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審判105條
㈠ 起訴,要求對方賠償損失身體健康的錢,需要什麼鑒定嗎到哪裡去鑒定
朋友:請到當地的公安局法醫鑒定中心,鑒定結果具有法律效力。
法醫臨床鑒定
「法醫臨床鑒定」,俗稱活體損傷鑒定。法醫臨床鑒定,是指運用法醫臨床學的理論和技術,對涉及與法律有關的醫學問題進行鑒定和評定。其主要內容包括:人身損傷程度鑒定、損傷與疾病關系評定、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程度評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評定、勞動能力評定、活體年齡鑒定、性功能鑒定、詐病(傷)及造作病(傷)鑒定、致傷物和致傷方式推斷等。刑事訴訟法第105條規定:「為了確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某些特徵、傷害情況或者生理狀態,可以對人身進行檢查。被告人如果拒絕檢查,偵查人員認為有必要的時候,可以強制檢查。檢查婦女的身體,應當由女工作人員或者醫師進行。」活體損傷的鑒定是以活體為主要研究對象,運用臨床醫學的理論與技術,研究並解決涉及法律問題的人體傷、殘及其他生理、病理等問題。法醫臨床鑒定主要涉及以下內容:一是損傷程度的鑒定。這是活體檢查中最常見的內容,確定損傷的性質與程度、推定致傷物體與作用方式、估價損傷的預後及可能發生的後遺症。其中的損傷程度鑒定直接關繫到定罪與量刑,民事賠償和治安行政處罰。根據損傷的嚴重程度分為重傷、輕傷和輕微傷。二是傷殘程度與勞動能力鑒定。鑒定時須參考與殘疾程度鑒定有關的法規,主要有道路交通事故傷殘十級分類法,職業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准,人身保險傷殘程度分類表等。三是性問題鑒定,檢驗是否被強奸,有無性病傳染,有無妊娠分娩,是否墮胎,確定性功能狀態。四是疾病的診察確定現有疾病與損傷的因果關系。疾病是否由損傷所引起,或原有疾病因損傷而加重、惡化。五是詐病(傷)及造作病(傷)鑒定,詐病是身體健康的人為了達到個人目的偽裝有病,如偽裝肢體癱瘓或偽裝精神病,造作病是故意毀損自己或授意別人毀損自己造成的損傷或疾病。活體損傷鑒定,主要是根據傷病的具體情況選擇應用相應的臨床醫學診斷方法,如採用視覺、聽覺腦干誘發電位、CT、核磁共振、PET等檢查方法,但應當注意的是在法醫學鑒定中被檢查者出於各自的動機,有可能誇大病情或傷情,也有可能隱匿病情或傷情,所以,要以客觀檢查為主,探討各種症狀,對被檢查者的陳述和症狀進行審查,才能保證鑒定的客觀、公正。
㈡ 刑事訴訟法第一審審理程序是怎樣的
刑事訴訟法第一審的程序:
1、對公訴案件的審查;
2、開庭審判前的准備;
3、法庭審判;
4、第一審程序的法律監督。
一審是指法院對案件的最初一級審判。一審的程序可以分為普通程序和簡易程序兩種。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條
開庭的時候,審判長查明當事人是否到庭,宣布案由;宣布合議庭的組成人員、書記員、公訴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的名單;告知當事人有權對合議庭組成人員、書記員、公訴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申請迴避;告知被告人享有辯護權利。
被告人認罪認罰的,審判長應當告知被告人享有的訴訟權利和認罪認罰的法律規定,審查認罪認罰的自願性和認罪認罰具結書內容的真實性、合法性。
㈢ 法醫鑒定和司法鑒定有什麼不同
一、確定的時間不同
傷情鑒定在傷情發生後即應進行,如果錯過時間等傷勢好轉就無法進行鑒定,而傷殘評定則應在治療終結後,病人身體狀況比較穩定以後進行,傷者體內有固定物的需取出固定物。
提出鑒定的時間和機關不同
傷情鑒定一般由公安機關提出,傷殘評定一般由公安機關或由當事人向法院提出鑒定申請而發生,如果當事人要提起民事訴訟,向法院提出申請鑒定比較妥當。
二、目的不同
傷殘評定主要在於評判治療終結後的傷殘程度,即對受害人工作、生活、社交能力的影響程度,傷殘鑒定的等級直接影響到鑒定的結果。而傷情鑒定在於確定損傷本身的嚴重程度。鑒於其目的不同,因此,反映在損傷程度和傷殘程度的評定上是有一定區別的,也就是說,可以被鑒定為重傷的不一定構成傷殘。因為有些損傷本身可能很嚴重,但經過治療後可能痊癒而不影響功能。
三、標准依據不同
在道路交通事故中,傷殘評定的依據的標準是《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GB18667-2002》,屬於強制性國家標准;而傷情鑒定,目前依據的是最高人民法院等部門聯合制定的《人體輕傷鑒定標准(試行)》和《人體重傷鑒定標准》。這是文件依據的不同。而上述標准制定時所參照的醫學或生理依據也不同。
四、使用目的不同
傷殘評定結論多用來確定民事賠償或刑事附帶民事賠償責任,而傷情鑒定則多用來確定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
五、等級劃分不同
傷殘評定根據對工作、生活和社會活動影響的程度劃分為I級(1級)至X級(10級),傷情鑒定則根據損傷本身的嚴重程度劃分為輕微傷、輕傷和重傷。
㈣ 2005年刑事訴訟法一百五十條內容
和現在的一樣,97年改了過後,大體都沒變過,死刑這些變了哈,其它都小
㈤ 刑事傳喚需要通知家屬嗎
刑事傳喚通知家屬的規定如下:一方面,家屬與當事人之間應具有法律上的扶養關系。這里所講的扶養關系是廣義的,泛指一定范圍內親屬之間根據法律的明確規定而存在的經濟上互相供養、生活上互相照顧的權利義務關系,包括撫養、贍養和夫妻、兄弟姊妹之間狹義的扶養三種具體形態。若當事人與其他任何人無法律上的扶養關系,即使與某人在同一個家庭內長期共同生活,也不能認定其為家屬。另一方面,家屬應限定在家庭范圍內。家屬與親屬並非同一概念。親屬關系是以婚姻、血緣或法律擬制而產生的社會關系,強調的是「親」。而家屬則強調的是「家」,是與家庭成員之間因扶養而產生的共同生活關系。若脫離這種關系,則不宜認定為家屬。如同胞兄弟姊妹結婚後,多數情況下與原家庭成員分開生活,自立門戶。此時,同胞兄弟姊妹雖為近親屬,也具有法律上的扶養關系,卻並非家屬。共同生活也不能機械理解為共同居住。例如,當事人與其配偶長期分居兩地,一段時期內無共同居住經歷,但只要二者同屬一個家庭,具有法律上的扶養關系,仍應認定為家屬。需要注意的是,刑事訴訟法第105條規定送達訴訟文書時,如本人不在,可以由成年家屬代收。無論是上述的採取強制措施通知家屬,還是刑事訴訟法規定的解剖時家屬到場、收押及死刑執行後通知家屬等,未成年人均不在通知范圍。筆者認為,應優先通知當事人的成年家屬,若除未成年人外,當事人無其他家屬,應通知該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
㈥ 法醫臨床鑒定的內容包括哪些
1、醫療糾紛司法鑒定 :對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是否存在醫療過失行為、被鑒定人人身損害後果是否存在、醫療過失行為與被鑒定人人身損害後果之間有無因果關系進行鑒定。
2、人身損傷程度鑒定:人體損傷是指身體結構完整性遭受破壞或者功能(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出現的差異或者喪失。鑒定人以醫學和法醫學的理論和技術為基礎,結合我國法醫檢案的實踐經驗所得出的綜合性判斷。根據損傷的嚴重程度分為重傷、輕傷和輕微傷。
3、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程度評定:在道路交通事故中遭受各種暴力致傷的人員,評定人根據檢驗結果,按照傷殘評定標准,運用專門知識進行分析所得出的綜合性判斷。
4、人身傷害受傷人員傷殘程度評定及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評定:是指有關授權機構對遭受各種暴力致傷的人員或在職業活動中因公負傷或患職業病後的勞動者,於國家社會保險法規所規定的醫療期滿時通過醫學檢查對傷殘失能程度做出的判定結論。
5、損傷與疾病關系評定 :疾病是否由損傷所引起,或原有疾病因損傷而加重、惡化的評定。
6、人體損害受傷人員誤工損失日評定:人身損害受傷後經過診斷、治療達到臨床醫學一般原則所承認的治癒(即臨床症狀和體征消失)或體征固定所需要的時間評定。
7、人身損害受傷人員的護理人員、期限評定:傷、病致殘者在診療期間及診療後因生活不能自理需依賴他人護理的人員數量及時間評定。
8、傷殘者護理依賴程度評定:護理依賴是指傷、病致殘者因生活不能自理需依賴他人護理者。生活自理范圍主要包括下列五項:①進食;②翻身;③大、小便;④穿衣、洗漱;⑤自我移動。護理依賴的程度分三級:①完全護理依賴指生活不能自理;②大部分護理依賴指生活大部不能自理;③部分護理依賴指部分生活不能自理。
9、勞動能力評定 :是指勞動功能障礙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礙程度的等級鑒定,分為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部分喪失勞動能力。
10、專長勞動能力評定:即喪失專長勞動能力程度評定,專長勞動能力是與大部分自然人相比他有獨特的專長,是一般人所無法具備的。這種人的獨特專長,是他的謀生專利,是生活收入的主要和唯一的來源。
11、醫療費審查:對醫療費用的合理性審查,醫療費是自然人的身體受到不法侵害後所接受的醫學上的檢查、治療和康復中所需的費用。
12、必要的營養費評定:是指受害人通過平時的食品攝入尚不能達到受損身體康復的要求,而需要增加營養品作為對身體補充所支出的費用。
13、必要的整形美容費評定:損傷後所必需的運用手術、醫療器械、葯物以及其他醫學技術方法對所受損的容貌或人體各部位形態進行的修復與再塑費用。
14、必要的器官移植費評定:是指將某一個體的器官(部分、一個或幾個)用手術的方法移植到其自體體內或另一個體的某一部位所需要的費用。
15、代用器官裝飾費評定:是指用外形接近被損傷的器官的人造器官(用來裝飾好看,有時也能作為被損器官的功能作用),安裝在受害人身上所需要的費用評定。
16、後續治療費評定:受害人因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後續治療費-即凡是用於後續治療過程中的合理費用。
17、傷殘輔助用具費評定:就是受害人用於購買補償喪失了的器官功能的傷殘用具的費用,也稱為補償功能器具費。
18、活體年齡鑒定:依據骨骼化骨中心的出現及骨骺的癒合程度,牙齒萌生及第二性徵的發育情況,對活體年齡進行推斷。
19、性功能鑒定:性功能障礙包括性交不能和生育不能兩個方面。具體說來,它包括男性性交不能、女性性交不能、男性生育不能和女性生育不能四種。
20、詐病(傷)及造作病(傷)鑒定 :詐病是身體健康的人為了達到個人目的偽裝有病,如偽裝肢體癱瘓或偽裝精神病;造作病是故意毀損自己或授意別人毀損自己造成的損傷或疾病。
21、致傷物和致傷方式推斷:根據損傷特徵推斷致傷物和致傷方式。致傷工具的推斷一般從兩方面來進行,首先要根據損傷的種類如擦傷、挫傷、咬痕、創、骨折等區分該損傷系鈍器傷、銳器傷或火器傷。然後再根據損傷的形態,如形狀、大小等來推測致傷物的形狀、大小、重量、長度、厚度及有無棱邊、稜角或其它特徵。
㈦ 刑事訴訟法
你好:
1、二審期來間,一審法院提源起審判監督程序是否符合法定程序,為什麼?
不合法。因為二審受理後,一審判決就不會生效;既然不生效,就不會成為審判監督程序的提起對象了。
2、一審法院院長能否獨立決定提起審判監督程序?請說明理由。
不能夠。理由:提起再審的主體必須是法定的行使審判權的機關和公職人員。依照我國《民事訴訟法》和《人民法院組織法》,在民事訴訟中有權行使審判權的機關和公職人員包括:各級人民法院的院長和審判委員會,他們共同對本院的審判行審判監督權。
3、二審法院將案卷材料退回一審法院是否正確?請說明理由。
不正確。於此無法律依據。二審法院應該自己審完。
㈧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十條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條【對立案材料的審查回和處理、立案條件】
人民答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於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
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並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
拓展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於1979年7月1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並公布,1980年1月1日起生效。刑事訴訟法是程序法,它從司法方面保證刑法的正確執行。
刑事訴訟法是指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調整刑事訴訟活動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調整的對象是公、檢、法機關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揭露、證實、懲罰犯罪的活動。
它的內容主要包括刑事訴訟的任務、基本原則與制度,公、檢、法機關在刑事訴訟中的職權和相互關系,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權利、義務,以及如何進行刑事訴訟的具體程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