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答疑
1. 公務員考試行測答疑:如何巧解一元二次函數最值問題
在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的數學運算部分中,有一類題目的問法比較固定,題干會出現「最大」、「最小」、「至多」、「至少」等字眼。這類題目統稱為「極值問題」或者「最值問題」。這類題目的整體思想就是「等」、「均」、「接近」。中公教育專家在此通過簡單例題說明該思想。
例:若兩個自然數的和是10,求這兩個自然數的積的最大值。
利用枚舉法觀察:
這兩個自然數分別是1、9,積為9;
這兩個自然數分別是2、8,積為16;
這兩個自然數分別是3、7,積為21;
這兩個自然數分別是4、6,積為24;
這兩個自然數分別是5、5,積為25;
顯然,當這兩個自然數均為5的時候,乘積取得最大值25,且觀察發現這兩個自然數越接近,則乘積越大。所以兩數和一定,這兩個數的差越小,則這兩數的積越大。利用這個原理,可以巧妙地解決一元二次函數的最值問題。
一元二次函數的基本形式是 ,(當b>0時,y有最小值;當b<0時,y有最大值),當 時,y取到最值,將x帶入函數式求得具體的最值。該函數在數學運算中的常見考法如下:
例1:某期刊以每本2元的價格發行,可發行10萬份。若該報刊單價每提高0.2元,發行量將減少5000份,則該報刊可能的最大銷售收入為多少萬元?
A.24 B.23.5 C.23 D.22.5
分析:報刊銷售收入=報刊單價×發行量,假設單價提高x次,報刊的銷售總額收入為y,則y=(2+0.2x)×(10-0.5x)。將該函數化簡成上述的一般形式後,再套用時,求得最值。顯然化簡過程復雜,計算量較大。建議採用「均」的思想。
【答案】D。中公解析:將y=(2+0.2x)×(10-0.5x)中x的系數化簡成1,則原式變為y=0.2×0.5×(10+x)×(20-x),觀察發現10+x與20-x的和(10+x)+(20-x)=30為定值。題目求y的最大值,也就是求10+x與20-x乘積的最大值,根據上面結論,和一定時,要想乘積最大,則這兩個數相等,即10+x=20-x=30/2=15時,此時x=5,y=0.1×15×15=22.5。選擇D選項。
例2:一廠家生產銷售某新型節能產品,產品生產成本是168元,銷售定價為238元,一位買家向該廠家預定了120件產品,並提出如果產品售價每降低2元,就多訂購8件。則該廠家在這筆交易中所獲得的最大利潤是( )元。
A.17920 B.13920 C.10000 D.8400
【答案】C。中公解析:總利潤=單利潤×銷售量,原利潤=238-168=70元,假設一共降低x次售價,總利潤為y元,則y=(70-2x)×(120+8x),化簡成y=16(35-x)×(15+x)。觀察發現35-x與15+x的和為定值50,所以當35-x=15+x=50/2=25時,y取到最大值,此時y=16×25×25=10000。選擇C選項。
例3:某旅行社組團去外地旅遊,30人起組團,每人單價800元。旅行社對超過30人的團給予優惠,即旅行團每增加1人,每人的單價就降低10元。當旅行團的人數是多少時,旅行社可獲得最大營業額?
A.55 B.25 C.34 D.60
【答案】A。中公解析:營業額=單價×人數,假設一共增加x人,營業額為y元,則y=(800-10x)×(30+x),化簡成y=10(80-x)×(30+x)。觀察發現80-x與30+x的和為定值110,所以當80-x=30+x=110/2=55時,y取到最大值,此時旅行團人數為55人。選擇A選項。
2. 判後答疑的法律規定
關於判後答疑,國家無法律明文規定,可以按照法律規定來辦理。判後答疑並非訴訟法所要求的必經程序,而是部分法院推出的旨在解答當事人疑惑從而減少上訴、申請再審,達到服判息訴的目的。
【法律分析】
一般來說,二審終結超過半年的,應是向二審法院申請判後答疑,多數法院規定一審判後答疑應在上訴期內即十五天內提出,二審判後答疑需在申請再審期內即原為二年現為半年內提出,實行判後答疑的法院會盡快安排原經辦法官對當事人進行答疑的。民事案件開庭之後一般是兩個月內會出判決書,案件爭議大或者影響大的,出判決的時間就會晚一些,當事人可以給法官打電話詢問案件進展,傳票上有法官聯系方式。第一審民事案件,期限為六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延長的,報請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再延長三個月。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期限為三個月。適用特別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期限為三十日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三十日,但審理選民資格案件必須在選舉日前審結。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二十四條 人民法院對下列起訴,分別情形,予以處理:(一)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屬於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訴訟;(二)依照法律規定,雙方當事人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申請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三)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由其他機關處理的爭議,告知原告向有關機關申請解決;(四)對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五)對判決、裁定、調解書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當事人又起訴的,告知原告申請再審,但人民法院准許撤訴的裁定除外;(六)依照法律規定,在一定期限內不得起訴的案件,在不得起訴的期限內起訴的,不予受理;(七)判決不準離婚和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判決、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原告在六個月內又起訴的,不予受理。
3. 關於行政訴訟的時效問題:
法院在審理案件的時候所注重的是證據,既然經辦人員在辦理時沒有簽注拒絕簽收、以及日期,不能僅僅認定為工作疏忽,行政處罰書也要保證符合程序,如果程序違法,那麼實體法也同樣會因為程序違法而失效,另外,關於訴訟時效的問題,必須在第一次應訴的時候向人民法院由被告方提出,法院沒有權利直接以超過訴訟時效為由駁回原告的權利,如果第一次應訴的時候沒有提出超過訴訟時效,那麼在以後的訴訟中就沒有了以超出訴訟時效作為抗辯的權利。
關於送達的問題,如果當事人拒絕簽收,必須要有辦案人員跟其他無厲害沖突的人作為見證人,在現場向當事人宣讀,並簽注當事人拒絕簽收,送達人,見證人在回執單上簽注姓名,時間,則視為送達,程序缺一都不能視為送達,關於法律執行問題,程序法與實體法同樣重要,程序法的瑕疵同樣會導致實體法的效力。經辦人員的疏忽代表的不是他個人,而是執法部門。
4. 談談新行政訴訟法的實施後,如何做好行政復議工作
一是創來新宣傳方式,拓展復自議案源。積極宣傳行政復議相關知識;製作行政復議流程圖,進行公示公開;在人流較多的地點投放宣傳資料並現場答疑,切實提高公眾知曉度。
二是創新培訓內容,提升業務能力。堅持集中培訓與個人學習相結合,定期邀請法律專家、律師講課指導;堅持周末學法制度,系統學習新修訂的《行政訴訟法》;對修訂後受案范圍擴大、復議機關作為共同被告等重點內容進行詳細全面的解讀,全面提升辦案人員的業務能力。
三是創新聯系方式,發揮聯絡員作用。各鄉鎮(區、辦)和縣直單位至少有1名行政復議聯絡員在職在崗,負責轄區內普法宣傳工作,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行政復議申請給予指導,使不熟悉行政復議程序的申請人「申訴有門」,對符合行政復議受理條件的行政糾紛,引導當事人通過行政復議途徑解決。
四是創新調解手段,健全審理機制。注重運用和解、調解手段解決行政爭議;積極吸收外部力量參與行政復議案件聽證和審理;通過聽證審理,專家參與、法律顧問評議,提高行政復議的權威性和公信力。
5. 法律。 請答疑解惑下。具體行政行為的效力一般是指拘束力、確定力、執行力。
確定力分為形式確定力和實質確定力。
形式上的確定力是指行政行為作出後,在法定的救濟期間過後即不得再提起復議或訴訟尋求救濟,又稱為不可爭力。
實質上的確定力是指行政行為作出後,經過法定救濟期間後,其內容非依法定程序不能再變動,就行政機關而言,不能對同一違法行為,依同一事實和同一法律依據再作出另一行政行為;就被當事人來說,也不能就同一事項請求變更,又稱為不可變更力。
因此具體性行政行為不是不可更改或撤銷,而是不可隨意更改或撤銷。這是保證權力和責任的統一性,行政機關行使了權力,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不然行政相對方的合法權益如何得到切實維護。
6. 非保險專業子公司管理辦法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受理機關:
1.全國性保險專業代理機構(非集團)由所在地的保監局受理;
2.保險代理服務集團(控股)公司由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受理。
法律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
3.《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的決定》;
4.《保險專業代理機構監管規定》;
5.《關於貫徹落實<保險專業代理機構監管規定>、<保險經紀機構監管規定>、<保險公估機構監管規定>有關事宜的通知》;
6.《保險業反洗錢工作管理辦法》;
7.《關於加強保險業反洗錢工作的通知》;
8.《保險中介服務集團公司監管辦法(試行)》。
申請人:全體股東或者全體發起人指定的代表或者共同委託代理人
申報材料:
(一)全國性保險專業代理機構(非集團)所需材料:
1.全體股東、發起人或者合夥人簽署的《保險專業代理機構設立申請表》;
2.《保險專業代理機構設立申請委託書》;
3.公司章程或者合夥協議;
4.自然人股東、發起人或合夥人的身份證明復印件和《保險專業代理機構自然人股東個人簡歷表》,非自然人股東、發起人的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及加蓋財務印章的最近1年財務報表;最近三年無重大違法行為的承諾書;投資資金來源情況說明以及投資資金來源符合中國反洗錢法律法規的聲明;投資人最近三年未受反洗錢重大行政處罰的聲明;
5.依法設立的驗資機構出具的驗資證明、資本金入賬原始憑證復印件;
6.可行性報告,包括市場情況分析、財務分析、業務發展計劃等;
7.企業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復印件;
8.內部管理制度,包括組織機構、業務管理制度、財務制度,信息化管理制度、反洗錢內控制度以及業務服務標准等;
9.擬任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的申請材料及有關證明材料,業務人員的《資格證書》復印件;
10.住所證明文件;
11.業務、財務等計算機軟硬體配備情況說明等;
12.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規定提交的其他材料。
(以上材料應當報送一式2份)
(二)保險代理服務集團(控股)公司所需材料:
1.《保險中介服務集團公司設立申請委託書》;
2.設立申請書或更名申請書,其中應當載明擬設立或更名公司的名稱、注冊資本、業務范圍等;
3.擬成立保險中介服務集團的名稱、成員企業及企業集團章程;
4.可行性報告及內部管理制度,包括設立方式或者更名方案、公司治理和組織機構框架、發展戰略、內部控制體系,以及公司章程、業務管理制度、資本管理制度,風險管理制度、關聯交易管理制度等;
5.籌建或更名方案,包括操作流程、集團內各公司的股權整合方案、股權結構、子公司的名稱和業務類別、員工及債權處置方案等;
6.創立大會決議,或者股東會、股東大會關於設立集團公司或者更名的決議;
7.《投資人基本情況登記表》、股份認購協議等,投資人是機構的,還應提供營業執照、其他背景資料以及加蓋公章的經審計的財務會計報告復印件;
8.加蓋公章的集團重要成員公司上一年度經審計的財務會計報告復印件;
9.依法成立的驗資機構出具的驗資證明或審計報告(原件),資本金入賬原始憑證復印件;
10.《保險中介服務集團公司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申請表》、擬任董事長(執行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簡歷及有關證明材料;
11.營業場所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證明文件;
12.公司名稱預先核准通知;
13.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規定提交的其他材料。
(以上材料應當報送一式2份)
審查原則及標准:
(一)全國性保險專業代理機構(非集團)
1.股東、發起人信譽良好,最近3年無重大違法記錄;
2.注冊資本達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和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有關規定的最低限額;
3.公司章程符合有關規定;
4.董事長、執行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符合本規定的任職資格條件;
5.具備健全的組織機構和管理制度;
6.有與業務規模相適應的固定住所;
7.有與開展業務相適應的業務、財務等計算機軟硬體設施;
8.法律、行政法規和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規定的其他條件;
9.擬設立的全國性保險代理機構不得與已經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成立的保險中介機構重名。
(二)保險代理服務集團(控股)公司
除滿足(一)1-8中審查原則及標准外,還需要滿足:
1.擁有5家及以上子公司,其中至少有2家子公司為保險專業中介機構;
2.保險中介業務收入占集團總業務收入的50%以上。
審查期限:
1.全國性保險專業代理機構(非集團)由所在地保監局受理申請,由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審批;全國性保險專業代理機構,自受理申請之日起,所在地保監局在20個工作日內審查完畢並向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報送初審意見和全部申請材料。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自收到前述材料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準的書面決定。
2.保險代理服務集團(控股)公司由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受理並審批;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作出核准或者不予核準的決定。20個工作日內不能作出決定的,經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10個工作日,並應當將延長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請人。決定核準的,頒發核准文件;決定不予核準的,應當作出書面決定並說明理由。
注意事項:
許可證的換發按照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的有關規定執行。
7. 公務員法規定答疑
按照相關的規定,給予這個警告處分是正確的,具體的執行標准也可以根據單位內部的規定進行制定,如果你對單位對你的處理決定有異議,也可以向上一級提起行政復議。
8. 備考法碩如何做計劃和答疑匯總
一、認真研讀指定教材
法碩專業課復習時應當以教材為根本,全面、牢固掌握教材內容,圍繞教材內容展開復習,這是必不可少的復習環節。
二、認真分析歷年試題
認真分析業務課的歷年試題具有非凡的意義。因此認真分析歷年試題,做好總結,對於考生明確復習方向,確定復習范圍和重點,做好應試准備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分析試題主要應當了解以下幾個方面:命題的風格(如難易程度,是注重基礎知識、應用能力還是發揮能力,是否存在偏、難、怪現象等)、題型、題量、考試范圍、分值分布、考試重點、考查的側重點等。考生根據這些特點,有針對性地復習和准備,其效果一定頗佳。
三、全面復習和重點復習相結合
所謂「全面復習」,是指考生在復習業務課時應當對教材的內容予以全面掌握,不能憑主觀猜測哪些內容考,哪些內容不考。復習時應持正確的態度全面復習,全面掌握,把握基本概念、基礎知識,建立起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用全面、整體的觀念看待每一個知識點,這樣才能融會貫通,全面、准確、牢固、深入地掌握教材內容。考研試題覆蓋面較廣,不僅考查重點、熱點,還考查一些次要的、偏僻的知識點,考生務必全面復習。所謂「重點復習」,是指在全面復習的基礎上對重要的概念、理論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力求熟練掌握,並能靈活運用,而不是眉毛鬍子一把抓,不分主次輕重。重點內容是考研的主要考查對象,並且所佔分值極高。
四、專業課教材的學習方法
首先把每本書的章節和結構整理清楚,做到胸有全局,然後開始做筆記。筆記內容不要全部抄書,把書上的內容按照題型來進行歸納總結。
五、有針對性的練習
考生對教材及其相關材料復習2-3遍後,應當根據歷年試題的特點,有針對性的進行練習。有針對性的聯系既可以檢查自己的復習效果,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以待改進;又可以鞏固所學的知識,使之條理化、系統化;還可以增長「實戰」經驗,到考場上就會感到輕松自如,可以盡情發揮了。有針對性的聯系,最佳的方式是模擬考試,不僅要做歷年真題,還要做與試題類似的模擬試題,然後進行評分,總結得失
9. 哪裡有關於法官判後答疑制度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將改革群眾初次來訪接待處理辦法,推行法官判後答疑制度,即案件宣判後,當事人對裁判有異議、疑問來訪的,由原承辦法官對裁判有關程序適用、證據認定、裁判理由等向當事人解釋、說明;當事人申訴、申請再審的,由原承辦法官與立案法官共同進行接訪。
長期以來,人民法院涉訴信訪實踐表明,涉訴信訪中,確有錯誤的屬極少數,當事人無理取鬧的也屬極少數,絕大部分屬於案件存在難以改判的審理瑕疵。而審判法官只管判案,不問息訪。立案庭的接訪法官在完全不了解案件事實和審理過程的情況下接待,聽取當事人對案件的申訴,初訪接待的效果往往不理想,成功率比較低,並因此導致重復訪、纏訴纏訪。因此,單靠立案法官進行信訪接待處理,只是治標之策,必須強化案件審判法官的信訪意識,將判後答疑工作與處理初訪工作有機結合起來,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才能從源頭上減少、預防涉訴信訪。推行法官判後答疑制度的目的,是從根本上提高信訪的初訪接待成功率,防止產生重復訪、越級訪、老戶訪,防止矛盾激化,更好地落實司法為民,更好地維護社會穩定。
目前,法官判後答疑制度已經在一些法院實行,並取得了一定經驗。貴州省安順市中級人民法院從2004年起實行法官判後答疑制度,對當事人的初次來訪由原審法官和立案法官共同接待,對答疑主體、內容、時間和案件范圍等方面進行規范,並將判後答疑作為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同審判人員的審判業績掛鉤進行考核,確實取得了「定紛止爭、案結事了」的效果。湖北三級法院也採取了類似做法。這些法院的實踐證明,法官判後答疑制度既可以增強審判法官對涉訴信訪的預防意識,又可以大大提高初訪的接談息訴率,且為立案法官接待當事人的續訪奠定了基礎,有利於提高司法公信力,及時化解矛盾,維護社會穩定,是從源頭上治理涉訴信訪的有效方法。
在這次全國法院立案審判工作座談會上,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今後各級人民法院要大力推行這一制度。
10. 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的新規答問
2010年12月10日,國務院公布了修改後的《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以下簡稱《處罰規定》)。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務院法制辦負責人就新修改的《處罰規定》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為什麼要對《處罰規定》進行修改?
答:近期,國務院出台了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若干政策,取得了初步的效果。這些措施主要是運用經濟和法律的手段,同時輔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著眼於發展生產、保證供應、維護市場秩序,保護生產者和消費者利益。針對當前一些領域和品種惡意囤積、串通漲價、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哄抬價格等突出的問題,為依法嚴厲懲處這些價格違法行為,維護正常的市場價格秩序,有必要修改《處罰規定》。
《處罰規定》自1999年公布實施以來,對保證《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的有效實施,打擊價格違法行為,規范市場價格秩序,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從執法實踐看,原《處罰規定》也存在一些需要進一步完善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對價格違法行為的處罰規定比較籠統,打擊重點不夠突出,處罰力度總體偏輕,對嚴重的價格違法行為尚不足以充分發揮應有的警示、震懾和懲治作用。今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務院法制辦啟動了對原《處罰規定》的研究修改工作,通過國家發展改革委網站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在認真總結執法實踐經驗,對各地、各部門以及企業、研究機構等單位和公眾的意見進行梳理、研究、吸納的基礎上,起草了修改原《處罰規定》的決定草案。修改決定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由國務院公布施行。
問:新《處罰規定》對原《處罰規定》主要做了哪些修改?
答:從實際情況看,在各類價格違法行為中,以相互串通、惡意囤積、捏造並散布漲價信息等手段哄抬價格、牟取暴利的行為,對正常價格秩序破壞最大,對消費者利益損害最大,人民群眾最為不滿。近期一些以農產品為主的生活必需品價格上漲較快,原因是多方面的,少數不法者的上述價格違法行為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瀾作用。各方面都認為,應將這幾類嚴重的價格違法行為作為依法打擊的重點,切實維護廣大群眾的根本利益,維護正常的經濟秩序。為此,新《處罰規定》對原《處罰規定》主要作了以下修改:
一是將對經營者串通漲價行為的處罰規定單列一條,進一步加大處罰力度。新《處罰規定》規定:經營者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造成價格較大幅度上漲的,除沒收全部違法所得外,並處違法所得5倍以下罰款;對沒有違法所得的,罰款上限由現行規定的100萬元提高到500萬元;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
二是對惡意囤積的行為作出具體規定,增強法規的可操作性,並加大打擊力度。原《處罰規定》雖對經營者「惡意囤積」的行為作了處罰規定,但對「惡意囤積」的具體表現缺乏明確規定,在實際執法中難以認定,在較大程度上影響了對這類違法行為的有效打擊。為解決這一問題,劃清企業為保障正常生產經營和規避商業風險的存儲行為與惡意囤積行為的界限,經對實際案例的分析研究,新《處罰規定》將惡意囤積行為具體化為:除生產自用外,超出正常的存儲數量或者存儲周期,大量囤積市場供應緊張、價格發生異常波動的商品,經價格主管部門告誡後仍然繼續囤積的行為。新《處罰規定》規定:對惡意囤積的,沒收全部違法所得,並處違法所得5倍以下罰款;對沒有違法所得的,罰款上限由現行的50萬元提高到300萬元;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同時,相應加大對捏造、散布漲價信息或者以其他手段哄抬價格行為的處罰力度。
三是針對價格違法行為的新情況,增加應受監管和處罰的對象。原《處罰規定》規定的應受處罰的價格違法行為人,主要是直接從事商品經營活動的經營者。近一時期來,一些雖不直接從事商品經營,但為商品交易提供場所等有償服務的單位等,為牟取非法利益,組織商品經營者串通漲價,惡意囤積,或者捏造、散布漲價信息進行惡性炒作,成為推動市場價格過高和過快上漲的幕後推手,作用很壞,應予嚴懲。為此,新《處罰規定》增加了對這類違法行為人的處罰規定。同時增加規定:對經營者、行業協會等以外的其他單位散布虛假漲價信息,擾亂市場價格秩序,依法應由其他主管機關查處的,價格主管部門可以提出依法處罰的建議,有關主管機關應當依法處罰。
四是增強政府採取法定價格干預措施或緊急措施的執行保障力度。《價格法》明確規定,當重要商品和服務價格顯著上漲或可能顯著上漲時,國務院和省級政府可以採取價格干預措施;市場價格總水平出現劇烈波動等異常狀態時,國務院可以採取價格緊急措施。為保障政府在必要時依法採取的價格干預措施或緊急措施的有效執行,新《處罰規定》加大了對不執行法定價格干預措施或緊急措施的處罰力度,罰款上限由現行100萬元提高到500萬元。
問:政府價格主管部門將採取哪些措施以保證新《處罰規定》的有效實施?
答:價格主管部門將採取以下三方面的措施,確保新《處罰規定》的有效實施:
一是加大監管力度,嚴厲查處串通漲價、惡意囤積、哄抬價格等各類違法行為。新《處罰規定》公布後,各級價格主管部門將迅速組織開展市場價格檢查,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嚴厲打擊串通漲價、惡意囤積、哄抬價格、不執行政府定價和政府指導價、不執行價格干預措施等違法行為,查處低價傾銷的價格違法行為。不僅要查處經營者的價格違法行為,還要加強對行業協會、為商品交易提供服務的單位以及其他單位的監管,實現價格監督檢查的全覆蓋,不留監管空白。對於價格違法案件,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姑息手軟,絕不讓違法經營者得到好處,切實將各項規定落到實處。
二是嚴格依法行政,規范自由裁量權,確保行政處罰與違法行為的性質、情節和危害程度相適應。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對違法行為認定、執法程序、處罰原則等作出細化規定,並將研究規范行政自由裁量權,確保行政處罰與違法行為的性質、情節和危害程度相適應。及時組織專門培訓,使執法人員准確理解和正確實施有關規定。進一步加強層級監督,確保各級價格主管部門嚴格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則,認真履行告知、聽證等法定程序,依法保障經營者的陳述申辯權、知情權和救濟權,案件處理建立在程序合法、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定性准確的基礎上。
三是加強法制宣傳,使經營者自覺合法經營,社會各界形成有效社會監督。政府有關部門將通過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等媒體積極宣傳新《處罰規定》的有關規定,組織好向社會各界的答疑解惑工作,明確合法與違法的界限。定期公布典型案件,曝光違法行為,使違法經營者受到震懾,不敢再犯;使其他經營者得到警示,自覺遵守相關規定;使社會各界進一步了解價格法律政策,形成有效的社會監督,共同維護良好的市場價格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