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曹

行政法曹

發布時間: 2022-08-12 11:41:58

⑴ 神探狄仁傑里法曹和銀曹是什麼官職

決曹掾、史:決曹,又名賊曹、法曹,相當於縣公安分局+縣人武部,掌管一縣的社會治安和民兵訓練。功曹掾為正職(百石俸),功曹史為副職(斗食俸)。由縣令、長直接聘任。

銀曹相當於財政局長

在日本,法官、檢察官和律師總稱為「法曹」,被譽為「法制建設上的三根支柱」。三者的地位甚高但對其資格的要求也很嚴,要進入「法曹」的行列,必須經過專門的培訓,並通過國家考試。
回答者: 最是無情帝王辛 - 副總裁 十一級 10-12 09:13
譙周就曾經用曹字來糊弄劉蟬,在今雲南地區錯雜散居著許多部落,名號繁多。就種族來說,主要有白蠻和烏蠻。從七世紀初葉到中葉,烏蠻部落不斷向洱海地區遷移,它們征服了當地的白蠻,建立了六個詔。烏蠻稱王為詔,六詔就是六個王國。南詔王姓蒙,始祖叫蒙舍龍。公元653年,舍龍子龍獨邏開始建詔,並依附於唐朝。到南詔王皮邏閣時,漸次消滅了其他各詔,建立了統一的南詔國,定都太和城(大理市南)。自唐玄宗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冊封皮邏閣為雲南王起,到唐昭宗天復二年(公元902年)鄭氏建立大長和國止,南詔在西南地區立國160餘年。南詔王是一國的最高統治者。其下設有清平官6人以襄理政務,相當於宰相。大將軍12人,參議決定軍政大事。清平官中有1人為內算官,兩人為副,代理南詔王判押處置文書。《舊唐書;南詔蠻傳》載,異牟尋時,以鄭回為清平官,「事皆咨之,秉政用事。余清平官5人,事回卑謹。或有過,回輒撻之」。此外,還有外算官2人,由清平官或大將軍兼領,負責處理「六曹」事務。「六曹」是兵曹、戶曹、客曹、法曹、士曹、倉曹,主管境內實際政務。九世紀以後,「六曹」擴大為「九爽」,「九爽」的職掌,據《新唐書;南詔傳上》記載是:幕爽主兵,琮爽主戶籍,慈爽主禮儀,罰爽主刑法,勸爽主官民,厥爽主工作,萬爽主財用,引爽主客,禾爽主商賈。所謂「爽」,就是唐朝中央行政機構「省」的譯音。

銀曹相當於財政局長

在日本,法官、檢察官和律師總稱為「法曹」,被譽為「法制建設上的三根支柱」。三者的地位甚高但對其資格的要求也很嚴,要進入「法曹」的行列,必須經過專門的培訓,並通過國家考試。
呵呵

⑵ 長史文案主薄法曹這些官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

法曹相當於現在的法官、檢察官和律師;主簿相當於現在的領導秘書;文案相當於現在的辦公室文員;長史相當於現在的秘書長,詳情如下:

1、法曹

古代司法機關或司法官員的稱謂。《新唐書·百官志》:「法曹,司法參軍事,掌鞫獄麗法,督盜賊,知贓賄沒入。」

2、主簿

各級主官屬下掌管文書的佐吏。魏、晉以前主簿官職廣泛存在於各級官署中;隋、唐以後,主簿是部分官署與地方政府的事務官,重要性減少。

3、文案

本意是指放書的桌子,後來指在桌子上寫字的人。現在指的是公司或企業中從事文字工作的職位,就是以文字來表現已經制定的創意策略。文案是一個與廣告創意先後相繼呈現的表現過程、發展過程與深化過程,多存在於廣告公司,企業宣傳與新聞策劃工作等。

4、長史

長史最早設於秦代,當時丞相和將軍幕府皆設有長史官,相當於秘書長或幕僚長,將軍下的長史亦可領軍作戰,稱作將兵長史,(著名的班超即是將兵長史),除此之外,邊地的郡亦設長史,為太守的佐官。

(2)行政法曹擴展閱讀

部分古代官職和現在的對比:

1、太守戰國稱郡守,漢改太守,為一郡的行政最高長官。秦分三十六郡,比縣大。相當於現在的省轄市市長。

2、刺史漢武帝分全國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軍政大權。相當於省(市)長兼省(市)軍(分)區司令員。

3、京兆尹西漢京畿地方行政長官,京兆特指現,京兆尹相當於首都市長。

4、太尉秦至宋均有設置,為全國軍政首腦。相當於國防部部長。

5、廷尉執掌法律、主審要案的大臣。相對最高法院院長。

6、吏部尚書掌管全國文武官吏考核賞罰。相當於組織部部長。

7、光祿大夫皇帝身邊顧問之臣。相當於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委。

8、中書令掌管皇帝命令發布。相當於「兩辦」秘書長。

9、尚書令參議大政,綜觀政務,百官之長。相當於總理。

⑶ 中國古代法律制度的歷代行政法規

中國古代統治者也用法律作為管理行政機構和官吏的一種手段。歷代都制定了一些關於行政機構設置、職掌和官制的行政法規。中國古代雖然把各種律令混合制訂在一起,但唐以後也有單行的行政法典。
先秦夏代適應奴隸制的需要,隨著權力機構的建立,產生了最初形態的行政法制。商代,「齊之以禮,齊之以刑」,禮法構成商王朝行政法的重要內容。但是,夏、商時期對政府機構的管理基本是以習慣法為主,「以言代法」,以吏代法。
西周時期的《周禮》(亦稱《周官》)中載有《六官》、《六典》之篇。《六官》即《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考工記》6篇。《六典》即治典、禮典、教典、政典、刑典、事典。六官各掌一典。其中,治、教、禮、事四典實為行政法的內容。從此,奠定了中國古代行政法的基礎。
秦漢秦代建立了中央集權的統一封建國家,加強了對政府機構及官吏的管理。《秦律》中的《置吏律》、《效律》等是關於職官建制、任免、銓選、考核之法;《內吏雜律》是關於京官政務之法規;《行書律》是有關公文規定的法規;《傅律》、《田律》、《金布律》、《徭律》以及《工律》等,是有關經濟、手工業的行政管理法規,內容十分豐富,充分顯示了統一封建國家行政管理制度的特色。
漢代確立了三公九卿制度和職官法,尚書台六曹體制的建立,奠定了整個封建社會六部制度的基礎。漢代對各種機構的員額和職權都有明確規定。如對皇帝的詔令必須忠實執行;官吏泄漏機密者,要免職;官吏受賄或保管官府財物自盜者,定罪後仍再犯者,要處死等。
隋唐宋元行政法的重大發展是在隋、唐。隋、唐將晉代就正式列為國家法律的「違制」律改為「職制」。它是對各級官吏違反編制及失職行為的處分規定。唐代編纂的《唐六典》是中國古代最早的較為完整的行政法典。它按照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分制,明確規定了國家各級行政機構的規范、官吏的編制、職責許可權以及對官吏選拔、考核、獎罰等行政管理制度。典律分野是《唐六典》的一大發展,「律之正罪,典以范政」,是中國古代行政法發展的結晶。唐以後,宋代有官修法典《慶元條法事類》,元代有《元典章》等。宋、元行政法典仍以六部為例,仿《唐六典》,它與前代有別的是注重官吏法的修制和民族行政法的制定,因而具有其特色。
明清兩代是中國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高度發展的時期。它集歷代行政法之大成,對行政法典法規的制定更為系統化、規范化。明清仿《唐六典》制定了《明會典》與《清會典》。「會典」之名始於明代,即典章會要之意。《明會典》體例以六部官制為綱,分述各行政機構的職掌和事例。其記載有關章典制度,凡明史所未載者,會典均有交待。萬曆《御制重修明會典序》中說:「輯累朝之法令,定一代之章程,鴻綱細目,燦然具備。」《清會典》記載了清代開國至光緒各級行政機構的職掌、事例和活動原則。它採用以官為典,以職立官,有典有例的分合序列。清代的官員都得以會典來執法。正如《續修大清會典序》中所說:「會典所載,皆百臣奉行之政令。」
司法審判機關中國古代司法、行政往往不分,行政機關兼行審判權,審判權受皇權左右,成為中國封建司法制度的一個基本特點。
先秦秦以前沒有專設司法機關,只是設官理刑。夏有大理,商周有司寇。因古代兵刑不分,往往軍事長官又是司法長官。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先後設置掌握獄訟的最高法官,秦稱「廷尉」,齊稱「大理」,楚稱「廷理」。
秦統一的秦王朝建立後,「廷尉」列為九卿之一,作為中央司法機關的長官,負責審理皇帝交辦的案件和地方移送的疑難案件。秦地方無專門的司法機關,郡守、縣令兼行審判權,可自行處理一般案件。
漢代中央仍以廷尉(又稱大理)為最高司法長官,地方司法機關與秦基本相同。漢在司法制度方面也有一些變化,尚書台設立後,其中的三公曹(西漢時)、二千石曹(東漢時),亦掌有一定的司法權,分割了廷尉的一部分職權。
三國兩晉南北朝這一時期的司法制度基本沿襲漢制,又有所發展。中央司法機關一般仍稱廷尉。北齊沿稱大理寺,機構日趨擴大。這一時期的地方司法機構仍與行政機構合而為一,司法權由郡太守、州刺史和縣令等各級行政長官掌握。
隋唐以大理寺主管審理、判決朝廷百官犯罪與京師徒刑以上案件及地方移送的死刑疑案。刑部為中央司法行政機關,主管司法行政,負責審核大理寺及州縣審判案件。御史台為中央最高監察機關,負責監督大理寺和刑部的司法活動,亦參與某些案件的審判。唐朝時,每遇重大案件,皇帝通常命令大理寺卿同刑部尚書、御史中丞共同審理,稱作「三司推事」。隋唐時期的地方的司法仍由行政機關兼理。
宋代司法機關不斷擴大,職權分散。於中央司法機關大理寺和刑部之外,皇帝在宮中增設審刑院,掌審議大理寺上報的案件。宋神宗時,取消審刑院,其職權劃歸刑部。地方司法仍由州(與州同級的有府、軍、監)和縣兩級行政機關兼理。
遼代司法體制,契丹部落很早就設有世襲決獄官,由軍事首領夷離堇兼理司法。契丹國建立後,於太祖神冊五年(920年)置夷離畢院,以夷離畢為北面官,「北面治宮帳、部族、屬國之政」,專掌契丹等北方少數民族行政與司法事務。遼太宗以後,又仿效唐宋制度,置大理寺、御史台等南面官,「南面治漢人州縣、租調、車馬之事」,專掌漢族地區行政與司法事務。因此,其行政及司法制度都分為兩個系統。
遼聖宗時期,開始任用漢人執掌司法,試圖縮小契丹與漢人司法制度的差異,消除民族隔閡。
金代初期沒有專門司法機構,各級軍政長官兼理司法。熙宗改革後,司法制度大多仿效漢制,但又具有民族特色。中央設刑部、大理寺、御史台等司法機構,其官員分別由女真人、漢人、契丹人擔任,並設譯史充當翻譯,以解決斷案中語言不通的問題。地方仍沿襲宋制,由行政機關兼理司法。章宗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各路設提刑司,作為中央的司法派出機構,執掌司法事務。
元代統一全國後,於中央設刑部、御史台,並將大理寺改為大宗正府。泰定帝時,將審判權分別歸刑部和地方政府。蒙古人犯罪,只由宗正府審理。元代州縣兼掌司法,路則在總管府下設立推官,專理刑獄。
明清兩代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日益強化,司法權更趨集中、完善。於中央設都察院、刑部、大理寺,合稱「三法司」,分典刑獄。都察院掌糾察,刑部主審訊,大理寺主掌復核,成為專司駁議的慎刑機關。對重大案件實行「三司會審」,清稱「九卿會審」,標志著皇帝對司法權的嚴格控制。明代的錦衣衛和東、西廠,亦握有廣泛的司法權。清代專門設立了承審滿人訴訟的司法機構,並將司法管轄深入到少數民族地區,中央理藩院專設理刑司,負責對少數民族案件的審判。

⑷ 職官制度「十三曹」指的是什麼

十三曹是漢丞相直轄下的十三個辦事機構,有些類似於丞相的大秘書處,「曹」大概相當於現在國務院的一個司。具體為:一西曹,主管府史署用。二東曹,主管包括軍吏在內的二千石長吏的遷除。二千石是當時最大的官,地方上的太守以及中央的卿都是這個級別。三戶曹,主管祭祀農桑。四奏曹,管理政府一切章奏,大致相當於唐代的樞密院,明代的通政司。五詞曹,主管詞訟,即負責法律民事部分。六法曹,掌郵驛科程,類似於現在的交通部,科程是指交通燈時限及量限等。七尉曹,主管卒曹轉運,是管運輸的,相當於清代的漕運總督。八賊曹,管輯拿盜賊。九決曹,主管罪法。這兩曹所管屬於法律之刑事方面。十兵曹,管兵役。十一金曹,管貨幣鹽鐵。十二倉曹,管倉谷。十三黃閣,主管簿錄眾事。從十三曹的具體負責事項可以看出來,這十三曹要處理全國政治、經濟、司法等各個領域的事情,儼然是全國行政的總機關。由此可以看出我國漢代皇權和相權的分工已經相當明確了

⑸ 司法考試各科哪些老師講得好

民法曹興明老師。老師上課風趣幽默,能將知識點講得通俗易懂,同時又都踩中重點,考前兩個月每天睡前看看曹老師發的必考點,或者在考前迅速瀏覽一遍這些必考點,對於考試有很大幫助。
刑法陳永生老師。上課幽默,會有很多有趣的案例輔助記憶,講義的內容也比較完整。
行政法吳鵬老師。講義十分精簡,將知識點全部濃縮為四十幾頁的講義,對於考點的講解也非常通俗易懂,口訣也有助於記憶,將主觀題的答題方法摸得很透,能從吳老師處學到很多答題的技巧。
理論法、憲法、法制史楊帆老師。講義體系清楚,講課也很有趣,編的口訣十分有用,很多甚至對我之後的考試都有幫助。
來勝的師資都很優秀,工作也很負責,講課各有特色,而不是照本宣科、沒有重點,選擇好的老師對於理解知識非常重要。
宋桂蘭老師和劉玫老師都十分強調刑訴法體系的構建,她們幫助我搭好了學科的框架,刑訴的學習如虎添翼。
「法考是一座橋,我們要走過去,不能在上面造房子。」通過考試,重要的不僅是知識,還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相信自己的選擇,相信自己選擇的老師,朝著正確的方向努力,法考其實並不難。我相信大家一定可以通過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的!
我本身自製力不強,時間管理能力不足,促使我萌生報班的想法。而貼心的課程安排、面授課的形式、輔導員的關懷都是我選擇來勝的理由。
在面授課程安排方面,來勝的安排符合在校生的學習習慣,老師們特意將課程安排在了周末,使大家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去聽面授課,而且面授課相比於網課,能使學生與老師們面對面交流,老師上課時可以針對學生的疑惑講課,使課程更有針對性,提升學習效率,在短時間內吸收盡可能多的知識。
來勝請的輔導員是上一屆通過法考的學長姐們,他們更加了解法考的最新情況,在每周給我們打電話詢問復習情況時,也能有效的為我們解答困惑。來勝這個機構也給我們傳遞了溫暖。在客觀題備戰後期,為了我們有更多有效的復習時間,來勝就將運營時間延後了三個小時。我們學習時,無論留下學習的人有多少,來勝的老師們都會陪伴著我們,使得我十分感動。

⑹ 唐朝地方官制中有多少曹

七曹
司功、司倉、司戶、司田、司兵、司法、司士等七曹
唐朝的地方官制
經過武德、貞觀三十多年的治理,唐王朝成為一個強盛的封建國家。它的版圖東達於海,西逾蔥嶺,北過大漠,南至林邑,皆為州縣,東西9,500餘里,南北10,900餘里。在這塊遼闊的統治區域里,由於中原地區與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社會歷史條件和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同,反映在地方官制上也有所差異。概而論之,中原內地是州縣制或道州縣制;邊疆地區則為羈糜府州制;有些少數民族地區還建立自己的小王國。現根據不同情況,把唐代地方官制分為道、州、縣制與少數民族之王國制兩個方面介紹。一、道州縣地方行政職官唐初依隋舊制,地方上有州(郡)、縣兩級。據《舊唐書·地理志》的記載,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全國有358州,1,551縣。州縣均按其地位之輕重,轄境之大小,戶口之多寡以及經濟開發水平之高低分為上、中、下三等。三萬戶以上為上州,二萬戶以上為中州,二萬戶以下為下州;五千戶以上為上縣,二千戶以上為中縣,一千戶以上為中下縣,其餘為下縣。近京之州稱輔州,京都所在縣名赤縣,京之旁邑謂畿縣,此外還有雄、望、緊、上、中、下等級,一般也是按戶口多少而定的。州的長官為刺史,唐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州為郡,改刺史為太守。後復稱州,上州刺史從三品,其下佐官有別駕1人,從四品下,長史1人,從五品上,司馬1人,從五品下,錄事參軍事1人,從七品上,錄事2人,從九品下,此外還有司功、司倉、司戶、司田、司兵、司法、司士等七曹參軍各1人,皆從七品下。又有市令、丞、文學、醫學博土等;中、下州刺史皆正四品下,其下佐官仿上州,但不全置。別駕(中州不置)、長史、司馬稱為「上佐」,唐制規定,凡刺史缺員或為親王兼領時,上佐可代行州事。但在一般情況下,上佐並無具體職任,因其品高俸厚,又不親實務,故多用以優待宗室或安置閑散官員等,所以自居易稱這類官為「送老官」。諸曹參軍分掌各州府的軍政、財政、刑法、農田以及戶糧諸事務,稱為「判司」。諸曹「判司」由各州錄事參軍事統轄。未設司馬之州,錄事參軍為刺史之佐,處於綜領督察的地位。縣的長官不分大小統稱令。京縣令,正五品上;畿縣令,正六品上;上縣令,從六品上;中縣令,正七品上;中下縣令,從七品上;下縣令,從七品下。佐官有縣丞、主簿、縣尉等(京縣增設錄事2人)。《新唐書·百官志》說:縣令掌導風化,察冤滯,聽獄訟。凡民田收授,縣令給之。每歲季終,行鄉飲酒禮,籍帳、傳驛、倉庫、盜賊、堤道,雖有專官,皆通知。可見縣令統管一縣所有軍政事務,親自處理刑獄。縣丞為之副,縣尉分判眾曹,催征租賦,主簿掌文書簿計。此外,還有七曹佐官,是應州府七曹而設,因事務不多,一般不常設。州、縣官員都是「親民」之官,一方面要負責刑獄治安,征斂賦役;另一方面要「宣揚德化」、「勸課農桑」,「務知百姓之疾苦」。因此,《冊府元龜》卷636《銓選部·考課》說:「殊功異行及祥瑞災蝗、戶口賦役增減,當界豐儉,盜賊多少」,就是吏部考核州、縣官吏政績的標准。各州縣每年造一次計帳,向尚書省報告戶口及明年所征的課役。《新唐書·食貨志》說,各州縣必須把每年征稅的數目「書於縣門、村坊,與眾知之」。所以,州縣官員的選任,得人與否,對封建政權的穩固關系甚大。唐自太宗開始,就很重視地方吏治,據《貞觀政要》卷3記載,他曾說自己「居深宮之中,視聽不能及遠,所委者惟都督、刺史,此輩實理亂所系,尤須得人。」他親自過問刺史的選用,並把各地都督、刺史的名字寫在屏風上,凡作「善事」的就在其名下記上一筆。貞觀八年(公元634年)又派李靖等13人為諸道黜陟大使,到各地巡查,升遷廉吏,懲罰貪官,問民間疾苦。州府的判司及縣的簿、尉,雖然職位不高,但一般也是進士及第後的起家之官,若上有官員提攜,下有州縣推薦,幾經遷轉就可能入朝為郎官、御史,甚至可以外派為州刺史,直至藩帥,所以唐代一些高級文職人員大多在基層擔任過這類職務。唐代首都或陪都所在地有「府」的建制。玄宗開元元年(公元713年)改雍州為京兆府,洛州為河南府,並州為太原府,長官稱「牧」,由親王掛名遙領,實際主持府政的是「尹」。如上都京兆尹、東都河南尹、北都太原尹。後來又陸續設有鳳翔、成都、河中、江陵、興元、興德等府,也都有「尹」,但已不置掛名的「牧」。府尹之下有少尹、錄事參軍事以及六曹參軍事,其職掌同於州諸官,只是品秩略高而已。若皇帝不在京城,則置留守官,多由府尹或臨時指定大臣兼任。由於唐代高宗、武後時多居東都洛陽,玄宗以後諸帝雖然都居住長安(除短期避亂外),但洛陽原來那一套略同於長安的職官建置並沒有省去,凡在那裡任職的,叫做分司東都,或稱為分司,這些官員都由東都留守總之。分司各官署往往空存其名,於是朝廷常以貶降或閑廢的官員安置在此。這里的官員一般是除按期拜錶行香外,只領俸而不任事。只有分司御史還可以稍為行使職權。除分司官外,還有王傅一官,也是養老的。因為唐代親王雖有額定的官屬,而親王並不出閣。名為王傅,官居三品,實際連王的面都沒有見到過。
唐代大官犯了公罪,多半是貶到遠方作州縣以下的官,稱為左降官。這種官只有官名,沒有任職,名為員外,置同正員,其實只能領少數的生活費而已。但由於大赦頻繁,每經一次大赦,即有「量移」的機會(從遠處移回近處),而且在君主或執政大臣有變動的時候,也很容易再起掌權,如德宗時的楊炎,從左降的道州司馬一躍起為宰相。而宰相一旦遠貶為司馬,或錄事參軍的,也不足為奇。在這種情況下,地方官對左降的朝官總是另眼看待,不敢以僚屬相待。唐代府、州、縣官最為復雜,因為這是由幾套制度糾纏在一起的,除州縣官外,同時並存的還有以下幾種:(一)都督與都護隋煬帝廢除總管府之後,到唐高祖武德初又恢復了,不久改名都督府。一般置於「緣邊鎮守及襟帶之地」。唐初規定,管十州以上的為大都督府,不滿十州稱都督府。玄宗開元時進一步規定,戶滿二萬以上為中都督府,不滿二萬為下都督府。都督府設都督1人(大都督府從二品,中都督府正三品,下都督府從三品)。大都督一般以親王遙領。都督既是軍事長官,故其僚屬也以長史、別駕、司馬為名。開元以後,特別是安史亂後,從邊疆到內地相繼興起了節度、觀察、團練、防禦等使。都督府雖未明令廢除,但已成空名,長史、別駕也不常設,司馬則僅存其名,以位置貶謫或閑散之人,也可以名居此官而實任事於他處(詳見白居易《江州司馬廳記》),這都是無職務的。只有大都督府往往還用長史的名義施行節度使的職權,這是另一問題。為了管理周邊少數民族事務,唐代還在邊疆地區設置了都護府,所謂「都護」,其意本為監察,《新唐書·百官志》說:「都護掌統諸蕃、撫慰、征討、敘功、罪過,總判府事」。唐從貞觀到天寶間,先後設置過六個都護府:①安東都護府;②安南都護府;③安西都護府(治龜茲);④安北都護府;⑤單於都護府;⑥北庭都護府。此外,高宗時設昆陵都護府(治碎葉川以東),濛池都護府(治碎葉川以西),均隸屬安西都護府。都護府有大都護府與上都護府之分。大都護府設大都護1人(一般由親王遙領),從二品,副大都護2人,從三品,副都護1人,正四品上;上都護府設都護1人,正三品,副都護1人,從四品上,其下僚屬之設置,略同於都督府。邊疆地區的都督府和都護府都有管轄羈糜府州的職責。所謂羈糜府州是唐朝前期於邊遠少數民族聚居地區設置的一種類略仿於內地的行政單位。大者稱都督府,小者稱州,以當地少數民族首領為都督、刺史,皆得世襲。《新唐書·地理志》說,這些府州「貢賦版籍,多不上戶部,然聲教所暨,皆邊州都督、都護所領」。也就是說,中央不向這些府州徵收貢賦,一般內部事務也任其自治,但仍須接受邊州都督與都護的領導。這樣的羈糜府州,據《地理志》的記載,有856個,比內地府州還多。這種以羈糜府州自治,而以都督、都護府監領的邊疆行政體制,對於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開發和文化發展都發揮了積極作用。
(二)節度使與觀察使隨著封建軍事制度的演變和統治階級內部關系的變化,統治集團中的明爭暗鬥又逐漸激烈起來。自唐睿宗時起(公元684年),為了適應邊防軍的需要,開始設立節度使,由統領當地軍隊的都督兼任。這時地方州郡仍由朝廷委任的各道按察使監督,不隸屬於節度使。天寶中,節度使增至八個,它們是:安西(駐今新疆庫車)、北庭(駐今烏魯木齊)、河西(駐今甘肅武威)、范陽(駐今北京)、平盧(駐今遼寧朝陽)、隴右(駐今青海樂都)、朔方(駐今寧夏靈武)、河東(駐今山西太原)。他們的權力也大大擴張,一般不僅兼任駐區的都督、刺史、且兼任一道的采訪處置使,握有監察地方官吏的大權。同時,他們還兼屯田、水陸轉運等有經濟權的使職。這樣,節度使們就集地方軍、政、財權於一身。《舊唐書·職官志》說:天寶中,緣邊御戎,置八節度使。受命之日,賜之旌節,謂之節度使,得以專制軍事。行則建符節,樹六纛。外任之中無比焉。至德以後,天下用兵,中原刺史,亦循其例受節度使之號。節度使往往兼領數鎮,久任不替,長期掌兵。因此,昔日府兵制實行時期的那種「兵散於府,將歸於朝」的狀況已經過去了。此時的節度使,正如《新唐書·兵志》所說「據要險,專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還有其甲兵,又有其財賦的地方軍閥勢力。唐代的節度使,實際上有三種不同情況:(一)早期的節度使,是統轄邊防軍隊、駐守國境,是比較固定的軍事首領。(二)安史之亂後,軍閥占據地的節度使,形成了半獨立的政權,即使表面上聽命,也始終是唐朝政府力量所不能控制的地方割據軍閥。(三)一般地區所設的節度使,其性質和魏晉南北朝的都督、刺史相似,以節度使兼任所在的州刺史。這類節度使多設在中原及東南、西南地區,由中央任免,大多數是文人擔任。節度使直屬軍隊的軍職和使府內的文職,大多數是自行任命的。規定的文職有行軍司馬、副使、判官、支使、掌書記等,其中任要職者也可以代行節度使職權。次一等的,可以委派代理州縣職務。這些名為幕職的差遣官,無官階,故此種人必須帶有郎官、御史等頭銜。幕職不限出身,文士不論是否中進士,都可以應聘。在一定條件下,也可以推薦到中央任職。事實上,唐代中期以後的文士,很多都以幕僚作進身之階,這是宋代進士必先任幕職的由來。唐代有一種駕凌於州縣之上的地方行政機關,叫方鎮,又稱「道」,是依山川形勢而劃分的監察區域。貞觀時期分全國為十道,玄宗時分天下為十五道,至唐後期,全國已被劃分成四十餘道,每道皆置觀察使,雄藩重鎮則帶節度使,不帶節度使者則帶都團練使或都防禦使。它們雖仍是使職,實際上已經成為統領一道軍政、民政、財政、司法等大權的行政長官了。州縣二級建制實際上變成了道、州、縣三級建制,出現了「制敕不下支郡,刺史不專奏事」的局面。
諸道觀察使等,一般以所治州刺史或府尹、長史為本官,其屬下除了原來州府下的一套佐僚外,還有一套人數不少的幕府。其中既有都知兵馬使、都押衙、都虞侯、都教練使、都指揮使等帶兵打仗的武夫,又有副使、行軍司馬、判官、掌書記、支使、推官、巡官等一批文職幕僚,地方事權盡掌於這些人手中。如行軍司馬掌軍籍、符伍、號令印信,德宗朝常以之為「儲帥」。判官,據《通典·職官十四》雲:「掌判倉、兵、騎、胄事」,各藩鎮往往盡委錢谷支計於判官。掌書記,《通典·職官十四》雲:「掌表奏書檄」,凡文辭之事,皆出掌書記。幕職還常被派往巡察管內州縣,有的本身即兼任州縣之職,有的甚至代行刺史之權。中唐以後,這些人實際上是控制州縣的實權派。故《封氏聞見記·風憲》雲:「遊宦之士至以朝廷為閑地,謂幕府為要津」。方鎮屬下之州郡稱為支州、支郡。支州刺史往往亦帶團練使或防禦使之類的使職,由於方鎮一般皆在支州派駐兵馬,另遣鎮將領兵事,支州刺史實際上是沒有兵權的。所以唐代方鎮對所屬州縣有很大的統治權。五代時期,中央政府逐漸加強了直接對支州的統治,這為北宋時期削弱藩鎮之權以諸州直隸中央奠定了基礎。唐代臨時性質的要職除節度使、觀察使之外,財政方面則有度支、鹽鐵、轉運、租庸、鑄錢等使,名目不一,分合也無一定。大體上鹽鐵轉運使以揚州為中心,派員巡視各地,在正規職官之外又另成一系統。鹽鐵使往往身兼要職,手握財權,而正規的戶部職官反而不能舉其職,必以其他官員判戶部,才是戶部真正負責人(即使官居戶部侍郎,也要加判本司的頭銜才能實任戶部之職),因此,戶部本身的職務只掌賦役,度支使的職務為統籌財政,鹽鐵使的職務則統一切稅源。三者合一才能行使全部的財務行政。這是五代定名三司使的由來。

⑺ 曹字字根怎麼拆開

曹字字根:GMAJ

一、曹的釋義:

1、等,輩。

2、古代分科辦事的官署。

3、訴訟的原告、被告兩方。

4、姓。

二、曹的組詞:

汝曹、毫曹、曹掾、曹官、曹洞

賊曹、曹瞞、六曹、曹干、蕭曹

(7)行政法曹擴展閱讀

一、字源演化:

二、說文解字:

文言版《說文解字》:曹,獄之兩曹也。在廷東。

白話版《說文解字》:曹,獄之兩曹。位在廷東。

三、相關組詞:

1、祠曹[cí cáo]

祠部機構。

2、商曹[shāng cáo]

掌管商業的行政機關。

3、冬曹[dōng cáo]

工部的別稱。

4、曹牟[cáo mù]

復姓。

5、曹務[cáo wù]

謂官署分科掌管的事務。

⑻ 關於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曹海晶教授

脾氣很好的呀,名副其實的學者風范,特殊喜好吧,最好不要去弄那些虛的,會起反作用的,多談談對祖國多麼熱愛就可以

⑼ 唐代曹所什麼意思

曹所?可能是我孤陋寡聞沒聽說過。
但根據《新唐書·百官志》記載
「法曹,司法參軍事,掌鞫獄歷法,督盜賊,知贓賄沒入。」
法曹這個職位,基本上類似於現在的公安機關兼司法行政。
至於曹所就不得而知了...

熱點內容
泰國國立法政大學排名 發布:2025-01-21 04:33:05 瀏覽:894
敖漢旗法院院長 發布:2025-01-21 03:57:20 瀏覽:622
法院執行經驗 發布:2025-01-21 03:51:29 瀏覽:809
石家莊律師查詢 發布:2025-01-21 03:32:42 瀏覽:108
具有法律效力的購房合同模板 發布:2025-01-21 03:23:46 瀏覽:142
舊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三條 發布:2025-01-21 03:14:08 瀏覽:167
法國民法典離婚 發布:2025-01-21 02:18:53 瀏覽:992
承諾製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21 02:14:31 瀏覽:444
廣告公司法 發布:2025-01-21 02:11:33 瀏覽:751
民法通則83條內容 發布:2025-01-21 02:03:26 瀏覽: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