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訴訟法代理詞

行政訴訟法代理詞

發布時間: 2022-08-27 14:34:44

❶ 行政訴訟被告代理詞範文

法律分析:1、首部。(1)、 標題。在文書上部正中寫明「代理詞」。(2)、稱謂。頂格寫合議庭組成人員。例如「審判長、審判員」。

(3)、前言。一般包括三個部分:一是說明代理人的合法身份、代理許可權是說明代理人接受委託後進行的工作是表明依據事實和法律提出代理意見。2、正文。(1) 、作為原告代理人發表的代理意見。(2)、作為被告代理人發表代理意見。3、尾部。(1)結束語。代理人總結發言,提出對本案的看法和結論性意見。應做到概括有力,簡潔明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四十九條 提起訴訟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一)原告是符合本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二)有明確的被告;(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四)屬於人民法院受案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❷ 名詞解釋行政訴訟

行政訴訟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使國家行政權的機關和組織及其回工作人員所實施的具體答行政行為,侵犯了其合法權利,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在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法對被訴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審查並做出裁判,從而解決行政爭議的制度。

對保障一個國家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確保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合法權利免受行政權力的侵害,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2)行政訴訟法代理詞擴展閱讀:

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是兩種不同性質的監督,且各有所長,不能互相取代。因此,現代國家一般都同時創設這兩種制度。在具體的制度設計上,或將行政復議作為行政訴訟的前置階段;或由當事人選擇救濟途徑,或在當事人選擇復議救濟途徑之後,仍允許其提起行政訴訟。

行政訴訟法對人的效力是指行政訴訟法適用於哪些人,對哪些人有拘束力,對哪些人沒有拘束力。中國行政訴訟法原則上採用屬地原則確定對人的效力,凡是在中國領域內進行行政訴訟的當事人均適用中國行政訴訟法。

❸ 行政訴訟案件原告代理詞

法律分析:行政訴訟中,寫的代理詞是由當事人的代理人在法庭辯論階段為維護代理人合法權益而發表的綜合性發言,又稱代理意見書。 當然代理詞最重要的部分是質證和辯論。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十七條 最高人民法院管轄全國范圍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第十八條 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經復議的案件,也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經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審判工作的實際情況,確定若幹人民法院跨行政區域管轄行政案件。

第十九條 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訴訟,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條 因不動產提起的行政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一條 兩個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的案件,原告可以選擇其中一個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原告向兩個以上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轄。

❹ 商標行政訴訟案件代理詞怎麼寫的

如題,代理詞
尊敬的審判長、審判員:
四川XX酒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上訴人)訴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被上訴人)商標授權確權行政糾紛一案(XX商標二審)已由貴院受理。受上訴人之委託,四川君合律師事務所指派盧宇律師擔任本案上訴人的訴訟代理人。現,代理人就本案事實及法律問題發表如下代理意見:
第一部分 關於一審法院認定申請商標與引證商標近似的錯誤
一、一審法院將引證商標華表兩側的圖形認定為漢字「中華」的小篆寫法並將漢字「中華」認定為引證商標的組成部分違背事實且違法。
從事實上來說,漢字「中華」的小篆寫法(詳見下圖)與引證商標中一審法院所指的圖形片差別明顯: 1、引證商標中「中」字的上面部分系平直的橫,而正規小篆寫法的「中」字上面系弧形,且與其相連的部分共同形成一個橢圓;2、正規小篆寫法的「中」字中間一豎是垂直的豎,而被引證商標中的「中」字的豎帶有一個動態的彎曲「尾巴」,該「尾巴」給人向上升起的動態之感;3、正規小篆寫法的「華」字的中間豎直一筆上部向右突出和彎曲,下部向左偏移,而被引證商標中的「華」的對應筆畫的上部分並沒有該特徵,且其下部分變成動態的彎曲「尾巴」,該「尾巴」同樣給人向上升起的動態之感。從華表兩側圖形的表現形式來看,左側部分更像游動的小蝌蚪,右側部分更像一隻爬行的蜈蚣。因此,引證商標兩側的部分不是小篆「中華」,其不應當認定為漢字「中華」,而應當被認定為圖形。不僅如此,一審法院該認定也是違法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以下簡稱通用語言文字法)第二條明確規定,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普通話和規范漢字。同時,根據通用語言文字法規定,國家機關應當在該法的實施中起到帶頭和表率作用。依據為實施該法制定的《通用規範文字表》,「中華」的規范漢字寫法為第0113號「中」和第0472號「華」。由此可見,引證商標組成部分職中並不包含漢字「中華」。但本案中,一審法院卻認定引證商標華表兩側的圖案系漢字「中華」的小篆寫法並將漢字「中華」認定為引證商標的組成部分。
一審法院該認定是對通用語言文字法的違反,是最根本的錯誤認定,是導致一審判決錯誤的邏輯基礎。

(「中華」的小篆寫法)
二、申請商標系純文字商標,而引證商標系圖形字母組合商標,二者系不同性質的商標,不具有可比性,一審法院認定二者近似違反了同類商標比較原則——有違生活常理和司法實踐。
根據《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第14、15、16條可以看出,該規定對商標進行近似性比較時,嚴格按照同類商標進行比較的原則進行比較辦法的分類,即文字商標與文字商標之間比較、組合商標與組合商標之間比較以及圖形商標與圖形商標之間進行比較,並無交叉比較的做法。從生活常識看,我們可以將不同表象的事務歸為本質(本質)相同,但卻不能將不同本質的事物歸為表象一致,因此,該問答規定的比較方法分類符合生活邏輯,是科學的比較方法。而本案中,因引證商標系圖片與英文字母構成的組合商標,而申請商標系純文字商標,二者屬於不同性質的事物,二者之間的表象區別一目瞭然,一般公眾憑眼觀即可區別,而無需仔細甄別。因此,一審法院將二者進行比較,得出二者近似的結論,明顯違反了科學的比較方法,明顯錯誤。
三、一審法院認定申請商標與引證商標近似違反了整體比較和主要部分比較原則——違反商標法及相關司法解釋之規定。
首先,從整體上看。引證商標系由圖形(包括:華表、華表下的圍欄、絲帶、祥雲、彩虹以及華表兩側的圖形)和英文字母組成的組合商標,其組成元素相互聯系組成統一的不可分割的整體,整體上突出圖性特徵,呈現給公眾的是整體圖形效果。而申請商標系由純粹的文字構成,其特徵由文字本身予以體現。從整體上看,二者視覺差別明顯,沒有相似性。
其次,從主要部分看。申請商標由「中華坊」三個中文漢字組成,不存在主要和次要部分之分。而引證商標由華表、圍欄、祥雲、彩虹、絲帶、華表兩側的圖案以及英文字母等元素組成,各元素中,華表及其下面的圍欄色度濃厚,且所佔比例較大,該部分應認定為引證商標的主要部分。但引證商標的該主要部分,系圖形的組合,該部分無任何線索和特徵可將其讀成漢字「中華」,而申請商標系由純文字「中華坊」三個漢字組成,二者視覺區別明顯,可識別性明顯,不具有相似性。一審法院認為「華表圖形與其文字部分存在對應關系,其顯著性較弱」。然而該觀點是建立在把華表兩側的圖形認定為漢字「中華」的錯誤前提基礎之上的(具體理由如前文所述),並且該觀點明顯歪曲了二者比例以及色度濃淺的巨大差別,將色彩濃度淺、所佔比例小的部分認定為主要部分,將色彩厚重、所佔比例大的部分認定為次要部分,明顯本末倒置,違背客觀事實。
四、一審法院認定申請商標與引證商標近似違反了以相關公眾一般注意力為準的原則。
根據商標法、商標法實施條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授權確權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規定,判斷商標是否近似應當遵循以相關公眾一般注意力為準的原則。所謂「一般注意力」,就是我們俗話說的「打眼一看」。從兩個商標的構成元素、整體視覺效果等看,我們「打眼一看」這兩個商標,是根本不可能留下二者相同或相似的印象的。可見,一審法院認定二者近似明顯違背了該比對原則,且違背了日常生活經驗,是錯誤的主觀判斷。
五、引證商標無顯著性和知名度,一般公眾不會誤認,一審法院認定申請商標與引證商標近似錯誤。
從引證商標本身看,其主要部分是華表及圍欄,該部分圖形已經在諸多商標和宣傳(包括紙質和電視媒體等)中廣泛使用,該部分不具有獨特性,消費者早已見慣不怪,其顯著性已不存在。另外,引證商標持有者北京龍徽公司並沒有對其進行廣泛的宣傳,且其並沒有實際將該商標用於指定的白青梅露酒,引證商標不具有廣泛的知名度,一般公眾對該商標根本不了解,根本不可能誤認。
第二部分 關於商品是否屬於類似與部分駁回
一、引證商標指定使用的產品並未包含在《類似商品和服務區分表》中,其申請商標指定商品不是同類和相似商品。根據《類似商品和服務區分表》,申請商標指定使用商品屬於該表規定的第三十三類,該第三十三類中並未包含引證商標指定使用的產品——白青梅露酒。因此,二者不構成近似商品。
二、根據國家標准,申請商標指定使用的產品與引證商標使用的產品不是同類產品。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GB/T 17204-2008)按照原料、生產工藝和產品特性為分類原則,將酒類分為發酵酒、蒸餾酒和配製酒(即露酒)。根據該分類原則,三種酒在原料、工藝以及產品特性上有著很大的區別。同時該標準定義,露酒是以蒸餾酒、發酵酒或食用酒精(GB-10343)為酒基,以食用動植物、食品添加劑作為呈香、呈味、呈色物質,按一定生產工藝加工而成,改變了其原酒基風格的飲料酒。根據該定義,發酵酒、蒸餾酒與露酒的區別還在於,發酵酒和蒸餾酒系製作露酒的原料之一,他們之間是原料和產品的關系,不是近似商品。
三、被上訴人先前行為表明不構成類似商品。「中華橋」和「中華鼎」商標注冊使用的商品均為33類,而該兩商標均在引證商標注冊之後獲得注冊,該事實表明,被上訴人實際上也認可「中華橋」和「中華鼎」與引證商標使用的商品不相同且不類似。
四、《類似商品和服務區分表》(以下簡稱區分表)不是認定商品類似的直接證據,其僅作為判定參考。根據司法解釋之規定,區分表僅僅是作為判斷商品是否構成近似的參考。本案中,引證商標使用的商品並未包含在區分表之內,雖其注冊為區分表之第33類,但是該事實不是作為認定其與申請商標指定商品構成類似的直接證據。二者是否構成近似應當從商品本身的屬性進行判斷。而從根據本部分前文之論述,二者原料、生產工藝和產品特性均有不同,二者不構成類似商品,一審法院以區分表作為認定二者類似的依據系法律適用錯誤。
第三部分 關於是否能夠導致相關公眾產生誤認
一、消費群體不同,相關公眾不會誤認。引證商標使用的產品為白青梅露酒,露酒是以發酵酒、蒸餾酒或食用酒精為酒基,加入可食用的動植物輔料、食品添加劑,進行調配、混合或再加工製成的,是已改變了原酒基風格的飲料酒,成品露酒融入並體現輔料和添加劑的色、香、味,原酒基風格已經改變。我國居民有飲用葯酒強身保健的習慣,正是因為這個習慣,才促進露酒的生產,也就是說,露酒生產商幾乎都是通過添加具有保健滋補功能的中葯材等輔料生產露酒的,以此滿足國人飲用葯酒保健滋補的需求。實際上,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果酒都主要以具有保健功能的動植物中葯作為輔料和添加劑的,如枸杞果酒、東北參茸酒、三鞭酒,西北的蟲草酒、靈芝酒等。正是基於這樣的事實,對消費者來說,露酒就是保健酒、葯酒。除此之外,露酒的酒精度一般比較高,因此露酒的消費群體集中在有飲酒養生習慣需求並對中葯葯性有一定認識的中老年人群。而這類消費者購買時主要考慮的是製作露酒使用的輔料是哪種中葯材。
而申請商標所使用的商品為白酒(燒酒)、葡萄酒、清酒及黃酒等。中國酒文化主要是白酒文化,根據《2009山東白酒消費白皮書》調查顯示,白酒的消費人群主要集中在中高學歷、中高收入者和聚會和社交場合;葡萄酒雖從中國漢武帝時期即開始出現,葡萄酒文化並不突出,雖近年來葡萄酒的文化逐漸形成,但是葡萄酒文化更多地融入了西方葡萄酒文化,體現時尚、高雅、品位等內涵,因此,葡萄酒的消費群體主要集中在高收入、高學歷、高品位的時尚人群;黃酒,一般酒精含量為14%—20%,目前,黃酒主要消費市場集中在江浙一帶的人群。
根據以上分析,商標使用的各類商品的消費群體不同,而申請商標目前僅將商標使用於白酒,引證商標僅用於白青梅露酒(且未實際使用於該產品),緣於中國的白酒文化以及白酒消費群體對酒的知識,相關消費群體也不可能導致誤認。
二、引證商標無顯著性和知名度,一般公眾不會誤認。從引證商標本身看,其主要部分是華表及圍欄,該部分圖形已經在諸多商標和宣傳(包括紙質和電視媒體等)中廣泛使用,該部分不具有獨特性,消費者早已見慣不怪,其顯著性已不存在。另外,引證商標持有者北京龍徽公司並沒有對其進行廣泛的宣傳,且其並沒有實際將該商標用於指定的白青梅露酒,無論企業名稱還是引證商標均不具有廣泛的知名度,一般公眾對該商標和生產者根本不了解,根本不可能誤認。
三、產品本身具有的特性區別明顯,上訴人和引證商標持有者企業名稱明顯不同,相關公眾根本不可能產生誤認和混淆。
首先,上訴人將申請商標用於醬香型白酒,而目前,醬香型白酒的產地僅限於川南和貴州,對於喜好並了解醬香型白酒的消費者來說,其在選購白酒的時候不可能不通過查看生產廠家和產地以確認產品的來源,而在該過程中,消費者自然能通過生產者名稱確定產品的提供者究竟是誰。
其次,上訴人銷售的醬香型白酒屬於中高檔白酒,並與茅台、郎酒等部分產品的價位相當,因此,消費者在選擇該價位的醬香型白酒時,必然會對產地、廠家等進行仔細地甄別和了解,那麼,在這個過程中,消費者自然會了解到該產品的來源, 由於上訴人和引證商標持有者企業名稱明顯不同,相關公眾根很容易區分商品的來源。
再次,從該價位的白酒的飲用場合來看。中高檔白酒主要在節假日親朋聚會或公商務宴請等正式場合飲用,而這些場合下,消費者根本不可能購買具有葯酒性質的露酒來宴請客人,也就是說,在消費者購買酒的時候,首先對購買的酒類進行區分,然後才在同類酒中進行牌子的必選,那麼這個過程中,因引證商標和申請商標使用的酒類不同,消費者不可能對二者進行比較,也就不能誤認。
最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責任法已經頒布和實施多年,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是具備合理理性和常識。根據常識,食品包裝上應當註明產地、生產者等信息,一般的消費者在購買產品的時候已能運用這些常識,更不用說在中國白酒文化如此深厚的背景下對白酒知識豐富的白酒消費者了。這就是說,白酒消費者在消費的時候,能運用其常識和理性來識別其選購的商品的提供者、來源和產地,根本不可能誤認。
第四部分 關於部分撤銷
即使(僅作假設,不代表代理人認可該假設)申請商標與引證商標指定使用的商品在部分構成類似,但根據前文有關商品近似的論述,申請商標所使用的燒酒與引證商標使用的白青梅露酒是絕對不構成類似的,那麼被上訴人全盤認定二者類似就是錯誤的,相應地,被上訴人據此全盤駁回上訴人的復審請求也是錯誤的(被上訴人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按理說,一審法院應當就不構成類似商品的部分支持上訴人的請求,並部分撤銷被上訴人的復審決定,但是一審法院並沒有針對被上訴人的該錯誤作出判決,反而將錯就錯,全盤駁回上訴人的一審訴訟請求。可見一審法院判定錯誤。
第五部分 關於一審法院的程序違法
依法行政、平等對待和以同一標准適用法律和對待行政相對人是行政主體應當遵循的准則。《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商標注冊、管理和評審工作守則》第一條規定,……..保證行政執法的公正性……..;第二條規定,從事商標注冊、管理和評審工作的國家和機關工作人員(以下簡稱商標工作人員)必須秉公執法……….。根據前述規定,被上訴人在審查商標是否符合注冊條件時,應當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則進行。而本案中,商標局已通過了第3702528號「中華鼎」的注冊申請(申請時間2003年6月13號,該時間晚於本案引證商標的注冊公告時間,其同為33類)。「中華鼎」商標也是文字商標,其與申請商標僅強調的對象不同,即前者後綴為「鼎」,後者後綴為「坊」。但是,被上訴人卻通過了「中華鼎」的注冊申請,卻以與引證商標具有近似性為由駁回上訴人對「中華坊」的注冊申請。既然,「中華鼎」已經被通過注冊申請,那麼根據行政行為的平等性以及適用標準的統一性原則,「中華坊」也應當通過申請。根據不同的結果可以看出,被上訴人在面對相同性質的事情時,針對不同的申請主體,採用不同的判斷標准,其做法完全背離了行政行為的公平性和平等性原則,屬於行政違法行為。被上訴人前後適用標准不一,違反行政執法的公平原則和平等性原則,而一審法院並未對此進行審理和評述,可見一審法院程序違法。
第六部分 關於個案審查原則與一審法院的錯誤
庭審中,一審法院及被上訴人曾提到個案審查原則。然而,首先,個案原則並非法定原則,一審法院主張個案原則缺乏法律依據。其次,被上訴人應當對商標審查遵循統一標准,既然其審查中沒有認定「中華鼎」與引證商標近似,那麼自然也不得認定申請商標與引證商標近似,一旦認定近似,即違背了同一性原則。如果以個案原則為由為其辯護,實際上就是對其隨心所欲的行政行為的鼓勵,那麼法院對行政訴訟的審判還有什麼意義?第三,所謂的「個案原則」損害依法行政的根基。依法行政的結果必然是同等條件同等對待,同等事項處理結果一樣,如果確認個案原則合法,那麼意味著任何行政機關都可以個案原則為由主張其隨心所欲的行政行為合法,如此,依法行政的規定還有什麼意義?
綜上所述,一審法院將華表兩側的圖形錯誤認定為漢字「中華」,又在該錯誤認定的基礎上,將其認定為引證商標的顯著部分,且適用了錯誤的比對方法,將申請商標和引證商標認定為近似,從而得出錯誤判決。一審判決應當被撤銷。
以上代理意見請法院採納。
此 致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代理人:四川君合律師事務所 盧宇 律師
2011年5月30日

❺ 急需行政訴訟起訴狀、答辯狀、代理詞格式!!!!!!!!!

行政訴訟狀
原告:姓名,性別,年齡,籍貫,現住.....;
被告回:答.....行政機關
負責人:.....
地址.....
訴訟請求:
事實與理由:
此致
....人民法院
具狀人:....
年月日
答辯狀
答辯人:....行政機關
答辯人與原告.....糾紛一案,現答辯人提出如下答辯意見:
此致
.....人民法院
答辯人:....
年月日
代理詞
尊敬的審判長、審判員:
河北道申律師事務所依法接受某某機關的委託,並指派我擔任其訴訟代理人,現根據剛才的法庭調查,發表代理意見如下:

......
代理人:谷立芬
河北道申律師事務所律師
年 月 日

❻ 行政訴訟全權委託書範本

行政訴訟的全權委託書,應寫明委託人和被委託人的姓名、性別、聯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委託的具體事項;委託的許可權,即標注全權代理;以及委託的期限;雙方的簽名、日期等內容。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一條
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
下列人員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
(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九條
委託他人代為訴訟,必須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託人簽名或者蓋章的授權委託書。
授權委託書必須記明委託事項和許可權。訴訟代理人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
提起反訴或者上訴,必須有委託人的特別授權。

❼ 行政訴訟中的訴訟代理詞在哪個階段念

開庭後就需要念訴訟代理詞。

代理詞無法定的固定格式,但有大體通用的文章結構,一般的代理詞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一、首部

每一份代理詞都應有一個確切的標題,標題應反映案件性質和所代理的當事人在案中的地位,例如「民事原告訴訟代理詞」等,使聽眾一開始就了解代理詞的性質。因為代理詞是一種講演辭,主要向合議庭陳述,因此開頭的習慣稱呼語是:「審判長、審判員:」

二、序言

序言亦即開場白,要盡量簡潔,重點在代理意見部分。序言包括:

1.說明代理人出庭的合法性,概述接受委託和受指派,擔任本案當事人哪一方面的代理人;

2.說明代理人接受代理後進行工作的情況,即在出庭前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如查閱案卷、調查了解案情等;

3.表明代理人對本案的基本看法,也可以不說。如繫上訴案件,則要說明對一審判決的看法和意見。

三、正文

正文是代理詞的核心內容。這一部分應根據具體案情、被代理人所處的訴訟地位、訴訟目的和請求以及被代理人與對方當事人的關系等因素來確定其內容。代理人應當在代理許可權內,依據事實和法律,陳述並論證被代理人提供的事實與理由成立,從而支持其主張和請求,同時揭示、駁斥對方的錯誤。代理意見通常從認定事實、適用法律和訴訟程序等幾方面或其中一、兩個方面展開論述。一般地講,代理意見的內容主要應從以下方面進行闡述:

1.陳述糾紛事實,提出有關證據,反駁對方不實之處;

2.對糾紛的主要情節,形成糾紛的原因以及雙方當事人爭執的焦點進行分析,以分清是非,明確責任,認定性質;

3.闡明當事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促使當事人彼此之間互相諒解,把權利和義務有機地統一起來;

4.提出對糾紛解決的辦法和意見。這部分內容既要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又要考慮有利於糾紛的解決;

5.如系二審,還應對原判決進行評論,提出要求和意見。

這部分內容,要從具體案情出發,抓住本案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闡明幾個問題,為解決糾紛提出切實可行的主張、意見、辦法和要求,使案件得到正確、合法、及時的處理。

四、結束語

本部分是歸納全文的結論性見解和具體主張,為被代理人提出明確的訴訟請求。要求要言不繁、簡潔明了,使聽眾對整個代理詞留下深刻、鮮明的印象。

代理人具名和註明日期。

代理詞在寫法上應注意以下問題:

1.代理詞主要用證明的方法來寫,對錯誤的觀點有時也可以進行必要的駁斥,用反駁的方法來寫,但通常是把正面說理與反面駁斥有機地結合起來,以正面說理為主,或兩種方法兼而有之。

2.代理詞必須在熟悉案情,了解真相,掌握材料基礎上動筆製作,這樣才能對案件了如指掌,才能在法庭上立於不敗之地。

3.代理記號要尊重事實、忠於法律,對糾紛事實和證據進行透徹的分析論證。不能歪曲事實和法律,強詞奪理,向法庭提出無理要求。

4.代理詞所提意見要切合實際,掌握分寸;要以理服人,體現出解決問題誠意;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措詞懇切,語氣平和,這樣才能為對方當事人和法庭所接受。

❽ 不服行政拘留提起行政訴訟怎樣寫代理詞

代理詞

北京市大成律師事務所鄭州分所接受鄭州某某有限公司的委託,指派李賀律師擔任其訴某某工商行政管理局不服行政行為一案的訴訟代理人,依法參加今天的訴訟。現根據法律規定,結合法庭的審理和本案事實依據,發表如下代理意見。

一、關於【責令改正通知書】事實、理由的分析

1、事實部分

【責令改正通知書】事實部分稱【經查,你(單位)於2011年10月變更登記過程,涉嫌提供虛假「股東會決議」及「股權轉讓協議」取得公司變更登記】。

1)、原告未提供虛假材料

原告2011年10月21日的公司變更登記行為,按相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及貴局的要求,提供了真實、合法、齊全的申請材料,原告該次公司變更登記行為原股東及現股東全部親自到場,現場簽訂了《股東會決議》、《股權轉讓協議》等相應文件,完全符合法定形式及程序,完全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二條的規定。

2)、關於【涉嫌】的分析

被告在【責令改正通知書】事實部分用了【涉嫌】一詞,【涉嫌】的法律含義為【有跟某件事情發生牽連的嫌疑】,系有可能性,而非查證屬實。

被告在未查明違法事實的情形下即作出責令改正的決定,事實依據不足,理應撤銷。

2、理由部分

【責令改正通知書】理由部分稱【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六十九條的規定,構成了提交虛假材料隱瞞重要事實,取得2011年10月公司變更登記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六十九條規定【提交虛假材料或者採取其他欺詐手段隱瞞重要事實,取得公司登記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改正,處以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撤銷公司登記或者吊銷營業執照。】

從該條可以得出:

隱瞞重要事實的方法分為兩種:1、提交虛假材料,或者

2、採取其他欺詐手段。

提交虛假材料亦為欺詐手段,系隱瞞重要事實的一種方法。

前已論及,原告未提交虛假材料,被告在【責令改正通知書】事實部分未描述原告【採取其他欺詐手段】的情形,因此原告未【隱瞞重要事實】,不符合第六十九條規定的違法行為,被告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理應撤銷。

二、關於【答辯狀】的分析

1、被告據以作出【責令改正通知書】的事實依據前後不一

被告據以作出【責令改正通知書】當時的事實依據為:【經查,你(單位)於2011年10月變更登記過程,涉嫌提供虛假「股東會決議」及「股權轉讓協議」取得公司變更登記】。

被告據以作出【責令改正通知書】答辯狀中所援引的事實依據(【答辯狀】第2頁第二段第三行)為:【被答辯人在2011年10月21日申請公司變更登記時,故意隱瞞2011年10月17日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向其下達的(2011)115號行政處罰聽證告知書及10月20日被答辯人提出申請要求聽證的事實,取得公司變更登記。】

被告為何前後不一、自相矛盾,完全拋棄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當時所持的「事實依據」,而採取新的「事實依據」說?

無非如此,被告自知原「事實依據」未經查實且不能成立,與其被攻破不如主動放棄的好,但殊不知,被告作為擋箭牌的新「事實依據」說亦不能成立,原因如下:

首先,公司是具有獨立企業法人資格的法律擬制主體,按照法人擬制說的觀點,只有自然人是實在的,而法人則是無肉體無精神的觀念上的存在,是法律的擬制物,公司與股東的人格相互獨立,不可混為一談。公司作為法律擬制主體,僅僅是公司財產所有者的象徵,而不具有自然人主體的主觀屬性,而【隱瞞】屬於主觀形態,因此公司不具有【隱瞞】的屬性,更何談隱瞞一說。

其次,何為法律上的【隱瞞】?【隱瞞】系指有義務告知而故意不告知,應當告知而故意掩蓋事實真相,【隱瞞】的前提需有義務、需應當。

如前陳述,原告2011年10月21日公司變更登記行為完全符合法定形式及程序,如實回答了被告的詢問,原告收到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鄭工商經檢(2011)155號行政處罰聽證告知書是事實,在被告未詢問類似問題的前提下,原告沒有法律上的義務主動告知,若需告知,法律規定是什麼?

原告認為收到鄭工商經檢(2011)155號行政處罰聽證告知書一事無需告知被告,原因有二:

①、原告收到的僅僅是行政處罰聽證告知書而不是行政處罰決定書,行政處罰聽證告知書僅僅表明有處罰的可能性,但不代表一定處罰,原告收到該行政處罰聽證告知書後立即組織相關人員參與聽證相關事宜,以維護原告合法權益。

②、鄭工商經檢(2011)155號行政處罰聽證告知書擬處理的事情發生在2004年7月7日和2005年7月15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九條之規定,行政處罰的追則期限為2年,從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上述擬處理的事情已過追責時效,不得再給予行政處罰,因此,原告認為該行政處罰聽證告知書不構成實質性影響,無需告知被告。

2、【責令改正通知書】是行政處罰

被告【答辯狀】(【答辯狀】第2頁第二段第九行)稱【責令改正通知書僅是具體的行政行為,不是行政處罰】,該觀點錯誤。

責令改正是一種多重性質的行政行為,它在不同的法律條文中具有不同的法律屬性,有時是一種行政處罰,有時是行政命令,即多重性質說,不能採取一刀切的方法,而應該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三條規定【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處罰時,應當責令當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違法行為。】在適用該條的情況下,責令改正違法行為不是一種行政處罰,而是相對獨立的一種行政處理決定,即行政命令,理由是:該責令改正行為中,對於違法事實雖已經作了認定,並規定了改正違法行為的具體期限,但若逾期不履行並不具有強制執行的效力,而是隨後做出的行政處罰才具有強制執行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六十九條規定【提交虛假材料或者採取其他欺詐手段隱瞞重要事實,取得公司登記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改正,處以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撤銷公司登記或者吊銷營業執照。】在適用該條的情況下,責令改正行為應屬於行政處罰,理由是:①、該責令改正行為中,對於違法事實已經作了認定,並規定了改正違法行為的具體期限,且明確了如逾期不履行將強制執行,明顯具有對違法行為的制裁性。②、逾期不履行將依法強制執行的內容,已不是行政管理中為了保證下一個行為的作出而實施的中間環節,而已經是行政管理的一種最終行為,具有終了性。

行政處罰,是國家行政機關對構成行政違法行為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實施的行政法上的制裁。被告出具的【責令改正通知書】完全符合行政處罰的要件,理由如下:

1)、該【責令改正通知書】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六十九條的規定,具有制裁性、終了性。

2)、被告提供的證據第23頁【行政處罰有關事項審批表】表明,該【責令改正通知書】亦是按行政處罰的決定程序審批的。

3、被告【答辯狀】(【答辯狀】第2頁第二段第十四行)稱【………行政處罰聽證告知書已完全取代了………責令改正通知書,被答辯人針對………責令改正通知書提起行政訴訟已無實際意義………】。

什麼叫【完全取代】?被告是否自認【責令改正通知書】不成立,已自行撤銷,無法律效力

什麼叫【已無實際意義】?被告既已作出【責令改正通知書】的具體行政行為,原告就有權起訴,法院自會依法公正判定該【責令改正通知書】是否合法,這就是實際意義,且是法律意義之所在。

三、被告作出【責令改正通知書】的具體行政行為違反法定程序

前已論及,【責令改正通知書】是行政處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二條的規定,被告在作出該【責令改正通知書】之前,應當告知原告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及依據,並告知原告有權進行陳述和申辯。但被告卻未告知,剝奪了原告的了解權、陳述權、申辯權、聽證權和其他權利,嚴重違反了法定程序,理應撤銷。

綜上所述,被告作出【責令改正通知書】的具體行政行為事實依據不清、證據不足、適用法律、法規錯誤、違反法定程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之規定,請求貴院依法作出撤銷某工商責改字【2012】04號【責令改正通知書】的公正判決。

❾ 行政訴訟代理詞

法律分析:行政訴訟代理詞是行政訴訟當事人的訴訟代理人根據當事人的委託依法參加訴訟活動,行使法律規定的訴訟權利,在法庭審理階段所作的系統發言。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二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前款所稱行政行為,包括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組織作出的行政行為。

第三條 人民法院應當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起訴權利,對應當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得干預、阻礙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

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出庭應訴。不能出庭的,應當委託行政機關相應的工作人員出庭。

第四條 人民法院依法對行政案件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人民法院設行政審判庭,審理行政案件。

熱點內容
上海市法院文員 發布:2025-01-20 05:17:23 瀏覽:320
法院執行情況 發布:2025-01-20 05:12:55 瀏覽:475
新浪微博法院 發布:2025-01-20 04:56:08 瀏覽:697
公司與股東的法律關系 發布:2025-01-20 04:54:37 瀏覽:956
婚姻法的出台時間 發布:2025-01-20 04:54:35 瀏覽:992
保證法規 發布:2025-01-20 04:37:28 瀏覽:259
行政法學歷年試題 發布:2025-01-20 03:46:34 瀏覽:516
法官和律師座談 發布:2025-01-20 03:38:35 瀏覽:220
勞動法就是個 發布:2025-01-20 02:46:29 瀏覽:599
行政法姜明安百度雲 發布:2025-01-20 02:37:57 瀏覽: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