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範式

行政法範式

發布時間: 2022-07-25 01:39:58

① 我是大三黨一枚 想報考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憲法與行政法研究生 求初試專業考試參考書

專業課一(605)就只有《法學通論》(法學理論和憲法學部分),吳漢東主編,北京回大學出版社
專業課二(810)
1.《中答國憲法導論》劉茂林著,北京大學出版社
2.《中國憲法》胡錦光,韓大元著,法律出版社
3.《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方世榮,石佑啟著,北京大學出版社
4.《論行政相對人》方世榮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5.《論公共行政與行政法學範式轉換》石佑啟著,北大出版社
我也想考這個專業,哥們,加油吧!

② 請問我國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有哪些包不包括「合法行政原則 、 合理行政原則、誠信原則、高效原則」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包括以下原則:行政法治原則、適度性原則、互動性原則、程序正當原則。包括「合法行政原則、合理行政原則、誠信原則、高效原則」。

1、合法行政原則

合法行政是行政法的首要原則,其他原則可以理解為這一原則的延伸。實行合法行政原則是行政活動區別於民事活動的主要標志。

2、合理行政原則

合理行政原則的主要含義是行政決定應當具有理性,屬於實質行政法治的范疇,尤其適用於裁量性行政活動。最低限度的理性,是指行政決定應當具有一個有正常理智的普通人所能達到的合理與適當,並且能夠符合科學公理和社會公德。

3、程序正當原則

程序正當是當代行政法的主要原則之一。它包括了以下幾個原則:

行政公開原則。除涉及國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護的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外,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應當公開,以實現公民的知情權。

公眾參與原則。行政機關作出重要規定或者決定,應當聽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意見。特別是作出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不利的決定,要聽取他們的陳述和申辯。

迴避原則。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履行職責,與行政管理相對人存在利害關系時,應當迴避。

4、高效便民原則

分為兩個方面。

第一是行政效率原則。首先是積極履行法定職責,禁止不作為或者不完全作為;其次是遵守法定時限,禁止超越法定時限或者不合理延遲。延遲是行政不公和行政侵權的表現。

第二是便利當事人原則。在行政活動中增加當事人程序負擔,是法律禁止的行政侵權行為。在國際貿易中,行政當局不合理延遲和增加當事人程序負擔,也被認為是政府設置的貿易壁壘形式。

5、誠實守信原則

第一是行政信息真實原則。行政機關公布的信息應當全面、准確、真實。無論是向普通公眾公布的信息,還是向特定人或者組織提供的信息,行政機關都應當對其真實性承擔法律責任

第二是保護公民信賴利益原則。非因法定事由並經法定程序,行政機關不得撤銷、變更已經生效的行政決定;因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由需要撤回或者變更行政決定的,應當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進行,並對行政管理相對人因此而受到的財產損失依法予以補償。

6、權責統一原則

第一是行政效能原則。行政機關依法履行經濟、社會和文化事務管理職責,要由法律、法規賦予其相應的執法手段,保證政令有效。

第二是行政責任原則。行政機關違法或者不當行使職權,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這一原則的基本要求是行政權力和法律責任的統一,即執法有保障、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受追究、侵權須賠償。

(2)行政法範式擴展閱讀:

相比於其他的部門法而言,行政法是最具時代精神的部門法,因為它調整的是行政機關與公民的關系。政府與公民的關系問題是行政法的現實起點,也是行政法理論的基本起點,對這種社會關系的研究是明確行政法性質與功能的關鍵。

從行政管理的角度看,行政管理範式的變化往往帶來的是政府的社會角色及政府與公民關系方面所進行的改革,即便不是行政管理範式的變化,而只是在一種現實的行政管理範式內所進行的局部改變,也可能帶來政府的社會角色和政府與公民關系方面的改變。

③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本科行政法學課本是哪本

810 憲法與行政法
1、《中國憲法導論》,劉茂林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2、《中國憲法》,胡錦光、韓大元著,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或以後各版本)。
3、《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方世榮、石佑啟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4、《論行政相對人》,方世榮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或以後各版本)。
5、《論公共行政與行政法學範式轉換》,石佑啟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第1版;2005年第2次印刷。
中南的憲法和行政法一起考,你可以上一下濃情中南論壇,我想考民法,有空交流一下吧,我qq:1147101622

④ 經濟類包括哪些專業

工商管理、金融學、政治經濟學(經濟學)、經濟管理學、經濟學、資源經濟、涉外經濟管理、國民經濟管理學、世界經濟、世界經濟學、國際經濟、國際經濟學、世界經濟合作、工業經濟、農業經濟、貿易經濟、化工貿易經濟、商業經濟、商業經濟管理、建築經濟、勞動經濟、經濟信息管理、物資經濟、物資經濟管理、糧食經濟、生態經濟(環境經濟)運輸經濟合作經濟、合作經濟、城市經濟管理(城市管理)、經營管理、林業經濟管理、財稅、財務會計、會計、投資經濟管理、國際企業管理、信息管理統計專業、經濟貿易、房地產經營與管理、企業管理、數量經濟學、市場營銷等
拓展資料:
1.專業主要課程有::
政治學、管理學、社會學、法學概論、行政管理學、公共管理學概論、公共政策學、政府公共關系學、行政組織學、行政倫理學、城市學、市政學、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文書與檔案管理、社會保障學、社會中介組織管理學、社會工作概論、社區管理、基層自治組織管理、經濟學原理、經濟法學、管理心理學、秘書學、社會調查理論與方法、辦公自動化、信息管理系統等。
2.經濟學簡介
經濟學基本原理是作為經濟學科學體系的出發點的公理、由科學的經濟學公理推導出來的經濟學定理。不同的經濟學範式有不同的經濟學基礎理論,但只有科學的經濟學才有經濟學基本原理。政治經濟學的基礎理論是一般均衡論,對稱經濟學的基礎理論是對稱平衡論。對稱平衡論是經濟學的最基本原理。
經濟本質經濟主體與經濟客體的對稱關系。經濟規律經濟主體與經濟客體之間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是經濟本質的展開。經濟結構經濟系統中各個要素之間的空間關系,包括企業結構、產業結構、區域結構。

⑤ 石佑啟的出版著作

1.《論公共行政與行政法學範式轉換》(獨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2005年第2次印刷。
2.《私有財產權公法保護問題研究》(獨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3.《稅務行政賠償》(獨著),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4.《稅務行政訴訟》(合著),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5.《公務員法要論》(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6.《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7.《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8.《國家賠償法要論》(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9.《公務員法新論》(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10.《行政復議法新論》(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11.《論行政體制改革與行政法治》(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12.《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副主編),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13.《行政復議法學》(副主編),中國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14.《公務員法原理》(副主編),中國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
15.《國家賠償律師辦案指引》(主編),中國檢察出版社2002年版。
16.《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識別與防範》(主編),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7.《現代法律文書》(合著),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8.《市場經濟法律知識讀本》(副主編),中國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
19.《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副主編),(司法部統編教材),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年修訂版。
20.《行政法原理與實務》(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副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⑥ 關於行政法的核心論文

行政法的核心與理論模式

作者:羅豪才

行政法的核心是什麼?對這個問題可能有不同的回答,也可能有不同的理論模式和研究方法和理論模式。

一、傳統行政法學以行政權為核心夠建理論體系

傳統的行政法學都是以行政權為核心來構建理論體系。戰前的大陸法系國家如德、日以及舊中國等,他們的行政法學的核心概念,就是行政權。這集中表現在行政法學理論體系的架構上結構方面。傳統行政法學的結構主要由有三部分內容構成:一是行政組織法。行政組織、行政機關、行政主體,這三個概念的含義存在差別,運行機能也不盡相同,不是同等概念,但都與行政權有關,都是作為行政權的載體存在的。二是行政作用法或行政行為法,都是有關行政權運作的表現形式和具體內容的法律。三是行政救濟法。行政機關要為其權力的行使承擔責任,給受損害的公民提供賠償。總的說來,在歷史上大陸行政法系國家強調以行政法為工具來保障行政權有效地行使,強調行政效率、公共利益等。

英美傳統行政法理論體系,主要也是三個部分,即由委任立法、行政程序和司法審查三部分內容構成。這三個部分內容體現的中心原則,是以權力制約權力。委任立法是通過立法權對行政權進行制約,行政程序是事中控制行政權,司法審查是司法權對行政權進行制約。可以看出,這種理論體系還是以行政權力為核心來構建,強調控權,不重視相對方應有的地位位置。

改革開放初期,我國行政法學界也有過關於行政法性質、功能的爭論,提出了控權、保權以及既要控權又要保權的三種理論觀點。由於當時行政法學還處於起步階段,又急於回應社會實踐的需求,便大量地從日本和我國台灣教材中「移植」其概念、原則甚至理論框架。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以後,為制定行政訴訟法作理論准備,我國行政法學階曾圍繞行政法與行政權的關系、行政法的性質和功能、行政法的基本原則等問題,展開一場關於行政法要「控權」、「保權」還是「既要保權又要控權」的爭論。我國1989年制定的行政訴訟法規定了「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和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這場學術爭論未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因此爭論並不深入的立法宗旨,與這一階段理論爭論有密切的關聯。

自80年代後期以來,隨著我國行政訴訟法的制定與實施,我國行政法學界對實踐的發展作了比較深入的總結。人們逐步認識到,雖然以行政權為核心構建行政訴訟制度,、強調維護和監督行政權,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從整個行政法制、行政法學理論體系來看,其視角比較狹窄,思路比較短淺,形而上學的片面性比較突出,認識到以行政權為核心來構建理論體系具有很多缺陷很多,難以揭示行政法內在質的規定性和發展的預期,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事實上,二戰後,特別是自80年代以來,無論是日本、美國還是歐洲,其行政法理論也不完全拘泥於傳統的理論,也在不斷探討2。這些都促使我們重新考慮行政法的核心問題。

二、以行政權與公民權的關系為核心重構行政法的理論體系

當前,理論界已就行政法的核心問題達成了一定的共識,即我們認為,應以行政權與公民權的關系為核心來重構行政法的理論體系。以行政權和公民權的關系作為行政法的核心,應該說在當前的理論界爭議並不大,共識程度比較高。行政權不是一個孤立的概念。它只有同相關的概念結成一定關系,才有其實質意義。在行政法上,行政權與公民權是一對相互關聯的范疇。行政法學歸根到底也是權利義務之學。但是即便承認行政權與公民權的關系是行政法的核心,也不等於只有一種理論模式。對行政權力和公民權利相互關系的認知和定位的不同,以及價值取向、目標的差別,會形成不同的理論模式。

第一種理論認為行政主體和公民的關系是一種「支配與服從的關系」,把公民置於被管理、被支配的地位,主張二者法律地位不平等,強調維護行政特權。以這樣的原則來構建的行政法理論體系,我們稱之為「管理理論」。第二種理論強調控制行政權、保護公民權利,主張通過立法、行政程序和司法審查來控制行政權,認為只有行政權受到嚴格控制,公民權利才有保障。其最大特點是突出監督行政的關系。,我們稱之為「控權理論」。第一種理論曾主要流行於德、日等大陸法系國家和實行計劃經濟體制的國家如蘇聯等,第二種理論主要流行於英美等普通法系國家。應該說,近幾十年來德、日以及普通法系國家的行政法學已有長足的進步,無論在體系、方法、原則、規范,還是行政法的適用范圍等方面都有所創新,值得我們高度重視並加以借鑒,但也應當看到,他們的行政法理論模式沒有根本性的改變。

第三種就是我們所倡導的現代行政法的平衡理論。我們認為,行政法關系的各方主體都是能動的,擴張的,又有兩重性。雙方既對立又合作,是行政法制發展的根本原因。行政法對雙方主體既要加以制約,又要加以激勵。當然在中國現有的法治條件下,我們應該重點強調制約行政權。行政主體應維護和增進相對方的合法權益,行政相對方要理解和支持行政主體的執法行為,特別要通過互動的參與機制,形成和諧、合作的行政關系格局。我們的理論框架正是建立在此基礎上。因此,以行政權與公民權的關系為核心來構建行政法理論體系,至少有三種模式。這些模式在價值取向、目標、規范體系、制度體系的設定,以及行政法治原則的適用范圍和要求等方面都存在差別3。

三、行政法平衡理論的創見與價值

在行政法學的研究中,是否還存在別的研究視角?是否還有別的研究範式,或者別的理論模式?回答是肯定的。行政法現象紛繁復雜,並在發展之中,人們的認識不斷深化,行政法的研究方案也呈現多樣化,理論模式決不會是單一的。何種理論模式更具合理性,有待時間的考驗。

但是,我們認為,行政法的平衡理論作為一種理論模式,主要有自己的有如下獨特的創見和價值特點:

(一)平衡理論為建立行政主體與相對方的良性互動構築重要平台提供理論支持。

要構築行政主體與相對方行政領域十分廣泛,具體關系多種多樣,非常復雜。但隨著現代行政的發展,以「命令-服從」為特徵的強制性行政行為的范圍將日益縮小,而以協商、引導等方式實施的行政指導、行政合同行為將大量增加。激勵性規則的引進,將極大地改善行政主體與相對方之間良性互動的關系。平衡理論認為,要構築行政主體與相對方良性互動的平台,必須保證行政法關系主體之間平等的法律地位。從我國憲法上看,這個問題早已明確。但仍有不少人認為,「行政法是以公共利益為本位的公法」,「主體地位不平等是行政法的本質特徵」。我們認為,主體地位平等是現代行政法治的重要標志,就我國當前轉型的社會形態而言,首先要逐步提升相對方的法律地位,使其成為獨立的主體;其次,要調整行政主體的職能,改革行政權力的運作方式;第三,要加強社會組織建設,增強其公共治理能力;第四,要盡量發揮其他國家機關的制約作用,保證行政機關和相對方的權利義務處於動態平衡平等。

(二)平衡理論為調整行政法權利(權力)結構機制的構建提供理論指導。

在行政法實踐中,由於受各種因素的影響,行政主體和公民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總是處於不斷變化之中,作為最優化的平衡狀態是相對的,不平衡狀態則是絕對的。平衡理論不僅在行政法學研究方法和理論體繫上有所創新,同時非常注重對行政法制度的研究。主張構建調整權利結構的機制,明確評價權利結構平衡與失衡狀態的標准,並通過相應的手段對影響權利結構平衡的各種因素進行有效的調整,以維護和實現相對平衡的狀態。

平衡理論認為,有效的機制是發展和維持一種良好行政法制度的重要保障。如果沒有良好的機制調整行政權力與公民權利的結構,一個完美的制度設計是無法在運作中發揮現實作用。因此,行政法學不但要對制度本身進行研究,還要研究相應的機制,通過機制的有效運作,實現公民權利和行政權力的平衡。

在行政法機制的構建上,應當特別注重對激勵機制的研究。建立激勵機制是現代行政法制建設的一個重要任務,這是由現代市場經濟、現代行政以及民主政治的發展趨勢所決定的。而這些機制的構建與權力的配置、行政程序的設置以及司法審查的范圍和標准有著密切的聯系。

(三)平衡理論揭示了行政法特有的不對等關系。

平衡理論首次揭示行政法關系的本質特徵,認為行政法關系中的每一個具體關系都是不對等的。一般情況下,在實體行政法律關系中,行政主體和相對方形成行政機關為優勢主體、相對方為弱勢主體的不對等關系;在程序法律關系和司法審查關系中,則形成另一種反向的不對等關系。4不對等關系是行政法關系不同於私法領域的其他法律關系的最重要特徵。在行政法關系中,一定的不對等關系的存在是必要的,但不等於所有的不對等關系都是必要的和合理的,也不等於不同性質的不對等關系必然形成平衡的行政法關系。

平衡理論對行政法中不對等關系的揭示,有助於行政法在權利義務配置的合理化方面取得的突破。我們在研究特定的行政法律關系中的不對等關系的形成過程的同時,要研究正向不對等關系的必要性、行政指導和行政合同等非強制行政行為過程中形成的不等關系的特徵和行政程序、司法審查中的反向不對等關系等等相關問題。

另外,我們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具體的行政法律關系中不對等程度的區別,具體法律關系的不對等與行政法關系平衡之間的內在聯系及其與行政程序和訴訟程序制度構建之間關系。把不對等關系問題的研究與行政管理、行政程序和司法審查的具體制度安排相結合,改善公民權利和行政權力的結構。

(四)平衡理論揭示了行政程序的性質。

行政程序制度的建構對於建立和維持公民權利和行政權力的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對行政程序性質的研究和探索至關重要。傳統行政法理論認為,行政程序規范對於行政機關而言既可以是權利性規范也可以是義務性規范。不同的學派持不同的主張,集中體現了不同的程序性價值取向。這種觀念阻礙了行政程序理論的發展和行政程序制度的建設。平平衡理論第一次把行政程序界定為行政行為的時間和空間的表現形式,並根據雙方的情勢,認為把行政程序法應重點制約行政主體的行為,應為其設定更多的規范界定為義務性規范。,但不同的行政行為其適用的程序的性質應有所不同,行政相對方亦應遵守必要的義務性規范。是對行政程序理論的重要變革。

平衡理論認為,義務性的行政程序規范,就其性質而言是一種義務性規范,行政程序其制度的設計應當充分考慮行政行為對相對方權利的影響程度。但行政程序不應是越復雜越好,越嚴格越好,而是要根據行政行為的不同作出不同的安排。對於嚴重影響相對方權利的行政行為,如行政處罰、行政強制措施、行政許可等,應當設置嚴格的行政程序,以規范行政行為,防止行政權力濫用;對於不會嚴重影響或者不會直接影響相對方權利的行政行為,如行政指導行為、行政合同行為、行政建議行為等,應當設置相對寬松的行政程序,要給行政機關積極行政、充分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權留有餘地。

(五)平衡理論有利於行政法方法的創新和引進。

促使行政主體和相對方進行良性互動、進而調整權利結構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平衡理論主張運用各種有效方法實現權利義務的均衡化。這有利於方法論的創新和引進。除了傳統的歷史、比較、邏輯等方法外,平衡理論更多地運用博奕和利益衡量的方法研究行政法的制度、機制和規范。

在某種程度上講,行政立法是一個通過博奕的方法使行政主體和相對各方達成共識或達成一定的共識,並通過一定的程序上升為法律和政策的過程;行政管理是行政機關和相對方在既有的規則(法律規范和行政政策)的框架內的博奕過程。平衡理論為引進博奕方法研究行政法問題提供理論上的可能,而博奕方法有助於分析和解決行政機關和相向對方的動態矛盾,為制度的設計和機制的構建提供實證依據。博奕方法的引進,有利於促進作為博奕規則的法律規范和行政政策公平、公開,並有利於優質的行政對策的產生和行政管理質量的提高,對於揭示行政法的價值取向也有重要意義。

由於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在司法審查案件中有著充分的體現,利益平衡已經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司法方法。平衡范疇不僅體現行政權力和公民權利的狀態,同時也體現一種方法。在司法過程中,利益衡量是法官審視行政法主體之間博弈是否符合原則和規則的重要方法,同時,利益衡量也是在司法解釋和司法裁判的過程中促使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方法。這種方法正在司法審查的各個領域受到重視並得到不斷運用。

(六)平衡理論揭示了行政法的功能。

關於行政法的功能問題,理論界歷來爭議很大。我們可以換一個思路,從平面思維轉換到立體思維,可以認識到行政法應當為行政主體和相對方良性互動的構建一個平台。在這個平台上,首先,行政法為行政機關和相對方提供一定的程序和機制,使各方有可能充分表達自己的利益主張。5這種利益主張表達可以在某種程度上體現為一個政治過程,但更多的應當體現為一個行政過程,這就要求行政程序的公平、公開和公正。其次,行政法還應當為行政機關和相對方合理的利益主張的實現提供渠道和保障。其三就是這是一個權利補救的問題,即當相對方的合理利益主張無法通過相應的制度和機制獲得實現的權利受到侵犯時候,提供應當有一個後續的制度和機製作為權利補救的保證。此外第三,行政法不但應當具有為行政法主體利益主張得到代表並得以實現的功能,還應當具有保護行政法主體利益以外的權利的主張和實現協調發展的功能。行政法的功能不應當簡單的界定為維護公共利益或者保護公民權利,我們需要通過對行政過程的研究,揭示現代行政法的最高真正功能,並為行政法制建設提供理論支持。

盡管平衡理論提出了自己的創見,並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行政法基礎理論的發展,但目前還存在一些有待於進一步深入研究的問題。今後,我們應當進一步加強對行政相對方行為、非強制性行政行為、市場機制與政府機制的關系等問題的研究。平衡理論是一種開放式的理論,自身也正在不斷的完善。理論模式的變化,會引起行政法概念、原則、制度等方面的變化,也會引起行政法的價值取向和目標的變化。因此,我們必須深入研究,整體把握。行政法基礎理論的研究,必須理論聯系實際,堅持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斷開拓進取。

例如:注意行政法權利(力)結構的研究,主張現階段要強調提升行政相對方的法律地位,合理定位行政職能,調整行政權力,綜合利用相關因素,逐步實現權利(力)結構動態平衡、實現利益均衡、實現行政法關系主體的法律地位平等;主張整合行政關系和監督行政關系,調整規范體系,形成統一、有機、協調的行政法律制度;強調制約與激勵並重、實體與程序並重的行政法機制;主張行政程序重點制約「硬性行政行為」,對「軟性行政行為」,則重績效,只要求其符合一般程序原則;主張保障行政相對方權利的行使,促進其與行政主體之間的良性互動,營造一種合而不同、和諧的行政法制環境;注意研究行政法制方法,提倡在某些決策過程中,通過各方反復博弈,形成廣泛共識,並通過立法程序上升為國家意志;堅持行政法治原則支配整個行政過程,政府機制與市場機制相結合,實現行政法權利(力)結構的均衡化;等等。

在這里需要指出的是,研究行政法平衡理論的不是我一個人,而是一個不斷擴大的群體,並已歷時十餘年。本書作者是參與行政法基礎理論研究的重要一員,為行政法平衡理論研究作出了積極的貢獻。本書以兩個對立的理論模式為切入點,對行政法的基礎理論作了系統的、歷史的、比較的研究,對行政與法律的基本理論作了深入的闡釋,對中國的行政法理論狀態提出不少建設性批評觀點,反映了一部分平衡理論研究的成果,具有一定的創見。本書作者作為一名法官,對基礎理論的實踐運用價值問題有較為深入的觀察和分析,有獨到的見解。因此,本書對於推動司法改革,完善司法機制,落實依法治國的方略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注釋:

1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會理事長。

2 可參見:(英)CarolHarlow, RichardRawlings,在《Law andAdministration》(《法律與行政》)一書中關於行政法的「紅燈理論」和「綠燈理論」的論述;[日]和田英夫在《現代行政法》一書中關於「對以公共權力為中心的行政法體系一直在傳統的行政法中佔主導地位,現在人們對此提出了疑問和批評,不斷主張建立新的方法」(第12頁)的論述,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3年版。

3 關於行政法的三種理論模式,即「管理理論」、「控權理論」和平衡理論產生的時代背景、歷史過程以及它們之間的相異之處,我曾在一些論著中論及,也有其他同志的相關論著可以參考。可參見羅豪才主編:《現代行政法的平衡理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4 參見羅豪才、袁曙宏:《現代行政法的理論基石》,《中國法學》1993年第1期。 羅豪才、甘雯:《行政法的「平衡」和「平衡理論」范疇》,《中國法學》1996年第4期。

5 美國學者理查德·B·斯圖爾特認為,「歷史上,行政法的根本前提始終是限制政府權利以保護私人自治權」,然而,由於積極行政的出現,公民的參與,「私人行為和政府活動截然兩分的領域已經融合在一起」。這個設想就不再是一個適當的模式了,外部對政府控制的原則已「無濟於事了」。他更認為,「一個日益增長的趨勢是,行政法的功能不再是保障私人自主權,而是代之以提供一個政治過程,從而確保在行政程序中廣大受影響的利益得到公平的代表」。見(美)理查德·B·斯圖爾特著,沈巋譯:《美國行政法的重構》,商務印書館2002年版,第196-197頁。

⑦ 何海波的學術成果

1.《通過判決發展法律:評田永案件中行政法原則的運用》,載羅豪才主編《行政法論叢》第3卷,2000年;
2.《行政訴訟撤訴考》,載《中外法學》2001年第2期;
3.《行政訴訟受案范圍:一頁司法權的實踐史(1990-2000)》,載《北大法律評論》第4卷第2輯,2002年;
4.《法的合法性:中國的經驗和問題》,載高鴻鈞主編《清華法治論衡》第2輯,2002年;
5.《舉證責任分配:一個價值衡量的方法》,載《中外法學》2003年第2期;
6.《形式法治批判》,載羅豪才主編《行政法論叢》第6卷,2003年;
7.《我國行政法的淵源:反思與重述》(與應松年合作),載浙江大學公法與比較法研究所編《公法研究》第2輯,2003年;
8.《通過村民自治的國家治理》;
9.《依據村規民約的處罰:以明堂村近25年情況為個案》,載沈巋編《誰還在行使權力?――准政府組織的個案研究》,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
10.《The Legitimate Foundation of Judicial Review》 (杜倫大學法學碩士學位論文) ,2004年;
11.《沒有憲法的違憲審查:英國故事》,載《中國社會科學》2005年第2期;
12.《「越權無效」是行政法基本原則嗎?——英國學界一場未息的爭論》,載《中外法學》2005年第4期;
13.《英國行政法上的聽證》,載《中國法學》2006年第4期;
14.《行政法學的新面相:2005-06年行政法學研究述評》(與應松年合作),載《中國法學》2007年第1期;
15.《具體行政行為的解釋》,載《行政法學研究》2007年第4期;
16.《中國行政法學的外國法淵源》,載《比較法研究》2007年第6期;
17.《中國行政法學研究範式的變遷》,載姜明安主編《行政法論叢》第11卷,法律出版社2008年;
18.《行政行為對民事審判的拘束力》,載《中國法學》2008年第2期;
19.《司法判決中的正當程序原則》,載《法學研究》2009年第1期;
20.《正當程序原則的正當性:一場模擬法庭辯論》,載《政法論壇》2009年第5期;
21.《何以合法?對「二奶繼承案」的追問》,載《中外法學》2009年第3期;
22.《行政行為的合法要件:兼議行政行為司法審查根據的重構》,載《中國法學》2009年第4期;
23.《地方建設行政機構的設置和職能》,載《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09年第4期;
24.《多數主義的法院: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司法審查的性質》,載《清華法學》2009年第6期;
25.《中國行政法學若干關鍵詞的英文翻譯》,載《行政法學研究》2011年第3期;
26.《公民對行政違法行為的藐視》,載《中國法學》2011年第6期;
27. 「The Dawn of the Due Process Principle in China,」 22 Columbia Journal of Asian Law 57 (2008);
28. 「Litigations without a Ruling: The Predicaments of Administrative Law in China,」 3 Tsinghua China Law Review 257 (2011);
29. 1.參與應松年、袁曙宏主編的《走向法治政府:依法行政理論研究與實證調查》(法律出版社2001年),撰寫第六章「制度變遷中的行政執法」;
2.參與應松年主編的《中國行政訴訟法教程》(當代世界出版社2000年初版,2001年第2版,2003年第3版),撰寫第二章「行政訴訟受案范圍」和第五章「行政訴訟證據」;
3.參與應松年主編的《當代中國行政法》(中國方正出版社2004年),撰寫第二章「行政法的淵源」;
4.《法治的腳步聲:中國行政法大事記1978-2004》(編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年);
5.《司法審查的合法性基礎:英國話題》,(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年);
6.《實質法治:尋求行政判決的合法性》,(法律出版社2009年);
7.《行政訴訟法》,(法律出版社2011年)。 在《法制日報》、《人民法院報》、《中國改革》等報刊上發表《判決書上網》、《「我們有權知道」》、《為正當程序原則辯護》、《變革時代的法治保守主義》、《為專家評審設計程序》等隨筆十數篇。

⑧ 誰有經濟法學的小論文

[摘要] 本文剖析了經濟法主體的概念、性質和特徵,反思了學術界研究經濟法主體存在的不足,指出了目前經濟法理論研究「範式」化的危害,並從抽象和具體兩個層次、靜態和動態兩個角度對經濟法主體的分類方法做出了新的嘗試。 [關鍵詞] 經濟主體,主體價值、主體分類,抽象與具體層面,靜態與動態角度 一、正確認識經濟法主體的價值和意義 從動態的角度看,法通過調控一定主體的行為,以確認、保護和發展一定的社會關系,最終達到建立和維護一定社會秩序、實現其價值理念的目的。就某一部門法而言,對主體行為的調控主要是通過確定主體范圍和設定行為模式兩方面完成的,具體地說,就是該部門法明確調整哪些主體的行為,並運用哪些權利義務的組合來規范主體的法律行為。主體根據法律的規定建立具體的法律關系,並最終將這種法律關系轉化為享受權利和履行義務的現實行為,使法在社會生活中得以實現。 對於新興的現代部門法——經濟法來說,其社會本位的價值理念的實現,當然有賴於經濟法主體制度的正確建立和發展。正確認識經濟法主體的概念、性質和分類,既有重大的理論價值,又有重大的實踐價值。一方面,經濟法主體理論是構建成熟、完備的經濟法基礎理論體系的核心環節,與經濟法的調整對象(調整哪些社會關系)、本質屬性(與其他部門法有何根本區別)和理念原則(如何指導經濟法的制定和實施)存在著邏輯上的緊密聯系。另一方面,經濟法主體又是銜接經濟法理論與實踐的環節性要素:就經濟法的制定過程而言,經濟法主體的層級理論是建立和完善科學的經濟法律體系和區分具體經濟法律部門層級的基礎;就經濟法的實施過程而言,經濟法主體的動態角色研究,能夠使經濟法理念原則得以正確適用,並改善經濟法在法律實踐中功能受限等問題,[注1]以規范和引導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 補充: 中國的經濟法學作為研究經濟法現象的新興法律學科,是在大膽借鑒國內外法學和經濟學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在現實經濟生活中出現了別國市場經濟未曾面臨的新情況。譬如,怎樣在不影響國家控股的前提下,適當減持部分國有股的問題。這些新的變化需要我們經濟法學者針對新問題擺脫舊有思維的束縛,加強法律理論的創新研究。 然而不論從經濟法的發展歷史還是價值功能來看,由於國內不少經濟法學者成長和長成於標准化、模式化應試教育下,其創造性思維能力呈現出天然的「貧困」,導致對經濟法的本質與現代性認識不足,[注2]表現在經濟法主體研究領域,就是不自覺地止步於靜態的、形而上學的研究方法。一些學者固守或依賴於民法、行政法既有的主體研究成果,採用「範式」(模式化)的方法論將之遷移到經濟法理論中,而沒有考慮到經濟法的自身特色,造成了遷移來的經濟法主體理論水土不服。 比如在民法領域中,民事主體包括平等的公民、法人、非法人組織三大類,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主體憑借意思自治進行民事法律行為,並根據法律承擔以過錯責任為主的民事責任。但是對經濟法而言,如果從形式上照搬民法這種主體——行為——責任的研究路徑,而不加以具體分析,就容易讓人產生無法對經濟法主體准確定位和分類的困惑,並糾纏於經濟法是否應當像民法一樣規定法人制度[注3]但又與其相區別,經濟法是否應當建立一種不同於民法和行政法的責任制度等枝節性的問題。 補充: 我們認為,經濟法可以設立自己的法人制度,但一定要脫離民法抽象的、形式化的、帶有擬人色彩的「法人」窠臼。經濟法人制度真正要解決的問題是:主體如何以其社會責任為准則進行經濟行為、如何具體合理分擔社會責任等問題。經濟法人制度的問題不應當也不能夠成為我們深入研究經濟法主體的性質、行為和責任的障礙,否則還不如換一個角度來觀察問題。譬如,思考如何建立主體的「經濟責任制」就更有實踐價值。[注4]同時,與經濟法綜合系統的調整方法相適應,經濟法的責任制度體系是一種包含了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社會責任等等的綜合責任體系,過於強調各部門法與各種調整方法形式上的對應性,反而會失去經濟法的特色。 再如,若模仿關於行政法主體劃分為行政主體、行政相對人和行政監督主體的分類思路,將經濟法主體的基本分類確定為地位不平等的決策主體、管理主體、實施主體、監督主體等。或者更簡略地劃分為管理主體和實施主體,並認為管理主體自然包含了決策主體和監督主體,它們都屬於國家主體。類似的困惑同樣存在。因為就任何法律規范而言,都有其創制主體、實施主體和監督主體,那麼這種似是而非的分類實踐意義何在!這只會把我們研究經濟法的視角限定於相對狹窄的國家經濟管理領域,以自圓其說!這是法律理論對法律實踐現狀的一種倒退和妥協,而非對經濟生活現實需要的一種積極響應。 補充: 應當注意到,該種分類的實質是確立了「國家主體」在經濟法律關系中的固定地位,即不管何種經濟法律關系,都必須有「國家主體」參與其中,才能稱之為經濟法意義上的法律關系。而這實際與行政法律關系中行政主體地位相對恆定的特點如出一轍。[注5]關於「國家主體」提法是否科學的問題,本文隨後會有專門論述,這里需要置疑一點:行政主體在各種行政法律關系中也並非永遠處於管理者的地位,而這種連行政法學者也注意到的「恆定」分類法局限問題,為什麼某些經濟法學者卻視而不見,將「國家主體」以管理者的姿態進行到底了呢?雖然很多學者認識到了這種基本分類方法的不足,並對其加以充實改進,例如用更詳細的經營主體、消費主體取代籠統的實施主體,用更具體的政府機構取代抽象的管理主體,以平衡原來過分突出國家主體軸心地位的分類,但仍有換湯不換葯之嫌,該分類方法對於具體經濟法部門的主體類型涵蓋性和針對性不強的先天弱點,也並未因此得到改善。 事實上,這些研究思路忽視了問題的真正關鍵,即三類部門法主體設置的邏輯起點並不相同。民商法是市場經濟中個體權利的維護者,強調以權利來界定和約束權利,以實現主體在平等秩序下的最大自由和利益。行政法以控制行政權力的行使為核心,強調以權利和權力來限定和制約行政權力,以實現政府有序行政的最大效能。而經濟法以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為己任,其主體行為模式更偏重於權利(力)基礎上的責任,強調要在主體之間合理分配社會經濟資源,從而形成一種和諧的經濟秩序,以實現社會經濟整體的可持續發展。這里的分配不是以政府為主導的分配,而是一種需要動用市場的自發力量和政府的自覺力量,以市場機制正常發揮作用為基礎、政府進行宏觀調控相配合的合乎經濟理性的分配,政府經濟行為不能違背經濟規律和脫離法制軌道,否則政府就違反了其承擔的社會責任。這里的和諧也不能單純理解為制衡,而是一個遠比制衡更加寬廣和深入的概念。主體之間只有對抗與制約,而沒有合作與協調是不可能促進經濟的全面、持續、協調發展的,和諧是經濟法價值的核心要素,是貫穿於經濟法調整社會關系過程始終的一種基調,也是經濟法制定與實施的出發點和靈魂所在。 補充: 此外,由於現代社會經濟關系日益復雜並且變動頻繁,公私因素逐漸相互交織融合,經濟法律關系具有包含縱向因素和橫向因素的層級性,[注6]更需要我們從靜態和動態兩方面觀察才能完整揭示經濟法的本質。否則僅僅套用傳統思維固守靜態分類的老路子,我們就會陷入與別的部門法學者大打無謂的口水仗、人為擴大或縮小對經濟法調整范圍認識的誤區。譬如,經濟體制改革初期的「大民法」與「大經濟法」之論戰,中期的「經濟行政法」理論之興起和衰落,到現在的「經濟法」和「社會法」之爭。[注7]所以,對於經濟法主體的分類標准,我們不能簡單地以民法的橫向劃分或者行政法的縱向劃分思路加以替換,而應當從實踐出發勇於創新,通過動靜結合的方式探討經濟法主體的分類層次。 補充: 這兩種傾向未能正確把握經濟法主體的本質屬性和外部特徵,為我們正確認識經濟法主體設置了極大的障礙,並且也不自覺地降低了經濟法主體的實踐價值。 第一種傾向過分提升了「國家」在經濟法主體中的地位,而沒有考慮到國家主體比較抽象,在實際運作中存在多種角色,(如國家資產所有者、具體經濟關系參與者、宏觀經濟調控者、維護市場競爭者、經濟監督者等角色)需要不同具體主體加以代表,造成了認識上對「國家主體」的定位偏差。實踐中,當非國家主體一方的合法利益受到國家主體「合法權力」侵害時,其救濟方式往往被剝離為互不聯系的民事手段和行政手段,出現原告主體因同一事由在民事訴訟中偶爾勝訴,卻在行政訴訟中屢屢敗訴的戲劇性場面,甚至會出現因法院拒不受理而投訴無門的情況。這種「國家」思維的背後是一種法律非公即私的觀念:經濟法順理成章地在實踐中被劃定為純粹的公法,公法的執行主體又怎能被私法主體隨意告倒呢!顯然,如果我們不能區分這些「國家」角色的不同性質而擬定不同的法律對策,就會導致實踐中本已十分缺乏的、以維護社會經濟權利為目的的經濟公益訴訟等保障措施流產。僅在抽象層面上使用「國家主體」這一概念其實質就是無視公私因素融合的經濟現實而把經濟法定義為「公法」,這種傾向無法解決實踐中屢禁不止、亟待解決的地方保護問題和行業和部門行政性壟斷的問題。 補充: 第二種傾向,由於引進了太過寬泛的法律人格概念,會使我們無法理解個人在經濟法主體中的正確位置。實際上,沒有相應的經濟法律規范的規定,個人是不能隨便成為經濟法主體的。具體地說,一方面,個人作為經濟法主體必須要符合一定的角色和條件,因為經濟法是「以公為主,公私兼顧」的法,[注10]不同於民商法的私法性質,不允許當事人隨意創設經濟法上的權利義務關系。另一方面,經濟法規制的重心是經濟力量強大的組織而非個人,這從經濟法現象產生之初以產業法和反壟斷法的面目出現便能看出來。[注11]普通個人經濟力量有限,能夠承擔的社會責任也十分有限,所以法律重在通過民事規范對其經濟利益加以維護,只要求他們承擔與其行為限度相適應的法律責任。只有當組織性要素存在於社會關系中,需要國家意志涉入,以實現社會公共利益時,國家才有從經濟法層面對某一類個人的經濟行為進行規制的必要。譬如,法律對稅收關系中具有不同收入水平和收入類型的個人規定不同的稅率以實現國家有組織的資源再次分配職能;再如法律對公司內部經理、董事競業禁止加以明確規定以加重公司的社會經濟責任等。 所以,我們有必要提出一個新的研究思路:即特定利益+社會責任→權利+義務→主體。據此,從抽象層面和具體層面、靜態角度和動態角度,展開對經濟法主體分類的研究,這是由經濟法主體的「經濟利益性」、「縱橫統一性」、「責任優先性」等本質屬性和「范圍的廣泛性」、「地位的層級性」、「角色的變動性」等外部特徵決定的。而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相對完備的經濟法主體概念:經濟法主體就是根據法律確定的社會責任而賦予不同資格的,代表不同利益傾向的權利享有者和義務承擔者。 補充: (二)經濟法主體的性質和特徵 相對於民法和行政法主體而言,經濟法主體具有不同於它們的本質屬性:首先,經濟法主體具有經濟利益性,即它應當是某種經濟利益的明確代表,是該種經濟利益的積極追求和維護者。不論國家主體也好,還是組織主體、個人主體也好,法律對經濟法主體經濟行為的調控,更多地通過平衡協調的手段控制該類主體行為的經濟成本和經濟收益完成的。 其次,經濟法主體具有縱橫統一性,這是由經濟法所調整的社會關系應當是縱向因素和橫向因素的統一所決定的。對某個具體的經濟法主體而言,由於其所處的經濟關系性質不同,可能與其他主體處於不同的相對地位,或者居於管理者,或者居於被管理者,也可能處於平等地位。

⑨ 求何家弘《法律英語》課文翻譯,第6課的 行政法那節 謝謝了 可以發我郵箱 [email protected]

旨在處理「行政法」問題的一般性立法措施將其適用范圍劃分為三個方面:「機關」在實施「行政行為」中所使用的各種程序;對這些行為進行的司法(以及程度較弱的政治)審查;以及與政府所擁有的信息的處理和公布有關的特別程序。根據這些立法,法院、立法機關以及經選舉而成立的行政長官都可以成為一個「機關」,盡管法院、立法機關和行政長官與機構的關系主要是行政法所關注的一種問題。另外,這一概念實際上包括了行使公共權力的每一個行政單位。「行政行為」也被界定為一個包羅萬象(的概念)。如下文所述,由於行政程序立法規范一般性地涉及(或「規制」)相對正式的裁決和規章制定程序,聯邦「行政行為」包括基於「某(行政相對)人提出的而且是對其有利的申請或請求」而採取的批准、不批准或不作為。根據最近的州標准行政程序立法草案,「行政行為」包括「某行政機關履行或不履行其自由裁量的或非自由裁量的職責、職能或活動」的行為。而且其種類實際上與公共管理的范圍一樣寬泛,只有傳統的刑事訴訟、傳統的民事訴訟以及那些無可爭辯地超出法律控制的即嚴格意義上的政治行為,不在此列。在法律制度中,「行政法」的范圍如此之廣是毫不奇怪的。在本世紀初公共管理職能增長的時候,學者們就提出了這一概念。由於與其所尋求獲得的發展一樣難以控制,他對所有那些影響到私人而且不能恰當地適用於任何現有法律分析結構(如法院所使用的刑法或普通民法分析結構)的政府行為來說是一個百寶箱。學者關於行政法的觀點已經隨著政府(的擴大而)發展,幾乎囊括了所有能夠與公共管理聯系起來的方面。盡管不包括刑事審判,但許多人認為它包括警察和檢察官對其自由裁量權的行使。它雖然不包括政府在聯邦法院提起的收回簡單債務的訴訟,但如果這種行為開始於行政機關內部後來提交到法庭要求執行或審查,就包括這種訴訟。人們一開始可能會說它的性質是亞憲法性的,即與政府立法和習慣性安排有關聯,但前文已清楚地表明,目前它所關注的重要問題是與政府結構有關的憲法性問題。在美國的(法律)框架中,對程序問題的重視為行政法的中心任務的概括提供了分析框架,既確保政府(行為)的有效性又對其進行抑制。盡管人們認識到,機關和行政行為的多樣化,以及特定機關的實體性責任與其遵循(使用)的程序之間的密切關系,使得這種概括很困難,但對程序的重視卻是必需的。從「行政法」的視角來討論聯邦證券交易委員會(或者森林服務局,或者某個州的公用設施委員會,或者某個地方性建築檢驗員)所關注的就是其程序而不是其實施某一部分聯邦(或州或地方)政策的具體的實體性責任。最初,人們假定所有的機關都使用一定標准(範式)程序來實現其目的,而且這些機關都與其監管機關具有標准關系,如審查其最終產品的法院。這些標准程序和關系可以而且確實在不斷變化,從而滿足具體情況的需要。因此,在處理具體情況時,人們必須不斷地去了解涉案(其工作受到審查的)特定機關的責任和程序。盡管如此,一開始就進行標准分析還是很有用的,這種標准以程序的形式表現出來,而且並不直接是涉案特定機關的職能。
第二部分 標准與模型
這些標准主要是以下各章所關注的內容。在這里不宜過早進行詳細討論。本章下面幾段考察了行政機關普遍應當承擔的幾種實體性責任。記住下列簡要的模型有助於(對這些標準的)初步理解。正式裁決——一種與民事審判極為相似的程序,由一名行政法法官或者一個機關進行「有記錄的」審理,對具體糾紛進行裁決。正式裁決的一般特點是機構內部職能有嚴格的區分,因此,負責調查和陳述機關觀點的職員不參與裁決程序。正式裁決的結果一般要由法院進行審查,法院比較關心的是其結果是否有事實上和法律上的依據。非正式裁決——不要求「有記錄的」聽證的爭端解決程序。如果採用聽證的方式,就可能很不正式。但是「非正式裁決」指的是在日常行政活動中做出的裁決,如授權使用聯邦資金建設某個特定的道路項目的裁決。司法審查比較寬松,承認做出行政行為的個人具有相當的自由裁量權。正式規章制定——一種對未來適用的類似於法律的規范進行裁決的「有記錄」進行的程序,如在標有「花生醬」的商品中要求花生所佔的比例,或者公用服務收費多少是合理的等等。正式規章的制定與正式裁決在某些結構性安排方面是不同的,比如,負責在聽證會上提出和陳述機關的分析的那些人不得像他們在正式裁決中一樣脫離裁決程序。但是,聽證和隨後的司法審查的特點同正式裁決非常類似。非正式規章制定——制定未來適用的類似法律的規范的普通程序。其公眾參與階段開始於一個關於提議立法(行為)的通知,公眾所後便有機會針對該提議提出書面意見。當然,一些立法如許多與環境、健康以及安全規則有關的立法也鼓勵選擇口頭聽證的方式。在通過一項規則時,機關有義務解釋其依據和目的。裁決以官僚的方式做出,而且司法審查相對寬松,盡管一些重要的規則是否有事實和法律依據越來越受到重視。一項規則一旦有效通過就對受其影響的人具有完全的效力。(規章的)解釋——一種制定和公布機關對所適用的規范進行的解釋的非正式的程序。這種解釋可以由內部(主動)制定,也可以根據要求制定,一般沒有程序要求(盡管通常遵循與非正式規章制定相類似的程序)。解釋並不正式約束機關之外的人,但它們可能被法院視為具有說服力。裁決以官僚方式做出,司法審查並不直接進行,而且在進行時,一般也對其比較尊重。 檢查——由有資格的政府官員親自進行的直接核查,又是作為裁決程序的替代性程序(如在對農產品進行級別評定時或在對駕駛執照的申請人進行能力考核時),也用來確定是否存在需要採取正式行政行為的條件。

⑩ 德國憲法在世界各國的地位

德國憲法訴訟中廣泛採用的「比例原則」就是一種典型範式。比例原則濫觴於警察法學,後由普魯士高等行政法院的判決,繼而行政法原則,再上升為憲法原則,從「法治原則」、「自然權利」等源出或相互作用,至今促成了一種所謂「新憲政主義」的現象。比例原則在德國演進的道路及其獨特的操作方式,具有不同於利益衡量和成本收益分析的鮮明特徵,其方法和理念對當今世界各國實行憲政、保障人權具有特別重要的參考價值~

熱點內容
司法廳孫 發布:2025-01-22 08:04:06 瀏覽:225
張亞坤法院 發布:2025-01-22 07:32:36 瀏覽:519
大學經濟法企業法試題 發布:2025-01-22 07:10:59 瀏覽:487
伊斯蘭法系法官 發布:2025-01-22 06:07:59 瀏覽:472
公司法合同法關系論文 發布:2025-01-22 06:07:23 瀏覽:943
鍾律師說法 發布:2025-01-22 05:55:49 瀏覽:785
反恐怖法院 發布:2025-01-22 05:52:20 瀏覽:248
民事訴訟法第二章第二節 發布:2025-01-22 05:50:49 瀏覽:181
法院新的目標 發布:2025-01-22 05:38:07 瀏覽:992
公司法與股權 發布:2025-01-22 05:16:43 瀏覽: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