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律關系指調整的
① 行政法調整的對象是
行政法的調整對象是行政關系。
行政關系主要包括以下四類:
1、管理與服務,行政主體在管理關系中佔主導地位,因行使行政職權而引起的管理和被管理的關系具有不平等性。這是行政關系中最主要和最基礎的一種關系;
2、法制監督,行政法制監督關系是監督主體在對行政主體,國家公務員和其他行政執法組織,人員進行監督時發生的各種關系;
3、救濟,行政救濟關系是行政相對人認為其權益受到行政主體作出的行政行為的侵犯,向行政救濟主體申請救濟,行政救濟主體對其申請予以審查,作出向相對人提供或不提供救濟的決定而發生的各種關系;
4、內部行政。
行政關系是指行政主體行使行政職能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行政關系以行政職權為核心,只有與行政職權的行使直接或間接發生聯系的社會關系才是行政關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七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所給予的行政處罰,享有陳述權、申辯權;對行政處罰不服的,有權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行政機關違法給予行政處罰受到損害的,有權依法提出賠償要求。第十一條 行政法規可以設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處罰。
法律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行政處罰規定,行政法規需要作出具體規定的,必須在法律規定的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種類和幅度的范圍內規定。
法律對違法行為未作出行政處罰規定,行政法規為實施法律,可以補充設定行政處罰。擬補充設定行政處罰的,應當通過聽證會、論證會等形式廣泛聽取意見,並向制定機關作出書面說明。行政法規報送備案時,應當說明補充設定行政處罰的情況。
② 為什麼說行政法律關系是行政法調整的結果
行政法律關系是指行政當事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關系,而行政法調整的對象不就是當事人雙方享受的權利和履行的義務嗎?
③ 行政法律關系是指的什麼
行政法律關系 是國家行政機關在行政管理活動中所
發生的由行政法規范所調整的各種社會關系。是法
律關系的一種
④ 什麼是行政法律關系它有什麼特點
行政法律關系,是指受行政法律規范調控的因行政活動(權利活動和非權利活動)而形成或產生(引發)的各種權利義務關系。既包括在行政活動過程中所形成的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之間的行政法上的權利義務關系,也應包括因行政活動產生或引發的救濟或監督關系。
其中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是參加行政法律關系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當事人。而客體則是行政法律關系中當事人權利、義務所指向的對象。
1、行政法律關系是受法律調整或約束的一種社會關系。
2、行政法律關系是因行政活動產生或引發的各種社會關系。
3、行政法律關系是一種行政法上的權利義務關系。
行政法律關系特徵:
1、主體的恆定性與不可轉化性。即關系中必有一方主體是行政主體,不以行政主體為一方當事人的法律關系不是行政法律關系,而且在我國,原告只能是行政相對人,被告則只能是行政主體,他們之間不能互為原被告。
2、主體資格的受限制性。在我國,只有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才能成為行政主體。
3、主體地位「平等下的不平等性」。
(1)、主體雙方各自權利義務性質不完全相同。
(2)、主體雙方權利義務的數量不能相等,且一方所具有的權利義務是另一方所不具有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二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前款所稱行政行為,包括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組織作出的行政行為。
+
⑤ 行政法律關系是指為行政所調整和規定得的,具有行政法上的什麼和什麼內容的各種社會關系
行政法律關系是指為行政所調整和規定得的,具有行政法上的權利和義務回內容的各種社會關系答。
行政法律關系的一方必須是國家行政機關或受其委託和授權的機關、團體或個人,即必須有代表國家從事行政管理的當事人。公民之間、公民與法人之間、法人之間以及公民、法人與其他社會團體之間不可能產生行政法律關系。行政機關與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行政機關之間、行政機關與其他國家機關之間、行政機關與外有關機關之間可以依法產生行政法律關系。
(5)行政法律關系指調整的擴展閱讀:
行政法律關系不同於行政關系。行政關系是指行政主體行使行政職能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
行政關系構成了行政法的調整對象,主要包括四類:第一類是行政管理關系;第二類是行政法制監督關系;第三類是行政救濟關系;第四類是內部行政關系。
⑥ 什麼是行政法律關系
行政法律關系,是指受行政法律規范調控的因行政活動(權利活動和非權利活動)而形成或產生(引發)的各種權利義務關系。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指參加行政法律關系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當事人。
⑦ 行政法的調整對象是
行政法的調整對象是行政關系及監督行政關系。
行政關系是指國家行政機關或法律法規授權組織、依法代表國家並以自己的名義行使行政管理權力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社會關系,包括:外部行政關系和內部行政關系。
外部行政關系是指國家行政機關或法律法規授權組織(行政管理方)與行政相對人(行政被管理方)之間的管理被管理關系。內部行政關系是指國家行政機關上下級之間及國家行政機關與公務員之間的領導被領導、管理被管理關系。
監督行政關系是指行政法制監督主體依據相關法律對國家行政機關或法律法規授權組織及其工作人員是否遵紀守法、依法行使行政職權進行監督過程中所發生的監督被監督關系,包括: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國家司法機關的監督、國家行政機關的專門監督和層級監督、以及國家機關體系以外的組織和公民的民主監督。
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如下:
1、法律監督:由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包括組織人大代表巡視)對國家行政機關或法律法規授權組織的執法行為進行檢查。
2、工作監督:由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審查批准同級人民政府的工作報告、審查批准同級政府預算和預算執行的報告、審查批准同級人民政府提出的重大事項報告等。
3、人事監督:任免同級人民政府組成人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五條 行政行為的相對人以及其他與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提起訴訟。
有權提起訴訟的公民死亡,其近親屬可以提起訴訟。
有權提起訴訟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承受其權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提起訴訟。
人民檢察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葯品安全、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等領域負有監督管理職責的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作為,致使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應當向行政機關提出檢察建議,督促其依法履行職責。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職責的,人民檢察院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⑧ 行政法律關系的內容
法律分析:行政法律關系是國家行政機關在行政管理活動中所發生的由行政法規范所調整的各種社會關系。是法律關系的一種。同其他法律關系相比較,有以下特點:
(一)行政法律關系的一方必須是國家行政機關或受其委託和授權的機關、團體或個人,即必須有代表國家從事行政管理的當事人。公民之間、公民與法人之間、法人之間以及公民、法人與其他社會團體之間不可能產生行政法律關系。行政機關與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行政機關之間、行政機關與其他國家機關之間、行政機關與外有關機關之間可以依法產生行政法律關系。
(二)行政法律關系中的當事人的地位往往是不平等的。在大部分行政法律關系中,國家行政機關作為當事人一方,其地位優於對方當事人,這主要表現在以下3個方面:(1)行政法律關系的產生一般只要具有這方面職權的國家行政機關的單方意思表示就能成立,只有在個別情況下,才可能由社會團體或者公民的意思表示而發生。(2)某些行政法律關系的消滅也往往因國家行政機關單方面的行為即確定。(3)國家行政機關可以依法增設或限制、剝奪對方當事人的某項權利,也可以增設或豁免對方當事人的義務,而對方當事人不能這樣做。
(三)行政法律關系的當事人,其權利和義務等都是由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等事先規定的,行政機關和其他當事人都不能自由選擇。
(四)行政法律關系中的違法者,通常要向其主管機關承擔責任,有時還要對受害的公民負責。
只有同時具備以上特點的社會關系,才是行政法律關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十二條 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下列事項提起的訴訟:
(一)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
(二)行政法規、規章或者行政機關制定、發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
(三)行政機關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任免等決定;
(四)法律規定由行政機關最終裁決的具體行政行為。
⑨ 行政法律關系的概念
行政法律關系,是指受法律規范調整的因行政權力的設定、行使以及對行版政權力行使進行監督權而形成的,在行政權力主體與其他機關及行政相對人之間構成的法律關系。
行政法律關系是行政法對行政關系進行調整的結果,其范圍小於行政關系。
參見《中國大網路全書 法學卷》第588頁。
⑩ 行政法律關系概念
法律分析:行政法律關系,是指受行政法律規范調控的因行政活動(權利活動和非權利活動)而形成或產生(引發)的各種權利義務關系。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指參加行政法律關系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當事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條 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第三條 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