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案例摘要

行政法案例摘要

發布時間: 2022-07-16 05:12:42

『壹』 行政拘留成功撤銷案例

摘要 縣公安局履行行政處罰事前告知時,王某明確要求陳述和申辯,縣公安局並沒有對陳述、申辯情況製作筆錄,其辯稱王某未提出具體的陳述、申辯理由,但告知筆錄也沒有關於詢問、聽取王某陳述、申辯事實理由情況的記錄,沒有證據證明縣公安局對王某的陳述、申辯要求進行了依法處理,在告知權利的當日即作出、送達處罰決定並於當日執行拘留,不符合程序正當的原則。

『貳』 法律案例

案例一:因為與前妻離婚多年,淫慾難耐的父親,竟然將魔爪伸向自己的親生女兒。新安晚報、安徽網記者9月1日從樅陽縣法院獲悉,雖然被告人曹建最後強奸未遂,但其違背倫理道德,法院仍以犯強奸罪判處被告人曹建有期徒刑五年。
被告人曹建與前妻因感情不和離異近十年,女兒一直由曹建撫養。2015年暑假,上高中的女兒小花放假回家。一天晚上,小花在床上玩手機,當看到父親進入房間時便立即將手機藏匿身下。曹建見狀便斥責小花整天不好好讀書就知道玩手機,導致手機費過多。小花未予辯駁,當即曹建便掀開小花身上的被子欲搶奪手機查看。
當曹建看到小花已經發育成熟的身體,遂起歹意,抱住年僅15歲的小花便欲姦淫。後因小花極力反抗,曹建才未得逞。後小花將此事告之母親,曹建才因案發被抓。
法院經審理查明,被告人曹建使用暴力、脅迫等手段強行與婦女發生性關系,其行為構成強奸罪,依法應予懲處。雖然曹建犯罪未遂,並在歸案後如實供述犯罪事實,庭審中自願認罪,依法可以從輕處罰。但曹建侵害的對象是其親生女兒,行為有悖綱理倫常,社會影響惡劣,酌情又應對其從重處罰,據此法院遂作出前述判決。


案列二:法院今年5月20日作出一審判決,以強奸罪判處常鎧霖有期徒刑3年半。另外,因將被害人丁女士所穿內褲扔掉,二中院終審以幫助毀滅證據罪,判處北京天璽書畫院王某永有期徒刑1年兩個月,馮某有期徒刑11個月。
目前,因對一審判決不服,常銀生已經向二中院提起上訴,案件正在審理中。丁女士的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代理律師蘇先生表示,這件事每次提及,對丁女士都是一種傷害。「她希望這件事趕快過去,讓施暴者及犯罪者都受到法律的懲罰。」
施暴事件特型演員涉嫌強奸書畫愛好者
2014年5月26日,本報曾報道常銀生涉嫌強奸一事,當事人丁女士告訴法晚(微信ID:fzwb_52165216)記者,她是房山人,從小就喜歡書畫。2013年冬天,她在朝陽觀音堂舉辦的一次書法筆會上,認識了常銀生。
丁女士說,「他說他是特型演員,在很多電影中演過角色,我們互相留了微信號。他書法寫得不錯,在圈內小有名氣。我此後和他偶爾通過微信聯系,都是談論和藝術有關的事。」
事發一周前,北京天璽書畫院王某永聯系丁女士,說希望她和常銀生一起在書畫院聚個餐,「書畫愛好者一起聚會並不少見。」丁女士說,她沒有多想,就欣然赴約。
2014年5月25日下午4點多,丁女士開車從方庄橋附近接到常銀生後,一同趕往位於大興區科苑路甲18號的北京天璽書畫院。
丁女士說,當晚從7點多到9點多,3人都喝了酒。晚上9點40分左右,她吃完飯去衛生間,出來後就被常銀生抱住了,並被其帶到緊挨著衛生間的一個卧室內。當時她一直大喊救命,「沒有人來救我……之後他拿出手機不停地拍照。」事發後,丁女士在朋友的建議下報了警。
最新進展因強奸未遂常銀生被判3年6個月
丁女士的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代理律師蘇先生告訴法晚(微信ID:fzwb_52165216)記者,特型演員常銀生強奸案一審判決已經下達,常銀生因強奸未遂被判有期徒刑3年半。此案中,幫助破壞案發現場的北京天璽書畫院王某永(曾是一名民警)也已經被判刑。
5月20日,大興法院作出一審判決,法院認定常銀生在北京天璽書畫院內,趁被害人丁女士酒後之機欲強行與其發生性關系未果,其間,被告人常銀生強行對丁女士一些部位拍攝裸照。
法院一審以強奸罪判處常銀生有期徒刑3年6個月。一審判決後,常銀生不服,向二中院提起上訴。
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受害人婉拒采訪希望施暴者受到懲罰
蘇律師告訴法晚(微信ID:fzwb_52165216)記者,這件事每次提及,對當事人丁女士來說都是一種傷害,所以開庭的時候,她並沒有出現在庭審現場。「現在她心裡希望這件事趕快過去,讓施暴者及犯罪者都受到法律的懲罰。」
丁女士通過律師之口,婉拒了記者的采訪。
蘇律師說,當天審判的時候,法院先審理的是刑事部分,對於此案的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只能通過另行起訴的方式進行。
案件揭秘書畫「院長」指使手下藏匿強奸證據
51歲的王某永是北京市人,碩士研究生文化,44歲的馮某是山西省朔州市人,農民。在多名證人及受害人丁女士證言中顯示,他們平時稱呼王某永為王院長,馮某則是北京天璽書畫院的經理。
王某因涉嫌包庇罪於2014年5月30日被羈押。馮某則於2014年5月28日被羈押,後兩人都被取保候審。
大興法院判決認定,2014年5月25日22時許,王某永在北京天璽書畫院內,在丁女士告知自己被常銀生強奸後,將丁女士所穿內褲扔到書畫院內垃圾桶內,後又授意馮某將丁某內褲扔到書畫院外排水溝內。馮某最終將丁某內褲藏匿於書畫院南側平房門附近的黑色膠皮墊下。
王某永曾供述,當晚吃完飯後,他到畫室寫字。寫完後到院里看見馮某,就問常老師和丁老師怎麼還不過來,馮某說姓常的走了。他看見丁女士的車還在院里,就問丁女士在哪,馮某說可能在北側房間里。兩人就一起去了北側房間。
王某永說,他在卧室門口看見地上有嘔吐物、枕巾、毛巾,還看見丁女士側身躺在床上,下身赤裸。他問怎麼了,丁女士說:「老常欺負她,給她拍照,男友讓她報警。」
王某永表示,因為他在進屋時踩到了嘔吐物,就在地上一個類似毛巾的東西上蹭了蹭腳,後來想著不好,就把那個東西拿出來,才發現是一條內褲,他沒多想就將內褲扔在大門南側的垃圾桶里了。後來他給馮某打電話,讓他去把內褲再扔遠點。
馮某稱,王某永讓他把垃圾桶里的內褲扔到院外的排水溝里,他找到內褲後,看到垃圾桶南側有一個黑色墊子,就把內褲藏在墊子下面了。
民警在查證常銀生強奸案時,發現王某永、馮某向公安機關隱瞞事實,後將兩人抓獲。
干擾司法書畫「院長」及手下終審獲刑
大興法院認為,王某永、馮某幫助當事人毀滅證據,其行為均已構成幫助毀滅證據罪。
法院一審以幫助毀滅證據罪,判處王某永有期徒刑1年兩個月;判處馮某有期徒刑11個月。一審判決後,王某永不服上訴。他表示當時不知道扔掉的是丁某的內褲,也沒有指使馮某將內褲扔掉,且內褲並非證據,請二審法院改判其無罪。
二中院查明,王某永目睹丁某所處狀況,並在丁某告知其自己被強奸後,將放置於案發地的丁某內褲帶出屋外丟棄,後又指使馮某將該內褲再行丟棄,上述事實有王某永、馮某在偵查階段的供述及證人證言等佐證,法院予以認定。
法院認為,王某永、馮某藏匿受害人內褲的行為,嚴重干擾了司法機關的偵查工作,符合幫助毀滅證據罪的構成要件。一審法院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
二中院終審裁定駁回王某永的上訴,維持原判。
相關鏈接
據公開資料顯示,1963年出生的常銀生是河南省人,高中文化,藝名常鎧霖,影視一級演員,周恩來的扮演者。曾出演電影《延安保育院》和《共和國不會忘記》。
案發前,常銀生為國際商影務電視台副台長,國際書畫頻道總編輯,星藝國際影視傳媒文化公司總經理,北京天璽書畫院藝術顧問。
相關法條
刑法第307條第2款規定,幫助毀滅、偽造證據罪,是指在訴訟活動中,唆使、協助當事人隱匿、毀滅、偽造證據,情節嚴重的行為。
本罪所侵害的客體是司法機關的正常活動,對象則是當事人。當事人既包括刑事訴訟的當事人,如被害人、自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及被告人等,又包括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如原告、被告、共同訴訟人、第三人等,還包括行政訴訟的當事人如原告、被告等。

『叄』 法律案件分析

摘要 1.

『肆』 行政案件都有哪些

法律分析:行政案件是涉及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並經行政復議機關和人民法院立案處理的行政爭議。對拘留罰款等行政處罰不服的,對行政強制措施不服的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十一條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下列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提起的訴訟:

(一)對拘留、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不服的(二)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不服的(三)認為行政機關侵犯法律規定的經營自主權的(四)認為符合法定條件申請行政機關頒發許可證和執照,行政機關拒絕頒發或者不予答復的(五)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拒絕履行或者不予答復的(六)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給撫恤金的(七)認為行政機關違法要求履行義務的(八)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的。

『伍』 法律案例及分析

法在我身邊

字典上解釋「法」為:體現統治階級的意志,由國家制定或認可,受國家強制力保證執行的行為規則的總稱,包括法律、法令、條例、命令、決定等。
「法」和我們的生活也息息相關,當我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我們會用法律來維護我們的正當權益。而若是觸犯了法律,永遠也逃不出法網。
某市一位楊阿姨到附近的郵電局營業廳辦理電話安裝,可此郵電局營業大廳貼出通告,規定凡在本市安裝電話的用戶,必須到其下屬企業購買電話機,用戶辦理裝機手續的同時,先交電話機款,否則不予辦理。楊阿姨在辦理電話安裝業務遭到拒絕後,將此郵電局的做法申訴到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通過核實,指出企業違反了《不正當競爭法》,構成了不公平交易行為,責令該企業停止違法行為,並對其處以罰款。楊阿姨運用法律武器保護了自己的合法權益。
湖北省某市一名中學生因考試成績不理想,放學回家後遭到母親的打罵,晚上趁母親熟睡時將母親砍死。這名中學生為一時沖動犯下的罪惡而悔恨終生,公安人員將其逮捕,他終究逃不過法律的制裁。
有些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及企業領導,知法犯法的現象也普遍存在。許多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權,以權謀私,貪污贓款,行賄受賄,最終將自己推向萬丈深淵,受到法律的制裁。
我們從小就已經開始學習思想政治,面對充滿誘惑的世界,作為初中生的大家更應該增強法制和道德觀念,自覺規范自己在社會生活中的行為。在社會不斷發展的情況下,我們要懂得公民在社會生活中的權利和義務,懂得與社會有關的法律,依法辦事,依法律己,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全面提高自己的基本素質,自覺的遵守法律法規,做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

法在我身邊
都說法律像隱士一樣時隱時現。我認為它更像一張巨大的網,網住世界萬物與我們。
還記得看過這樣的一篇報道:在紐約作者和兩位德國朋友合租了一間房子。一天房東的小兒子生病了,開始請了醫生,可後來他的小兒子吉米的體溫不段升高,氣息漸如游絲般微弱。房東又去叫醫生可醫生不來了,原來是他上次看病的錢還沒有付清,醫生堅持要先看到錢才來,大家都忙著湊錢可最後還是失望的搖頭嘆息。朋友吉特是小兒科醫生,可他還不能給別人看病,因為他沒有通過美國的國家醫生執照考試。房東猛然轉身對吉特吼道:好歹你也是醫生啊,看在上帝的份上不要眼睜睜的看著我的孩子死掉。再過幾個月吉特就可以參加美國國家醫生執照考試,開始嶄新的生活。如果他站在法律的一邊,可以看到的是他燦爛的將來,如果他站在救人一邊,他就會辜負這個提供他新家園的國家,違反法律失信於政府。而且萬一被捕他會喪失居留權陷入無邊的困境中。現在夾在中間的卻是一個身患重病的小孩。在痛楚中瑟縮的吉特最後作了決定,他為吉米的小生命奮戰了十天十夜,就在小吉米可以下床的那天,他被逮捕了。大夥都沒有去上班,都趕往紐約市立法院,他們高呼吉特沒有罪。法官面帶微笑的站起來,舉起棰子敲向桌面:「吉特先生,你違反了法律,」法官說,「原因是為了遵循另一個更高的法律——醫生的良知,因此我判你無罪。」
這就是法律,雖然我們總在說法不容情,雖然它們像一種無形的鎖鏈緊緊的束縛著我們。可它更多的是教會了我們人性的真善美。她告訴我們世界有一種東西叫公平,有一種東西在她面前我們一律平等,沒有權貴差異沒有貧賤之分。它讓世界充滿人性美,更加絢麗多彩。故事中的吉特用自己醫生的良知沖擊著法律,而法律用自己詮釋著人間的真善美。
人們常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在這大千世界我們需要一個明確的准則來束縛規范自己的行為,從而使社會安定、我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滿。這個准則就是法律,任何人或物都在它的掌控之中。它教會我們如何創造美好享受幸福。

『陸』 結合國內外典型案例以及談談對正當程序原則的理解與認識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07

『柒』 行政違法行為案例

行政違法行為案例太多了,你可以查閱一些資料就知道了。

『捌』 什麼是行政案件

法律分析:行政案件是涉及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並經行政復議機關和人民法院立案處理的行政爭議。行政爭議一經行政機關或者人民法院受理,即變為行政案件。行政機關或人民法院受理行政爭議的前提是行政爭議事實的存在和作為行政相對人一方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提起。

根據對行政爭議進行處理的機關的不同,行政案件可分為以下兩類:

(1) 行政機關自行處理的行政案件,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違法或不當,向該行政機關或其上一級行政機關或者有關法定機構提出申訴或控告,上述機關受理並予以解決的行政案件。(2)行政訴訟案件,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由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和審判的行政案件。對屬於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行政機關自行處理的行政案件,還可依法由人民法院予以審理和裁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一條 為保證人民法院公正、及時審理行政案件,解決行政爭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前款所稱行政行為,包括法律、法規、規章 授權的組織作出的行政行為。

第三條 人民法院應當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起訴權利,對應當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得干預、阻礙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

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出庭應訴。不能出庭的,應當委託行政機關相應的工作人員出庭。

『玖』 關於行政人員主觀責任與客觀責任的案例分析與答案

楊慶峰訴無錫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工傷認定行政糾紛案

【裁判摘要】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第二款的規定,工傷認定申請時效應當從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算。這里的「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應當包括工傷事故導致的傷害結果實際發生之日。工傷事故發生時傷害結果尚未實際發生,工傷職工在傷害結果實際發生後一年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不屬於超過工傷認定申請時效的情形。

原告:楊慶峰。
被告:無錫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
法定代表人:錢宗建,該局局長。
第三人:無錫市機關汽車修理有限責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王國強,該公司董事長。
原告楊慶峰因與被告無錫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以下簡稱無錫市勞動局)發生工傷認定糾紛,向江蘇省無錫市南長區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原告楊慶峰訴稱:原告於2004年3月進入無錫市市級機關汽車修理所(以下簡稱汽車修理所)從事汽車修理工作。後汽車修理所改制為第三人無錫市機關汽車修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汽車修理公司)。 2004年6月某日,原告與師傅王繼聰拆一輛汽車的拉桿球頭,用榔頭敲打球頭時鐵屑濺入原告左眼中。當時原告只是感到左眼疼痛,視物有點模糊不清,隨即停下手中的工作,但並沒有特別在意,汽車修理所也沒有及時送原告就醫診治。2006年10月3日,原告左眼突然劇烈疼痛,感到視覺模糊,10月4日左眼即看不到任何東西。原告由父親陪同到醫院診治,確診為陳舊性鐵銹症,經過手術治療,雖然病情趨於穩定,但造成左眼永久性失明。而且,根據醫生的陳述,從醫學的角度看,此類陳舊性鐵銹症如果造成一眼失明,則很有可能會進一步感染發展,導致另一眼的失明。原告於 2006年12月21日向無錫市南長區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請求判令第三人汽車修理公司及其上級主管部門賠償原告因涉案事故受到的損失,並承擔後續治療費用。法院經審理認為原告系因工傷事故受到人身損害,應請求工傷保險賠償,裁定駁回了原告的起訴。原告遂於2007年4月9日向被告無錫市勞動局提交工傷認定申請。被告於2007年4月11日以原告的工傷認定申請已超過法定的申請時效為由,作出了《不予受理通知書》。原告認為,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的規定,工傷認定申請時效的起算時間應為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而不是被告所稱的事故發生之日。涉案事故雖然發生在2004年6月,但當時傷害結果並沒有實際發生,至2006年10月3日原告眼疾發作時,才是涉案事故傷害發生的時間,2006年10月13日原告在醫院手術後取出鐵屑之時,才是最終確診涉案事故傷害的時間,也是原告得知自己所受傷害系由涉案事故所致的時間。因此,原告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時效,應從2006年10月13日醫院確診開始計算。綜上,被告作出的《不予受理通知書》違反了《工傷保險條例》關於工傷認定申請時效的規定。請求依法撤銷被告作出的[2007]第0003號《不予受理通知書》。
原告楊慶峰提交以下證據:
1.被告無錫市勞動局作出的[2007]第 0003號《不予受理通知書》一份,用以證明無錫市勞動局作出的、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內容;
2.楊慶峰的身份證復印件,用以證明楊慶峰的身份及其訴訟主體資格;
無錫市南長區人民法院根據原告楊慶峰的申請,調取了該院(2007)南民一初字第2號案件卷宗內的以下證據:
1.兩次庭審筆錄以及證人王繼聰、傅生龍、周仁良的當庭證言,用以證明涉案事故發生的情況;
2.楊慶峰的醫療費憑證、出院記錄,用以證明楊慶峰因涉案事故受到的傷害後果、該傷害後果與涉案事故之間的因果關系,以及楊慶峰為此所支出的醫療費用;
3.無錫市南長區人民法院最初對楊慶峰主治醫生王祥群所作的調查筆錄,用以證明楊慶峰眼睛所受傷害在病理上的特殊性,以及鐵屑濺入眼睛後因受傷部位的不同和病人感覺情況的個體差異,可能導致傷害潛伏期,並證明涉案事故與楊慶峰所受傷害之間存在必然聯系;
4.楊慶峰的工資表,用以證明楊慶峰與第三人汽車修理公司存在勞動關系;
5.企業轉制材料,用以證明汽車修理公司應對涉案事故負責;
6.無錫市南長區人民法院(2007)南民一初字第2號民事裁定書,用以證明原告就涉案事故提起民事訴訟,被法院依法裁定駁回。
被告無錫市勞動局辯稱:2007年4月 9日,原告楊慶峰以第三人汽車修理公司職工的名義,申請被告對其在2004年6月從事汽車修理工作時發生的事故進行工傷認定。被告受理後,經調查取證,查明原告確於2004年6月在工作中發生事故,但原告直至2007年4月9日才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已經超過法定的工傷認定申請時效。故被告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和《江蘇省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辦法》第十二條的規定,於2007年4月11日作出涉案《不予受理通知書》,決定不予受理楊慶峰提出的工傷認定申請。理由如下:1.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的規定,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涉案事故發生於2004年6月份,原告於2007年4月9日才向被告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早已超過了工傷認定申請時效。根據《江蘇省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辦法》第十二條的規定,申請人不具備申請資格的或者提出的工傷認定申請超過規定時效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不予受理。因此,被告作出的涉案《不予受理通知書》完全正確。2.原告關於《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規定的「事故傷害發生之日」的理解是不正確的。這里的「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是針對工傷認定申請時效起算時間的規定,強調的是「日」這一固定的時間點,即事故與傷害有直接因果關系的那一日。原告認為應認定 2006年10月13日最終確診之日為涉案事故傷害發生之日,並認為其工傷認定申請時效應從該日起開始計算。其訴訟主張並無法律依據。沒有事故就沒有傷害,事故與傷害密切相關,事故發生之日也就是傷害發生之日,這一時間點應當是固定的,不是隨意可以變動的。《工傷保險條例》之所以規定工傷認定申請時效,就是要在最大限度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同時,對工傷職工怠於申請工傷認定作出一定的限制,以節約行政管理資源,提高辦事效率,便於勞動保障部門及時、准確地查明案件事實。綜上,被告作出的不予受理楊慶峰工傷認定申請的具體行政行為,事實清楚,證據確鑿,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程序合法。請求法院依法維持被告的具體行政行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被告無錫市勞動局提交以下證據:
1.被告作出的[2007]第0003號《不予受理通知書》,用以證明被告作出的涉案具體行政行為的內容;
2.《工傷認定申請表》、原告楊慶峰的工資表、身份證、醫療證明復印件,用以證明被告審核楊慶峰提出的工傷認定申請所依據的材料;
3.被告對原告的調查筆錄,用以證明被告在涉案工傷認定程序中進行了調查並形成相關材料;
4. 《無錫市職工工傷認定申請材料接收單》、涉案《不予受理通知書》交寄郵件清單、送達回執,用以證明被告作出涉案具體行政行為的程序合法。
第三人汽車修理公司述稱:同意被告無錫市勞動局的答辯意見。
第三人汽車修理公司提交以下證據:
1.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單位組織機構代碼證,用以證明第三人的法人資格;
2.單位轉制批復,用以證明汽車修理所改制為第三人的情況。
無錫市南長區人民法院一審查明:
原告楊慶峰於2004年3月進入汽車修理所(該單位於2005年6月因改制變更為第三人汽車修理公司)從事汽車修理工作。2004年6月,原告與其師傅王繼聰共同拆卸一輛汽車的拉桿球頭,王繼聰用榔頭敲打球頭時導致鐵屑濺入原告的左眼中。原告當時感覺左眼疼痛,滴了眼葯水後疼痛緩解,故未去醫院檢查。2006年10月 3日,原告感覺左眼劇烈疼痛,視覺模糊,於同年10月5日到無錫市第二人民醫院診療,同年10月11日至13日經醫院手術治療,診斷為:1.左眼外傷性白內障;2.左眼鐵銹沉著綜合症;3.左眼球內附異物。雖經治療,原告的左眼視力明顯減弱。醫生診斷認為楊慶峰左眼所受傷害與涉案事故存在因果關系,從醫學角度看此類事故傷害可以存在較長的潛伏期。2007年4月9日,原告向被告無錫市勞動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被告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和《江蘇省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辦法》第十二條的規定,於同年4月11日以原告提出的工傷認定申請已超過規定的申請時效為由,作出了[2007]第0003號《不予受理通知書》,並於同年4月17日郵寄送達給原告和汽車修理公司。原告不服,於2007年 4月25日提起行政訴訟,請求撤銷被告作出的涉案《不予受理通知書》。
另查明:2006年12月21日,原告楊慶峰以人身損害賠償糾紛為由起訴無錫市市級機關事務管理局(系第三人汽車修理公司的上級主管部門)、汽車修理公司,要求兩被告賠償原告因涉案事故傷害就醫診療所支出的醫療費人民幣10 718.29元並承擔後續治療費用。案經無錫市南長區人民法院審理,認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條第一款第(三)項之規定,勞動者因工傷事故遭受人身損害的,應當請求工傷保險賠償,不能直接對用人單位提起民事訴訟,故於2007年4月 26日作出(2007)南民一初字第2號民事裁定書,駁回了原告的起訴。
本案一審的爭議焦點是:工傷事故發生時傷害後果尚未發生,傷害後果發生後經醫生診斷證明確系工傷事故導致的,應當如何確定工傷認定申請時效的起算時間。
無錫市南長區人民法院一審認為: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規定:「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江蘇省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辦法》第十二條規定:「申請人不具備申請資格的或者提出的工傷認定申請超過規定時效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不予受理。」根據本案事實,原告楊慶峰於2004年6月在工作中發生事故,至2006年10月事故傷害結果實際發生,經醫生診治認為楊慶峰所受傷害確系涉案工傷事故導致。被告無錫市勞動局認為《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規定的「事故傷害發生之日」就是指「事故發生之日」,據此將2004年6月發生涉案工傷事故的時間作為楊慶峰工傷認定申請時效的起算時間,沒有考慮涉案工傷事故的特殊性,是錯誤的。根據醫生的診斷證明,楊慶峰所受傷害在臨床上稱之為鐵銹沉著綜合症,該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即受傷後可能暫時不發生傷害後果,傷害後果的發生可以存在較長的潛伏期。本案中,涉案工傷事故發生兩年多以後,傷害結果才實際發生,在此之前楊慶峰並不知道自己在涉案工傷事故中受到了傷害,當然也就不可能在涉案工傷事故發生後及時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因此,被告以2004年6月涉案工傷事故發生的時間作為工傷認定申請時效的起算時間是錯誤的,不利於保護工傷職工的合法權益。本案應以傷害結果實際發生的時間作為工傷認定申請時效的起算時間,楊慶峰提出的工傷認定申請並未超過規定的申請時效,被告作出的涉案《不予受理通知書》適用法律、法規錯誤,原告的訴訟請求應予以支持。
綜上,無錫市南長區人民法院於2007年7月19日判決:一、撤銷被告無錫市勞動局於2007年4月11日作出的[2007]第0003號《不予受理通知書》;二、被告無錫市勞動局在本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後60日內對原告楊慶峰的工傷認定申請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案件受理費人民幣50元,由被告無錫市勞動局負擔。
無錫市勞動局不服一審判決,向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主要理由是:1.《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規定的「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是針對工傷認定申請時效起算時間的規定,強調的是「日」這一固定的時間點,即事故與傷害有直接因果關系的那一日。沒有事故就沒有傷害,事故與傷害是密切相關的,「事故傷害發生之日」就是指「事故發生之日」,這一時間點應當是固定的,不是隨意可以變動的。2.上訴人作出的不予受理被上訴人楊慶峰工傷認定申請的具體行政行為,事實清楚,證據確鑿,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程序合法。3.一審判決對於《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規定的「事故傷害發生之日」的解釋沒有法律依據。綜上,請求依法撤銷一審判決,維持上訴人於 2007年4月11日作出的[2007]第0003號《不予受理通知書》。
被上訴人楊慶峰辯稱:上訴人無錫市勞動局認為《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規定的「事故傷害發生之日」就是指「事故發生之日」,是對該規定的誤解。《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明確規定「事故傷害發生之日」為工傷認定申請時效的起算時間,而不是上訴人所稱的「事故發生之日。」「事故傷害發生」和「事故發生」為兩個明顯不同的概念,事故發生時並不一定同時發生事故傷害,事故對人的傷害也不一定在事故發生當時就明顯表現出來。本案中,被上訴人因涉案工傷事故所受的傷害具有一定的潛伏期和隱蔽性,涉案工傷事故發生當時並未馬上出現傷害後果,直至2006年10月3日被上訴人的眼疾才開始發作,2006年10月13日在醫院手術後取出鐵屑,此時被上訴人才知道自己在涉案工傷事故中受到傷害,才可能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故應當認定該時日為「事故傷害發生之日」,並以之作為工傷認定申請時效的起算時間。請求二審法院駁回上訴人的上訴請求,維持一審判決。
一審第三人汽車修理公司述稱:同意上訴人無錫市勞動局的上訴意見。
各方當事人在二審中均未提交新的證據。
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經二審,確認了一審查明的事實。另查明:
2006年10月11日至13日,被上訴人楊慶峰在無錫市第二人民醫院接受治療,該院醫生經手術從被上訴人的左眼底部取出一鐵屑。2006年10月26日被上訴人出院,醫生作出的診斷結論為:1.左眼外傷性白內障;2.左眼鐵銹沉著綜合症;3.左眼球內附異物。出院時檢查被上訴人的左眼視力為手動30CM,矯正無提高。
本案二審的爭議焦點仍然是:工傷事故發生時傷害後果尚未發生,傷害後果發生後經醫生診斷證明確系工傷事故導致的,應當如何確定工傷認定申請時效的起算時間。
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認為:
工傷認定是工傷職工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基礎,而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是啟動工傷認定程序的前提。《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該規定明確了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主體、申請時效及其起算時間,以及受理申請的行政部門。其中的「事故傷害發生之日」,即是關於工傷認定申請時效起算時間的規定。在通常情況下,工傷事故發生後,傷害結果也隨即發生,傷害結果發生之日也就是事故發生之日,故對於「事故傷害發生之日」的理解不會產生歧義。但在工傷事故發生後,傷害結果並未馬上發生,而是潛伏一段時間後才實際發生,即傷害結果發生之日與事故發生之日不一致的特殊情況下,「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應當理解為傷害結果發生之日,並以之作為工傷認定申請時效的起算時間。
首先,文義解釋是正確理解法律條文的首選方法。《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事故傷害發生之日」,從字面含義上看,「事故」是對於「傷害」的修飾和限制,即這里的「傷害」是基於工傷事故而發生的,傷害結果與工傷事故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據此理解,「事故傷害發生之日」就是指傷害結果發生之日,而不是事故發生之日。
其次,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前提,是工傷事故傷害結果已經實際發生。工傷事故發生後,如果傷害後果尚未發生,上述工傷認定申請主體無法預知是否會產生傷害後果、會產生什麼樣的傷害後果,也無法預知傷害後果會引發什麼樣的損失,當然也就無從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因此,正確理解《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應當認定「事故傷害發生之日」即為工傷事故傷害結果實際發生之日,而不是工傷事故發生之日。
第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以下簡稱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的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一百六十八條規定:「人身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傷害明顯的,從受傷害之日起算;傷害當時未曾發現,後經檢查確診並能證明是由侵害引起的,從傷勢確診之日起算。」工傷認定申請時效雖然與民事訴訟時效不同,但在判斷時效起算時間時,應當參照上述關於民事訴訟時效起算時間的規定。勞動保障部門在確定工傷認定申請時效的起算時間時,應當以工傷事故傷害結果實際發生的時間為標准。
根據本案事實,被上訴人楊慶峰於 2004年6月在工作時發生鐵屑濺入左眼的事故,但當時並未實際發生傷害後果,而是直至2006年10月才病情發作,經醫生確診為左眼鐵銹沉著綜合症。根據醫生診斷證明,該病具有潛伏性和隱蔽性,與 2004年6月被上訴人在工作時發生的事故具有因果關系。鑒於涉案工傷事故發生時傷害後果尚未實際發生,傷害結果發生後經醫生確診證明確系因涉案工傷事故所致,故本案工傷認定申請時效應當從傷害後果實際發生之日起算,被上訴人提出涉案工傷認定申請時,尚未超過申請時效。
上訴人無錫市勞動局認為《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第二款關於工傷認定申請時效的規定是為了防止工傷認定申請的提出沒有時間上的限制,並因此導致浪費國家行政管理資源,影響辦事效率,妨礙勞動保障部門及時、准確地查明事實。上訴人還認為上述規定中的「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應當理解為事故發生之日。其上訴理由不能成立。如果不對提出工傷認定申請作出時效限制,確實可能造成行政管理資源的浪費,影響勞動保障部門的工作效率,也不利於勞動保障部門及時、准確地查明事實。但是,規定工傷認定申請時效,更為重要的是充分保障工傷職工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如果將事故發生之日作為工傷認定申請時效的起算時間,則勞動保障部門在工傷事故發生後,傷害後果沒有馬上出現的情況下,也無法及時、准確地查明事實,無法作出正確的處理,反而必將造成行政管理資源的浪費,影響勞動保障部門的工作效率,也不利於工傷職工合法權益的保護。
綜上,正確理解《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第二款的規定,應當認定「事故傷害發生之日」就是指傷害結果實際發生之日。被上訴人楊慶峰提出的工傷認定申請沒有超過申請時效。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審判程序合法,應予維持。
據此,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第 (一)項的規定,於2007年10月12日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案件受理費人民幣50元,由上訴人無錫市勞動局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拾』 求點經典的古代法律案例

法律形式

中國古代的法律形式很多,不象現代法律只有法、法規、條例等少數幾種。古代法律形式總結起來有如下幾種:刑、法、律、令、典、式、格、詔、誥、科、比、例。在一個朝代,經常有幾種法律形式同時使用,組成該朝代的法律體系。不同的法律形式的使用范圍也不一樣,效力高低也有很大區別。



在夏、商、西周和春秋時期通用。其含義和法相同,基本指刑律,不指刑罰。後來,刑稱為法或律,戰國以後常指肉刑或刑罰。



這是商鞅變法之前的常用法律形式,春秋戰國時期,各國變法時都以法為名稱,如魏國的《法經》,晉國的《被廬之法》。到商鞅變法將法改為律後,法僅僅在廣義上使用。



這是商鞅變法後中國古代常用的法律形式,應用廣泛,如秦的《田律》,漢朝《九章律》,魏晉之後,有《魏律》、《晉律》、《北齊律》、《隋律》、《唐律》、《大明律》、《大清律》。



統治者就某一具體事務頒布的命令。是律的輔助性法律,在隋唐時期有專門法典,如《開皇令》和《貞觀令》。



最早出現於唐朝的《唐六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行政法典。後來的宋和元明清都有此類法典。



這是關於官吏具體行為的專門法律,范圍非常廣泛。式在唐朝還有一定地位,是唐朝律令格式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到了元明清時期,地位下降了很多,不再起主要作用。



格也是一種行政法規。格作為獨立的法律形式,最早出現於東魏的《麟趾格》。明清時將格的內容歸入了會典和其他形式的法規,不再獨立。



漢朝到南北朝時期的法律形式,科意思是斷,所以依法斷罪叫做科罪。在隋唐以後,敕的地位重要,科被敕和格所代替。



比是兩漢到南北朝時期的法律形式,也是一種審判原則。如果律中沒有明確規定,可以用相似的律條定罪,這叫做比。因為這樣類推斷案,出現了司法腐敗現象。到漢朝以後,比不存在,內容被吸收進其他法律形式里邊。但是類推形式在古代一直存在。



和比一樣,例也是一種斷罪原則,也是漢、唐、宋、明、清時期的法律形式,但名稱不同。秦稱「廷行事」,即法庭成例。漢朝稱為「故事」,即以《春秋》中已有的故事作為斷罪的依據。到了明清時,例和律並行,日益重要,在清朝時,其效力甚至高過了律。



是古代皇帝發布的命令,也是很重要的一種法律形式,又叫詔令。皇帝的詔令經常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既可以認可、公布法律,也可以改變、廢除法律。

除了以上的法律形式之外,還有敕、誥、命、制、程等等。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古代是專制集權社會,皇帝的權力是至高無上的,所以,他可以用詔、敕、誥等法律形式來發布新的命令,任意破壞現存的法律。這就構成了中國古代法律的最重要的一個特點:法自君出。

司法機關

中國古代的司法機關在西周時期有了明確的從事司法審判的司寇,在此之前的夏商時期只是有了監獄這種司法執行機關。西周時的最高審判權還在周王手裡,他統轄的中央地區的具體司法官是士師和眚史。西周時的案件區域管轄還沒有明確區分,不過審級已經有了王、三公、司寇、鄉、遂、縣六級,古代的司法機關基本形成。

到戰國時期,各國也有自己的司法機關,秦國的最高司法官叫廷尉,楚國叫廷理,齊國叫大理。

秦朝建立後,中央司法機關是廷尉府,最高司法官是廷尉。秦的地方是郡縣制,地方的司法機關由郡守和縣令兼任。疑難案件上報中央,一般的則自己處理。秦朝的司法機關體制奠定了以後中國歷代王朝司法機關的基礎。

漢朝基本繼承了秦朝的制度,包括司法體制,所以歷史上有了「漢承秦制」的說法。漢朝中央的司法機關仍然是廷尉,地方則與秦朝相同。但漢武帝之後,王權逐漸加強,出現了尚書台這種中樞組織,尚書台內設立了執法機構,在西漢是三公曹,東漢是二千石曹。從而侵奪了廷尉的司法權。

還有,漢朝對於重大案件由中央主要官員會審,這種名為「雜治」的會審制度體現了皇權對司法權的控制進一步加強。

到了三國兩晉南北朝,除了基本繼承漢朝司法制度外,也有了一些發展。北齊將廷尉改稱大理寺,下屬官員也增多了,擴大了司法機關的規模。更重要的一點是,死刑的復核權收歸了皇帝,這是古代司法制度的一大變化。

在隋唐時期,古代的司法制度基本成熟、制度化。隋唐的司法機關是三個: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

大理寺職責是審判,刑部是司法行政,御史台是監察。但刑部許可權很大,可以對審判進行干預,而且復核大理寺的徒、流以上的案件。

御史台除了監督外,還參加重大案件的審判。皇帝交辦的重大案件由以上三個司法機關共同審理,這就是唐朝的「三司推事」。同時,死刑的復奏制度也明確化,死刑執行前必須再報皇帝,批准以後才能執行。

宋朝的司法機關也是繼承了唐朝的體制,但也有些變化,如宋太宗時期設置了審刑院,侵奪了大理寺和刑部的部分職權,到神宗時撤消,職權又分歸大理寺和刑部。

地方的司法機關,州和縣也是司法和行政合一的。為了加強對地方司法的管理,在各路設立了提點刑獄官來監督各州縣的司法事務。

宋朝還規定地方司法官必須親自審理案件,否則處以徒二年的刑罰。從這以後,一直到明清時期,八百多年的時間里,州(府)縣官員都要親自審判案件。

元朝在繼承前朝的體制基礎上,也有變化,在保留刑部和御史台的同時,設置大宗正府來代替大理寺。蒙古人享受了很多的司法特權。

明清時期也是以三法司為主要司法機關。但是其職權發生了變化,大理寺的審判權歸了刑部,而刑部的復核權則給了大理寺,御史台改名為都察院。

明朝的特務組織如錦衣衛、東廠、西廠也都有司法審判權,甚至還凌駕於普通三法司之上,直接受皇帝管轄,自行審判、執行。同時,明清的會審制度也完善起來。死刑案件的最高決定權還在皇帝手裡。中央集權在司法方面有了集中體現。

古代司法機關的發展變化,體現出皇權逐步加強的趨勢,司法機關一直隸屬於行政,最終隸屬於皇帝,說明了司法僅僅是君主專制的一種工具,司法的獨立是很難出現的。

改法為律

戰國時期,商鞅到秦國後,被秦孝公重用,主持變法,在變法的同時,他將《法經》改造成了秦律,歷史上稱為「改法為律」。原來都稱為「刑」、「法」,現在商鞅改為「律」是有其目的的。

律字原意指定音的竹笛,後來也指音樂的旋律、節拍,主要含義是穩定。商鞅用「律」字代替了「法」字,目的主要是為了闡明法律的穩定性和普遍適用性,把法律解釋為一種穩定的必須普遍遵守執行的條文。

這次改法為律,統一了秦國的法律,對於商鞅變法的成功也起到了促進作用。

在商鞅改法為律之後,中國古代社會的法典一般都用「律」來做名字,如秦律、漢律、唐律、明律、清律等。

訴訟制度

古代的訴訟制度規定,訴訟必須逐級告狀(即「告訴」),一般不許越級告狀,違者要笞四十,受理的官員也要笞四十。但有重大冤情被壓制無法申訴的,可以向皇帝直接告狀,但經常要冒承擔沖撞皇帝儀仗責任的危險(杖六十)。

為了防止乖戾之徒誣告別人,在告狀時,訴狀上要寫明事實,不許說自己不能確定的事,否則要笞五十。同時,誣告別人什麼罪名自己要承擔什麼罪名。如果寫匿名信告別人的狀,要被流放兩千里。

古代社會的訴訟權受到很大限制,除了謀反、謀大逆、謀叛外,各朝代都規定,子孫不許控告父母和祖父母,奴婢不許告主人及主人的親屬。如果違反,要處絞刑。但是,如果任何人犯了上述三種重罪,那麼任何人都必須向官府舉報。可見,封建社會法律是以維護皇權為第一目的的。

對於民事訴訟一般是要在基層根據倫理道德進行調解,調解不成才可以到官府告狀,不經過調解私自到官府的,要被處罰,並被視為刁民。

監獄制度

到了法律制度成熟完備的隋唐時期,監獄制度也完備了。在中央地區,有大理寺獄,大理寺是當時的最高審判機關。京城和各地州縣,也都有地方的監獄。監獄的管理措施也很完善很嚴格:犯人入獄,要根據所犯罪行的輕重帶不同的刑具,如枷,鉗,(音丑),鎖;應該帶刑具而不帶的要分別給予處罰;紙、筆和刀刃、棍棒等物嚴禁帶入監獄,以防止傳遞消息和越獄;擅自給犯人繩子、刀鋸等物,以致使其自殺或逃跑的,管理人員要被處杖刑一百;虐待犯人致其死亡的,獄卒以及主管官吏都要被處罰。

唐朝以後,宋元明清時期的監獄基本上是繼承了唐朝的監獄體制,只是在一些小的方面有所變化。如明朝的獄又叫「監」,清朝開始把「監」和「獄」合成為「監獄」。明朝除了一般的監獄外,還有東廠獄、西廠獄和錦衣衛獄,這是明朝加強中央集權、司法混亂嚴酷的表現。清朝末年還稱監獄為「班房」,這是主要關押那些取保候審的輕罪犯人。宋元明清時期,監獄還分為內監、外監和女監,內監關押死刑重犯,外監關押輕罪犯人,女監則專門關押女犯。

中國古代的監獄職能有兩個,一是核實犯罪事實,二是關押。那時沒有現在的教育改造職能,因為古代對待犯人是持一種懲罰和報應態度的。不過封建社會也經常標榜仁政,唐朝以及以後的明清時期,都規定要給囚犯必要的衣服、糧食,有病的還要及時醫治,老人也可以不帶刑具。但法律條文在古代是很難嚴格執行的,政治腐敗首先體現在了司法腐敗上,監獄的黑暗與腐敗現象也是很嚴重的,獄吏敲詐勒索的現象比比皆是,漢朝初年的功臣周勃曾經入獄,出獄後感嘆說現在才知道獄吏也如此尊貴。

熱點內容
國有企業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 發布:2025-01-22 17:29:17 瀏覽:398
2017勞動法補貼 發布:2025-01-22 17:23:24 瀏覽:63
小學生道德發展 發布:2025-01-22 16:47:07 瀏覽:412
新婚姻法女方多少歲 發布:2025-01-22 16:47:07 瀏覽:909
刑法66條 發布:2025-01-22 16:20:00 瀏覽:677
共青團工作條例 發布:2025-01-22 15:53:24 瀏覽:418
九江法院位置 發布:2025-01-22 15:45:06 瀏覽:734
聯考法律碩士國家線 發布:2025-01-22 15:38:07 瀏覽:508
公司法電影 發布:2025-01-22 15:10:56 瀏覽:871
審理法官是什麼 發布:2025-01-22 15:05:27 瀏覽: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