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張弘行政法

張弘行政法

發布時間: 2022-08-11 06:31:20

1. 張弘的法學專著

行政解釋論:作為行政法之適用方法意義探究/張弘,2007-5-1版
選擇視角下的行政法/張弘,2006-9-1版
內)犯罪預防學(21世紀警官高等教育系列教材)/張弘,2004-3-1

2. 資產重組的特殊目標

一項並購的達成,必須能夠為並購雙方帶來經濟收益。可見,驅動並購的原因是實現並購雙方股東利益的最大化。目前,標准經濟學理論對於企業並購動因的解釋涉及經營協同、管理協同、財務協同效應、規模經濟性、市場競爭動機、資產組合效應、內部化利益、投機性收益等諸多動力因素的影響。
我國上市公司資產重組除了資產重組的一般動機以外,也有自己的特殊動機和目標,這源於我國證券市場的特殊制度安排以及上市公司特殊的股權背景,並由此產生的參與人行為目標的異化。筆者認為在我國上市公司資產重組的特殊目標中,特殊的融資目標、控制權收益目標以及政府意圖是值得去研究和探討的幾個典型的動機目標。 我國企業的融資渠道缺乏,同時在特殊的股權結構、制度安排以及居高不下的市盈率下,股權融資成為一種廉價的融資方式。因此上市資格以及上市公司的再融資資格成了稀缺的資源。有資格的想法保護它,沒有資格的想法得到它,在這種融資資格大戰當中,資產重組活動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一)上市公司配股融資和上市資格的制度安排成了資產重組的根本原因
(二)上市公司為了保護融資資格進行的資產重組活動
1、上市公司業績下滑推動了資產重組的頻繁發生
2、保護融資資格成了上市公司資產重組的重要目的 在大股東具有超強控制權的股權結構中,典型的治理問題表現為大股東和中小股東之間的利益沖突。此時,大股東能夠利用控制權為自己謀取利益,即超過他們所持股份的現金流權利的額外收益,而這一額外收益恰恰是大股東通過各種途徑對其他股東權益侵佔所獲得的。
上市公司股權集中度較高是我國證券市場的一種普遍現象。目前我國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平均持股達到50.81 %。高度集中的股權結構使大股東掌握大量的投票權,通過選舉「自己人「進入董事會,實現對企業的超強控制,從而擁有超過現金流權利的更大控制權收益。
近年來,在我國證券市場中大量披露的大股東利用上市公司過度融資盲目圈錢、大股東違規佔用上市公司資金甚至掏空上市公司、大股東與上市公司之間違反公允價值標準的關聯交易等一系列問題,集中反映出當前我國上市公司所面臨的大股東侵害問題。而且,由於我國證券市場的監管還不完善,對投資者的法律保護有限,大股東通過控制上市公司獲得的控制權收益更為顯著,對投資者的權益侵害程度亦更甚。因此,我們認為,對控制權利益的攫取,是推動我國上市公司並購的重要動因之一。
1.直接佔用上市公司的資金
在我國上市公司當中,大股東侵佔上市公司的資金已經成為不爭的實事。但怎樣去發現、評價我國上市公司大股東佔用資金的狀況,成了比較困難的事情。原因在於,上市公司關聯方佔用資金有「正常」與「不正常」之分。在我國國有企業的改制上市不徹底,上市公司與母公司之間,有千絲萬縷的業務聯系,因此,一定程度的資金佔用是正常的經營後果,而且上市公司把盈餘資金借給母公司使用,獲取利息也是正常的商業行為。因此從會計報表當中很難發現大股東「不正常」使用上市公司的資金到底有多少。
再加上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充分、不詳細,從而增加了調查大股東侵佔上市公司資金狀況中的難度。因此筆者只好通過以下方法,來了解上市公司資金佔用的嚴重程度。
(1) 從已經披露的案例了解
(2) 從「往來款」中了解
從存在「大量資金佔用」的上市公司所披露的股東或關聯方佔用資金情況來看,往來款、暫借款、墊付款、資產重組與關聯交易,是形成資金佔用的五大主要原因。其中「往來款」是形成資金佔用的最主要來源,其中有35.38%的樣本公司的資金佔用是因與大股東或關聯方之間的「有往無來」而沉澱下來。
(3) 從「其他應收款」了解
在上市公司大股東及其關聯方佔用上市公司資金中,「其他應收款」多形成於非經營性業務往來,是大股東或關聯方非正常佔用的最主要的體現,因此,通過「其他應收款」的調查,了解上市公司大股東佔用資金狀況也是可行的。在這方面,張弘(2003)通過對上市公司2002年中期報數據調查發現有161家上市公司的其他應收款占總資產的15%以上,有128家上市公司的其他應收款占凈資產的40%以上。
(4)從證監會的普查了解
從2002年底證監會和國家經貿委聯合召開的「上市公司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經驗交流暨總結大會」上透露的信息顯示,2002年下半年以來普查的1175家上市公司中,S7.S3%的上市公司(676家)存在被大股東佔用巨額資金的現象,被佔用資金合計高達966.69億元,平均每家被佔用資金1.43億元。通過以上方法從側面了解我國上市公司資金被佔用情況,發現大股東資金佔用情況是非常嚴重的。
2.不平等的關聯交易
上市公司和大股東之間的關聯交易本身是中性的,但在我國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價值轉移方式」而加以使用,通過不平等關聯交易可以達到:提高上市公司利潤,粉飾上市公司業績,保護上市公司繼續融資地位,同時反過來也可以達到大股東侵佔上市公司利益的目的。
3.擔保
擔保作為一種企業行為,是社會的一種正常的經濟現象,是一個中性的概念。但是在我國上市公司當中,上市公司違背企業利益最大化原則,不從商業性目的出發,給控股股東借款進行大量的擔保。如果控股股東出現不能按期償還債務,上市公司承擔連帶責任,從而原本經營正常的上市公司被拖入虧損的境地。如ST輕騎」因給集團和其他方的逾期借款提供擔保而陷入經營困境,ST幸福」因擔保問題面臨退市危險等。
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一般先佔用上市公司資金,等上市公司沒有資金可借時,就讓上市公司為大股東的借款進行擔保,從而增加了上市公司的財務風險。這在給大股東大量進行擔保的上市公司中容易看到。
我國上市公司資產重組中的政府意圖
西方國家的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始終停留在彌補市場缺陷的理論框架上,因此西方國家政府主要給企業的並購市場提供公平、公正、透明的制度環境,而不去直接參與企業的兼並重組活動。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並購無疑是一種追求規模和效益的公司行為,公司的兼並重組必須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因此公司的資產重組應以本身的利潤最大化為目的。並購是否獲得規模效益或出現財務協同效應等,是公司自己的事情,政府主要關心重組的結果會不會產生負的外部效應。因此政府不是配置資源的主體,也不是企業制度設計的主體,這里政府的主要職能是依據法律來規范公司的經營行為。
這與我國的政府決策定位有著本質的區別。在我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政府的經濟職能除了彌補市場缺陷以外,還承擔著對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的職責,即,我國政府的行為目標是多元的,包含政治目標(對國防、外交等方面的既定目標)、社會目標(增加社會公眾福利、維護社會秩序)和經濟目標(彌補市場缺陷和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政府的多種目標,使其無法單一地從經濟效率原則出發,來策劃或指導國有企業的並購行為,還必須在一定程度上兼顧其他目標要求。
如果進一步分析我國的政府行為,我們發現在資產重組的目標上,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目標是有差距的。如果中央政府是主要關心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和戰略性調整的話,那麼地方政府可能還要考慮地方的財政、就業等地方經濟利益和政府的政績等因素,並就此出發參與和推動資產重組活動。對於資產重組當中的中央政府行為,筆者准備在本文的第六章加以單獨討論,下面主要探討地方政府行為目的及其後果。
在地方政府目標和意圖方面提醒,有以下幾點值得我們注意:
首先,地方政府參與重組活動是為了保護本地的上市公司及其殼資源。甚至有些地方政府(特別是早期上市公司較多的上海、深圳等地出現了不少虧損上市公司的情況下)推動優質企業去並購上市公司來保護本地的殼資源。它們往往在上市公司資產重組活動當中,以國有資本所有者的身份去推動和插手國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兼並重組活動,甚至由政府親自直接策劃、干預公司並購。
其次,地方政府參與重組活動是為了解決就業等本地的經濟社會問題。在原來的計劃經濟下,市民的許多福利是由國有企業提供的,如「天然的工作權力」、福利分房、公費醫療和養老保險等。但進入轉軌期以後,企業開始將這些問題推向社會,實際上就是推給地方政府。地方政府為了確保一方安定,想盡辦法讓企業繼續負擔原來的就業等責任,那麼它首先想盡辦法讓這些企業活下去,因此地方政府想辦法滿足企業的上市融資條件,讓這些企業通過融資資金養活自己,這樣就可以節約地方財政對虧損企業的補貼,把地方的包袱推給了證券市場。
第三,解決本地的困難企業。比如地方政府通過上市前的重組活動,包裝和整合地方的困難企業,推給證券市場,讓這些企業通過上市圈錢來養活自己。
第四,地方政府參與重組是為了政府官員的政績考慮。地方政府往往通過人為地組建大企業、大集團,人為地消滅國有企業和虧損企業,達到提高政績的目的。
地方政府參與企業資產重組既具有積極的一面又具有消極的一面。在積極性方面,地方政府作為國有企業的控股股東,如果沒有它們的積極參與,企業永遠無法進行兼並重組活動。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在企業重組中,協調各方關系,安置下崗職工,提供優惠政策等方面給企業的重組提供便利的環境。
但由於這種由政府推動的公司並購、重組活動不是公司在市場競爭中出現的自主的利益最大化的行為,而是滲透了大量的政府作為國有資本所有者與社會經濟管理者雙重身份的復雜的政策意圖,使得公司並購的效益目標大打折扣,因此地方政府參與的重組績效往往是低下的。
在我國上市公司資產重組中的政府幹預主要表現在:地方政府出於社會目標的考慮對企業並購附加一些行政性規定,如優勢企業必須妥善安排被並購企業的職工、企業出售收入必須優先安置職工就業等;還有當企業並購涉及到地方經濟利益時,地方政府將進行各種形式的行政干預,如為了保護本地區利益,阻繞跨地區的並購等。這種干預的結果是:第一,上市公司出於自身發展的需要,願意被並購,但地方政府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不願意放棄對公司的控制權,不同意其他行業的公司並購本地區的公司;第二,地方政府出於政績等方面的考慮,勸誘上市公司並購政府所要並購的公司,而不管公司發展的戰略,更不管並購能否
出現協同效應,使得本應經營的很好的企業背上包袱。
事實上,中國目前企業並購中的行政色彩大都來自地方政府,這使得國有企業作為企業並購的主體地位大大降低,這些並購行為很難滿足企業的利潤最大化原則。

3. 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張弘

中國政法大學不掛網公布此類信息。

如有合法需要,

建議直接詢問學校辦公室、教務處。

祝你好運。

4. 周至縣教育局局長

截止今天--2015年8月26日,周至縣教育局局長是張武祥。從周至縣教育網站可看到領導簡介如下:


局長 張武祥:主持縣教育局行政全盤工作,分管人事一科、計財科。

黨委書記 龍建修:主持縣教育局黨委工作,協助局長做好行政工作,分管黨政辦、人事二科、電教站。

副局長 陳育康:分管教育工會、團委、學校後勤服務中心。

副局長 苟曉春:分管安穩信訪辦、規劃建設科、會計核算中心。

副局長 尚雷:分管教育一科、教育二科、體衛藝科、教研室、教育考試中心。

紀委書記 曹陽:主持縣教育局紀委工作,分管監察審計科。

教育總督學 王來亭:分管督導室、考評辦、保健所、學生資助中心、青少年活動中心。

5. 張弘的著作

1.主編《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遼寧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2.專著《具體行政行為論》,遼寧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3.主編《行政許可理論與實務》,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年11月版。
4.參編《國家賠償法教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版。
5.參編《行政訴訟法概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版。
6、主編《行政處罰法通論》,警官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7、專著《民事行政檢察監督的現實剖析與理想構建》遼寧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8、專著《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法》,沈陽出版社2000年版。
9、專著《價值析評與規范擇選---行政訴訟法問題與完善》,當代中國出版社2002年版。
10.專著《行政法學》遼寧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11.參編《行政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12.專著《行政法治理念與制度》,中國經濟出版社2004年版。
13.專著《行政法治的證據要求》,中國經濟出版社2004年版。
14.專著《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遼寧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15.專著《民行檢察監督理論與實務研究》,中國社會出版社2005年版。
16.專著《選擇視角中的行政法》,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6. 張弘的論文

1、論文「論行政訴訟舉證責任」,《經濟與法》1989、8
2、論文「對張某行政訴訟案的剖析」,《經濟與法》1992、1
3、論文「行政訴訟非正常撤訴情況探析」,《公安司法論壇》1992、1
4、論文「行政訴訟代表人訴訟研究」,《經濟與法》1992、6
5、論文「市場經濟下的行政許可」,《經濟與法》1993、9
6、論文「市場經濟下的行政行為」,《公安司法縱橫》1994、1
7、論文「論行政性公司」,《經濟與法》1995、6
8、論文「行政機關下屬機構稱謂行政機關之法律性研究」,《公安司法縱橫》1995、5
9、論文「行政通知初探」,《遼寧教育學院學報》1996、3
10、論文「行政訴訟暗示原告的認定」,《中國刑警學院學報》1997、3
11、論文「行政訴訟附帶行政追償訴訟」,《法律科學》1998増刊
12、論文「政府采購,衣著光鮮」,《中國市場經濟報》1998、4、20
13、論文「聽證代理簡論」,《律師世界》1998、7
14、論文「保障政府機構改革的法律機制及完善」,《遼寧經濟日報》1998、10、1
15、論文「論公民權在行政法中的地位」,《上海市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1998、5
16、論文「行政聲明異議探析」,《遼寧大學學報》1998、8
17、論文「行政程序法治是依法行政的關鍵」,發表在論文集《司法制度改革與訴訟法學》,遼寧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18、論文「具體行政行為模式標准分析」,《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1999、4
19、論文「具體行政行為與抽象行政行為劃分標准」,發表在論文集《法制現代化與司法制度的改革》,遼寧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20、論文「行政機關強制執行與申請人民法院執行行為性質及關系論」,《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0、1
21、論文「民事行政檢查監督的定位分析」,《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0、2
22、論文「國家行政追償權探析」,《遼寧教育學院學報》2000、3
23、論文「學校成為行政訴訟被告的法律分析」,《中國教育報》2000、6、11
24、論文「論行政復議終局選擇評析」,《行政論壇》2001、8。
25、論文「論行政告知制度若干法律問題剖析」,《經濟與法》2001、1
26、論文「WTO與行政法的完善」,《經濟與法》2001年。
27、論文「關於行政公訴制度的構想」,《中國刑警學院學報》2001、2。
28、論文「行政強制執行若干問題探析」,《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1、4
29、論文「行政規制完善與創新論綱」,《經濟與法》2002、1
30、論文「行政合同特權與法律控制」,《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2、2
31、論文「抽象行政行為納入行政訴訟之可行性」,《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2、4
32、論文「行政許可的雙重作用、問題及立法完善」,《行政論壇》2002、4
33、論文「行政法治的制度條件」,《經濟與法》2002、4
34、論文「取消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建立行政執行制度」,《法治論叢》2002、6
35、論文「行政法治的基本精神」,《經濟與法》2002、11
36、論文「面對概念沖突的行政行為」,《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03、3
37、論文「中外公務員制度比較及我國之完善」,《社會》2003、5
38、論文「行政賠償制度完善論綱」,《社會》2003、7
39、論文「行政壟斷的現況分析與立法控制」,《經濟與法》2003、7
40、論文「行政訴訟起訴期限研究」,《法學》2004、2
41、論文「關於具體行政行為與抽象行政行為劃分存在價值的幾點思考」,《遼寧公安司法管理部學院學報》2004、2
42、論文「行政權概念沖突與重新認識確立」,《遼寧大學學報》2004、3
(被人大復印資料2004年第3期轉載)
43、論文「司法聽證的構建」,《中國刑事法雜志》2004、2
(被人大復印資料2004年第4期轉載)
44、論文「行政復議機構獨立設置之我見」,《行政論壇》2004、6
45、論文「科學發展觀視野下的法治」,《法學》2005、4
46、論文「行政權不可推定與行政權法定的實現」,《遼寧大學學報》2005、3
47、論文「行政取證行為補償制度之研究」,發表在論文集《修憲之後的中國行政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版。
48、論文「侵犯人身權犯罪中的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研究」,《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6、1
49、論文「我國行政即時強制制度的設想與建議」,《行政論壇》2006、1
50、論文「論先行登記保存之不可訴性」,《行政法學研究》2006、3
51、論文「依法行政新解」,《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學報》2006、3
52、論文「公正抑或效率------我國行政程序法的目標模式問題研究」,《學術探索》2006、5
53、論文「行政決定轉化為行政合同的必要性」,《山西省委黨校學報》2006、5
54、論文「人民檢察院行使行政復議權之我見」,《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6、5
55、論文「對擴大行政訴訟原告資格的思索」,《長白學刊》2006、5
56、論文「警察權擴張的理性分析」,《當代法學》2006、6
57、論文「建議立法上取消具體行政行為與抽象具體行政行為的劃分」,《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6、6
58、論文「行政登記行為辨析」,《行政與法》2006、9
59、論文「行為抑或利益------行政聽證的適用范圍考量」,《學術論壇》2006、10

7. 張弘的介紹

張弘,男,遼寧省岫岩縣人,畢業於西南政法學院法律系,遼寧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熱點內容
法國民法典離婚 發布:2025-01-21 02:18:53 瀏覽:992
承諾製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21 02:14:31 瀏覽:444
廣告公司法 發布:2025-01-21 02:11:33 瀏覽:751
民法通則83條內容 發布:2025-01-21 02:03:26 瀏覽:975
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指定執行 發布:2025-01-21 01:30:39 瀏覽:209
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條件關鍵 發布:2025-01-21 01:01:34 瀏覽:438
鉅沃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1-21 00:55:41 瀏覽:951
勞動法提前解約賠償 發布:2025-01-21 00:46:09 瀏覽:84
法院涉案款項 發布:2025-01-21 00:39:47 瀏覽:46
合同法代理制度 發布:2025-01-21 00:16:04 瀏覽: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