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諺語
⑴ 法無禁止即可為的下一句是什麼
法無禁止即可為,法無授權即禁止。這是兩個意思相對的法律諺語。
具體為:讓市場「法無禁止」即可為讓政府「法無授權不可為」。對私權利來說,「法無禁止即可為」;對公權力來說,「法無授權即禁止」。
作為一個公民,他不但可以大膽地運用自己的權利(法無禁止即可為、自由),還可以勇敢地監督政府(法無授權即禁止)。對政府而言,不但要謹慎運用手中每一份權力(法無授權即禁止),還必須尊重公民每一份權利(法無禁止即可為)。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含義
「法無禁止皆可為」,我們講的三個「為」是三句話,一個是政府法定職責必須為,第二個是政府法無授權不可為,第三個是老百姓法無禁止皆可為。
在法學專業,有這樣一句話:「法無禁止即可為,法無授權皆禁止。」這句話並沒有出現在我國任何一部法律中,但我國法律的每一句話都體現了它的含義。
這句話其實是綜合了我國民法、行政法等多部法律的立法原則,這句話不僅體現了私法的特徵,還體現了公法的特徵,也是我國法律思想的核心,每一個公民都有理由了解、記住它。
在分析這句話前,先來了解兩個概念:「公法」與「私法」。這里的「公」與「私」是指公權力與個人。公法是調整國家公權力與個人之間關系的法律,該法所約束的主體也會包括國家機關等,所涉及的利益也往往是公共利益,比如行政法、刑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
私法主要是調整普通公民,組織之間關系的法律,也就是調整普通個人的私人利益之間的關系,比如民法、合同法、婚姻法等。
⑵ 什麼是法無禁止即自由,法無授權即禁止
「法無禁止即自由」與「法無授權即禁止」是兩個意思完全相反的法律諺語。對私權力來說,「法無禁止即自由」;對公權力來說,「法無授權即禁止」。作為一個公民,他不但可以大膽地運用自己的權力(法無禁止即自由),還可以勇敢地監督政府(法無授權即禁止)。對政府而言,不但要謹慎運用手中每一份權力(法無授權即禁止),還必須尊重公民每一份權利(法無禁止即自由)。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法律不禁止公民去做的行為就應該視為允許,政府就不應干預。公民的生命權、財產權、受教育權、知情權、免於恐懼權„„都是「天賦」的、與生俱來不言而喻的合法權利。「法無禁止即自由」還有兩個更為熟悉的表述話語——法無禁止即權利,法無禁止不處罰。 「法無禁止即自由」,這是一個常識。正如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所說:「每個人,只要他不違背正義的法律,就應允許他去按照他的方式去追求他的利益。」前一段時間,高校禁止大學生校外租房,就是一個侵犯成年學生合法權利的規定。其實,高校可以通過降低租金等優惠措施來吸引學生入住,但不能剝奪成年學生的自由權利。還有,一些高校禁止大學生校內接吻、擁抱等親昵行為,也犯了同樣錯誤。另外,夫妻家中看黃碟,野外裸泳,情侶洗鴛鴦浴等都屬於法無禁止即可為的行為。
但對以國家權力和政府權力為代表的公權力,則應適用「法無授權即禁止」的原則:凡是未經法律明確授予的權力都不是合法權力。最近,一些政府部門紛紛公布「權力清單」的做法值得稱道,這讓公眾看到,某個行政部門可以具體行使哪些權力,其他權力一律不得染指,這就意味著政府的權力受到了明確的限制,這便於公眾的知情與監督。
違反「法無授權即禁止」的例子很多。比如說,男性罪犯一入獄,監獄就給剃光頭。翻遍《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獄法》,未見罪犯進監獄必須剃光頭發的條款,也未見該法授予監獄給罪犯剃光頭的權力。還有一些警察抓到重大犯罪的嫌疑人後,將其遊街示眾,這也是沒有法律授權的錯誤行為。
⑶ 法制名言俗語
法制名言警句
1、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孟子
2、官不私親,法不遺愛。 《慎子.君臣》
3、法敗則國亂。 《韓非子.難一》
4、世不患無法,而患無必行之法也。 《鹽鐵論.申韓》
5、不以私害法,則治。《商君書.修權》
6、法令行則國治,法令弛則國亂。《潛夫論.述赦》
7、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老子》
8、只有使法律成為人民意志的自覺表現,也就是說,它應該同人民的意志一起產生並有人民的意志所創立。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
9、家有常業,雖飢不餓;國有常法,雖危不亂。——韓非子
10、誰把法律當兒戲,誰就必然亡於法律。——拜倫(英)
11、法律就是秩序,有良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亞里士
12、自由不是無限制的自由,自由是一種能做法律許可的任何事的權力。 --- 孟德斯鳩
13、法律是一切人類智慧聰明的結晶,包括一切社會思想和道德。
--- 柏拉圖
14、執行法,比制定法更重要。
——(美)傑弗遜
15、愉快從遵紀生,幸福從守法來。
16、有益書常讀,違法事莫為。
17、法治是穩定的基石,和諧是發展的保障
18、木受繩則直,人學法則慎
19、知律法於心,守法律於行
20、誠信是生活的通行證,法制是社會的安全網 路無規不暢,國無法不寧
21、法律不能讓人人平等,但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波洛克
22、在民主的國度里,法律就是國王;在專制的國度里,國王就是法律——馬克思
23、在一個秩序良好的國家中,司法部門應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從這個意義出發,公信力的喪失就意味著司法權的喪失。——馬丁
24、如果行政權力的膨脹是現代社會不可避免的宿命,那麼為了取得社會的平衡,一方面必須讓政治充分反映民眾的意願,另一方面在法的體系中應該最大限度地尊重個人的主體性,使他們能夠與過分膨脹的行政權力相抗衡。——棚瀨孝雄
25、法律乃是改革的主要力量,是解決沖突的首要渠道。——埃爾曼26、法院是法律帝國的首都,法官是帝國的王侯。——〔美〕德沃金 27、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舉動為禍尤烈。因為這些不平的舉動不過弄臟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則把水源敗壞了。——【英】培根《論司法》
28、習慣法所不同於法律的僅僅在於,它們是主觀地和偶然地被知道的,因而它們本身是比較不確定的,思想的普遍性也比較模糊。——[德]黑格爾:《法哲學原理》
29、法律並不能使所有的人都平等,但是所有的人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波洛克
30、法官對任何案件都應進行三段論式的邏輯推理。大前提是一般法律,小前提是行為是否符合法律,結論是自由或刑罰。 ——貝卡利亞
31、法律的生命在於經驗,而不在於邏輯。——霍爾姆斯
32、沒有法律就沒有犯罪,沒有法律就沒有刑罰。(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
⑷ 什麼叫行政諺語
它是對傳統行政學的批判。西方行政學界在20世紀2、30年代普遍認為行政學是一門科學,傳統行政學家們曾提出一些至今仍為許多行政學者所提到的行政原則。西蒙認為,傳統行政學家所提出的每一條行政原則都可以找到另一條看來同樣合理的原則,雖然這兩條原則導致相反的意見,但是在理論上我們卻不能指出哪一條原則是正確的,因此,這些原則如同一般的諺語,雖然他們相互矛盾,但是它們彼此卻可以並行不悖,所以這些「行政原則」並非真正的科學原則,他們只能被稱之為「行政諺語」(Proverbs),夠不上原則著個頭銜。
傳統的行政學研究方法既然只能得到諺語,而不能得出行政原則,因此在研究方法上就必需尋求新的途徑,即只有提出新的研究方法才能建立真正的行政原則,這便是西蒙將傳統的行政原則稱之為行政諺語的真實含義所在。
西蒙專門以人們常常談到的「專業分工」、「統一指揮」、「控制幅度」和「根據目標、程序、服務對象、地點劃分組織」等四項原則作了具體闡釋。
分工原則:分工只是群體工作的本質,組織不論效率如何均需分工,因為兩個人不能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做同一項工作,分工只不過是不同的人在同一時間做不同的工作而已,所以分工並不是有效行政的條件;與此同時,專業分工原則與統一指揮原則也是相沖突的。根據前一條原則,學校的會計部門便應該聽從其專業上級的指揮,而按照後一條原則,它則應該聽從校長的指揮。在他看來,真正的統一指揮在任何行政組織中事實上都從不存在。
控制幅度原則:該原則顯然與另一條人們常提到的組織層次應該力求減少的原則相沖突,縮小控制幅度勢必會增加組織層次,同時提出控制幅度數為5、6或任何數字都是缺乏一定理由的。
部門劃分:按照目標、程序,服務對象、地點劃分組織的原則本身就是相互沖突的而且也沒有明確的分辨標准,根據目標劃分組織就必須犧牲按照過程、服務對象、地點劃分組織的好處。
例如,某市政府的主要機構如民政局、教育局、建設局等是按照工作目標所劃分的組織,各局都需要各種相同的總務、會計、統計、普通行政人員等,服務對象都是該市區的全體市民,當然也就失去了根據程序(即按照專業技術)、服務對象或地點劃分組織的優點。再從另一個觀點來看,該市的這種依據工作目標而劃分的組織同時也都可以被視為是按照程序劃分的組織,因為建設、教育等也可以說是達到市政府為市民服務這一總目標的各種方法,因此,一個組織到底屬於上述四種組織中的哪一種,這取決於從哪一種觀點來看,僅就組織本身則很難說它們絕對屬於其中的哪一種組織。
⑸ 法無禁止即可為法無授權不可為什麼意思
法無禁止即可為,法無授權即禁止。這是兩個意思完全相反的法律諺語。
對私權利來說,「法無禁止即可為」;對公權力來說,「法無授權即禁止」。作為一個公民,他不但可以大膽地運用自己的權利(法無禁止即可為、自由),還可以勇敢地監督政府(法無授權即禁止)。
對政府而言,不但要謹慎運用手中每一份權力(法無授權即禁止),還必須尊重公民每一份權利(法無禁止即可為)。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5)行政法諺語擴展閱讀:
"法無禁止即可為,法無授權即禁止"出處來源:
在2月11日國務院召開的第二次廉政工作會議上,李克強總理指出:對市場主體而言,「法無禁止即可為」;對政府而言,則是「法無授權不可為」。
這句話,言簡意賅地為政府與市場間劃出了一條明確的邊界線,也為推進政府職能轉變給出了明確的方向。
過去,無論是外資企業還是內資企業,其生產經營活動都只能在指定范圍內進行。應該說,在政府起主導作用的市場初創時期,這樣做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漸進式的市場開放節奏,既有利於集中當時有限的生產資源用於該用之處,也有利於對沖始終伴隨著改革開放的種種爭議,維護應有的共識。
但在市場經濟體系業已確立的今天,政府指導市場主體的做法愈來愈顯現出其弊端。全面指導市場主體的經營活動,為審批制尋找到了合法性,這實際上也為審批制所帶來的種種腐敗和抑制經濟的行為創造了合法性。
市場具有比行政意志更為敏感的經濟意識和更為快捷的糾錯能力,如果只能囿於規定的條條框框內行事,盡管可能防範一定的市場風險,但卻必須付出昂貴的成本,而且,並不能排除更大的結構性風險。
尋求改革紅利,就必須打破禁止式的經濟管理體系,讓市場獲得更大的話語權。出於這一目標,在去年設立上海自貿區時,已經確立了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即除了負面清單不準涉及的項目外,均交由市場主體自由選擇。
「法無禁止即可為」的新概括,實際上是將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從上海自貿區的框架拓展到了全國范圍。這也就意味著,「法無禁止即可為」將成為普遍適用的市場法則。
與「法無禁止即可為」相對應的是「法無授權不可為」。這其實是在解放市場主體的同時,對行政權進行更明確的限定。
長期以來,「權力管不了閑不住的手」幾成慣性,甚至發展出了權力部門化、權力私有化的現象。究其根源,都是因為權力的運用缺乏清晰的授權來源,或者清晰的授權來源無法落地。此前行政許可法等相關法律制度在實踐中的弱勢,已經表明這一點。
事實上,作為起碼的政治常識,「法無禁止即可為」和「法無授權不可為」早已眾所周知,但為什麼在現實中經常無法兌現?說到底,是沒有建立起市場與權力的對等關系,權力可以越界而為。
因此,要做到「法無禁止即可為」,首先要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這也就意味著,政府部門需要建立明確的權力清單,並且「照單行事」。有了這樣的行政習性,市場主體與權力之間,就能形成雙贏式的共生關系。
⑹ 中國法律諺語
1、王子犯法,庶民同罪。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
2、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清、史襄哉《中華諺海》
3、執法如山,守身如玉。 清、金纓《格言聯壁、從政》
4、刑入於死者,乃罪大惡極。 歐陽修《縱惡論》
5、按善惡見聞之實,斷是非去取之疑。 王安石《范鎮加修撰》
6、歷法禁,自大更始,則小臣不犯矣。 蘇軾《策別第六》
7、法行於賤而屈於貴,天下將不服。 蘇轍《上皇帝書》
8、不可假公法以報私仇,不可假公法以報私德。 明、薛宣
9、法不殉情。 《三國演義》
0、言出為箭,執法如山。 清、李綠園《歧路燈》
中國法律諺語格言名言
1、宥過無大,刑故無小。 《尚書、大禹謨》
2、罪疑惟輕,功疑惟重。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尚書、大禹謨》
3、有事不避難,有罪不避刑。 《國語、晉語七》
4、私情行而公法毀。 《管子、八觀》
5、禁勝於身,則令行於民;上不行法則民不從彼。 《管子、法法》。
6、為人上者釋法而行私,則人臣者援私以為公。《管子、君臣上》
7、省刑之要在禁文巧。 《管子、牧民》
8、法令至行,公正無私。 《戰國策、秦策》
⑺ 「法無禁止即可為 法無授權不可為」出自哪裡
法無禁止即可為,法無授權即禁止,對私權利來說,「法無禁止即可為」;對公權力來說,「法無授權即禁止」。作為一個公民,他不但可以大膽地運用自己的權利(法無禁止即可為、自由),還可以勇敢地監督政府(法無授權即禁止)。對政府而言,不但要謹慎運用手中每一份權力(法無授權即禁止),還必須尊重公民每一份權利(法無禁止即可為)。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2014年2月23日,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第二次廉政工作會議上強調,要進一步簡政放權。政府管得過多,直接干預微觀經濟活動,不僅影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增加交易成本,還容易滋生腐敗。政府要公布審批目錄清單,清單以外,一律不得實施行政審批,更不得違規新設審批事項。實際上這也是對「負面清單」管理模式進行探索。也就是說,對市場主體,是「法無禁止即可為」;而對政府,則是「法無授權不可為」。
(7)行政法諺語擴展閱讀
「法無授權不可為,法不禁止即自由。」前一句針對國家公權力的行使,後一句則針對公民權利的保護,現已成為法治國家通行的法律原則。
對私權力來說,「法無禁止即自由」;對公權力來說,「法無授權即禁止」。作為一個公民,他不但可以大膽地運用自己的權力(法無禁止即自由),還可以勇敢地監督政府(法無授權即禁止)。對政府而言,不但要謹慎運用手中每一份權力(法無授權即禁止),還必須尊重公民每一份權利(法無禁止即自由)。
對於公權力的「法無授權即禁止「。需要強調的是,只有實現了公權力的「法無授權即禁止」,才能更好地實現私權利的「法無禁止即自由」。由於公權力掌握著強大的國家機器,所以常常會自覺不自覺地傾軋私權利。由於私權利相對弱勢,因此也常常不敢伸張正義。
公民的生命權、財產權、受教育權、知情權都是「天賦」的、與生俱來不言而喻的合法權利。「法無禁止即自由」還有兩個更為熟悉的表述話語——法無禁止即權利,法無禁止不處罰。
亞當斯密說,每一個人,在他不違反正義的法律時,都應聽其完全自由,讓他採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
⑻ 有關法律的諺語
小智治事,中智用人,大智立法。
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
君臣上下貴賤皆從法。
法律之內,應有天理人情在。
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制禮以崇敬,立刑以明威。
(8)行政法諺語擴展閱讀:
相關文章:
刑法格言的意蘊:
法律格言正如《春秋》,字字珠璣。有人就有法,有社會就有法,法律存自遠古。古代法早已散佚在歷史的長河中,法律格言卻在古羅馬和中世紀英國著名法學家的筆下獲得了長存。這種「古拉丁文的格言獨具一格,精闢而簡練」,卻也給後人的理解帶來了困難。
我們常常從教科書或者法學經典著作中讀到一些法律格言,但卻很少讀到專為解釋這些法律格言的文字,因而常常望文生義。張明楷教授的這本《刑法格言的展開》,正彌補了這一不足,蓋使淵深晦澀之經典法律格言通曉其義,為當前刑法實踐提供智慧,故而被譽為研習刑法學的基礎讀物。
法律是最傑出的智慧,代代相繼,由經久不息的經驗構成,經由光明與真理的檢驗,精緻而優雅。法律格言即是法律文化遺產的精華,換言之,是最傑出智慧的結晶。
通過法律格言中所蘊含的法律智慧,來培育法律文化,或是作者的良苦用心。當「法律不強人所難」的刑法格言如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一樣深入人心,那必是法治昌盛之時。
拘泥於文字者拘泥於皮毛。自古作解釋而傳之後世者,皆是借解釋的手段,闡述自己的觀點。古人雲:「左氏善於禮,公羊善於讖,穀梁善於經」。解釋,「永遠是創造的進程」,本書在法律格言的展開過程中,想要表達的亦是自己的學術觀點。本書以23句刑法格言為小標題,闡述了刑法總則的23個問題,加上序文一篇,可以看作是24篇獨立的論文。
在展開的過程中,旁徵博引,層層深入,緊緊圍繞著中國的刑事立法與司法實踐,清晰地展現了標題格言的基本含義、內在根據、具體內容以及適用中的問題。輯錄刑法格言而加以解釋,非博古通今者不可為,非博覽眾家之長者不可為,非學術造詣深厚者不可為。故此項工作唯有傑出的法學家方可勝任。
法之理乃法之魂,沒有法之理就沒有法本身。而刑法格言的實質即是法之理。因而,古代的法律雖然散佚了,但是刑法格言依然代代相傳。沒有人比法律規定更聰明,而刑法格言更是無數法律在歲月的洗滌下的精華,已頗具合理性甚至真理性。朝令夕改是最危險的做法,「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它將形同虛設」。
正是基於這種信仰,我們亦才有幸看到了這部著作。刑法格言歷經千年,不改其文字,依然具有生命力。
⑼ 求有關法律、制度還有監督、執行等方面的俗語
1.法律需要被信仰,否則它形同虛設。沒有任何行為比起法官的徇私枉法對一個社會更為有害的了。司法的腐敗,既使是局部腐敗,也是對正義的源頭活水的玷污。司法獨立是司法公正的大前提。每一個人都不可以成為自己事務的法官。在由意志而不是由法律行使統治的地方沒有正義可言。程序決定了法治與恣意人治之間的基本區別。——【美】道格拉斯
2. 在民主的國家裡,法律就是國王;在專制的國家裡,國王就是法律。——【德】馬克思
3. 自然公平的第一個原則是:必須給予訴訟當事人各方充分的機會來陳述本方的理由。這意味著必須將訴論程序告知他們,並及時通知其任何可能受到的指控,以便於他們行使權利。 ——【英】彼得?斯坦
4. 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 ——(英)波洛克
5. 法官乃會說話的法律,法律乃沉默的法官。 ——愛德華?考文
6. 如果我們國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種神靈,而不是殫精竭慮將神靈揉進憲法,總體上來說,法律就會更好。 ——【美】馬克.吐溫
7. 犯罪總是以懲罰相補償;只有處罰才能使犯罪得到償還。 ——【英】達雷爾 L
8. 人們最初怎樣脫離動物界(就狹義而言),他們就怎樣進入歷史:他們還是半動物性的、野蠻的,在自然力量面前還無能為力,還意識不到他們自己的力量;所以他們象動物一樣貧乏,而且在生產上也未必比動物高明。那時普遍存在著生活狀況的某種平等,對於家長,也存在著社會地位的某種平等,至少沒有社會階級,這種平等在開化得比較晚的民族的原始農業公社中還繼續存在著。在每個這樣的公社中,一開始就存在著一定的共同利益,維護這種利益的工作,雖然是在全社會的監督之下,卻不能不由個別成員來擔當:如解決爭端;制止個別個人越權;監督用水,特別是在炎熱的地方;最後,在非常原始的狀態下執行宗教職能。這樣的職位,在任何時候的原始社會中,例如在最古的德意志的馬爾克公社中,甚至在今天的印度,還可以看到。這些職位被賦予了某種全權,這是國家權力的萌芽。 ——恩格斯:《反杜林論》,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
9. 安全愈是神聖不可侵犯,主權者所保護的國民的自由愈多,刑罰也就愈公正。 ——貝卡利亞:《論犯罪和刑罰》
10. 法律決非一成不變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面因風浪而起變化一樣,法律也因情況和時運而變化。 ——黑格爾:《法哲學原理》,第7頁。
11. 法不阿貴,繩不繞曲。 ——韓非子
12.誰握有國家的立法權或最高權力,誰就應該以既定的、向全國人民公布周知的、經常有效的法律,而不是以臨時的命令來實行統治;應該由公正無私的法官根據這些法律來裁判糾紛。 ——洛克:《政府論》(下篇),第80頁。
13. 無論是顯貴和富人都不應當有權用金錢贖買反對弱者和窮人的罪行。否則,財富---由於法律的保護,它對愛勞動的獎賞---就會成為暴政的支柱。 —— 貝卡利亞:《論犯罪和刑罰》,第45頁。
14. 服從法律:無論是我或任何人都不能擺脫法律的光榮的束縛。 ——盧梭:《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第51頁。
15. 一次不公的判斷比多次不平的舉動為禍猶烈。因為這些不平的舉動不過弄臟了水流,而不公的判斷則把水源敗壞了。 ——培根:《論司法》,《培根論說文集》,第193頁。
16. 刑罰可以防止一般邪惡的許多後果,但是刑罰不能鏟除邪惡本身。 ——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上冊),第314頁。
17. 吏不良,則有法而莫守;法不善,則有財而莫理。 ——王安石:《度支副使廳壁題名記》
18. 只要法律不再有力量,一切合法的東西也都不會再有力量。 ——盧梭:《社會契約論》,第168頁。
19. 刑罰的威懾力不在於刑罰的嚴酷性,而在於其不可避免性。 ——貝卡利亞
20. 公正不是德性的一個部分,而是整個德性;相反,不公正也不是邪惡的一個部分,而是整個邪惡。 ——【古希臘】亞里士多德
21. 法律不保護權利上的睡眠者。
22. 為了不使刑罰成為某人或某些人對其他公民施加的暴行,從本質上說,刑罰應該使公開的,及時的,必需的,在既定條件下盡量輕微的,同犯罪相對稱的並由法律規定的。 ——貝卡里亞
23. 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國王,除了法律就沒有別的上司。 ——卡爾.馬克思
24. 私有財產的真正基礎即有佔有,是一種事實。一個不可解釋的事實,而不是權利。只是由於社會賦予實際佔有以法律的規定,實際佔有才具有合法佔有的性質。 ——馬克思
25. 法律是顯露的道德,道德是隱藏的法律。 ——林肯
26.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 ——麥克萊
27. 呆板的公平其實是最大的不公平。 ——托馬斯?福勒
28. 一份不公平的合同也好過一場冗長的官司。
29. 一切違背人的自然感情的法律的命運,就同一座直接橫斷河流的堤壩一樣,或者被立即沖垮和淹沒,或者被自己造成的漩渦所侵蝕,並逐漸地潰滅。 ——[意]貝卡里亞
30. 好的法律應該提供的不只是程序正義。它應該既強有力又公平;應該有助於界定公眾利益並致力於達到實體正義。 ——[美]諾內特 塞爾茲尼克
31. 在我看來,失手殺人其罪尚小,混淆美醜、善惡、正義與不正義,欺世惑眾,其罪大矣。 ——[古希臘]柏拉圖:《理想國》
32. 法律的制訂是為了懲罰人類的凶惡背謬,所以法律本身必須最為純潔無垢。 ——[法]孟德斯鳩
33. 人與人是不相同的,人們不能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理解成平等就是一視同仁、人人相等。 ——[奧]路德維希?馮?米瑟斯
34. 槍炮作響法無聲。(指:當發生戰亂的時候,平常法律所維系的社會秩序便會盪然無存,沖突的解決完全憑借暴力。)
35. 民不舉官不究(指:司法職能的被動性)
36. 「今天正義受到了踐踏,人權受到了踐踏,但是我們尊重法院的判決。」 ——辛普森案被害人家屬
37. 無證人即無訴訟
38. 法無明文不得為
39. 無保障的權利不是權利
40. 顯著之事實,無需證明。
41. 正義不僅應當得到實現,而且應以人們能夠看得見的方式加以實現(Justice must not only be done, but must be seen to be done.)。
42. 有規則就有例外
43. 有損害即有賠償
44. 超出管轄權所作的判決不必遵守
45. 特例不應成為立法之依據
46. 無信任即無委託
47. 「法無禁止不為罪」、「法無禁止不為錯」
48. 行政權力退縮的空間有多大,民事權利伸展的空間就有多大。
49. 良法得到普遍遵從乃法治
50. 有社會就有法
51. 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
52. 缺乏救濟的權利是虛假的權利
53. 有疑,為被告人利益。
54. 兩者權利相遇時,較古老者獲勝。
55. 無救濟,即無權利。
56. 困難群眾的寒舍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
57. 正義不僅要實現,而且要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實現。
58. 在詐欺面前,一切將不復存在。
59. 證明責任乃訴訟的脊樑 ——(德)羅森貝克
60. 動產附骨
61. 合意創立法律
62. 有一百條法律,卻有一百零一個問題。
63. 在法庭上,只有證據,沒有事實。
64. 買賣不破租賃
65. 欲學法者,當先學民法。
66. 私約不損公法
67. 沒有法律就沒有犯罪,沒有法律就沒有刑罰。
68. 法律必有漏洞(Non est regula quin fallet)
69. 類似事項應予類似判決
70. 隱私止於屋門之前
71. 住宅是個人的城堡
72. 一次不公正的判決,其惡果相當於10次犯罪。 ——弗蘭西斯?培根
73. 法律是一切人類智慧聰明的結晶,包括一切社會思想和道德。 ——柏拉圖
74. 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 ——波洛克
75. 認真地對待權利。 ——德沃金
76. 你所說的話不一定正確,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伏爾泰
77. 公正不是德性的一個部分,而是整個德性;相反,不公正也不是邪惡的一個部分,而是整個邪惡。 ——亞里士多德
78. 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舉動為禍尤烈。因為這些不平的舉動不過弄臟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則把水源敗壞了。 ——培根《論司法》
79. 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國王,除了法律就沒有別的上司。 ——卡爾?馬克思
80. 理解法律,特別是要理解法律的缺陷。 ——邊沁
81. 無犯意則無犯人(Non reu nisi mens sitrea)
82. 刑為盛世所不能廢,而亦盛世所不尚。 ——《四庫全書?政法類?法令之屬按語》
83. 程序是法治和恣意而治的分水嶺
84. 程序先於權利
85. 再堅強的堡壘也敵不過金錢的侵蝕。 ——西塞羅
86. 法是關於人世和神世的學問,關於正義與不正義的科學。——《法學階梯》
87. 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 ——麥克萊
88. 法律是顯露的道德,道德是隱藏的法律。 ——林 肯
89. 正義從來不會缺席,只會遲到。 ——休尼特
90. 法律的制訂是為了懲罰人類的凶惡背謬,所以法律本身必須最為純潔無垢。 ——孟德斯鳩
91. 一份不公平的合同也好過一場冗長的官司
92. 遲來的正義即非正義(Justice delayer is justice denied)
93. 呆板的公平其實是最大的不公平
94. 人與人是不相同的,人們不能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理解成平等就是一視同仁、人人相等。 ——[奧]路德維希?馮?米瑟斯
95. 警察是法庭的僕人
96. 在我看來,失手殺人其罪尚小,混淆美醜、善惡、正義與不正義,欺世惑眾,其罪大矣。 ——柏拉圖《理想國》
97 舉證之所在,敗訴之所在。
98 刑罰的威懾力不在於刑罰的嚴酷性,而在於其不可避免性。 ——貝卡利亞
99 婚姻的結合要求夫妻雙方都要忠實,忠實是一切權利中最神聖的權利。 ——盧梭
100 法律是一切人類智慧聰明的結晶,包括一切社會思想和道德。 ——柏拉圖
101 世界上唯有兩樣東西能讓我們的內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內心崇高的道德法則。 ——康德
102 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個人就是整個國家。 ——孟德斯鳩
103 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種預測,即對公共權力通過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動產生影響的預測。 ——霍姆斯《普通法》
104 契約是當事人間的法律
105 任何人均不得因其不法行為而獲益
106 法院不得對於未向其訴求的事項有所作為
⑽ 法律諺語 格言警句
1、美國霍姆斯《普通法》中提到的法律名言:
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種預測,即對公共權力通過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動產生影響的預測。
2、法國盧梭在《社會契約論》中提到的法律名言:
社會條約的目的是保護締約者。要想達到目的就必須使用手段,而這些手段和某些冒險,甚至和某些犧牲是分不開的。如果一個人在保全自己生命的時候要依靠別人,那麼當別人的生命需要得到保護時,他也要獻出自己的生命。
而且公民自己也不應該去判斷法律要求他去冒的是哪種危險。當君主對他說「你要為了國家去死」,他就應該去死;正因為如此,他才一直都享受著安全,這樣他的生命才不是單純的自然的恩賜,而是國家的一種有條件的贈禮。
3、戰國商鞅在《商君書定分》中提到的法律名言: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
白話譯文:制定法令一定使它明白易懂,愚人智者都能懂得。
4、美國的馬丁·路德·金在一次演講中,提及的關於法律的名言:
我們將以自己忍受苦難的能力,來較量你們製造苦難的能力。我們將用我們靈魂的力量,來抵禦你們物質的暴力。我們不會對你們訴諸仇恨,但是我們也不會屈服於你們不公正的法律。你們可以繼續干你們想對我們乾的暴行,然而我們仍然愛你們。
你們在我們的家裡放置炸彈,恐嚇我們的孩子,你們讓戴著KKK尖頂帽的暴徒進入我們的社區,你們在一些路邊毆打我們,把我們打得半死,奄奄一息,可是,我們仍然愛你們。
5、戰國韓非子在《韓非子·詭使》中提到的法律名言:夫立法令者,以廢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廢。
白話譯文:確立法令的目的是為了廢止私行。法令得以貫徹,私行就必被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