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2007版
1. 民事訴訟法131條的具體條文
第一百三十一條 宣判前,原告申請撤訴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裁定不準許撤訴的,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2. 民事訴訟法歷史修改記錄 從82年立法開始都修改過幾次,分別都修改過什麼內容
民事訴訟法變遷史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試行)[失效][19820308]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19910409]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2007)[20071028]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007修正)[20071028]
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已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修正案決定,此決定將於2008年4月1日起施行。
(2)民事訴訟法2007版擴展閱讀:
新修改的《民事訴訟法》強制執行的新規定和不足,供大家探討。
1.申請執行管轄法院的增加
第二百零七條改為第二百零一條,第一款修改為:「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或者與第一審人民法院同級的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根據上述新規定,當事人可根據被執行人的財產情況或其他有利於申請執行的情況,有選擇的向某管轄法院申請執行,這既避免了法院之間委託執行的時間和財力的浪費,又有利與申請人根據其或被申請人不同的實際情況而向不同的法院申請執行。
2.向上級人民法院申請上移執行
增加一條,作為第二百零三條:「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超過六個月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
根據原相關規定,法院承辦執行案件的時間為6個月,滿6個月後,未執行的法院一般會以被申請人無財產可供執行為由裁定終止執行,這嚴重影響了申請人的權利。新規定的出台使得申請人如認為承辦法院超過6個月還是未執行的,可直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避免了承辦法院的地方保護主義或不盡職的執行行為。
3.申請執行期間的延長
第二百一十九條改為第二百一十五條,修改為:「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
「前款規定的期間,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未規定履行期間的,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
原規定申請執行的期間根據雙方主體是否為個人而分別規定為12個月和6個月。這樣的區別對待也是無實際根據的。筆者曾代理過一些申請執行或恢復執行案件,好多案件因原規
五一長假除了旅遊 還能做什麼? 輔導補習 美容養顏 家庭家務 加班須知
定的申請執行的期間過短而超過期限,使得原訴訟變得不僅毫無用處而且失去進一步訴訟的可能性。
新規定將申請執行的期間加長為二年,使得判決後,申請人和被申請人有充足的時間協商處理如何履行判決問題,不必因擔心超過申請執行期間而患得患失,這一方面大大減輕了申請人的壓力和限制,同時使得一部分案件可通過雙方協商而解決,可大大減輕法院執行工作量。
4.當被執行不能履行判決的法定義務時的法定舉證責任
增加一條,作為第二百一十七條:「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應當報告當前以及收到執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財產情況。被執行人拒絕報告或者虛假報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對被執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關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
此增加的新規定加重了被申請人「無償還能力」的「舉證責任」,使得對一些被申請人企圖以「要錢沒有,要明一條」的無賴作風逃避強制執行失去了市場。
5.被執行人不履行判決的限制辦法
增加一條,作為第二百三十一條:「被執行人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人民法院可以對其採取或者通知有關單位協助採取限制出境,在徵信系統記錄、通過媒體公布不履行義務信息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措施。」
此新規定將原先一些法院定期在報紙上公告一些拒不履行判決的單位和個人的做法予以了法律化,特別是對其採取或者通知有關單位協助採取限制出境的辦法使得一些企圖卷寬款外逃的被執行人只能「望洋興嘆」,徵信系統記錄也給企圖逃避執行的人很大的警示!
(1)法院受理後6個月不採取執行措施的,你可以向上一級法院申請提級執行。 依據是:《民事訴訟法》第203條:「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超過六個月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 (2)在沒有到6個月之前:只能是多催問一下法官,也可以找法院院長反映。
2、關於逾期不執行的利息:應是從判決確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日(如果判決中沒有確定履行期限,應是從判決生效之日),向你支付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2倍稍息。
依據是:《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九條:「 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被執行人未按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指定的期間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支付遲延履行金」。
3、關於雙倍罰息:如果你的執行申請中沒有寫上,應當向執行法官申請增加請求。
3. 新民事訴訟法全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歷史版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012年8月31日修正版版)
中華權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007年10月28日修正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於1991年4月9日生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試行)(於1982年10月1日生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012年8月31日修正版)為最新版本,於2012年08月31日發布,2013年01月01日生效;
全部版本內容:http://www.lawxp.com/statute/s1692514.html
4.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九條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民事訴訟法今年進行了修訂,修訂前的和修訂後的179條不同。
修訂前的第一百七十九條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五)對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
(六)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七)違反法律規定,管轄錯誤的;
(八)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迴避的審判人員沒有迴避的;
(九)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於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十)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
(十一)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
(十二)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
(十三)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對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的情形,或者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修訂後的
第一百七十九條 人民法院在依照本章程序審理案件的過程中,發現本案屬於民事權益爭議的,應當裁定終結特別程序,並告知利害關系人可以另行起訴。
5. 07年民事訴訟法修改意義是什麼
一、新修改的《民事訴訟法》主要從三個方面解決申訴難問題:
1、再審事由從5項具體化為13項
修改前的民事訴訟法規定了五項可以申請再審的事由,現在把這5項具體化為13項再加一款,使事項更加具體化了,老百姓更加明確在什麼情況下可以提起申訴。
2、申請再審應向上級法院提出
把原審法院判錯了的案子再交給原審法院來審查、糾錯,顯然會使當事人對其行為的公正性提出質疑。有鑒於此,這次新修改的《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申請再審只能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這樣既可以避免多頭申訴、重復申訴,又可以保障人民法院能夠公平地審理案件。
3、明確規定接受抗訴法院再審期限
新修改的《民事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之日起三個月內審查。由於規定了這個審查期間,就避免了現在存在的當事人反復申訴,很多申訴石沉大海的情況。人民法院接到當事人的申訴必須在三個月內給當事人一個答復,是否進入再審程序。
4、檢察院抗訴民事案件法院必須在30日內再審
新修改的《民事訴訟法》則把原來民事訴訟法第185條規定的檢察院可以提請抗訴的4項情形具體劃分為13項,加上另外一款規定。同時明確規定了人民法院收到檢察院的抗訴書之日起30日內必須裁定再審。從而有效避免檢察院雖然提起抗訴,但是由於沒有期間的規定,抗訴進入再審程序時間會拖得比較長的情況發生。
二、在執行程序方面,這次修改的《民事訴訟法》從以下幾方面解決執行難問題:
5、增加了立即執行制度
根據修改前的民訴法規定,執行人員只有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書後方能採取強制執行措施,否則屬於違法行為。這一條存在重大的紕漏,有的被執行人接到執行通知以後,就轉移隱匿財產,執行通知書反而成為「轉移隱匿財產通知書」,嚴重損害了債權人的利益,擾亂了社會秩序。有鑒如此,新的民事訴訟法第216條規定,被執行人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並有可能隱匿、轉移財產的,執行員可以立即採取強制執行措施,這就有效避免了上述惡性行為的發生。
修改的《民事訴訟法》新增了「立即執行」的制度。即「被執行人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並可能隱匿轉移財產的,執行員可以立即採取執行措施」。也就是說不一定非要先通知執行,如果被執行人有可能隱匿轉移財產可能的可以不經通知直接採取執行措施。解決了實踐中,發出執行通知以後,有的被執行人接到通知以就轉移隱匿財產,逃避債務的問題。
6、增加財產報告制度
在修改前的民事訴訟法中,沒有財產報告制度。盡管在實踐操作過程中,有的地方法院會向被執行人發「限期申報財產通知書」,但因為法律並未明確規定這一制度,經常有一些有財產的「老賴」對其置之不理,故意拖延不履行,嚴重影響了法院執行工作的開展。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修改的《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應當報告當前以及收到執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財產情況」,如果他提供虛假報告或者拒絕報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給被執行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有關單位主要負責人和責任人員予以罰款和拘留,保證了執行。
7、加大了執行威懾機制
修改前的民訴法中,盡管規定了一定的處罰措施,但是由於可操作性差,處罰措施又少,發揮不了很大的震懾作用。有些被執行人善於鑽法律的漏洞,在債務不履行的情況下,照舊進行高消費、投資,貸款而沒受到多大的懲罰,給執行工作帶相當大的負面影響。這次新訴訟法填補了這項漏洞,建立了聯動機制,在被執行人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可以通知有關單位限制被執行人出境,人們法院也可以在徵信系統記錄被執行人不履行義務的情況。同時可以通過媒體公布不履行義務人的信息。通過這三方面的措施,形成社會上的監督來迫使被執行人履行義務。
8、提高了對不履行判決、裁定的罰款數額
以前被執行人或協助執行人之所以有恃無恐地拖延執行甚至拒絕執行,從很大程度上和執行的處罰力度過小有關,過小的處罰力度對於他們來說構不成多大的威脅,比如修改前的民訴法規定,協助執行單位拒不協助的最高處罰數額3萬,這對於有些經濟實力較強的單位算不了什麼,所以他們可以寧願挨罰,也不協助。新的民訴法提高了處罰數額,規定對個人的罰款數額最高可達1萬,對單位的罰款數額最高可達三十萬元。最高罰款數額是原來的十倍,對於那些人來說,是不小的經濟負擔,可以有效遏制一些拒不履行者。
9、增加規定了執行異議
針對執行過程中有的執行人員執法不嚴格、行為不規范的情況,新修改的《民事訴訟法》增加規定了執行異議。也就是說,當事人、利害關系人如果認為執行行為違反法律規定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執行異議,促使人民法院盡早地督促執行。
10、超過6個月不執行,當事人可申請更換執行法院
針對一些執行案件受到地方保護主義干擾,長期得不到執行的情況,新修改的《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請執行之日起超過6個月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由其他人民法院執行。」 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
11、延長了申請執行的期間
原來民訴法規定,申請執行期間,如果雙方是法人的,規定是半年,涉及到個人的,執行期間是一年,執行期間很短。這樣使得被執行人存在僥幸,只要拖過這個期間,財產就不被執行。我們這次延長了執行期間,《民事訴訟法》第15條規定,申請執行的期間為兩年,而且申請執行的期間適用中止、中斷的規定。
三、刪除了第十九章的企業破產清算程序
除了對申訴和執行的修改,重大的修改就是刪除了第十九章的企業破產清算程序。08年4月1日後的企業破產清算案件只需要適用《企業破產法》,不再適用《民事訴訟法》。
6.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一條第一款的規定是什麼
現行《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三十一條 人民法院在必要時可以委託外地人民法院調查版。權
委託調查,必須提出明確的項目和要求。受委託人民法院可以主動補充調查。
受委託人民法院收到委託書後,應當在三十日內完成調查。因故不能完成的,應當在上述期限內函告委託人民法院。
7. 07年修訂的民事訴訟法變了哪些地方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
(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決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作如下修改:
一、第一百零三條第二款修改為:「人民法院對有前款規定的行為之一的單位,可以對其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對仍不履行協助義務的,可以予以拘留;並可以向監察機關或者有關機關提出予以紀律處分的司法建議。」
二、第一百零四條第一款修改為:「對個人的罰款金額,為人民幣一萬元以下。對單位的罰款金額,為人民幣一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
三、第一百七十八條修改為:「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但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四、第一百七十九條第一款改為第一百七十九條,修改為:「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五)對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
「(六)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七)違反法律規定,管轄錯誤的;
「(八)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迴避的審判人員沒有迴避的;
「(九)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於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十)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
「(十一)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
「(十二)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
「(十三)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對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的情形,或者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五、增加一條,作為第一百八十條:「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應當提交再審申請書等材料。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之日起五日內將再審申請書副本發送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內提交書面意見;不提交書面意見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查。人民法院可以要求申請人和對方當事人補充有關材料,詢問有關事項。」
六、第一百七十九條第二款改為第一百八十一條,修改為:「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之日起三個月內審查,符合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條規定情形之一的,裁定再審;不符合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條規定的,裁定駁回申請。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
「因當事人申請裁定再審的案件由中級人民法院以上的人民法院審理。最高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裁定再審的案件,由本院再審或者交其他人民法院再審,也可以交原審人民法院再審。」
七、第一百八十二條改為第一百八十四條,修改為:「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後二年內提出;二年後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以及發現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三個月內提出。」
八、第一百八十五條改為第一百八十七條,修改為:「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提出抗訴。
「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提請上級人民檢察院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九、第一百八十六條改為第一百八十八條,修改為:「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案件,接受抗訴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抗訴書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再審的裁定;有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條第一款第(一)項至第(五)項規定情形之一的,可以交下一級人民法院再審。」
十、第二百零七條改為第二百零一條,第一款修改為:「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或者與第一審人民法院同級的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十一、增加一條,作為第二百零二條:「當事人、利害關系人認為執行行為違反法律規定的,可以向負責執行的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異議。當事人、利害關系人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銷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當事人、利害關系人對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
十二、增加一條,作為第二百零三條:「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超過六個月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
十三、第二百零八條改為第二百零四條,修改為:「執行過程中,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對該標的的執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案外人、當事人對裁定不服,認為原判決、裁定錯誤的,依照審判監督程序辦理;與原判決、裁定無關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十四、第二百零九條改為第二百零五條,第三款修改為:「人民法院根據需要可以設立執行機構。」
十五、第二百一十九條改為第二百一十五條,修改為:「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
「前款規定的期間,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未規定履行期間的,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
十六、第二百二十條改為第二百一十六條,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被執行人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並有可能隱匿、轉移財產的,執行員可以立即採取強制執行措施。」
十七、增加一條,作為第二百一十七條:「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應當報告當前以及收到執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財產情況。被執行人拒絕報告或者虛假報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對被執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關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予以罰款、拘留。」
十八、增加一條,作為第二百三十一條:「被執行人不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的,人民法院可以對其採取或者通知有關單位協助採取限制出境,在徵信系統記錄、通過媒體公布不履行義務信息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措施。」
十九、刪去第十九章「企業法人破產還債程序」。
本決定自2008年4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根據本決定作修改並對章節條款順序作調整後,重新公布。
8. 民事訴訟法2007第一次修正案區別
對於民事訴訟法做了一些修改和刪除
具體修改刪除細則應對照兩版仔細查看
9. 民事訴訟法,第50,51,52條的具體規定是什麼
民事訴訟法,第50,51,52條的具體規定是:
第五十條 雙方當事人可以自行和解。
第五十一條 原告可以放棄或者變更訴訟請求。被告可以承認或者反駁訴訟請求,有權提起反訴。
第五十二條 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為二人以上,其訴訟標的是共同的,或者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合並審理並經當事人同意的,為共同訴訟。
共同訴訟的一方當事人對訴訟標的有共同權利義務的,其中一人的訴訟行為經其他共同訴訟人承認,對其他共同訴訟人發生效力;對訴訟標的沒有共同權利義務的,其中一人的訴訟行為對其他共同訴訟人不發生效力。
(9)民事訴訟法2007版擴展閱讀:
2013年1月1日,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新《民事訴訟法》)正式生效,新法在民事訴訟證據方面作了較大的修改:
在原民事訴訟法規定的七類證據基礎上新增加了一類電子數據證據,以解決法律條文與司法實踐脫軌的問題;
「鑒定結論」的稱呼也被改變,成為「鑒定意見」,使之更符合證據的內在特性;
同時對原來的證據排列體系作了調整,把當事人陳述放在八種類證據之首,加強了當事人陳述的地位。
從這些修改的內容可以看出修法專家在證據方面的良苦用心,其對證據方面內容的修改所作的努力也值得認同。
10. 求《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九條的具體內容
本條是對被告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如何處理的規定。
在民事訴訟過程中,為了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被告應當配合人民法院的工作,在人民法院傳票傳喚之後,按時出庭,以便人民法院及時查明案情,正確適用法律,公正裁判。
被告確有不能按時到庭的事由,應當及早向人民法院提出。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被告提出的理由正當,確實不能到庭的,可以決定延期審理,並將延期審理的情況及時通知原告。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提出的理由不正當,可以決定不延期審理,並將不延期審理的決定通知被告。被告接到人民法院的通知後,應當按時出庭。如果被告經人民法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被告雖然到庭,但在審理過程中,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人民法院可以缺席判決。
對於必須到庭的被告,經人民法院兩次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對其採取拘傳的強制措施。必須到庭的被告,一般是指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撫恤金、勞動報酬案件和離婚案件的被告,以及其他不到庭就無法查清案情的被告。兩次傳票傳喚,指人民法院送達傳票,並由受送達人或者代收人在送達回證上簽名或者蓋章。無正當理由,一般指沒有不可抗力、意外事件等使被告無法到庭的特殊情況。
本條和第一百二十九條都是關於當事人無正當理由不按時出庭或者中途退出法庭的法律後果的規定。本次修改後的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條第(十一)項規定的「末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再審情形與這兩條有著密切的關系。畢竟缺席判決是一種對缺席當事人的權益保護非常不利的處理方式,為了正確判決,確保司法公正,我國民事訴訟法對其適用規定了必須經傳票傳喚的前提條件。
對於各級人民法院而言,在具體適用本條和第一百二十九條時要特別注意遵守法定程序,慎重適用缺席審判,否則就可能導致案件進人再審程序,造成本來可以避免的司法資源消耗。現在人民法院在訴訟准備階段向當事人提供的《人民法院民事訴訟風險提示書》第十三條中明確提示,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出法庭的,人民法院將按自動撤回起訴處理;被告反訴的,人民法院將對反訴的內容缺席審判。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出法庭的,人民法院將缺席判決。對於當事人而言,也要明確訴訟中也會因自己的不當行為帶來不必要的訴訟風險,尊重法庭,遵守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