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訴訟法的調解
❶ 在行政訴訟中,法院能夠調解結案嗎
一般在對行政案件進行審理的時候,並不適用調解。但在行政法法第六十條中又有格外的規定,若是提起行政賠償訴訟的話,那還是可以就行政賠償部分進行調解。因而,說行政訴訟是否能夠調解,還是要區分不同的情況。
法律分析
行政訴訟調解,是指在行政訴訟過程中,行政機關在法院的協調下,以行政法上的權利和義務為內容進行協商,雙方達成協議,從而終結訴訟程序的活動。行政訴訟也就是俗稱的民告官,一般行政訴訟中被告一方都是國家機關或者部門,也就是享有一定行政職權的部門。結合法律的規定,在提起行政訴訟的時候是不能就抽象行政行為起訴的,也就是說抽象行政行為並不可訴。另外,提起行政訴訟也要注意時效問題,不要超過法定時效起訴。行政訴訟原則上法院不能以調解方式結案,但是涉及到行政賠償、補償,或者行政機關有自由裁量權的案件,比如行政處罰案件,法院可以在行政機關自由裁量范圍內依法對處罰幅度進行調解,法院可以調解方式結案。因此,行政訴訟協調應採取原告申請和法院依職權啟動的雙軌式模式,並且應以當事人申請為主,法院依職權啟動為輔。
法律依據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決定》 四十一、 將第五十條改為第六十條,修改為:「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不適用調解。但是,行政賠償、補償以及行政機關行使法律、法規規定的自由裁量權的案件可以調解。「調解應當遵循自願、合法原則,不得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六十條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不適用調解。但是,行政賠償、補償以及行政機關行使法律、法規規定的自由裁量權的案件可以調解。調解應當遵循自願、合法原則,不得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
❷ 我國行政訴訟法哪三類案件可以適用調解
行政賠償、補償以及行政機關行使法律、法規規定的自由裁量權的案件可以調回解。
行政訴訟法第六十條人民法院答審理行政案件,不適用調解。但是,行政賠償、補償以及行政機關行使法律、法規規定的自由裁量權的案件可以調解。
調解應當遵循自願、合法原則,不得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
❸ 行政訴訟可以和解嗎
法律分析:在行政訴訟中,不可以調解,但行政賠償部分可以調解。因為行政機關的行政權力來自於法律賦予的國家公權力,既是行政機關的權力,也是其自身的職責,行政機關不能隨意處分,也就不能進行調解。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條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不適用調解。但是,行政賠償、補償以及行政機關行使法律、法規規定的自由裁量權的案件可以調解。調解應當遵循自願、合法原則,不得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
❹ 行政訴訟案件如何和解
法律分析:一是自願和解原則,這是行政訴訟和解的首要原則。人民法院應當充分尊重當事人,特別是原告方的意見,只有在當事人完全自願的前提下,才能進入行政訴訟和解程序,畢竟自願才是進行協商一致的前提。自願原則包括兩個方面,既自願進行和解和自願作出和解協議,前者是程序上的自願,後者是實體上的自願。因此,在行政訴訟中,和解的適用必須體現當事人自願的意志,人民法院絕不可以違背當事人意志的做法進行和解。
二是依法和解原則,這是行政訴訟和解必須堅持的重要原則。行政訴訟和解的本意是為了更好的解決行政訴訟糾紛,但是,法院促成當事人之間進行和解並不是無原則的,而是必須在掌握案情,分清是非的基礎上進行的和解,否則,就極有可能侵害到社會、國家或者第三人的合法利益,這是法律所不允許的,也違背了行政訴訟制度的初衷。
三是地位平等原則。在行政行為中,行政機關與行政相對人,一方是管理者,一方是被管理者,但在行政訴訟中,雙方都是訴訟活動的參加人,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也是雙方平等協商進行和解的基礎。
四是有限和解原則。與民事訴訟的調解全然不同,行政訴訟的和解並非完全屬於當事人的處分范圍。進入行政訴訟的行政公權力的合法性只能由法院通過判決予以確定。和解必須在當事人的處分許可權之內進行。對於行政公權力而言,當事人的處分權受到法律的嚴格限制。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在合法或者非法之間沒有中間地帶。但是,在合法范圍內,行政機關擁有一定的處分許可權;而行政相對人對於自己的實體權利有權處分。這種處分有范圍、有限度。因此,行政訴訟和解不是每案都適用,不是優先和解,而是有限和解。有限和解的另外一層含義是,人民法院在行政訴訟過程的角色是居間的合法審查者,職責在於恪守司法中立,列明事實,分清是非,促成和解,而非主動介入雙方當事人的糾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六十條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不適用調解。但是,行政賠償、補償以及行政機關行使法律、法規規定的自由裁量權的案件可以調解。
調解應當遵循自願、合法原則,不得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
❺ 行政訴訟案件如何進行調解
法律分析:行政賠償訴訟適用調解,就是人民法院可以在雙方當事人之間作協商、調和工作,促使雙方相互諒解,以達成賠償協議。受害人和賠償義務機關達成協議,應當製作行政賠償調解書。行政賠償調解書應當寫明賠償請求、案件事實和調解結果,應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送達雙方當事人,調解書以雙方當事人簽收後,即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條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不適用調解。但是,行政賠償、補償以及行政機關行使法律、法規規定的自由裁量權的案件可以調解。調解應當遵循自願、合法原則,不得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