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行政法
『壹』 中國現行行政法規有哪些
中國現行行政法規有:
· 社會救助暫行辦法(國務院令第號)(2014-02-27)
·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國務院令第646號)(2014-02-03)
· 國務院關於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45號)(2013-12-19)
· 國務院關於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決定(國務院令第644號)(2013-12-11)
· 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國務院令第643號)(2013-11-26)
· 國務院關於修改《國際收支統計申報辦法》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42號)(2013-11-22)
· 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41號)(2013-10-16)
· 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安全保衛條例(國務院令第640號)(2013-09-16)
· 鐵路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39號)(2013-09-06)
· 國務院關於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38號)(2013-07-26)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37號)(2013-07-22)
· 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36號)(2013-06-08)
· 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35號)(2013-02-08)
· 國務院關於修改《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34號)(2013-02-08)
· 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33號)(2013-02-08)
· 國務院關於修改《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32號)(2013-02-08)
· 徵信業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31號)(2013-01-29)
· 國務院關於修改《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30號)(2012-12-27)
· 農業保險條例(國務院令第629號)(2012-11-16)
· 國務院關於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28號)(2012-11-16)
· 國務院關於修改《期貨交易管理條例》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27號)(2012-11-05)
· 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26號)(2012-10-30)
· 國內水路運輸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25號)(2012-10-22)
· 教育督導條例(國務院令第624號)(2012-09-17)
· 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條例(國務院令第623號)(2012-09-06)
· 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國務院令第622號)(2012-07-10)
· 機關事務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21號)(2012-07-09)
· 對外勞務合作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20號)(2012-06-11)
· 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國務院令第619號)(2012-05-07)
· 國務院關於修改《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18號)(2012-04-30)
· 校車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17號)(2012-04-10)
· 海洋觀測預報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15號)(2012-03-07)
· 拘留所條例(國務院令第614號)(2012-03-01)
·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國務院令第613號)(2011-12-29)
· 放射性廢物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12號)(2011-12-29)
· 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實施條例(國務院令第611號)(2011-12-09)
· 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噸稅暫行條例(國務院令第610號)(2011-12-09)
· 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09號)(2011-11-15)
· 退役士兵安置條例(國務院令第608號)(2011-10-30)
· 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合作開采海洋石油資源條例》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07號)(2011-10-10)
詳見中國政府網站:http://www.gov.cn/flfg/xzfg.htm
『貳』 當代中國法律體系是
當代中國的法律體系:憲法行政法民商法經濟法勞動法科教文衛法資源環境保護法刑法訴訟法軍事法
『叄』 中國的法律體系有哪些
中國的法律體系有:
一、公法、私法與社會法
公法和私法的劃分最早是由古羅馬法學家烏爾比安提出的,公法是羅馬國家的法,私法是個人利益的法。
根據這一標准,民法、商法等私法都遵循當事人自治原則,確立財產所有權,保護當事人對自身利益的追求。公法,如行政法、刑法、訴訟法,是利用國家權力對社會財富分配進行宏觀調整,調整國家與公民關系的法律。
隨著社會的發展,法律社會化現象的出現,形成了一種新的法律,即社會法,如社會保障法。
這是因為存在獨立的社會利益,既不是國家利益,也不是私人利益。因此,社會法被稱為介於公法和私法之間的一種法。
公法、社會法和私法在調整對象、調整方式、法律標准、價值目標等方面存在差異。
(3)中國當代行政法擴展閱讀:
當代中國法律部門:
當代中國的法律體系通常由憲法、行政法、民法、商法、經濟法、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自然資源和環境保護法、刑法、訴訟法等部門組成。
1、憲法
憲法作為一個法律部門,在當代中國法律體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是整個法律體系的基礎。憲法部門最基本的規范主要體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等規范性文件中。
除了憲法,這是主要的,佔主導地位的規范性法律文件,憲法部門還包括底層下屬的組織法等法律主要國家機構、選舉法、民族區域自治法、特別行政區的基本法,授權法律,法規法律,和國籍的法律。
2、行政法
行政法是規范國家行政活動中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和規范的總和。包括界定行政制度的規范、界定行政管理基本原則的規范、規范行政機關活動方式、方式和程序的規范、規范國家公務員的規范等。
我國關於一般行政法的規范性文件較少,主要有行政復議法、行政處罰法、行政監督法、政府采購法、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等。特別行政法包括食品衛生法、葯品管理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等。
3、民法
民法是規范作為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我國民法部門的規范性法律文件主要由民法通則和民法具體法兩部分組成。
民法通則是民法部門的基本法律。單獨民法主要包括合同法、擔保法、婚姻法、繼承法、收養法、商標法、專利法、著作權法等。此外,還有一些單獨的民事法律法規,如著作權法實施條例和商標法實施條例。
4、商法
在明確提出建立市場經濟體制後,商法作為一個法律部門的地位得到了人們的認可。商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商業關系或商業行為的法律。
從表現形式看,我國商法包括公司法、證券法、票據法、保險法、企業破產法、海商法等。商法是法的一個分支,但民法中規定的許多有關民事關系的概念、規則和原則也適用於商法。在這個意義上,我國實行民商合一的原則。
5、經濟法律
經濟法是調節一國經濟管理中發生的經濟關系的法律。經濟法作為一個法律部門,是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而發展起來的,以適應國家宏觀經濟間接調控的需要的法律部門。
經濟法的法律部門的表現包括法律與企業管理有關,如法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中外合資企業,外資企業的法律,法律對中外合作經營企業,鄉鎮企業等等。
有中國人民銀行法、商業銀行法、個人所得稅法、稅收征管法等金融、財稅相關法律法規。與宏觀調控有關的法律法規,如預演算法、統計法、會計法、計量法等;產品質量法、反不正當競爭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涉及市場主體和市場秩序的法律法規。
6、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
勞動法是調整勞動關系的法律,社會保障法是調整有關社會保障、社會福利的法律。
法律部門的法律包括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相關人員參與企業管理,工作時間和勞動報酬方面的法律規范,對勞動衛生和勞動安全的法律規范,法律規范關於勞動保險和社會福利,社會保障法律,勞動爭議處理程序和法律法規,規則等。
法律部門的主要規范性文件有勞動法、社會保障法、工會法、礦山安全法、安全生產法等。
7、自然資源與環境保護法
自然資源與環境保護法是關於保護環境與自然資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通常分為自然資源法和環境保護法。
自然資源法主要是指對各種自然資源的規劃、合理開發、利用、管理和保護。環境保護法是保護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
法律部門的規范性文件涉及自然資源法,包括森林法、草原法、漁業法、礦產資源法、土地管理法、水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等。環境保護方面,先後制定了環境保護法、海洋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環境影響評價法。
8、刑法
刑法是規定罪與罰的法律。是當代中國法律體系中的一個基礎性法律部門。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刑法也是最受關注的一種法律。在刑法中,佔主導地位的刑法規范的文檔,和一些獨立的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也可以規定刑法規范的內容。
9、程序法
程序法,是涉及各種訴訟活動的法律。
從程序法的角度保證了實體法的正確實施和實體權利義務的實現。程序法法律部門的規范性文件主要有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同時。律師法、法官法、檢察官法、仲裁法、監獄法等法律一般屬於這個部門。
『肆』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法包括哪幾種法
主要分兩種:一般行政法和特別行政法。
一般行政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處罰法》、《行政監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等;
特別行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海關法》、《教育法》等。
1.《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為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規范和保障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職責,制定本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教育法》的頒布是關系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的一件大事,對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促進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教育制度,維護教育關系主體的合法權益,加速教育法制建設,提供了根本的法律保障。
3.《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為維護國家的主權和利益,加強海關監督管理,促進對外經濟貿易和科技文化交往,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制定的法律。
4.《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是為保證人民法院公正、及時審理行政案件,解決行政爭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而制定的法律。
5.《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為了規范公務員的管理,保障公務員的合法權益,加強對公務員的監督,建設高素質的公務員隊伍,促進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能,制定本法。
『伍』 請簡要歸納中國行政法的特點
它有5個特點,分別是廣泛性、變動性、表現形式多樣性、豐富性和規范性。
(1)行政法尚沒有統一完整的實體行政法典,這是因為行政法涉及的社會領域十分廣泛,內容紛繁豐富,行政關系復雜多變,因而難以制定一部全面而又完整的統一法典。行政法散見於層次不同、中國行政法名目繁多、種類不一、數量可觀的各類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以及其他規范性文件之中。凡是涉及行政權力的規范性文件,均存在行政法規范。重要的綜合性行政法律在我國和國外主要有:行政組織法、國家公務員法、行政處罰法、行政強製法、行政許可法、行政程序法、行政公開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國家賠償法等。
(2)行政法涉及的領域十分廣泛,內容十分豐富:由於現代行政權力的急劇膨脹,其活動領域已不限於外交如國防、治安、稅收等領域,而是擴展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因此,這就決定了各個領域所發生的社會關系均需要行政法調整,現代行政法適用的領域更加廣泛,內容也更加豐富。
(3)行政法具有很強的變動性。由於社會生活和行政關系復雜多變,因而作為行政關系調節器的行政法律規范也具有較強的變動性,需要經常進行廢、改、立。
(4)行政法規范是以多種多樣的法律形式表現出來的,是由多種不同效力等級的行為規范組成的統一體。
(5)行政程序性規范是行政法特有的一類行為規范,與行政實體性規范通常交織在一起,其存於同一個法律文件之中。
『陸』 求教啊!!簡答:現代行政法律關系的發展變化
行政法律關系的及時變動性特徵。當代中國行政法律關系的發展變化,使我們看到了其具有及時變動性的重要特徵。行政管理面對當今日新月異的社會生活,行政事務紛繁多變,現代行政由過去以保障秩序為主導的消極行政,變化為既要保障秩序,又要富於建設的多元功能行政,此間的各種社會關系有著許多的發展、變化,這要求行政法的調整應當及時,因而形成行政法律關系的及時變動性特徵。與民事法律關系、刑事法律關系等所具有的穩定性和長久性相比,行政法律關系的變動顯然更多、更快一些。
行政法律關系的及時變動性,體現行政法律關系的設定比民事法律關系、刑事法律關系的設定更靈活和及時:第一,行政法律關系的及時變動使之難以由立法機關用統一的法典全面、長期地設定,這已被各國的立法實踐所證明。取而代之的就是以更多的方式來靈活設定。如它表現為既可由立法機關制定的行政法律加以設定,也可由立法機關規定行政機關的許可權,由其通過制定行政法規、規章的行政立法方式來設定。第二,行政法律關系的設立周期較短,一旦新的社會關系出現而又有必要由行政法加以調整,行政立法就要盡快作出反映,及時地予以確認或肯定,行政立法也正是有簡便、及時的長處而能廣泛得到應用。第三,許多情況下,已設定的行政法律關系存續期不長,一旦社會生活有了變化而已設定的行政法律關系與之不相適應,就需要立即廢止或修改,新的行政法律關系出現得十分頻繁。
以上就是對行政法律關系特徵的簡略概括,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行政法律關系具有本質屬性的諸層面問題。
研究發展變化中的中國行政法律關系是具有重要意義的,這集中反映在兩個方面:
從行政法學科的理論看,行政法律關系問題本是行政法學的基本范疇的基礎理論之一,它對行政法的一般范疇和應用具有指導作用。但現有的行政法律關系理論還未完全與改革後的中國當代行政法律關系的現實相應,因而對行政法律關系的揭示還較為粗略且不夠准確,如未能細致地認識該法律關系豐富的內容和多樣化的表現形式,對現有行政法上法律關系種類的說明與對行政行為種類的劃分明顯不能吻合,對行政法律關系特徵的概括不夠確切,等等。基礎理論的這些問題使之缺乏科學性,也不能正確指導行政法的一般范疇和應用。因此,在學科理論建設的意義上,我們當然有必要在目前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行政法律關系問題,對其作出科學的說明,以完善行政法律關系的理論。
從行政法治的實踐看,行政法律關系的理論對於行政法的立法、行政法的執行、以及行政審判等實踐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在行政法的立法方面,行政法律關系理論對於准確劃分法律部門、明確各部門法立法調整的對象和相互配合、對不同的法律關系規定不同的權利義務及各自恰當的調整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在行政法的貫徹執行方面,行政法律關系理論對明確各方在行政法上的權利義務,並指導他們正確行使權利以及履行義務有著重要的作用;在行政審判方面,行政審判人員則需要運用行政法律關系理論從復雜的糾紛關系中理清不同屬性的權利義務關系,以能做到正確受案、准確查明事實、正確適用法律並作出裁判等等。這些都需要科學、全面的行政法律關系理論作指導。
『柒』 請問我國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有哪些包不包括「合法行政原則 、 合理行政原則、誠信原則、高效原則」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包括以下原則:行政法治原則、適度性原則、互動性原則、程序正當原則。包括「合法行政原則、合理行政原則、誠信原則、高效原則」。
1、合法行政原則
合法行政是行政法的首要原則,其他原則可以理解為這一原則的延伸。實行合法行政原則是行政活動區別於民事活動的主要標志。
2、合理行政原則
合理行政原則的主要含義是行政決定應當具有理性,屬於實質行政法治的范疇,尤其適用於裁量性行政活動。最低限度的理性,是指行政決定應當具有一個有正常理智的普通人所能達到的合理與適當,並且能夠符合科學公理和社會公德。
3、程序正當原則
程序正當是當代行政法的主要原則之一。它包括了以下幾個原則:
行政公開原則。除涉及國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護的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外,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應當公開,以實現公民的知情權。
公眾參與原則。行政機關作出重要規定或者決定,應當聽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意見。特別是作出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不利的決定,要聽取他們的陳述和申辯。
迴避原則。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履行職責,與行政管理相對人存在利害關系時,應當迴避。
4、高效便民原則
分為兩個方面。
第一是行政效率原則。首先是積極履行法定職責,禁止不作為或者不完全作為;其次是遵守法定時限,禁止超越法定時限或者不合理延遲。延遲是行政不公和行政侵權的表現。
第二是便利當事人原則。在行政活動中增加當事人程序負擔,是法律禁止的行政侵權行為。在國際貿易中,行政當局不合理延遲和增加當事人程序負擔,也被認為是政府設置的貿易壁壘形式。
5、誠實守信原則
第一是行政信息真實原則。行政機關公布的信息應當全面、准確、真實。無論是向普通公眾公布的信息,還是向特定人或者組織提供的信息,行政機關都應當對其真實性承擔法律責任。
第二是保護公民信賴利益原則。非因法定事由並經法定程序,行政機關不得撤銷、變更已經生效的行政決定;因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由需要撤回或者變更行政決定的,應當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進行,並對行政管理相對人因此而受到的財產損失依法予以補償。
6、權責統一原則
第一是行政效能原則。行政機關依法履行經濟、社會和文化事務管理職責,要由法律、法規賦予其相應的執法手段,保證政令有效。
第二是行政責任原則。行政機關違法或者不當行使職權,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這一原則的基本要求是行政權力和法律責任的統一,即執法有保障、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受追究、侵權須賠償。
(7)中國當代行政法擴展閱讀:
相比於其他的部門法而言,行政法是最具時代精神的部門法,因為它調整的是行政機關與公民的關系。政府與公民的關系問題是行政法的現實起點,也是行政法理論的基本起點,對這種社會關系的研究是明確行政法性質與功能的關鍵。
從行政管理的角度看,行政管理範式的變化往往帶來的是政府的社會角色及政府與公民關系方面所進行的改革,即便不是行政管理範式的變化,而只是在一種現實的行政管理範式內所進行的局部改變,也可能帶來政府的社會角色和政府與公民關系方面的改變。
『捌』 簡述當代中國的法律體系
憲法及其相關法;行政法;民商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程序法【分析】 有法可依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前提。經過多年不懈的努力,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基本形成。當代中國的法律體系,部門齊全、層次分明、結構協調、體例科學。構成當代中國法律體系的法律部門主要有憲法及其相關法、行政法、民商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和程序法7個法律部門。
憲法及其相關法作為部門法之一的憲法,是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基礎和主導性的法律部門,是其他部門法所有規范性法律文件的最高依據,處於特殊的地位和起著特殊的作用。憲法作為一個法律部門,除了包括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一佔主導地位的法律文件外,還包含有一些處於附屬層次的法律文件:國家機關組織法、選舉法和代表法、國籍法、國旗法、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民族區域自治法、公民基本權利法、法官法、檢察官法、立法法和授權法,等等。
行政法
行政法是有關國家行政管理活動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是由調整行致管理活動中國家機關之間、國家機關同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公民之間發生的行政關系的規范性文件組成的。行政法與行政法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行政法作為一個法律部門,是規范和調整行政法律關系的法律的總稱。行政法規作為一種法的淵源,是國務院制定的規范性法律文件的總稱。行政法是由眾多的單行的法律、法規和規章以及其他規范性文件構成的。行政法可以分為—般行政法和特別行政法兩個部分。一般行政法是對一般的行政關系加以調整的法律規范的總稱。主要的規范性法律文件有:行政訴訟法、行政處罰法、行政許可法、行政復議法、公務員法,等等。特別行政法則指對各專門行政職能部門管理活動適用的法律、法規。主要規范性法律文件有:國家安全法、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監獄法、土地管理法、高等教育法、食品衛生法、葯品管理法、海關法,等等。
民商法
民商法是調整作為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與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民商法分為民法和商法兩個次級法律部門。關於民法和商法是分立還是合一,各國做法不268盡相同。從立法模式上看,我國採取的是民商合一的模式。民法是指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主要包括物權、債權、知識產權、婚姻、家庭、收養、繼承等方面的法律規范。商法是民法的一個特殊部分,是指調整商事法律關系主體和商業活動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商法是在民法基本原則的基礎上適應現代商事活動的需要逐漸發展起來的,主要包括公司、破產、證券、期貨、保險、票據、海商等方面的法律規范。
經濟法
經濟法是有關國家對經濟實行宏觀調控的各種法律規范的總和。經濟法涉及的范圍很廣,包括關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計劃和政策的法律,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原則、方針和政策的法律,預演算法,審計法,會計法,統計法,農業法,企業法,銀行法,市場秩序法,稅法,等等。
社會法
社會法是一個新興的法律部門,關於這一法律部門的理論還不完善。一般認為,社會法是指調整國家在解決社會問題和促進社會公共事業發展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的主要功能是解決社會問題,促進社會事業發展。該部門的法律規范主要包括:保護弱勢群體的法律規范,如未成年人保護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等等;維護社會穩定的法律規范,如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法律規范,如環境保護法、能源法、自然資源保護法、生態法等;促進社會公益的法律規范,如社區服務法、彩票法、人體器官與遺體捐贈法、見義勇為資助法等;促進科教、文衛、體育事業發展的法律規范,如教師法、科技進步法、義務教育法、教育法、衛生法,等等。
刑法
刑法是規定有關犯罪和刑罰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刑法是一個傳統和基本的法律部門,在國家生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是人們最為關注的一個法律部門。我國有關犯罪和刑罰的基本規定主要集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這一法典中。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單行決定。這些規范都是刑法部門的組成部分。
程序法
程序法部門指規范因訴訟和非訴訟活動而產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由訴訟程序法與非訴訟程序法兩部分構成。訴訟程序法是有關訴訟活動的法律規范的總和,簡稱訴訟法。我國的訴訟法主要由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組成。非訴訟程序法主要包括仲裁法、律師法、公證法、調解法等基本法律構成。
『玖』 為什麼我國行政法壟斷是無效的
一 我國行政法淵源的主流觀點:
形成過程、社會原因及最近修正
二 反思法律淵源的性質
(一)作為依據的法律淵源?
(二)作為論據的法律淵源
三 行政法淵源重述
(一)成文法源
(二)不成文法源
四 各種法律淵源間的「優先性規則」
我國行政法淵源理論在20年間幾經變遷。目前對行政法淵源的理解,大體定位在法律、法規、規章和法律解釋等制定法層面上。這一主流觀點體現了我國學者在特定情境中,面對國家治理難題,構建行政法治的一種努力。鑒於主流觀點所面臨的困境,一些學者試圖對它加以修正,但法律淵源作為法律存在形式和執法依據這一基本命題還沒有根本動搖。
本文將反思我國行政法淵源的性質,並把法律淵源理解為一種法律論據,即闡述一種法律制度或者爭辯一條法律規范時,可以使用的形式多樣、具有說服力的論據。在此基礎上,本文提出並闡述法律淵源應當包括一般法律原則、民間習慣、行政慣例和司法判例、法律學說、比較法等非制定法因素;在權威機關制定和認可的淵源中,本文還討論了憲法、國際條約的司法適用效力,以及其他規范性文件(行政規定)。最後,本文探討如何整合各種法律淵源,以及各種法律淵源之間是否存在、在什麼意義上存在優先關系。
一 我國行政法淵源的主流觀點
主流的法學理論認為,法律淵源是一國法律的存在方式,或者說表現方式。我國法律存在於(表現為)特定級別的國家機關依照特定程序制定和頒布的規范性文件。具體地說,我國的法律淵源包括:憲法,法律,法規(包括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自治法規),規章(包括國務院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法律解釋等。[1]
(一)行政法淵源主流觀點的形成
當我們回溯20年來中國法學中各種法律淵源理論,我們發現,當前流行的法律淵源理論是一系列法律實踐和理論變遷的產物。它有著兩個明顯不同的理論淵源。在正式法律文本中,法最初被看作最高權力機關制定的法律,此後立法權不斷分化,及於法規、規章和法律解釋。在法學理論中,法一開始就被定義為各級國家機關制定的各種規范性文件,隨後,范圍不斷收縮,止於法規、規章和司法解釋。兩個源流基本殊途同歸,匯流成今天流行的法概念。
先說法律文本意義上法律淵源的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並制定憲法後,依照新的國家學說和政制理論,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為最高權威,一切權力由它而生,法律自它而出。這種理念在「54憲法」中得到鮮明的體現。它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行使國家立法權的唯一機關」。不單國務院和地方沒有被賦予立法權,連全國人大常委會都沒有國家立法權(全國人大常委會有權解釋法律),可謂「法不二出」。但「54憲法」剛出,立法權旋即發生了分化,全國人大常委會和最高法院審判委員會分別被授予制定法律和就法律具體應用進行解釋的權力;70年代末以後,國務院、省級地方人大、省級地方政府、最高法院和最高檢察院、國務院部委、省會城市和一些較大市的人大和政府相繼取得了規則制定的權力。這些被授權制定的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和法律解釋文件,人們都從觀念上承認它們屬於法的范疇。經過這些連續的授權,法律淵源在80年代中期基本成型,在2000年的《立法法》最後鞏固。從此,憲法、法律(包括基本法律和非基本法律)、地方性法規、行政法規和行政規章、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構成了法律文本意義上的法。
在法學理論中,法律淵源則呈現從彌散到集中的相反趨勢。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雖然開始強調「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但法學理論對法並沒有更多的形式上的要求:只要是國家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無論哪個機關制定,也無論以什麼方式制定,都是法。[2]在行政法著作出現前,權威的法學辭書在介紹行政法時,用的是與法理學相同的口氣。[3]萌發於80年代初期的中國行政法學,在行政法的概念上基本照搬了法理學的定義。第一本全國行政法學統編教材《行政法概要》在論述行政法的淵源時稱,「行政法是由各種含有行政法規范性質和內容的法律文件和法規所組成的」。[4]直到80年代中後期,行政法的概念和法源被重新討論。多數作者把行政法淵源限定在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以及行政規章范圍,反對把行政規章「排除在行政法之外」,也反對把行政法的范圍擴大到鄉或者縣一級人民政府的規范性文件。從一些專著、論文和教科書中,我們不難看到這場重述行政法淵源的努力。[5]1989年出版的第二本全國行政法統編教材《行政法學》,可以視為這種重述在行政法學獲得正統性。[6]此後,這種觀點在行政法學界一統天下。
(二)主流觀點的社會背景
在前面關於行政法淵源的變遷中,不管各種觀點變化有多大,在這一點上卻是完全地一致:法律都是國家機關「制定」出來的白紙黑字的文本。我們不承認自然法,基本上也排除習慣、判例、學說等不成文法律淵源。不但如此,按照主流的法律淵源理論,法的制定機關限於特定的高層機關,法的生產是高層級機關壟斷的事業。除了制定機關級別的要求外,主流理論對行政法淵源還有一個形式要求:我們承認國務院及其部委、省級政府和較大市政府制定的行政法規和規章是法,但同時把他們以「通知」等形式下發的規范性文件排除在法的家族之外。
上述觀點可能令一些人感到費解:為什麼法律必須是制定的?為什麼我國行政法不包括法律原則、判例等其它淵源?為什麼只有特定機關、以特定形式制定的規范性文件才演算法?兩個同樣大小的城市,為什麼一個有權立法,另一個卻不行?
要回答上述問題,不僅要注意我國的成文法傳統和現行憲政體制,更要追問它背後的社會原因。本文認為,我國行政法淵源的主流觀點,體現了中國當代行政法學者面對國家治理難題,建構行政法治的初步努力,具有歷史的合理性。
雖然我國傳統上被認為是成文法國家,但如果仔細觀察,非成文因素在我國古代法律實踐中曾廣泛存在[7],現代法學理論在討論法律淵源時,對非成文因素也都予以肯定[8].主流法律理論排斥不成文法,與其說是由於法學傳統斷裂而導致的遺忘,或者出於防止行政專制、保護公民自由的考慮[9],不如說是出於特定時期國家治理需要的一種選擇。50年代以來,乃至80年代以來中國法治的成長時期,正是社會變革時期。制定法和各種政策性文件因其能最明快地體現政府的意志,最迅速地統一各方認識,成為政府推行變革的有效工具。而各種不成文淵源,要麼還沒有生成,要麼對秩序統一有害無益。以習慣為例,社會變革意味著舊的習慣可能恰恰是變革對象,新的習慣又難以生成。再說司法先例,當前社會面對的諸多矛盾使得高層機關也常常不得不出於各種現實考慮而無法遵循法律。我們也許能夠容忍對法律條文的一時違背,但不能容忍因遵循先例而一錯到底。說到法理,當初我們的法學本身還比較幼稚,還沒有形成自己的知識傳統和相對獨立的規范體系。更重要的是,把法理引入法律淵源,意味著法律學者在正式立法程序之外直接分享了法律的制定權,意味著一般民眾也可以對法律問題按照自己的理解進行爭辯。在法律共同體還沒有成長,法律議論的理性空間還沒有形成的情況下,承認非成文因素,法律問題就可能異說紛呈,產生「無窮之辭」[10].只有斷然擯棄可能產生各種異說的法理、原則、道德,把各方思路統一到制定法條文中,才能避免紛爭。
在排除不成文法源後,從理論上把法的制定者限於高層級機關,表明了對法的合法性問題的關注,對「法出多門」的憂慮和抗拒。在中國這樣的大國里,完全依靠中央立法來提供規則顯然應付不了各地非常迥異的情況;但由於司法審查制度和其他法律監督制度在相當長時間內沒有建立或者有效運作,對統合層次繁復、形式多樣的法律規范還缺乏有效機制。「一放就亂,一統就死」,是考慮如何分配立法權時反復出現的一個雙重難題。面對行政部門本位主義和地方保護主義,我們不能允許立法權過度分化,不得不通過法律淵源的層級限制來防止低層級機關濫用權力。[11]立法權適度分化又相對集中,止於國務院部委和較大城市的政府,是中央與地方博弈的暫時均衡,反映了在現有憲政結構下中央控制地方的限度。
至於把國務院「通知」等規范性文件被排除在法的家族之外,既不是因為它們天然「不姓法」[12],也不是因為它們不直接設定權利義務關系,因而無關緊要。真正原因恐怕是兩者在制定程序和形式上的區別,以及對這種區別意義的認識。雖然暫時還承認命令、決定、指示的實際約束力,但無法消除對領導個人意志和紅頭文件不確定性、易變性的憂慮。對法律淵源范圍的限定,反映了學者們對依靠明確、穩定的規則治理的企求,應當「以法治理」,即通過特定程序和特定形式的文件來治理,而不是用「紅頭文件」所體現的政策來治理。[13]
(三)對主流觀點的若干修正
在我國行政法淵源主流觀點確立後不久,大約從1990年代中期開始,行政法學界即開始對其提出輕微的質疑,或局部的修正。
首先,法律、法規和規章以外數量龐大的其他規范性文件引起了學者們的重視。不管是否承認它們是法的淵源,這些規范性文件的實際效力被認為應當予以尊重。一些學者認為,它們在行政審判中也具有「參照」適用的地位,或者換一個說法――「參考」。[14]
其次,憲法的作用開始被重新審視。雖然教科書中大都把憲法列為行政法淵源的一種,但長期以來,援引憲法判案卻是法律實踐當中的禁忌。但近年,「憲法司法化」,更准確地說是「憲法的司法適用」,呼聲日高。最高法院在「齊玉苓案件」中,明確表達了這種意圖。[15]
第三,行政法一般原則等不成文淵源被廣泛討論。開始,一些學者小心翼翼地提出,要考慮和重視非成文淵源,或者提醒人們不要忽視對它的研究。[16]之後,在一部分學者中逐漸形成共識,行政法的淵源不應限於制定法,還要包括非成文因素。羅豪才教授提出,行政法「不僅包括一系列行政法規范,而且理應包括一些重要的行政法原則,它們同樣具有法的效力」。[17]大量的論文在比較法研究的基礎上,闡述了行政法諸原則,並強調其在實踐中的應用。[18]司法判例和行政慣例、習慣對法院審判的效力也被不斷地提出。[19]關保英教授以發展市場經濟為背景,主張承認行政法的非正式淵源。[20]孫笑俠教授在一本著作中把政策、法理和判例列為我國行政法的非正式淵源。[21]姜明安教授也指出,「在實際的司法和行政執法中,法理和判例也有著重要的作用」;甚至,權威法學家的著作也具有「准法源」的作用。[22]朱新力教授主編的一本教材批評大陸學者概括法源類型時「遺忘」了非制定法。該書列舉了習慣、判例和法的一般原則等幾種外國法中認可的不成文法源,呼籲我國權力機關對這些非正式淵源予以「明確承認」,使之具有司法的統一適用性。[23]雖然上述觀點迄今仍是一種比較前衛的觀點,還沒有進入法學院學生的必讀教材,但主流理論開始面臨動搖,新的共識正在形成。
二 作為論據的法律淵源
對主流理論的前述改良,在思想淵源上主要來自西方國家(尤其是大陸法國家)已經定型的法律理論。如果我國也確立這樣的理論,我們與西方國家教科書上的說法就非常接近了。但這種形式上的接軌並不意味著法律淵源理論的成熟和思考的終結,反而包藏著一個更大的理論危機。一旦我們為把上述成文和非成文因素都添加到法律淵源家族中,我們原先對法律淵源性質的理解,即把法律淵源定義為「法律的存在方式」,並奉為「有約束力的法律依據」,是否還能成立?如果不能成立,我們又當如何去理解法律淵源本身的性質?
(一)法律淵源作為「依據」的缺陷
迄今為止,不管對我國行政法淵源的類型看法多麼不同,對於法律淵源性質的理解仍然沒有擺脫主流法理學的觀點:法律淵源是法律規范的存在方式,或者說是法律規范的表現形式。
這一論斷表明或暗示:
1、法律淵源和法律規范是形式和內容的關系,就象通常所理解的語詞與其所指稱的對象一一對應一樣,每一條法律淵源都包含固定內容的法律規范(至少其核心的意義是確定的)。如果說法律條文的含義還有不清楚的地方,那隻是一個解釋的問題。解釋法律的過程,就是正確地認識和闡述法律條文本來就有的含義,就好比從工具箱里找出預先擺放在那裡的合適工具。在這樣的意義上,法律淵源和法律規范沒有實質區別。
2、法律淵源的范圍由一個權威機構選定,因此是有限的、固定的幾種。最高法院專門規定法律文書的援引范圍,以及學者主張全國人大對不成文法源予以「明確承認」,都顯示這一觀念被廣泛接受。
3、法律淵源具有約束力,是法院和其它執法機關必須遵循的「依據」。反過來,只有具有這個特徵才能被承認為法律淵源。從規章和規章以下的規范性文件是否法律的爭論,到主張或者反對我國建立判例制度,都能看到同樣立場。
這幾條相互聯系:既是權威機關選定,就不容不服從;既然具有約束力,就不能人人得而主張。上述論斷表達了一種自上而下進行國家治理的理想:權威機關提供法律,然後要求行政機關和法院必須服從法律,而且只能考慮法律。「有法必依,唯法是從」,就這個信條的簡單表達。
但這幾點都有相當問題的。
首先,當代法律解釋學指出,法律條文本身並不包含固定的含義。這種不確定首先來自語言本身含義的不確定。奧地利哲學家維特根斯坦通過對日常語言的精細分析指出,語言沒有本質,沒有統一性,它是在不同語境中針對不同對象、按照不同方式使用的;只有在多種多樣的實際用法中,才能把握語言的含義。[24]同樣道理,法律文本的含義不是不可以界定,但也只有在千變萬化的特定情境中才有可能得到界定。泛泛地敘述法律文本的含義(就象法律教科書一樣)不是沒有意義,但不能代替對錯綜復雜案件的具體思考。法律文本的不確定性,還因為法律解釋是帶有價值判斷的,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一個事實層面的問題,而是一個正當性的問題。由於法律涉及利益,當事人爭奪法律文本的含義,就是為了爭奪切身利益。這里存在的問題不是語詞本身具有什麼含義,而是我們希望它具有什麼含義。也就是說,法律文本的「歧義」可能是當事人為尋找對自己有利的論據而人為製造出來的。[25]有時作者(立法者)的原意是清楚的,但拘泥原意可能導致不利的或不合理的結果,當事人甚至法官可能舍棄立法原意而代之以其它。
其次,在司法和行政活動中,作出法律決定的實際考慮也不象主流觀點所要求的那樣,局限於指定的幾種法律淵源。這一點不但被西方的法律現實主義和法律解釋學所揭示,也被中國當代的司法活動所印證。西方法律現實主義揭示了司法活動中法官實際思維的復雜性,當代的法律解釋學則論證和闡明法律解釋方法的多樣性。[26]雖然法律解釋學並不著眼於法律淵源,但法律解釋的多樣性已經暗示了法律淵源的復雜多樣。如果不拘泥於理論,而注意一下我國當前的法律現實,我們將同樣看到多種多樣的材料和理由被當事人用以爭辯自己的主張。其它規范性文件雖不認為是法律,但大量地被當成一種行為規范,甚至在司法中廣為「參照」。甚至不成文法的因素,例如法律原則、司法判例、學說、外國法等等,都被拿到法庭上使用。前述一些學者考慮到制定法的不足,把習慣、學說、原則等列為「非正式淵源」,作為正式淵源的可能的補充。[何海波2] 非正式淵源區別於立法機關制定的具有約束力的「正式淵源」,並維護了法律淵源有限的觀點。可是,一旦承認「非正式淵源」在一定條件下也可以成為作出法律決定的理由,那麼,它與「正式淵源」就不存在不可逾越的區別。
第三,即使某個法律文本的含義可以被確定,它的有效性也不是絕對的。在法規、規章和其他規范性文件效力上,主流觀點就遇到了首尾不能相顧的難題。規章作為行政法淵源基本上沒有爭議[27],但我國《行政訴訟法》含蓄地承認法院對規章效力的保留態度。這對法律淵源理論產生了沖擊:有一種法不是法院必須遵循的,或者說有一種不是法的規定卻是法院必須考慮的。如果說一個措辭含混的「參照」暫時解決了規章地位給法律淵源理論帶來的尷尬,那麼把這一點推演開,「參照」就不僅僅是行政規章。《行政訴訟法》把法律、法規列為法律審理案件必須遵循的「依據」,按通常見解,就是它怎麼規定法院就怎麼判決,不能違背。但依照《憲法》、《立法法》等確立的我國法律監督體制,法院對於法律、法規也不是必然無條件地適用。雖然通常認為法院無權徑自決定不適用或者宣告其無效,但如果法院認為其違法,可以提請法定監督機關予以撤銷或改變。這種程序設置賦予法院對法律、法規含蓄的保留。法律、法規實際上是否也只是一種「參照」?至於規章以下的規范性文件,主流觀點認為根本算不得法律,然而它仍對法院具有一定的約束。如果我們承認規章以外的其他規范性文件不應被視若無物,完全不加考慮,那麼它們是否也獲得「參照」的地位?最後,也更為復雜的是,假如我們把法律原則、習慣、判例、學說等非成文因素也引進到法律淵源中來,我們更無法把它當作必須遵循的規定來對待。主流觀點從法律效力角度理解和限定法律淵源,本身不能自圓其說。
(二)作為論據的法律淵源
把法律淵源看成對行政執法和法院判決有約束力的「法律依據」,導致理論與事實的脫節。那些被奉為法律淵源的制定法條文,並非在任何情況下都有約束力;而那些沒有被承認為法律淵源的材料,對行政執法和司法活動有著實際的影響力。在許多情況下,後者比依循有約束力但沒有說服力的法律更有實效,甚至取代有約束力的法律而成為判案根據。主流的法律淵源理論不能解釋這些現象,反而令自己陷入自相矛盾的尷尬。為此,我們需要重新定義法律淵源,為它確立一個統一的邏輯基礎。
美國法學家格雷(John C. Grey)提出,區別使用「法律」和「法律淵源」這一組概念。格雷認為,制定法和判例白紙黑字的東西,以及道德、政策、法律原則、習慣、法律專家的意見,都不是法律本身,而是法律的淵源。法律適用者結合這些淵源和案件事實得出的適用於具體案件的規則,才是真正的法律。[28]格雷對法律淵源和規范的區分是一個重要觀點,也是本文探討法律淵源的邏輯起點。我國的法學教科書一般也提到法律與法律淵源的區分,並往往用專門章節闡述我國的法律淵源。但是,法律和法律淵源的區分在不斷的轉述過程中變得模糊,乃至被忽略。在主流的行政法學中,那些本來被作為法律淵源的法律、法規文本似乎成了法律本身。「法律」這個術語,既指法律淵源(法律文本),也指法律規范。[29]
在格雷區別法律與法律淵源後,英國法學家哈特(H. L. A. Hart)提出,哪些屬於法律淵源,可以根據一套「承認規則」,即指明哪些形式具有「法的資格」的權威性標准,來加以確認。[30]承認規則很少明文制定出來,而是「通過法院或者其他官員、私人或者私人顧問確認的方式顯示出來」。哈特的理論,從邏輯上區分了法律規則的不同層次,為理解法律淵源提供了一個有意義的視角。但它仍具有某些缺陷。首先,哈特把法律規則視為由某個「承認規則」所確立或者引入的,他暗示了一種本體意義上的法律規則固定地存在於某種形式的法律淵源中,只是需要予以「引入」而已。其次,盡管哈特強調在現代社會里確認法的標準的多樣性,但在他的敘述中,法的淵源仍是有限的。比較典型的是,他幾乎沒有提到法律原則這一重要的法律淵源。正是基於「承認規則」的復雜性,德沃金批評道,在美國和英國這樣有著復雜法律制度的國家中,不存在哈特所說的辨識哪些是法律規則、哪些不是法律規則的基本檢驗標准。[31]
如果想讓法律淵源理論能夠更好地解釋現實,必須改弦易轍,放棄法律淵源效力上的決定性和種類上的固定性,採取一種更開放、更靈活的態度。本文將基於區分法律規范和法律淵源的立場,把法律淵源理解為敘述法律或者爭辯法律時所使用的論據。
當我們敘述某個法律是什麼,或爭辯某個事件應當適用的法律是什麼時,我們必須使用某些論據來論證;就如當我們爭辯某個案件事實時,必須使用一定證據來證明。當一位法學家向人們介紹某個國家特定領域的法律制度(例如行政許可制度、高等教育制度)時,他是從一個觀察者的視角,把法律作為一種有關行為規范的確定的知識加以敘述。它可能援引制定法條文,也可能根據某些司法判例、行政習慣,作為敘述的根據。在法庭上,當事人爭辯案件應當適用的法律時,他是從一個參與者的視角,把法律作為一個有待確定的、可爭辯的命題。例如,當一個學生認為校方對他的開除處分沒有事先聽取他的意見,因而違背正當的法律程序,構成違法,他實際上爭辯的是:存在這樣一條法律規范,它要求校方在作出開除處分決定之前,應當聽取學生的申辯。在行政訴訟中,行政機關要證明其實施的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原告常常要駁斥其合法性,法院在作出判決時同樣要向當事人、上級法院乃至社會公眾證明其裁判依據的合法性。他們可能援引制定法條文,也可能根據上級法院的某個先例,某本權威教科書,某個被廣泛認可的法律原則,甚至外國法的經驗。在許多情況下,這些論據是有說服力的。這些有說服力的論據就是本文所說的法律淵源。
一旦接受這種立場,可用來論證的法律淵源就不再局限於立法機關事先提供的法律條文,而容納了法律原則、學說、先例等等廣泛的因素;它們的效力也不再是絕對的,而是取決於具體情境的對話和論證。採取這一態度,先前遇到的種種矛盾正好得到理論上的統一,困擾我們的很多問題也可以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