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律名著

行政法律名著

發布時間: 2022-07-09 02:39:19

⑴ 柏拉圖有什麼著作

柏拉圖一生中寫了三十多篇對話體著作,它的的著作大多是用對話體裁寫成的。其中絕大多數是以蘇格拉底為對話的主角,它的作品分為四個時期,作品如下:

1、蘇格拉底時期的作品:

《申辯篇》(蘇格拉底在法庭的辯護辭)、《克力同篇》(蘇格拉底在監獄里拒絕出逃,恪守公民守則)、《憂息弗羅篇》(在監獄里與人討論虔誠,無結果)、《拉刻斯篇》(在監獄里與人討論勇敢,無結果)、《伊翁篇》(反對詩人與狂誦者)、

《普羅泰戈拉篇》(論德性是知識及其可教性)、《查米德斯篇》(論節制,無結果)、《呂雪斯篇》(論友誼,無結果)。

2、過渡時期的作品:

《高爾吉亞篇》(論政治家、強者的權利、正義的代價)、《曼諾篇》(論學習就是回憶和靈魂不朽)、《優苔謨斯篇》(反對智者的巧辯)、《大西庇阿斯篇》(論美)、《小西庇阿斯篇》(論有意做壞事比無意做壞事更壞)、

《克拉底魯篇》(論語言)、《美內克索斯篇》(對修辭學的嘲弄)。

3、成熟期的作品:

《會飲篇》(論美與愛情),《菲多篇》(論理念與靈魂的輪回)、《理想國》(論兩個領域的區分、什麼是正義和最好政體等問題)、《菲德羅篇》(論愛的本性和哲學修辭學的可能性)。

4、晚期

《泰阿泰德篇》(論知識不是知覺和真判斷)、《巴門尼德篇》(考慮到對理念論的一些批評,並試圖回答這些批評意見)、《智者篇》(以通種論回答對理念論的批評)、《政治家篇》(論統治者應有智慧,以法治國是權宜之計)、

《菲利布篇》(論快樂和善的關系)、《蒂邁歐篇》(宇宙生成論)、《克里底亞篇》(論理想的農業國家及其與海上霸權國家的不同)、《法律篇》(考慮到現實條件,對《理想國》中的政治學說做了修改)。

由於柏拉圖學園的長期存在以及中世紀基督教哲學對柏拉圖主義的思想沿襲,使柏拉圖的作品基本上都得以流傳至今,與德漠克利特著作的遭遇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柏拉圖的著作,人物性格鮮明,場景生動有趣,語言優美華麗,論證嚴密細致,內容豐富深刻。達到了哲學與文學、邏輯與修辭的高度統一,不僅在哲學上而且在文學上亦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1)行政法律名著擴展閱讀:

代表作:《理想國》

《理想國》大約寫於公元前390年,是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代表作,也是人類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哲學和政治理論著作之一。這部「哲學大全」不僅是柏拉圖對自己前期哲學思想的概括和總結,而且是對當時各門學科的綜合論述。

全書主要論述了柏拉圖心中理想國的構建、治理和正義,主題是關於國家的管理。

這部作品涉及到了政治學、教育學、倫理學、哲學等多個領域,思想博大精深,幾乎代表了整個希臘的文化。 2015年11月,《理想國》在英國「學術圖書周」中,被評為最具影響力的20本學術書之一。

它探討了哲學、政治、倫理、教育、文藝等各方面的問題,以理念論為基礎,建立了一個系統的理想國家方案。

⑵ 如何加強對行政權力的監督與制約

一是加強制度建設。《准則》提出加強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機制幾個關鍵制度的建設:形成有權必有責、用權必擔責、濫權必追責的制度安排;實行權力清單制度;健全不當用權問責機制。這幾項制度對於把權力關進籠子,進一步強化權責對應,將會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制度的生命在於執行。要加大制度執行力度,決不能讓制度成為擺設、「稻草人」,形成「破窗效應」。
二是增強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就是要依法設定權力、規范權力、制約權力、監督權力。《准則》指出:「黨的各級組織和領導幹部必須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增強法治意識、弘揚法治精神,自覺按法定許可權、規則、程序辦事,決不能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決不能違規干預司法。」做到這點,最重要的就是增強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要帶頭依法辦事,帶頭遵守法律,始終對法律懷有敬畏之心,牢固確立法律紅線不能觸碰、法律底線不能逾越的觀念,明確權力界限,做到可以行使的權力按規則正確行使,該由上級組織行使的權力下級組織不能行使,該由領導班子集體行使的權力班子成員個人不能擅自行使,不該由自己行使的權力決不能行使。
三是完善監督機制,形成監督合力。我們黨是執政黨,領導幹部手握權力,掌握大量社會資源,如果缺乏健全完善的用權法規制度,權力失去約束、不受監督,必然導致權力濫用、潛規則盛行,最終導致腐敗。加強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是對領導幹部的最大愛護。
首先要強化黨內監督。《准則》提出「營造黨內民主監督環境,暢通黨內民主監督渠道。」黨內監督沒有禁區、沒有例外。黨內監督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正確行使權力和廉潔自律情況,監督的重點對象是黨的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幹部。領導幹部要正確對待監督,主動接受監督,習慣在監督下開展工作,決不能拒絕監督、逃避監督。
在加強黨內監督的同時,要充分發揮外部監督的作用。各級黨委應當支持和保證同級人大、政府、監察機關、司法機關等對國家機關及公職人員依法進行監督,人民政協依章程進行民主監督,審計機關依法進行審計監督。公開是最有效的監督,通過實行政務公開,公開權力運行的過程和結果,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輿論監督是人民群眾行使監督權的一種直接方式,具有其他監督手段無可替代的作用,新聞媒體應當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按照相關規定加強輿論監督。

⑶ 亞當斯密最有名的著作是什麼反映了人性的什麼問題

亞當斯密最有名的著作是什麼<國富論>>.此書奠定了勞動價值論的基礎,提出國家對經濟應實行放任政策,鼓勵自由競爭.由此產生"自由主義"一詞.

英亞當·斯密所著的《國富論》,全名為《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此書初版於1776年,就是美國《獨立宣言》發表的那一年。在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方面,《國富論》起了重大的促進作用。《國富論》的編者馬克斯·勒納評論說:"這是一本將經濟學、哲學、歷史、政治理論和實踐計劃奇怪地混合在一起的書,一本由有著高深學問和明敏見識的人所寫的書。這個人有強大的分析能力,能對他的筆記本中所有的材料進行篩選;又有強大的綜合能力,能按照新的和引人注目的方式將其重新組合起來,斯密對他當時的學術領域的各種思想是極為敏感的。他像後來的馬克思一樣,不是一個關在自己房子里的與世隔絕的學者,他彷彿全身裝著天線,能收到並吸收所能接觸到的一切信息。他在封建歐洲解體之末、近代世界開始之時寫作,在這個世界中,封建制度仍以既得利益集團經常表現的頑固性在堅持。他正是為反對這種利益集團而寫作的。結果是,他的書不只是為圖書館架藏而寫的,它對經濟意見和國家政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它形成了我們今天住在其中的整個生活環境。"
斯密在《國富論》中要回答的最後問題是,感情與"公平的旁觀者"之間的內在斗爭,在社會的長期演進中究竟是怎樣在歷史本身的大舞台上發生作用的。這個問題的答案見第五編,他列舉了社會發展的四個主要組織階段,除非由資源的匱乏、戰爭或政府的壞政策予以阻止,否則這些階段是會連續進行的。這四個階段是:獵人的最初"野蠻"階段,原始農業的第二階段,封建或庄園"耕作"的第三階段,商業上相互依存的第四階段。每一階段伴有與它的需要相適應的制度。例如,在獵人階段中"沒有任何財產……因此,也就沒有任何確立的行政長官或正規的司法行政"。隨著牛羊群的出現,產生了比較復雜的社會組織形式,不僅包括"可怕的"軍隊,而且有不可缺少的法律和秩序堡壘。斯密思想的核心是:這種制度是保護特權的工具,不能用自然法為之辯護。他說,"文官政府是為了財產的安全而設立的,實際上是為保護富人反對窮人而設立的,即為了保護有些財產的人反對根本沒有財產的人而設立的。"最後,斯密將演進描述為從封建主義走向一個需要有新制度的社會階段,這種新制度是由市場確定的而不是由同業公會確定的,是自由的而不是受政府限制的。這在後來稱為放任自由的資本主義,斯密稱之為完全自由的制度。這種物質生產基礎的連續改變,將帶來的上層建築的必然改變,這和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有明顯的相似之處。可是也有一個重大的差別:馬克思主義體系中的最後動力是階級斗爭,而在斯密的哲學史中,主要的推動機制是"人性",由自我改善的慾望所驅使,由理智所指導。(個人評注,這和我的《我為什麼不信仰共產主義》的結論一致,階級斗爭是社會倒退力,屬於破壞力。)
《國富論》遠遠不是一部通常所認為的學術論文。雖然斯密也勸說放任自由,但他的論證卻更多地是反對政府幹預和反對壟斷;雖然他贊揚貪欲的結果,卻又幾乎總是鄙視商人的行為和策略。他也不認為商業制度本身是完全值得贊美的。

⑷ 求有關經濟、政治、法律等著作(不要名著)方面的讀書筆記,只須寫其中一方面的就行,1500字左右

《政治學》讀書筆記
古希臘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分為八部份,主要涉及城邦的目的、起源、變更和保全;政體的分類、變更和保全;理想的城邦及其構建;最後論述了公民和青少年的教育問題。另外,這本書還涉及領導者素質和領導藝術的問題;他還闡述了他的法律的思想和司法的思想。
這本書的第一部分主要論述了城邦的起源
亞里士多德認為,人們之所以要建立一個共同體是為了某種善的目的。家庭是從男人和女人以及主人和奴隸這兩種共同體中形成的,人們組建家庭是為了滿足日常生活需要。當多個家庭為了獲得比生活必須品更多東西而聯合起來時,就形成了村落。隨著人們對善的不斷追求,多個村落為了過上美好的生活而完全結合成一個共同體,這個共同體越來越大,直到大到足以自足或近於自足時,就產生了城邦。
第二部分初步討論了政體的問題以及政體和法律關系的問題
他認為,城邦的本質在於多樣性,而不在於一致性。以一致性為本質和根本的城邦必然會走向自我否定和毀滅。高度一致性的城邦是人喪失兩種美德:一是男人對女人的情慾;二是慷慨施與財物的美德。
在論及法律與城邦的關系時,他認為,一個優良的城邦中不僅應該通過法律實現財產的均衡和適中,還應該致力於人們的別的方面的平等和均衡,如教育、名譽等。另外,他認為應該保持法律的穩定性,因為法律的變革可能會引起政治動亂—因為法律的實施和效果最終取決於人們順從法律的習慣而不是內容,而習慣養成需要很長的時間,並且頻繁的變更法律會降低法律的威信。
另外,他還對希波達莫斯政體、斯巴達政體、迦太基政體進行了分析,並提出自己對這些政體的看法。
第三部分論述了公民、政體理論以及法律三方面的問題
他在對各種關於「公民」的定義進行分析和批判後提出了公民的概念。他認為,公民是參加法庭審判和行政統治的人。其中,參加行政統治的人包括官員、陪審員以及公民大會成員。他還說到,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人對共同生活的追求是天生的必然的;人一定會在共同利益的驅使下聚集起來,在共同體中享有自己應得的美好生活。但他同時指出,公民是具有相對性的,因為這種觀念關乎每個人的切身利益,而人們對涉及自身利益的問題時所做出的判斷總是容易出錯的。
他還討論的政體的問題。他認為政體負責對城邦的各種官職特別是最高官職的某種設置或安排,簡單的說,政體就是政府。此外,他還指出,城邦這種共同體不僅僅是維持人們的生活和分享財富,它還要以優良的生活為目的。他還提出了政體的分類。他認為政體有正確的政體和蛻變的政體。以利益和最高權力的歸屬劃分,正確的政體可分為君主政體(以公共利益為目標,權力掌握在一個人手中)、貴族政體(以公共利益為目標,權力掌握的少數人手裡)、共和政體(以公共利益為目標,權力掌握的大多數人手裡)。蛻變的政體分為僭主政體(以私人利益為依據,是蛻變了的君主政體)、寡頭政體(以富人的利益為目標,是蛻變了的貴族政體)和平民政體(以窮人的利益為依據,是蛻變了的共和政體)。
他在這部分也論述了法律的問題。他認為法律分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他認為,城邦應該委任那些能夠公正裁決法律沒有做出規定的事例的人為官員;除此之外,城邦還應隨著時間推移,根據城邦和公民的新經驗來修改和補充新的法律,使法律的統治能與時俱進,保持旺盛的活力和生命力。而且,他還認為,能用法律統治的地方盡量用法律來實施法律統治,法律無規定的地方和時候就必須用人來裁決,並且參與裁決的人應該是多人。
第四部分首先再次提及法律的重要性,然後分析了政體多樣性的原因,再分別對平民政體、寡頭政體和貴族政體進行細分,並提出「中庸政體」是最好的政體的觀點和闡述了政體的三要素。
在這部分的開始,亞里士多德再次強調法律的思想。他說,法律是根據政體制定的,是對政體諸多要素的內容的規定和確認。各個當權者必須依照法律來進行統治,並有義務防止別人違反法律;立法者在制定法律時,必須了解政體的類別和這些政體類型之間的差異。
緊接著,他分析了政體多樣性的原因。他認為,每一個城邦都是由不同的要素和部分構成,這些要素和部分在不同的城邦結構和分布是各不相同的。因為,城邦是由不同的家庭構成;城邦的人群有不同的階層;城邦中人的財富、出身、德性等方面也存在著差別。
然後,他對平民政體、寡頭政體、貴族政體分別進行了更細的分類。
接著,他提到了「中庸政體」是最優良的政體的觀點。所謂「中庸政體」是中間階級人數佔主導,並由中間階層掌權的政體。因為,中間階層既不會掠奪富人的財富,也不會剝奪窮人,更不會由黨爭。他進一步說到,任何一個城邦在構建上都包含性質和數量兩個方面。所謂性質是指自由、財富、教育和門第;而數量指認可的數量。他進一步指出,在任何一個城邦中,沒有任何階層同時在數量和性質上占雙重優勢。所以,要保持一個相對政體的穩定,就要使其支撐者力量大於反對者力量;各個階層在制定法律時,要使中間階層的利益和要求得到顧及。
在這部分的最後,亞里士多德闡述了政體的三要素。他認為,政體應該包括議事、行政、司法三個要素。議事要素負責戰爭與和平、結盟與解盟等公共事務以及法律、死刑、官員選舉和審查等方面事務。這個機構可以由全體公民或部分公民擔任。行政要素則負責各種官職的安排和配置。司法要素主要指法庭的審判等職能;而司法方式的區分標准包括:法庭成員、審理對象、成員任用方式、法庭形式等。
第五部分重要論述了政體的變更和保全的問題。
他認為,政體變更的共同原因有: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為了避免財產和名譽受到損失;遭到輕蔑或感到恐懼;城邦某部分不成比例地增長;選舉舞弊;城邦之間的失調和戰爭;城邦的地形、位置等。緊接著,他分別詳細論述了平民政體、寡頭政體、貴族政體變更的原因。
接下來,他論述了政體保全的問題。他認為政體保全的共同方式有:讓城邦所有人都嚴格奉公守法;通過法律防止權貴階層之間的敵對和私鬥;巧妙地利用政體所面臨的威脅;通過法律防止任何人擁有過多、過大的權力;官員們奉公守法、嚴格自律;通過法律使願意並有能力維持現政體的人比不願意、沒能力維持現政體的人要多;對公民實施教育等等。接下來,他論述了君主政體和寡頭政體的保全問題。他認為僭主制政體的保全的方法有:抑制公民的心志並在公民之間製造不信任感;使公民無力量有所作為;僭主不露嚴厲只顯尊貴,要人看到他的人尊敬他;避免暴政;向公民表明呀自己的統治是為了公共利益等等。
在這部分的最後,他分析了蘇格拉底政體變革思想的不足。
第六部分主要論述了政體的構建問題。在論述政體構建問題之前,亞里士多德說明了平民政體的原則和特徵。
他認為,平民政體的原則是自由。這里的自由是指人能夠隨心所欲的生活、每個人輪流地進行統治和被統治。另外,他認為平民政體的特徵應該包括以下方面:官員由全體公民選舉產生;官員通過抽簽產生;全體公民統治每一個人,每一個人又統治全體公民;就職的官員沒有財產要求或者只要很低的要求;一個人不能兩次擔任同一官職;官員的任期是短暫的;所有的公民都有審判權,一切案件都由公民選出的人來審理;公民大會對一切事情,至少是重要的事情有最後的決定權。
他認為在進行政體的構建時,要著眼於長遠。部隊的組成方面,要根據城邦的地理環境來決定兵種和數量。最後他著重論述了官員的設置問題。他認為,官員的應該包括以下幾種類型:商業管理的官員;負責城鎮建設的官員;負責鄉村建築的官員;負責公共收入的官員;負責登記各種契約和法庭判決的官員;負責執行司法判決、罰款和監督犯人的官員;經手公共款項的官員;負責宗教事務的官員;負責公民教化的官員等等。
第七部分主要論述了理想城邦應該具備的條件。
他認為,在一個理想的城邦中,個人的幸福和城邦的幸福應該是一致的;人口合理、地理環境優越,軍事力量強大;人民的生命力旺盛而且富有思想。除此之外,階層劃分應該合理;城邦選址合理;婚配及生育合理。最後是注重兒童的教育。
第八部分主要論述了青少年的培養問題。
他認為,對青少年的培養是城邦共同的責任。在對青少年進行的教育內容要適當而且要全面。他還主張通過讀寫、體育、音樂、繪畫等對青少年進行培養。
亞里士多德這本書,論述了多方面的內容,開創了政治學研究之先河,使政治學成為獨立的學科。
但他的思想也有不足之處。他認為人生來就是不平等的,如他認為有的人天生就適合做奴隸,有的人天生就適合做自由民,有的人天生適合做統治者。
另外他的思想又有自相違背的地方。他在論述平民政體的原則時,官員應該有全體公民產生,但在後面他又說官員應該通過抽簽產生。到底是哪個,我們不知道。

《政治學》各章節的主要內容:
卷一 論家庭
一,簡要論述城邦的目的。
共同體是為著某種善而建立的。城邦是最崇高,最有權威,並包含一切其他共同體的共同體。
所以,城邦追求的是至善。
二,論述城邦形成的過程,得出城邦的形成是自然的,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
首先,世間有著必須存在的結合體,他們一旦分離便不可能存在。即男人與女人,是為著繁衍、類的延續而必須結合在一起。而天生的統治者和被統治者也是為了保存而建立了聯合體(能夠運籌帷幄的人天生就適於作統治者和主人,那些能夠用身體去勞作的人是被統治者,而且是天生的奴隸,所以他們具有共同的利益)。這樣兩種結合體在一起,首先必然形成家庭。由此得出家庭是為了滿足日常生活需要而自然形成的共同體。接著,一個家庭通過繁衍,就形成村落最古老最自然的形式。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最早的城邦由國王治理。而高級的村落就是由多個家庭為著比生活必需品更多的東西而聯合形成的。最後,多個村落為了美好生活聯合形成大到足以自足或近乎自足時,城邦就形成了。如果早期的共同體形式是自然的,那麼城邦也是自然的,因為這就是它們的目的。事物的本性(自然)就是目的;每一個事物是什麼,只有當其完全生成時,我們才能說出他們每一個的本性,比如人的,馬的以及家庭的本性。終極因和目的是至善,自足便是目的和至善。和其他動物比起來,人的獨特之處就在於,他具有善和惡,公正與不公正以及諸如此類的感覺。
三,進一步論證城邦作為整體必然優先於家庭和個人。當個人被隔離開時他就不再是自足的,就像部分之於整體一樣。人類天生就注入了社會本能,最先締造城邦的人乃是給人們最大恩澤的人。智能和德性可能為人們最邪惡的目的所用。(所以,必須要有一個到處充滿了德性的城邦來規范人們,使之更好的生活。)公正是為政的准繩,因為實施公正可以確定是非曲直,而這就是一個政治共同體秩序的基礎。四,由構成城邦的基本單位論述開始——家庭管理,以便比較各種統治。家庭:是由自由人和奴隸組成的。其中包括主奴關系,夫妻(配偶關系),父子(親嗣關系)以及一種「致富術」。關於主奴關系的論述:首先提出兩種觀點:1、主任如何管理家奴是學問,家政,訓奴。2、主人對奴隸的統治背離了自然,主奴差別是法規所定,強制,所以不公正。由物質交換的原始產生了作為中介的貨幣。由貨幣的流通,社會發展了商業和放債這類致富技術。貨幣原非生活所需的真正財富;不同於為家庭獲得必須的有限產業,經商和放債,無限度的聚集金錢,不合自然。
憑治產技術,獲得了家庭所需之後,家務管理就在安排這些供應作適當消費,全家可以得適當生活。遵循營生的目的,家住應以呵護自然的經營、即農牧為重。為財貨而財貨,放債取息乃是社會最惡劣的經營活動。
獲取財產各種方式的類別及其實際的研究。壟斷獲取暴利的若干實例。
論夫婦和父子,並通論治家要道:以國喻家,夫婦關系類似政治家的治理其自由人民,父子關系類似君王的統治其臣民。
家務管理善在培養善德,其目的在使全家的人都達成善德。主從的道德標准相異,為主為父為夫同為奴為妻為子女各有其所善。努力雖無理智,卻異乎於畜而能感應理智,主任業應該以善德教導奴隸;至於自由從屬如婦孺的教育問題當待以後另論。
卷二 論理想城邦和優良城邦
評柏拉圖的《理想國》中的政治理想:參加政治團體的人們必須有所共通。柏拉圖主張廢棄家庭和私產,使一切財務和妻子完全歸公。
論妻子公育:柏拉圖所持的目的在去私尚公,力求城邦的劃一。但自然萬物因分化二發展;城邦中不同分子個作不同貢獻,因而能夠彼此趨於自足,過分劃一的城邦將無以自給。
柏拉圖用以達成這種統一的目的的手段亦屬謬論。人類的私心不會應廢除了私產制度就跟著消失,共產團體將發生更多的財務糾紛。至於妻子公育使人人都成為公父和公子,並無正真的親人。人各取其所需,政治法度終究不能毀滅自然本性。
妻子公育的理想在實踐的細節上更可引起種種困難;如果父子兄弟互不相認,則人情將淡薄如水,而悖論的罪行也將無異別於其他罪行。柏拉圖所擬階級轉換等手續都是不切實際的。
論財產公有:財產的管理和應用兩都歸公不如私有而共同擁有合適;財產私管可以得到比較認真的經營,而物質互濟可以培養人們博施善心。人間因財務而起的罪行,起根源在於人類的惡性;公產既不能消除人的惡性,也不能整齊群眾的意志,唯有憑教育消除人的惡性,然後城邦可以統一。
評柏拉圖《法律篇》中的政治理想:這里所擬的理想城邦比較接近實際而地域較大。他不再提倡財務和妻子公有,但仍有所謬論:他所擬的均產條例,忽略了各家財務的定額和人口增值的限制。他所擬的共和體制,對於城邦各要素沒有實適當調整;所擬選舉的當時含有寡頭的傾向。
評發勒亞的法制:法勒亞法制的要旨在平均地產。均產需限制人口的增長,並先制訂適當的資產額。要使人民去惡向善,以法制維持財產的定額,毋寧以教育提高其道德水準。發勒亞法制過度重視物質因素。
評希朴達摩的法制:希朴達摩的法制一切尚「三「,人民分三級,土地分三級,律例分三科。希氏另外還擬有若干新律,如獎勵制度。獎勵制度,勢將促進變革。過時而失效的律例應當廢止,但禮法都有本源,不易輕率的更張。
論斯巴達政體:從事公務的人們需要有閑暇,奴隸制度所以保證公民的閑暇:斯巴達由赫盧太從事耕作,所以大家都能參加公務,致力征戰。斯巴達婦女 縱,財富集於少數人手中。監察院、長老院、二王制、會餐規定,也各有疵瑕之處。斯巴達以尚武為立法宗旨,後果不良。財政亦陷於睏乏。
論克里特式政體:克里特島各城邦的政體同斯巴達相似,而較斯巴達較為原始。會餐制度優於斯巴達,檢查制度較差。克里特統治集團狹隘而多黨派,常常起內抗;惟該島孤懸大海,自古少外患,應此長時間中時期能免於大難。
論迦太基政體:迦太基政體同斯巴達相似而有很多有優點。其制基於貴族政體而兼有平民和寡頭因素。其缺點之大者則在過重財富;名位可以 求,官吏史貪污成風,而且多兼職。常常遷移平民到拓殖地區,使能致富,所以國內頗為平安。
在前代立法家中,為雅典創制的梭倫可稱惠達,他懷有民主報復,完成一代新政,而能保全舊德,不棄良規。
卷三 公民和政治理論
城邦為公民的集體,我們就應該先了解公民的本質。居住權利和訴訟權利,或公民的後裔,都不足於構成公民身份;政治權利才是公民資格的真正條件。在貧民政體中,「凡屬公民就終生具有參加議事、司法和行政權機構的權利。」就一般政體而言,「凡屬公民」在一定時期可以參加議司法和議事機構。
依照常例,雙親都是公民的後裔方可成為公民。在一般改革以後,許多人能夠入籍為新公民,這些新公民雖非世族,但照上述定義,他即獲得了政治權利,就在實際上以是一位公民了。
有人說革命政府這種籍法而成為新公民的人不能算是城邦的真正公民。因此,我們應該辯證城邦的統一性。
另一個應該辯證的問題是:「好公民的品德是否同於善人的品德?」不同政體各有不同宗旨,各各需要與其宗旨相符的好公民。雖在理想國城邦中,相異的政治機能也得具有不同的善德,而舉世的善人,其善德卻是相同。所以好公民不必都是善人。唯有理想城邦而其所擬政治又屬輪番為治的體系,其中公民必須兼具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品德,人人都要具備四善德:在這里好公民便同於善人。
藝匠和勞工雖為城邦所必須,他們卻並不具備好公民所應得的善德,不應登籍而為公民。但不同的政體佳佳作不同的登籍法,貴族政體照例不許工匠為公民,寡頭政體則富有的工匠可以登籍。至於平民城邦要素戶口減少而國家需要兵士,往往放寬登籍法,收納工匠。
政體憑其所立的宗旨及其政權的形態而分類。就宗旨而言,凡顧及全邦人民的共同利益而為之圖謀優良生活者列為正宗政體;反之,僅圖統治階級的變態政體。
就政權的形態而言,正宗政體可依統治者的為一人,為少數人或多數人而分作君主、貴族和共和政體三類型,變態政體則相應的分做債主、寡頭、平民三類型。
可是政權分類的實際不僅在執政者的人數,由資產多少分化的社會階級才是政權的基礎:寡頭政體實在是富室的統治而平民政體則為窮人的統治,其人數的多少只是階級區別的屬性,不是階級區別的本質。
各種爭議持有不同的正義觀念:平民主義者認為人們出生相等,變應一切權利都相等。寡頭政體則認為人們財富不等,並一切權利不相等。城邦的目的不僅求人類的生存,而且要實現共同的優良生活,不許多這一種目的有所貢獻,依照所貢獻的輕重,分配相應的權利。
城邦的最高統治權究應寄託平民群眾或少數富室或少數國足或最優勝的一人或債主,特難確定。如果說最高權利不應寄託於任何人或若幹人而只應寄託於法律,這也難以定論。
政治道德特重正義。正義依」公平「原則,把等量的食物分配給等量的人們。政治權利的分配標准當以對該集團的貢獻為衡:每一個人盡多少義務就分配多少權利。
王制有五種:斯巴達式,野蠻民族的王,民選總裁,史詩時代的王制,全權君主。
卷四 現實政體的類別
政治學研究理想整體,兼及現實問題,例如:在現實條件下什麼式可依做到的最優良的政體;什麼式多數城邦可施行的最優良政體;怎樣保全現實個政體;個政體中較重要的平民和寡頭兩類型又有那些區別。政治學研究整體也研究法律。
除君主制和貴族政體而外,我們應當繼續論列正宗的共和政體和變態平民、寡頭、債主四類型,說明其種類並分析怎樣的公民團體適應怎樣的形式,以及各種形式怎樣可以構成和怎樣而墜毀,又怎樣可依保全。
各政體類型分別起因於出城城邦的各部分,例如平民群眾和貴族的差異。各城邦中政治職司可作若干不同安排,也就可依又若干不同的政體。有人說各政體只有平民和寡頭兩類型,其餘都是兩類型的間體,這個說法很概括但不確切。
平民整體為多數窮人的統治,寡頭政體為少數富有者的統治。動物各種器官的差異及組成方式的分析而為之類別,我們也應該城邦的社會組成以及各該政體的所有形式。由這樣的分析,可見平民整體可以分為五類。相似的,寡頭政體有四類,最惡劣的一種是「門閥政體」,執政黨派極狹隘,名位竟由世襲,而且權利超越法律,它也類似債政。
貴族政體的純種應該是以德才兼備為主的政體;其餘三種混有其它因素,亦接近於共和政體。
為政善中庸,以中產者為主的共和政體介於平民之間,可以協調兩階級的爭端,較為嚴重而適宜於一般城邦。但自古以來,中產者既為數不多,又不奔竟於政治權利,而斯巴達和雅典兩大城邦分別鼓勵其連國各趨於貧民和寡頭兩個極端,於是共和之制在希臘就少見了。
混合政體要求質量之間的平衡。要是國內的尚數的平民已強於尚質的富室,則勢必樹立平民政體,反之,則樹立寡頭政權。
寡頭政體欺騙平民群眾的方式有五種。平民整體也有相應欺騙富室的方法。但欺騙不如誠實,偏勝不如協調。一國團體的編組相似於武裝部隊的編組。欺騙方式總是不能使人為國宣勞,獻身效命。
城邦都有議事、行政、審判三機能。構成議事機能的方式,全體公民和議一切事情,部分公民和議一切事情,全體公民和議部分事情和部分公民和議部分事情。在實施時三種方式又可以有若干不同安排以適應各類型政體的各個品種。
就行政機構而言,各職司的種類為數或多或少,許可權或輕或重,任期或長或短,受任方式或為選舉或為抓鬮,各有若干不同方式,各種政體應當各自選擇與其建國宗旨相符合的安排。審判機構,即法庭,以案件性質合審判程序而為區別,分列八類。
卷五 政變和改革
一般的城邦都已一偏爭正義與平等觀念作為建政原則,邦內有相異的各部分就企圖推翻這種政權,這是引起政變和改革的一般原因。政變優勢把舊政體完全顛覆,有時只作為某些局部的改革。
平民主義以數量論平等,各有所偏,都不能免於內抗,但貧民整體常常較寡頭政體為穩定。從三個方面分析變革的一般原因:一般的心裡狀況,革命者的企圖,以及事變發生的動機。
平民政體常常因群眾領袖所持侵害富室的政策而引起變革,或激成富室的反動,或群眾趁機而自立為債主。政治活動家每每竟求擴大群眾權利以取媚平民,於是平民政體由溫和的舊政體,轉變為近代的極端類型了。寡頭政體的變革常常起因於政府政體虐待平民,或統治者的內部前向。有時社會財富的增值,具有任官資格的人數日增,統治集團的組成即以變更,跟著也發生了政體的變更。
平民、寡頭、貴族、共和政體所由維持和保全的方式:整頓法紀,防微杜漸;講求中信,協和整邦;時常警惕寇敵,團結人民,賞罰有節,注意幫內不成之徒,勿讓某一部分人興旺。
繼續敘述保全各政體的方法:執政人員應當忠誠而且具有才德,並守法不拘。任何政體都應當球的大多數任的擁護,才能穩定。一切措施都不可趨於極端,唯有中庸之道始能持久。教育人民使其生活思想和日常行為符合於憲法要旨;世人對公民教育往往疏忽,極端平民政體尤其輕率,鼓勵隨心所欲的自由。
保全王室有賴於謙恭溫和。保全債主有兩種政策,其一採取和極端平民政體相類似的高壓政策,以嚴刑摧殘人民的意志,以重客耗竭他們的余資,並散布不和的種子使人民互相猜疑。另一種政策為偽裝王制,免資克制,粉飾為仁政,由此稍延其命運。
但專制是無法持久的,古來債主都命運短暫。評述柏拉圖《理想國》中若干有關的論說。
卷六 建立平民政體的方法
平民政體的各品種由:性質不同的人民及各民主機能和職司的不同組合方式構成。
平民政體以自由為宗旨,對於正事應輪番參加,對生活要求「隨心所欲」。行政、司法、議事三種機能的安排,就需各各符合這種自由宗旨。議事和審判職權公開與全體公民、選任多用抽簽、開會應給予津貼和官吏任期時間。都是平民政體機構的特徵。
平民主義以最高權利依託於人數,寡頭主義則依託於財富。依這些原則所建立的最高權利尚使凌駕法律之上,都可能實施不以。良好的機構應該包含兩個原則,使執掌最高治權的團體,既多餘人數,又富於資財。
由四種性質不同的人民所建成的平民政體,以農業式為最佳,在這種平民政體中,資產較多和較少階級的利益可保持平衡。這種政體自當採取促進農業發展的政策。其次為牧業式;第三為工商式,最後還有全體式的極端平民制度。
最好的一種寡頭政體相應於農業平民政體,任官的財產資格不高。挨次至末一種寡頭政體,財產資格訂的特別高,相應於極端平民政體的完全依仗人數,這就單獨著種財富,其為治必難穩定。軍事組成對於寡頭機構影響特別大,騎兵利於寡頭。反之輕裝步兵和海軍利於平民政體。
一般政體都有應謹慎重建立各種職司。列敘一切城邦所應設置的重要職司,以及某些城邦所應特設的職司。
卷七 政治理想和教育原則
卷八青年訓練
假定最優良的生活對於個人或城邦共同體而言,是具備了足夠的需用的德性以至於能夠擁有適合於德性的行為的生活。最優秀的政體必然是這樣一種體制,遵從它人們能夠有最善良的行為和最快樂的生活。(在此,亞里士多德承認大多數城邦的目標是謀求強權)立法者應以閑暇與和平作為法制目的。
《政治學》中得到的啟示:
1、做人、做事不能太偏激,不能走極端,要適度中庸。
2、善政是亞里士多德政治學中的重要范疇,介於理想和現實之間,其經濟社會前提是私有公用的財產制度與中產階級主導的社會結構,其制度安排是法治之上的混合政體,其人文基礎是城邦主導的德性教育.亞里士多德的善政理論,為現代政治學理論研究提供了有價值的精神資源和啟示。
3、亞里士多德在其名著《政治學》中,對和諧而穩定的理想社會進行了諸多設計和論述.為了維護充滿危機的古希臘城邦,亞里士多德提出構建以中產階級為主體的法治社會,強調公平和正義在保持城邦穩定與和諧中的重要作用,主張社會組成的多樣化,重視教育和人口的數量和質量,提倡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從理論上對構建城邦的和諧穩定進行了大膽的設想和規劃.其中的許多閃光點對於當今我們正在進行的和諧社會建設具有重要的參考、啟發與借鑒作用.
4、要敢於懷疑,敢於提出錯誤觀點,有自己的主見,有自己的思想。

⑸ 收集中國古代5部法律著作

《法經》復,戰國時制期的魏國的李悝主持編寫的,是歷史上最早的一部粗具體系的成文法典。《九章律》,漢朝、蕭何主持編寫。《泰始律》,晉武帝泰始三年(267年),亦稱晉律。《唐律疏議》,唐朝永徽四年十一月,高宗頒布的。《宋刑統》,宋太祖建隆四年,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由朝廷刊版印發的、發行全國的封建法典。五部夠了,還需要的話,到我空間里留言就可以了!

⑹ 怎樣評述《社會契約論》

《社會契約論》的主要觀點:

1、契約關系。一個理想的社會建立於人與人之間而非人與政府之間的契約關系。

2、關於社會契約中的契約自由。

3、公共意志與人民的角色。

《社會契約論》分為四卷:第一卷論述了社會結構和社會契約,第二卷闡述主權及其權利,第三卷闡述政府及其運作形式,第四卷討論幾種社會組織。

《社會契約論》中主權在民的思想,是現代民主制度的基石,深刻地影響了歐洲的革命運動和英屬北美殖民地的獨立戰爭。

創作過程

盧梭於1759年開始寫《社會契約論》,1762年4月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出版。其實,這本書的思想准備時期更早,1756年開始,他就計劃寫一部《政治制度論》,但由於要寫《新愛洛綺絲》便擱置了。

他在寫這本書的構思時寫道:「在我已經動筆寫那些作品之中,我長久以來一直在構思,搞得最有興味,並想以畢生的精力去搞,而且,依我主觀的看法,將來最能使我成名的——就是我那部《社會契約論》,我第一次想寫這樣一部書,已經是十三四年前的事了。」

但這本書,盧梭始終未完成,有一部分稿子也丟掉了。當1761年《社會契約論》完成之後受到了重重阻撓,不得不在荷蘭出版,然後偷運回法國。

⑺ 中國三大禮儀名著

《周禮》、《儀禮》、《禮記》是古代各個朝代制定禮儀制度的經典著作。

《周禮》又名《周官》,是三禮之首,漢世初出,因與《尚書·周官篇》相混,改為《周官經》。西漢末列為經而屬於禮,故有《周禮》之名。這部書搜集了周王朝及各諸侯國官制及制度,以儒家的政治理想加以增減取捨匯編而成。《周禮》共分六篇,包括「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其中,「冬官」一篇早已散佚,西漢時補以「考工記」,稱為「冬官考工記」。全書共分四十二卷。
《儀禮》又稱《禮經》或《士禮》,是先秦五經之一,它最初直接被稱作「禮」。該書大致形成於春秋後期,有人認為是孔子編訂的。孔子確實將禮作為教學的實踐環節。《儀禮》一書的內容主要是冠、昏、喪、祭、朝、聘、燕享等等典禮的詳細儀式,闡述了春秋戰國時期士大夫階層的禮儀,提倡一種有等差的人倫禮儀,其中今天我們所能見到的體現「親親尊尊」原則的禮儀,以《儀禮·喪服》最為詳細明確,它不僅反映了當時的社會制度與血緣關系,而且對後世社會組織、文化觀念有著重要影響。讀了可以明白封建貴族的繁文縟節,可以考見古代宮室、舟車、衣服、飲食等日常生活情形,以及宗教信仰、親族制度、政治組織和外交方式等。
《禮記》的內容主要是記載和論述先秦的禮制、禮意,解釋《儀禮》,記錄孔子和弟子等的問答,記述修身作人的准則。實際上,這部九萬字左右的著作內容廣博,門類雜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學、歷史、祭祀、文藝、日常生活、歷法、地理等諸多方面,幾乎包羅萬象,集中體現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學和倫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會的重要資料。

⑻ 行政法學習必讀的書

公法的變遷 法律與國家 作者:(法)萊昂·狄驥(Leon Duguit)著;鄭戈,冷靜譯 頁數專:451 【作者】(法)萊昂屬·狄驥(Leon Duguit)著;鄭戈,冷靜譯 【叢書名】法國公法與公共行政名著譯叢 【形態項】 451 ; 20cm 【出版項】 春風文藝出版社 遼海出版社 , 1999 【ISBN號】 7-5313-2127-0 / D956.521;D90 【原書定價】 25 【主題詞】行政法(學科: 法學 學科: 研究 地點: 法國) 【參考文獻格式】(法)萊昂·狄驥(Leon Duguit)著;鄭戈,冷靜譯. 公法的變遷 法律與國家. 春風文藝出版社 遼海出版社, 1999.

⑼ 行政管理學著名的學者都有哪些,他們都有些什麼著作

1.中國,兩千多年前《左傳》中,有「行其政事」、「行其政令」的記載。三百多年前撰寫的《綱鑒易知錄》中,也有「召公、周公行政」的記載。
2.國外,兩千多年前,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就使用過「行政」一詞。現今國際普遍採用的《社會科學大辭典》,對「行政」(Administration)的解釋就是:管理國家事務。
3.西方學者對「行政」概念的界定四種角度及觀點: (1)小政府(即行政部門)的角度——魏勞畢;(2)國家職能的角度——古德諾; (3)管理的角度——懷特;(4)公共政策的角度——戈德特納
4.西方,最早論述政治與行政的區別,從政治與行政分離的角度來解釋行政的是美國的威爾遜和古德諾,蘊涵了「政治是國家意志的表達,行政是國家意志的執行」的觀點。
5.從管理功能的角度來解釋行政的學者認為,一切管理都是行政,國家管理機關、一切營利與非營利的公共管理機關、私人企業管理機構及其活動,毫無例外地都屬於行政。特別是20世紀初期的科學管理革命,使一般管理與行政機關的管理相互融合。
6.毛澤東倡導並為實踐證明,「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7.行政學誕生於美國,以1887年威爾遜發表《行政管理學之研究》為標志。 8.「行政國家」的出現,以在法制基礎上行政機關規模的擴大、行政人員隊伍的增長和公共事務管理職能的發展為標志。
9.19世紀末,美國國內的文官改革運動直接推動了行政學的研究。
10.形成時期,又稱科學管理時期。這個時期大致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30年代。如1887年威爾遜發表的《行政管理學之研究》、1900年古德諾出版的《政治與行政》、1912年泰羅的《科學管理原理》、1926年懷特的《行政管理學導論》和魏勞畢的《公共行政原理》。
11.成長時期,又稱行為科學時期。這個時期大致在20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梅奧的著名的「霍桑實驗」、以巴納德為代表的動態平衡理論、以西蒙為代表的決策理論、以麥格雷戈為代表的X—Y理論、以馬斯洛為代表的人的需要層次理論。
12.發展時期,又稱現代科學管理理論時期或新公共行政管理時期。這個時期大致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至今。最有影響和最有成就的流派,是以布坎南為代表的公共選擇學派;以科斯為代表的新制度經濟學派,其主要代表人物包括科斯、諾斯、威廉姆遜與德姆塞茨等,主要理論貢獻有交易成本理論、代理理論、制度創新理論等;美國社會學家帕森思提出的每個組織系統分為決策、管理和技術三個層次;美國哈佛大學的高斯等強調行政環境的重要性。
13.古典管理理論學派的泰羅提出的工作定額管理,開了科學管理的先河。 14.法約爾把管理活動概括為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
15.古利克又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著名的管理七職能論。
16.梅奧等人的「霍桑實驗」和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開創了行為科學管理的新階段。他們強調非正式組織的作用,強調人際關系和激勵因素等。
17.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西方管理思想和流派又大量涌現,以至於被孔德稱為管理理論的「叢林」出現了。
18.1984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和勞動人事部召開了建國以來由政府主持的第一次研究行政學的會議——行政科學研討會,標志著行政學在我國的重建,並成為行政學進一步發展的起點。
19.行政學的恢復、重建的過程中的幾件事:一是1982年夏書章教授在《人民日報》上發表文章,首次呼籲「要把行政學研究提到議事日程」。二是1982年中國政治學會委託復旦大學舉辦全國政治學培訓班,行政學是培訓的主要課程之一。三是1984年8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與勞動人事部在吉林市召開了全國「行政科學研討會」。這是一次關於建立我國行政學的研討會。這次會議所取得的最大成就,是把行政學作為一門綜合性的學科提出來。
20.法國管理學家法約爾在其名著《工業管理和一般管理》一書中提出了「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的五職能論;
21.美國管理學家盧瑟·古利克與英國管理學家林德爾·厄威克則在《行政管理科學論文集》中將古典管理學派有關管理職能的理論加以系統化,進一步提出了有名的「POSDCRB」,即「計劃、組織、人事、指揮、協調、報告、預算」的七職能論。
22.決策職能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受到人們的重視。如著名管理學家西蒙就特別強調指出,管理就是決策,決策貫穿於管理過程的始終。
23.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家亞當·斯密等以理性經濟人假設為基礎,極力推崇市場機制這只「看不見的手」,反對政府幹預經濟生活,認為最好的政府就是干預得少的政府。亞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利己的潤滑油將使經濟齒輪以奇跡般的方式來運轉,不需要計劃,不需要國家元首的統治,市場會解決一切問題。」
24.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提出,要全面增強國家的作用,政府不應該再僅僅是社會秩序的消極保護人,而且還應該是社會秩序與經濟生活的積極干預者,由此形成了干預主義的政府職能論。這一理論認為,市場並不是萬能的,如果沒有國家的宏觀管理,市場經濟就會成為萬惡之源,資源也會遭到毀滅和破壞。 25.1988年美國蘭德公司,查·沃爾夫主持完成的報告《市場或政府——權衡兩種不完善的選擇》中對此作了探討。沃爾夫的結論是:既要使政府在改善和擴展市場中發揮作用,又要利用市場力量改善政府功能。也就是說,利用政府彌補市場缺陷,同時利用市場克服政府失敗。
26.19世紀德國經濟學家瓦格納認為,為滿足較高的社會發展,政府活動也必然隨之增加。城市化與高居住密度將產生外部性,擁擠又需要政府進行干預與調節。這一切都使政府活動的加強成為必需。他的這一論斷被稱為「國家活動不斷增加的法則」,又稱「瓦格納法則」。
27.在當代西方行政理論中,對非正式組織的研究起源於霍桑實驗。霍桑實驗奠定了非正式組織理論的基礎。
28.首次提出非正式組織理論的是美國學者巴納德。他在《經理的職能》一書中指出:「非正式組織應是在正式組織中,由於個人之間的相互接觸、相互影響而形成的自由結合體,它不具有特定的目的,而是具有偶發性或自然形成的。」 29.古典行政組織理論,這是西方早期的行政組織理論 1)以泰羅為代表的科學管理組織理論,把組織成員看做機械性組織中的一個部件,主張對他們的生活機能和工作行為進行分解和合成,建立一套標准化的、規范化的工作方式,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組織效率。 2)以法約爾、古利克為代表的行政管理組織理論,著重研究組織要素和原則,提出了分工協作、權責一致、命令統一、指揮統一、集權與分權適當、強化紀律和秩序等14項原則和計劃、組織、人事、指揮、協調、報告、預算的管理7種職能理論; 3)以韋伯為代表的科層組織理論,主張依法管理、權責一致、分層定等、專業分工、競考錄用人員、以職定薪等,認為只有這樣,才是理想的組織。
30.新古典組織理論,又稱為行為科學組織理論 1)以梅奧為代表的人際關系組織理論,主張建立一個「和諧有效率」的組織。 2)以巴納德為代表的組織平衡理論,重視正式組織與非正式組織、個體與群體的平衡; 3)以西蒙為代表的決策過程組織理論,認為決策貫穿於管理的全過程,管理就是決策。
31.現代組織理論:重視從社會整體聯系、環境影響、發展變化等方面研究行政組織。 1)以卡斯特、羅森茨韋克為代表的系統分析組織理論,認為行政組織是一個「結構的社會技術系統」,由許多分系統組成; 2)以勞倫斯、洛西、伍德沃德為代表的權變組織理論,主張「如果……那麼」這一權變關系。
32.組織設計理論。認為,組織設計作為有效知識管理的杠桿力量,在知識密集型經濟中取得成功的思想觀念將逐漸增強。
33.馬克思、恩格斯的組織理論 1)隨時撤換和罷免由普選產生的代表。2)建立「廉價政府」。3)「議行合一」。 (4)罷免的勤務員來代替官僚。
34.列寧的組織理論:罷免制
35.鄧小平的行政組織理論 「精簡機構是一場革命」;「膽子要大,步子要穩,走一步,看一步」。
36.人事管理多元模式:人力資源體系的3D檢測系統[Dorightthings(做正確的事),Dothingsright(把事做正確),Doarightresult(得出正確的結果)];3P模式[核心人力資源管理技術中的職位與崗位分析(POSITION),績效分析(PERFORMANCE),工資分配方案設計(PAYMENT)];全視角考核(也叫360度反饋系統);
37.西方公務員制度,源於中國古代的科舉制,而始於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後建立的文官制度。1870年,英國公務員制度因此而正式誕生。美國,1883年確立。 38.1980年8月,鄧小平關於《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的講話是我國進行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導性文件,拉開了我國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序幕。
39.20世紀初,泰羅提出計劃(管理)職能與執行職能分開的科學管理,開創了人類社會管理的新紀元。
40.20世紀中期美國,以領導管理為職業的「軟專家」便應運而生,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領導管理工作專業化,美國的泰羅和法國的法約爾是這個時代的主要理論開創者。
41.毛澤東同志說:「科學研究的區分,就是根據科學對象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性。因此,對於某現象領域所特有的某一種矛盾的研究,就構成某一門科學的對象。」
42.美國學者羅伯特·卡茨認為領導者必備三種技能:技術技能(專業業務能力)、人際技能(處理人際關系能力)、概念技能(分析和決策能力)。如果把領導者分為低、中、高三個層次,那麼三種技能的結構比例依次為:低階層——47:35:18,中階層——27:42:31,高階層——18:35:47。
43.我國早在先秦時期,就出現了「決策」一詞,例如,在《韓非子·孤憤》中有「智者決策於愚人,賢士程行於不肖」之說;楚漢相爭時代,韓信就戰爭戰略問題提出過有名的「決策向東,爭權天下」的思想。
44.現代管理學意義上的「決策」一詞及其理論的形成,則是在20世紀中葉發軔於美國。
45.黃達強,劉怡昌。 「行政溝通是行政組織及其個人對共同任務和問題獲得統一認識的方法和程序,也是交流思想,互通信息,統一認識的過程。」
46.H.孔茨/H.韋克里。 「信息溝通就是把社會各種輸入信號注入社會系統的手段。它也是一種改變行為、實現變革、使信息發揮積極作用和達到目標的手段。」
47.《中國大網路全書·政治學卷》。 「行政溝通是行政組織之間、行政組織與公務人員之間以及公務人員之間,為實現共同的行政目標,彼此交換意見,相互了解,求得共識的過程。」
48.美國著名管理學家孔茨的說法,噪音指「妨礙信息溝通的任何因素」。 49.英國學者斯坦耶爾和史密斯指出:協調是「組織作出決定時必不可少的,它貫穿於整個行政過程中……幾乎與管理同義。」
50.黃達強把控制和監督區分開來,他認為:「所謂控制,是指行政領導者和工作人員為保證實際工作能和計劃相一致而採取的管理活動,和協調不同,它不是對各組織之間、成員之間的關系,而是對一個組織中實際執行過程中與計劃的差距或背離,進而採取糾正的行動,使各項活動保質保量按時完成,達到預期目標」;而「行政監督是指對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進行的監察和督促活動。在我國是指黨和國家以及人民群眾根據法律規定,對各級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行政活動,實施全面而系統的嚴格監督。」
51.美國等國的年度預算從上年10月1日起到次年9月30日止,英國等國從上年4月1日起到次年3月31日止。
52.《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2003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
53.1994年,我國推行分稅制。1999年,財政部正式明確提出實施公共財政管理。2000年起我國在縣級推行政府采購制度。
54.網路規劃源於19世紀末美國學者甘特創制的甘特圖表,也叫條影圖。20世紀40年代,這種方法曾發展為橫條圖形規劃法,50年代後期才正式形成我們現在所說的網路規劃方法。
55.美國統計學家戴明首創「戴明循環」方法(又稱PDCA循環方法)。P、D、C、A分別是英語PLAN(計劃)、DO(實施)、CHECK(檢查)、ACTION(處置)的縮寫。
56.「帕累托分析法」又稱ABC重點管理方法,其原型是19世紀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托所創的庫存理論。0—80%的那些因素稱為A類因素,是主要因素;80%~90%的為B類,是次要因素;90%~100%的為C類,最次要因素。 20世紀50年代,這種理論被引入經濟領域,形成ABC管理方法,最早是在美國通用電器公司使用。
57.美國公共行政自威爾遜以來,一直視效率為其追求的終極目標。 1)威爾遜認為,行政學研究的目的,在於揭示政府能夠適當地和成功地進行什麼工作,以及政府怎樣才能以盡可能高的效率及在費用與能源方面用盡可能少的成本去完成這些適當的工作。 2)懷特指出,公共行政的目的,就是在官員和雇員的處置下,對各種資源加以最有效能地利用,使公共計劃得以最迅速、最經濟、最圓滿地完成。 3)古利克曾說,行政科學中,無論是公或私,基本的善就是效率。 58.科學管理理論的效率原則對公共行政的影響不亞於早期公共行政學者。由於效率價值觀在資本主義國家私營管理中的獨特地位,使得古典管理理論一開始就被打上了效率至上的烙印。 1)泰羅管理理論之所以被冠以「科學」二字,主要是由於他對於效率的研究並把效率作為基礎。泰羅意識到當時美國製造業,「那麼工人和經理人員雙方最重要的目的應該是培訓和發掘企業中每個工人的才子,使每個人盡他天賦之所能,干出最高檔的工作,以最快的速度達到最高的效率」 2)官僚制理論,等級森嚴的體制之所以被設計出來,乃是為了使行政機關更有效率地工作。在韋伯看來,上下服從、命令統一本身就是效率的保障。 59.威爾遜、韋伯等人,在對待效率與民主的關繫上,都認為二者存在一致性。
60.奧斯特羅姆的民主行政理論,效率是民主行政的核心觀點。「公益物品和服務產出的結果的衡量是根據其產出是否符合效率或其他績效准則。」其分析工具是經濟理論,對經濟、效率和科學的追求始終是品評公共政策的標准。
61.在公共行政發展過程中,效率與民主、責任、公平等價值取向從來都是交*存在的,只是在一定階段有所側重而已。圍繞這兩類不同的價值觀,演變出了公共行政發展史上的管理主義和憲制主義兩大範式。
62.20世紀後20年在西方國家興起的新公共管理運動,是建立在現代政治經濟學和私營部門管理方法之上的新理論。政府改革基本可以被定義為追求「三E」(Economy,Efficien」,Effectiveness,即經濟、效率、效能)目標的管理改革運動。
63.英國學者E.費利耶(EwanFelie)曾把新公共管理的效率取向歸納為「效率驅動模式」。他認為,這種模式代表了將私人部門管理的方法和技術引入到公共部門的嘗試,強調公共部門與私營部門一樣應以提高效率為核心。
64.英國是新公共管理運動的發源地之一,在其指導改革的核心綱領《改變政府管理:下一步行動方案》中,就提倡採用私營部門有效的管理方法,以改變公共部門低效率的現狀。為此專門在首相辦公室成立一個效率小組,專責效率稽核工作,其負責人由政府聘請企業家擔任。
65.在美國,強大的重塑政府改革運動不僅停留在理論造勢上,由副總統戈爾領導成立的國家績效評估委員會,把目標定為「創造一個少花錢多辦事的政府」。後期又通過《政府績效與成果法》,作為行政改革的重要法律依據。
66.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改革重點是推行民營化,因而在實施管理主義策略上更加徹底。整個民營化工作以提高績效為目標,通過解除管制、引入合同制和向市場轉移等方式,使公共部門面貌煥然一新。
67.美國,本和高斯從社會領域的基本構成要素入手分析,認為公域與私域由機構、利益和參與三元素組成。公共部門在這三方面所表現出來的與市場部門的異質性,就是公共性。
68.針對公共部門效率問題,查·沃爾夫指出,非市場性的政府產出通常是一些中間產出,也即充其量是最終產出代理┅┅間接的非市場產出對最終產出的貢獻程度是難以捉摸和難以量度的。
69.美國學者威爾遜《美國官僚政治》中將政府機構分成生產型組織、工藝型組織、程度型組織和應付型組織四種類型。
70.針對公共效率問題,有現代政府管理理論和公共選擇理論兩種不同看法的理論。
71.帕金森定律所揭示的現象:一方面是產生了尋租行為,增加了非生產性成本,造成資源的浪費;另一方面是導致了過多的公共物品供給(即過多的預算花在公共物品供給上),政府機構和功能惡性膨號長。
72.毛澤東同志曾指出:「我們的任務是過河,但是沒有橋或沒有船就不能過。不解決橋或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不解決方法問題,任務也只是瞎說一頓。」工作方法對提高工作效率、完成任務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效率最直接的制約因素是管理方法。以點帶面、典型帶動方法。這種方法是毛澤東同志倡導的一般號召與個別指導相結合的工作方法的運用。
73.古希臘思想家亞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整體大於部分之和。」其表達的是系統論的整體性原則。

http://59.105.128.138/subject02/subsubject0204.htm

⑽ 關於政治學名著的問題.(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洛克與霍布斯)

1交給少數哲學家,他把現實國家的改造和理想國家實現的希望,完全寄託於真正的哲學家能夠掌握國家最高權力上。根據柏拉圖設計的社會政治結構,哲學家壟斷城邦全部政治權力,被置於等級結構的頂端,即哲學家為王(哲學王),其他各等級則完全被排斥在城邦權力體系之外。 哲學家執政治國是柏拉圖的《理想國》中最具特色的內容之一,也是柏拉圖理想國家的核心內容。《理想國》的核心是正義,全書圍繞正義問題展開。哲學王統治則是實現柏拉圖正義理想的關鍵,離開哲學王統治,正義的實現也就成了一句空話。因此,為了實現正義理想,哲學王統治是必要的。同樣,哲學王統治也是合法的,它的合法性不在於人們的同意,而在於哲學家基於智慧統治的自然正當性,它無需經過人們的同意。有了必要性和合法性,不等於就有了可能性。柏拉圖認為,哲學家統治盡管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但極其困難。哲學家的產生就比較困難,哲學家成為統治者更為困難。最後,柏拉圖提到,如果哲學家有幸成為統治者,它要根據理想的模型來改造現實的城邦,建立一個正義的國家。
2
亞里士多德科學分為: (1)理論的科學(數學、自然科學和後來被稱為形而上學的第一哲學); (2)實踐的科學(倫理學、政治學、經濟學、戰略學和修飾學); (3)創造的科學,即詩學。
3異同點一:關於國家政體理論的不同理解霍布斯沿襲傳統的觀點,主權是不可分割、不可轉讓的,根據主權的歸屬,將國家分為三種政體形式:君主政體、貴族政體、和民主政體。這三種政體中,他認為君主政體最好,因為君主政體最能避免「內亂」。身為主權者的人,都有其自身的私利,主權者在處理公務時,往往為私利而侵害公益。在君主政體中,國家既然屬於君主個人,君主的私利就和公益結成一體,君主的私利就是公益。而在貴族和民主政體,國家的強盛為主權者個人所帶來的利益往往不如貪贓枉法或借內亂而謀得的私利,這就是在議會中常常因為內部爭吵而導致內戰的原因。霍布斯雖然擁護君主制度,但他並沒有反對貴族制、民主制。他認為三種政體沒有本質的區別,它們的不同不是權力的歸屬不同,而是保衛和平和人民安全的「便利程度不同」。人們在訂立契約時,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任何一種政體。但他強調,不管是哪一種政體,主權都必須集中在主權者手中,而不能交給人民。國家要麼是專制,要麼是無政府,二者必居其一。 洛克認為根據政府權力的性質和目的,政府必須實行法治,即政府只能以正式公布和經常有效的法律,而不是臨時的命令和未定的決議進行統治。只有實行法治,政府的權力才會受到限制,人民的生命、自由、財產權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從這種思想出發,洛克極力反對君主專制制度,他指出,在君主專制政體中,君主只是用心血來潮或毫無約束的意志代替法律,而沒有任何准繩和規定約束君主的行為。在這種情況下,人們的處境就會比自然狀態還要懷得多,因為在自然狀態中,人們若受到君主的侵害,不僅沒有申訴的權利,而且失去上述的自由。人們若把財產交給專制君主來保護,就好比人們為了防止狐狸的可能甘願為獅子所吞食。對於君主專制制度,他不僅反對暴君的專制,而且反對「賢君」的專制,因為如果賢君的繼承人不具備超人的智慧和善良的品德,就會將賢君所有權力變為殘害人民的特權,「賢君」同樣可以導致「暴政」。在任何情況下,君主專制政體「完全不可能是公民政府的一種形式」。洛克認為國家有三種權力:立法權、執行權和對外權。根據立法權的歸屬,將國家分為三種政體形式。立法權由社會大多數成員直接行使,並通過由他們自己委派的官史來執行法律的是民主政體;立法權由少數人精選的人行使的是寡頭政體;立法權由個人行使的是君主政體。洛克並不滿意這三種政體形式。他認為最符合法治原則的是在這三種政體形式上建立復合的政體形式。洛克的這種理想的政治制度,就是英國在光明革命後建立的立憲君主制度。 從上述他們的國家關於政體的不同見解可以看出:霍布斯所擁護的是集立法、行政、司法等大權與一身的君主專制制度。他不僅反對法治和分權,而且剝奪了人民的任何政治權利,以至言論和信仰自由的權利,讓人民聽任主權者的任意宰割而不能有任何反抗的表示。他的主張是一種極端的專制主義。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已經爆發,廣大人民群眾正在和封建主進行斗爭的時候,霍布斯提出這種主張,其反人民的性質顯而易見的。洛克雖然主張立法權是最高權力,但他並不認為這是不受限制的權力。總的來說,洛克的關於國家政體的論述比霍布斯先進許多,適應了當時革命的需要,推動了當時思想的解放。 異同點二:關於社會契約理論的不同理解霍布斯的社會契約理論:他把國家看作是由契約產生的。人們為了擺脫「自然狀態」,彼此之間共同約定:大家都放棄自己的全部權力並把它交給一個人或一些人組成的議會,使他(們)擔當起他們的人格,並且承認他在公共和平與安全的事務方面所做的一切都是大家同意的。人們這樣做了之後,公共權力或國家就建立起來了。 洛克的社會契約理論:他認為,在自然狀態中,自然法是由每個人行使的,人人都是自己案件的裁判者。因此,自然狀態雖然是完備的自由狀態,但也有許多不便之處。這是因為有些人由於利害關系而存偏私,或者由於對自然法缺乏認識而不遵守自然法,常常用強力去剝奪他人的自由。在自然狀態中,既沒有一種明文規定的法律作為裁決人們之間糾紛的共同尺度,又缺少一個公共的裁決者和公共權力來保證裁決得以執行。於是,人們為了克服自然狀態的缺乏,更好地保護他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便相互訂立契約,自願放棄自己懲罰他人的權力,把他們交給他們中間被指定的人,按照社會全體成員或他們授權的代表所一致同意的規定來行使。當人們這樣做了之後,國家就成立了。 從上述觀點可以看出,洛克和霍布斯的的社會理論不同之處在於:第一,洛克認為不僅保全自己的生命的權利,而且自由和財產權利都是人們在訂立契約時不可放棄、不可轉讓的權利;第二,洛克認為人們交出的權利只是保護自己不受他人侵犯的權利,而不是任意傷害他人的權利;第三,洛克認為被授予權力的人也是契約的參加者,必須受契約內容的限制,按照社會全體成員的委託行使他們的權力。 異同點三:關於自然權利理論的不同理解霍布斯為人們所規定的另一自由權利是自我保存的自然權利。他將這一權利看作是國家不得侵犯、不得剝奪的基本權利。如果主權者侵害了個人的這一權利,那麼,對主權者的命令個人有拒絕服從的自由,以至抵抗的權利。但他同時認為,個人是不能為了他人而反抗主權者的,因為這會奪走主權者保護人們的工具。就是說,在主權者的橫暴橫暴面前,霍布斯只允許個人的自衛,而不允許人們組織起來,用革命推翻暴力的統治。實質上人們的這點權利沒有任何意義

熱點內容
北京通州區國家法官學院 發布:2025-01-22 23:24:10 瀏覽:810
按照勞動法臨聘人員傷亡補助 發布:2025-01-22 22:47:54 瀏覽:796
法治宣傳月講話 發布:2025-01-22 22:47:52 瀏覽:336
民法王澤鑒 發布:2025-01-22 22:44:13 瀏覽:678
違反國家勞動法 發布:2025-01-22 22:37:35 瀏覽:871
二准則四條例活動過程 發布:2025-01-22 22:24:23 瀏覽:75
人民法院對查封規定 發布:2025-01-22 22:18:34 瀏覽:228
有關打麻將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1-22 21:17:45 瀏覽:827
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電話 發布:2025-01-22 21:11:19 瀏覽:371
軍訓條令條例 發布:2025-01-22 21:03:40 瀏覽: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