的復興景象。為鞏固明朝天下,明太祖把兒子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勢力日益膨脹,封在北平的燕王朱棣勢力尤其強大.明太祖死後,朱棣為爭奪帝位與建文帝發生了「靖難之役」,1402年,朱棣奪取帝位,就是明成祖,1421年,從南京遷都到北京。明朝中期以後,皇帝經常不上朝,大權由宦官掌握。統治階級內部斗爭激烈,預示著明王朝的衰敗。明朝末年,困苦不堪的百姓又遇到天災。1628年,明末農民戰爭爆發。1644年,李自成進入北京,後被清軍打敗。明朝滅亡。

二、立法思想

明代統治階級的立法指導思想,主要是掌握立法、司法、行政最高權力的皇帝和參與立法的大臣的立法觀點。當然主要是朱元璋的思想,他不僅將大權集於一身,還以他個人的思想統一全國,立法思想與他的出身相關。他崇尚法家的君主專制主義、暴力鎮壓主義,主張急功近利,不擇手段。他的法制思想其實是以法家為主,儒家為輔,以嚴刑酷法為主,德禮教化為輔,法儒結合,刑禮並用。這是中國法制思想史上的一大變化,適應了極端專制統治的需要。

1.立法因時制宜

明代的皇帝從朱元璋開始到明神宗,都主張法律要適應社會的政治經濟狀況,根據社會治安的實際需要確定刑罰的輕重。朱元璋對皇位繼承人太孫朱允炆所說「吾治亂世,刑不得不重;汝治平世,刑自當輕,所謂刑罰世輕世重也。」即雖然他本人把刑用重典作為一時的權宜,並要求子孫們適時而變,採用輕刑,但從總體趨勢上看,隨著專制政治的日趨腐朽、社會矛盾的不斷激化,刑罰不斷加重。朱元璋認為元朝的敗亡,在於中央昏暗不明,軟弱無力,各級官員作威作福,綱紀敗壞,法紀無存。宋元以來商品貨幣經濟發展的刺激,地主豪紳盤剝兼並,貪官污吏巧取豪奪,均達到瘋狂局面,只有採用重刑,威懾臣民,才能鞏固極端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統治。

2.立法必須禮律結合

朱元璋在洪武三十年頒行《大明律》時明確指出:「朕有天下,仿古為治,明禮以導民,定律以繩頑,刊著為令,行之已久。」明禮和定律相結合,從而治理天下,這是朱元璋一貫思想。他的繼承者建文帝進一步宣傳崇禮赦疑,禮重於刑的思想,其用意也是禮律結合,巧妙使用。這是從歷代的經驗教訓中認識到的,獨刑罰可以壓服人,但不能使人心服,可以取一時之效,但並非長治久安之策。就是說,刑事鎮壓和德禮教化雙管齊下,缺一不可。

三、明朝的立法

1.《大明律》

是朱元璋親自主持制定的明朝正式法典。從起草、修改到頒布,共歷時三十餘年。說明朱元璋十分重視封建法制建設,他不僅把個人的意志上升為全國的法律,而且使其定型化、永久化。明太祖命令子孫代代遵守,「群臣稍議更改,即坐以變亂祖制之罪。」《大明律》於是成為明最重要的法典,也是我國封建社會後期具有代表性的律典,共三十卷,7篇,460條。後世的法律學者評議說《大明律》比唐代的《永徽律》更為復雜,又新設許多篇目,雖說條數減少,而內容體裁非常精密,很有科學的律學的楷模。後來的《大清律》也都是大部分沿襲這部更定的《大明律》,是極端專制主義統治在立法上的體現。

2.《明大誥》

朱元璋親自編輯的四篇:《大誥一篇》、《大誥續篇》、《大誥三篇》、《大誥武臣》,是由案例、峻令和朱元璋的訓斥等組成的。其中主要是有關嚴懲官民過犯的案例匯編和帶有特別法性質的重刑法令。由於《大誥》是御制聖書,故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朱元璋還以權力為後盾,採用各種各樣的宣傳手段對大誥進行強制性的宣傳普及。他要求家家戶戶都要有《大誥》,如果有,犯笞杖徒流則減等處刑;若沒有,則加重處刑。並命令各類學校講授大誥,科舉考試考 《大誥》 ,命鄉民集會宣講大誥。結果全國上下購買大誥,講讀成風。有十九萬的宣傳隊伍。

3.編例

明朝的例又稱條例,是皇帝就某一具體案件的判決所下的詔令,因而具有較強的針對性、靈活性和最高的法律效力。例彌補常法的不足,防止法外遺奸。但總體而言,因為例是君主因人因事隨時作出的判決,它往往是君主意志隨意性的體現,因此匯編的例也不能保障法的健康發展。它不僅能補律,也能破律、代律,使律成具文,而且數量太多,導致「人不知律」。可見,統治者的意志變化,不能不破壞法的統一。

4.明會典

它是行政法規。取材於官藏檔案史冊,內容廣博,記述詳備,可稱得上明朝行政法規全書。體例上,與《唐六典》有相同之處,它採取官統其事、事歸於職的編制方法,即以官職分卷,卷下記載有關的律令、事例。但《明會典》以六部為綱,在六部中分司科,司科下標明種種條目,這是與《唐六典》不同的地方,說明它更適應了明朝絕對專制主義統治的需要。

❹ 明朝有哪些法律典章

明朝的立法

1.《大明律》

是朱元璋親自主持制定的明朝正式法典。從起草、修改到頒布,共歷時三十餘年。說明朱元璋十分重視封建法制建設,他不僅把個人的意志上升為全國的法律,而且使其定型化、永久化。明太祖命令子孫代代遵守,「群臣稍議更改,即坐以變亂祖制之罪。」《大明律》於是成為明最重要的法典,也是我國封建社會後期具有代表性的律典,共三十卷,7篇,460條。後世的法律學者評議說《大明律》比唐代的《永徽律》更為復雜,又新設許多篇目,雖說條數減少,而內容體裁非常精密,很有科學的律學的楷模。後來的《大清律》也都是大部分沿襲這部更定的《大明律》,是極端專制主義統治在立法上的體現。

2.《明大誥》

朱元璋親自編輯的四篇:《大誥一篇》、《大誥續篇》、《大誥三篇》、《大誥武臣》,是由案例、峻令和朱元璋的訓斥等組成的。其中主要是有關嚴懲官民過犯的案例匯編和帶有特別法性質的重刑法令。由於《大誥》是御制聖書,故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朱元璋還以權力為後盾,採用各種各樣的宣傳手段對大誥進行強制性的宣傳普及。他要求家家戶戶都要有《大誥》,如果有,犯笞杖徒流則減等處刑;若沒有,則加重處刑。並命令各類學校講授大誥,科舉考試考 《大誥》 ,命鄉民集會宣講大誥。結果全國上下購買大誥,講讀成風。有十九萬的宣傳隊伍。

3.編例

明朝的例又稱條例,是皇帝就某一具體案件的判決所下的詔令,因而具有較強的針對性、靈活性和最高的法律效力。例彌補常法的不足,防止法外遺奸。但總體而言,因為例是君主因人因事隨時作出的判決,它往往是君主意志隨意性的體現,因此匯編的例也不能保障法的健康發展。它不僅能補律,也能破律、代律,使律成具文,而且數量太多,導致「人不知律」。可見,統治者的意志變化,不能不破壞法的統一。

4.明會典

它是行政法規。取材於官藏檔案史冊,內容廣博,記述詳備,可稱得上明朝行政法規全書。體例上,與《唐六典》有相同之處,它採取官統其事、事歸於職的編制方法,即以官職分卷,卷下記載有關的律令、事例。但《明會典》以六部為綱,在六部中分司科,司科下標明種種條目,這是與《唐六典》不同的地方,說明它更適應了明朝絕對專制主義統治的需要。

❺ 列舉明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麼

明朝地方行政制度

明朝的地方行政建置就元朝的十行中書省,改為十三布政使司區。簡稱為十三省,另設南北兩直隸,猶如元朝的「腹里」。

皇帝
(中央政府)
北京順天府
府、直隸州
縣、屬州

南京應天府
府、直隸州
十三布政使司
府、直隸州
縣、屬州

皇帝
(中央政府)
布政使司(省)
府、州(直隸州)
縣、屬州
布 政 使—民政兼司法,承宣布政使司
知府、知州
知縣、知州
按 察 使—監察兼司法,提刑按察使司
都指揮使—軍事,都指揮使司
指揮使—衛
千戶—所
1、南北兩直隸
明朝的政治區劃以南北兩京的地方為兩直隸。南直隸稱南京,包括今之安徽、江蘇,於南京城郊置「應天府」。北直隸稱京師,包括今之河北遼寧兩面三刀省的南部,於北京城郊置「順天府」。順天府、應天府都設有府尹為長官。與其他近畿諸府州皆直轄於中央南北兩京政府,故稱直隸,而不另設布政使。
2、省、府(直隸州)、縣(屬州)三級制
明初改元之路為府,府之下為縣,在原則上是「府縣兩級制」。府縣之外另有州,大州直轄於省,與府相同,謂之直隸州。小州則屬於府,與縣相同,謂之屬州。所以在形式上,似乎成為府州縣三級制。加「布政使司」區,成為「省」、「府」、「州」、「縣」四級制。明代晚葉在「布政司」上又設「督」(總督)、「撫」(巡撫),原為中央御史之臨時兼職,後成為常駐官,於是在形式上竟成為「督撫」、「布政司」(省)、府、州、縣,五級制了。然而實質上仍以府(或州)、縣兩級地方行政為基礎(如秦漢之郡縣,隋唐之州縣),上加省級,可稱為「三級制」。
3、布政使、按察使和都指揮使

(1)布政使:「布政使」的全銜是「承宣布政使」,每省置左右「承宣布政使」二人,秩從二品。布政使原是一種承上啟下的監司性質,放多事不公要陳報中央諸部,不要取得總督巡撫的許可。不過因其總攬一省(布政使司區)之大政,遂為一省之最高行政首長。

2)按察使:與「布政使」同列,掌管一省之監察與司法有「提刑按察使」一員,其品秩為正三品,比「布政使」低一級。在「布政使司」下分設若干不同性質的監察區劃,名為「道」,有「督糧道」、「督冊道」、「分守道」等,由布政使下的參政與參議兼任之。有「提督學道」、「清軍道」、「驛傳道」、「分巡道」等,由按察使下的「副使」、「僉事」分任之,其區劃名稱頗為復雜。又京畿地方所設諸道,因直隸無布政使司,其道司則由附近諸布政使司分攝這(如北直隸之密雲道、大名道、天津道、霸州道,由山東省兼管,易州道、口北道、昌平道……由山西省兼管)。

(3)都指使:都指揮使,亦稱「都司」(正二品官),掌管地方軍事,與「布政」、「按察」分掌「行政」、「監察」、「軍事」統稱為地方三司。

4、府、州、縣

(1)府:「府」有京府與非京府之別,一般府之長官稱知府,唯順天、應天兩「京府」之長官皆稱府尹。為正四品官。府官掌一府之行政、教化、錢糧、治安。

(2)州:「州」之長官,稱知州,品秩為從五品,州有大小,有直隸、屬州之別。大的「直隸州」為直隸於省之州,地位與「府」相同;小的「屬州」,屬府管轄,地位與「縣」相同。

(3)縣:「縣」之長官稱知縣,為七品官。府、州、縣之行政體系與職務,大致與宋朝相同。 「府」、「州」、「縣」雖在布政使司(省)之下,實系地方之基層行政組織,與「布政使司」介於監察行政之間者不同。

❻ 明朝法治怎麼樣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治理貪污最嚴的一個朝代。
1.《大明律》

是朱元璋親自主持制定的明朝正式法典。從起草、修改到頒布,共歷時三十餘年。說明朱元璋十分重視封建法制建設,他不僅把個人的意志上升為全國的法律,而且使其定型化、永久化。明太祖命令子孫代代遵守,「群臣稍議更改,即坐以變亂祖制之罪。」《大明律》於是成為明最重要的法典,也是我國封建社會後期具有代表性的律典,共三十卷,7篇,460條。後世的法律學者評議說《大明律》比唐代的《永徽律》更為復雜,又新設許多篇目,雖說條數減少,而內容體裁非常精密,很有科學的律學的楷模。後來的《大清律》也都是大部分沿襲這部更定的《大明律》,是極端專制主義統治在立法上的體現。

2.《明大誥》

朱元璋親自編輯的四篇:《大誥一篇》、《大誥續篇》、《大誥三篇》、《大誥武臣》,是由案例、峻令和朱元璋的訓斥等組成的。其中主要是有關嚴懲官民過犯的案例匯編和帶有特別法性質的重刑法令。由於《大誥》是御制聖書,故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朱元璋還以權力為後盾,採用各種各樣的宣傳手段對大誥進行強制性的宣傳普及。他要求家家戶戶都要有《大誥》,如果有,犯笞杖徒流則減等處刑;若沒有,則加重處刑。並命令各類學校講授大誥,科舉考試考 《大誥》 ,命鄉民集會宣講大誥。結果全國上下購買大誥,講讀成風。有十九萬的宣傳隊伍。

3.編例

明朝的例又稱條例,是皇帝就某一具體案件的判決所下的詔令,因而具有較強的針對性、靈活性和最高的法律效力。例彌補常法的不足,防止法外遺奸。但總體而言,因為例是君主因人因事隨時作出的判決,它往往是君主意志隨意性的體現,因此匯編的例也不能保障法的健康發展。它不僅能補律,也能破律、代律,使律成具文,而且數量太多,導致「人不知律」。可見,統治者的意志變化,不能不破壞法的統一。

4.明會典

它是行政法規。取材於官藏檔案史冊,內容廣博,記述詳備,可稱得上明朝行政法規全書。體例上,與《唐六典》有相同之處,它採取官統其事、事歸於職的編制方法,即以官職分卷,卷下記載有關的律令、事例。但《明會典》以六部為綱,在六部中分司科,司科下標明種種條目,這是與《唐六典》不同的地方,說明它更適應了明朝絕對專制主義統治的需要.

❼ 明朝萬曆年地方行政機構以及明朝廠衛制度的結構

明朝地方設布政司、都指揮司、按察司,分管地方行政,軍事和監察行政區劃1376年(洪武九年)改行省為承宣布政使司,但習慣上仍稱「省」。1370年於各省設置一都衛,1375年改為都指揮使司。1428年棄安南後,明朝在全國設置兩京十三使司,包括京師(北直隸)、陝西、山西、山東、河南(以上為北五省)、南京(南直隸)、浙江、江西、湖廣、四川(以上為中五省)、廣東、福建、廣西、貴州、雲南(以上為南五省)。共設置16都司、5行都司、2留守司。其中十三個是與布政使司同名的都司,其它三個是萬全都司、大寧都司和遼東都司。五行都司是陝西(治甘州衛,今張掖)、四川(治建昌衛,今西昌)、湖廣(治鄖陽衛,今湖北鄖縣)、福建(治建寧府,今建甌市)、山西(治大同府)。兩留守司是洪武年間設置的中都留守司(今鳳陽)和嘉靖年間置於承天府(今湖北鍾祥)的興都留守司。此外,在政教合一的青海、西藏地區設置有烏思藏都司、朵甘都司(實際控制為當地宗教首領八大法王分轄各政教中心的寺院,還有各諸侯家屬封地),另有置於今甘肅、青海交界地區的哈密、曲先等衛,以上均屬羈縻性質,與內地的都司、行都司性質不同。
明朝實行一省分置都、布、按三司的制度,原為防止地方權力集中。宣德後開始派部(六部)、院(都察院)大臣以總督和巡撫的名義督撫地方行政。景泰朝之後成為各省常制。總督主要署理軍務,分短期與長期兩種。巡撫主理民政,每省皆有,有的一巡撫轄兩布政使地,如正統年間和山西河南巡撫。有的一省一巡撫。有的一省幾巡撫。如北直隸有順天巡撫(駐遵化)、保定巡撫(駐真定,今河北正定)、宣府巡撫(駐宣府鎮,今河北宣化,一度兼領山西大同府)三巡撫;南直隸有兩巡撫:應天巡撫(駐蘇州府,今江蘇蘇州)、鳳陽巡撫(駐淮安府,今江蘇淮安楚州)。有的在幾省交界處設置一巡撫,如南贛韶汀巡撫就越江西、廣東、福建三省。
據《明史·地理志》記載,終明一朝有府140,州193,縣1138。而根據《明史·兵志二》記載,明有衛493,所359。此外,明還設置了介於省和府、縣之間的道。道分為分守道和分巡道兩種。明代並改元的路為府,以稅糧多寡為劃分標准。糧廿萬石以上為上府。廿萬以下十萬以上為中府,十萬以下為下府。
錦錦衣衛是中國明朝時期的專有軍事特務機構,其全名為「錦衣親軍都指揮使司」,前身為明太祖所創 設之「御用拱衛司」以及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時改制之「儀鸞司」與二年(公元1369年)時改制「大內親軍衣衛:都督府」。他們直接聽命於皇上,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親國戚,並進行不公開的審訊;部分功能形同漢代的監察官司隸校尉和現代的憲兵、國家安全局及總統府參軍長。也有參與收集軍情、策反敵將的工作,類似於今天的CIA,如在萬曆朝鮮戰爭中收集了大量的日軍軍情。古人慣以朝廷鷹犬暗稱呼錦衣衛與東廠、西廠、內行廠

等級與編制錦衣衛官員有指揮使一人,正三品,同知二人,從三品,僉事二人,正四品,鎮撫二人,從四品,十四所千戶十四人,正五品,此其下管理職尚有副千戶(從五品)、百戶(正六品)、試百戶(從六品)、總旗(正七品)、小旗(從七品)等。下屬有將軍、力士、校尉,對外有參口口事(缺兩字,私參知某事,見朝鮮王朝實錄)、校令,另有精通多國語言的翻譯(如憲宗朝張渺正),內有法庭和監獄,其中,經歷司掌文移出入,鎮撫司掌本衛刑名,兼理軍匠,即「詔獄」。錦衣衛平日為皇帝爪牙,鎮壓臣下時則羅織大獄,捕人,審訊和處刑。通常錦衣衛在逮捕嫌犯之前,會發給其「駕帖」,作用相當於現代的逮捕證。
明朝的特務機構錦衣衛除北京外在各地都駐有分支機構,譬如今天津市河北區的錦衣衛橋大街和以前的錦衣衛橋,就是當初這些特務機構的所在地。明代的特務機關可以分為三大部分:一是分駐各地的,一是駐在京師的,再有就是臨時向外派遣的。這三部分中,以分駐各地的最為繁多,從明成祖朱棣時就開始設立,後來全國各省以及各重要城鎮全部都設有。他們的任務實際是替皇帝偵察該地官吏軍民人等,暗查軍民動態。 明成祖朱棣在永樂十五年將首都遷往北京,遷都前,首先派出負責皇帝防務的貼身衛隊「錦衣衛」到天津衛,在原來三衛的指揮衙門前設立錦衣衛指揮衙門府,所在地就是現在的錦衣衛橋大街附近,專門負責暗地監察京津軍民動態。(1404年設立天津衛後,由於天津還沒有建城,天津衛指揮使的官衙就設在現在的獅子林橋望海樓附近;在建城以後,衛指揮使衙門遷入城內,原來的衛所便被空置。)
職權作用錦衣衛的職權為「掌直駕侍衛、巡查緝捕」,這一句話就包括了錦衣衛的兩大執行機構與職權:
一、大漢將軍:主管皇帝侍衛、展列儀仗、傳遞皇帝命令以及職掌廷杖等事項,可以說和一般禁衛軍毫無不同(只有職掌廷杖此項為錦衣衛獨有)。
二、經歷司和南、北(名稱,非方位)鎮撫司:這一方面即為錦衣衛與一般禁衛軍不同的特點,分述如下:
1、經歷司:主管錦衣衛公務文書的出入、謄寫及檔案封存等事項。
2、南鎮撫司:主管一般衛、所部隊人員之犯罪偵查、審訊、判決、情報以及軍事武器之研發事項(等同後世之憲兵隊、軍事法院、軍事檢查署以及軍備局之結合體)。
3、北鎮撫司:主管各地藩王及官員秘密監視、肅反肅貪,獨立偵訊、逮捕、判決、關押拘禁(詔獄)以及反間諜事項。(類似於美國國家安全局、聯邦調查局、香港廉政公署之結合體)。明成祖時增置,憲宗成化(1465-1487)元年始置北鎮撫司印,專理詔獄,可以不經三法司授權,直接聽命於皇帝取旨行事,用刑極其殘酷。獄成後專達皇帝,不須通過錦衣衛指揮使,錦衣衛官不掌詔獄者亦不得干預其事。
此外,也曾參與收集軍情、策反敵將的工作,如在萬曆朝鮮戰爭中收集了大量的日軍軍情。
東廠東廠的首領稱為東廠掌印太監也稱廠公或督主,是宦官中僅次於司禮監掌印太監的第二號人物。通常以司禮監秉筆太監中位居第二、第三者擔任,其官銜全稱為「欽差總督東廠官校辦事太監」,簡稱「提督東廠」。
東廠的屬官有掌刑千戶、理刑百戶各一員,由錦衣衛千戶、百戶來擔任,稱貼刑官。
除此以外,設掌班、領班、司房四十多人,由錦衣衛撥給,分為子丑寅卯十二顆,顆管事戴圓帽,著皂靴,穿褐衫。其餘的人靴帽相同,但穿直身。
具體負責偵緝工作的是役長和番役,役長相當於小隊長,又叫「檔頭」,共有一百多人,也分子丑寅卯十二顆,一律戴尖帽,著白皮靴,穿褐色衣服,系小絛。役長各統帥番役數名,番役又叫「番子」,又叫「幹事」,這些人也是由錦衣衛中挑選的精幹分子組成。
東廠不僅在機構及人員配置上更加精幹合理,而且在偵緝行動上制訂了相當嚴密的制度。如每月初一東廠都要集中布置當月的偵緝工作,廠役在東廠內抽簽決定所負責的地盤。在文獻記載中可以發現,東廠廠役的工作種類都有特殊的名稱。例如監視朝中各部官員會審大獄及錦衣衛拷訊罪犯者名為「聽記」,在各處地方官府訪緝者名為「坐記」,還有某位官員有何舉措,或某城門捕得要犯,胥吏記錄上報東廠者名為「打事件」。
東廠第一任廠主已不可考, 《明史·成祖三》記載 「是年,始設東廠,命中官剌事。」
明代大太監 王振 劉瑾 馮保 魏忠賢 都曾統領東廠。
東廠的職能是「訪謀逆妖言大奸惡等,與錦衣衛均權勢」。一人掌理,委以緝訪刺探的大權。到了明末,東廠也有了自己的監獄。
起初,東廠只負責偵緝、抓人,並沒有審訊犯人的權利,抓住的嫌疑犯要交給錦衣衛北鎮撫司審理;但到了明末,東廠也有了自己的監獄。
東廠監視政府官員、社會名流、學者等各種政治力量,並有權將監視結果直接向皇帝匯報。依據監視得到的情報,對於那些地位較低的政治反對派,不經司法審判,東廠可以直接逮捕、審訊;而對於擔任政府高級官員或者有皇室貴族身份的反對派,東廠在得到皇帝的授權後也能夠對其執行逮捕、審訊。
東廠的偵緝范圍非常廣。東廠獲得的情報,可以直接向皇帝報告,相比錦衣衛必須採用奏章的形式進行匯報,要方便的多。
◆朝廷會審大案、錦衣衛北鎮撫司拷問重犯,東廠都要派人聽審
◆朝廷的各個衙門都有東廠人員坐班,監視官員們的一舉一動
◆一些重要衙門的文件,如兵部的各種邊報、塘報,東廠都要派人查看
◆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柴米油鹽的價格,也在東廠的偵察范圍之內
《明史·刑法志》:「刑法有創自有明,不衷古制者,廷杖、東西廠、錦衣衛、鎮撫司獄是已。是數者,殺人至慘,而不麗於法。踵而行之,至未造而極。舉朝野命,一聽之武夫、宦豎之手,良可嘆也。」又「東廠之設,始於成祖。錦衣衛之獄,太祖嘗用之,後已禁止,其復用亦自永樂時。廠與衛相倚,故言者並稱廠衛。」
西廠制度西廠的成員是由錦衣衛中選拔出來,憲宗欽定西廠所領緹騎(即錦衣衛校尉)的人數要比東廠多一倍,又把東廠與錦衣衛的職權包攬起來,它的職權比東廠和錦衣衛更大。而西廠的職務是偵查民臣的言行,並可以對疑犯進行拘留、用刑,西廠又把監獄以及法庭混為一體,而且可隨意逮捕朝中大臣,可不向皇帝奏請。
(雖然是粘貼,但是查了好多,經過篩選才形成的答案,太麻煩了,費了我半個多小時的功夫呢~~)

❽ 明清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制度:行省制度;
影響:行省制度雖然與唐宋以來漢族社會日益強化的中央集權觀念確實有很大的抵觸,但它作為元代社會發展的產物,還是起到了它在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統治的目的,同時也對後世的政治制度尤其是地方行政區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你好,
翁錦文為你解答,
如對你有所幫助,
請採納或給予好評,
如有其他疑問,
可以向我求助,
O(∩_∩)O謝謝

熱點內容
勞動法團建 發布:2025-01-23 06:38:49 瀏覽:868
公司法律顧問年度總結報告 發布:2025-01-23 06:30:36 瀏覽:143
經濟法合同法提綱 發布:2025-01-23 06:30:27 瀏覽:456
陪標有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23 06:14:52 瀏覽:15
安全標准化法律法規清單 發布:2025-01-23 05:55:24 瀏覽:658
公司法修改回購 發布:2025-01-23 05:43:20 瀏覽:271
經濟法產品質量多選題 發布:2025-01-23 05:43:10 瀏覽:170
民法上的時效是指 發布:2025-01-23 04:38:28 瀏覽:31
刑事訴訟法簽字 發布:2025-01-23 04:32:04 瀏覽:933
洪公法院 發布:2025-01-23 04:30:23 瀏覽: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