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政放權行政法
① 簡政放權旨在
法律分析:簡政放權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轉變政府職能的「當頭炮」,提高簡政放權的「含金量」,確保改革「蹄疾而步穩」,考驗著各級政府的執政智慧和改革決心。
1、「簡政放權」是強化管理,是保障民生的守護者。改革取消和下放權力是為了更有力地創新和強化社會管理,就是要編織一張覆蓋全民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網。把該管的管住管好,就是要加強和改善宏觀管理,優化行政管理流程,將好的管理措施用在民生大計上。
2、要切實加強市場監管,對食品、環境、安全生產等領域群眾高度關注、反映強烈的問題,把該管的管住管好。
3、「簡政放權」既是增強政府治理、建設現代政府的內在要求,也是提升政府公信力、執行力和權威性,更好服務人民群眾的有效保障。
法律依據:《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
(一)減少和下放投資審批事項。除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等重大項目外,按照「誰投資、誰決策、誰收益、誰承擔風險」的原則,最大限度地縮小審批、核准、備案范圍,切實落實企業和個人投資自主權。抓緊修訂政府核准投資項目目錄。對確需審批、核准、備案的項目,要簡化程序、限時辦結。對已列入國家有關規劃需要審批的項目,除涉及其他地區、需要全國統籌安排或需要總量控制的項目以及需要實行國家安全審查的外資項目外,在按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原則減少審批後,一律由地方政府審批。對國家採用補助、貼息等方式扶持地方的點多、面廣、量大、單項資金少的項目,國務院部門確定投資方向、原則和標准,具體由地方政府安排,相應加強對地方政府使用扶持資金的監督檢查。加強對投資活動的土地使用、能源消耗、污染排放等管理,發揮法律法規、發展規劃、產業政策的約束和引導作用。
(二)減少和下放生產經營活動審批事項。按照市場主體能夠自主決定、市場機制能夠有效調節、行業組織能夠自律管理、行政機關採用事後監督能夠解決的事項不設立審批的原則,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生產經營活動和產品物品的許可,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各類機構及其活動的認定等非許可審批。依法需要實施的生產經營活動審批,凡直接面向基層、量大面廣或由地方實施更方便有效的,一律下放地方。
(三)減少資質資格許可和認定。除依照行政許可法要求具備特殊信譽、特殊條件或特殊技能的職業、行業需要設立的資質資格許可外,其他資質資格許可一律予以取消。按規定需要對企業事業單位和個人進行水平評價的,國務院部門依法制定職業標准或評價規范,由有關行業協會、學會具體認定。除法律、行政法規或國務院有明確規定的外,其他達標、評比、評估和相關檢查活動一律予以取消。
② 依憲施政,依法行政,簡政放權是什麼意思
堅持依憲施政、依法行政,是國務院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加強憲法實施」的重要任務之一。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
③ 簡政放權主要是向什麼放權
法律分析:今年以來簡政放權主要從向市場放權、向社會移權、向下放權、對政府職能進行精簡4個層面展開。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
第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國家行政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中央和地方的國家機構職權的劃分,遵循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地方的主動性、積極性的原則。
④ 簡政放權是什麼意思
意思就是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指的是精簡政府機構,把經營管理權下放給企業。
⑤ 簡政放權的意義及作用
簡政放權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轉變政府職能的「當頭炮」,提高簡政放權的「含金量」,確保改革「蹄疾而步穩」,考驗著各級政府的執政智慧和改革決心。
作用:
1、「簡政放權」是強化管理,是保障民生的守護者。改革取消和下放權力是為了更有力地創新和強化社會管理,就是要編織一張覆蓋全民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網。把該管的管住管好,就是要加強和改善宏觀管理,優化行政管理流程,將好的管理措施用在民生大計上。
2、要切實加強市場監管,對食品、環境、安全生產等領域群眾高度關注、反映強烈的問題,把該管的管住管好。
3、「簡政放權」既是增強政府治理、建設現代政府的內在要求,也是提升政府公信力、執行力和權威性,更好服務人民群眾的有效保障。
意義:
一、深化簡政放權改革,更好適應新時代發展要求
1、深化簡政放權改革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內在要求。五簡政放權改革對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推動經濟平穩增長、增進社會公平正義發揮了重大作用。
2、深化簡政放權改革是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簡政放權改革是從理念到體制的深刻變革,是刀刃向內的政府自我革命,是加快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的必由之路。
3、深化簡政放權改革是優化營商環境、提高國際競爭力的戰略舉措。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產力、提高競爭力。通過簡政放權改革,我國營商環境已得到明顯改善,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持續激發,新增市場主體數量井噴式增長,新動能更好更快發展壯大。
二、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
1、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減少微觀管理事務和具體審批事項,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市場資源的直接配置,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市場活動的直接干預;
目的是通過改革實現產權有效激勵、要素自由流動、價格反應靈活、競爭公平有序、企業優勝劣汰,讓各類市場主體有更多活力和更大空間去發展經濟、創造財富,實現資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
2、減少微觀管理事務和具體審批事項。改變束縛生產力發展的經濟體制,必然要求從根本上轉變政府職能,從以微觀管理、直接管理為主轉向宏觀管理、監督管理為主,政府集中力量管好市場管不了或管不好的事,把政府不該管的事交給市場。
要尊重市場作用和企業主體地位,凡是市場機制可以有效調節的事項以及社會組織可以替代的事項,凡是公民法人在法律范圍內能夠自主決定的事項,原則上都不應設立行政許可,最大限度減少審批。
3、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市場資源的直接配置。
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遵循這一規律。要著力解決當前資源配置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從廣度和深度上推進市場化改革,完善市場體系,創新配置方式,更多引入市場機制和市場化手段,加快健全完善市場決定要素配置的機制。
4、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市場活動的直接干預。政府管得過多,直接干預市場活動,就會抑制有效競爭,壓抑市場主體創新發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甚至滋生腐敗。要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減少行政干預,退出那些沒有必要涉足的領域,交由市場進行更有效率的調節。
三、大幅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
深入推進簡政放權,要繼續圍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著力破除制約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的體制機制障礙,努力提供便捷高效、公平可及的公共服務,促進各類市場主體公平競爭,釋放創新創業活力。
四、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深入推進簡政放權,要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完善機會平等、權利平等、規則平等的市場環境,保障各類市場主體依法平等進入負面清單以外的行業、領域和業務,打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簡政放權做到「放而不亂」的方法
1、企業作為市場的主體,要減少政府對企業微觀經濟行為的過度干預,減少不必要的審批;
2、理順政府與社會的關系。原來政府包攬了大量的社會事務,現在要向社會下放權力,還權於民。這樣不僅能減輕政府負擔,還能培養公眾的責任意識;
3、理順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的關系,下放權力,調動地方主動性,釋放地方活力,並讓地方政府的財力和責任相匹配;
4、理順政府部門內部間的關系,解決職能交叉、職權不清、相互推諉扯皮等問題。
⑥ 二,從憲法與行政法角度分析一下減政放權有什麼深遠意義
我今天給你個正確答案吧。
第一,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上說,所謂「簡政放權」是違憲的!
第二,從行政法上說,「簡政放權」是一種事實上的「不作為」!
以上可以辯論。
⑦ 政府應該如何實施「簡政放權」簡政放權的意義在哪
1、簡政放權指精簡政府機構,把經營管理權下放給企業。是中國在經濟體制改革開始階段,針對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政企職責不分、政府直接經營管理企業的狀況,為增強企業活力,擴大企業經營自主權而採取的改革措施。
2、簡政放權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轉變政府職能的「當頭炮」。本屆政府開門「第一件大事」、2014年國務院第一次常務會議主題是「簡政放權」。一年多來,國務院取消下放的行政審批等事項已逾500項,而本屆政府成立之初的承諾是,任期內至少要取消、下放現有1700多項行政審批事項的三分之一。
3、本輪簡政放權要求中央各部委和各級地方政府建立權力清單制度,鎖定了改革和管理的底數,放權對象既包括下一級政府,也包括社會、市場,改革的視角更加全面。及時修改法律法規,確保簡政放權與相關法律、法規、規章相銜接,並對已出台的政策措施落實情況開展全面督查,改革的布局更為周密。不僅是力度和速度前所未有,改革的含金量也越來越高。
4、簡政放權,精簡的是束縛著市場主體的「無形枷鎖」和錯裝在政府身上的「有形之手」,放活的則是企業的活力、發展的動力和全社會的創造力。
5、提高簡政放權的「含金量」,確保改革「蹄疾而步穩」,考驗著各級政府的執政智慧和改革決心。不少地方在推行兩份清單:一份「權力清單」針對政府自身,一份「負面清單」則面向企業投資者。放管並重,意味著既要積極主動地放掉該放的權,又要認真負責地管好該管的事,以更有效的「管」促進更積極的「放」,使政府職能轉變的顯現成效。
⑧ 簡政放權改革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法律分析】
一是中央很多好的改革政策還沒很好落地。本屆政府簡政放權力度很大,已取消下放了479項行政審批事項,修改了一批行政法規,取消了很多不必要的管理環節,極大地激發了市場和社會活力。但是部門和地方在承接審批權力過程中遇到「中梗阻」問題,有些事項取消了,但相關法規沒修改的法規修改了,但公布不及時,宣傳不夠,一些地方仍在執行老的規定些關聯性強的事項由於部門之間取消下放行政審批事項不同步、銜接不夠,相關制度措施不配套等問題,改革成效未能實現下放給地方政府和社會組織的審批事項也沒有充足時間進行系統優化和變革創新,法人組織感知變化不很大老百姓具體辦事密切相關的地方政府審批管理和簡政放權工作才剛剛起步,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國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只是破了題、開了頭,萬里長征走出了第一步。二是地方政府缺乏整體性的改革謀劃。地方政府履職方式和責任機制不同於中央政府,盡管多數地方政府部門按照國務院部委局辦的工作要求已開始啟動相關改革,但在地方審批管理實踐中,政府部門間存在著責權利糾纏、信息難共享、系統難融合以及一些互為前置的審批環節,政府部門和民眾都做了大量重復勞動,行政效率低下,需要一級政府以整體政府責任來積極面對民眾期盼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統籌謀劃、協調推進,不斷突破體制機制甚至法制束縛,以全面深化改革取代過去碎片化的變革創新。三是地方政府簡政放權中的一些問題急需解決。一些地方雖出台文件但未動真格,重復公布國務院已經取消的行政審批項目和改革政策,貌似改革力度不小些地方部門為了小團體利益採取變通方式保留那些對本部門有利的審批事項,看似取消了某些審批事項,但需要審批的環節卻合並到別的部門審批事項中,或者以「打捆」的形式合並存在本部門其他審批事項中些部門雖然下放了某些審批權,但只是下放了初審權或者某些環節,還保留著終審權或者發證環節些審批事項雖說交給了社會組織,但因沒有建立起新的監管格局,社會組織成了「二政府」,企業和老百姓辦一些事情依然費盡周折。四是事中事後監管制度和責任機制亟須建立。審批改革不僅要簡政放權和創新前置審批方式,更要落實好事中事後監管責任和分工。一些部門對於取消和下放的事項未及時健全事中事後監管機制,在日常監管、綜合監管、聯動監管等方面缺乏相應規劃標准、設計標准、生產標准、檢測標准、環保標准等些部門對加強和創新監管缺乏研究,對法律、市場和技術手段運用不夠,平時監管不及時、不到位,一出問題才搞突擊檢查。這些問題的存在表明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已經深度進入深水區和攻堅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五條_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國家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
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⑨ 簡政放權的目的
法律分析:「簡政放權」是強化管理,是保障民生的守護者。改革取消和下放權力是為了更有力地創新和強化社會管理,就是要編織一張覆蓋全民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網。把該管的管住管好,就是要加強和改善宏觀管理,優化行政管理流程,將好的管理措施用在民生大計上。要切實加強市場監管,對食品、環境、安全生產等領域群眾高度關注、反映強烈的問題,把該管的管住管好。「簡政放權」既是增強政府治理、建設現代政府的內在要求,也是提升政府公信力、執行力和權威性,更好服務人民群眾的有效保障。
法律依據:《國務院關於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一、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建築師條例》第八條修改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申請參加一級注冊建築師考試:「(一)取得建築學碩士以上學位或者相近專業工學博士學位,並從事建築設計或者相關業務2年以上的;「(二)取得建築學學士學位或者相近專業工學碩士學位,並從事建築設計或者相關業務3年以上的;「(三)具有建築學專業大學本科畢業學歷並從事建築設計或者相關業務5年以上的,或者具有建築學相近專業大學本科畢業學歷並從事建築設計或者相關業務7年以上的; 「(四)取得高級工程師技術職稱並從事建築設計或者相關業務3年以上的,或者取得工程師技術職稱並從事建築設計或者相關業務5年以上的「(五)不具有前四項規定的條件,但設計成績突出,經全國注冊建築師管理委員會認定達到前四項規定的專業水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