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關於行政法規制定程序的說法下列

關於行政法規制定程序的說法下列

發布時間: 2022-08-28 01:47:33

⑴ 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

第一條為了規范行政法規制定程序,保證行政法規質量,根據憲法、立法法和國務院組織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行政法規的立項、起草、審查、決定、公布、解釋,適用本條例。第三條制定行政法規,應當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符合憲法和法律的規定,遵循立法法確定的立法原則。
第四條制定政治方面法律的配套行政法規,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報告黨中央制定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方面重大體制和重大政策調整的重要行政法規,應當將行政法規草案或者行政法規草案涉及的重大問題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報告黨中央。第五條行政法規的名稱一般稱「條例」,也可以稱「規定」、「辦法」等。國務院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授權決定製定的行政法規,稱「暫行條例」或者「暫行規定」。國務院各部門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不得稱「條例」。
第六條行政法規應當備而不繁,邏輯嚴密,條文明確、具體,用語准確、簡潔,具有可操作性。行政法規根據內容需要,可以分章、節、條、款、項、目。章、節、條的序號用中文數字依次表述,款不編序號,項的序號用中文數字加括弧依次表述,目的序號用阿拉伯數字依次表述折疊第二章立項第七條國務院於每年年初編制本年度的立法工作計劃。
第八條國務院有關部門認為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應當於國務院編制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前,向國務院報請立項。國務院有關部門報送的行政法規立項申請,應當說明立法項目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依據的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以及擬確立的主要制度。國務院法制機構應當向社會公開徵集行政法規制定項目建議。
第九條國務院法制機構應當根據國家總體工作部署,對行政法規立項申請和公開徵集的行政法規制定項目建議進行評估論證,突出重點,統籌兼顧,擬訂國務院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報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後向社會公布。列入國務院年度立法工作計劃的行政法規項目應當符合下列要求:(一)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適應改革、發展、穩定的需要;(二)有關的改革實踐經驗基本成熟;(三)所要解決的問題屬於國務院職權范圍並需要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的事項。第十條對列入國務院年度立法工作計劃的行政法規項目,承擔起草任務的部門應當抓緊工作,按照要求上報國務院;上報國務院前,應當與國務院法制機構溝通。國務院法制機構應當及時跟蹤了解國務院各部門落實國務院年度立法工作計劃的情況,加強組織協調和督促指導。國務院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在執行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予以調整。

⑵ 關於行政法規制定程序的說法,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請將選項附上。

⑶ 行政法規制定程序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五十七條行政法規由國務院組織起草。國務院有回關部門認為需要制定答行政法規的,應當向國務院報請立項。

第五十八條行政法規在起草過程中,應當廣泛聽取有關機關、組織和公民的意見。聽取意見可以採取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等多種形式。

第五十九條行政法規起草工作完成後,起草單位應當將草案及其說明、各方面對草案主要問題的不同意見和其他有關資料送國務院法制機構進行審查。

國務院法制機構應當向國務院提出審查報告和草案修改稿,審查報告應當對草案主要問題作出說明。

第六十條行政法規的決定程序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的有關規定辦理。

第六十一條行政法規由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公布。

⑷ 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的內容

行 政 法 規 制 定 程 序 條 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范行政法規制定程序,保證行政法規質量,根據憲法、立法法和國務院組織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行政法規的立項、起草、審查、決定、公布、解釋,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制定行政法規,應當遵循立法法確定的立法原則,符合憲法和法律的規定。
第四條行政法規的名稱一般稱「條例」,也可以稱「規定」、「辦法」等。國務院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授權決定製定的行政法規,稱「暫行條例」或者「暫行規定」。
國務院各部門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不得稱「條例」。
第五條行政法規應當備而不繁,邏輯嚴密,條文明確、具體,用語准確、簡潔,具有可操作性。
行政法規根據內容需要,可以分章、節、條、款、項、目。章、節、條的序號用中文數字依次表述,款不編序號,項的序號用中文數字加括弧依次表述,目的序號用阿拉伯數字依次表述。

第二章立項

第六條國務院於每年年初編制本年度的立法工作計劃。
第七條國務院有關部門認為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應當於每年年初編制國務院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前,向國務院報請立項。
國務院有關部門報送的行政法規立項申請,應當說明立法項目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依據的方針政策和擬確立的主要制度。
第八條國務院法制機構應當根據國家總體工作部署對部門報送的行政法規立項申請匯總研究,突出重點,統籌兼顧,擬訂國務院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報國務院審批。
列入國務院年度立法工作計劃的行政法規項目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適應改革、發展、穩定的需要;
(二)有關的改革實踐經驗基本成熟;
(三)所要解決的問題屬於國務院職權范圍並需要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的事項。
第九條對列入國務院年度立法工作計劃的行政法規項目,承擔起草任務的部門應當抓緊工作,按照要求上報國務院。
國務院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在執行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予以調整。

第三章起草

第十條行政法規由國務院組織起草。國務院年度立法工作計劃確定行政法規由國務院的一個部門或者幾個部門具體負責起草工作,也可以確定由國務院法制機構起草或者組織起草。
第十一條起草行政法規,除應當遵循立法法確定的立法原則,並符合憲法和法律的規定外,還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體現改革精神,科學規范行政行為,促進政府職能向經濟調節、社會管理、公共服務轉變;
(二)符合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相同或者相近的職能規定由一個行政機關承擔,簡化行政管理手續;
(三)切實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在規定其應當履行的義務的同時,應當規定其相應的權利和保障權利實現的途徑;
(四)體現行政機關的職權與責任相統一的原則,在賦予有關行政機關必要的職權的同時,應當規定其行使職權的條件、程序和應承擔的責任。
第十二條起草行政法規,應當深入調查研究,總結實踐經驗,廣泛聽取有關機關、組織和公民的意見。聽取意見可以採取召開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等多種形式。
第十三條起草行政法規,起草部門應當就涉及其他部門的職責或者與其他部門關系緊密的規定,與有關部門協商一致;經過充分協商不能取得一致意見的,應當在上報行政法規草案送審稿(以下簡稱行政法規送審稿)時說明情況和理由。
第十四條起草行政法規,起草部門應當對涉及有關管理體制、方針政策等需要國務院決策的重大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報國務院決定。
第十五條起草部門向國務院報送的行政法規送審稿,應當由起草部門主要負責人簽署。幾個部門共同起草的行政法規送審稿,應當由該幾個部門主要負責人共同簽署。
第十六條起草部門將行政法規送審稿報送國務院審查時,應當一並報送行政法規送審稿的說明和有關材料。
行政法規送審稿的說明應當對立法的必要性,確立的主要制度,各方面對送審稿主要問題的不同意見,徵求有關機關、組織和公民意見的情況等作出說明。有關材料主要包括國內外的有關立法資料、調研報告、考察報告等。

第四章審查

第十七條報送國務院的行政法規送審稿,由國務院法制機構負責審查。
國務院法制機構主要從以下方面對行政法規送審稿進行審查:
(一)是否符合憲法、法律的規定和國家的方針政策;
(二)是否符合本條例第十一條的規定;
(三)是否與有關行政法規協調、銜接;
(四)是否正確處理有關機關、組織和公民對送審稿主要問題的意見;
(五)其他需要審查的內容。
第十八條行政法規送審稿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國務院法制機構可以緩辦或者退回起草部門:
(一)制定行政法規的基本條件尚不成熟的;
(二)有關部門對送審稿規定的主要制度存在較大爭議,起草部門未與有關部門協商的;
(三)上報送審稿不符合本條例第十五條、第十六條規定的。
第十九條國務院法制機構應當將行政法規送審稿或者行政法規送審稿涉及的主要問題發送國務院有關部門、地方人民政府、有關組織和專家徵求意見。國務院有關部門、地方人民政府反饋的書面意見,應當加蓋本單位或者本單位辦公廳(室)印章。
重要的行政法規送審稿,經報國務院同意,向社會公布,徵求意見。
第二十條國務院法制機構應當就行政法規送審稿涉及的主要問題,深入基層進行實地調查研究,聽取基層有關機關、組織和公民的意見。
第二十一條行政法規送審稿涉及重大、疑難問題的,國務院法制機構應當召開由有關單位、專家參加的座談會、論證會,聽取意見,研究論證。
第二十二條行政法規送審稿直接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切身利益的,國務院法制機構可以舉行聽證會,聽取有關機關、組織和公民的意見。
第二十三條國務院有關部門對行政法規送審稿涉及的主要制度、方針政策、管理體制、許可權分工等有不同意見的,國務院法制機構應當進行協調,力求達成一致意見;不能達成一致意見的,應當將爭議的主要問題、有關部門的意見以及國務院法制機構的意見報國務院決定。
第二十四條國務院法制機構應當認真研究各方面的意見,與起草部門協商後,對行政法規送審稿進行修改,形成行政法規草案和對草案的說明。
第二十五條行政法規草案由國務院法制機構主要負責人提出提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的建議;對調整范圍單一、各方面意見一致或者依據法律制定的配套行政法規草案,可以採取傳批方式,由國務院法制機構直接提請國務院審批。

第五章決定與公布

第二十六條行政法規草案由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或者由國務院審批。
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行政法規草案時,由國務院法制機構或者起草部門作說明。
第二十七條國務院法制機構應當根據國務院對行政法規草案的審議意見,對行政法規草案進行修改,形成草案修改稿,報請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公布施行。
簽署公布行政法規的國務院令載明該行政法規的施行日期。
第二十八條行政法規簽署公布後,及時在國務院公報和在全國范圍內發行的報紙上刊登。國務院法制機構應當及時匯編出版行政法規的國家正式版本。
在國務院公報上刊登的行政法規文本為標准文本。
第二十九條行政法規應當自公布之日起30日後施行;但是,涉及國家安全、外匯匯率、貨幣政策的確定以及公布後不立即施行將有礙行政法規施行的,可以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十條行政法規在公布後的30日內由國務院辦公廳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第六章行政法規解釋

第三十一條行政法規條文本身需要進一步明確界限或者作出補充規定的,由國務院解釋。
國務院法制機構研究擬訂行政法規解釋草案,報國務院同意後,由國務院公布或者由國務院授權國務院有關部門公布。
行政法規的解釋與行政法規具有同等效力。
第三十二條國務院各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向國務院提出行政法規解釋要求。
第三十三條對屬於行政工作中具體應用行政法規的問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法制機構以及國務院有關部門法制機構請求國務院法制機構解釋的,國務院法制機構可以研究答復;其中涉及重大問題的,由國務院法制機構提出意見,報國務院同意後答復。

第七章附則

第三十四條擬訂國務院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的法律草案,參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辦理。
第三十五條修改行政法規的程序,適用本條例的有關規定。
行政法規修改後,應當及時公布新的行政法規文本。
第三十六條行政法規的外文正式譯本和民族語言文本,由國務院法制機構審定。
第三十七條本條例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1987年4月21日國務院批准、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暫行條例》同時廢止。

⑸ 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2017修訂)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行政法規制定程序,保證行政法規質量,根據憲法、立法法和國務院組織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條例。第二條行政法規的立項、起草、審查、決定、公布、解釋,適用本條例。第三條制定行政法規,應當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符合憲法和法律的規定,遵循立法法確定的立法原則。第四條制定政治方面法律的配套行政法規,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報告黨中央。
制定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方面重大體制和重大政策調整的重要行政法規,應當將行政法規草案或者行政法規草案涉及的重大問題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報告黨中央。第五條行政法規的名稱一般稱「條例」,也可以稱「規定」、「辦法」等。國務院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授權決定製定的行政法規,稱「暫行條例」或者「暫行規定」。
國務院各部門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不得稱「條例」。第六條行政法規應當備而不繁,邏輯嚴密,條文明確、具體,用語准確、簡潔,具有可操作性。
行政法規根據內容需要,可以分章、節、條、款、項、目。章、節、條的序號用中文數字依次表述,款不編序號,項的序號用中文數字加括弧依次表述,目的序號用阿拉伯數字依次表述。第二章立項第七條國務院於每年年初編制本年度的立法工作計劃。第八條國務院有關部門認為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應當於國務院編制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前,向國務院報請立項。
國務院有關部門報送的行政法規立項申請,應當說明立法項目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依據的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以及擬確立的主要制度。
國務院法制機構應當向社會公開徵集行政法規制定項目建議。第九條國務院法制機構應當根據國家總體工作部署,對行政法規立項申請和公開徵集的行政法規制定項目建議進行評估論證,突出重點,統籌兼顧,擬訂國務院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報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後向社會公布。
列入國務院年度立法工作計劃的行政法規項目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適應改革、發展、穩定的需要;
(二)有關的改革實踐經驗基本成熟;
(三)所要解決的問題屬於國務院職權范圍並需要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的事項。第十條對列入國務院年度立法工作計劃的行政法規項目,承擔起草任務的部門應當抓緊工作,按照要求上報國務院;上報國務院前,應當與國務院法制機構溝通。
國務院法制機構應當及時跟蹤了解國務院各部門落實國務院年度立法工作計劃的情況,加強組織協調和督促指導。
國務院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在執行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予以調整。第三章起草第十一條行政法規由國務院組織起草。國務院年度立法工作計劃確定行政法規由國務院的一個部門或者幾個部門具體負責起草工作,也可以確定由國務院法制機構起草或者組織起草。第十二條起草行政法規,應當符合本條例第三條、第四條的規定,並符合下列要求:
(一)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體現全面深化改革精神,科學規范行政行為,促進政府職能向宏觀調控、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環境保護等方面轉變;
(三)符合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相同或者相近的職能規定由一個行政機關承擔,簡化行政管理手續;
(四)切實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在規定其應當履行的義務的同時,應當規定其相應的權利和保障權利實現的途徑;
(五)體現行政機關的職權與責任相統一的原則,在賦予有關行政機關必要的職權的同時,應當規定其行使職權的條件、程序和應承擔的責任。第十三條起草行政法規,起草部門應當深入調查研究,總結實踐經驗,廣泛聽取有關機關、組織和公民的意見。涉及社會公眾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和經濟社會發展遇到的突出矛盾,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利或者增加其義務,對社會公眾有重要影響等重大利益調整事項的,應當進行論證咨詢。聽取意見可以採取召開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等多種形式。
起草行政法規,起草部門應當將行政法規草案及其說明等向社會公布,徵求意見,但是經國務院決定不公布的除外。向社會公布徵求意見的期限一般不少於30日。
起草專業性較強的行政法規,起草部門可以吸收相關領域的專家參與起草工作,或者委託有關專家、教學科研單位、社會組織起草。

⑹ 關於行政法規,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行政法規可以設定行政拘留處罰 錯誤
《立法法》:「第八條 下列事項只能回制定法律:…… (五答)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
B.行政法規對法律設定的行政許可作出具體規定時可以增設行政許可 【正確】
《行政許可法》:「第十四條 本法第十二條所列事項,法律可以設定行政許可。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規可以設定行政許可。」
C.行政法規的決定程序依照國務院組織法的有關規定辦理 錯誤
《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為了規范行政法規制定程序,保證行政法規質量,根據憲法、立法法和國務院組織法的有關規定,制定本條例。」
D.行政法規之間對同一事項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 院法制辦裁決 錯誤
《立法法》:「第八十五條 ……行政法規之間對同一事項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裁決。」

⑺ 關於行政法規制定程序的說法,下列哪一選

【答案】C【答案解析】
本題考察行政法規的制定程序。關於A項,《行政法規的制定程序條例》第2條規定:「行政法規的立項、起草、審查、決定、公布、解釋,適用本條例。」所以,行政法規的制定程序包括立項在內。故A項錯誤。關於B項,《行政法規的制定程序條例》第15條規定:「起草部門向國務院報送的行政法規送審稿,應當由起草部門主要負責人簽署。幾個部門共同起草的行政法規送審稿,應當由該幾個部門主要負責人共同簽署。」可見,共同起草的行政法規送審稿不是由牽頭部門主要負責人單獨簽署,而應當由幾個共同起草的部門主要負責人共同簽署。故B項錯誤。關於C項,《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第19條規定:「國
務院法制機構應當將行政法規送審稿或者行政法規送審稿涉及的主要問題發送國務院有關部門、地方人民政府、有關組織和專家徵求意見。國務院有關部門、地方人民政府反饋的書面意見,應當加蓋本單位或者本單位辦公廳(室)印章。重要的行政法規送審稿,經報國務院同意,向社會公布,徵求意見。」可見C選項完全符合條例的規定,故當選。關於D項,《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第30條規定:「行政法規在公布後的30日內由國務院辦公廳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可見,對行政法規報請備案的主體不是國務院法制辦,而是國務院辦公廳。故D錯。

⑻ 行政立法程序

行政立法程序如下:
1、動議;
2、預告;
3、聽取意見;
4、決定;
5、公布。動議即向有行政立法許可權的行政主體提出要求進行某項行政立法的建議,動議的功能類似司法程序中的起訴,是行政立法程序啟動的一個條件。預告是行政立法主體將行政立法的草案通過公布的方式告知公眾的行為,類似於行政決定程序中告知程序,預告的功能在於讓公眾了解行政立法草案的內容,以便公民決定是否需要表達自己的意見。座談會、論證會作為一種行政立法聽取公民意見的程序,與聽證會相比較之簡單、隨意,但是也是一種重要的行政立法聽取公民意見的方式。行政立法草案在聽取公民意見的基礎上修改後,由行政立法機關負責人決定是否可以成為行政法規、規章。因行政機關系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故行政首長可以在聽取其他行政機關組成人員意見的基礎上作出最終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六十五條 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行政法規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
(一)為執行法律的規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事項;
(二)憲法第八十九條規定的國務院行政管理職權的事項。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事項,國務院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授權決定先制定的行政法規,經過實踐檢驗,制定法律的條件熟時,國務院應當及時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
《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暫行條例》第四條 制定行政法規應當遵循下列原則: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為改革、開放、搞活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符合憲法和法律,符合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貫徹民主集中制,充分發揚民主。
新設行政立法程序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新設行政立法程序要求行政機關在制定命令等規范時,必須遵守以下兩項基本原則:
1、與法令相符合的原則,該原則要求在制定命令等規范時,相應機關必須使該命令等規范與構成其制定根據的法令的宗旨相符合。
2、適應社會經濟情勢原則,在命令等規范制定之後,相應的制定機關還因此承擔著在此之後必須根據社會經濟形勢的變化,在必要時檢討該規范的內容以確保其具有合理性。

⑼ 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暫行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使制定行政法規的程序科學化、規范化,提高工作效率,保證法規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的有關規定 , 制定本條例。第二條行政法規是國務院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根據憲法和法律,並且按照本條例的規定製定的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類法規的總稱。第三條行政法規的名稱為條例、規定和辦法。對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比較全面、系統的規定、稱「條例」;對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作部分的規定,稱「規定」;對某一項行政工作作比較具體的規定,稱「辦法」。
國務院各部門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不得稱「條例」。第四條制定行政法規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一)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為改革、開放、搞活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二)符合憲法和法律,符合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
(三)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四)貫徹民主集中制,充分發揚民主。第二章規劃和起草第五條國務院法制局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計劃所規定的各項基本任務,編制指導性的制定行政法規五年規劃和年度計劃,報國務院審定。
編制五年規劃和年度計劃,可先由國務院各主管部門分別提出建議,經國務院法制局通盤研究,綜合協調,擬訂草案,上報國務院。
五年規劃和年度計劃由國務院法制局負責組織實施和監督執行。在執行過程中,國務院法制局可以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對規劃和計劃作適當的調整。第六條列入五年規劃和年度計劃需要制定的行政法規,由國務院各主管部門分別負責起草。起草重要的行政法規,其主要內容與幾個主管部門的業務有密切關系的,由國務院法制局或者主要的部門負責,組成有各有關部門參加的起草小組進行工作。
起草的行政法規需要由國務院主管部門制定實施細則的,行政法規及其實施細則的起草工作,應當統一考慮,同時進行。第七條行政法規一般應當對制定目的、適用范圍、主管部門、具體規范、獎懲辦法、施行日期等作出規定。第八條行政法規的內容用條文表達,每條可以分為款、項、目,款不冠數字,項和目冠數字。法規條文較多的,可以分章 ,章還可以分節 。整個法規應當結構嚴謹、條理清楚、用詞准確、文字簡明。第九條起草行政法規,應當徵求有關部門的意見。對於涉及其他主管部門的業務或者與其他部門關系密切的規定,應當與有關的部門協商一致;經過充分協商不能取得一致意見的,應當在上報行政法規草案時專門提出並說明情況和理由。第十條起草行政法規,應當注意與有關行政法規的銜接和協調。對同一事項,如果作出與別的行政法規不相一致的規定,應當在上報行政法規草案時專門提出並說明情況和理由。第十一條起草行政法規,應當對現行內容相同的行政法規進行清理。如果現行的法規將被起草的法規所代替,必須在草案中寫明予以廢止。第三章審定和發布第十二條行政法規的起草工作完成後,由起草部門將行政法規草案報送國務院審批。
向國務院報送行政法規草案,由起草部門主要負責人簽署,並附送該行政法規草案的說明和有關材料。法規草案規定由主管部門制定實施細則的,還應當附送實施細則草案。第十三條報送國務院的行政法規草案,由國務院法制局負責審查,並向國務院提出審查報告。第十四條行政法規草案由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或者由國務院總理審批。第十五條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或者經國務院總理審定的行政法規,由國務院發布,或者由國務院批准、國務院主管部門發布。第四章附則第十六條行政法規發布後,一律刊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行政法規的外文正式譯本,由國務院法制局審定。第十七條行政法規規定由主管部門制定實施細則的,實施細則應當在行政法規發布的同時或稍後即行發布,其施行日期應當與行政法規的施行日期相同。第十八條 修改行政法規的程序,參照本條例的規定辦理。第十九條擬訂國務院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的法律草案的程序,參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辦理。第二十條本條例由國務院法制局負責解釋。第二十一條本條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⑽ 我國行政法規的立法程序是怎樣的

行政立法是指國家行政機關依照法律 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制定、認可、修改、廢止具有法律效力的 規范性文件的活動。 行政立法程序是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立法權過程中所應遵 循的方式、步驟、時限等的總稱,而行政立法過程就是該 程序的展開。
我國行政立法程序基本上 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一)行政立法准備階段。一般包括以下幾方面:第一,行政立法 預測。第二,立法規劃。第三,立法決策。在前兩項工作基礎上,由相關立法主體 決定立法項目。
(二)草案的擬定與預告。行政主體在決定進行某項行政立法後,必須擬定行政立法 的草案。行政立法草案擬定有兩個途徑:其一是行政立法主體 所屬職能部門組織擬定。這種方式的優點是擬定人熟悉行政立 法所調整的行政管理事務,可以提高行政立法的可行性。其二是 通過課題招標組織行政體制外的專家擬定行政立法草案。我國 《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第19 定:「重要的行政法規送審稿,經報國務院同意,向社會公布,徵求意見。」
(三)聽取意見的階段 聽證。聽證原本是司法審判的方式,後經過適當改造後引入立 法、行政領域。
(四)審查審議階段。行政立法草案在聽取公民意見的基礎上修改後,就進入審 查審議階段了,該階段是行政立法程序的核心階段。《立法法》第 60 條規定:「行政法規的決定程序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 院組織法的有關規定辦理」;第75 條規定「部門規章應當經 部務會議或者委員會會議決定。地方政府規章應當經政府常務 會議或者全體會議決定。」
(五)公布行政法律階段 公布系行政立法正式程序的最後一個程序。行政立法的公 布涉及到公布主體、公布時間、公布方式等問題。 首長簽署公布。行政立法都須由行政首長簽署公 布,《立法法》第61 條規定:「行政法規由總理簽署國務院 令公布。」第76 條規定:「部門規章由部門首長簽署命令予 以公布。地方政府規章由省長或者自治區主席或者市長簽署命 令予以公布。」

熱點內容
上海市法院文員 發布:2025-01-20 05:17:23 瀏覽:320
法院執行情況 發布:2025-01-20 05:12:55 瀏覽:475
新浪微博法院 發布:2025-01-20 04:56:08 瀏覽:697
公司與股東的法律關系 發布:2025-01-20 04:54:37 瀏覽:956
婚姻法的出台時間 發布:2025-01-20 04:54:35 瀏覽:992
保證法規 發布:2025-01-20 04:37:28 瀏覽:259
行政法學歷年試題 發布:2025-01-20 03:46:34 瀏覽:516
法官和律師座談 發布:2025-01-20 03:38:35 瀏覽:220
勞動法就是個 發布:2025-01-20 02:46:29 瀏覽:599
行政法姜明安百度雲 發布:2025-01-20 02:37:57 瀏覽: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