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統領
『壹』 中國的法律體系
中國的法律體系大體由在憲法統領下的憲法及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等七個部分構成。
中國是大陸法系的國家,又被稱作民法或成文法。是以立法為主的法律體系,中國是沒有判例的,一切依法審判;是以成文的法律原則作為審判標准,世界上沿用該體系的國家還有法、德、日等國家。
具體如下:
1、英國是英美法系的國家,即普通法,英國憲法是典型的不成文法,是依判例審判的,即沒有條文的憲法,法官以習慣法和前任判例作為審判標准。中國的大陸法主要依照成文的法律、法規、公約等規范性文件,但不包括司法判例;
2、英國的普通法既包括各種制定法,也包括判例。而且,判例所構成的判例法在整個法律體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前一個案例的裁定結果會影響到以後的相似案件的審理。英國的法律專業在世界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業界也具有一定的威望。每年都會有來自全世界各國的學生選擇去英國留學學習法律專業。法律,是國家的產物,是指統治階級,為了實現統治並管理國家的目的,經過一定立法程序,所頒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國家的統治工具;
3、中國法律體系已基本形成,換屆後的十屆全國人大提出,本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立法工作的目標是「基本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立法重點將是「提高立法質量」。法工委有關負責人稱,基本形成即在初步形成的基礎上,將每個法律部門中支架性的、現實亟須的、條件成熟的法律制定和修改。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二十七條 一切國家機關實行精簡的原則,實行工作責任制,實行工作人員的培訓和考核制度,不斷提高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反對官僚主義。一切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必須依靠人民的支持,經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聯系,傾聽人民的意見和建議,接受人民的監督,努力為人民服務。國家工作人員就職時應當依照法律規定公開進行憲法宣誓。
『貳』 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主要包括哪些
中國的法律體系大體由在憲法統領下的憲法及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等七個部分構成,包括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三個層次。
憲法及憲法相關法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憲法相關法是與憲法配套、直接保障憲法實施的憲法性法律規范的總和,包括《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民族區域自治法》、《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立法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國旗法》、《國徽法》等。
民法商法
我國目前尚無一部較完整的民法典,而是以《民法通則》為基本法律,輔之以其他單行民事法律,包括《物權法》、《合同法》、《擔保法》、《拍賣法》、《商標法》、《專利法》、《著作權法》、《婚姻法》、《繼承法》、《收養法》等。目前我國商法主要有《公司法》、《保險法》、《票據法》、《證券法》等。
行政法
一般行政法是指有關行政主體、行政行為、行政程序、行政責任等一般規定的法律法規,如《公務員法》、《行政處罰法》、《行政復議法》。特別行政法是指適用於各專門行政職能部門管理活動的法律法規,包括國防、外交、人事、民政、公安、國家安全、民族、宗教、僑務、教育、科學技術、文化、體育、醫葯衛生、城市建設、環境保護等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
經濟法
創造平等競爭環境、維護市場秩序方面的法律,我國現已制定《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廣告法》等。國家宏觀調控和經濟管理方面的法律,我國現已制定《預演算法》、《審計法》、《會計法》、《中國人民銀行法》、《價格法》、《稅收徵收管理法》、《個人所得稅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土地管理法》等。
社會法
包括《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工會法》、《未成年人保護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婦女權益保障法》、《殘疾人保障法》、《礦山安全法》、《紅十字會法》、《公益事業捐贈法》等。
刑法
包括1997年3月14日修訂後的《刑法》和此後的刑法修正案以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有關懲治犯罪的決定等。
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
主要有《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仲裁法》等。
『叄』 試述中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基本框架
中國的法律體系大體由在憲法統領下的憲法及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等七個部門構成,包括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三個層次。
1、憲法及憲法相關法。憲法及憲法相關法是中國法律體系的主導法律部門,它是中國社會制度、國家制度、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及國家機關的組織與活動的原則等方面法律規范的總和。它規定國家和社會生活的根本問題,不僅反映中國社會主義法律的本質和基本原則,而且確立各項法律的基本原則。最基本的規范體現在憲法中。除此之外,還包括了國家機構的組織和行為方面的法律,民族區域自治方面的法律,特別行政區方面的基本法律,保障和規范公民政治權利方面的法律,以及有關國家領域、國家主權、國家象徵、國籍等方面的法律。
2、民法商法。民法商法是規范社會民事和商事活動的基礎性法律。中國採取的是民商合一的立法模式。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之間、法人之間、自然人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民法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律。它包括自然人制度、法人制度、代理制度、時效制度、物權制度、債權制度、知識產權制度、人身權制度、親屬和繼承製度等,如民法通則、婚姻法、合同法等。商法調整的是自然人、法人之間的商事關系,主要包括公司、破產、證券、期貨、保險、票據、海商等方面的法律。
3、行政法。行政法是調整國家行政管理活動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它包括有關行政管理主體、行政行為、行政程序、行政監察與監督以及國家公務員制度等方面的法律規范。行政法涉及的范圍很廣,包括國防、外交、人事、民政、公安、國家安全、民族、宗教、僑務、教育、科學技術、文化體育衛生、城市建設、環境保護等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等。
4、經濟法。經濟法是調整因國家從社會整體利益出發對經濟活動實行管理或調控所產生的社會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經濟法大體包含兩個部分,一是創造平等競爭環境、維護市場秩序方面的法律,主要是有關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反傾銷和反補貼等方面的法律;二是國家宏觀調控和經濟管理方面的法律,主要是有關財政、稅務、金融、審計、統計、物價、技術監督、工商管理、對外貿易等方面的法律。
5、社會法。社會法是調整有關勞動關系、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它主要是保障勞動者、失業者、喪失勞動能力的人和其他需要扶助的人的權益的法律。社會法的目的在於,從社會整體利益出發,對上述各種人的權益實行必需的、切實的保障。它包括勞動用工、工資福利、職業安全衛生、社會保險、社會救濟、特殊保障等方面的法律,如勞動法、職業病防治法、殘疾人保障法等。
6、刑法。刑法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事處罰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刑法所調整的是因犯罪而產生的社會關系。它是在個人或單位的行為嚴重危害社會、觸犯刑事法律的情況下,給予刑事處罰。刑法執行著保護社會和保護人民的功能,承擔懲治各種刑事犯罪,維護社會正常秩序,保護國家利益、集體利益以及公民各項合法權利的重要任務。
7、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是調整因訴訟活動和非訴訟活動而產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它包括民事訴訟、刑事訴訟、行政訴訟和仲裁等方面的法律。這方面的法律不僅是實體法的實現形式,而且也是人民權利實現的最重要保障,其目的在於通過程序公正保證實體法的公正實施。
『肆』 行政法學的行政法常識
概念:行政法學是研究行政法規范、行政法律關系、行政法律制度、行政法的理念、價值、原則以及行政法產生發展歷史規律的一門獨立的法律學科。
行政法是憲法統領下的三大部門法之一。行政法是調整行政關系以及在此基礎上產生的監督行政關系的法律規范和原則的總稱。
作用:
(1)為行政立法提供立法理念、立法價值觀與立法基本原則。A、行政法學關於行政相對人權利保護觀念,可幫助擺正行政立法重心;B、行政法學研究可在一定范圍填補行政立法空白;C、行政法學界的某些評論,往往是某一行政立法制定、修改的前奏。
(2)為行政執法提供統一的法律規范,為行政執法活動的有序進行創造良好的法律環境。法律實施中,對法學術語、同一規范有不同的解釋,往往會造成行政執法不統一的結果,行政法學對行政規范的闡釋,科學界定行政規范的含義,有利於執法統一。
(3)為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抵制違法行政提供理論依據和法律保障。「徒法不足以自行」,提高行政執法隊伍素質,可以不斷提高執法水平,最大限度的保護相對人權益。
(4)為行政審判和對行政權實施嚴格的司法監督、司法救濟提供法律准則和學理上的支持。在法律實施過程中,行政法學研究成果可以為執法提供學理上的、大家公認的准則,對處理疑難案件作用不可低估。 淵源:即行政法的表現形式。分為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地方性法規和地方政府規章,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法律解釋,國際條約和國際協定。
特點:
1、行政法沒有統一、完整的法典;
2、行政法規范的數量多、內容廣泛;
3、行政法規范具有專業性、技術性、易變性;
4、行政法淵源、形式的多樣性、復雜性;
5、行政法是實體法和程序法交織在一起。實體法規范和程序法規范往往同時在一個法規中出現。
原則:
1、行政合法性原則
概念:是指行政權力的設立、行使,必須要依據法律、符合法律要求,不能與法律相抵觸。它是行政法治原則的核心原則。行政合法性原則包括實體合法和程序合法兩個方面的內容。實體法是指規定行政主體在行政管理活動中的權利與義務關系的行政法律規范。程序法則通常是為保證行政程序公正,沒有偏私,從而保障實體權利得以實現的法律規范。行政程序合法包含三方面的內容:1)、任何人不能成為審理自己案件的法官,公職人員在處理與自己有利害關系的事務時應予以迴避。2)、行政機關在裁決行政糾紛時不能偏聽偏信,應當給予當事人同等的辯論機會。3)、做出對當事人不利的決定時,應預先通知當事人並給其發表意見的機會。
內涵:(1)職權法定,授權行政;(2)於法有據,越權無效;(3)行政授權與行政委託必須在法律授權和委託的范圍內行使行政權力。這里所講的「法律」是廣義上的法律。
辨析:被授權組織以自己的名義對外行使法律、法規所授職權,並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受委託組織不是行政主體,不能以自己的名義,只能以委託行政機關的名義行使職權,所產生的法律責任由委託的行政機關承擔。
2、行政合理性原則
概念:是指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凡法律沒有詳細規定的,行政機關在處理具體事件時,可以根據其合理的判斷,決定作為或不作為,以及如何作為,但這種決定應符合法律精神和公平正義原則。
行政合理性原則中的「理」是指體現全社會共同遵守的行為准則的法理。行政合理性原則也正是基於自由裁量權而產生的。所謂自由裁量權是指行政機關在法律規范明示或默示的范圍內,基於行政目的,在合理判斷的基礎上決定作出或不作出某種行為,以及如何作為的權力。法律雖然賦予行政機關以自由裁量權,但為了防止這一權力的濫用,法律同時必須加強對行政自由裁量權的控制。
內涵:(1)行政行為的動機應符合法律目的;(2)行政行為應建立在正當考慮的基礎上;(3)行政權力的內容應當合乎情理、公平、適度、具有可行性;(4)違反合理性原則也要承擔法律責任。
立法:
行政立法是指國家行政機關依法定許可權和法定程序制定行政法規、規章的活動。行政立法具有立法的性質,是一種從屬性立法行為,又具有行政的性質,是一種抽象行政行為。
分類:職權立法和授權立法;執行性立法和創制性立法。
『伍』 中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包括哪幾個法律部門
我國的法律體系大體由在憲法統領下的憲法及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等七個部分構成,包括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三個層次。
2011年3月10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吳邦國同志向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四次會議作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時庄嚴宣布,一個立足中國國情和實際、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集中體現黨和人民意志的。
(5)行政法統領擴展閱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構建,始終立足於基本國情,從實際出發,堅持將傳承歷史傳統、借鑒文明成果和進行制度創新有機結合起來,做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兼容並蓄,充分體現這個法律體系在文化上的先進性、包容性和廣泛性。
一方面,繼承中華法制文化中的優秀成分,適應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需要進行制度創新。另一方面,充分吸收人類法律文明的成果,借鑒國外的有益經驗,但又不是簡單地照搬照抄,而是根據中國國情和實際,吸收有益之處,為我所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陸』 我國的法律是怎麼分的民法,刑法,還有什麼啊有什麼區別啊
當代中國法律體系是在憲法的統領下,由三個結構要素(公法、私法和社會法)構成,並劃分為若干個法律部門,主要包括政治法、行政法、刑法、民法、商法、親屬法、經濟法、社會保障法、環境與資源法等。
(一)政治法
現代政治是民主政治,民主政治是法治政治。隨著政治的民主化和法治化,政治法應運而生。所謂政治法是指調整政治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它包括組織法、選舉法、中央與地方關系法、立法決策法、監督法、國籍法和公民基本權利法、軍事法。
(二)行政法
行政法是調整國家行政管理活動產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它包括行政法總則、行政主體法、行政程序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以及專門行政法。由於行政法調整對象極為廣泛,所以很難形成系統單一的行政法典。前述除專門行政法外均為一般行政法。專門行政法是指規定各專門行政職能部門管理活動的法律和法規。國外一般也只有行政程序法、行政訴訟法、行政主體法和專門行政法。
(三)刑法
刑法是關於犯罪和刑罰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它包括刑事實體法與刑事程序法。
(四)民法
民法是調整作為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以及公民與法人之間的財產與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它包括民事實體法與民事程序法。其中民事實體法包括:民法總則、物權法、合同法、債法等等。
(五)商法
商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商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它包括一般商事法、破產法、海商法、商標法、公司法、票據法、保險法、支票法等。民法與商法關系十分密切,民法的許多概念、規則、原則和原理也適用於商法。
(六)親屬法
親屬法是調整婚姻、家庭、親屬等方面財產與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包括:婚姻法、繼承法以及其他親屬關系的法律。
(七)經濟法
經濟法是調整國家宏觀經濟調控活動中形成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關於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歷來有爭議。在我國計劃經濟體制下,經濟法被作為經濟行政管理法,把計劃法作為經濟法的龍頭。事實上經濟法是與市場經濟、與宏觀調控密切相關的,沒有市場經濟宏觀調控,就不存在真正的經濟法。
(八)社會保障法
社會保障法是調整勞動關系以及社會保障與社會福利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它主要包括:勞動關系法、勞動保障法、社會福利法、工會法等等。
(九)環境與資源法
環境與資源法是關於保護環境和自然資源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它主要包括兩個部分,即環境保護法和自然資源保護法。環境保護法是保護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自然資源保護法是指對各種自然資源的規劃、合理開發、利用、治理和保護等方面的法律。
『柒』 我國社會主義法的體系的主導法律部門是什麼 A憲法部門 B行政法部門 C基本法部門 D民法部門
答案:A
解析:我國的法律體系大體由在憲法統領下的憲法及內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容、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等七個部門構成,包括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三個層次。
其中,憲法及憲法相關法是我國法律體系的主導法律部門,它是我國社會制度、國家制度、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及國家機關的組織與活動的原則等方面法律規范的總和。它規定國家和社會生活的根本問題,不僅反映我國社會主義法律的本質和基本原則,而且確立各項法律的基本原則。最基本的規范體現在憲法中。
『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由多少個法律部門組成
中國的法律體系大體由在憲法統領下的憲法及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等七個部分構成,包括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三個層次。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永葆本色的法制根基,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新實踐的法制體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興旺發達的保障。
(8)行政法統領擴展閱讀:
構成:
中國的法律體系大體由在憲法統領下的憲法及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等七個部分構成,包括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三個層次。
憲法及憲法相關法: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憲法相關法是與憲法配套、直接保障憲法實施的憲法性法律規范的總和,包括《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民族區域自治法》、《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立法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國旗法》、《國徽法》等。
『玖』 簡述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構成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以憲法為統帥,以法律為主幹,以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為重要組成部分,由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等多個法律部門組成的有機統一整體。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經濟社會發展實踐經驗制度化、法律化的集中體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十分鮮明的特徵。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永葆本色的法制根基,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新實踐的法制體現,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興旺發達的保障。
(9)行政法統領擴展閱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大意義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永葆本色的法制根基。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新實踐的法制體現。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興旺發達的法制保障。
參考資料來源:全國人大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拾』 如何劃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包括哪些法律部門
中國的法律體系大體由在憲法統領下的憲法及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等七個部分構成,包括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三個層次。
1、憲法及憲法相關法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憲法相關法是與憲法配套、直接保障憲法實施的憲法性法律規范的總和,包括《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民族區域自治法》、《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立法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國旗法》、《國徽法》等。
2、民法商法
2020年5月28日,經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表決通過,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第四十五號主席令,《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自施行之日起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體系中居於基礎性地位,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 目前我國商法主要有《公司法》、《保險法》、《票據法》、《證券法》等。
3、行政法
一般行政法是指有關行政主體、行政行為、行政程序、行政責任等一般規定的法律法規,如《公務員法》、《行政處罰法》、《行政復議法》。
特別行政法是指適用於各專門行政職能部門管理活動的法律法規,包括國防、外交、人事、民政、公安、國家安全、民族、宗教、僑務、教育、科學技術、文化、體育、醫葯衛生、城市建設、環境保護等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
4、經濟法
創造平等競爭環境、維護市場秩序方面的法律,我國現已制定《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廣告法》等。國家宏觀調控和經濟管理方面的法律,我國現已制定《預演算法》、《審計法》、《會計法》、《中國人民銀行法》、《價格法》、《稅收徵收管理法》、《個人所得稅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土地管理法》等。
5、社會法
包括《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工會法》、《未成年人保護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婦女權益保障法》、《殘疾人保障法》、《礦山安全法》、《紅十字會法》、《公益事業捐贈法》等。
6、刑法
包括1997年3月14日修訂後的《刑法》和此後的刑法修正案以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有關懲治犯罪的決定等。
7、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
主要有《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仲裁法》等。
(10)行政法統領擴展閱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第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永葆本色的法制根基。
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黨總結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也是我們國家發展進步的唯一正確道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最重要的是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在涉及國家根本制度等重大原則問題上不動搖。
動搖了,不僅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無從談起,已經取得的發展成果也會失去,甚至國家可能陷入內亂的深淵。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以憲法和法律的形式,確立了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確立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導地位,確立了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
確立了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公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確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確立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
從中國國情出發,鄭重表明我們不搞多黨輪流執政,不搞指導思想多元化,不搞「三權鼎立」和兩院制,不搞聯邦制,不搞私有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夯實了立國興邦、長治久安的法律根基,從制度上、法律上確保中國共產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確保國家一切權力牢牢掌握在人民手中,確保民族獨立、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確保國家統一、社會安定和各民族大團結,確保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發展道路,確保國家永遠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方向奮勇前進。
第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新實踐的法制體現。
改革開放是我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作出的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也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
30多年來,我們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改革開放,成功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極大地調動了億萬人民的積極性,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我國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續快速向前發展。
我們及時把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經驗上升為法律,並與時俱進,根據改革開放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從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推動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推動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推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等方面制定和完善相應的法律制度,充分發揮法律的規范、引導、保障和促進作用。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從制度上、法律上保障國家始終堅持改革開放的正確方向,著力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於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不斷自我完善和發展。
第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興旺發達的法制保障。
實現現代化,是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夢寐以求的美好願景和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是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
我們將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被任何干擾所惑,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我們已經取得的發展成就離不開法制的保障,我們奮力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也離不開法制的保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把國家各項事業發展納入法制化軌道,從制度上、法律上解決了國家發展中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的問題,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深入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日益繁榮、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積極構建。
確定了明確的價值取向、發展方向和根本路徑,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堅實的法制基礎。
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億萬人民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製取得的重大成果。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經過長期浴血奮戰。
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並制定了《共同綱領》和新中國第一部憲法,確立國家基本制度,為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
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深刻總結「文化大革命」的慘痛教訓,在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歷史性決策的同時,把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作為堅定不移的方針確定下來。
強調必須使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開辟了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蓬勃發展的新時期。
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把改革開放偉大事業成功推向21世紀,不斷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思想,第一次將依法治國確定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把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並明確提出到2010年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立法工作目標,開啟了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的新階段。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繼往開來、與時俱進,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踐中堅定不移地把改革開放偉大事業繼續推向前進,提出科學發展觀的重大戰略思想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任務。
全面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強調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開創了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的新局面。
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各方面長期共同努力的結果。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不斷加強和改進立法工作,著力提高立法質量,為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國務院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法律實施的需要,依法及時制定行政法規,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結合本地實際,依法制定大量地方性法規,為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作出了重要貢獻。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各級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以及軍隊等有關方面,廣大人民群眾和專家學者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立法工作,為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貢獻了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