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44條

刑事訴訟法44條

發布時間: 2022-07-28 10:41:26

① 刑事證據的概念意義

我國還沒有統一的證據法典,但我國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都規定了證據制度。對證據的概念,只有刑事訴訟法作了定義。根據2012年3月14日通過的刑訴法修正案,刑事訴訟法第48條第2款規定: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一切事實,都是證據。證據有下列8種形式:(1)物證;(2)書證;(3)證人證言;(4)被害人陳述;(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6)鑒定意見;(7)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8)視聽資料、電子數據。 一般認為,所有證據都應當具有證明力和證據能力。證據證明力是指證據對於待證案件事實的證明作用。證據的證據能力,是指證據資料在法律上允許其作為證據的資格。這是證據的基本特徵。我國刑事證據制度也基本反映了上述特徵,具體表現為:
1.客觀性。訴訟證據的客觀性是指訴訟證據是客觀存在的事實,而不是人們主觀猜測和虛假的東西。訴訟證據的客觀性,是訴訟證據的本質特徵,是由案件事實本身的客觀性所決定的。它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證據的本質是事實。證據事實的存在有兩種基本形式:一種是諸如物品、痕跡、文件等客觀存在的物質;一種是被人們感知並存人記憶的事實。無論以哪種形式存在的事實,都可以成為證據。二是證據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而客觀存在的事實。伴隨著案件事實的發生,證據事實便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地形成了。證據的客觀性,為公安司法人員調查收集證據,查明和證明案件事實真相,提供了物質基礎。
2.關聯性。訴訟證據的關聯性是指訴訟證據與案件的待證事實之間存在客觀的聯系。證據不僅是客觀存在的事實,而且必須是與案件事實有關聯的事實。客觀存在的事實是多種多樣的,並非所有的客觀事實都能成為證據,只有那些與案件事實存在客觀聯系的事實才能成為證據。證據之所以能夠對案件事實起證明作用,正是由於證據與案件事實之間存在聯系。凡是與案件事實具有客觀的必然的聯系,對查明案件有意義的事實,就可以作為證據;凡是與案件事實無關的,對查明案件沒有意義的事實,不論其是多麼真實可靠,都不能作為證據。
3.合法性。證據的合法性,是指訴訟證據必須是按照法律的要求和法定程序而取得的事實材料。證據的這一特徵表明:其一,訴訟證據的提供、收集和審查,必須符合法定的程序要求。無論是公安司法人員收集證據,還是當事人或其他訴訟參與人提供證據,都應當合法,否則就不能作為訴訟證據。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證據。無論是在刑事訴訟中,還是在民事訴訟、行政訴訟中,各種證據的取得都必須嚴格依照法定程序進行。非法取得的證據,在證據理論和訴訟理論上,嚴格講是不應當具有證據效力的,更不得作為定案的依據。其二,訴訟證據的形式應當合法。即作為證明案件事實的證據材料形式上必須符合法律要求,否則,就不可以作為訴訟證據。我國訴訟法對證據的種類作了明確規定,如我國刑事訴訟法第42條第2款規定了七種證據種類:物證、書證;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鑒定結論;勘驗、檢查筆錄;視聽資料。其他訴訟法也作了相應規定。同時還對各種證據的形式也作出明確的要求,如物證、書證必須附卷,不能附卷的要通過照相、錄像、製作模型等方式附卷;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當事人陳述,應當以書面形式加以固定,並經核對無誤後,由證人、保護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民事或行政訴訟當事人簽名蓋章;鑒定結論必須採用書面形式,由鑒定人簽名蓋章;勘驗、檢查筆錄、現場筆錄,根據需要分別採用書面筆錄、繪圖、照相、錄像等形式,書面筆錄要由勘驗人員、現場見證人簽名蓋章;等等。其三,訴訟證據必須經法定程序出示和查證。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證人證言必須在法庭上經過公訴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辯護人雙方詢問、質證;物證必須當庭出示,讓當事人辨認;未到庭的證人的證言筆錄、鑒定結論、勘驗筆錄和其他作為證據的文書,應當當庭宣讀,聽取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意見。未經法庭查證屬實的材料,均不得作為定案的根據。 證據的種類是指表現證據事實內容的各種外部形式。證據種類實際上是證據在法律上的分類,是證據的法定形式。證據種類的劃分具有法律約束力,不具備法定形式的證據資料不能納入訴訟軌道。刑事訴訟法第48條第2款規定:證據有下列8種形式:(一)物證;(二)書證;(三)證人證言;(四)被害人陳述;(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六)鑒定意見;(七)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八)視聽資料、電子數據。
這表明,證據資料只有上述法定的表現形式才能進入刑事訴訟,但是,具有法定表現形式的證據資料不一定都是具有客觀性、相關性的證據。例如,物證有可能被偽造,證人可能說了假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也許存在不實之詞。所以,在了解和掌握證據種類的時候,要對證據概念有全面的理解,懂得刑事訴訟法第42條第1款所指出的能夠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一切事實,都是證據所體現的內涵。同時,必須特別注意理解刑事訴訟法第48條第3款的規定:以上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從中領悟出上述三款法律規定之間密切的邏輯關系。 證人證言,是指證人就其所了解的案件情況向公安司法機關所作的陳述。證人證言一般是口頭陳述,以筆錄加以固定;辦案人員同意由證人親筆書寫的書面證詞,也是證人證言。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60條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不能作證人。所以,證人應當是除當事人以外了解案情,能夠辨別是非並正確表達的公民個人,單位不能作證人。鑒於證人的身份是由於他們對案件情況的感知在客觀上與案件之間形成了相應的證明關系所決定,因此,具有不可替代性,不能由辦案人員隨意指定更換;證人本人也不可以僅以個人意見作證或拒絕作證;證人必須親口陳述或親筆書寫證言,除辦案人員製作筆錄以外一般不能委託他人代理。這種「證人不可替代」的特性同時決定了證人作證的優先,即當訴訟中的證人身份形成以後,他們將不可以在訴訟中擔任偵查、檢察、審判人員及鑒定人、翻譯人員等。 被害人陳述,是指刑事被害人就其受害情況和其他與案件有關的情況向公安司法機關所作的陳述。自訴人和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如果是被害人,他們的陳述也是被害人陳述。
被害人陳述有以下兩種情況:一種是與犯罪分子有直接接觸或耳聞目睹犯罪行為的被害人陳述。這種陳述可以直接指認犯罪過程和犯罪分子的特徵,常常是直接證據。另一種是與犯罪分子沒有直接接觸或耳聞目睹犯罪行為的被害人陳述。這種陳述的內容不如前者豐富和具體。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辯解,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就有關案件的情況向偵查、檢察和審判人員所作的陳述。通常也稱為「口供」。它的內容主要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承認自己有罪的供述和說明自己無罪、罪輕的辯解。
對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檢舉他人犯罪是否屬於這種證據,一般認為,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檢舉他人犯罪的性質、內容應當加以適當分析,只有在共犯同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檢舉、揭發其他共犯的犯罪事實時才是口供,否則是證人證言。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應當是口頭陳述,以筆錄的形式加以固定。經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請求或辦案人員的要求,也可以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親筆書寫供詞。 鑒定意見,是指受公安司法機關指派或聘請的鑒定人,對案件中的專門性問題進行鑒定後作出的書面意見。刑事案件中需要進行鑒定的專門性問題非常廣泛,常見的有法醫學鑒定、司法精神病學鑒定、書法筆跡鑒定、痕跡鑒定、化學鑒定、會計鑒定、技術鑒定等。
鑒定意見是鑒定人對專門性問題從科學技術的角度提出的分析判斷意見,而不是對直接感知或傳聞的案情事實的客觀陳述,所以,它不同於證人證言,證人也不能同時兼作鑒定人。如果被指派或聘請的人在訴訟之前已經了解案件的情況,則只能作證人,不能作鑒定人。 勘驗筆錄,是指辦案人員對於與犯罪有關的場所、物品、痕跡、屍體等勘查、檢驗中所作的記載。包括文字記錄、繪圖、照相、錄像、模型等材料。勘驗筆錄可以分為現場勘驗筆錄、物證檢驗筆錄、屍體檢驗筆錄、偵查實驗筆錄等。
由於勘驗筆錄是辦案人員依照法定程序並運用一定的設備和技術手段對勘驗對象情況的客觀記載,所以,它的客觀性較強,也比較可靠。它的主要作用在於固定證據及其所表現的各種特徵,供進一步研究分析使用,以利於發現和收集證據,確定偵查方向,揭露和證實犯罪人,鑒別其他證據的真偽,認定案件事實。
勘驗筆錄是否全面和准確往往會受到主觀因素和客觀條件的影響,所以,必須經過審查核實後才能發揮它的作用並作為定案的根據。
(二)檢查筆錄
檢查筆錄,是指辦案人員為確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某些特徵、傷害情況或生理狀態,而對他們的人身進行檢驗和觀察後所作的客觀記載。檢查筆錄以文字記載為主,也可採取拍照等其他有利於准確、客觀記錄的方法。
人身檢查必須嚴格按照法定程序進行,必要時可以指派或聘請有專門知識的人協助辦案人員進行。
勘驗、檢查筆錄與鑒定結論是兩種不同的證據,不能混淆。二者的主要區別有:(1)勘驗、檢查筆錄由辦案人員製作,鑒定結論則由辦案機關指派或聘請的鑒定人製作;(2)勘驗、檢查筆錄是對所見情況的客觀記載,鑒定結論的主要內容是科學的分析判斷意見;(3)勘驗、檢查筆錄大多是解決一般性問題,鑒定結論則是解決案件中的專門性問題。 視聽資料,是指以錄音、錄像、電子計算機或其他高科技設備所存儲的信息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資料。視聽資料是現代高科技發展的重要產物和先進成果,它在刑事訴訟中的運用也是法學研究和司法實踐發展的重要標志之一。
視聽資料具有如下的特點:(1)形式多樣,直觀性強,客觀實在,內容豐富;(2)易於保存,佔用空間少,傳送和運輸方便;(3)可以反復重現,作為證據易於使用,審查核實時便於操作;(4)存在被偽造、變造的可能性;(5)對技術要求高,伴隨科技發展的進程而不斷更新、變化。 (一)刑事證據的收集
收集證據是指公安司法機關和律師為了證明特定的案件事實,按照法律規定的范圍和程序,收集證據和證據材料的法律活動。收集證據是運用證據的首要工作,是分析研究案情的前提和先決條件,是判斷、認定案件事實的基礎。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定權和處理權。只有把收集證據工作做好,才能為審查證據、運用證據認定案件事實提供充分可靠的證據材料。如果沒有把收集證據的工作做好,缺少必要的證據材料,所謂運用證據來查明案件事實就是一句空話。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進一步重新去收集證據,仍然是無法查明案件事實的。所以,收集證據對於運用證據查明案件事實,是一項很重要的基礎工作。
收集證據的目的,是為了如實地反映案件事實的本來面目。查明案件的事實真相,在取得充分、確實的證據基礎上,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犯罪,犯什麼罪,作出正確的結論。收集證據的大量工作是在偵查階段進行的,收集證據是偵查工作的主要任務。但是,在起訴、審判階段,如果認為證據不夠充分、確實,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也需要調查收集證據。收集證據的范圍是廣泛的,凡是與案件事實有關的各種證據都要注意收集。應當根據具體案件的不同特點,抓住關鍵性問題,去收集與案件有關的各種證據。
(二)刑事證據的審查
刑事證據的審查,是指司法人員對於已經收集到的各種證據材料,進行分析研究,審查判斷,鑒別真偽,以確定各個證據有無證明力和證明力大小,並對整個案件事實作出合乎實際的結論。
一般情況下,刑事證據的審查應當包括以下三個步驟:
1.單獨審查。單獨審查是對每個證據材料分別審查,即單獨地審查判斷每個證據材料的來源、內容及其與案件事實的聯系,看其是否真實可靠,看其有多大的證明價值。對於那些明顯虛假和毫無證明價值的證據材料,經單獨審查即可篩除。對證據材料的單獨審查可以按兩種順序來進行。一種是按時間順序進行,即按照證據材料所證明的案件事實發生的先後來逐個審查證據材料。這適用於證據材料的時間順序比較明確的案件。另一種是按照主次順序進行,即按照證據材料所證明的案件事實的主次關系和證據材料本身的主次關系來逐個審查證據材料。這適用於核心事實和核心證據比較明確的案件。
2.比對審查。比對審查是對案件中證明同一案件事實的兩個或兩個以上證據材料的比較和對照,看其內容和反映的情況是否一致,看其能否合理地共同證明該案件事實。一般情況下,經比對研究認為相互一致的證據材料往往比較可靠,而相互矛盾的證據材料則可能其中之一有問題或都有問題。當然,對於相互一致的證據材料也不能盲目輕信,因為串供、偽證、刑訊逼供等因素也可能造成虛假的一致;而對於相互矛盾或有差異的證據材料也不能一概否定,還應當認真分析矛盾或差異形成的原因和性質,因為不同的證據材料之間有所差異也是難免的。比對審查的關鍵不在於找出證據材料之間的相同點和差異點,而在於分析這些相同點和差異點,看其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客觀規律。比對審查有兩種基本形式:一種是縱向比對審查;另一種是橫向比對審查。前者是指對一個人就同一案件事實提供的多次陳述做前後比對,看其陳述的內容是否前後一致,有無矛盾之處。後者是指對證明同一案件事實的不同證據或不同人提供的證據做並列比對,看其內容是否協調一致,有無矛盾之處。
3.綜合審查。綜合審查是對案件中所有證據材料的綜合分析和研究,看其內容和反映的情況是否協調一致,能否相互印證和吻合,能否確實充分地證明案件的真實情況。綜合審查的關鍵是發現矛盾和分析矛盾,以便對案件中的證據材料作出整體性評價。綜合審查不僅要審查證據的真實可靠性,而且要特別注意審查證據的證明價值,使全案證據形成一個完整的證明鏈,而且能夠毫無疑點地對案件情況作出合理的解釋。
(三)刑事證據的運用
刑事證據的運用是指公安司法人員對於收集到的證據材料進行審查核實以後,依據查證屬實的證據來確定案件事實。
運用證據認定案情與審查判斷證據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它們之間的聯系表現在運用證據認定案情,往往是結合審查判斷證據進行的。在刑事訴訟的各個階段,公安司法人員運用證據認定案情與審查判斷證據,都有一個逐步深入的認識過程。隨著刑事訴訟的進展,公安司法人員對證據的審查判斷與對案情的認定,都會不斷地完善。通過不同的刑事訴訟程序,反復檢驗,層層把關,公安司法人員對證據的審查判斷和對案情的認定,必然會達到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證明要求。說它們之間有區別是指審查判斷證據的真偽和對案件事實的證明力,主要是對單個證據本身進行審查,判斷單個證據對案情的證明力。運用證據認定案情則是在審查判斷單個證據的基礎上,依據查證屬實的全部證據對案件事實作出判斷性結論,也就是運用證據來認定整個案情。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和司法實踐經驗,運用證據認定案情應當掌握以下幾點:
1.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的原則。刑事訴訟法第46條規定: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充分確實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這一規定要求司法人員要特別注意調查和運用口供以外的其他證據。強調調查研究,要憑充分、確實的證據定案,把自己對案件的處理決定建立在充分、確實的證據基礎之上。因為對於司法人員來說,案件事實都是過去發生的、未知的事情,要查明案情的唯一科學的方法,就是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傘面收集各種證據,經過分析研究,審查判斷,實事求是地作出正確結論。同時要謹慎地對待口供,絕不能輕易地相信口供,更不能單憑口供定案。對於共同犯罪的案件,只有同案被告人之問的相互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一般也不能對被告人定罪處罰。
2.嚴禁刑訊逼供的原則。刑事訴訟法第43條規定: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證據。必須保證一切與案件有關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觀地、充分地提供證據的條件。同時為了保證這一規定的貫徹執行,刑法第247條專門規定了刑訊逼供罪。國家工作人員對人犯實行刑訊逼供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以肉刑致人傷殘的,以傷害罪從重論處。這些規定說明,刑訊逼供在我國法律上是嚴加禁止使用的收集證據方法。刑訊逼供是指使用肉刑或變相肉刑強迫被告人招供的一種審訊方式,不僅在對被告人訊問時要嚴禁使用這種方法逼供,就是在對其他訴訟參與人詢問時,也要嚴禁使用這種方式逼證。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國家的性質和社會主義法制原則決定了要嚴禁刑訊逼供。依據司法解釋的精神,凡是以刑訊的方法收取的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被害人的陳述、證人的證言、鑒定結論都不能作為認定指控犯罪的證據。凡是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上述證據,而且嚴重損害了犯罪嫌疑人、被害人、證人、鑒定人的合法權益,或者可能影響證據客觀真實性的,也不能作為認定指控犯罪的證據。對於以非法方法收集的物證、書證,經審查核實以後,能夠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可以作為認定指控犯罪的證據使用。但對違法者要追究其責任。實踐證明,刑訊逼供完全違背了實事求是的思想,也是造成冤假錯案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在法律上作了禁止性規定,要求司法人員在收集和運用證據上必須遵守這一原則。
3.一切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各種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這就是說,司法人員的主觀認識必須完全符合客觀案情,所認定的案件事實必須達到客觀真實,而不是「可能真實」、「大概真實」。證據是查明和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真實可靠,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任何證據材料未經查證屬實,來源不清,真偽不明,都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司法人員對於收集到的各種證據材料,都必須認真審查判斷,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案情的根據,特別是審判人員必須在法庭上親自審查核實各種證據,據以定案的所有證據都必須經過法庭調查核實,並且要讓當事人、辯護人、代理人對證據辨明真偽,發表意見。所有證據必須經過法庭調查核實以後,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如果證據不經查證屬實就輕率地作為定案根據,則違反了運用證據的原則,必然導致錯案。
4.案件事實情節清楚,並有相應的證據予以證明。證據確實、充分,在證據之間、證據與案情之間,排除了所有疑問與其他的可能性,應當依法作出認定結論;案件事實部分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應當依法作出部分認定結論;對事實不清,證據不足部分,依法作出不予認定的結論;人民法院在審理過程中發現有新的事實,可能影響認定案情的,應當建議起訴機關補充或者變更起訴。如果起訴機關不同意的,人民法院應當就起訴所指控的犯罪事實依法作出認定;對於證據不足的案件,應當按無罪處理;對於定罪證據不足所形成的「疑罪」,也應當按無罪處理。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經法庭審理後,對於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
5.必須忠實於事實真相的原則。刑事訴訟法第44條規定:公安機關提請批准逮捕書、人民檢察院起訴書、人民法院判決書,必須忠實於事實真相。故意隱瞞事實真相的,應當追究責任。這一規定說明,司法人員對證據必須採取科學態度,尊重客觀事實,如實反映客觀事實。在收集和運用證據過程中,一旦發現確有錯誤,就要實事求是地加以改正。同時要敢於堅持真理,排除各種於擾和壓力,努力查清案件事實真相。絕不能患得患失,屈從於權勢,隱瞞事實、歪曲事實、捏造事實,不能根據自己的主觀需要,對證據任意取捨,或者是牽強附會任意推論。如果司法人員故意隱瞞案件的事實真相,不管他是出於什麼動機,都要對他追究責任。刑法第399條規定:司法工作人員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對明知是無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訴、對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訴,或者在刑事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
6.如何運用間接證據問題。間接證據問題,在證據理論中和訴訟實踐中,都是一個重要而又復雜的問題。證據理論上的許多問題,都與間接證據有著密切聯系。間接證據的性質、特點和意義,以及間接證據之間,間接證據和案件的事實之問的聯系等許多問題,都需要從證據理論上進行深入研究。從訴訟實踐來看,由於問接證據來源廣泛,容易收集,所以大部分刑事案件都是從發現、收集和研究間接證據開始的。分析已有的間接證據,確定調查的方向和范圍,肯定有關情況,排除無關情況,進而發現直接證據或者查證直接證據。同時,也有很多案件事實是依據間接證據來查明和認定的。所以,間接證據是查明個案事實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② 拘役三個月會留案底嗎

被處拘役3個月會留下案底。案底一般指某人過去犯法或犯罪行為的記錄。又稱犯罪人員犯罪記錄制度,在我國法律中一般指有過刑事犯罪前科的檔案記錄,而該犯罪檔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門保存。
法律分析
1、拘役適用的對象:拘役主要適用於那些罪行較輕,但又必須短期剝奪其人身自由進行勞動改造的犯罪人。2、拘役是剝奪自由的刑罰方法:這是拘役與管制區別之關鍵。拘役對犯罪人人身自由予以短期剝奪,實行關押,並對有勞動能力的,實行強制勞動改造,故其屬於短期自由刑,具有一定程度的懲罰性。3、拘役刑期較短,幅度窄。根據刑法第42條、第64條之規定,拘役的期限為1個月以上6個月以下,數罪並罰時不得超過1年。依據刑法典第44條之規定,拘役的刑期,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1日折抵刑期1日。被判拘役的犯罪分子,其實都是在就近的看守所內服刑的,而很少有去監獄服刑的情況。所以很多人就認為被判拘役不是坐牢,但其實拘役與有期徒刑一樣,這都是屬於刑事處罰措施中的一種,所以當被依法判處拘役的時候,無論刑期長短,這都是會留下案底。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八十六條 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應當對相關犯罪記錄予以封存。犯罪記錄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但司法機關為辦案需要或者有關單位根據國家規定進行查詢的除外。依法進行查詢的單位,應當對被封存的犯罪記錄的情況予以保密。
第四十二條 拘役的期限,為一個月以上六個月以下。

③ 刑事判決書是否要把公訴方出具的證據全部體現

人民法院審理案件,也是對檢方指控所依據的證據進行全面審核的過程,是否採納,應當有明確的理由。從這個意義上講,應當對檢方提供的所有證據,就合法性、真實性、關聯性作出評判。但在判決書中並不是簡單地羅列所有證據,而應當有一定的概括性,比如對於被告人對同一問題的多次供述,有時就不必一一列明。


1、對控辯主張的表述:

原則上以對公訴機關指控的事實,證據和適用法律意見有分歧的內容作為敘述重點,忌平鋪直敘;對控辯雙方沒有爭議的證據,在控辯主張中可以不予表述,而在「經審查明」的證據部分具體表述。以避免重復。

2、「經審查明」的事實和證據的表述,這是製作判決書的重點。

用作定案根據的證據,一是必須經庭審舉證、質證、認證、查證屬實;二是對證據之間有矛盾或考主要根據間接證據定案的,還應當進行分析、論證、不能只列舉證據種類,而不對各類證據進行分析;三是必須與被證明的事實之間具有必然的、內在的聯系,四要寫明證據的來源,即寫明案件證據是控辯雙方哪一方提供的;要盡可能寫具體,不能抽象。

證據的寫法,應當因案而異。案件簡單或控辯雙方無異議的,可集中表述;案情復雜或控辯雙方無異議的,可在敘述事實時進行分析論證。從犯數罪或共同犯罪案件,可分罪或逐人逐罪表述證據或對證據進行分析認證。

對控辯雙方無異議的並與本案的定性處理有關的事實和證據,無論肯定、否定,都應當進行分析任何並作出是否予以認證的結論。對公訴機關指控的犯罪事實經審理確認其中全部因證據不是而不能成立的,應當寫明其指控缺乏證據或證據不足。

對一審公訴普通程序審理的「被告人認罪案件」和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公訴案件,此類案件均是以被告人認罪為前提,附帶相應的適用條件,被告人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且不持異議,根據文書樣式要求應當在裁判文書證據部分盡量予以簡化,對證據的具體內容無需再行系統論證,可以僅就證據的名稱及所證明的事項作出說明即可。

相對於疑難案件和被告人不認罪案件的裁判文書,不但要引用證據的名稱及所證明的事項,還要對證據的來源和證明的主要內容進行列舉,並以論證的方法歸納引用。

④ 刑事案件辦案時間是怎麼規定的

按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一般刑事案件大致要經過3個階段,即偵查階段(公安機關)、審查起訴階段(人民檢察院)和審判階段(人民法院)。
一、偵查階段:
公安機關對於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刑事拘留。對於被拘留的人,應當在拘留後的24小時以內進行訊問。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請律師為其提供法律咨詢、代理申訴、控告。受委託的律師有權向偵查機關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可以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向犯罪嫌疑人了解有關的案件情況。
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後的三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在特殊情況下,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一日至四日。對於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至三十日。人民檢察院應當自接到公安機關提請批准逮捕書後的七日以內,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決定。人民檢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機關應當在接到通知後立即釋放,並且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對於需要繼續偵查,並且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依法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犯罪嫌疑 人被逮捕的,聘請的律師可以為其申請取保候審。
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逮捕後的偵查羈押期限不得超過二個月。案情復雜、期限屆滿不能終結的案件,可以經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批准延長一個月。
公安機關偵查終結的案件,應當做到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並且寫出起訴意見書,連同案卷材料、證據一並移送同級人民檢察院審查決定。
二、審查起訴階段:
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應當訊問犯罪嫌疑人,聽取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委託的人的意見。
公訴案件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權委託辯護人。自訴案件的被告人有權隨時委託辯護人。
人民檢察院自收到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權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訴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被告人有權委託辯護人。
辯護律師自人民檢察院對案件審查起訴之日起,可以查閱、摘抄、復制本案的訴訟文書、技術性鑒定材料,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會見和通信。
人民檢察院對於公安機關移送起訴的案件,應當在一個月以內作出決定,重大、復雜的案件,可以延長半個月。
人民檢察院認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已經查清,證據確實、充分,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作出起訴決定,按照審判管轄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三、審判階段:
人民法院對提起公訴的案件進行審查後,對於起訴書中有明確的指控犯罪事實並且附有證據目錄、證人名單和主要證據復印件或者照片的,應當決定開庭審判。除涉及國家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案件,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應當公開進行。
辯護律師自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日起,可以查閱、摘抄、復制本案所指控的犯罪事實的材料,可以同在押的被告人會見和通信。開庭審理時,辯護律師為被告人辯護。
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一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一個半月。有刑事訴訟法第163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准或者決定,可以再延長一個月。
法庭審理後,人民法院根據已經查明的事實、證據和有關的法律規定,分別作出以下判決:
(一)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
(二)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無罪的,應當作出無罪判決;

⑤ 論述一審判決有哪些種類及各自適用條件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62條的規定,人民法院的刑事判決為兩種:有罪判決和無罪判決。

有罪判決是人民法院通過對案件的審理,根據已查證的事實、證據和有關法律規定,確定被告人有罪的判決。它又可分為定罪處刑的判決和定罪免刑的判決。定罪處刑的判決是指法庭認定被告人有罪,對被告人判處某種刑罰,並且需要執行的判決。定罪免刑的判決是指被告人的行為被確定為有罪。但因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或者有其他法定免刑情節而免除對被告人刑事處罰的判決。

無罪判決是人民法院通過法庭審理,在下列情況下所作的判決;一是依據事實和法律認定被告人無罪的,應當作出無罪判決;二是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

判決必須製作判決書。判決書是判決的書面表現形式,是人民法院審理案件後所作的結論性訴訟文書,是執行機關執行人民法院判決的依據。審判人員必須認真製作。刑事訴訟法第44條規定,審判人員在製作判決書時,「必須忠於事實真象。故意隱瞞事實真象的,應當追究責任。」製作判決書必須敘述事實清楚,說理充分,結論明確,符合法律,層次分明,邏輯嚴謹,文詞應當簡練、通俗,使用標點符號正確。判決書的格式,一般是依次寫首部、事實、理由、判決、尾部五個部分。
民事判決指人民法院通過法定程序,根據認定的案件事實,正確適用法律,以國家審判機關的名義所作出的解決當事人民事權利義務爭議的判定。
人民法院的判決一經作出,即具有法律約束力和執行力。除了人民法院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撤銷判決之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撤銷。當事人應當自覺履行判決確定的義務,有關單位和個人,也有義務協助判決的執行。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判決確定的義務的,人民法院根據另一方當事人的申請或者依職權強制執行判決。拒絕執行判決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對行為人採取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抗拒執行判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人民法院的一審民事判決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作不同的分類。按照判決所解決的案件的性質,可以把判決分為確認判決、給付判決和變更判決。按照案件審理的結果,可以分為全部判決和部分判決。按照當事人到庭的情況,可以分為對席判決和缺席判決。
民事判決書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1.案由、訴訟請求、爭議的事實和理由;
2.判決認定的事實、理由和適用的法律依據;
3.判決結果和訴訟費用的負擔;
4.上訴期間和上訴的法院。
判決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

⑥ 具有哪些情形時,可以申請審判人員迴避

法律分析:申請迴避,是指應當迴避的人員具有法定的迴避情形卻沒有自行迴避時,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有權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要

求他們迴避。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44條規定,民事訴訟審判人員迴避的情形如下: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與本案當事人、訴訟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29條規定,刑事訴訟審判人員迴避的情形如下:

(一)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二)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

(四)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四十四條 民事訴訟審判人員迴避的情形如下: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近親屬的;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與本案當事人、訴訟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公正審理的。

《刑事訴訟法》第29條

刑事訴訟審判人員迴避的情形如下:

(一)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二)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

(四)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

⑦ 被害人為什麼從刑事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才有權委託訴訟代理人,

這是法律的規定

委託代理的時間

1、公訴案件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

2、《刑訴法》有權隨時委託訴訟代理人。

《刑事訴訟法》第44條第1款規定:「公訴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委託訴訟代理人。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⑧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四十四條規定是什麼來的

就是說你不懂法律的話,可以委託律師或親屬作為代理人參加訴訟,維護你專的權益

刑事訴訟法屬

第四十四條
公訴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有權委託訴訟代理人。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隨時委託訴訟代理人。

人民檢察院自收到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其近親屬、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委託訴訟代理人。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訴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內,應當告知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委託訴訟代理人。

⑨ 受害人在偵查階段能委託律師嗎


偵查階段,一般是指偵查機關立案偵查開始至案件偵查完畢移送到檢察院審查起訴止。犯罪嫌疑人在偵查階段往往被羈押在看守所,除了律師和辦案人員以外,包括家屬在內其他人員均不得會見。律師在偵查階段介入案情為犯罪嫌疑人提供幫助,能為犯罪嫌疑人提供如下幫助:
1、律師可以會見犯罪嫌疑人,通報家屬的關切,緩解犯罪嫌疑人的焦灼情緒,給與心理安慰。有很多人被限制人身自由之初,由於生活環境、社會地位驟然改變,加上前途未卜,造成心理壓力巨大,部分人甚至會做出一些不該做的事情。
2、律師會見犯罪嫌人,可以為犯罪嫌疑人講解其所涉嫌的罪名及相關法律知識。讓犯罪嫌疑人對所面臨的困境有個清醒的認識,知道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3、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可以從犯罪嫌疑人處了解到其無罪或者罪輕的犯罪線索,幫助做一些固定有力證據的工作,為以後的成功辯護做准備。證據隨時都有滅失的危險,一時的不慎,將可能導致有利的證據的永遠也無法取到。

4、律師可以根據犯罪嫌疑人提供的線索根據案件線索進行調查,向辦案機關提供證人協助辦案機關調查;律師可以提出鑒定申請,也可代犯罪嫌疑人委託鑒定,對公安機關鑒定事項不服的,可以要求重新鑒定。

5、律師可以向公安機關提出犯罪嫌疑人無罪、罪輕的線索及法律意見,引導辦案機關向有利於犯罪嫌疑人的方向偵查、取證,為以後的辯護工作奠定基礎;
6、律師會見犯罪嫌疑人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刑訊逼供的發生。盡管,我國的法制環境在日漸向好,但是刑訊逼供的現象還時有發生,甚至發生屈打成招、屈打致殘致死的慘劇。如果發生刑訊逼供的事,有律師介入可以代理犯罪嫌疑人提起申訴、控告,從而有效地減少了這種情況的發生。
7、律師可以提出撤銷案件的法律意見;提出取保候審、保外就醫申請;提出不予批捕的意見等等。
8、律師通過會見犯罪嫌疑人,可以幫助犯罪嫌疑人正確地認識自己的行為,便於爭取立功的機會,從而減輕處罰。
9、律師在偵查階段可以根據案情幫助犯罪嫌疑人申請取保候審,從而很好的化解危機;
10、隨著刑事訴訟法的修改,律師還將增加詢問在場工作,以更好的保護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益。

熱點內容
16歲以後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21 20:10:58 瀏覽:337
勞動法里強制性加班 發布:2025-01-21 19:54:04 瀏覽:450
根據勞動法訴訟時效期是多少年 發布:2025-01-21 17:53:36 瀏覽:762
政府違法強征承包地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21 17:04:20 瀏覽:769
合肥市縣處級法律知識考試 發布:2025-01-21 16:55:03 瀏覽:167
民法典至合同法的看法 發布:2025-01-21 16:55:03 瀏覽:789
李惠娟法官 發布:2025-01-21 16:54:59 瀏覽:491
未成年把人打傷了付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21 15:45:46 瀏覽:614
浙江興茂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1-21 14:50:32 瀏覽:543
新行政訴訟法法條 發布:2025-01-21 14:10:08 瀏覽: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