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平等權
⑴ 勞動法裡面的權利,適用於私立學校的老師嗎
勞動法裡面的權利,適用於私立學校的老師,私立學校符合《勞動合同法專》的主體,私屬立學校和老師建立勞動關系需要按照《勞動合同法》規定簽訂勞動合同,受《勞動合同法》的約束。
《勞動合同法》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第七十七條勞動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有關部門依法處理,或者依法申請仲裁、提起訴訟。
第七十八條工會依法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對用人單位履行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的情況進行監督。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和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的,工會有權提出意見或者要求糾正;勞動者申請仲裁、提起訴訟的,工會依法給予支持和幫助。
第七十九條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對違反本法的行為都有權舉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應當及時核實、處理,並對舉報有功人員給予獎勵。
⑵ 公民受到的八大權利
一、平等權
(一)概念
平等權是我國憲法規定的一項基本權利,是權利主體參與社會生活的前提與基本條件。
(二)涵義
公民的平等權有以下含義:(1)所有公民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2)所有公民都平等地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3)國家機關在適用法律時,對於所有公民的保護或者懲罰,都是平等的,不得因人而異;(4)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平等權的本質含義在於禁止差別對待。
二、政治權利和自由
(一)政治權利和自由的概念和范圍
1.概念
政治權利和自由是指公民作為國家政治主體而依法享有的參加國家政治生活的權利和自由。
2.范圍
政治權利和自由表現為兩種形式:
(1)公民參與國家、社會組織與管理的活動。它以選舉權與被選舉權的行使為基礎。
(2)公民在國家政治生活中自由發表意見、表達意願的自由。它表現為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自由。此六大自由簡稱政治自由。
(二)選舉權與被選舉權
(三)政治自由
1.言論自由
(1)概念。言論自由,是指公民有權通過各種語言形式宣傳自己的思想和觀點的自由,從廣義上說,新聞、出版、著作等包括在言論自由的范疇內;從狹義上說,出版自由不包括在言論自由內,言論自由在六項政治自由中居於首要地位。
2.出版自由
3.結社自由
(1)概念。結社自由是指公民為達到某一共同目的,依照法定程序結成某種社會團體的自由。(2)特徵。①結社具有持久性和穩定性;②結社應遵循法定程序;③結社一般具有固定的組織機構和成員;④結社與一定的利益選擇有關。
(3)因目的不同,公民的結社自由可分為兩種:一是以營利為目的結社,如成立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此類結社通常由民法和商法調整;二是不以營利為目的結社,包括政治結社和非政治結社。政治結社包括組織政黨和政治團體等。非政治結社,包括組織宗教、學術、文化藝術、慈善等團體。各國的政治結社,往往受到法律的嚴格限制。我國憲法規定的結社自由是指不以營利為目的的結社,以成立社會團體等非政治性結社為其內容。
(四)監督權和取得國家賠償權
1.監督權
監督權是公民監督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活動的權利。我國《憲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對於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對於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
(1)批評、建議權
公民在社會生活和國家政治生活中,有權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缺點、錯誤提出批評意見,公民亦有權通過一定的形式向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提出合理化建議。批評權、建議權的行使有助於防止官僚主義、提高工作效率。
(2)控告檢舉權
①概念。控告權是指公民對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機關進行揭發和指控的權利。檢舉權是指公民對違法失職的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向有關機關揭發事實,請求依法處理的權利。
②行使途徑。對違法犯罪行為向司法機關提出;對違反政紀的行為向主管單位或上級單位提出;對國家機關的違法決定向同級權力機關或上級權力機關提出;對國家機關中黨的組織或黨員的違法犯罪行為,向同級或上級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提出。
(3)申訴權
①概念。公民的合法權益,因行政機關或司法機關作出錯誤的或違法的決定與判決,或者因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而受到侵害時,受害公民有向有關機關申訴理由、要求重新處理的權利。
②公民的申訴權。
監督權作為公民的基本權利,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活動產生直接的約束力即具有一般的效力。我國《憲法》第四十一條第二款規定:「對於公民的申訴、控告或者檢舉,有關國家機關必須查清事實,負責處理。任何人不得壓制和打擊報復。」為保障公民監督權的實現,刑法也作了嚴格的保護性規定。
2.取得國家賠償權
作為一項公民基本權利,取得國家賠償權是指由於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侵犯公民權利而受到損失的公民,有依照法律規定取得賠償的權利。《憲法》第四十一條第二款規定:「由於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侵犯公民權利而受到損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規定取得賠償的權利。」目前我國的國家賠償分為行政賠償和司法賠償或冤獄賠償兩種形式。1989年4月七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的行政訴訟法規定了行政賠償的原則和制度,1994年5月八屆全國人大七次會議通過了國家賠償法,使公民的這一憲法權利得到了切實的保障。
此外,為更好地保護公民權利,現行憲法修正案還首次把國家「補償」概念寫入憲法:「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公民的私有財產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
三、宗教信仰自由
(一)概念和內容
宗教信仰自由是指公民依據內心的信仰,自願地信仰宗教的自由,它包括: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這種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種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這個教派或那個教派的自由;有過去信教而現在不信教的自由,也有過去不信教而現在信教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作為一種權利體系,由信仰的自由、宗教活動自由和宗教儀式自由構成。
(二)憲法保護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因
(1)宗教是人類社會一定歷史階段的必然現象,有其產生、發展、消亡的過程。當科技文化水平未能達到消除人們認識上的局限性時,宗教的存在就會有其客觀基礎。
(2)宗教具有民族性、群眾性,宗教問題在少數民族地區常與民族問題交織在一起。
(3)宗教具有國際性。
(4)宗教信仰屬於思想意識問題,「不能用行政命令去消滅宗教」。
(三)宗教與邪教
(四)宗教信仰自由的保障
在我國作為公民一項基本權利的宗教信仰自由的保障具體表現如下:
1.法律保障
我國憲法和法律對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保障作了原則性規定。《憲法》第三十六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不得強制公民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視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國家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憲法的規定實際上確立了宗教信仰自由在基本權利體系中的地位,為實現宗教信仰自由提供了憲法依據。除憲法的總體規定外,我國刑法、選舉法、義務教育法等部門法律中具體規定了宗教信仰自由的保障。
2.物質保障
國家積極創造物質方面的條件,提供良好的環境來保障宗教信仰自由。如安排宗教活動場所,恢復修繕、開放寺、觀、教堂。根據法律和政府的有關規定,各宗教團體的房屋財產的產權,歸宗教團體所有,在房屋財產方面,宗教團體處於法人的地位。
3.組織保障
在我國,宗教設有自己的全國性和地方性的組織機構,目前我國有中國佛教協會、中國道教協會、中國伊斯蘭教協會、中國天主教愛國會、中國天主教教務委員會、中國天主教主教團、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委員會和中國基督教協會等8個全國性宗教團體。為了有計劃地培養和教育年輕一代的愛國宗教職業人員,國家設立了47所宗教院校。
(五)「三自原則」
我國宗教團體和宗教事務不受外國勢力支配。宗教團體必須堅持自主、自辦、自傳的「三自」原則,我國宗教實行獨立自主自辦的方針,反對外國勢力支配、干涉中國宗教的內部事務,以保護中國公民真正享有宗教信仰自由權利。外國人在我國境內為正常的宗教活動受法律、法規的保護。
四、人身自由
廣義的人身自由是指公民個人在符合國家法律要求的范圍內,有一切舉止行動的自由。我國憲法規定的人身自由,包括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四種。人身自由是公民安全地參加社會活動和享受家庭生活的保障,也是公民得以行使其他各種權利的基本前提。
(一)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屬狹義的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和行動有不受任何非法搜查、拘禁、逮捕、剝奪、限制的權利。人身自由是公民憲法地位的直接體現,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非法剝奪或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剝奪或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必須按照法定程序進行。
根據《憲法》第三十七條第二款規定,任何公民,非經人民檢察院批准或者決定或者人民法院決定,並由公安機關執行,不受逮捕。公安機關逮捕人時,必須出示逮捕證,除有礙偵查或者無法通知的情形以外,應當將逮捕的原因或羈押的處所,在24小時以內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屬或者他的所在單位。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對於各自決定逮捕的人,公安機關對經人民檢察院批准逮捕的人,必須在逮捕後的24小時內進行訊問,當發現不應逮捕時,應立即釋放,並發給釋放證明。公安機關依法具有拘留權,被拘留者對拘留不服,可向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提出申訴。公安機關拘留的人犯,需要逮捕的必須由人民檢察院批准;人民檢察院不批準的,公安機關應當在接到通知後立即釋放。
《憲法》第三十七條第三款規定,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體;第三十九條規定,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為了搜查犯罪證據,查獲犯罪人,公安機關可以對犯罪嫌疑人及可能隱匿罪犯或者犯罪證據的人的身體、物品、住處或其他有關的地方進行搜查,但必須嚴格依照法定程序進行。在進行搜查時,偵查人員必須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證,並且應當有被搜查人的家屬、鄰居或其他見證人在場。搜查婦女的身體應當由女工作人員進行。
(二)人格尊嚴不受侵犯
1.概念
人格尊嚴是指與人身有密切關系的名譽、姓名、肖像等不容侵犯的權利,它是公民作為權利主體維護其尊嚴的重要方面。人格尊嚴通過法律確認表現為人應具有的人格權,它是公民參加社會活動所應具有的資格。
2.憲法保障
《憲法》第三十八條規定:「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採用任何方法對公民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1)人格尊嚴不受侵犯權是憲法規定的公民基本權利,是憲法關系存在的基礎。
(2)不得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貶低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即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侮辱。(3)不得捏造事實來損害他人人格即不得誹謗他人。(4)不得向有關機關虛假告發、捏造事實來達到陷害他人的目的即不得誣告陷害他人。
3.人格尊嚴的基本內容
(1)公民享有姓名權。公民有權決定、使用和依法律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
(2)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他人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3)公民享有名譽權。名譽權乃公民人格之重要組成部分,是公民要求社會和他人對自己的人格尊嚴給予尊重的權利。
(4)公民享有榮譽權。榮譽權是指公民對社會給予的褒揚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權利,如因對社會的貢獻而得到的榮譽稱號、獎章、獎品、獎金等。
(5)公民享有隱私權。隱私權是公民就私人生活領域內的事情、信息享有的不為他人知悉、禁止他人干涉的權利。若公民在自己的私生活領域得不到法律的保護,那麼作為權利主體不可能享有完整的人格權。
(三)住宅不受侵犯
1.概念及其內容
《憲法》第三十九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住宅安全權是指公民居住、生活的場所不受非法侵入和搜查。它包括以下內容:(1)任何公民的住宅不得非法侵入;(2)任何公民的住宅不得隨意搜查;(3)任何公民的住宅不得隨意查封。公民享有住宅安全權是公民參與社會生活,享有人身自由權的重要條件。
2.保障
凡是不經宅主同意隨意侵入公民住宅的行為都構成對住宅安全權的侵犯。憲法對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住宅的行為規定了禁止性規范,為住宅安全權的保障提供了憲法依據。為了收集犯罪證據,查獲犯罪嫌疑人,偵查人員可以對被告人以及可能隱藏罪犯或者犯罪證據的人的物品、身體、住處和其他有關的地方進行搜查。進行搜查時,必須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證。
(四)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憲法》第四十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護。除因國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檢察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對通信進行檢查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通信自由是指公民通過書信、電話、電信及其他通訊手段,根據自己的意願自由進行通信不受他人干涉的自由。通信是公民參與社會生活,進行社會交流的必要手段,是公民不可缺少的自由。通信自由的主要內容是通信秘密,包括:公民的通信他人不得扣押、隱匿、毀棄;公民通信、通話的內容他人不得私閱或竊聽。除因國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檢察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對通信進行檢查外,任何組織或個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五、社會經濟、文化教育方面的權利
社會經濟權利是指公民依照憲法規定享有的經濟物質利益的權利,是公民實現其他權利的物質上的保障。它包括財產權、勞動權、休息權、退休人員的生活保障和社會保障權、物質幫助權等。文化教育權利是公民依照憲法規定,在教育和文化領域享有的權利,它主要包括受教育權和文化權利。除財產權、繼承權外,社會經濟權利和文化教育權利都屬於公民的積極受益權。
(一)財產權
《憲法》第十三條規定:「國家保護公民合法的收入、儲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財產的所有權。國家依照法律規定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的繼承權。」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的財產權利,2004年憲法修正案對憲法第十三條作出如下改動: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國家依照法律規定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和繼承權;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公民的私有財產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
1.概念
公民財產是公民個人通過勞動或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財產和享有佔有、使用、處分財產的權利,它表明公民在社會生活中獲得自由和實現經濟利益的必要途徑。現行憲法對公民財產權的規定比1954年憲法有了重大發展,主要是將公民「各種生活資料的所有權」改成「其他合法財產的所有權」,從而擴大了公民財產權的保護范圍。
2.范圍
包括對生活資料和一定生產資料的所有權。其中的生活資料主要包括勞動的和非勞動的薪金或租金收入、儲蓄、房屋、交通工具、債券、股票以及其他日常生活用品的所有權;生產資料主要是指法律允許個人擁有的生產工具、原材料、勞動產品、牲畜等等。
現行憲法修正案規定:「國家依照法律規定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和繼承權。」繼承權是財產權的延伸,是公民合法財產轉移的合法形式。要保護公民的財產權,就應當同時保護公民的繼承權,以使財產本身能無損失地繼承下來。為了保障憲法這一規定的實施,我國還通過制定繼承法,具體規范了有關財產繼承的制度。
(二)勞動權
1.概念
勞動權是指一切有勞動能力的公民,都有獲得勞動就業和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勞動權是公民賴以生存的基礎,是行使其他權利的物質上的前提。
2.內容
(1)勞動就業權。我國《勞動法》第三條規定:「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第十二條規定:「勞動者就業,不因民族、種族、性別、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視。」《憲法》第四十二條第二款規定:「國家通過各種途徑,創造勞動就業條件,加強勞動保護,改善勞動條件,並在發展生產的基礎上,提高勞動報酬和福利待遇。」
(2)取得報酬權。勞動報酬是公民付出一定勞動後所獲得的物質補償。《勞動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的原則,實行同工同酬,工資水平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國家對工資總量實行宏觀調控。」為了保障勞動者取得報酬權,我國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
(3)在我國,勞動既是公民的一項權利,又是公民的一項義務,《憲法》第四十二條第一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勞動是一切有勞動能力的公民的光榮職責。
(三)勞動者的休息權
1.概念
休息權是勞動者在享受勞動權的過程中,為保護身體健康,提高勞動效率,根據國家的法律和制度的有關規定而享有的休息和休養的權利。勞動者的休息權和勞動者的勞動權密切相關,休息權是勞動權的必要補充。
2.保障
《憲法》第四十三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者有休息的權利。國家發展勞動者休息和休養的設施,規定職工的工作時間和休假制度。」根據《勞動法》的規定,我國職工每日工作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44小時。勞動者的休息時間有:工作日,應給予勞動者一定的間歇時間作為休息和用膳的時間;公休假日;法定休假節日;年休假;探親假等。
(四)退休人員的保障權
《憲法》第四十四條規定:「國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企業事業組織的職工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退休制度。退休人員的生活受到國家和社會的保障。」退休是勞動者的權利,是一項附屬於勞動權的權利。
(五)物質幫助權
1.概念
物質幫助權是公民因失去勞動能力或者暫時失去勞動能力而不能獲得必要的物質生活資料時,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保障、享受集體福利的權利。《憲法》第四十五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國家發展為公民享受這些權利所需要的社會保險、社會救濟和醫療衛生事業。國家和社會保障殘廢軍人的生活,撫恤烈士家屬,優待軍人家屬。國家和社會幫助安排盲、聾、啞和其他有殘疾的公民的勞動、生活和教育。」2004年憲法修正案將憲法第十四條增加一款作為第四款規定:「國家建立健全同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制度。」
2.公民在特定情況下獲得物質幫助權的具體表現
(1)老年人的物質幫助。一般地講,國有企業、私營企業、集體企業、國家機關和各種事業單位的退休職工,可從國家和社會獲得一定數量的退休金,農村的孤寡老人可獲得「五保」幫助。(2)患疾病公民的物質幫助權。我國公民在患病期間有從國家或社會獲得醫療管理和物質幫助的權利。(3)喪失勞動能力的公民的物質幫助權。主要指殘疾人的物質幫助權。對有一定勞動能力的盲、聾、啞和其他殘疾人,國家和社會應在生活保障方面承擔義務和責任。1990年,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規定了較全面的保護措施。(六)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1.概念受教育權是公民在教育領域享有的重要權利,是公民接受文化、科學等方面教育和訓練的權利。從廣義上講,受教育權包括每個人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享受教育的權利,同時也包括要求提供教育機會的請求權。從狹義上講,受教育權是公民享有的平等的教育權。受教育機會的平等是平等權價值的直接體現,反映了維護和平與文化建設的要求。受教育權具有雙重性,受教育權既是公民的一項權利,也是公民的一項義務。國家一方面為公民享有受教育權提供各種機會,另一方面也有權要求公民履行教育方面應盡的義務以適應國家現代化建設的需要。
2.受教育權的內容根據憲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公民受教育權的基本內容包括:
(1)按能力受教育的權利。公民按照自己所具有的能力,接受相應的教育。國家可以採取必要的考試制度,使有一定能力的公民享受相應的教育。(2)享受教育機會的平等。每位公民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范圍內,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權,不因性別、宗教、社會身份等原因而受不平等的待遇。尤其是,在入學方面應該貫徹平等原則,及時地向社會提供教育設施。(3)受教育權通過不同階段和不同形式得到實現。在我國的受教育權保障體系中直接與教育功能相聯系的形式主要有:幼兒教育、初等教育和初級中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初等教育和初級中等教育屬於義務教育。《義務教育法》第四條規定: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第十一條規定: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必須使適齡的子女或者被監護人按時入學,接受規定期限的義務教育;適齡兒童、少年因疾病或者特殊情況,需要延緩入學或免予入學,應由其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提出申請,經當地人民政府批准;禁止任何組織和個人招用應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少年就業。對招用適齡兒童、少年就業的組織或者個人,由當地人民政府給予批評教育,責令停止招用;情節嚴重的,可以並處罰款,責令停止營業或者吊銷營業執照。
3.保障我國已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公民受教育權保障體系,在實踐中已經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除憲法對受教育權作出原則性規定外,我國先後頒布了《義務教育法》、《教育法》、《職業教育法》等法律,進一步完善了教育立法。
(七)文化權利和自由
《憲法》第四十七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進行科學研究、文學藝術創作和其他文化活動的自由。國家對於從事教育、科學、技術、文學、藝術和其他文化事業的公民的有益於人民的創造性工作,給以鼓勵和幫助」。
1.從事科學研究的權利
公民從事科學研究的權利受憲法和法律保護。科學研究自由作為公民的基本權利,其內容包括:公民有自由地對科學領域問題進行探討的權利,不允許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非法干涉;公民有權通過各種形式發表自己的研究成果,國家有義務提供必要的物質條件與具體設施;國家積極創造條件,鼓勵和獎勵科研人員,保護科研成果,就其科學研究的價值而言,自然科學技術、社會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具有同等價值,應給予同等保護。
2.文藝創作的權利
公民根據憲法的規定有權自由地從事文藝創作活動,並且發表作品。文藝創作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應允許公民自由地選擇創作的內容和形式,按照不同風格進行文藝創作。國家鼓勵和幫助公民從事文藝創作活動,進一步豐富公民的文化生活。
3.從事其他文化活動的權利
主要是指觀賞文化藝術珍品、欣賞文藝作品,利用圖書館、文化館、出版社從事文化娛樂活動等。
六、特定主體的權利
我國憲法除了對一切公民所應普遍享有的權利和自由作出了全面的規定外,還對具有特定情況的公民設置專條,給予特殊保護。特定主體是指由於封建傳統、習俗的影響或者主體自身在能力方面的弱點導致其權利易被忽視或者侵犯的公民。
(一)保障婦女的權利
《憲法》第四十八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在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社會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與男子平等的權利。國家保護婦女的權利和利益,實行男女同工同酬,培養和選拔婦女幹部。」
1992年10月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對婦女權利的保護作了具體的規定。在政治權利方面:國家保障婦女享有與男子同等的政治權利,婦女參與國家事務的權利,婦女平等的選舉與被選舉的權利;在經濟權利方面:國家保障婦女享有相同就業機會的權利,享有自由擇業的權利,升級和工作保障的權利、生活救濟的權利、在工作中享有健康和安全保障的權利;在受教育權上:該法第十八條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依照規定把掃除婦女中的文盲、半文盲工作,納入掃盲後繼續教育規劃,採取符合婦女特點的組織形式和工作方法,組織監督有關部門具體實施」;在婚姻家庭方面:國家保護婦女的婚姻自主權、對夫妻共有財產享有平等的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離婚婦女的房屋所有權等;在人身權方面:國家保護婦女與男子平等的人身權、婦女的生命健康不受侵犯權、人格尊嚴權等。
(二)保護婚姻、家庭、母親、兒童和老人
《憲法》第四十九條第一款規定:「婚姻、家庭、母親和兒童受國家的保護」。第四款規定:「禁止破壞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婦女和兒童」。婚姻是家庭的前提,家庭是婚姻的結果,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在法律上承認和保護合法的婚姻家庭關系將使社會獲得穩定的社會關系基礎;同時,婚姻關系和家庭關系中各成員相互間的權利得到承認和保護,相應地要求各成員間相互履行法定義務。
(三)保護華僑、歸僑和僑眷的正當與合法權益
⑶ 勞動法只禁止了七種就業歧視嘛
您好,關於禁止就業歧視的問題,勞動法主要有以下規定:
①禁止就業機會歧視,保障勞動者享有就業平等權和職業選擇權。《勞動法》第12條規定:「勞動者就業,不因民族、種族、性別、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視。」第13條進一步指出,「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就業權利。在錄用職工時,除國家規定的不適合婦女的工種或者崗位外,不得以性別為由拒絕錄用婦女或者提高對婦女的錄用標准」。
②禁止就業待遇歧視,保障勞動者等量勞動獲取等量報酬的權利。《勞動法》第46條明確規定:「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第48條規定:「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最低工資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報國務院備案。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③禁止就業服務、就業安全歧視,保障勞動者享有參加職業培訓、簽訂有效勞動合同和參加社會保險的權利。《勞動法》第八章對職業培訓作了專章規定,「國家通過各種途徑,採取各種措施,發展職業培訓事業,開發勞動者的職業技能,提高勞動者素質,增強勞動者的就業能力和工作能力」。(第66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把發展職業培訓納入社會經濟發展的規劃,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個人進行各種形式的職業培訓」。(第67條)「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業培訓制度,」「有計劃地對勞動者進行職業培訓」。(第68條)《勞動法》第三章對禁止就業運行過程的安全歧視進行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第16條)「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第17條)《勞動法》第九章用大部分章節對就業中斷過程的安全保障———社會保險加以規定,「國家……建立社會保險制度,設立社會保險基金,使勞動者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第70條)
⑷ 勞動法 平等權的原則的內容有哪些
勞動自由原則、勞動保障原則、勞動平等原則
憲法第42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
勞動法
第一條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十四條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勞動合同可以解除。
社會保險是國家為了保障勞動者在喪失勞動能力或勞動機會時的基本生活而依法強制實行的一項物質幫助制度。
勞動法
第七十條國家發展社會保險,建立社會保險制度,設立社會保險基金,使勞動者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
第七十一條社會保險水平應當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承受能力相適應。
第七十二條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第七十三條勞動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
(三)因工傷殘或者患職業病;
(四)失業;
(五)生育。
勞動者死亡後,其遺屬依法享受遺屬津貼。
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條件和標准由法律、法規規定。
勞動者享受的社會保險金必須按時足額支付。
平等就業原則
勞動法
第三條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⑸ 私有公司招員工限身高算不算侵犯了公民的平等權
這個要求不算侵犯公民的平等權,因為公司的工作性質對身高有一定要求,所以要求身高是不算侵權的。
⑹ 憲法中權利平等保護的概念
平等保護是指法律對民事主體的保護規定是相同的,適用法律時不能區別對待,是由法律地位平等,適用法律平等決定的。
勞動法在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中的平等保護的原則是指全體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都平等地受到勞動法的保護。具體含義包括兩個層次:
(1)對各類勞動者的平等保護。
(2)對特殊勞動者群體的特殊保護。
平等保護符合憲法的依據
第一個方面,物權法草案確定的平等保護原則符合憲法關於所有制性質的規定。首先,憲法規定的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並存的基本經濟制度,是和平等保護原則完全一致的。現在有一種理解,認為以公有制為主體就意味著各類所有制在法律地位上是不平等。我認為這是一種誤解。憲法規定的以公有制為主體,其主體的本意,更多的是強調公有制對經濟關系的影響力和對經濟生活的基礎性作用。比如說,對關繫到國民經濟命脈的鋼鐵、交通、汽車、能源等大型產業實行公有制,有利於保證基本的經濟制度和屬性,保護國家的經濟安全和實現政府的調控能力。只有保證公有制的主體性的作用,才能保證社會主義的方向。憲法條款雖然在措辭上存在著主體和非主體的差別,但只能理解為各種所有制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是有差異的,而不能理解為各種所有制的法律地位是不平等的,不是說公有制為主體就意味著公有制處於優越的法律地位,其它所有制處於次要的法律地位。正是因為在憲法上,多種所有制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因而決定了物權法草案需要規定對各類所有權的平等保護原則。
第二個方面,我們絕不能從憲法規定了社會公共財產的神聖不可侵犯的內容就認為憲法確立了不平等保護原則,這完全是誤解。在1982年,針對文革期間一些人大搞「打、砸、搶」,破壞公共財產的現象,在憲法中宣示公共財產的神聖性是必要的。此後,憲法在修改的時候,也加大了對私有財產的保護力度,就是要強調憲法平等保護各類財產。憲法對基本經濟制度的准確規定體現在憲法第6 條,該條規定我們國家目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現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這是憲法對基本經濟制度准確的表述,所以,落腳點是在「共同發展」幾個字上。怎麼才能保障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呢?前提就是必須要實行平等保護。假如說優先保護公有制一種,對其他所有制就採取歧視的態度,就不可能有平等發展,就不可能有共同發展。所以,失去了平等保護,就當然失去了共同發展。物權法草案確立了平等保護的原則,明確規定保護各類市場經濟主體的平等地位和發展權利,就是實現共同發展的客觀要求的反映。
需要強調的是,平等保護和產業政策當中的差異也是不矛盾的。應當承認,在我們國家,不同的所有制在公共資源的配置、市場准入、銀行貸款等等方面是存在一些差別。但是,這些差別更多地是國家有關宏觀調控政策以及有關市場准入的特別規定,屬於工商調節的范疇,它和物權法確定的平等保護是不矛盾的,分別屬於不同法律調整的內容。另外,關於產業政策的特別規定,可能影響到整個物權的取得,比如說銀行貸款如獲得優惠,取得財富、取得物權就多一些。但是,當每一個主體取得物權之後,它在物權法上都要實行平等保護,不管取得了多少財富、多少財產,在物權法上只能是平等對待。所以,產業政策上的差異和物權法的平等保護是完全不矛盾的。
第三個方面,憲法關於基本經濟制度的規定,除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以外,還包括國家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只有把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和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結合起來,我們才能全面理解我們國家的基本經濟制度。平等保護市場主體的平等地位和發展權利,就必須確認各類企業,不管它在所有制上是公還是私,不管企業的大小,都要在同一起跑線上平等競爭,適用同等的法律規則,並且承擔同樣的法律責任,絕不能把企業分成三六九等。如果對財產的保護實行三六九等的話,就意味著把企業分成三六九等地對待,這是完全不符合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如果在侵害國家財產的情況下就多賠,侵害私人財產就少賠甚至不管,那怎麼能平等保護市場經濟主體的平等地位和發展權利呢?對國有財產的保護也是這樣的,如果有人侵害了國有財產,也同樣適用物權法關於財產保護的平等規則。否則的話,我們的法律就不是市場經濟的法律,而是繼續維護計劃經濟的法律。
⑺ 我國憲法 公民平等權 的理解
平等權是指公民平等的享有權利,不受任何差別對待,要求國家同等保護的權利。平等權是我國《憲法》規定的一項基本權利,是權利主體參與社會生活的前提和基本條件。公民的平等權有以下含義:①所有公民平等的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②所有公民都平等的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③國家機關在適用法律時,對於所有公民的保護或者懲罰都是平等的,不得因人而異;④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我國《憲法》中平等權的主要內容包括:①男女平等;②民族平等;③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⑻ 如何理解平等權怎樣認定是否存在歧視
憲法第33條第2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近代 憲法將平等、自由和財產作為最重要的三大基本人權予以確認。1776年,作為美國第一個「人權宣言」的《獨立宣言》揭開了基本人員保護的憲法原則,而其中的「平等權」即被視為一切基本人權之基礎。《獨立宣言》宣布,所有國民不論男女、種族、宗教,在法律上一律平等,而後自由權利和其他權利之保障,始得普遍與徹底。1789年法國《人和公民的權利宣言》亦確認平等權為基本人權的第一項內容,第1條規定:「在權利方面,人們生來是而且始終是自由平等的。只有在公共利用上面才顯出社會上的差別。」法國憲法第6條規定:實質上是指「任何人不分種族、哲學或宗教信仰、政治信念,皆不能被排斥在某一職業之外,或被剝奪某一權利,任何錶明具有這種排斥性的法律都將違背《人權宣言》中的原則。」在法國人權宣言和憲法以後,歐洲大陸各國制定的憲法,都明確宣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個近代憲法基本原則,將平等作為一項重要的個人權利予以保障。
在我國憲法規定的基本權利體系中,平等權被置於憲法基本權利體系中的首要位置,這表明「平等權在憲法上主要是作為一種基本權利而存在的,但它與其他基本權利不同,在整個憲法的基本權利體系中具有一定的超越地位。它不但通過民族平等、男女平等、而且還廣泛地通過政治平等權、社會經濟平等權以及其他具體的基本權利來體現其作為一種基本權利上的具體內容,為此是一種原理(原則)性的、概括性的基本權利。」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平等權要求國家權力平等地保護公民的權利並平等地要求公民履行法律義務,不得在法律上對公民進行區別對待。
平等不僅僅是一項原則,也是一項權利。平等表現為個人為實現自身的平等,使自己與其它人在相等條件下能夠享受同等待遇的一種請求權。然而平等概念卻很難界定,平等自身就包含矛盾:一方面是形式上的平等,人人生而平等,人們在法律上享有同等的權利,形式上的平等即機會上平等;另一方面是實質上的平等,它從人人生而不同出發,認為即使人們在相似甚至相同的環境下長大,個人之間的差異性也不會因此而減少,在這個基礎上賦予人們形式上的平等將會導致事實上的不平等,而要使人們在事實上達到平等只能給予差別對待,可以說,實質平等是從保護社會上的弱勢群體的角度出發的;還有一種平等觀念,即結果上的平等,即絕對意義上的平等,這也是我們常說的平均主義。在這三種平等觀念之間確實存在著內在的矛盾,形式上的平等對於生而不同的人們來說,必然會導致結果上的不平等;而實質上的平等從人的差異性出發,給予人們差別對待,也不可能是對每個人予以糾正,將差別對待具體到每一個個人是不現實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實質上的平等也不意味著結果上的平等,給予人們差別對待也不意味著會達到絕對的平等,而從另外一種意義上講,如果保障人們實現了結果上的平等,那麼這種平等也無視了人們在過程中的努力程度以及能力差別等因素,相對來說也是一種「不平等」。關鍵問題是,要界定給予什麼樣的人以及給予他們什麼樣的差別對待才是合理的,即合理差別的限度問題。在保證人們機會上平等的基礎上引入實質上的平等,予以糾正機會上的平等所會導致的事實上的不平等,是非常現實的做法,然而實質上的平等也要有限度。在機會平等的基礎上引入實質平等的手段是實行合理的差別,而要界定什麼樣的差別是合理的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對什麼樣的主體給予差別對待?這可從三方面考慮:一方面從量的角度考慮,即給予相對來說處於少數且弱勢的群體以差別對待,如美國的黑人和婦女從歷史來看一直處於受歧視的地位,為了彌補這種長久以來的歧視,立法或行政機構於是採取了一系列的「贊助性行動」給予這些階層一定的優惠;另一方面從先天生理的角度考慮,即給予明顯處於弱勢的個體以差別的對待,如我國《勞動法》規定了女性在「三期」中的特殊照顧;第三個方面是從經濟的角度去考慮,即給予經濟上明顯處於弱勢或無經濟來源的個體一定的生活保障,如我國規定的給予下崗職工的最低生活保障費等等。第二個問題是差別對待的實質內容是什麼?即給予什麼樣的差別對待才是合理的問題。差別對待總的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歧視,一種是優惠,歧視顯然是一種不平等,然而同時優惠也要有一定的限度,而不至於構成「反向歧視」,比如給予下崗工人生活保障費不能高到與本地區的平均工資水平持平等等。
⑼ 勞動法歧視條款
法律分析:勞動法的禁止就業歧視條款為:禁止就業機會歧視,保障勞動者享有就業平等權和職業選擇權。勞動者就業,不因民族、種族、性別、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視。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就業權利。在錄用職工時,除國家規定的不適合婦女的工種或者崗位外,不得以性別為由拒絕錄用婦女或者提高對婦女的錄用標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十二條 勞動者就業,不因民族、種族、性別、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視。
第十三條 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就業權利。在錄用職工時,除國家規定的不適合婦女的工種或者崗位外,不得以性別為由拒絕錄用婦女或者提高對婦女的錄用標准。
⑽ 勞動法指出:勞動者有平等就業和選擇就業的權利,這是什麼指引
勞動來法指出:勞動自者有平等就業和選擇就業的權利,這是勞動和就業權利的指引。
《勞動法》第三條中」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的規定,是對於《憲法》中」公民有勞動的權利「這一規定的具體化。就業和選擇職業是勞動權利的現實體現,只有保證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公民的勞動權利才能真正落實。這項規定也可以說是公民勞動權利的具體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