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務工勞動法摘要
❶ 勞動法關於農民工工傷怎麼賠付
摘要 您可以獲得的補償項目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您的傷情,若您的傷情較輕,主要的項目包括醫療費、傷者住院期間的伙食補助費、生活護理費、工傷期間的工資、交通食宿費以及輔助器具費。
❷ 農民工的法律
農民工不是一個勞動法律意義上的概念,包含了計劃經濟時代的烙印,也夾雜著戶籍管理制度的因素,所以有必要對農民工從法律上進行重新定位,以便從根本上改變農民工的狀況,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
1.首先應當明確農民工是勞動者。當農民離開土地、進入城鎮從事產業工作以後,他們在法律上的定位應當是勞動者,他們與用人單位之間的關系符合勞動關系的一切條件,應當按照勞動法的規定確定農民工和用人單位之間的所有權利義務關系。
2.農民工與城鎮勞動者應當享有平等的勞動權益,從法律、行政規章和政策的制定上就應當做到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基於戶籍管理制度而產生的農民工自身的農業戶口這種與勞動關系無關的因素,不應當影響到農民工在勞動關系中所應當享有的任何權利。我們現行的法律、規章和政策對於農民工是不平等的,比如在北京市,本市非農業戶口勞動者、農民工、外地農民工、外地非農業戶口勞動者所享受的保險待遇是不同的,從法律、政策制定之初就已經對勞動者進行了三六九等的劃分。
3.造成現在農民工不平等待遇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農民與城鎮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的不同,由於農民已經有了土地作為生活的基本保障,就不能同等地享受城鎮居民的社會保障。隨著社會保障體系逐漸從勞動關系中獨立出來,農民工在勞動關系中的平等地位將有可能實現。
(作者系北京律協勞動法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北京市豐聯立成律師事務合夥人蘇文尉律師)關於剋扣和無故拖欠工資的法律分析依據《勞動法》及《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工資應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但是,目前剋扣和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情況仍屢屢發生,幾乎成了一種不容忽視的社會現象。
依據《勞動法》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簽訂勞動合同,但是仍有許多用人單位不依法辦事,不與勞動者簽定勞動合同,致勞動者合法的勞動權利處於不確定狀態。作為勞動者,一是不懂法;二是迫於就業壓力,明知單位違法也沒有勇氣訴諸法律,只能忍氣吞聲。發生這種情況最多及最普遍的群體當屬外地進城務工的民工,每年年底,急於返鄉回家過年的農民工由於拿不到工資,到勞動行政部門、信訪部門舉報、投訴的民工使這些部門應接不暇,集團仲裁、訴訟的也一直呈上升趨勢。
依據《勞動法》規定,發生勞動爭議後,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該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但是現實情況往往是在用人單位拖欠勞動者工資達數月甚至一年多以後,勞動者不得已才去申請仲裁。依據上述規定,仲裁委員會只能保護勞動者自申請仲裁之日倒推兩個月的工資,很難全面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相反,卻給了用人單位得以逃脫的機會。
依據勞動法規定,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裁決應在收到仲裁申請的六十日內作出;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根據《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對一審判決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上訴;上述期間總計達八個月以上,還不算向法院申請執行的期間。
面對如此復雜的程序及漫長的周期,現在,許多勞動者就單位拖欠工資問題往往放棄仲裁及訴訟,而代之以直接向勞動監察部門舉報,由勞動監察部門在查證屬實後依法責令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支付工資及經濟補償金。此做法可以說一舉三得,其一,不用交納仲裁及訴訟費用;其二,簡化了程序、縮短了周期;其三,不受勞動法所確定的六十日期間的限制。
針對上述情況,筆者認為:對勞動者普及勞動法、對用人單位加大懲處力度、對勞動爭議處理程序予以簡化是當務之急。
(作者系全國律協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北京乾坤律師事務所合夥人王傑律師)期待《農民工維權益維護法》「農民工維權」是時下最熱門的討論話題。而事實上,「農民工維權」與「維護農民工權益」絕非一個概念。「農民工維權」是把農民工個體亦或一定范圍內的有組織機構作為維權的主體,依靠農民工自體發動維權程序,需要農民工自體承受維權成本。而「維護農民工權益」卻要求廣泛動員全社會的力量來保障農民工的權益不受侵害,以及侵害後可以得到有效的救濟,它需要通過推進立法、加強執法監督、提供法律援助等一系列的環節來加以操作並實現。
提出「農民工維權」的口號固然基於對農民工群體人格的獨立與尊重,反映出對農民工群體的信任與關懷,但這一設想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是難以貫徹與實現的。
正如撫養孩子長大與要求孩子自我保護是兩個階段、兩個層面的問題一樣,現在來談「農民工維權」為時尚早,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可能就像尚未長大的孩子,首先需要外界為其蘊育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提供周全的保護體系。想要做到維權,先從保障做起。只有我們首先做到「維護農民工權益」,才有可能期待「農民工維權」。而這需要由國家機關、協會團體,以及全社會所有成員共同營造,而絕非一句「農民工維權」就可以解決的。
一言以蔽之,對「農民工維權」的熱烈討論無法解決現有問題,我們需要並且期待的是一部《農民工權益維護法》。
(作者系北京律協勞動法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市易和律師事務所吳穎萍律師、北京市易和律師事務所勞動法律部吳昕凌律師)用《勞動法》保護農民工的勞動權益不少人高呼要用《勞動法》、《工會法》、《合同法》等法律武器為農民工這一弱勢群體提供特殊保護,殊不知呼籲者從善良的願望出發,說了不少的外行話。我們不妨作個簡單的剖析:
1.《勞動法》保護哪些勞動者?法律意義上的勞動者,並非日常生活中廣義的勞動范圍內的勞動力提供者,《勞動法》第二條明確規定了其適用范圍。建國以來建立的我國勞動人事管理體制,並未把農民列入其調整范疇,即使發生了勞動力付出者與使用者的糾紛,也不適用勞動法調整、不屬於勞動爭議范疇,不能申請勞動仲裁。
2.工會是工人階級的群眾性組織,工與農從來不是一體。不要說連勞動法意義上勞動者主體身份都無法獲得的農民工,就連屬於「城市人口」身份的「的哥」組織工會都障礙重重。
3.用《合同法》能解決農民工的身份問題嗎?顯然也是行不通的。合同是普通民事主體之間的契約,締約者並沒有身份的特殊要求。但《合同法》的適用將排除《勞動法》的適用,這是不可避免的法律沖突。如果部分農民工的問題用《勞動法》解決,部分用《合同法》解決,不僅會出現法律統一性的障礙,而且可能造成混亂而導致不能有效地保護當事者的權益。
目前在很多地方仍還保留著種種屏障以阻礙勞動力的合理流動,即便是作為首都的北京也剛剛取消對外來人員打工的限制。從行政措施上尋求現狀突破是短期有效的辦法,根本上還是要用法律制度來解問題。
我認為,並不需要去專門制定什麼《農民工權益保障法》,人為地劃定一定的社會群體范圍,再人為地圈定法律保護范圍,這樣將導致法律的混亂和社會不公平的惡性循環。將現有的勞動法保護范圍合理地擴大、明確,採取有效措施消除工農差別、城鄉差別,在經濟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建立全社會的保障體系。至少在眼前,把農民工的勞動關系納入《勞動法》調整范圍就是一個既有法律保障、又有社會效果的簡單措施。我們期望農民工的權利保護將乘載著《勞動法》這艘巨輪,到達勝利的彼岸。
❸ 農民工勞動法
我國沒有為農民工知制定專門勞動法規定,農民工與用人單位依法建立勞動關系的,回都適用於勞動法。答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糾紛,無法協商解決的,勞動者應當收集證據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或者勞動監察大隊投訴用人單位。
根據《勞動法》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
第七十七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也可以協商解決。
調解原則適用於仲裁和訴訟程序。
第七十八條解決勞動爭議,應當根據合法、公正、及時處理的原則,依法維護勞動爭議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第七十九條勞動爭議發生後,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❹ 勞動法規定辦公室辦公人員是否屬於農民工
摘要 如果工資被拖欠了,可以向各地勞動執法部門舉報,勞動部門的執法監察人員會幫助協調解決;也可以到各地的勞動爭議仲裁機構去申請仲裁,如果對仲裁不服,也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訴、強制執行;如果掏不起打官司的錢,也可以申請減免訴訟費。總之要藉助政府、法律的幫助,獲得應得的報酬。
❺ 關於農民工勞動法
經過中介公司應該是要交中介費的,但要看你滿十八歲沒,如果沒滿的話他就不能收
至於你不適合裡面的環境應該是你自己的問題,中介費可能要不回來了
僅供參考 本人稍稍查了一些資料 但也不一定對
❻ 急求一篇農民工問題的論文!!!!!
[摘要]保障農民工的合法權益。是和諧社會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可現實中,農民工工資待遇低。社會保障、政治權利、文化權利沒有得到充分保障,由此引發了各種矛盾與沖突。唯有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加強勞動執法,把農民工納入社會保障安全網,重賦其文化教育權利,建立媒體常態的報道機制,才是較優的解決之道。
建構和諧社會的關鍵在於切實保障社會各階層的合法權益,2億農民工的權益理所當然成為其中的應有之義。可現實中,農民工的權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屢遭侵害,由此而引發的各種矛盾與沖突危及社會穩定,已成為踐行和諧社會理念的重大障礙。
一、農民工權益的現實敘事
現實中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屢屢遭受侵害,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經濟權益受損
1.勞動安全衛生條件較惡劣,工資待遇低還常被拖欠。農民工就業的企業大多設施簡陋,環境惡劣,往往缺乏最基本的勞動保護,有些企業甚至讓他們在有毒的環境中工作,並採取輪換的辦法,使其在尚未發病時被打發走以逃避責任。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統計,全國每年因工傷致殘人員近70萬。其中農民工佔大多數。農民工從業人數較高的煤炭生產企業,每年因事故死亡6000多人。工傷和職業病已經成為一個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問題。即使如此,盡管國家採取了追討工資專項行動,但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仍未得到根本解決,前清後欠現象仍較普遍。據國家統計局2004年抽樣調查,仍有10%的農民工人均被拖欠工資7個月。
2.社會保障權利缺失。由於現行的城鎮社會保障制度安排,以及城市政府和企業的認識差距等因素,絕大多數農民工享受不到基本的社會保障。調查數據顯示,目前農民工工傷保險的參保率僅為12.9%,醫療保險的參保率為10%左右,養老保險的參保率為15%左右,許多農民工發生工傷事故得不到及時的治療和經濟賠償,拖著傷殘的身體回到原籍,成為農村新的貧困戶。
(二)政治權利沒有得到充分保障
1.參與城市政治的權利被邊緣化。憲法規定:凡年滿18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享有各項政治權利。可是農民工雖為城市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貢獻,卻因為政治權利屬地賦予緣故,不能和市民一樣參政議政,不能選舉自己的利益代表,失去了話語權(調查顯示,80%的農民工沒有參與所在城市社區的選舉),其權益只能通過其他階層和間接渠道來反映,例如,傳媒的道德同情心、學者的正義感以及相關部門官員的關心等。
2.戶籍所在地的政治權利無法充分實現。由於回鄉參選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如往返的交通費用、誤工的收入損失、回鄉的額外支出(走親訪友所支付的費用)等等。許多民工比較在城做工的收益和回鄉參選的私人成本後,主動放棄了回原籍參加村民自治選舉等政治權利。與選舉支出的私人性相比,選舉成立的村委會是以公共產品形象出現的,所具有的公共性使民工的選舉收益很難量化,因而放棄選舉權也就情由可原了。
(三)文化權利及子女受教育權缺位
1.農民工缺乏基本的文化娛樂,職業培訓權難以落實。雖然城市娛樂生活豐富,但大多農民工收工後就蝸居在狹小的「工棚」里,主要的休閑方式排序為:打牌41.73%,看電視37.46%,聽收音機38.86%,聊天32.81%,看書報18.33%,外面的生活幾乎與其無關。職業培訓權方面,由於大多數民工只具有初中或更低的文化,其中受過技術培訓的僅佔9.1%,與企業的崗位要求差距很大,理應接受教育與培訓。但他們自身沒有足夠的財力和精力,企業則顧慮他們就業的流動性而不願組織培訓,致使其技能素質不適應勞動力市場的需求。
2.民工進城子女義務教育權缺失。獲得義務教育,是每個適齡兒童應有的權利,可現行義務教育由地方負責、分級管理,按戶籍歸口入學,許多地方沒有將進城農民工子女納入當地義務教育體系。盡管中央三令五申。農民工子女要想進入城市學校就讀,每學期仍必須交納一定數額的借讀費。許多人只好讓子女就讀民工子弟學校,而民工子弟學校由於得不到當地政府的財政支持,只有依靠高收費維持運轉,加重了農民工的子女教育負擔。據不完全統計,2004年在京的6~14歲的民工子女達10萬餘人,而其入學率僅為12.5%,可以說「現在的外來工子女受教育現狀完整地復制了中國城鄉之間不平等的關系,也損害了基礎教育的義務性、公平性、完整性的原則」。
二、農民工權益受損溯源
農民工權益受損,涉及社會各個方面,既包括戶籍制度、法律體系、教育管理和媒體報道等外因,也包括農民工自身原因。
(一)戶籍制度的歷史原因。農民工是二元戶籍制度與市場經濟相結合的產物,在職業上他們是工人,身份上卻是農民,這種職業與戶籍的矛盾使得他們維權時處於弱勢。而且因為農民身份,當城市職工普遍享受養老、醫療、失業、生育和工傷五大保險時,他們卻幾乎完全被排除在外,極少有單位為他們辦理保險。當他們生活遭遇困難時,也就不可能有相應的措施及時提供救助。
(二)現行維護民工權益法律有待進一步完善。勞動監察乏力。我國還沒有專門維護民工權益的法律,雖有《勞動法》,但其中的許多規定缺乏操作性,也沒有具體的處罰辦法,而且勞動監察部門的執法手段十分單薄,年終集中整治欠薪時,執法部門也只能幫民工討回工資。雖然監察部門有權進入企業檢查,但由於人員嚴重短缺,使之無法落實。據統計,廣東現有專職勞動監察員1161名,而企業與個體工商戶從業人員約2500多萬人,平均每個監察員要負責2萬名以上職工和近千家企業的監督檢查工作,遠遠超過國家規定的l:8000的比例,導致監察人員疲於應付,只能依賴年關時節運動式的大檢查,農民工權益維護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三)農民工自身因素。整體而言,農民工素質較低,法律和維權意識淡薄,很少有人主動和企業簽訂勞動合同,導致不法僱主有機可乘。調查顯示,對於《勞動法》只有10.2%的人表示「非常了解」,54.1%的人只是「知道一些」,18.7%的人只是「聽說過,但不知道是咋回事」,還有15.8%的人甚至「聽都沒有聽說過」。其次,農民工組織化程度較低。沒有組織就沒有力量,也就沒有話語權,不能訴求利益。雖然全國總工會十四大會議報告肯定了「進城務工人員是工人階級隊伍的新成員」,但目前農民工加入工會的比例仍很低。
(四)農民工在媒體中缺乏話語權。近年來,雖然報紙數量增加到兩千多種,但多以面向市民的晚報、都市報為主,專門辦給農民工看的幾乎沒有,其中的綜合類報刊,留給農民工的版面和篇幅也是少之又少。譬如,2004年的《解放日報》,每月農民工稿件數量均值一直徘徊於1.58~1.97篇的低水平,春節高峰時期的最高值也只有6篇。 三、農民工權益保障的路徑探析
和諧社會的建設離不開農民工的參與,只有保障其合法權益,才能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一)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妥善解決進城民工子女的教育問題。加快戶籍改革,已是大勢所趨。雖然全國性措施還沒出台,但各地可從實際出發進行改革,同時統籌相關的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制度,賦予農民工「市民待遇」。在城務工的民工,只要有固定住所、穩定的職業或生活來源,就可以辦理城鎮常住戶口。而有關農民工進城子女的教育問題,各地也應順應民心,把它納入城市的社會事業發展規劃之中;鼓勵公立學校積極接納民工子女入學;通過設立助學金、減免費用等方式,幫助家庭困難的民工子女入學;盡快將民工子弟學校納入現行管理體制中,引導其健康發展,促使它們從「合法」到「合格」。
(二)完善法律體系,加強勞動執法。雖然《農民工權益保護法》還沒有制定,但各地可從需要出發制定相應法規,對用工不簽合同、收押金扣證件、延長勞動時間、剋扣工資等侵犯農民工權利的行為,給出具體的、操作性強的懲罰標准。對那些拖欠工資比較嚴重的行業(如建築業),還應執行工資支付擔保制度,建築和施工企業在項目開工前,必須分別按工程承包合同總價的一定比例繳納保障金,存入主管部門開設的專用賬戶,當發生拖欠民工工資時可先行支付。同時,相關部門也要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及時處理勞動爭議案件和企業拖欠工資行為。
(三)動員農民工入會,藉助工會力量維權。只有把農民工組織起來,藉助工會載體,才能實現其利益表達與維護的合法化、制度化。各級工會要積極向民工宣傳《工會法》和《勞動法》等法律,提高他們的工人階級意識,鼓勵他們加入工會。同時,針對農民工流動性大的特點,採用計算機網路系統對其進行動態管理,把他們入會、轉會以及其他信息錄入計算機,轉會者只需憑身份證到轉入地的工會網路系統中調出信息後,就可以獲得新發的會員證,從而一次入會,進城務工期間有效。
(四)保障農民工文化教育權利。保障農民工文化權利,主要包括豐富其工餘生活和落實其職業培訓權兩方面。豐富民工的文化生活,要從發展的角度出發,讓流動圖書館、流動電影院、專場演出走進他們中間;公園、體育場館、名勝古跡等文化設施向其優惠開放;還要強制企業將民工文化生活消費計入生產成本,並接受社會監督。同時,針對許多民工因缺乏技能而「就業無門、致富無術」,應「政府推動、社會承辦、各方協作」,積極引導民工自主參加職業教育與培訓,經費由政府、企業和民工個人共同承擔;教育主管部門也要積極整合現有培訓資源,打破地區與部門所有制的界限,充分發揮高校、職業技校和各類培訓機構的功能,增加培訓項目,擴大培訓規模,提高培訓質量,幫助民工以最低的成本學到最實用的技能。
(五)把農民工納入社會保障安全網。農民工大多從事的是累、臟、險的工種,受工傷、疾病困擾的可能性非常大,把他們納入社會保障網路有利於社會穩定。可目前農民工參加養老保險的總體參保率只有15%左右,部分地區如廣東、大連的參保率也僅為20%左右。另一方面,由於基本養老保險不能跨地區轉移,一些地方已參保的農民工紛紛退保。例如,東莞市2004年農民工退保40萬人次,平均參保時間僅7個月。這不僅是因為農民工對參保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也是目前推行的制度還沒能足以讓他們信任所致。就目前條件,在改革社會保障制度時,應充分考慮農民工的特點和需求,實行分層、分類保障的策略,將穩定就業的民工(正規就業、建立勞動關系以及事實勞動關系5年以上)納入現行制度,參加城鎮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等保險;對不穩定就業者(簽訂短期合同、頻繁流動、從事各種靈活就業)則採用過渡性的辦法,除工傷、失業保險執行現行規定外,養老保險可先建個人過渡性的賬戶,以後再予以社會統籌。
(六)建立媒體對農民工常態的報道機制。建立媒體常態的報道機制,還原農民工生命和生活的原生態,多報道農民工中的先進事跡和先進人物,讓他們發出自己的聲音,享有應有的話語權。針對農民工權益表達載體稀缺的狀況,政府必須給予媒體適當的政策支持,鼓勵它們開設民工專欄、專版或專門頻道,為他們做好政策的宣傳與解讀,使其對各地勞動力的需求和政府的態度有所了解。此外,媒體還應積極接受民工的新聞舉報,對拖欠工資等侵權行為及時給予曝光,協助農民工維權。
❼ 農民工是否適用《勞動合同法》
在學理來上,一般將自勞動者界定為職工,勞動者即勞動法意義上的職工。職工是由用人單位所錄用(僱傭)並在用人單位管理下從事勞動以獲取工資收入的法定范圍內的勞動者。國家公務員、軍事人員、農業工人、家庭傭人、企業經理等分別在有的國家被勞動法排除在職工范疇之外。在我國的勞動法學理上,雖然還沒有直接將農民工納入職工的范疇,但也並沒有將農民工排除在外。
國辦發【2004】78號第12條規定,施工企業招用農民工,必須按照《勞動法》及相關規定,與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勞社廳 函【2003】180號規定,凡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農民工,應當適用《勞動法》。從這些規范性文件來看,農民工只要與用人單位又勞動關系,應當屬於勞動法上的勞動者,享有與城鎮職工一樣的勞動者權利,必然受《勞動合同法》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