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論述田喜案中的行政法律關系

論述田喜案中的行政法律關系

發布時間: 2022-08-22 07:35:54

1. 田永案中所體現的行政法原則有哪些

一、合法行政原則
合法行政是行政法的首要原則,其他原則可以理解為這一原則的延伸。實行合法行政原則是行政活動區別於民事活動的主要標志。
二、合理行政原則
合理行政原則的主要含義是行政決定應當具有理性,屬於實質行政法治的范疇,尤其適用於裁量性行政活動。最低限度的理性,是指行政決定應當具有一個有正常理智的普通人所能達到的合理與適當,並且能夠符合科學公理和社會公德。
三、程序正當原則
程序正當是當代行政法的主要原則之一。
四、高效便民原則
分為兩個方面。第一是行政效率原則。基本內容有二:首先是積極履行法定職責,禁止不作為或者不完全作為;其次是遵守法定時限,禁止超越法定時限或者不合理延遲。延遲是行政不公和行政侵權的表現。第二是便利當事人原則。在行政活動中增加當事人程序負擔,是法律禁止的行政侵權行為。
五、誠實守信原則
分為兩個方面。第一是行政信息真實原則。行政機關公布的信息應當全面、准確、真實。無論是向普通公眾公布的信息,還是向特定人或者組織提供的信息,行政機關都應當對其真實性承擔法律責任。第二是保護公民信賴利益原則。非因法定事由並經法定程序,行政機關不得撤銷、變更已經生效的行政決定;因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由需要撤回或者變更行政決定的,應當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進行,並對行政管理相對人因此而受到的財產損失依法予以補償。

2.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CBDBC

3. 行政訴訟法律關系的概念與特徵

一、行政訴訟法律關系

是指由行政訴訟法律規范所調整的,在行政訴訟中形成的人民法院與行政訴訟參與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

行政訴訟法律關系主體構成有行政機關、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證人、鑒定人員、翻譯人員、勘驗人員。

二、行政訴訟法律關系,或行政訴訟的特徵:

(1) 行政訴訟所要審理的是行政案件。

這是行政訴訟在受理、裁判的案件上與其他訴訟的區別。刑事訴訟解決的是被追訴者刑事責任的問題;民事訴訟解決的是民商事權益糾紛的問題,而行政訴訟解決是行政爭議,即行政機關或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行政管理過程中發生的爭議。

(2) 行政訴訟是人民法院通過審判方式進行的一種司法活動。

這是行政訴訟與其他解決行政爭議的方式和途徑的區別。在中國,行政爭議的解決途徑不止行政訴訟一種,還有行政復議機關的行政復議等等。而行政訴訟是由人民法院運用訴訟程序解決行政爭議的活動。

(3) 行政訴訟是通過對被訴行政行為合法性進行審查以解決行政爭議的活動。

其中進行審查的行政行為為具體行政行為,審查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不受違法行政行為的侵害。這就決定了行政訴訟與刑事訴訟和民事訴訟在審理形式和裁判形式上有所不同。如行政訴訟案件不得以調解方式結案;證明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的舉證責任由被告承擔;行政訴訟的裁判以撤銷、維持判決為主要形式等。

(4) 行政訴訟是解決特定范圍內行政爭議的活動。

行政訴訟並不解決所有類型的行政爭議,有的行政爭議不屬於人民法院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而刑事訴訟和民事訴訟均無類似於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的限制。至於,不屬於行政訴訟解決的行政爭議只能通過其他的救濟途徑解決。

(5) 行政訴訟中的當事人具有恆定性。

行政訴訟的原告只能是行政管理中的相對方,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行政訴訟的被告只能是行政管理中的管理方,即作為行政主體的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行政訴訟的當事人雙方的訴訟地位是恆定的,不允許行政主體作為原告起訴行政管理相對方。這個特點與民事訴訟和刑事訴訟不同。民事訴訟中訴訟雙方當事人均為平等的民事主體,原被告不具有恆定性,允許被告反訴;而刑事訴訟,也存在著自訴案件中允許被告人作為被害人所訴自訴人。

4. 論述行政相對人的法律地位及其權利義務

行政相對人,指在行政法律關系中與行政主體相對應一方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例如,在葯品監督管理關系只,葯品監督管理機關是行政主體,葯品生產、經營、使用單位就是行政相對人;在工商管理關系中,工商機關就是行政主體,而作為工商管理對象的企業、個體工商戶及其他經營主體就是行政相對人。在美國行政法理論中有「私方當事人」的說法,而在德國行政法中有「相對人」慨念。在我國,行政相對人與行政主體是行政法學中兩個相對應的慨念,不是行政法律規范中的專門法律術語,但如同需要行政主體慨念以明確其行政職能主體身份和地位一樣,也需要行政相對人慨念以明確與行政主體相對應的另一方當事人。

行政相對人在行政法律關系中不具有行政職責和行政職權,因而在行政管理關系中,屬於被管理的一方,有服從管理的義務,那麼,行政相對人是不是在行政法律關系中只是一個消極的角色,服從的角色呢?

一、 行政相對人的特點

其一、行政相對人是行政法律關系中不具有行政職責和行政職務身份的一方當事人,行政相對人與行政主體的相對性之一,就是二者的法律身份及其權利義務內容在法律性質上的差別。行政相對人所包括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法律身份和被管理者的法律地位角度去界定的。行政相對人的法律地位表明其是人身權、財產權等權利義務主體而非行政職權主體,並接受行政主體的行政職能管理。因此,行政相對人只存在於外部行政法律關系中。

其二、行政相對人是與行政主體之間具有特定行政法律關系的人,即行政相對人是行政主體行使行政職權行為所針對的人。行政相對人與行政主體相對性的另一個特點,就是行政相對人已進入某個行政法律關系中,成為該行政法律關系中與行政主體相對應的被管理方當事人。行政相對人所應具有的普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地位與身份,只解決了可以成為行政相對人的資格問題,但並未解決現實生活中某項行政行為的行政相對人到底應當是誰的問題。比如,從行政相對人的法律地位與身份資格上講,所有公民都可以是公安機關實施治安管理的相對人,但在公安機關實施的某個治安管理行為中,只有該行為所指向的公民是該管理行為及其所形成的管理關系中的相對人,而其他公民就不是該項治安管理法律關系相對人。因此,行政相對人是行政法律關系中與行政主體相對應的一方當事人。

其三、行政相對人是行政管理中被管理一方的當事人,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由於行政管理的領域廣泛,行政管理的對象也很復雜,既包括公民個人,也包括各種組織,因而可以成為行政相對方當事人的有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

二、 行政相對人的法律地位

在行政法律關系中,行政相對人與行政主體之間,存在著兩個方面的法律關系,一是行政管理法律關系,二是監督行政法律關系。在前一關系中,行政主體擁有多種行政管理權利,處於主導地位,比如,在行政管理法律關系中,由於行政主體是管理者,依法享有強制、命令、指揮、制裁等權利。而行政相對人處於被管理地位,由於行政公務優先、推定有效及不停止執行等公務原則,使得行政相對人具有服從和接受管理的義務,因而行政相對人與行政主體處於不對等地位。而在後一關系中,相對人享有法律規定的監督權、請求權、訴訟權等,處於監督主體和原告等地位,就應與行政主體處於平等的法律地位。再比如,在行政實體法律關系中,行政主體依法擁有較多的行政自由裁量權,而行政相對人具有服從管理的義務,但在行政程序法律關系中,則要求行政主體行使職權和實施行政行為的過程做到公正、公開和事實清楚,如行政處罰中具體規定了亮明身份、告知處罰事實、理由和依據、迴避及當事人有陳述權和申辯權等,行政主體就承擔了較多的程序性義務,而行政相對人就享有了較多的程序性權利。因此,觀察認識相對人的法律地位,只有從這種具體狀態出發,才能明白雙方的具體權利和義務,從而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斷。

行政相對人的具體法律地位,也會因行政相對人存在的狀態不同,所享有的權力與承擔的義務的內容也不同,而導致一定的差別,如公民,就會因自然人狀態而享有人身自由權、生命健康權、申請結婚登記權等;而法人組織也會因企業法人、社團法人的不同,享有不同的法律權利,如企業法人就享有申請頒發營業執照和經營自主權,事業單位就享有自主發展權等。

行政相對人在行政法律關系中的雙重性,導致了其在行政法上的權利義務的復雜性。行政相對人在進入某項行政法律關系前,就已依照其他法律、法規,取得了基於公民(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的身份享有的法律權益,這些法律權益主要是憲法所確認的言論、出版、結社、集會等政治權利,勞動、休息、受教育等權利,民法所確認的人身權和財產權等民事權利。當相對人與行政主體產生行政法律關系進入行政法領域後,除非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行政主體不得任意侵犯或克減這些權利,必須加以認可和保護,並且應積極創造條件發展和維護相對人的這些權益。這不僅是行政主體的神聖義務,而且是行政法律制度的性質和宗旨所在。當然,相對人在享有上述權利的同時,也應當履行憲法、民法等法律、法規所規定的義務。不過,上述相對人的權利義務,畢竟還不是行政法上的權力義務。所謂行政法上的權利義務,是指在行政法律規范中,處於行政法律關系中的相對人被規定的那些權力義務。雖然這些權力義務總是具體體現在單個的行政法規范中,但並不妨礙我們可以把它綜合出來加以慨括和認識。

三、 行政相對人在行政法上的權利

行政法規范規定的相對人權力,主要是隨著行政相對人資格的確定和行政法律關系的形成而產生的。這些權利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參與行政管理權。指行政相對人通過法定形式、法定途徑參與參加行政管理的權利。包括通過建議、參加討論、報刊輿論及評議等活動形式,對國家政策、法規和規章的制定、重大決策、管理體制改革、如何提高行政管理活動的社會效益與行政效率、國家公務員的評價等,依法發表看法和意見,提出批評。隨著民主與法治的發展,行政相對人參政權利會越來越廣泛。

2、要求提供管理服務方面的權利。具體包括:受益權,即指相對人有要求行政主體實施一定行為以滿足自己某種利益的權利,如依法要求實施某種社會優待,享受某種社會福利或政府補貼等等。要求頒發證照權和登記權,即指相對人有要求行政主體實施一定行為以確認某種資格或法律事實,准其從事某方面行為。如頒發許可證、營業執照或商標注冊、戶口登記等先行要求履行某種職責和權利,即要求主管機關制止、糾正某種違法行為或對該違法行為實施制裁,或者對某些危險狀態進行排除等等。

3、有關涉及處理相對人權益時的權利。指行政機關將作出有涉及處理行政相對人權益和行為時,行政相對人所享有的權利。具體包括:了解權,即有權了解有關事實、情節及有關的法律、法規依據及事由;申辯權,即對有關事實、情節的辯解、反駁權利;聽證權,即對有關案件事實、證據以聽證會形式,要求行政主體予以說明並允許相對人申辯、質證的權利;要求迴避權,即要求因某種因素可能影響處理決定公正性的行政公務員迴避的權利。

4、控告、檢舉、揭發權。指行政相對人對行政主體和行政公務人員執行職務過程中的違法行為和現象,享有向有關機關和部門進行檢舉、揭發、控告的權利,並且享有不被打擊報復和被其他法律規范所規定而受到保護的權利。

5、申請復議,提起訴訟和請求賠償的權利。即行政相對人對行政主體和行政公務人員行使職權和實施職務行為,認為違法侵犯其合法權益,請求保護和救濟的權利。

行政法予以確認,保護的其他法律權益。主要是指相對人基於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身份所享有的法律權益,而這些法律權益是行政相對人在進入某項行政法律關系前,就以依照其他法律、法規取得。在進入該行政領域後,除非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行政法規范也予以認可和保護。如人身權、財產權、言論、出版、結社、集會、遊行示威、宗教信仰自由等政治權利,勞動與休息權利,受教育權利等。

行政相對人在行政法上的義務,主要就是遵守行政法規范的義務,是指遵守有關規定行政管理秩序的法律、法規、規章及其他行政規范的義務。一是服從行政管理的義務。一方面,行政法規范對行政管理秩序的規定,還要靠行政執法感機關的具體管理活動才能完成實現,因而行政相對人應當服從行政管理要求;另一方面,為了保證行政管理活動的權威,統一和公務連續,法律賦予了行政主體的管理行為具有強制形成與先予執行特點。二是協助行政管理的義務。行政主體及行政公務人員執行職務過程中,行政相對人具有相關的公務協助義務,如協助控制違法場面或維持公共秩序,提供執行公務所需要的交通工具或某種方便條件,如實提供所掌握的有關案件情況和材料等。

行政相對人在行政法上的具體義務內容,一方面,表現為行政主體及行政公務人員所擁有的向職權內容相對應;另一方面,多規定於具體的單行法律、法規之中,對於規章及其他行政規范中行政相對人規定的義務,不得與法律法規相違背或相抵觸。

確立並研究行政相對人,具有一定的法律意義。一是在行政法上有助於我們認識到行政相對人不是單純的被管理者,而是一定的權利與義務主體,正是行政相對人作為與行政主體相對一方當事人的法律地位,才導致了行政救濟、國家賠償一系列行政法律制度;二是對行政相對人的研究與分析,有助於我們劃分行政機關的內外行政活動,區分內部與外部行政法律關系,建立和完善各項具體行政法律制度,規范行政管理職權活動的合法與有效,如行政處罰與行政處分的適用對象和范圍,外部法定程序與內部組織程序等,在實施行政活動中不得相互代替、交替,否則導致行政行為無效;三是確立並研究行政相對人慨念,有利於確認行政復議申請人,另外,通過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兩個對應慨念的研究,也有助於分析和判定行政機關的行政主體身份與機關法人身份,為正確適用行政法律規則奠定基礎。同時,有助於使行政公務人員進一步確立為人民服務,為管理對象服務的「公僕」意識,改善行政管理和服務的質量,提高服務水平,樹立行政主體即管理又服務的良好形象。

5. 簡述行政法律關系的特徵

行政法抄律關系的特徵主要有:
(1)行政法律關系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體。
(2)行政法律關系具有非對等性。
(3)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義務一般是法定的。
(4)行政主體實體上的權利義務是重合的。
(5)大多數的行政法律關系爭議由行政機關或行政裁判機構依照行政程序或准司法程序加以解決,只有在法律有規定的情況下,才由法院通過司法程序解決。

6. 具幾個行政法律關系的例子,法律關系的例子

公安機關作出的拘留、罰款決定;
工商局作出的吊銷營業執照決定;
縣政府作出的土地權屬確認決定;

7. 論述行政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 准確的話追加10分

一來、行政法律關系的構成自要素
行政法律關系由行政法律關系主體、客體和內容三大要素構成:
(一)行政法律關系主體
行政法律關系主體是指參加行政法律關系,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當事人。因而,行政法律關系主體又稱行政法律關系當事人、行政法主體、行政法律主體。
行政法律關系主體由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方或行政法制監督主體與行政主體及其工作人員構成。作為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必須具有行政法上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
(二)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
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是指行政法律關系中當事人權利、義務所指向的對象。包括:
1.物。既可以是物質形式,也可以是貨幣形式;既可以是消費資料,也可以是生產資料。
2.行為。既可以是作為,也可以是不作為;既可以是行政主體的行為,也可以是行政相對方的行為。
3.精神財富。即行政法律關系主體從事智力活動所取得的成果,如學術著作、專利、發明等。
(三)行政法律關系的內容
行政法律關系的內容是指行政法律關系主體所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即行政主體的權利義務和行政相對方的權利義務,以及行政法制監督主體的權利義務和被監督的行政主體及其工作人員的權利義務。

8. 行政法律關系的內容是什麼

行政法律關系是指受行政法律規范調控的因行政活動而形成或產生的各種權利義務關系。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指參加行政法律關系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當事人。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指行政法律關系中當事人權利,義務所指向的對象。最高人民法院管轄全國范圍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十七條 【最高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管轄全國范圍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9. 請問法律和行政法規的關系

從技術角度說,中國所謂法律,可以包括人大、人大常委制定的「法律」,還有最專高法的司法解釋;也包屬括國務院、其部委,乃至下級政府制定的「行政法規」。
如果把法律和法規一起說,那麼這里的法律就不包括「行政法規」。
1)沒錯,從技術角度講,法規不能違背法律,否則無效。政府也必須遵從法律,實際上他們也必須遵守自己制定的法規。
2)不行,很多東西法律並沒有規定。比如在《治安處罰法》沒有的時候,就用《治安管理處罰決定》這個行政法規來規范。
3)法律只是「道德的底線」,也就是說違反法律基本上都違反道德,但違反道德不一定違反法律。如果是對自己高要求的話,應該還是以道德為准。法律只是「底線」。
4)技術角度講,按照法律做,至少不會被法律處罰。至於有時候法律和道德有些背離也是難免的,不同的道德之間還有背離呢。有問題也不是太大的問題,至少不會監禁吧~
5)理論上說是。

10. 法學問題

你好!

我也看到這道題了,但是沒看到答案,你確定答案是C嗎?我覺得答案是A!是平權性法律關系。因為根據《合同法》第60條規定,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建設工程合同,承包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的權利和義務按時按質按量完成工程建設,發包人應當及時進行檢查驗收並支付工程價款。雙方只要在合同實施過程中不履行合同規定的義務,都將構成違約行為,承擔違約責任。

但是如果這道題真的選C的話,可能是這個原因。因為政府和建築隊簽訂的合同修築政府大樓,這是一個行政合同,因為是為了行政管理的目的,既然是行政合同那就要受《行政法》調整,而我國行政法並不調整行政合同中的違約行為,所以建築方沒有履行義務則沒有產生行政法律關系。

僅屬個人觀點,謝謝!

首先,政府和建築隊簽訂了修建政府辦公大樓的合同,這是一個建築工程合同。
政府是以普通的民事主體身份作為合同中的當事人。

建築工程合同是要式合同,必須簽訂書面合同,並有明確的合同條款,否則合同就不成立,雙方不形成民事法律關系!!不知道該題中是否說雙方沒有簽訂書面合同。

還有,建築工程合同的承包人必須適格,就是有國家機關頒發的工程承包資格。

雙方對合同義務的履行、合同無效、合同被撤銷 都能讓雙方的的法律關系消滅。

熱點內容
法院掃描錄入 發布:2025-01-20 16:52:17 瀏覽:708
民法典橫幅 發布:2025-01-20 16:40:47 瀏覽:667
勞動法頒布和實施 發布:2025-01-20 16:30:34 瀏覽:411
合同法翻譯中的錯誤 發布:2025-01-20 16:23:15 瀏覽:688
B站講刑法 發布:2025-01-20 15:53:42 瀏覽:328
法院強制執行的影響 發布:2025-01-20 15:27:19 瀏覽:106
行政法思維pdf 發布:2025-01-20 15:03:16 瀏覽:718
西林縣司法局 發布:2025-01-20 15:02:14 瀏覽:742
東城法院主審法官 發布:2025-01-20 14:58:43 瀏覽:693
吉林法院司法改革 發布:2025-01-20 14:48:53 瀏覽: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