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勞動法
Ⅰ 安徽省勞動合同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調整勞動關系,維護勞動合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的企業、個體工商戶、民辦非企業單位以及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用人單位(以下統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形成或者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適用本條例。第三條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第四條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願、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勞動合同的訂立、履行、變更、解除、終止,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負責對本行政區域內勞動合同制度的實施進行監督管理。有關行政部門按照各自職責,依法做好勞動合同制度實施的監督工作。第六條工會應當依法為勞動者提供勞動合同方面的指導、幫助,對用人單位違反本條例規定侵犯勞動者合法權益的,有權要求其處理。企業聯合會、工商業聯合會等社會團體和群眾團體應當督促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和履行勞動合同。第二章勞動合同的訂立第七條勞動合同訂立前,勞動者有權了解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勞動條件、勞動報酬等情況,用人單位應當如實說明,並提供相關資料。對可能產生職業病及其他危害的崗位,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履行如實告知的義務。應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應當如實說明居民身份、健康狀況、知識技能、工作經歷等情況,並提供相關資料。第八條勞動合同文本,可以由用人單位提供,也可以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共同擬定。提倡使用勞動合同規範文本。勞動合同應當用中文書寫,需要時也可以同時用外文書寫。勞動合同的外文文本和中文文本不一致的,以中文文本為准。勞動合同由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法定代表人、負責人或者其代理人簽字、蓋章,註明日期。勞動合同由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各執一份。第九條用人單位不得強制勞動者集資、入股,不得向勞動者收取財物作擔保,不得扣押勞動者的證件,不得收取培訓費、工裝費等其他費用。第十條勞動合同應當載明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勞動者姓名、性別、年齡、身份證號碼,並具備以下內容的條款:
(一)勞動合同期限;
(二)工作內容和工作時間;
(三)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
(四)勞動報酬;
(五)社會保險;
(六)勞動紀律;
(七)勞動合同終止的條件;
(八)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除前款規定的內容外,當事人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職業技能培訓、保守商業秘密等其他內容。第十一條勞動合同自雙方當事人簽字、蓋章之日起生效。當事人對勞動合同生效的期限和條件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第十二條勞動合同當事人可以根據崗位技能的要求協商約定試用期,但試用期最長不得超過6個月。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勞動合同期限在6個月以內的,不得約定試用期;勞動合同期限在6個月以上1年以下的,試用期不得超過15日;勞動合同期限在1年以上2年以下的,試用期不得超過30日;勞動合同期限在2年以上5年以下的,試用期不得超過60日。勞動者試用期間的勞動報酬不得低於當地的最低工資標准。同一用人單位對同一勞動者只能試用一次。第十三條勞動者應當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涉密的勞動者就解除勞動合同的提前通知期作出約定,提前通知期不得少於30日。第十四條對負有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約定勞動者在本單位或者離開單位後的一定期限內不得自行生產同類產品,不得經營或者為他人經營與原用人單位同類業務或者有競爭關系的業務。所約定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3年,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勞動合同當事人有上述約定的,應當同時約定在終止、解除勞動合同時給予勞動者一定的經濟補償。第十五條勞動合同當事人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違約金。約定違約金應當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則。勞動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方可對其違約金作出約定:
(一)違反勞動合同期限約定的;
(二)違反保守商業秘密約定的;
(三)法律、法規規定可以對勞動者約定違約金的其他情形。
Ⅱ 安徽省勞動保護條例(2004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勞動保護,改善勞動條件,保障勞動者在勞動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和健康,防止傷亡事故的發生,減少職業危害,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勞動保護,是指為保障勞動者在勞動生產過程中的安全與健康所採取的各種措施。包括勞動安全、勞動衛生、女職工和未成年職工的保護、工作時間和休假制度等。第三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的企業及其他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條例執行。第四條勞動保護工作必須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實行用人單位負責、行業管理、國家監察和群眾監督的安全生產管理體制。第五條建立工傷保險制度,實行工傷保險與事故預防相結合。第六條鼓勵開展勞動保護宣傳教育和科學研究,普及勞動保護知識,推廣先進技術,提高安全生產水平。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表彰和獎勵在改善勞動條件和減少職業危害方面取得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第二章勞動保護責任第七條各級政府應當加強對勞動保護工作的領導,負責組織勞動保護法律、法規和規章的實施,將勞動保護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並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告勞動保護工作情況。第八條各級勞動行政部門綜合管理勞動保護工作,對用人單位遵守勞動保護法律、法規情況實行國家監察。第九條各級計劃、經濟綜合管理部門編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和計劃,應當有勞動保護內容,統籌安排勞動保護措施項目。第十條各級科技行政部門應加強勞動保護科技的研究和開發,提高勞動保護的科技水平。第十一條各級財政部門應當安排勞動保護事業經費,保證勞動保護工作的開展。第十二條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負責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等危險性較大的特種設備的安全監察工作。第十三條各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製造、安裝、維修危險性較大的特種設備或者生產易燃易爆物品、劇毒介質及其他化學危險品的,應當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徵得同級勞動行政部門和有關部門同意後,核發營業執照或者核批擴大生產經營范圍。第十四條各級行業(企業)主管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管理所屬行業(企業)勞動保護和安全生產工作,堅持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第十五條用人單位必須執行國家勞動保護法律、法規和規章,建立健全勞動安全衛生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編制年度勞動保護技術措施計劃,明確機構和人員負責勞動保護工作,並應定期向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報告勞動保護工作情況。第十六條用人單位的法定代表人,對本單位勞動保護工作負全面領導責任;其他負責人對分管范圍內的勞動保護工作負直接領導責任。第十七條用人單位必須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合同內容必須具備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的條款,明確用人單位的義務。用人單位工會代表職工,可以就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與用人單位簽訂集體合同。勞動合同中有關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的標准,不得低於集體合同的規定。
用人單位必須參加工傷保險,執行省有關企業職工工傷保險的規定。第十八條勞動者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必須遵守勞動安全衛生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正確使用勞動安全衛生設施和勞動防護用品。第三章勞動保護措施第十九條新建、改建、擴建和技術改造工程的勞動安全衛生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負責工程項目可行性論證、設計、施工等單位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工程項目可行性論證文件,應當有勞動安全衛生的內容;
(二)設計單位編制的初步設計文件,應當符合國家勞動安全衛生規程和技術標准,編制勞動安全衛生專篇,並對勞動安全衛生設施的設計負責;
(三)建設單位在項目初步設計會審前,應向勞動、衛生部門和工會組織報送建設項目勞動安全衛生預評價報告和初步設計文件、資料;
(四)施工單位應當按照審查批準的設計文件進行施工,並對勞動安全衛生設施的施工質量負責。
工程項目的勞動安全衛生設施的設計審查和竣工驗收,必須有勞動、衛生等行政部門和工會參加。設計審查不合格的,不得施工;竣工驗收不合格的,不得投產使用。
Ⅲ 安徽省勞動保護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勞動保護,改善勞動條件,保障勞動者在勞動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和健康,防止傷亡事故的發生,減少職業危害,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勞動保護,是指為保障勞動者在勞動生產過程中的安全與健康所採取的各種措施。包括勞動安全、勞動衛生、女職工和未成年職工的保護、工作時間和休假制度等。第三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的企業及其他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條例執行。第四條勞動保護工作必須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實行用人單位負責、行業管理、國家監察和群眾監督的安全生產管理體制。第五條建立工傷保險制度,實行工傷保險與事故預防相結合。第六條鼓勵開展勞動保護宣傳教育和科學研究,普及勞動保護知識,推廣先進技術,提高安全生產水平。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表彰和獎勵在改善勞動條件和減少職業危害方面取得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第二章勞動保護責任第七條各級政府應當加強對勞動保護工作的領導,負責組織勞動保護法律、法規和規章的實施,將勞動保護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並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告勞動保護工作情況。第八條各級勞動行政部門綜合管理勞動保護工作,對用人單位遵守勞動保護法律、法規情況實行國家監察。第九條各級計劃、經濟綜合管理部門編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和計劃,應當有勞動保護內容,統籌安排勞動保護措施項目。第十條各級科技行政部門應加強勞動保護科技的研究和開發,提高勞動保護的科技水平。第十一條各級財政部門應當安排勞動保護事業經費,保證勞動保護工作的開展。第十二條各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製造、安裝、維修危險性較大的特種設備或者生產易燃易爆物品、劇毒介質及其他化學危險品的,應當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徵得同級勞動行政部門和有關部門同意後,核發營業執照或者核批擴大生產經營范圍。第十三條各級行業(企業)主管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管理所屬行業(企業)勞動保護和安全生產工作,堅持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第十四條用人單位必須執行國家勞動保護法律、法規和規章,建立健全勞動安全衛生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編制年度勞動保護技術措施計劃,明確機構和人員負責勞動保護工作,並應定期向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報告勞動保護工作情況。第十五條用人單位的法定代表人,對本單位勞動保護工作負全面領導責任;其他負責人對分管范圍內的勞動保護工作負直接領導責任。第十六條用人單位必須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合同內容必須具備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的條款,明確用人單位的義務。用人單位工會代表職工,可以就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與用人單位簽訂集體合同。勞動合同中有關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的標准,不得低於集體合同的規定。
用人單位必須參加工傷保險,執行省有關企業職工工傷保險的規定。第十七條勞動者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必須遵守勞動安全衛生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正確使用勞動安全衛生設施和勞動防護用品。第三章勞動保護措施第十八條新建、改建、擴建和技術改造工程的勞動安全衛生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負責工程項目可行性論證、設計、施工等單位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工程項目可行性論證文件,應當有勞動安全衛生的內容;
(二)設計單位編制的初步設計文件,應當符合國家勞動安全衛生規程和技術標准,編制勞動安全衛生專篇,並對勞動安全衛生設施的設計負責;
(三)建設單位在項目初步設計會審前,應向勞動、衛生部門和工會組織報送建設項目勞動安全衛生預評價報告和初步設計文件、資料;
(四)施工單位應當按照審查批準的設計文件進行施工,並對勞動安全衛生設施的施工質量負責。
工程項目的勞動安全衛生設施的設計審查和竣工驗收,必須有勞動、衛生等行政部門和工會參加。設計審查不合格的,不得施工;竣工驗收不合格的,不得投產使用。
Ⅳ 安徽省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保障和規范工會勞動法律監督,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工作。
本條例所稱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是指工會依法對用人單位遵守勞動法律、法規、規章,保障職工合法權益情況進行的有組織的群眾監督。第三條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工作應當遵循依法監督、客觀公正、依靠群眾、平等協商、密切合作的原則。第四條縣級以上地方總工會負責組織、指導、協調和實施本行政區域內的工會勞動法律監督。
產業工會、開發區(工業園區)工會組織、鄉鎮(街道)工會組織負責指導、協調和實施本產業、本區域內的工會勞動法律監督。
基層工會負責實施本單位的工會勞動法律監督。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政府目標責任考核體系,完善政府與同級工會聯席會議制度,支持工會依法實施工會勞動法律監督。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制定涉及職工勞動權益的政策及處理涉及職工勞動權益的重大問題時,應當聽取同級地方總工會的意見。
對開展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工作成績顯著的單位、工會組織和個人,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發展改革、公安、司法行政、住房城鄉建設、衛生健康、應急管理、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支持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工作,與同級地方總工會實現勞動法律法規執行和監督工作情況的信息共享。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應當會同同級地方總工會和企業聯合會、工商業聯合會等企業代表組織,組成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共同研究解決有關工會勞動法律監督的重大問題。第七條工會與用人單位應當建立集體協商制度,定期就涉及職工合法權益事項進行溝通和協商,加強對勞動糾紛的事前預防和協商解決。第八條用人單位應當遵守勞動法律法規,接受和配合各級工會依法實施勞動法律監督。
工會應當教育職工遵守勞動法律法規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引導職工依法依規表達訴求。第九條新聞媒體應當宣傳與工會勞動法律監督相關的法律法規及其實施情況,加強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侵犯職工合法權益行為的輿論監督。第二章監督組織及其職責第十條各級工會設立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在同級工會領導下開展勞動法律監督具體工作,並接受上級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的業務指導。
會員不足二十五人的基層工會,可以在工會會員中推選二至三名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組成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小組,承擔本單位的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工作。第十一條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由主任和二名以上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組成。主任由同級工會主席或者副主席擔任,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從工會會員中推選產生,應當有適當比例的女性。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任期與同級工會任期相同。
縣級以上地方總工會、產業工會、開發區(工業園區)工會組織、鄉鎮(街道)工會組織可以聘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律師等作為本級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特邀監督員,參與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工作。第十二條縣級以上地方總工會、產業工會、開發區(工業園區)工會組織、鄉鎮(街道)工會組織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履行下列職責:
(一)組織開展勞動法律法規宣傳,指導和支持下級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工作;
(二)受理、交辦對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侵害職工合法權益行為的投訴和舉報,根據情況及時組織調查、協商和處理;
(三)提請地方總工會向同級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有關部門發出《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建議書》;
(四)對職工依法申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和提起訴訟提供幫助;
(五)向同級工會和上一級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報告監督工作情況,辦理上級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交辦的事項。第十三條基層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履行下列職責:
(一)組織開展勞動法律法規宣傳,對所在單位遵守勞動法律法規情況進行監督;
(二)受理對所在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侵害職工合法權益行為的投訴和舉報,接受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的報告,組織調查、協商和處理,必要時向同級工會提出處理建議;
(三)提請同級工會向用人單位發出《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意見書》;
(四)向同級工會和上一級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報告監督工作情況,辦理上級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交辦的事項。
未設立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的基層工會,由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小組參照前款規定履行職責。
Ⅳ 安徽省勞動力市場管理條例(2004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發展和規范勞動力市場,保護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促進就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勞動者求職就業、用人單位招用人員、職業介紹機構從事職業介紹活動。第三條本條例所稱用人單位,是指各類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及與勞動者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第四條勞動力市場應當遵循平等競爭、雙向選擇、公開公正、誠實信用的原則。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勞動力就業工作的領導,積極培育和發展勞動力市場,建立、健全就業機制,完善就業服務體系,開展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促進勞動力資源的開發、利用和合理配置。第六條各級人民政府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積極組織開展公共就業服務,發展多種類型職業介紹機構,為勞動者就業和用人單位招用人員服務。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勞動力市場的管理工作。
工商、公安、財政、物價、稅務、民政等部門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對勞動力市場進行監督管理。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和工會組織依法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第八條對違反本條例的行為,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有權檢舉、控告。第二章求職就業第九條勞動者年滿十六周歲,有勞動能力,符合法律規定條件,可以通過職業介紹機構介紹或直接聯系用人單位等渠道求職。第十條勞動者求職時應出示本人身份證件,如實介紹本人情況。第十一條勞動者就業前,應當接受必要的職業教育或職業培訓。初中、高中畢業生就業前應參加勞動預備制培訓。
從事國家規定須持證上崗的職業、工種的,必須先經過培訓,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第十二條在法定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且有就業要求的城鎮失業人員,應到當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舉辦的職業介紹機構辦理失業登記。
失業登記辦法由省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另行規定。第三章招用人員第十三條用人單位依法享有用人自主權,可以通過下列途徑招用人員:
(一)委託職業介紹機構;
(二)參加勞動力交流洽談活動;
(三)利用勞動力市場信息網路發布招用信息;
(四)通過大眾傳播媒介發布招用信息;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途徑。第十四條用人單位向社會公開招用人員,應當發布招用人員簡章。招用人員簡章包括下列內容:
(一)用人單位基本情況;
(二)招用人員數量、工種和錄用條件;
(三)用工形式、用工期限;
(四)勞動報酬和社會保險福利待遇;
(五)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
(六)依法應當發布的其他內容。
用人單位委託職業介紹機構招用人員,應當出示單位介紹信、營業執照(副本)或其他法人登記文件、經辦人身份證件和招用人員簡章。
用人單位應當定期向當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報告空崗情況,並接受空崗調查。第十五條用人單位招用港澳台人員和外籍人員,依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第十六條用人單位招用人員,除國家規定不適合從事的工種或者崗位外,不得以性別、民族、種族、宗教信仰為由拒絕錄用或者提高錄用標准。第十七條用人單位錄用人員後,應當自錄用之日起與被錄用人員依法簽訂勞動合同,三十日內到當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辦理錄用備案手續和就業登記。
勞動合同可以約定試用期,試用期包括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勞動合同期限在六個月以下的,試用期不得超過十五日;在六個月以上一年以下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三十日;在一年以上兩年以下的,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十日;在兩年以上的,試用期最長不超過六個月。用人單位對同一個被錄用人員只能試用一次。
合同期間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用人單位與職工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後,應當於七日內到當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辦理備案手續。第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依法為被錄用人員辦理社會保險手續,並接受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的監督檢查。第十九條用人單位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提供虛假招聘信息;
(二)非法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
(三)招用無合法證件的人員;
(四)向求職人員收取招聘費用;
(五)向被錄用人員收取保證金或抵押金等;
(六)扣押被錄用人員的身份證等證件;
(七)委託未取得職業介紹許可證的機構招用人員;
(八)與職業介紹機構串通,從事騙取財物等違法活動;
(九)其他違法行為。
Ⅵ 安徽省企業勞動爭議處理辦法
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本省境內各類企業與其職工之間發生的符合《條例》第二條規定的勞動爭議。第三條處理勞動爭議,應當根據合法、公正、及時處理和著重調解的原則,依法維護勞動爭議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第四條企業與職工為勞動爭議案件的當事人。
具備法人資格的企業,由其法定代表人或委託人參加調解或仲裁活動;不具備法人資格的企業,由其主要負責人或委託人參加調解或仲裁活動。第五條勞動爭議當事人職工一方人數在三人以上,並有共同理由,應當推舉代表參加調解或仲裁活動。代表人數由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或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確定。第六條勞動爭議發生後,當事人雙方應當協商解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調解或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第七條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以下簡稱調解委員會)依照《條例》第七條至第九條的規定設立。
設有分廠(分公司、分店)的企業,可以在總廠(總公司、總店)和分廠(分公司、分店)分別設立調解委員會。
沒有建立工會的企業,可以由所在地地方工會或者行業工會負責召集職工大會,推舉產生調解委員會職工一方的代表。第八條企業應當支持調解委員會的工作,並在物質上給予幫助。第九條調解委員會調解勞動爭議,按照《條例》第十條、第十一條和本辦法的規定執行。
有條件的鄉鎮根據工作需要,可以設立勞動爭議調解小組,依照《條例》和本辦法的規定處理本行政區域內的勞動爭議。第十條省、地、市、縣及市轄區設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仲裁委員會)。仲裁委員會依法獨立行使勞動爭議仲裁權。上級仲裁委員會負責指導、監督下級仲裁委員會工作。各級仲裁委員會向同級人民政府負責並報告工作。第十一條各級仲裁委員會由同級勞動行政部門、工會、經貿委(計經委)的代表五人以上、九人以下單數組成。仲裁委員會主任由勞動行政部門負責人擔任。
仲裁委員會的設立及委員的確認為更換,必須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第十二條勞動行政部門設立的勞動爭議處理機構為仲裁委員會辦公室(以下簡稱仲裁辦事機構),負責仲裁委員會的日常工作,仲裁辦事機構應配備適應仲裁工作需要的專職仲裁員。第十三條市、縣仲裁委員會管轄本行政區域內發生的除上級及市轄區仲裁委員會管轄范圍以外的勞動爭議;市轄區仲裁委員會管轄本行政區域內區屬企業發生的勞動爭議;地區仲裁委員會管轄所在地直屬企業、中央、部隊駐皖企業、省屬企業發生的勞動爭議;省仲裁委員會管轄在全省具有重大影響和跨省、地、省轄市的勞動爭議,以及它認為應當受理的其他勞動爭議。第十四條仲裁委員會發現受理的勞動爭議案件不屬於自己管轄的,應當移送有管轄權的仲裁委員會,受移送的仲裁委員會應當受理。
受移送的仲裁委員會認為受移送的案件不屬於自己管轄的,應報請上一級仲裁委員會指定管轄,不得自行移送。第十五條仲裁委員會之間因管轄權發生異議,應當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最先收到申訴書的仲裁委員會報請共同的上一級仲裁委員會指定管轄。第十六條當事人申請仲裁,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有管轄權的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當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超過規定的申請仲裁時效的除外,但最長不得超過一年。第十七條仲裁委員會處理勞動爭議,實行仲裁員、仲裁庭制度。
省仲裁委員會負責對本省調解員、仲裁員的培訓、考核、資格認定和發證工作,具體辦法另行制定。取得仲裁員資格者,方可擔任專職或兼職仲裁員。第十八條仲裁委員會處理勞動爭議,實行一案一庭制。仲裁庭由仲裁員三人或五人組成,其中首席仲裁員一名。首席仲裁員由仲裁委員會委託仲裁辦事機構負責人指定。仲裁委員會主任或者委員參加仲裁活動,由其擔任首席仲裁員。仲裁庭設書記員一名。
對事實清楚,案情簡單的勞動爭議,由仲裁辦事機構負責人指定一名專職仲裁員獨任處理。第十九條對重大、疑難的勞動爭議案件,調解不成或者經仲裁庭合議難以作出裁決時,可以提請仲裁委員會決定。仲裁委員會的決定,仲裁庭必須執行。
Ⅶ 安徽省工資支付規定(2014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的工資支付行為,保護勞動者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促進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規定。
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規定執行。第三條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經濟效益,依法自主確定本單位的工資分配方式和工資水平。第四條用人單位支付工資應當遵循誠實信用、按時足額的原則,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以下簡稱勞動保障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工資支付活動的指導和監督管理。
發展改革、住房城鄉建設、經濟和信息化、商務、國資監管、工商、稅務等部門和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協助勞動保障部門對工資支付活動實施監督。第六條工會組織應當幫助、指導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依法約定和支付工資。工會組織或者職工代表與用人單位簽訂集體合同應當有工資支付事項。
勞動保障部門應當會同工會組織、企業代表組織,通過勞動關系三方協商機制,研究解決工資支付中的問題,維護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第二章工資支付一般規定第七條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本規定製定工資支付制度,並告示本單位全體勞動者。工資支付制度應當包括工資項目、標准及其確定、調整方法;工資支付的周期和日期;加班、延長工作時間和特殊情況下的工資及支付辦法;工資的代扣、代繳及扣除事項等。第八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在勞動合同中約定與其崗位相對應的工資標准及支付辦法。約定的工資標准,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勞動合同履行地與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准不一致的,適用有利於勞動者的標准。第九條用人單位應當以貨幣形式支付勞動者工資,不得以實物或者有價證券支付。第十條用人單位應當按照約定的日期支付勞動者工資,至少每月支付一次。遇法定節假日或休息日,應當提前在法定節假日或休息日最近的工作日支付。
實行周、日、小時工資制的,工資支付周期可以按周、日、小時確定;實行年薪制或者按考核周期支付工資的,用人單位應當每月預付部分工資,年終或者考核周期屆滿時應當付清;實行計件工資制或者以完成一定任務計發工資的,工資支付周期可以按計件或任務完成情況約定,但支付周期超過1個月的,用人單位應當每月預付部分工資。
前款用人單位預付的部分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第十一條用人單位應當書面記錄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應發項目及數額、實發數額、支付日期、支付周期、依法扣除項目及數額、領取者的姓名等內容,並保存2年以上備查。
用人單位應當將工資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並提供工資清單。勞動者實際取得的工資與工資清單以及用人單位的工資支付記錄應當一致。
用人單位可以委託銀行業金融機構代發工資。委託銀行業金融機構代發工資的,應當在約定的工資支付日前將勞動者工資足額存入其本人銀行賬戶。第十二條用人單位可以按照有關規定從勞動者工資中代扣下列款項:
(一)勞動者應當繳納的個人所得稅;
(二)勞動者個人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
(三)法律、法規規定或者雙方約定應當代扣的其他款項。第十三條因勞動者過錯造成用人單位直接經濟損失依法應當賠償的,用人單位可以從其工資中扣除賠償費,但應當提前書面告知勞動者;未書面告知的,不得扣除。扣除賠償費後的月工資余額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第十四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其期間的工資:
(一)事假;
(二)無正當理由不提供勞動;
(三)由於勞動者本人的原因中止勞動合同。第十五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終止或解除勞動關系時,用人單位應當一次付清勞動者的工資。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第三章工資支付特別規定第十六條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加班或者延長工作時間,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勞動者加班或者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
(一)工作日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的150%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勞動者本人日工資或者小時工資的200%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節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勞動者本人日工資或者小時工資的300%的工資報酬。
Ⅷ 安徽省最低工資規定(2016)
第一條為了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保障勞動者個人及其家庭成員的基本生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規定。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簡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規定。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規定執行。第三條本規定所稱最低工資標准,是指省人民政府規定的,在勞動者提供正常勞動的條件下,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最低報酬的標准。
本規定所稱正常勞動,是指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或者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時間內從事的勞動。勞動者在國家和省規定的年休假、產假、計劃生育手術假、探親假、婚喪假等假期內休假,以及在工作時間內依法參加社會活動,視為提供正常勞動。第四條最低工資標准分為月最低工資標准、小時最低工資標准兩種形式。
月最低工資標准適用於全日制勞動者;小時最低工資標准適用於非全日制勞動者。第五條月最低工資標準的確定和調整,主要參考當地的下列因素:
(一)社會平均工資水平;
(二)勞動者及其贍養人口的最低生活費用;
(三)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四)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就業狀況。
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的確定和調整,在參考前款規定因素的基礎上,還應當參考非全日制勞動者在工作穩定性、勞動條件、勞動強度、福利等方面與全日制勞動者之間的差異。第六條最低工資標準的確定和調整,應當按照下列程序進行:
(一)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會同統計、物價等部門和省總工會、企業聯合會、工商業聯合會,在測算相關因素的基礎上,擬訂全省各市、縣最低工資標准方案。
(二)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將全省各市、縣最低工資標准方案送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徵求意見;必要時,聽取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代表的意見。
(三)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根據各方意見,對全省最低工資標准方案修改完善後,報省人民政府批准。
各級人民政府網站、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網站和安徽日報,應當向社會公布省人民政府批準的最低工資標准。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應當以適當形式向本行政區域內的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宣傳最低工資標准。第七條最低工資標准每兩至三年至少調整一次。第八條在勞動者提供正常勞動的條件下,用人單位支付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實行計件工資、提成工資等工資形式的用人單位,應當確定合理的勞動定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第九條以勞務派遣形式用工的,勞動合同期內的被派遣勞動者無工作期間,勞務派遣單位支付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工資。第十條在確定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是否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時,下列項目不計入用人單位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
(一)延長工作時間工資;
(二)中班、夜班、高溫、低溫、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環境、條件下的津貼;
(三)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個人依法繳納的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
(四)用人單位支付給勞動者的伙食、交通、通訊、培訓、住房補貼;
(五)用人單位支付給勞動者的一次性獎勵;
(六)用人單位按照國家規定為勞動者提供的其他福利待遇。第十一條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依法對用人單位執行最低工資標准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發現違法行為或者接到勞動者舉報、投訴的,應當依法處理。第十二條工會組織依法對本規定執行情況進行監督,發現用人單位違反本規定的,有權要求用人單位改正。用人單位拒不改正的,工會組織可以提請當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依法處理。第十三條勞動者對用人單位違反本規定的行為,有權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舉報或者投訴。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執行最低工資標准發生勞動爭議的,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或者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或者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第十四條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責令限期支付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差額部分。超過限期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下列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超過限期10日以內的,賠償金數額為應付金額的50%;
(二)超過限期10日以上不滿20日的,賠償金數額為應付金額的70%;
(三)超過限期20日的,賠償金數額為應付金額的100%。
用人單位拒不依照前款規定支付最低工資標準的差額、加付賠償金的,由作出責令支付決定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按每拒付1名職工罰款2000元的標准給予行政處罰。
Ⅸ 安徽省勞動法實施細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國務院令第535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 為了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以下簡稱勞動合同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各級人民政府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行政等有關部門以及工會等組織,應當採取措施,推動勞動合同法的貫徹實施,促進勞動關系的和諧。
第三條 依法成立的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合夥組織和基金會,屬於勞動合同法規定的用人單位。
第二章 勞動合同的訂立
第四條 勞動合同法規定的用人單位設立的分支機構,依法取得營業執照或者登記證書的,可以作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未依法取得營業執照或者登記證書的,受用人單位委託可以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
第五條 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經用人單位書面通知後,勞動者不與用人單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無需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但是應當依法向勞動者支付其實際工作時間的勞動報酬。
第六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 的規定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並與勞動者補訂書面勞動合同;勞動者不與用人單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並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 的規定支付經濟補償。
前款規定的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工資的起算時間為用工之日起滿一個月的次日,截止時間為補訂書面勞動合同的前一日。
第七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個月的次日至滿一年的前一日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 的規定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並視為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的當日已經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應當立即與勞動者補訂書面勞動合同。
第八條 勞動合同法第七條 規定的職工名冊,應當包括勞動者姓名、性別、公民身份號碼、戶籍地址及現住址、聯系方式、用工形式、用工起始時間、勞動合同期限等內容。
第九條 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 第二款規定的連續工作滿10年的起始時間,應當自用人單位用工之日起計算,包括勞動合同法施行前的工作年限。
第十條 勞動者非因本人原因從原用人單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作的,勞動者在原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合並計算為新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原用人單位已經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新用人單位在依法解除、終止勞動合同計算支付經濟補償的工作年限時,不再計算勞動者在原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
第十一條 除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協商一致的情形外,勞動者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 第二款的規定,提出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與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對勞動合同的內容,雙方應當按照合法、公平、平等自願、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協商確定;對協商不一致的內容,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十八條 的規定執行。
第十二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為安置就業困難人員提供的給予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的公益性崗位,其勞動合同不適用勞動合同法有關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規定以及支付經濟補償的規定。
第十三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不得在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 規定的勞動合同終止情形之外約定其他的勞動合同終止條件。
第十四條 勞動合同履行地與用人單位注冊地不一致的,有關勞動者的最低工資標准、勞動保護、勞動條件、職業危害防護和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准等事項,按照勞動合同履行地的有關規定執行;用人單位注冊地的有關標准高於勞動合同履行地的有關標准,且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按照用人單位注冊地的有關規定執行的,從其約定。
第十五條 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於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的80%或者不得低於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80%,並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准。
第十六條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 第二款規定的培訓費用,包括用人單位為了對勞動者進行專業技術培訓而支付的有憑證的培訓費用、培訓期間的差旅費用以及因培訓產生的用於該勞動者的其他直接費用。
第十七條 勞動合同期滿,但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依照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 的規定約定的服務期尚未到期的,勞動合同應當續延至服務期滿;雙方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第三章 勞動合同的解除和終止
第十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勞動合同法規定的條件、程序,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協商一致的;
(二)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的;
(三)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3日通知用人單位的;
(四)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五)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七)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八)用人單位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勞動者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九)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中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十)用人單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十一)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
(十二)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
(十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第十九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勞動合同法規定的條件、程序,用人單位可以與勞動者解除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
(一)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的;
(二)勞動者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三)勞動者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四)勞動者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五)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六)勞動者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單位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七)勞動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八)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九)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十)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十一)用人單位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
(十二)用人單位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
(十三)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後,仍需裁減人員的;
(十四)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第二十條 用人單位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 的規定,選擇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解除勞動合同的,其額外支付的工資應當按照該勞動者上一個月的工資標准確定。
第二十一條 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合同終止。
第二十二條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因任務完成而終止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 的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第二十三條 用人單位依法終止工傷職工的勞動合同的,除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 的規定支付經濟補償外,還應當依照國家有關工傷保險的規定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
第二十四條 用人單位出具的解除、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應當寫明勞動合同期限、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日期、工作崗位、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
第二十五條 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的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 的規定支付了賠償金的,不再支付經濟補償。賠償金的計算年限自用工之日起計算。
第二十六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了服務期,勞動者依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 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不屬於違反服務期的約定,用人單位不得要求勞動者支付違約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約定服務期的勞動合同的,勞動者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一)勞動者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二)勞動者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三)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四)勞動者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單位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五)勞動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二十七條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 規定的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准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第四章 勞務派遣特別規定
第二十八條 用人單位或者其所屬單位出資或者合夥設立的勞務派遣單位,向本單位或者所屬單位派遣勞動者的,屬於勞動合同法第六十七條 規定的不得設立的勞務派遣單位。
第二十九條 用工單位應當履行勞動合同法第六十二條 規定的義務,維護被派遣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第三十條 勞務派遣單位不得以非全日制用工形式招用被派遣勞動者。
第三十一條 勞務派遣單位或者被派遣勞動者依法解除、終止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 、第四十七條 的規定執行。
第三十二條 勞務派遣單位違法解除或者終止被派遣勞動者的勞動合同的,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八條 的規定執行。
第五章 法津責任
第三十三條 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有關建立職工名冊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處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四條 用人單位依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或者應當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而未支付的,勞動行政部門應當責令用人單位支付。
第三十五條 用工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和本條例有關勞務派遣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和其他有關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以每位被派遣勞動者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給被派遣勞動者造成損害的,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第六章 附 則
第三十六條 對違反勞動合同法和本條例的行為的投訴、舉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依照《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的規定處理。
第三十七條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爭議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規定處理。
第三十八條 本條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