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律行為和行政事實行為

行政法律行為和行政事實行為

發布時間: 2022-08-10 01:33:11

㈠ 行政事實行為行政法律行為的區別

行政事實來行為是指行政機關在治理中作自出的與相對人實體權利義務無關的不產生法律效果的或只涉及相對人程序方面權利義務的行為.而行政法律行為則是指能夠引起行政法律關系發生\變更或者消滅的有法律意義的行為.所以,兩者的最主要的區別在於所規范的內容不同以及所產生的法律後果不同.

㈡ 行政事實行為

法律分析:行政事實行為是指行政主體基於職權實施的不能產生、變更或者消滅行政法律關系的行為。行政行為以是否對外發生法律效力為標准可以劃分為行政法律行為和行政事實行為。

法律依據:

一、《行政訴訟法》第二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前款所稱行政行為,包括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組織作出的行政行為。

㈢ 行政法律行為和行政事實行為的區別和聯系

行政法律行為:基於行政當事人意志而發生,引起行政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消滅。如行政處罰,復議等。
行政事實行為:行政事實行為是指行政主體基於職權實施的不能產生、變更或者消滅行政法律關系的行為,具有行政性、不能產生、變更或者消滅行政法律關系、可致權益損害性的三大特徵。

㈣ 行政事實行為和行政法律行為的區別

法律分析:行政法律行為和行政事實行為的區別: 1、行政法律行為是行政主體行使行政權力,產生法律效果以實現國家行政管理目的的行為;行政事實行為是行政行為不以實現某種特定的法律效果為目的,而以影響或者改變事實狀態為目的實施的行為;2、行政事實行為表現為一種客觀狀態, 這種行為不能像具體行政法律行為那樣被有權機關撤銷或變更,也不存在生效的問題;3、行政法律行為簡稱行政行為,是指行使行政權力,產生法律效果以實現國家行政管理目的的行為;行政事實行為直接表現為主體的動作,並以該種行動對外界產生直接作用,諸如房屋的拆除、人身的拘束、財物的銷毀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二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前款所稱行政行為,包括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組織作出的行政行為。

㈤ 行政法律行為的含義,和行政行為有什麼區別 和行政事實行為又有什麼區別呢 答得滿意可以加分哦!

行政法律行為的含義
根據行政訴訟法XXX條規定「。。。。」,屬於規范性定義

行政行為
被定義的客體,警察罰款、不作為

行政事實行為
警察X在某年某月某日,對Y進行了行政拘留

㈥ 行政法的行政行為

1. 涵義
行政行為指行政主體行使行政職權對相對人產生法律效果的行為。第一,行政行為的主
體是行政機關,得到法律、法規或規章授權的非行政機關組織體(包括行政機構、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第二,行政行為必須是行政主體行使行政職權的行為。第三,行政行為必須是對相對人的權利義務產生法律影響的行為。比如,有一些行政主體的行為,象單純的建議、勸告等行政,一般不可能對行政相對人產生權利義務的影響。2. 類型
(1)抽象行政行為與具體行政行為。區別可從三方面進行:
a) 看該行政行為終結時相對人是否明確、固定。
b) 看適用效力是「一次性消費」還是反復使用。
c)抽象行政行為的通常表現形式是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行政規范性文件。
(2) 內部行政行為與外部行政行為。區分主要應看行政行為所涉及的權利義務。如果涉及的是行政機關公務員特有的權利義務,該行為必然是內部行政行為。反之則為外部行政行為。
(3) 作為行政行為和不作為行政行為。
(4) 單方行政行為和雙方行政行為。
(5) 行政法律行為和行政事實行為。這是借用民法學原理所作的區分。行政法律行為和行政事實行為的區別建立在相對人權利義務的變化是否由行政主體的意思表示決定這一點上,它是行政活動的元形式。
3.構成和合法
構成要件:主體要件、權利要件、法律要件、目的要件。
合法要件:行政行為的合法要件是指一個行政行為完全符合法律要求的各項條件。它的選取應考慮要件的同層次性、涵蓋性、均衡性和不重復性。其具體要件包括:第一,行政主體及其職權合法。第二,行政依據合法且充分。第三,行為內容明確且正當。 第四,行政程序合法且正當。
4. 效力
行政行為的效力是指行政行為在法律上所發生的效果。包括:
(1)公定力。行政處理的公定力指行政處理一經作出,除非有重大、明顯的違法情形,即具有被推定為合法而要求所有機關、組織或個人表示尊重的一種效力。
(2)確定力。行政處理的確定力是指行政處理具有不受任意改變(撤銷、變更、廢止注銷或吊銷等)的法律效力。它包括形式確定力和實質確定力兩個方面。形式確定力,又稱不可爭力,是行政處理對相對人而言的不可改變力,相對人不得任意請求改變該行政處理。指在復議或訴訟期滿後相對人不能再要求改變行政處理。實質確定力又稱不可變更力,是指行政處理一旦做出,非有法定原因或事由出現,應遵循一事不再理的原則,不得任意變更自己所作的行政處理。
(3)拘束力。行政處理的拘束力是指行政處理生效後,所具有的約束和限制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人行為的法律效力。
(4)執行力。執行力是指已生效的行政處理要求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人對其內容予以實現的法律效力。執行力是實現行政處理內容的效力,這里的實現方式包括自行履行和強制履行。其中對行政相對人的強制履行,包括行政強制執行和司法強制執行;對行政主體的強制履行通常則由行政相對人通過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來實現。

㈦ 什麼是行政行為行政事實行為

行政事實行為是指行政主體基於職權實施的不能產生、變更或者消滅行政法律關系的行為。行政事實行為若造成公民人身、財產重大損害,負主要責任的行政人員構成犯罪的,應當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二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前款所稱行政行為,包括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組織作出的行政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第二條
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有本法規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情形,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本法規定的賠償義務機關,應當依照本法及時履行賠償義務。

㈧ 行政法律行為和行政事實行為的區別

行政法律行為和行政事實行為的區別:

1、行政法律行為是行政主體行使行政權力,產生法版律效果以實現權國家行政管理目的的行為,比如行政處罰行為;

行政事實行為是行政行為不以實現某種特定的法律效果為目的,而以影響或者改變事實狀態為目的實施的行為;

行政機關公開政府信息,為依法提供資訊或者情報信息的行為,即屬於典型的行政事實行為。

2、行政事實行為表現為一種客觀狀態。

行政事實行為一經做出,即表現為一種客觀存在,行為的後果是實際存在的,不能恢復到行為前的狀態;

這種行為不能象具體行政法律行為那樣被有權機關撤銷或變更,也不存在生效的問題。

3、行政法律行為簡稱行政行為,與民事法律行為相對稱。是指行使行政權力,產生法律效果以實現國家行政管理目的的行為。

行政事實行為直接表現為主體的動作,並以該種行動對外界產生直接作用,引起物理或生理變化,諸如房屋的拆除、人身的拘束、財物的銷毀等

參考資料:中國憲治網-論行政事實行為的界定

㈨ 法律行為與事實行為有什麼區別呀

第一,兩者發生法律效果的方式不同。法律行為依當事人的意思表示而發生法律效果,這一法律效果源自法律行為對行為人意思自治的容認,即法律對法律行為產生的意思後果只能給予合法性評價,而非在內容上的事先假設和規定。與此相反,事實行為僅僅取決於法律規定,當事人實施行為並不具有追求某種法律效果的意圖。或者說,這種意圖的有無並不影響法律效果的發生,而只要符合一定的規定便能產生法律效果。

第二,法律行為只能產生法律效果,事實行為卻能同時產生法律效果和事實效果。如,簽訂買賣合同是一種法律行為,它的法律後果是出賣人承擔交付標的物義務而買受人承擔支付價款的義務,但是事實效果——買受人成為標的物的所有人,出賣人成為價款的所有人——卻並不隨之發生。而拾得遺失物作為一種事實行為,其法律效果和事實效果是同時發生的,拾得人依法律規定取得該物的所有權是法律效果,拾得人對拾得物的實際佔有則是事實效果。由此可見,法律行為的效力實際上來自法律的擬制,而事實行為的法律效果則以其事實效果為基礎。

第三,法律行為是從事實行為中分離出來的,它離開事實行為則無獨立的意義。從前述的法律行為概念產生的歷程可以得知,法律行為產生的基礎是設定權利義務的意思表示行為與履行義務的行為相分離,但分離只是針對「分步進行」而言,法律行為並不能離開事實行為而單獨起作用,因為法律行為不發生事實效果,它所設定的權利義務只能通過事實行為才能得到切實的履行。因此不需要履行的行為不可能是法律行為。

第四,從事實構成來看,事實行為必須具有法定的構成要件,如此才能體現其客觀性和法定性的特徵。各國民法對事實行為一般作出詳盡而直接的規定,內容涉及行為的主客觀構成要件、持續狀態及其產生的後果。事實行為的各構成要件有機聯系,不相獨立,惟有符合全部法律規定的行為才構成這一類的事實行為。而法律行為實質在於意思表示,從一定意義上說不存在事實構成問題,因為法律不可能對其意思表示作出具體的規定,而只能抽象概括其意思表示的合法范圍。

第五,法律行為的主觀意思和客觀活動在內容上並不一致,再以買賣合同為例,合同當事人的主觀意思是互易貨物和價款,在客觀活動上卻表現為談判和簽訂文書;事實行為的主觀意思與客觀活動在內容上則是概括一致的,一致才能構成相應的行為。在即時交易這種事實行為中,當事人的主觀意思和客觀活動都是指向交付貨物和價款,不存在「表裡不一」的現象。

㈩ 行政事實行為與行政法律行為的區別

行政事實行為是指行政機關在管理中作出的與相對人實體權利義務無關的不產生專法律效果的或只涉屬及相對人程序方面權利義務的行為. 而行政法律行為則是指能夠引起行政法律關系發生\變更或者消滅的有法律意義的行為. 所以,兩者的最主要的區別在於所規范的內容不同以及所產生的法律後果不同.

熱點內容
安徽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2016 發布:2025-01-21 06:30:36 瀏覽:326
有關法治的歌 發布:2025-01-21 06:30:36 瀏覽:346
法治網是法治日報 發布:2025-01-21 06:29:18 瀏覽:293
山杠爺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21 06:29:11 瀏覽:264
法是社會現象 發布:2025-01-21 06:05:45 瀏覽:875
反家庭暴力法法律知識有獎問答題及答案 發布:2025-01-21 06:05:45 瀏覽:805
勞動法基本原則論述題 發布:2025-01-21 05:37:36 瀏覽:599
四川內江司法局 發布:2025-01-21 05:18:32 瀏覽:854
湖北省十堰市法官 發布:2025-01-21 05:18:29 瀏覽:3
泰國國立法政大學排名 發布:2025-01-21 04:33:05 瀏覽: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