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解說
⑴ 緊急避險法律上是如何認定的有沒有一定的標准或者程序行政法上有沒有緊急避險的規定
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不內得已容採取的緊急避險行為,造成損害的,不負刑事責任。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傷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緊急避險條件:(1)必須針對正在發生的緊急危險。如果人的行為構成緊急危險,必須是違法行為。(2)所採取的行為應當是避免危險所必需的。(3)所保全的必須是法律所保護的權利。(4)不可超過必要的限度,就是說,所損害的利益應當小於所保全的利益。緊急避險不負法律責任。在職務上、業務上負有特定責任的人,不得在發生與其特定責任有關的危險時實行緊急避險。
⑵ 法的淵源是法律淵源嗎
兩者不屬於同一來概念,法的淵源較源法律淵源更狹隘,法律淵源更寬泛一些。
法的淵源:簡稱「法源」。通常指法的創立方式及表現為何種法律文件形式。分為直接淵源和間接淵源兩種。前者為成文法,後者可以是判例、慣例甚至法理。
法律淵源:是一個應用很廣泛的概念,幾乎在各種法學學科中都可以看到,像法理學中講述法律淵源的一般理論;比較法學中都有關於法律淵源的比較; 法制史中也都講述不同歷史時期的法律淵源,憲法學中講憲法的淵源,經濟法中講經濟法的淵源,民法學中講民法的淵源,訴訟法中講訴訟法的淵源,行政法講行政法的淵源,國際法更是在開章就講國際法律淵源。
⑶ 知道人事和行政的區別嗎人事、行政具體做些什麼
人事:是管人的(進出,報酬,考核,晉升,獎懲等)
行政:是管事的(工人安排,各項保障等)
⑷ 立志成為企業的法律顧問,請問公司最常用的法律是哪些麻煩詳細解說下
公司、企業在經營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法律風險,一定要做到未雨版綢繆,最好有專業的律師權或法律人士把關,才能盡可能地避免無謂的損失。 步驟/方法來自企業內部的民事風險。
主要包括:1、勞動法方面的風險,比如沒有勞動合同,或制定的規章制度不符合勞動法律的規定。
2、表見代理行為。最典型的就是業務員濫用蓋章的空白合同。3、內部管理制度不健全。來自企業外部的民事風險。
主要包括:1、未能調查清楚合同相對方的法律責任承擔能力。
2、簽署的合同屬於無效合同。
3、某些合同條款約定審核不嚴,導致最後無法認定。比如,有個當事人,從網上抄的合同,前面一條寫不能「轉租、轉讓」,後面又寫不能「轉租」,前後矛盾,都沒有發現,這就屬於約定不明。
4、不會利用抵押權、質權等權利降低交易風險。知識產權法方面的風險。比如有些企業會因為缺少知識產權法方面的法律知識,而導致出現無意中侵犯他人商標權、專利權的情況。行政法方面的風險。主要是關於行政審批方面的風險。刑法方面的風險。主要是商業賄賂、非法經營等方面的風險。參考資料1、民法;2、刑法。
⑸ 具體行政行為與行政執法行為
這道題應該是AD,兩者都對的,答案錯了
任何行政行為都可以分為具體和抽象行政行為
而此題顯然不是抽象行政行為
另外,公安做出處罰的行為本身就是行政執法行為
所以我認為是AD
沒有辦法啊,中國就是這樣的,不懂的人來出題,而且答案很奇怪的,就是在司法考試中都能出現這種莫名奇妙的答案
樓主為了得分可以妥協一下
⑹ 法學上「法的淵源」的專有含義及當代中國法的主要淵源。
法的淵源主要是指法的源泉或法源。
(一) 法的歷史淵源:引起特定法律原則和法律規范產生的歷史上的行為和事件。
例如美國1803年的「馬伯里訴麥迪遜」(Marbury v. Madison)案確立起了司法審查制度。
(二)法的理論淵源:那些促進立法和法律改革的理論和哲學原理。
例如科斯定理( Ronald Coase)指出在交易成本為零的情況下,無論權利如何配置,產權的初始分配不影響資源配置的效率。即如果交易成本極低,法律對權利義務的分配就不大可能對資源配置有重大影響,法律的任務在於明晰界定產權。
(三)法的形式淵源:那些被賦予法律效力和強制力的具有權威性的某些原則和規范。
(四)分為實質上法的淵源和形式上的法的淵源,前者是指法的真正來源、根源和發源。後者是指法的創制形式和表現形式,這是目前通常所稱的法的淵源,其又分為直接淵源和間接淵源,直接淵源指國家機關制定的具有不同法律地位和效力的法的一種分類;間接淵源又稱非正式淵源,例如學說、習慣、宗教以及道德倫理等。
法的實質淵源,即法是根源於社會物質生活條件還是神的意志、君主意志抑或人民意志;法的形式淵源,即法的各種具體表現形式,如憲法、法律、法規;可以指法的效力淵源,即法產生於立法機關還是其他主體,產生於什麼樣的立法機關或其他主體;法的材料淵源,即形成法的材料來源於成文法還是來源於政策、習慣、宗教、禮儀、道德、典章或理論、學說;等等。但無論中西方法學著述,對法的淵源的解說,有一點是共同的,就是認為法的淵源主要指法的效力來源,亦即根據法的效力來源不同對法所作的基本分類。在中國,法的淵源的含義的規范化表述,是指由不同國家機關制定、認可和變動的,具有不同法的效力或地位的各種法的形式。
我國目前法的淵源一般有實質意義法的淵源和形式意義法的淵源。在實質意義上,法的淵源指法的內容的來源,如法淵源於經濟或經濟關系。形式意義法的淵源,即法的效力淵源,指一定的國家機關依照法定職權和程序制定或認可的具有不同法的效力和地位的法的不同表現形式。而由於社會制度、國家管理形式和結構形式的不同及受政治思想、道德、歷史與文化傳統、宗教、科技發展水平、國際交往等的影響,在不同國家或不同歷史時期,有各種各樣的法的淵源。當代中國法的淵源主要以憲法為核心的各種制定法,包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經濟特區的規范性文刊:、特別行政區的法律法規、規章、國際條約國際慣例等。另外國家政策也是當代我國法的非正式淵源之一。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第6條規定:「民事活動必須遵守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應當遵守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應當遵守國家政策」。因此國家政策也是當代中國法的淵源之一。
⑺ 平等,自願,有償的原則,法律上解說是什麼意思
這肯定是基於民法背景說的,因為行政法和刑法都沒有平等、自願、有償可言。
平等原則指在民事活動中,民事主體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所有具有民事主體資格的雙方,在民事活動中的行為均應遵循這樣的准則。中國民法的平等原則是當今商品經濟規律的屬性,是現代法制的基本原則,在當代不同國家不同階級屬性的人類社會,固然其階級性質有別,但在不同的民事法律制度上,相同的一點都是把平等原則作為立法的指導思想和調整商品關系的基本方針。
自願原則是中國民法的基本原則之一,它是指公民、法人等任何民事主體在市場交易和民事活動中都必須遵守自願協商的原則,都有權按照自己的真實意願獨立自主地選擇、決定交易對象和交易條件,建立和變更民事法律關系,並同時尊重對方的意願和社會公共利益,不能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對方或任何第三方。只要進行交易或其他民事活動雙方的交易等行為不違反法律規定,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個人等第三方都不能幹涉。以欺詐、強迫、威脅等違背交易主體意志的不正當競爭行為,都為法律所禁止。
等價有償原則是公平原則在財產性質的民事活動中的體現,是指民事主體在實施轉移財產等的民事活動中要實行等價交換,取得一項權利應當向對方履行相應的義務,不得無償佔有、剝奪他方的財產,不得非法侵害他方的利益;在造成他方損害的時候,應當等價有償。現代民法對等價有償提出挑戰,認為很多民事活動,比如贈予和贍養,繼承等並不是等價有償進行的,因而等價有償原則只是一個相對的原則,不能絕對化。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⑻ 求行政執法案例分析,比較復雜的,包括案情和法律分析,謝謝
馬某開了一家餃子店,王某聲稱自己吃了從馬某處夠買的餃子後,事物中毒得了急性腸胃炎,要求馬某賠償損失未果,遂向某區衛生部門舉報,辦案人員葉某接到舉報後,獨自一人來到馬某餃子店,二話不說即對馬某開出了由某區衛生行政部門制發的罰款100元的收款收據.馬某辯解說:"本店銷售的是百年老字型大小水餃,你憑什麼罰款?"葉某教訓說:"你賣的餃子造成其他人中毒,你還敢抵賴?"於是立即將罰款增加到200元.馬某拒絕罰款,葉某威脅到:"等著瞧,不想開店了?"馬某怕事,只好繳納罰款200元.葉某將罰款往口袋一裝就走人了."
請問:本案中葉某對馬某施行了行政處罰存在哪些違法情形?請指出並說明理由
違法之處如下:
1 葉某不能一人前去馬某餃子館進行案件調查。《行政處罰法》中規定至少須有2人。
《行政處罰法》
第三十七條 行政機關在調查或者進行檢查時,執法人員不得少於兩人,並應當向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出示證件。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應當如實回答詢問,並協助調查或者檢查,不得阻撓。詢問或者檢查應當製作筆錄。行政機關在收集證據時,可以採取抽樣取證的方法;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經行政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記保存,並應當在七日內及時作出處理決定,在此期間,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不得銷毀或者轉移證據。執法人員與當事人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應當迴避。
2 葉某二話不說即對馬某開出了由某區衛生行政部門制發的罰款100元的收款收據在程序上嚴重違規。
《行政處罰法》
第三十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依法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行政機關必須查明事實;違法事實不清的,不得給予行政處罰。
第三十一條 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及依據,並告知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
第三十二條 當事人有權進行陳述和申辯。行政機關必須充分聽取當事人的意見,對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應當進行復核;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或者證據成立的,行政機關應當採納。行政機關不得因當事人申辯而加重處罰。
3 葉某教訓說:"你賣的餃子造成其他人中毒,你還敢抵賴?"於是立即將罰款增加到200元。違反《行政處罰法》中公正公平原則。
《行政處罰法》第四條:設定和實施行政處罰必須以事實為依據,與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對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的規定必須公布;未經公布的,不得作為行政處罰的依據。
4馬某拒絕罰款,葉某威脅到:"等著瞧,不想開店了? 葉某將罰款往口袋一裝就走人了."
違反法律。
《行政處罰法》
第一百八十八條 司法工作人員徇私舞弊,對明知是無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訴、對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訴,或者故意顛倒黑白做枉法裁判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⑼ 如何復習司法考試,請過來人或專業人士解答
備考四部曲
過司法考試這一關,要有戰略上蔑視、戰術上重視的勇氣和謀略。勤奮+方法是通往成功之路不變的誓言。每天要保證一定的連續作戰時間,有人說每天至少6個小時,有人說至少8個小時,具體需要多少時間取決於你的復習計劃和記憶力。大可不必擔心時間不夠用,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你去擠,它總會有的。對司法考試要有通盤考慮,復習有進度表,既有總計劃、階段計劃、月計劃,也要有周計劃、日計劃,哪一科目什麼時候復習,哪天看些什麼內容,達到什麼程度,必須瞭然於胸,明於紙上。日計劃、周計劃、月計劃、階段計劃的設計因人而異,設計的時候既要緊湊又要不失靈活,做到張馳有度,詳細的操作就不多談了,掌握知識點的方式,採取「看書——做題——溫書」的方法是很湊效的。下面主要談一下總計劃的安排。根據各大司考助考網站的多年經驗和通過了的考生的實踐,司法考試的復習計劃通常都會分為三大輪,在這個基礎上再加一個復習前的准備,就形成了我所說的備考四步曲。
(一)復習前的准備
3 月份前,如果你硬要看書,一個是要看你的薄弱科目,另一個就是看別人的經驗材料。准備司法考試應當從收集、研讀經驗文章開始。司法考試分秒必爭,這一點不假,但「磨刀不誤砍柴工」,收集研讀經驗文章是必要的工作。可以去網上收集過來人的考試經驗,也可以買一本這方面的書認真地研讀。通過這些材料,可以從宏觀上了解了司法考試的難度、深度和廣度,可以體會復習備考的艱辛困苦和壓力重重,為自己即將要經歷的漫漫征程作好心理准備。這些文章會告訴你應該看什麼書,怎麼看書,怎麼處理輔導書和法條、看書和做題的關系,各個科目不同的復習對策,甚至考試時的心態、答題注意的問題都有他們自己的體會。這個收集、研讀經驗文章的步驟能幫助我們在復習階段少走彎路,並在困難面前挺過去,順利、平穩地完成復習計劃。
(二)理論提高階段
這個階段就是第一輪的復習,大概用3個月左右的時間(一般為4、5、6月),要求把所有的學科都學習一遍。第一輪是打基礎的階段,學習講求:①面面俱到:不能因為某個科目考的少、分值小而不看,也不能因為某個問題很羅嗦、很細節化而放棄。有人說,司考是放棄的藝術,但這個時候就主張放棄,那是為自己的懶惰辯解。這樣的思想很危險!開了一個口子,你後面的漫漫備考徵程就更容易墮落。一遇到自己不耐煩、看不慣的知識點就跳過去,那簡直就是司考自殺!②准確理解:這個階段,准確、深入理解比死記硬背重要,也是為後面兩輪的記憶打下理論的基礎。但是,這段時間你也要記憶,要有意識地把一些重要的知識點記住,走馬觀花的態度等於白看兼浪費時間。③注重基礎:鑒於各個科目的特點,這個階段應側重基礎科目、理論學科。側重的科目是:刑法、民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即三大實體法和三大訴訟法。特別是三大實體法和三大訴訟法,最好能在第一輪一步到位,真題研究透、該看的輔導書全部細致地看過、真題做完分析完。至於卷一,如果基礎好,比如大學的時候學過相關課程,或者已經不是第一次參加司考,可以先不看,否則,還得從頭到尾看一遍,有個大概的掌握,並劃出考點,為第二輪復習作好准備。
(三)融會貫通階段
這是第二輪復習,大概用1個半月左右的時間,可以說,這個階段的復習掌握程度將決定司考的成敗。這個階段必須全面復習和強化重點。對於三大實體法和三大訴訟法部分,應該重其重,輕其輕!集中精力掌握重點、難點部分,如果前一階段復習到位,這個階段的復習就會得心應手。注意各個部分之間聯系、區別,它們易混淆的地方。比如,徹底搞清楚民法的物權和債權,四種擔保物權,三大訴訟法的相同和不同之處。做到看一個問題,就可以聯想到相關的其他知識。要重記憶,必須把把法制史、憲法、三國法、經濟法、職業道德等卷一的內容記熟吃透。這些科目的特點就是:你記憶准確了,就可以拿分!這一階段的復習送你兩句話:第一句—— 「對知識點要有精確的把握」,不能大概知道,法律是很嚴謹的東西,司法考試同樣需要很細心,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沒有會一點或者大概知道的說法,大概知道就等於不知道,所以復習一定要到位,力求精準。第二句——「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要勤於動筆,把參考書重要的字句劃出來,圈起來,還要把你自己想到的總結的易於記憶和比較區別的靈感性的想法或者其他書上提到的而該書上、該法條上沒有明顯列出的知識寫下來,這等於擴充它的外延,善於把書讀厚就是這個道理。這一輪的復習達到哪個程度,基本上鎖定了你司考的成功度。
(四)沖刺階段
這是考前的最後一個階段,大概用一個月的時間,重點鞏固,臨戰模考,查漏補缺。沖刺階段要注意以下方面,第一,民法可以只看鍾秀勇的筆記,刑法強化總則的基礎上看阮齊林中法網筆記分則部分的重點罪名,卷一看《輔導用書》劃出的重點,其他內容可以只看《重點法條解讀》。這個階段一定要確保記憶性的知識點牢牢記住。第二,花時間看看新增法條、論述題和文書寫作。第三,每個星期來一次模擬考試,至於模擬題的選擇,個人建議採用歷年真題(可以上網下載),02年—07年共6套題,已經基本足夠。通過模擬考試既可以增加信心,又可以查漏補缺,針對薄弱環節進行再鞏固。至於什麼沖刺班、考前資料之類的東西,自己看著辦吧。只要復習到位,還需要什麼所謂的「內部資料」嗎?況且這些資料的質量也值得懷疑,搞不好還搞亂馬腳,因此失彼。如果時間允許,條件允許,想報個培訓班,個人建議在融會貫通階段報班,因為這個時候既有了前一階段的復習基礎,上課的成果在該階段消化的基礎上還也可以在沖刺階段鞏固和飛躍。考前一個星期的時間如何利用也很關鍵,這個時候大局已定,重點應該放在心理調節和容易忘記的知識點上,經濟法、法制史可以再看一遍,考前兩天可以再做一套真題。考試前一兩天,如果你能達到很想考試的狀態,而不是擔心考不好,那麼,你已經勝券在握,成功了一大半,萬事懼備只欠東風了。請記住:你用心了,就會有很大的收獲。
經過近半年的努力,在親朋好友的鼓勵和鞭策下,通過自己的頑強拼搏,終於通過了國家司法考試。對於如何復習司法考試,我總結了一些經驗。我嘗試著回憶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的路,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切身感悟就如何復習司法考試提一些建議,並試圖帶給仍在司考之路上摸索前進、有志於法律職業實踐工作的同仁志士一些啟發。
一、決心、信心、恆心「三心合一」
對待司法考試的心態和精神狀態,將是你成功與否的關鍵。司法考試的復習歷程是一段漫長而曲折的路,打算利用一兩周或一頭半個月的突擊復習取得驕人成績是不可能的事情。怎樣才能在漫漫長路上披荊斬棘、勇往直前、所向披靡?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下決心、樹信心和有恆心。
首先,要下決心。不同的人報考司法考試有不同的動機,也許是為了從事自己熱愛的法律職業,也許是為了自己的「錢途」或仕途,也許是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但都有著共同的目的 ——取得法律職業資格證書。既然目標是明確的,就應當堅定不移,就要有非過不可的決心,並胸懷高分通過的勇氣。任何可過可不過的「無所謂」心態都將成為你登覽人生亮麗風景線的重大屏障。
其次,要樹信心。面對著「中華第一考」,很多人多少有些畏懼心理,這可能源於對自己能力的質疑、備考的無從下手或者是以前失敗的陰影。因此,要戰勝司考,就先得戰勝自己。一定要對自己有信心,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氣,「世界上沒有做不到的事,只有想不到的事」。對於曾經失敗的朋友來說,過去的應該成為一種人生經歷,而不應是一種負擔。試想,你比別人多考一次,你的基礎就更好,經驗就更足,成功的機會自然更大。
最後,要有恆心。司考很累,司考很苦,這是經歷過司法考試的人共同的感受。上帝不會眷顧司考路上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人,要想成功,就必須持之以恆。或許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是,男人就要對自己恨一點(女人也要恨一點,呵呵),能夠抵制各種誘惑,能夠克服種種艱辛,把苦累變成一種享受。在你最苦最累的時候,很多人已經趴下了,多堅持一分鍾就會多一份希望。用心司考,有恆則成,在司考的路上,我們「痛並快樂著」。
二、選擇合適的書就是選擇好的導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司法考試用書就是你司考之戰的武器。選擇合適的輔導用書,就等於選擇了先進武器,對於司法考試是非常重要的。市場上有各種各樣的司考用書,質量也參差不齊,一定要慎重選擇。下面我以我的經驗向大家作一個推薦。
(一)考試教材: 《國家司法考試輔導用書》,法律出版社出版
推薦這一套《國家司法考試輔導用書》,其實選它有著很重要的原因:關於考試教材方面,各種資料顯示:由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國家司法考試輔導用書》簡稱:「三大本」是最具有權威性的,這是因為這一套教材是司法部組織出卷老師編寫的,所以我們應當以此教材為核心!特別是其中關於一些有爭議的問題這些老師給出的意見,因為往往這些出卷人就是喜歡考這些有爭議的問題,所以有必要對這些有爭議問題進行了一番總結。這「三大本」雖說是權威教材,但是我相信很多人都沒有將它看完,這是因為這三本書知識點多、復雜、枯燥無味,這讓很多人產生抗拒的心理!
(二)輔導書籍: 《萬國專題講座系列》,人民法院出版社
上述「考試教材」中的「三大本」是作為教材,但是它的缺點在於沒有重難點之分,所以整本書看起來平淡無味,你也很難看得出來,考試的重點的在哪裡?即使你有總結的能力,但是你是沒有那麼多時間去總結它的。所以下面介紹這一套書,它的主要任務在於:首先、幫你抓出重點,方便你在短時間內分清主次。其次、它可以幫你分析一些難點、熱點話題。
這里首先推薦:《萬國專題講座系列》6本,人民法院出版社,這一套是多年以來受眾多考生喜愛的。分析一下,其中有一定的原因。但是這一套書也有一定的缺點,在3、4月這一套書已經出版了,而當時的編寫是以07年大綱為准,所以當08年大綱及「三大本」出版以後,發現了它很多地方出現問題,跟不上大綱變化!畢竟08年的大綱對07年進行了很大的修改。其實這也是很多出版商出於爭奪市場的戰略。其次,也有很多人推薦三校的那一套,但是鑒於本人沒有用過,所以在此無法對其進行評論!不過上次在廣州購書中心有見到一套個人覺得很不錯的,但是當時已經買了萬國的,所以也不敢再買了,畢竟書不在於多,而在於精!
(三)法條:
1、最新法律法規匯編(也就是將大綱所要求的法條全部都包含在內的那一類型的法條)
講到法條,這里首先應該明確一下:法條內容都是千篇一律的,關鍵是你個人喜歡書的編排風格是什麼?
由於法條在整個考試中處於很重要的地位(比如很多題目都是直接考察法條也就是說只要你熟悉法條你就可以輕松得分)而本身看法條的過程是一個極其枯燥的過程,而且不只一次還要反復多次背法條。所以在此我也無法推薦一本確切的法條書本,市面上有很多不同出版社的書,而每個書版社出書的風格又大不相同。大家自己要去書店找找對比一下,只要自己看起來比較舒服的就行了!
我個人就比較喜歡一大本厚厚的,將全部的法律法規及司法解釋編排在一起,一來以便集中查找,二來我比較喜歡厚厚的書,特別是當你拿起它的時候你會感覺到很滿足、自豪,原來自己也可以看這么厚的書!貌似自己是哈佛的學生一樣天天都拿這么厚的書,嚇都嚇死人啦!最後,我看中了由九州出版社出版的那一本!也有些人喜歡分冊的編排,看起來沒有很大的壓力。
2、重點法條——它的主要任務在於幫你抓住重點。
這里有很多人推薦李建偉的《重點法條解讀》 ,我認為這本書也是不錯的。也是歷年以來考生所喜歡的。但是我個人認為,在以前這本書確實不錯,但是隨著司法考試的題型的改革,很多以前所謂重點法條,在每次考完試之後就會發現不是重點了,而那些不起眼的法條,卻頻繁地考察到了!考察面越來越廣!這樣的話,就慢慢地失去這本書原本出版的意義。
因此,對於這本書我們要辯證地看待它,可以作為抓重點的指導,但不能將它看成「救命草」以為讀完這本就可以像前幾屆一樣,短期背下它拿上高分。
3、習題類:
推薦《司法考試輔導用書配套測試題解》(共8冊)俗稱「白皮書」
講到習題,我自己沒有在復習當中沒有重視它,等到復習了中期的時候,才買「白皮書」回來做。由於當時時發現雖然復習了二個月,但基礎知識不扎實,於是乎就買了回來,但是我發現已經比較晚了!又怕打亂整個計劃,到最後也沒有做完它。在此,要明確一下:關於這一套習題,它的主要任務在於幫你打基礎,所以應該將它放在復習前期即看完一次書之後來做的!如果當時我有意識到這一點,也許會高出很多分!至少我是這么認為的!這一套習題是與「三大本」相配套的,根據大綱來寫的,我認為確實很不錯,都是一些基本的知識點!學法網司考題庫與「白皮書」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白皮書是紙質版本的,需要用錢購買,而學法網司考題庫則是在線的、免費的。
4、真題類:
注意: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我發現任何一種考試都有這么一條規律:只要你認真研究好真題,那麼你通過考試是沒有什麼問題的!當然,對於司法考試也不例外。可以說:歷年真題是極其重要的!
這里推薦的是由張能寶出版的《***年歷年試題及考點歸類講解》 。它的優點在於對於每一道題進行了非常詳細的解析,並且對於一些問題進行了總結以便節省不少時間。對於它的解析,及總結的內容應該多看幾次。
關於這一套真題,我個人認為,至少得研究三次以上,需要提醒的是不要以為自己把它過完三次就萬事大吉,如果這樣的話,你大可不必那麼費力去看它,因為這樣是沒有效果的。
其實,這里就涉及到你怎麼利用真題,你應該清楚認識到每次做真題的目的何在?比如說第一次做真題的目的在於了解考試的方向、難度。如果你毫無目的地去看上十幾遍也是沒有用的,且很費時間,認真的看一遍我個人用了差不多二十天時間。因此大家應該注意這一點。
在市面上還有萬國的單元測試題、三校的隨堂測試,由於這兩套我沒有用過,大家可以自己去書店看一下。學法網司考題庫也有歷年真題部分,在職的考生可以好好利用一下。
5、關於案例題
案例分析題這一部分,在第四卷中會大量涉及到,佔了總分的20%。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在平時都極少去做案例題。但是請注意它在試卷中占的分數是很高的,決定卷四分數的高低。我也是到了最後一個月才去做案例題感覺很吃力,缺少平時的鍛煉。在此,我建議大家可以多利用平常的空閑時間看看案例題。這有很大的幫助!
這里推薦《案例與論述專題例解》張能寶主編,由法律出版社出版。
6、模擬題:
關於模擬題,是在最後沖刺階段才派上用場的。要明確它的主要任務在於,模擬考場讓你尋找考試的氣氛,最最主要的在於可以讓你預先分配好時間。在八月底的時候,我自己進行一次全真模擬,在那次我對於時間進行合理的分配。真正到了考試時候,我發現時間很緊,很多題根本沒有時間讓你全面去檢查一遍,整張試卷一次很快做下來就剩下了十多分鍾,而剩下的時間只夠去看看那些你沒有把握的題。而當時在考場我才真正地明白那一次的全真模擬是多麼重要啊!
其次,要說明一下,請不要把太在意做模擬題的分數的高低,因為我們做模擬題的目的不在此,而在於讓你尋找考試的氣氛。
推薦《國家司法考試最後沖刺模擬試題》由萬國學校出版。還有三校的AB卷也是可以的。
三、推薦一些科目的講師:
1、關於刑法,必須推薦韓友誼,因為他對於刑法講解得很透徹,特別是對於每年大綱及出題人觀點的變化都會作一番梳理,其次是袁登明,我在系統復習前所看的刑法類復習材料都是袁登明的,他的特點是講課比較系統,在最後選擇材料進行系統復習的時候,我刑法總論和分論分別聽的是樂毅和吳江,雖然這兩個老師是新的,但是他們兩個人的觀點和韓友誼一脈相承,講課也比較生動。對於阮齊林,我個人對他的印象不是非常好,可能是他的風格不適合我。
2、關於刑事訴訟法,推薦汪海燕,我個人比較他講課的風格,比較幽默,其次是房保國,他的講課特點就是總是能歸納出順口溜,比較容易記憶。
3、關於民事訴訟法,推薦鄭其斌。我感覺他講課的方式與汪海燕有些相似,不過沒有他幽默;其次就是楊秀清,她在民訴方面比較有造詣,能把紛繁復雜的各類民訴規定,講的井井有條。在系統復習階段我聽的是王學棉的民訴,不夠系統,不推薦此人。
4、關於民法,這一科到現在為止我還沒有發現講得非常好的人,很多人認為李建偉不錯,我個人認為他的那本民法62講很不錯,但他講課可以催眠人。最後這一科我就沒有聽了,直接看書!
5、關於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推薦林潮鴻。這一科讓很多人頭疼,這與我國行政事業落後有密切的聯系。但是沒有辦法,它占的分數也是很高的,我的看法是你可以先聽聽林鴻潮的課,聽完他的課,你會感覺行政法也不過如此。可以把最為枯燥的知識講得很生動可能就數他了!其次就是王楷,他比較適合行政法比較薄弱的同學。
6、關於三國法,推薦楊帆(女),第一、她的聲音很甜,聽起很舒服;第二、它抓重要知識點很到位,讓很繁雜的三國法,用幾頁A4紙就可以搞定。聽完她的課,知識點很清晰; 三國法其他老師就不推薦了。
7、商法經濟法:這兩科占的分數極高,但知識點極雜,法條極多。到現在為止,很多知識點我都不了解,這里推薦張海峽的課,我聽了一段時間就沒聽了,不過他的課有一個特點,就是用一句話把多個知識點聯接起來!這個應該很不錯,但可惜當時沒有意會到!其次就是楚道文,他的個人歸納很好。
8、法理、憲法、法制史我聽的是淳於聞,此男聲音極富磁性,講課極其幽默,力薦!
以上為推薦的司法考試的全方面的復習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⑽ 簡述中國古代法律制度的文化特色
(一) 1、促進城市的出現 2、發展市民文化 3、打破小農經濟視野,促進城市的發展。 (二)第一、以儒家倫理學說作為立法的指導思想。 從政治文化的角度講,傳統中國的主導思想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在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中居於核心地位。中國的法律制度之所以不同於西方,固然有其具體的歷史條件,但儒家文化的影響起著重要的作用。 中國古代法律制度以儒家倫理學說作為立法的指導思想,具體表現為: 其一,以「三綱」為核心的封建禮教作為指導立法、司法活動的基本原則。漢儒董仲舒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說成是合乎天道的倫理規范,用「天尊地卑,陽貴陰賤」的「天象」說明君臣父子夫婦的關系,從而把君權、父權、夫權神化為不可侵犯的神聖權力。古代法律制度的宗旨就是維護社會倫理秩序,自漢以後,維護「三綱」的封建倫理道德規范紛紛演變為律令。歷代封建法律制度尤其是作為古代法律典範的《唐律》,即被概括為:「一準乎禮」。直到清代末期,統治者仍然宣稱三綱五常,「實為數千年相傳之國粹,立法之大本」。 其二,貫穿「德主刑輔」、「明刑弼教」的精神,以德為主,德刑並用是統治者所倡導的統治方法。在立法與司法實踐中,人們注意德、刑的關系與各自適用的范圍。正如《唐律疏議》所宣稱:「德禮為政教之本,刑罰為政教之用」。二者不可偏廢。 其三,通過引經斷獄、引經注律等方式使儒家經典法典化。在儒家思想上升為官方的意識形態後,不僅「三綱」成為立法、司法的根本原則,就是闡釋儒家學說的儒家經典也不斷地被人們引為法律適用的依據。西漢中期以降,無論立法與司法都要求「應經合義」。儒家經義既是立法、司法的指導,又是審判的准繩。從董仲舒開始,就不斷有人以「春秋決獄」,即以《春秋》的精神與事例附會法律,《春秋》經義不但成為法律的補充,其權威性甚至還高於法律。董仲舒曾錄《春秋》決獄二百三十二事作為示範,其弟子呂步舒在受命處理淮南王謀反案中,「以處春秋之義正之,天子皆以為是」(《史記·儒林傳》)。東漢應劭也作有《春秋斷獄》一書。春秋斷獄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重視心理動機的判定,論心定罪。依據《春秋》的經義原則,根據犯罪動機的善惡定罪量刑。後來的儒士對此作了進一步的發揮,「春秋之治獄,論心定罪,意善而違於法者免,意惡而合於法者誅」。以善惡動機論罪,為人們的主觀臆斷打開了方便之門。引經斷獄的做法在中國古代史延續了六七百年之久,直到隋唐封建法制完善之後逐漸退隱。 引經注律是儒家思想影響法律制度的又一方式。秦漢時期注經風氣盛行,在這種風氣下,人們開展了注釋法律的工作,以儒家經典作為法律注釋的依據。漢代引經注律盛況空前,據《晉書·刑法志》統計,當時鄭玄等諸儒引經注律的文字達7,732,200字,「凡斷罪所當由用者,合二萬六千二百七十二條」。儒家學者的注律過程也就是對封建法律制度進行儒家化的改造過程。 當然,用儒家經義改造法律的最好方式是通過立法,把儒學精神、禮制原則,以及禮的規范直接融入法律之中。因此,東漢以後持續地開展了引禮入法的運動過程,這一過程至唐代得以完成,《唐律疏議》是這一過程完成的標志。唐貞觀中,房玄齡奉詔對隋開皇年間所制定的新律,進行刪訂,分名例、衛禁、職制、戶婚、廄庫、擅興、盜賊、斗訟、詐偽、雜律、捕亡、斷獄十二篇,共五百條,是為《唐律》。高宗命長孫無忌又對《唐律》進行考證、疏議,著成《唐律疏議》一書。公元654年唐高宗頒行的《唐律疏議》是漢代以來對於法律注釋解說的集大成著作,它具有與法律同等的效力,是儒家經義法典化的範本。 第二、家族本位的倫理法佔有重要地位。 中國古代社會是建立在農業自然經濟基礎上的宗法社會,以家族為本位的宗法思想始終籠罩著整個社會,並指導著歷代的立法活動。 中國古代的法律來源於禮制規范,這些禮制規范依據宗法原則調整著社會等級秩序。因此歷代的法律制度都貫徹禮制的等級名分原則,「親親為大」、「孝悌為本」成為立法的指導思想。「三綱」是封建禮教的核心,亦是古代法律維護的重心,不斷父權、夫權直接來自於家族,即使君權也是以天下最高的家長身份來體現。 在家國一體的政治體制下,維護家長制的「孝」受到高度重視。自古就將「不孝」、「非上」視為罪大惡極。在《孝經》五刑章中說,「五刑之屬三千,罪莫大於不孝」。隋唐以來都把這種罪名列為十惡重罪規定在法律總則之中。十惡是古代社會中最嚴重的犯罪,它包括兩方面的內容: 一、維護以皇帝為代表的封建統治,打擊危害封建國家和危及皇帝人身安全與尊嚴的行為; 二、維護父權、夫權為中心的家族制度,嚴厲打擊危害家族倫常的犯罪行為。十惡中有關家族制度的條款竟佔一半之多。古代法律確認家族內的身份區別,在唐以後的歷代法典的卷首中,都根據《禮記》、《儀禮》標示出親屬等級關系,並附有區別關系遠近的喪服圖。 無論是刑法、行政法、民法還是訴訟法基本上是以家族主義為中心,根據人們不同的等級名分確定其法律地位與法律待遇。古代法律中對親族復仇的姑息,對親屬犯罪的容隱,對親族犯罪的株連等,都體現了古代法律對家族制度的重視,以及家族血緣關系在社會生活中的巨大作用。 此外,在唐宋以後,還廣泛流行各種家法、族規,這些具有倫理法性質的家族法作為國法的補充,在中國古代社會後期有著十分突出的政治作用。 第三、皇權至上,法自君出。 中國很早就確立了以帝王為中心的君主專制的政治體制,專制帝王擁有絕對的統治權力,他始終是最高的立法者和最大的審判官。《尚書·盤庚》說:「餘一人之作猷」,「惟餘一人之有佚罰」。帝王「口含天憲」,法自君出。皇帝的詔令是最有權威的法律形式。西漢杜周曾根據法律形成的情形說:「三尺(法)安出哉,前主所是著為律,後主所是疏為令;當時為是,何古之法乎!」即使是國家法律也要以皇帝的名義頒布,即所謂「欽定」。皇帝親自主持的審判叫「廷審」。其他由中央司法機關會審的重大案件,也由皇帝最後決斷。對於犯法的貴族高官是否繩之以法,要事先奏請皇帝批准,不許擅自逮捕、審問與判決,否則主審的司法官要受到懲罰。 中國古代有著完備的法律條款,層級分明的司法機構,但這一切在至高無上的皇帝那裡形同虛設,皇帝的意志就是法律,司法機構不過是御用工具。皇帝不僅有最高的立法權、司法權,同時他還擁有變法權、廢法權、毀法權。以封建皇帝為首的統治集團是法律的制訂者,又是法律的執行者、監督者,因此,不僅從根本性質說,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表現,並且,他們可以任意解釋法律,濫施刑罰,人治色彩十分濃厚,「世無定法」的俗語正反映了人治社會里人們對法律的一種看法。在封建社會後期皇帝個人專斷的情形更為嚴重,宋徽宗明確宣言:「出令製法,重輕予奪在上」。明太祖在《大明律》外,另頒《大誥》,《大誥》是明太祖認為「惡可為戒」的案例,據《明史·刑法志》說:「凡三《誥》所列凌遲、梟示、種誅者,無慮千百,棄市以下萬數。」可見皇權的殘酷。 由於皇權至上,古代法律對皇帝的人身及尊嚴極端維護,在《唐律》所列的「十惡」大罪中,有謀反、謀大逆、大不敬等三惡。除此之外,對諸如私議、詛咒皇帝、不從君命等有損皇帝威嚴的行為視為犯罪必須嚴厲懲處。由此可見,法律在古代社會里它主要是維護專制皇權的工具。 第四、強調等級特權,主張同罪異罰。 儒家思想指導下的古代法律制度,其與古代禮制有著密切的銜接關系,禮強調等級特權,主張根據人的身份、地位進行區別對待,「名位不同,禮亦異數」,級別愈高,特權愈多。反映在法律制度上,古代社會初期是「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禮、刑有各自的適用范圍。先秦法家主張:「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漢代以後,儒家思想影響擴大,在汲取法家法制思想的同時,對秦專任刑罰的思想及政策進行了矯正,主張禮法結合,雖然士大夫也受到法律的限制,但統治者在建立法律制度時,注意確立「尊卑長幼之序」,賦予貴族、官僚、家長、族長以特殊的法律地位,享受各種法定的和習慣的特權。 這種特權集中體現在在《唐律》的按照不同品級享有議、請、減、免、贖及官當制度中。其中八議制度較為典型,八議來源西周的「八辟」,親、故、賢、能、功、貴、勤、賓是八辟也即八議的對象,「親」指皇親國戚,「故」指皇帝的故舊,「賢」指賢人君子,「能」指在文治武功上有突出貢獻者,「功」指為國建功的人,「貴」指貴族與高官,「勤」指為國勤政的人,「賓」指前朝的國君及其宗室。凡享有「八議」權利的人犯罪時不由司法機關直接判罪,而是「大者必議,小者必赦」。據《唐律》總則規定,享有八議者,除十惡不赦外,犯死罪有皇帝定奪,若流、徙、杖、笞者皆減一等處罰,一般死罪經「議」之後,皆免死獲赦。這是依據社會等級的同罪異罰。 古代還根據家族內的身份等級尊卑上下來定罪輕重,親屬等級共分五等,即「五服」制。「五服」指親屬在喪禮中根據其與死者的親疏關系程度所穿的不同式樣的喪服,後作為親屬關系等次的標志。與官吏品級的對待相同,法律上對家族成員的處理也是上輕下重,同罪異罰。在中國古代最後的一部法律中仍然堅持這一原則,《大清律例》明確規定,兒子毆打父母,不論有傷無傷,處斬刑。如果是父母毆打兒子,情形就大不相同,不負任何法律責任。毆打兒子至死,最重也只處杖六十、徒一年的刑罰。同樣妻子毆打丈夫應杖一百,丈夫毆打妻子卻不受罰,除非毆打致殘,且妻子向官府投訴,才比照正常標准減等予處罰(杖八十)。這種法有等差,同罪異罰的法律規定反映出中國古代法律文化的倫理特性。 中國古代法律的主旨是維護以帝王為中心的專制政治體制,因此其中心任務是刑事制裁,刑法一直成為法律的主要部分,有人甚至說:中國的傳統法律就是刑罰制度。這從漢朝人解釋「法」之義:「法者,刑罰也,所以禁強暴也」(《鹽鐵論·詔聖》),到清代皇帝在聖諭中所說,「講法律以儆愚頑」等對法律的理解與運用中可以得出此種結論。中國法律所具有的倫理精神與刑罰特性,使中國法律在維護皇權、父權、夫權等有關等級尊嚴的處罰上,顯得格外嚴酷。秦朝盛行的什伍連坐、誅滅三族的做法,在古代社會長期為專制帝王所襲用,有的甚至夷五族、七族、九族乃至十族。[11]而對待死罪的處罰手段也極其殘酷,梟首示眾、凌遲、戮屍死刑處決方式直到清末才予改變。酷刑是專制社會的一種恐怖政策,「即用罪犯的肉體來使所有人意識到君主的無限存在」;梟首示眾的公開處決,並不是為了伸張正義,而是展示權力的威嚴,「刑人於市,與眾棄之」(《禮記·王制》)。由於法律的主要目的是懲罰過失,維護自上而下的統治秩序,因此忽略民眾的權利與義務,輕視民眾社會關系的協調,所以在諸法合體的中華法系中,始終沒有出現獨立的民法法典。 由於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法律逐漸儒家化,禮法結合,古代法律既有明顯的殘酷性和嚴苛性,又保留社會成員之間的等級原則,以皇帝為中心的統治者享有法律的特權,強調家族內部的身份區別,家國相通,君父相聯,倫理與政治的緊密結合,保證了傳統中國社會倫理秩序的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