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講座
Ⅰ 勞動法 宣傳標語
用法律的力量捍衛勞動者的尊嚴
Ⅱ 工會法知識講座
工會法知識講座
什麼是《工會法》?如何認識中國工會立法的發展過程?
工會法是調整工會與國家、工會與行政機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包括工會活動的宗旨及范圍,成立工會的程序,工會的法律地位、組織原則和組織機構,工會的權利和職責,工會經費的徵集與使用等。
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會立法,經歷了三個時期:(1)禁止時期,在資本主義初期,國家把勞動者組織工會視犯罪,利用國家機器制定法律,禁止成立工會。(2)限制時期,迫於工人運動的發展,資產階級雖然在法律上承認工會合法,但又對工會的活動加以限制,工會如有違反限制行為,即予處罰或解散;(3)承認時期,在工人運動的壓力下,資產階級不得不承認工會的法律地位,採取一些讓步措施。一般認為1871年英國的《工會法》為最早的工會法。
我國工會的立法始於1924年孫中山領導的廣東國民政府頒的《工會條例》,該條例宣布工人有組織工會的權利,確認工會有集會、結社、言論、出版和罷工的自由。此後,國民黨政府1928年頒布的《工會組織條例》,1952年頒布,1932年和1947年分別修正的《工會法》,對工會活動作了種種限制,實際上剝奪了職工組織工會的自由。
真正代表工人階級利益和意志的工會立法,始於1922年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制訂的《勞動法案大綱》。1930年,中央革命根據地制定的《赤色工會組織法》,用單行法規的形式規定了工會的性質和任務,明確了工會的宗旨。此外,我國各革命時期根據地的勞動立法中,也不同程度地包括了工會的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6月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明確規定了工會是工人階級自願結合的群眾組織,還規定了工會的任務、組織原則、工會的權利義務、工會與國家的關系、工會與企業的關系、工會的組織機構和領導機關、工會經費的來源等。工會法的頒布,對我國工會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發揮人民民主專政的支柱作用、聯系黨與職工群眾的紐帶作用,以及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方面,提供了法律依據,促進了工會自向建設和工會運動的發展。1992年4月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頒布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這進一步肯定了新時期國工會階級和工會組織在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生產中的地位,並就工會的性質、任務、權利、義務、活動准則和組織原則等重大問題作出了明確規定,以法律的形式體現了黨的基本路線的精神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指導方針。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並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以下簡稱新《工會法》)是在我國順利跨入新世紀,我國政治、經濟和社會狀況都發生了巨大的、深刻的變化,建立和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體制的新形勢下頒布的。新《工會法》進一步突出了工會的維護職能,進一步保障了職工參加和組織工會的權利,進一步加強了職工民主權利的法律保護,進一步健全了勞動關系協調機制,進一步保障了工會工作的物質基礎,加強了工會幹部依法履行職責的法律保護,確定了違反《工會法》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新《工會法》的頒布實施對於調動廣大職工群眾的積極性,發揮工人階級主力軍作用,推動工會自身改革和工運事業的發展,促進改革開發,推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為什麼要修改1992年《工會法》?
我國第一部《工會法》是1950由中央人民政府頒布的。1992年作過一次修改。由於1992年《工會法》頒布時我國還沒有明確提出建立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1992年《工會法》客觀上不能不受歷史條件的局限。特別是隨著近幾年我國政治、經濟形勢的發展,經濟關系、勞動關系的深刻變化,以及經濟結構調整,職工隊伍的變化,工會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面對的許多新情況、新問題,亟需從法律上予以規范和保障,迫切要求對1992年《工會法》進行修改,其必要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隨意撤並、組建困難、會員銳減問題。職工有權參加和組織工會,是我國《工會法》根據我國《憲法》規定而明確規定的。但實際生活中,職工參加和組織工會的權利經常受到侵犯,工會組建遇到很大阻力和困難。據全國總工會調查表明:1997年基層工會已從1995年的593113個減少到510276個,1998年又減少為503532個,會員人數從1995年的103996314人減到1997年的91309843人,1998年又減到89134262人。可見,工會組織呈下降趨勢,會員人數銳減。還有一些用人單位,特別是外商投資企業和私營企業,限制、阻撓甚至禁止職工依法組織和參加工會。因此,新建企業工會組建率較低,職工合法權益難以得到保障,違法侵權現象嚴重。據全國總工會1998年底統計,外商投資企業的工會組建率為僅35.5%,私營企業的組建率僅為4%,鄉鎮企業的工會組建率僅為7.1%。
在國有企業改革和轉制中也存在隨意撤並工會組織的問題。在一些地方,國有中小企業通過試行改組、聯合、兼並、租賃、承包經營、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多種形式,大多成為了集體性質、合夥或私營性質的企業,在這些改制企業中,工會組織和工會會員減少的趨勢更為明顯。除股份合作制形式外,大多存在著撤並工會,或形式上還保留工會,但工會工作以難以開展的情況。
2、工會幹部的合法權益受侵犯問題。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程中,勞動關系發生著深刻地變革,工會應當旗幟鮮明地代表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工會幹部在代表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時,與用人單位和營者的利益並不完全一致,工會幹部因維護職工權益打擊報復的情況時有發生。
3、拒繳、拖欠工會經費問題。目前,各級工會的經費存在難以得到保障的問題。資料表明,全國工會經費收繳率不足50%。而在基層工會,企業拖欠、拒繳工會經費的現象更是十分嚴重,工會經費更為困難。經費是工會開展活動的必要物質條件,由於經費得不到保障,致使一些地方工會、企業工會根本無法開展活動,有的甚至連工會幹部的工資都開不出來。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第一,雖然《工會法》對工會經費的撥繳作了明確的規定,但由於對拖欠、拒繳工會經費的行為沒有規定相應的制裁措施,致使一些企業行政方面無視《工會法》的規定,拒繳、拖欠工會經費。第二,部分國有企業經營困難,虧損嚴重,職工工資水平連年下降,有的甚至連工資都發不出來,工會經費的撥繳更無從談起。第三,現行工會法對外商投資企業、私營企業工會經費的撥繳未作具體規定,致使這些企業工會經費的撥繳處於無法可依的狀況。
4、違反工會法的法律責任問題。1992年《工會法》沒有規定違反《工會法》的法律責任。因此,《工會法》在實施中出現非法撤並、工會、打擊報復工會幹部、非法侵佔、挪用工會財產,拖欠、拒繳或者非法查封、劃撥工會經費等侵犯工會權益的問題之所以得不到有效遏制,無不與缺乏明確有效的法律責任有關。甚至一些侵權案件起訴到法院後,經辦法官難以根據國家法律規定的處罰法定的原則,給對方施以法律制裁。二是不少地方也出現人民法院對違反《工會法》的侵權案件不予受理的問題等,使工會的合法權益無法得到法律的切實保護。
在此,我們還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進一步認識修改《工會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是改革開放新形勢對修改《工會法》的要求。1992年《工會法》頒布以來,隨著我國外商投資企業、私營企業和混合所有制企業的發展,在這些企業中就業的職工人數迅速增加,已成為我國工人階級隊伍中的一支新生力量。黨的十五大提出調整和完善所有制結構,公有制實現形式要多樣化,很多中小國有企業通過拍賣、出售為私有企業,一些國有大中型企業改為股份制企業。但1992年《工會法》已不能適應這種新形勢,致使工會在這些企業處於無法可依、無法保障的狀況。客觀形勢的發展迫切要求對《工會法》進行修改,從法律上規范和保障非公有制企業中職工組織和參加工會,開展工會活動等權利。
二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勞動關系的變化對修改《工會法》的要求。當前,一些外商企業和私營企業,甚至改制企業都存在著侵犯職工的政治權利、勞動權利、人身權利以及經濟利益的問題。國有企業深化改革,勞動關系也發生很大變化,企業經營面對市場競爭,為了追求更高利潤,也容易忽視以至侵犯職工合法權益引起的。因此,需要加大依法維護職工利益的力度,進一步突出工會的維護職能,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性,並從法律上予保障。不然,工會就會脫離職工群眾,失去存在的基礎。
三是市場經濟條件下開展工會工作與工會幹部保護問題突出的要求。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勞動關系的變化,政府職能逐步轉變,通過行政手段保護工會幹部權益的作用越來越弱,工會幹部在加大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力度的同時,其自身責任和風險也隨之增大。近些年,工會幹部因維護職工權益遭受打擊報復的現象日趨增多。有的企業工會主席任期未滿即被調離;有的不經任何法律程序就被罷免;有的被扣發工資;有的被無故或借故解除勞動合同等等,嚴重影響了工會幹部維權的積極性,亟待通過法律手段加以保障。
四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工會組織建設的發展變化與工會維權工作的要求。隨著鄉村城鎮化,鄉鎮企業規范化,鄉鎮、街道職工數量越來越多,如何維護鄉鎮企業職工、街道職工的合法權益,幫助、指導職工建會的問題越來越突出。隨著非公有制企業的發展,小企業越來越多,25人以上才能組建工會委員會的規定,已不能滿足這類企業職工建會維權的需要,應當作出相應調整,降低建會人數標准,允許聯合組建工會;隨著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在企業兼並、改組過程中,撤並工會組織、工會機構的現象十分突出,應當從法律上予以規范,保險工會組織正常開展工作。
五是《工會法》的法律責任和工會訴權問題提出的要求。我們知道,對權利保障的最後手段就是以違法侵權者追究法律責任和實施法律制裁來實現的。《工會法》在貫徹實施中出現的侵犯工會權益的問題,如非法撤並工會,打擊報復工會幹部,非法侵佔,挪用工會財產,拖欠、拒繳或者非法查封、劃撥工會經費等之所以得不到有效遏制無不與缺乏明確有效的法律責任規定有關。一些地方的人民法院對違反《工會法》的侵權案件不予受理,使工會的合法權益無法得到法律的切實保護,嚴重影響了國家法律的權威和尊嚴,這與《工會法》沒有明確規定工會的訴權是直接相關的。
六是實踐經驗的積累和形勢發展的要求。1992年《工會法》頒布實施以來,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區及部分城市分別制定頒布了《工會法》實施辦法、條例,這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工會法》的某些不足,並將實踐中總結出的經驗、辦法予以規范,對《工會法》的規定有所創新、有所突破,推進了工會工作。但由於各地的規范不盡統一,致使《工會法》的實施程度不平衡;有些具體規定還需要進一步論證,亟待《工會法》盡快作出統一規范。
近年來,黨中央對於進一步貫徹落實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根本指導方針,做好工會工作,充分發揮工人階級的主人翁作用作了一毓重要指示,特別是黨的十五大和十屆四中全會在這方面提出許多明確和具體的要求,如職工代表大會制度,職工代表進入董事會、監事會等。就此各地在實際工作中積累和創造了許多新鮮經驗。這些方針、政策和經驗,有必要通過修改《工會法》以法律形式予以確認、規范和保證實施。目前,我國已經批准《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該公約規定:人人有權組織工會和參加他所選擇的工會,對這一權力的行使,不得加以除法律規定以外的任何限制。作為締約國,為使條約順利實施,為維護中國工會的團結統一,防止境內外敵對勢力的破壞和非法組織的出現,需要從法律就相關問題作出規范。此外,面臨我國即將加入WTO,以及經濟結構和勞動關系的調整,要求工會必須適應形勢的發展,改變傳統的工作手段和方式,與國際接軌,借鑒國外的有益經驗,如建立集體合同制度、勞動關系三方協調機制等,同時保證中國工會的獨立性和社會主義特色,這一切都要求盡快修改《工會法》。
新《工會法》修改的主要內容有哪能些?
1998年12月,九屆人大常委會將《工會法》的修改工作列入立法規劃。1999年初,組成了由全國人大法工委牽頭,全國人大內司委和全國總工會參加的修改小組,歷時二年零10個多月。2001年10月27日,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決定》對《工會法》的修改共有44條,據此修正後重新公布的《工會法》,旨在適應新的形勢,總結實踐經驗,對新建企業工會的組建、企業職工和工會幹部合法權益的保護、工會經費的收繳以及對侵犯工會合法權益行為的制裁作出一些補充性的規定,中心是突然和強化工會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職能。其修改《工會法》的主要內容如下:
1、關於工會的活動准則。現行工會法第四條規定:「工會必須遵守和維護憲法,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准則,依照工會章程獨立自主地開展活動。」這里規定的工會「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准則」,指的是工會活動要遵循憲法規定的基本原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這是工會必須堅持的最重要的根本的活動准則,修正案草案進一步具體規定:「工會必須遵守和維護憲法,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准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堅持改革開放,依照工會章程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
2、關於發揮工會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職能。為了突出和強調工會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職能,新《工會法》規定:「中華全國總工會及其各工會組織代表職工的利益,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工會在維護全國人民總體利益的同時,代表和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以保障工會組織切實發揮作用,保護、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
當前一些企業無視職工的勞動條件與安全,隨意延長勞動時間、剋扣職工工資、不提供勞動安全保護,甚至限制職工人身自由,嚴重侵犯了職工的合法權益,以致引發惡性安全事故和職工群體性事件,影響社會穩定。對此,工會有責任及時反映情況,並代表職工與企業方面就維護職工勞動權益的問題進行交涉,使企業予以糾正,避免矛盾進一步激化,維護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因此,新《工會法》規定:「企業、事業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有下列侵犯職工勞動權益情形,工會代表職工與企業、事業單位交涉,要求企業、事業單位採取措施予以糾正;企業、事業單位應當予以研究處理,並向工會作出答復;企業、事業單位拒不改正的,工會可以請求當地人民政府依法作出處理:(一)剋扣職工工資的;(二)不提供勞動安全衛件的;(三)隨意延長勞動時間的;(四)侵犯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權益的;(五)其他嚴重侵犯職工勞動權益的。」增加這些規定,有利於工會開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工作,增強工會組織的凝聚力,更好地發揮其職能作用。
3、關於新建企業組建工會。最大限度地把職工組織到工會中來,保障工會更好地代表和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做好新建企業組建工會工作,是工會的一項基礎性任務。為了保證組建工會的順利進行,新《工會法》規定:「企業、事業單位、機關有會員二十五人以上的,應當建立基層工會委員會;不足二十五人,可以單獨建立基層工會常委會,也可以由兩個以上單位的會員聯合建立基層工會委員會。」針對一些外商投資企業、私營企業和鄉鎮集體企業工會組建工作存在阻力、進展緩慢、覆蓋偏低的狀況,新《工會法》增加規定:「上級工會可以派員幫助和指導企業職工組建工會,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阻撓。」通過上級工會的指導和幫助,加強基層工會建設。對阻撓職工依法參加工會和阻撓上級工會幫助、指導職工籌建工會的行為,新《工會法》規定應當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4、關於工會專職幹部的設置和對工會幹部的保護。1992年工會法沒有規定工會專職幹部的編制問題。國有企業中的工會幹部屬於國家幹部,基本是專職的。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精簡脫產人員,特別是各種非公有制經濟迅速發展,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要求各種不同所有制企業一律設置專職的工會幹部比較困難,另一方面,企業、事業單位中又需要保持一定數量的工會骨幹分子,使他們有充分的時間和精力從事工會工作。為此,新《工會法》對此作了較為靈活的規定:「職工二百人以上的企業、事業單位的工會組織,可以設專職工作人員的人數由工會與企業、事業單位協商確定。」這樣規定,企業、事業單位中的工會幹部,根據需要,可以是專職,也可以是兼職,比較適應各種不同情況。
基層幹部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往往與企業行政方面發生矛盾,有些人還受到打擊報復。如以各種理由解除為職工維權的基層工會幹部的勞動合同,或者調離原工作崗位,或者降低其工資待遇,還有的在工會幹部勞動合同到期後以種種借口不續簽合同。在保障工會維護職工利益的同時,也迫切需要保護工會幹部的合法權益。因此,新《工會法》在原有規定的基礎上增加規定:「罷免工會主席、副主席必須召開工會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討論,非經會員大會全體會員或者會員代表大會全體代表過半數通過,不得罷免。」「基層工會專職主席、副主席或者委員自任職之日起,其勞動合同自動延長,延長期限相當於其任職期限;非專職主席、副主席或者委員自任職之日起,其尚未履行的勞動合同期限滿。任職期間除個人嚴重過失外,不得解除其勞動合同。」
5、關於工會與企業平等協商。1994年,我國頒布實施了勞動法。勞動法實施後,工會依照勞動法的規定大力推動集體合同的工作,通過工會與企業簽訂集體合同,更好地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並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從近年來的實踐看,在企業中,尤其是在非公有制企業中,由工會代表職工與企業通過平等協商簽訂集體合同,有利於工會發揮維權職能,建立和維護和諧的勞動關系。進行平等協商應主要圍繞維護職工勞動權益,如工資待遇、福利、工作與休息時間、勞動安全衛生等事項進行,並簽訂集體合同。因此,新《工會法》規定:「工會通過平等協商和集體合同制度,協調勞動關系,維護企業職工勞動權益。」「工會代表職工與企業以及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進行平等協商,簽訂集體合同。集體合同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通過。」
6、關於工會經費。1992年工會法規定,建立工會組織的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機關按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百分之二向本單位工會撥交經費;建立工會組織的中外合資、合作企業以及外資企業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向本企業工會撥交經費。這筆經費是在企業所有稅稅前列支的。工會收繳的經費用於開展各項工會活動,其中百分之六十留在企業工會,百分之四十上繳上級工會調劑使用。現在遇到的問題是,工會經費收繳相當困難,尤其是非公有制企業,拖欠、拒繳工會會費的現象嚴重。因此,根據實際情況,新《工會法》規定各種所有制企業以及事業單位、機關按照統一規定的標准撥繳會費,並規定了執行程序:「建立工會組織的企業、事業單位、機關按每月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百分之二向工會撥交經費。」「企業、事業單位拖延或者拒不撥交工會經費,基層工會或者上級工會可以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拒不執行支付令的,工會可以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7、關於法律責任。1992年工會法對某些企業拒不組建工會、不按規定撥繳會費、侵犯工會或者工會幹部合法權益等行為應當承擔什麼責任,由哪些部門按照何種程序加以追究,沒有具體的規定。過去在單一的公有制經濟制度下,一般不發生這些問題,企業所有制結構多樣化以後,這些問題逐漸增多,沒有相應的法律責任制度,對貫徹實施工會法,維護國家法律的尊嚴是必要的。因此,新《工會法》增加了法律責任一間。主要內容是:
第一,對工會合法權益受侵犯的法律規定:「工會對違反本法規定侵犯其合法權益的,有權提請人民政府予以處理,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侵佔工會經費和財產拒不返還的,工會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返還,並賠償損失。」
第二,對依法行使職權的工會幹部打擊報復的行為,增另處罰規定:「對依法履行職責的工會工作人員無正當理由調動工作崗位和進行打擊報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恢復原工作;造成損失的,給予賠償。對依法履行職責的工會工作人員進行侮辱、誹謗或者進行人身傷害,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未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處罰。」「因參加工會活動而被解除勞動合同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恢復其工作,並補發被解除勞動合同期間應提的報酬,或者責令給予本人處收入二倍的賠償。」
第三,對職工因參加工會活動被解除勞動合同以及妨礙工會依法行使職權,增加處罰規定:「職工因參加工會活動而被解除勞動合同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恢復其工作,或者責令給予本人年收入二倍的賠償」,「違反本法有關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責令改正:(一)妨礙工會組織職工通過職工代表大會和其他形式行使民主權利的;(二)非法撤銷、合並工會組織的;(三)妨礙工會參加傷亡事故以及其他侵犯職工合法權益問題的調查處理的。」
第四,對阻撓工會或者職工依法組建或者參加工會,增加處罰規定:「阻撓職工依法參加工會或者阻撓上級工會幫助、指導職工籌建工會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改正;拒不改正的,由勞動行政部門提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以暴力、威脅等手段阻撓造成嚴重後果,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如何認識新《工會法》的重要意義?
2001年10月27日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臨界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並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是在我國順利跨入新世紀,我國政治、經濟和社會狀況都發生了巨大的、深刻的變化,建立和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新形勢下頒布的。新《工會法》適應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的要求,有利於充分發揮工會作為黨和政府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對建立穩定和諧的勞動關系、穩定大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新《工會法》遵照憲法的基本原則,堅持了黨的基本路線、方針和政策,貫徹了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指導思想,體現了工人階級的主人翁地位,具有鮮明的社會主義特色和時代特點。新《工會法》對於調動廣大職工群眾的積極性,發揮工人階級主力軍作用,推動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新《工會法》規定,「中華全國總工會及其各級工會代表職工的利益,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工會在維護全國人民總體利益的同時,代表和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這些都進一步突出和強調工會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職能,進一步保障了工會組織切實發揮作用,保護、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
新《工會法》明確規定,工會負有組織和教育職工依法行使民主權利,發揮主人翁作用,維護全國人民總體利益,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發動和組織職工完成生產任務和工作任務,組織職工參加企業事業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提高職工思想政治素質和文化技術素質等等職責。這些規定有助於調動和保護職工群眾的積極性,通過改革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推動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新《工會法》貫穿工會組織參與改革開放的基本精神,規定了工會組織在改革開放聽地位、作用和職責,為工會進一步支持改革,組織和動員職工投身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特別是對工會組織在改革和搞好大中型企業,轉換企業經營機制這一涉及職工具體利益的改革過程中,主動調查研究,反映職工的意見和要求,協助黨和政府開展各項工作,處理、協調好各方面利益關系,確保改革的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新《工會法》以基本法的形式,系統規定了工會的各項權利,包括結社的權利,參政議玫的權利,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權利等等,規定了這些權利實現的途徑及形式,使工人階級各項權利的實現有了堅實的基礎和法律保證,使社會主義民主有了更豐富、更充實的內容,使得以《憲法》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律建設進一步完善和健全。
新《工會法》使工會工作在風雲變幻的國際工運形勢下,堅持社會主義條件下的工人運動有了正確的方向和保障。新《工會法》的規定,在工會性質上堅持了階級性與群眾性的統一;在工會任務上,突出了維護職能,強調了維護、建設、參與、教育四項職能的統一;在工會活動准則上,堅持了黨的統一領導與工會獨立自主開展工作的統一;在組織原則上,堅持了民主集中制保證了工人階級和工會組織的團結與統一;在處理工會與政府關系及工會與企事業行政方面關繫上,強調根本利益一致,維護全國人民總體利益,維護企事業單位合法利益與維護職工具體利益的統一。新《工會法》體現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運動與工會工作的基本特徵。
新《工會法》有利於進一步加強工會自笛建設,推進工會自身改革,發揮工會組織在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作用。新《工會法》以法律形式確認了工會工作的實踐成果,豐富了工會工作的內容,賦予了工會組織廣泛的權利和重大職責,為工會組織在法制軌道上推
Ⅲ 高分求一農村法制知識講座講稿,時限30分鍾以上
目前世界上哪個國家勞資關系矛盾都沒有我們國家這么激烈,現實中已產生了大量的勞資糾紛。當然是《勞動合同法》對用人單位以及勞動者都產生了重大影響。用人單位的用人成本與違法成本顯著提高,特別是用人自主權,工資自主權、自主管理權等受到嚴重限制。其實,對於用人單位來講,《勞動合同法》並非會給用人單位帶來災難性的影響。時至今日,即使在《勞動合同法》的背景下,用人單位仍然會占據勞資關系天平中傾斜的有利地位。當然這是在用人單位改變管理理念的前提下。今天我們主要講《勞動合同法》六個方面的內容:包括勞動合同法的適應范圍、勞動合同的訂立、勞動合同的履行、勞動合同的變更、勞動合同的解除、勞動合同的終止。首先我們了解一下勞動合同法適用的主體:勞動合同法第二條第二款規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並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九十六條的規定,對於事業單位在編人員首先應執行法律、行政法規或國務院關於事業單位的規定,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沒有規定的情況再按照勞動合同法發有關規定執行。勞部法[1995]309號規定:中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在勞動法中被稱為用人單位。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依照勞動法執行。根據這一規定,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應當視為用人單位。 勞動合同法關於勞動合同的規定和對策(一)、勞動合同的訂立 1、勞動關系的建立(1)、引起勞動關系產生的基本法律事實是用工,而不是訂立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也就是說,引起勞動關系產生的基本法律事實是用工,而不是訂立勞動合同。(2)、用人單位的履行告知義務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八條,用人單位必須如實告知勞動者工作內容、工作條件、工作地點、職業危害、安全生產狀況、勞動報酬,以及勞動者要求了解的其它義務。用人單位履行告知義務必須在簽訂勞動合同之前,而不能在簽訂勞動合同之後。用人單位履行告知義務的形式可以是口頭的、也可是書面的。但在實踐當中,為規避相關法律風險,用人單位宜採取書面的方式予以告知,並要求勞動者以書面形式確認用人單位已經保障了其知情權。(3)簽訂書面合同除非全日制用工外,用人單位與勞動必須簽訂書面勞動合同。這是《勞動合同法》作為社會法對用人單位做出的強制性規定,用人單位不得違反。用人單位未依據法律規定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合同的會發生二個方面的責任。一是規定用人單位未在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在自用工之日起一年內訂立了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在此期間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二是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仍然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除在不足一年的違法期間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外,還應當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4)、勞動合同的必備條款《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必備條款: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它有效身份證件號碼,勞動合同期限,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勞動報酬,社會保險,勞動保護、 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它事項。可以在勞動合同約定的事項有:試用期、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福利待遇等。用人單位提供的勞動合同未具備法定必備條款的,勞動行政主管部門有權要求用人單位予以改正;如對勞動者造成損害的,用人單位要承擔賠償責任。(5)、勞動合同未予以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處理首先是如何確定一個月寬限期內勞動報酬。用人單位在建立勞動關系之日一個月內簽訂書面合同的,那麼在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期間,如果雙方有約定的,從其約定。如果約定不明的,應按照集體合同規定的標准執行。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作出規定的,用人單位應當對勞動者實行同工同酬。其次是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等標准約定不明如何解決。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十八條之規定,勞動合同對勞動報酬和勞動條件等標准約定不明確,引發爭議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重新協商;協商不成的,適用集體合同規定;沒有集體規定或者集體規定未規定勞動報酬的,實行同工同酬;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勞動條件等標準的,適用國家有關規定。(二)、勞動合同履行1、規定了勞動合同履行的一般原則(1)、全面履行原則。指的是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在任何時候,均應當履行勞動合同約定的全部義務。《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九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全面履行各自的義務。(2)、合法原則。指的是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在履行勞動合同過程中,必須遵守法律法規,不得有違法行為。《勞動合同法》著重強調了三個方面,一是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補貼、延長工作時間的勞動報酬、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二是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嚴格執行勞動定額標准,不得強迫加班(我國的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制度——八小時工作制;法定節假日、年休假、職工探親假等休假制度;限制加班,如規定由於用人單位元生產經營需要,確需延長工作時間,須與工會協商經工會同意,須與勞動者協商,加班的時間長度須符合勞動法的限制性規定,不得隨意安排加班和突破加班時間,加班人員的限制)或者變相強迫勞動者加班(主要是制定不合理的勞動定額標准,結合第四條規章制度的規定解決)。用人單位安排加班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勞動 者支付加班費(區分標准工作日、休息日、法定休假日加班費的發放條件和標准)。三是規定勞動者對用人單位管理人員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有權拒絕,不視為違反勞動合同;對危害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勞動條件,有權對用人單位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未依法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經濟補償,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逾期仍不支付的,應按應付金額的50%-100%加付賠償金2、規定了特殊情形下勞動合同的履行一是規定用人單位變更名稱、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或者投資人等事項,不影響勞動合同的履行。二是規定用人單位發生合並或者分立等情況,原勞動合同繼續有效,勞動合同由承繼其權利義務的用人單位繼續履行。(三)、勞動合同的變更勞動合同的變更,指的是在勞動合同履行期間,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後改變勞動合同的內容。1、規定了勞動合同變更的一般原則《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五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勞動合同約定的內容。也就是說,協商一致原則是勞動合同變更的一般原則。2、規定了勞動合同變更的形式《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五條規定,變更勞動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變更後的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元元元和勞動者各執一份。3、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第四十條第三款)。(四)、勞動合同的解除1、用人單位解除權(1)、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2)、過錯性解除權過錯性解除權是指因勞動者的過錯而使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行使過錯性解除權無需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且無須提前三十天書面通知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行使過錯性解除權的情形有:勞動者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用人單位可以隨時通知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同時與其它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即勞動者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單位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勞動合同的),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3)、無過失性辭退權無過失性辭退是指符合《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規定,因勞動者非過失性原因和客觀情況的需要而導致勞動合同無法履行時,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提前通知或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解除勞動合同。與過錯性解除相比,程序上 無過失性辭退權要提前三十天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的限制,同時用人單位要依據法律規定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①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②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③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4)、勞動合同法對用人單位解除權的限制一是勞動合同法廢除了用人單位依據勞動合同的約定解除權。用人單位行使對勞動者的解除權必須符合《勞動合同法》的法定情形,否則就屬於非法解除勞動合同。 2、勞動者解除權(1)、與用人單位協商一致解除(2)、預告解除權。《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規定,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3)、特別解除權《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定了勞動者的特別解除權。特別解除權是指勞動可以不受《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規定的期限限制而可以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具有下列情形的,勞動者可以形使特別解除權: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合法權益的;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法律、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它情形。(五)、勞動合同的終止1、《勞動合同法》增加了勞動合同法定終止的情形。即勞動合同終止的法定情形除勞動合同期滿(包括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期滿,以及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因該工作任務完成而期滿)外,還包括:(1)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2)勞動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蹤的;(3)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的;(4)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的;(5)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它情形。2、《勞動合同法 增加了終止勞動合同的限制情形。在《勞動合同法》施行之前,為了保護勞動者的權益,國家規定在下列情形下,即使勞動合同期限屆滿,用人單位也不得終止勞動合同:①《工會法》規定,基層工會專職主席、副主席或者委員自任職之日起,其勞動合同期限自動延長,延長期限相當於其任職期間;非專職主席、副主席或者委員自任職之日起,其尚未履行的勞動合同期限短於任期的,勞動合同期限自動延長至任期期滿。但是,任職期間個人嚴重過失或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除外。②原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勞部發〔1995〕309號)規定,除勞動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情形(即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外,勞動者在醫療期、孕期、產期和哺乳期內,勞動合同期限屆滿時,用人單位不得終止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的期限應自動延續至醫療期、孕期、產期和哺乳期期滿為止。③《工傷保險條例》規定,勞動者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勞動能力的,或者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且勞動者沒有提出終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終止勞動合同。④《職業病防治法》規定,用人單位對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不得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在疑似職業病病人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不得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
Ⅳ 新勞動合同法培訓那家的好要小班授課的
推薦你參加這個培訓!!! 就在大連 新勞動合同法的 小班授課。
···新勞動法高級研討會2天大連···
新勞動合同法應對技巧與實戰分析
小班授課,央視特邀專家,精彩案例與您分享
開課時間:2007-08-17,18
地點:大連
咨詢電話:0411-83899012 88908172 創聯咨詢
培訓講師
蘇老師,法學碩士,勞動合同法專家,CCTV12法律頻道特邀專家。畢業於華東政法學院法律系。繫世界500強企業上海某集團總公司企業法律顧問(國家級資質);高級經濟師。
蘇老師長期在企業從事行政及法律事務領導工作,積累了大量的企業經濟法律實務經驗。曾服務於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等企業,擔任部門經理、法律顧問、法務培訓師。
曾經為上海貝爾阿爾卡特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大眾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德國萊尼(中國)電子有限公司、得爾福汽車零部件中國工廠、艾默生管道製造(上海)有限公司、海爾集團、中美延鋒偉世通汽車飾件有限公司、華東理工大學(國際貨運專業)、上海電視大學(工商管理專業)、上海人事局等100多家中外企事業單位提供法律實務培訓或編寫相關教材。
蘇老師是該集團唯一的專職法律培訓師。開設了《企業勞動合同的管理及糾紛處理》、《企業合同的風險防範》、《會計法規與現行稅法差異及其協調》、《企業經理人經濟法律講座》、《汽車營銷法律實務》、《工廠安全管理實務操作》等經典培訓課程,受到企事業單位的普遍好評。
蘇老師在富有激情的授課同時,不乏詼諧幽默,把難懂的法學原理及條文通過一個個活生生的企業法律案例,演繹出一堂堂通俗易懂、實用易操作的法務培訓課。
課程介紹
新《勞動合同法》介紹與應對技巧
課程概述: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已由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於2007年6月29日通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這是繼1995年頒布實施的《勞動法》之後的又一部關系勞動關系的重要法律。它依照其立法精神,必將促使企業在勞動關系管理上,我們的企業經理人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掌握更高的管理技術、面臨更多的人事風險。所有風險的形成的原因,是企業傳統的人事管理的理念和技術手段,與新《勞動合同法》立法宗旨之間的差距所造成的。
未雨綢繆,企業家和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者們,你們知道新《勞動合同法》的這些新規定嗎?面對勞動合同法律制度的巨大變化,你們有思想准備和應對思路嗎?你們懂得如何應對嗎?應廣大企業和人力資源管理人士的要求,我們特舉辦這次培訓,並邀請資深培訓講師、集團法律顧問、高級經濟師的蘇建偉老師,為大家講解勞動合同立法的最新規定、最新動態,傳授勞動合同管理的經驗和技巧,共同研討企業應對勞動合同立法變化的策略和方案。
擔任此次培訓的蘇建偉老師。曾為近百家企業提供法律培訓與咨詢、勞動法與員工關系管理咨詢等。他從企業管理所面臨的實際問題出發,結合最新《勞動合同法》的規定,通過大量經典案例的分析和講解、現場答疑、經驗交流與互動研討等方式,提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者有效適應新法的能力以及防範勞動爭議風險的能力,蘇老師在富有激情的授課同時,不乏詼諧幽默,把難懂的法學原理及條文通過一個個活生生的企業法律案例,結合企業人力資源的成本管理,演繹出一堂通俗易懂、實用易操作的培訓課。
課程大綱:
一、新《 勞動合同法》十大焦點條款剖析:
1、事實勞動關系作為無固定期限合同處理。
2、試用期長短與工作崗位相對應
3、競業限制期間企業須全額支付已離職職工的工資。
4、固定期限合同不允許非過失性解除員工勞動合同。
5、勞動合同終止單位仍然要支付經濟補償。
6、 企業裁員必須先裁新員工、再裁老員工。
7、 勞務派遣限制使用並還要交備用金
8、 勞動合同簽訂及任何變更必須採用書面形式。
9、 企業規章制度必須經過工會或職代會同意後才能生效。
10、員工享受了企業提供的住房、汽車等特殊待遇,仍允許由離職而且企業
不得約定違約金。
二、 新《勞動合同法》立法程序及最新調整思路解析
三、 新法制環境下的勞動合同管理
1、試用期新規定的解釋與運用
2、未及時續簽或終止勞動合同,形成事實勞動關系該如何補救;
3、變更勞動合同的條件及程序,如何規避其中的勞動爭議風險;
4、勞動合同法(草案)對於競業限制的規定解釋以及企業風險的防範
5、如何正確把握和處理解除、終止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
三、新《勞動合同法》對人力資源管理的顯著影響
1、工資支付的新規定及對人力資源管理的影響
2、企業使用勞務派遣員工的新規定及對人力資源管理的影響
3、保密協議與競業限制的新規定及對人力資源管理的影響
4、違紀員工處理的新規定及對人力資源管理的影響
四、新《勞動合同法》調的勞動合同的必備條款(剛性條款)
1、勞動合同期限設定
2、勞動合同中的工作內容條款的設定
3、關於標准工時與非標准工時的執行
4、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勞動報酬法定標准與內容
5、職工違反企業勞動紀律須承擔的法律責任
五、新《勞動合同法》對特定勞動者可以特別約定特定義務
1、競業限制期限條款或協議的規定
2、保密期(脫密期)條款或協議的規定
3、違約金、賠償金條款的區別和處理
六、新《勞動合同法》規定可以法定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
1、勞動者有過錯責任的解除
………………後面的由於字數限制省略,請致電0411-83899012 88908172咨詢
Ⅳ 結合中國實際,談談政府在勞動關系中的作用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勞動法律關系中,政府具有何種地位和作用,這既是勞動法學的一個重要理論問題,更直接涉及到政府在勞動關系法律調整中的定位。我國正處在向市場經濟的過渡中,了解和探討這一問題,不僅具有學術意義,並且更有實踐意義。但目前我國勞動法學界關於這一問題的系統研究尚不多見,本文擬對於這個問題提出一些看法,以供勞動法學界和政府勞動行政部門討論。
一、政府:勞動法律關系的特殊主體
所謂勞動法律關系,是指法律所規范的與勞動關系直接相關的各方主體的權利義務關系。對於政府是否具有勞動法律關系中的主體地位,我國學界的一種意見認為,勞動法律關系主體是由勞動者和法人(或用人單位)雙方構成,不包括政府;(註:見關懷主編《勞動法學》,群眾出版社1983年5月版,第109頁)再一種意見認為政府作為勞動行政主體是勞動法律關系的主體構成。(註:見史探徑著《勞動法》,經濟科學出版社1990年6月版,74—75頁)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
政府究竟是否屬於勞動法律關系的主體,分歧產生的原因主要是對於勞動關系的不同界定。勞動者與僱主之間的勞動關系,即企業中的個別的勞動關系,只是狹義的勞動關系。而勞動法所調整和規范的勞動關系,還包括企業層面的集體勞動關系,即勞動者所組成的工會與僱主的關系;以及產業層面和社會層面的勞動關系,即工會組織與僱主組織以及政府之間的三方關系。這種廣義勞動關系又被稱為「產業關系」(instrial relations),是指以勞動力市場關系為依據,以企業勞動關系為基礎,以產業勞動關系為構架,政府介入其中的勞、資、政三方構成的社會經濟關系,這一關系通常又被稱為社會勞動關系。勞動法所調整的勞動關系是一個廣義上的勞動關系,政府是這一法律所調整的關系中的直接構成。
所謂「政府」是勞動法律關系的主體,是一種簡略的說法。准確的表述應該是政府勞動行政部門及與勞動關系相關的政府部門是勞動法律關系的主體。政府在勞動法律關系中實際上是國家的代表,日本的勞動法學界通常將之稱為「勞動法上的國家」。(註:見日本勞動法學會編《現代勞動法講座(1)勞動法基礎理論》日本勞動法學會,1981年日文版,第268頁)勞動法作為社會法,其目的是以國家強制力來保障勞動者權利,以協調實現勞資自治,或者說,是通過公權利的實施來保障勞動者的私權利,以達到勞資關系的平衡。因此,國家或作為國家代表的政府即成為勞動法律關系中的不可或缺的主體。
政府作為勞動法律關系的主體,是一種特殊主體。這種特殊性主要表現之一,便是政府與勞動者和僱主分別形成特定的法律關系,並且,這兩種法律關系的性質是不同的。
政府與勞動者所形成的勞動法律關系,並不是一種簡單的勞動行政關系,而是政府與特定的公民的關系。這一關系是憲法關系的具體化。政府保障勞動者的權利,是這一法律關系的基本要求。勞動者權益又稱勞權,是指勞動者在履行勞動義務的同時所享有的與勞動有關的各項權利。勞權是一個權利束,這一權利束以勞動者的經濟權利為基礎,同時包括勞動者的社會權利和政治權利。而生存權是勞權的核心內容。(註:關於勞動者權利的界定和實質的論述,見常凱著《勞權論——當代中國勞動關系的法律調整研究》,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4年7月版,第50—52頁)保障勞動者的權利,即是保障生存權。這應是國家最基本的責任。
以生存權為基本內容的勞權,首先是一種要求國家採取一定作為的請求權,即國家有義務為勞動者提供其生存的基本條件。勞權同時可以請求國家不作為,即國家不得干涉勞動者的基本的生存活動。在這一意義上,勞權同時具有自由權的性質。(註:見[日]浦部法穗著《憲法學教室》(上)日本評論社1994年9月日文版,第260頁)而且,作為生存權的勞權,不單是對於國家的請求權,而且還具有能夠排除他人(主要是僱主)侵害的私權的性質。(註:見[日]沼田稻次郎《團結權擁護論》勁草書房1952年7月第一刷,1969年5月第三刷,第102—103頁)因此,保障勞動者的權利即保障勞動者的生存權,是國家必須履行的法律義務。這種生存權保障的法律關系首先是由憲法所規定的,屬於憲法法律關系。(註:有論者認為我國的憲法沒有生存權的規定,因而也不存在生存權保障的憲法關系。這一看法並不確切。盡管我國憲法沒有出現「生存權」的用語,但憲法第42—47條關於公民的勞動、休息、社會保障、受教育等具體條文的規定,即是關於生存權的規定。籍此,可以解釋為我國公民享有生存權。在日本國憲法中,也沒有「生存權」的字樣,但憲法第25條關於「全體國民都享有健康而文化的最低限度的生活的權利。國家必須在生活的一切方面為提高和增進社會福利、社會保障以及公共衛生而努力」的規定,即被解釋這是「生存權和國家保障生存權的義務」的規定。見[日]《模範六法》三省堂2001年日文版第23頁。但毋庸置疑我國憲法關於生存權的規定並不完善,這是在修憲中需要加以改進的,不僅要明確「生存權」概念的規定,還需進一步明確實現生存權的具體保障的規定。)但同時,這一關系更具體地表現在勞動法的規定中,屬於勞動法律關系。
這種政府和勞動者之間的勞動法律關系,是依據憲法所形成的。在這一法律關系中,國家通過政府的勞動行政部門來履行國家在勞動法律關系中的義務,即保護勞動者的義務。在個別勞動關系中,主要是履行作為義務,具體為規定勞動標准、實行勞動監察、處置勞動爭議,以保證勞動者個人權利的實現;在集體勞動關系中,既有不作為義務,即國家不得干涉勞動者集體行使團結權,但同時還負有作為的義務,即國家必須採取相應的措施以保障勞動者集體的團結權的實現。
如果說,政府在和勞動者的法律關系中是義務主體,那麼,在和僱主的法律關系中,政府則是權利主體。在這一關系中,政府行使的是勞動行政管理權,這一權利的直接目的是規范僱主行為,以排除對勞動者的侵害。(註:這一法律關系的性質在《勞動監察法》中表現的最為明確,如我國剛剛頒布的《勞動保障檢查條例》,即明確規定,該條例的適用范圍是「對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以下稱用人單位)進行勞動保障監察」見該《條例》第二條)因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僱主最有可能成為侵害勞動者權利的直接主體。(註:見浦部法穗著《憲法學教室》(上)日本評論社1994年9月日文版,第48頁)企業和僱主必須要遵守國家的勞動標准並接受政府的勞動監察。這是企業的義務。政府作為權利主體,一是利用勞工標准立法來規定僱主在個別勞動關系中的義務,同時限制僱主的財產權濫用,特別是解僱權的濫用;二是通過勞動行政來對於僱主遵守勞動法的情況實施勞動監察;三是通過建立和實施不當勞動行為制度,對於僱主侵害勞動者團結權的行為,給予權利人以行政救濟和司法救濟。(註:見日本勞動法學會編《現代勞動法講座(1)勞動法基礎理論》日本勞動法學會1981年1月版,第268頁)以國家強力來保障勞工標準的實施,是勞動法中政府和僱主關系的最主要內容。政府和企業僱主的法律關系,實際上具有公法關系的性質和特徵。
二、政府在勞動法律關系中的構成和作用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作為勞動法律關系的構成主體,已經不是計劃經濟下作為企業勞動關系的主體,而是宏觀和社會勞動關系的主體,即產業關系的主體。勞動法律關系中政府主體的具體當事人,主要是政府中主管或兼管勞動事務的有關行政部門及機構。
嚴格說來,勞動法部門中的不同法律在所調整的不同的具體社會關系中,政府部門的具體當事人是不同的。對此,勞動法制健全的市場經濟國家,法律對於政府部門的不同當事人都有著具體的規定。如日本在勞動法內作為「國家」(註:在一些市場經濟國家對於這一主體稱為「國家」而非「政府」,是因為嚴格來講,政府只是國家機關之一,並不能代表其他的國家機關。而勞動關系的當事人不僅只有政府機關,而還涉及其他的國家機關。當然,政府部門仍然是在勞動關系主體中最主要的國家機關)這一主體的具體當事人有:在《勞動基準法》中,包括行政官廳、監督機關、勞動大臣、縣勞動基準局局長、監督官等;在《僱傭保障法》中,包括勞動大臣、職業介紹機關和職業安定機關等;在《官公勞動法》中,包括政府、國會、主務大臣、人事院、內閣、最高法院等。(註:見日本勞動法學會編《現代勞動法講座(1)勞動法基礎理論》日本勞動法學會1981年1月版,第269頁)這種明確的構成界定,使得政府各部門在勞動法律關系中的職責和義務劃分得很清楚。
由於我國尚未出台這些單行的勞動法律,所以對於政府主體的具體當事人,也沒有具體的法律界定,而只能籠而統之稱其為「勞動行政部門」。但勞動法律關系中所涉及的政府,其外延要大於勞動行政部門,比較一下日本的勞動法律關系主體構成,就會清楚地看到這一點。政府勞動行政部門不僅包括直接負責勞動事務的政府部門,還應該包括其他與勞動關系有關的部門,同時還應包括那些具有勞動行政職能的事業機構。(註:我國勞動法學界的一種意見認為,具有勞動行政職能的事業機構,是與勞動行政部門並列的另一勞動法律關系主體。但國際勞工組織的規定:「『勞動行政管理系統』一詞覆蓋負責和/或從事勞動行政管理的一切公共行政管理機構——不論是部級部門或公共機構,包括准國家性區域性或地方性的機構,或任何其他形式的分權行政管理機構」,據此,我國的具有勞動行政職能的事業機構,作為勞動行政部門的附屬機構或下級機構,也應歸屬於勞動行政管理系統,而不應是與勞動行政部門並列的另一主體)
政府勞動行政部門作為勞動法律關系的主體,在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不同體制中,其身份和作用是不同的。
在計劃經濟下的國有企業中,勞動關系的一方是工人,另一方實際上是國家,企業行政只不過是國家與工人之間的中介。政府的勞動部門作為用人單位的上級,實際上是以勞動關系一方的身份直接介入勞動關系,其作用在於直接運用行政手段調配勞動力,確定包括工資、休假、福利、勞動保護等具體勞動標准,並運用行政手段直接介入企業勞動關系。企業在勞動關系中的作用只是具體執行政府勞動行政部門的政策。正是在這一意義上,計劃經濟時期的勞動關系實際上是一種勞動行政關系。
在向市場經濟轉變中,隨著勞動關系的市場化,政府勞動行政部門從企業具體的勞動關系中退了出來,由過去的直接介入轉變為對於勞動關系宏觀調控和居中調解,由過去的對於勞動關系的行政手段管理轉變為主要運用立法、監察和服務的手段進行管理。
在宏觀即社會勞動關系方面,政府勞動部門對於勞動關系的介入,主要表現為法律規范的間接監控與監察和仲裁的直接矯正相結合。這種宏觀調控的方法,一是通過勞動行政和勞動監察,直接運用行政手段來調整勞動關系。二是通過政府、工會和僱主「三方協商」機制來調整勞動關系,三方協商的內容主要包括有關勞動法律法規的草案制定;有關涉及勞動者或僱主利益的社會政策,諸如社會保障、社會分配以及勞動力市場的管理等政策的制定;有關勞動標准諸如法定勞動時間和最低工資標准以及安全與衛生標準的制定等。(註:關於政府在社會勞動關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論述,詳見常凱、李琪《關於勞動關系三方協商機制的研究》,全國總工會政策研究室編《工運理論政策研究報告》,1997年第6期)
在微觀即企業和產業勞動關系方面,政府勞動部門對於勞動關系的介入,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是通過勞動行政部門對於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的制定和履行予以指導和管理,並通過勞動監察部門對於國家勞動標準的實施予以監督查處;二是對於勞動合同或集體合同簽訂或履行中發生的勞動爭議,通過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予以處理。
概括而言,在宏觀方面政府勞動行政部門的主要作用是政策調控,在微觀方面政府的主要作用是監察和調解。而這種調控和監察調解的直接目的,是通過公權介入的國家干預來保障勞權,以實現勞動關系的平衡和穩定。
三、關於政府幹預和公權介入
政府以勞動法律關系主體的身份對於勞動關系的介入,在法律的意義上,突出地體現了勞動關系法律調整的社會法的性質和方式,即勞動關系運行中的公權介入。
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勞動關系的構建,私權原則仍是其基礎。勞動者和勞動力使用者在勞動力市場上,依照主體獨立、意思一致和等價交換等市場交易的一般原則,自願平等地結成個別的勞動關系。對於這種勞動關系的參加與否,完全是當事人的自由和權利。然而,由於勞動關系雙方實際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的差別,以及個別勞動關系的人身性和依附性的特點,這種形式上的平等實際上掩飾著實質上的不平等,勞動者在具體的勞動關系中實際處於一種被支配的劣勢和弱勢的地位。這種以所有權私有為基礎的契約自由原則,在產業關系領域實行以來,造成了嚴重的貧富懸殊和勞資對抗等社會現象。
為維護法律的公正與社會正義和社會穩定,以國家為代表的公權於是介入勞動關系。這是勞動法產生和存在的最本質的法律意義。公權作為公法上的權利可分為國家公權和人民公權兩種,政府介入勞動關系所運用的主要是國家公權。(註:自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人民公權也開始介入勞動關系。這主要表現為「企業的社會責任」理論逐步被社會所接受,而由勞工組織、非政府組織和消費者所發動的以勞工權益保護為目的「企業生產守則運動」,正在開展起來。「企業生產守則運動」即是由社會力量所體現的人民公權直接介入企業的勞動關系)國家公權包括下命權、強制權、形成權等行政權力,這些權力是通過立法權、司法權和行政權的行使而實現的。(註:見林紀東著《法學緒論》,台灣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78年6月版,第300—301頁)政府介入勞動關系,即是通過上述權力來實施對於勞動關系不平衡的矯正。這種介入的實質是以公法來限制私法,特別是限制私法中的核心權利——財產權。具體表現為對於私法的契約自由、財產絕對權、過失責任等原則的修正,這種修正以社會利益的保障為出發點,以勞工利益的直接維護為目的,勞動法的這種特點與現代民法的發展趨勢也是一致的。(註:見梁慧星:《從近代民法到現代民法——二是世紀民法回顧》,《中外法學》1997年第2期第19—30頁)
勞動法作為社會法,一個重要的特徵即是在主體關系中,政府所代表的國家是一方不可缺少的主體。沒有政府以社會和國家利益代表的身份介入,並以國家強力來貫徹公權的原則,傳統私法的原則也無法得以修正,社會公正也就難以實現。
國家對於勞動關系的干預,貫穿於勞動關系運行的全過程。市場經濟下的勞動關系具有勞資自治的性質。不論是個別勞動關系,還是集體勞動關系,都是以雙方簽訂契約的方式形成並以契約為規范。但這種自治是在國家勞動標准限定和國家勞動行政的監督下實施的。以勞動合同為契約形式而構成的個別勞動關系,必須以國家勞動標准作為最低標准,達不到這一標準的勞動合同,即使是合同雙方自願簽訂,也屬無效合同。這即是勞動法中公法對於傳統私法的契約自由原則的修正。而公法對於集體勞動關系和集體合同的介入,主要是對於僱主不當勞動行為的限定和救濟。如果是在財產絕對和契約自由的私權原則下,僱主對於參加工會的工人的解僱及不利對待,或對於工會集體談判要約的拒絕等行為,應該是僱主的權利而無可厚非。但在勞動法的原則下,由於這種行為是僱主依靠其優勢的經濟地位而進行的,這種不利於勞動者和工會的行為,是一種明顯的不公正。對此,勞動法將其規定為不當勞動行為,並要求通過政府行政權力或國家司法權力的救濟而予以糾正。(註:見常凱《論不當勞動行為立法》,《中國社會科學》2000年第五期)
政府作為勞動法律關系的主體之一,並不直接代表或融入勞動關系的一方,而是居於勞動者和僱主雙方之上,以「裁決者」和「公證者」的身份,來代表社會公正和社會利益。政府的「公正」,並非「不偏不倚」,而恰恰是要限制一部分人的權利,並強化一部分人的權利,這即是要追求法律的「實質的平等」。政府作為勞動法律關系的主體,其公正的作用正是通過保障勞動者行使權利、監督僱主履行義務來實現的。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政府在勞動法律關系中,對勞動者講是一種義務主體,對僱主講是一種權利主體。
我國勞動行政部門作為國家公權利的代表,在勞動力市場和勞動關系法制化的建設中,通過勞動立法、執法和司法,在協調和規范勞動關系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也有論者認為,政府對於勞動力市場的介入只能是在「僱主的短期行為」和「合同的執行」方面,否則,就是「過度干預」。(註:見王一江:《政府幹預與勞動者利益》,《比較》第14輯第1—14頁)且不說該論者關於政府幹預的范圍限制是否符合市場經濟下勞動立法的一般要求,但該文將防止中國政府過度干預作為勞工立法和勞工政策的側重點,顯然是和中國的實際情況不相符合。筆者以為,政府幹預的程度是需加強,還是減弱,需要根據該國勞動關系的實際狀況確定。在西方市場經濟國家,由於僱主和工會的組織比較成熟,勞資關系一般也已經形成了比較規范的制度或慣例,這就使得政府的作用在逐步減弱。比如德國,近幾年來正在逐步廢除一批勞動法規,並提倡由勞資雙方的自由約定,政府不予干預。但在我國,由於勞動力市場還不規范,勞資雙方的發育和組織程度均尚在幼稚時期,勞資自治還不具備條件,所以,現階段政府在勞動力市場和勞動關系的運行中,其作用都不是要削弱,而是要加強
就現實中我國政府勞動部門的主體身份來說,目前還處在一種體制性的轉變中。隨著國企的改革,政府的勞動行政部門已經從企業中退了出來,但如何以調控者和監察調解者的身份再介入勞動關系,則還剛剛是開始,還有許多問題需要在理論上和具體實施中加以研究解決。
Ⅵ 我們學校要辦個法律講座,主要是《勞動法》《合同法》的講座,主持詞該桌面寫啊
你好,就你描述的問題,律師答復如下:
首先,你們要確認和單位之間的勞動關系的事內實,如 工資單,容考勤記錄,工作過程中的文件記錄。
其次,確認勞動關系後,可以要求單位補繳社會保險,補發工資。
第三,單位應當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提前一個月通知勞動者,否則應當支付一個月的經濟補償金作為代通金。
第四,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支付雙倍工資,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應當簽訂書面勞動合同。
第五,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可以要求經濟賠償金,為經濟補償金的兩倍。
第六,如果協商不成,帶好相關資料到勞動監察部門投訴,或者直接到單位所在地的勞動仲裁委提出勞動仲裁。
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