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新舊
㈠ 緊急!各部門行政法規利益沖突的產生和解決辦法
這位朋友提到的行政法規是行政法律規范內容之一,可以參考下文然後進一步整理即可產生自己的答案。
行政法律規范沖突及其解決
一、行政法律規范的含義及其表現形式
在國家制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中,可以分為規范性法律文件和非規范性法律文件。規范性法律文件是指有權制定法律規范的國家機關,法律職權和程序針對一般情況、一般的人所發布的能夠反復適用的法律文件,屬於法的范圍。而非規范性法律文件是指有關國家機關針對特定情況、特定人發布的一次性適用的法律文件,它只是法的適用的結果,沒有普遍的約束力,所以不屬於廣義的法的范圍。行政法律規范作為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主要是在前一種觀點上來說的,即行政法律規范作為具有規范性的法律文件,包括了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自治條例、單行條例、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法律解釋、國際條約與協定等。下面對這些行政法律規范作一詳細的闡述。
(一)憲法。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也是各項立法的依據。憲法對行政法規范的確認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即一方面是對行政活動所進行的規定,直接成為行政主體進行行政活動的具體依據;另一方面是對有關行政活動進行一般原則性的規定,成為其他所有具體的行政法律規范的依據和根源。
(二)法律。法律是由作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黨委會制定的。在全國范圍內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規范性文件。其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為基本法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為一般法律。我國自1978年以來制定的法律有400餘件。其中絕大多數涉及行政權的設定及行政組織、行政權的運作以及對行政的監督和救濟,涉及公民的行政權益。這些都是行政法律規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里要指出的是,法律作為行政法律規范的表現形式,是指法律文件中有關行政活動的法律規范,而並不是說所有的法律文件都屬於行政法。所以,這就會出現,可能某一項法律文件中的規范內容既包含有行政規范,還包含有其它部門法的規范,如《婚姻法》。
(三)行政法規。行政法規是指國務院根據憲法、法律和國家權力機關的特別授權,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發布的規范性文件。行政法規的名稱主要包括條例、規定和辦法三種。行政法規必須按照法定程序制定,並在《國務院公報》上刊載。從法律地位、規范的具體內容和數量上看,行政法規在行政法表現形式中佔有重要地位。當然,每項行政法文件的規范和內容並不一定全是行政規范,還可能包含其他法律規范,但主要是行政法規范。
(四)地方性法規和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地方性法規是指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所制定的規范性法律文件的總稱。地方性法規要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及國務院備案。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是指民族自治地方 [①]的人民代表大會,依照法定許可權並結合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特點,所制定的規范性法律文件。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要報上一級常委會批准後生效,並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國務院備案。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及單行條例中的多數法律規范都屬於行政法律規范。
(五)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部門規章是指國務院各部門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許可權內按照規定程序所制定的規定、辦法、實施細則、規則等規范性文件的總稱。按照憲法和組織法的規定,只有國務院各部、各委員會才有權制定規章。但由於現實的需要,國務院的直屬機構以及其他工作部門也在發布規范性文件。這些行政機關在法律授權或國務院授權後享有規章制定權。地方政府規章是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批準的較大市的人民政府根據法律和行政法規,按照規定程序所制定的適用於本地區行政管理工作的規定、辦法、實施細則、規則等規范性法律文件的總稱。和法律、法規相比,規章的數量龐大,制定主體眾多,因而規章作為行政法的表現形式,必須首先強調其自身的合法性,違法的規章一律無效。
(六)法律解釋。法律解釋是指在法律適用過程中,有權機關對法律的有關概念、界限以及如何運用所作的解釋。按照1981年6月10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的《關於加強法律解釋工作的決議》的規定。法律解釋包括立法解釋、司法解釋、行政解釋和地方解釋。凡是對行政法規的法律解釋都屬於行政法的組成部分。
(七)國際條約與協定。國際條約與協定是指我國所簽訂、加入或承認的國際條約或雙邊性、多邊性協定,除聲明保留的條款外,也在我國境內具有法律效力。
二、行政法律規范在適用上的沖突
通過對行政法律規范的含義及其表現形式的闡述,可以看出由於這些法律形式分別是由不同性質和地位的機關依據不同的職權范圍而制定的,因此,也就決定了這些法律規范在具體的適用當中必須會存在沖突。這里所說的法律適用沖突是指行政訴訟中法律適用的沖突。
(一)法律適用沖突的概念及其特點。
1、行政訴訟中的法律適用沖突,是指法院在審理行政案件的過程中,發現對同一法律事實或關系,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法律文件做出了不同的規定,法院適用不同的法律規定就會產生不同的裁判結果。這種法律適用的沖突,是由於立法本身的原因,或者由於某些客觀因素而導致的。但是,歸根結底,「不論立法機關和司法機關的關系應當如何,也不論司法機關是否應當尊重立法機關,事實上,『恰是司法機關所表達的才是何為法律的最後語言』」。當然,法律規范沖突和法律規范選擇使用是一個普遍的法律現象,不僅存在於國際法領域,也存在於國內法領域,只是情況有所不同。誠然,一個國家的法律體系是由各法律部門組成的有機聯系的整體,其法律規范之間應該具有統一性、相互聯系性和協調性,但法律規范之間的沖突以及法院審理案件時對法律規范的選擇使用仍是難以避免的。因此,有的西方人提醒人們注意:即使在法治十分發達的國家,法律也會存在內在矛盾,在那裡仍然有許多事情可做。否則,法律只是籠罩著「公平面紗」的不公平。這也就給行政訴訟適用行政法律規范帶來了特殊性、復雜性和艱巨性。
2、行政訴訟法律適用沖突的特點表現在:首先,它是發生在我國領土范圍內的法律適用上的沖突。任何一個國家的行政管理權只能在其本國領土范圍內行使。依據我國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做出的具體行政行為,其法律效力只能及於我國領土范圍之內,而不及於我國領土范圍之外。 我國《行政訴訟法》第70條規定:「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組織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行政訴訟,適用本法。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其次,在行政訴訟中的法律適用沖突。在行政法律規范的適用中,行政機關做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規定又不盡相同,行政機關在行政程序中也存在著法律適用上的沖突,在這種法律沖突中,發現和適用法律沖突問題的主體是行政機關,而行政訴訟法律適用沖突,則是人民法院在審查具體行政行為的過程中發現的法律沖突,由於人民法院的判決具有最終的法律效力,解決法律適用的要求較之行政程序階段中就更加嚴格和迫切。再次,法律適用沖突發生的前提是各種法律文件,包括不同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授權立法文件等,對相同的事項有著不相一致的矛盾、抵觸的規定。正是由於這些規定,才給人民法院適用法律帶來了的沖突的可能。最後,適用沖突具有復雜性。這主要是對法律適用沖突的表現來說的,從理論上說,法律適用沖突是不允許存在的,但是實際上,由於各種因素的作用,沖突又是不可避免的。
(二)法律適用沖突的類型
由於法律適用沖突的具體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既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既有應該存在的,也有不應該存在的。下面對這些法律適用的沖突的類型作逐一的說明。
1、特別沖突。即指我國行政法規范體系中的特別法律規定與普通法律規定、單行法與法典之間的沖突。如:港、澳、台同胞的出入境管理,法律作了特別的規定,它不同於中國內地公民的出入境管理的普通法規定,如果法院審理港、澳、台同胞的出入境管理案件,就應在相沖突的法律規定間作出選擇。
2、層級沖突。合法有效的低層次法律規范應具備兩個方面的要求:一是它所設立的內容不得與高層次的規范相沖突;二是它與高層次規范的目的相一致。對於行政法體系來說,較低規范所設定的行政機關職權范圍不得大於更高層次所確定的內容,較低規范所設定的行政相對方權利義務的范圍與更高層次所確定的范圍應當一致。如果不同等級規范所確定的職權或義務在范圍或性質上不相吻合,就會產生較低層次規范與較高層次相抵觸的情況。目前這種抵觸可以表現為行政法規同法律相抵觸,地方性法規同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部委規章同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地方政府規章同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以及地方政府規章同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等情況。
3、平級沖突。即指同一等級行政法律規范之間發生的法律適用上的沖突。如不同法律文件規定的主管部門職權可能形成不同部門按不同法律、法規或規章對同一事實進行多頭處理。再比如由於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職能管理部門不明確,造成不同部門執行同一法律、法規、規章對同一事實進行重復處理等,所以法院在行政案件法律審查時必須進行法律規范的選擇適用。
4、新舊法沖突。根據一般規則,調整同一領域問題的新法頒布以後,舊法就自然失去效力。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往往發生新舊法律規范之間的不銜接和矛盾,例如有些領域的行政管理法規在新法頒布後舊法實際上並沒有廢止,由此造成各地方執法部門在選擇舊法規還是新法規時存在混亂。這其實也就涉及到法律的時間效力。同時,也要求法院在進行法律審查時必須選擇和准確適用有關法律、法規,通過行政審判權來維護法律的尊嚴和法制的統一。
5、人際沖突。即由於公民的民族種族或身份的不同,法律對其也設定了不同的權利、義務而產生的法律適用沖突。例如,某民族自治地方的計劃生育管理條例規定該自治地方的漢族和少數民族家庭控制可生育的子女數量不同;台灣同胞在大陸投資不同於外國人、港澳同胞和國人投資的規定。
三、行政法律規范適用沖突的解決
既然行政法律規范在適用中會發生這么多的沖突,那麼,應該怎樣解決這些沖突呢?這就是本部分將要討論的問題。
行政法律規范適應沖突的解決,首先應該遵循一定的規則,即選擇適用規則,這也是指導法院在針對同一法律事項的相互沖突的規范之間選擇應當適用法律規范的具體原則,以便法院確立應當適用的法律規范,以此來審查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選擇適用規則是程序性規則,通過適用這些程序性規則,在沖突的實體規范中找出相應案件應予適用的法律規范,再由法院在行政審判中適用該法律規范。
那麼,法院在具體行政審判中面對行政法律沖突應該適用什麼樣的規則去解決這些沖突呢?下面具體闡述。
(一)特別沖突適用規則。確立法律規范沖突適用規則的理論依據,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則。這個基本原則的內涵是:法律優先、依據法律。法律優先原則的基本含義是,法律在效力上高於任何其他法規。具體來說就是,法律已有規定的,任何其他法律規范都不得與之相抵觸,凡有抵觸皆以法律為准,但其他規范性文件可以使之具體化;法律尚無規定而其他法律規定了的,一旦法律對此做出規定,其他法律規范須服從法律。值得注意的是,我國憲法和法律在規定法律與其他規范性法律文件之間的關系時,採用了不同的標准:對地方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規採用的是「不抵觸」的原則,即地方性法規的規定不得與對此已有規定的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如果法律、行政法規對此沒有規定,地方性法規可以根據地方特點做出規定。同時,對行政機關制定法律規范採用的是「根據」原則,即行政機關制定的規范不得不能與對此已有規定的法律(包括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相抵觸,而且只有在法律已有規定或者在法律明確授權的情況下,才能據此做出具體性的規定。這兩個原則的內容顯然不同,但所體現的法律的優先地位及法律優先原則卻是相同的。依據法律,則是指行政機關的行為必須有法律依據,這是依法行政的主要內容。
在法律規范適用中會遇到普通法與特別法之間的矛盾,當普通法與特別法規定不一致時,適用普通法還是特別法的規則?一般認為當普通法與特別法相沖突時優先適用特別法。「特別法優於普通法」是解決特別法與普通法相突時適用的原則,這一原則對於調整同一行政區域不同行政法律規范間的沖突也具有指導作用。但是,這里需要特別強調的是,法院不應承認與較高層次法律規范相沖突的較低層次的法律文件為特別法,因為這屬於沒有法律效力越權規范。
(二)層級沖突適用規則。這是指因各種不同效力等級的行政法律規范相沖突而規定適用何種效力層次法律規范的沖突適用規則。不同效力等級的行政法律規范民生沖突實際上是一種違法性沖突,當然應該選擇適用效力等級高的行政法律規范。根據憲法和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各種行政法律規范的效力、高低依次是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規章。作為層級運用規則,應體現這一原則精神,並將之具體化。在不同級別和層次的法律規范之間,如果較低層次的法律規范同較高層次的法律規范相抵觸,應該堅決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最高權威,優先適用較高層次的規范。部門法與基本法沖突的,應適用基本法;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與法律不一致的,應適用法律;地方性法規、行政規章與相應的行政法規相沖突的,應適用行政法規;地方性政府規章與相應的地方性法規不一致的,應適用地方性法規。凡是違背憲法和法律原則精神的規范,都不能予以適用;凡是較低層次的法律規范與較高層次的法律規范相抵觸,較低層次的法律規范就沒有法律效力,也不能作為法院審判行政案件的依據或參照。
(三)同等級沖突適用原則。這是指解決制定機關不同但效力層級相同的行政法律規范相沖突的規則。目前,我國尚未制定此類沖突的規范,在一定程度上使行政審判無所適從。平級沖突的適用規則一般是:調整特定地區、部門事項的法律規范優於調整一般地區、部門的法律規范。我國《行政訴訟法》第53條第2款規定:「人民法院認為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發布的規章與國務院部、委制定、發布的規章不一致的,以及國務院部、委制定、發布的規章之間不一致的,由最高人民法院送請國務院做出解釋或裁決」。這種解決辦法適用於平級規章之間的沖突。
(四)新舊法沖突相適用規則。一般來說,新法生效以後,相應的舊法即失去效力。這就是法的溯及力問題。因為行政法律法規一般沒有溯及力,即除了法律、法規本身明確規定了對尚未處理和該法實施以前的行為可以依據該法規定處理外,就該當認為沒有溯及力。行政訴訟法的溯及力一般涉及訴訟程序問題,但在法律審查中也可能涉及。
(五)人際沖突適用規則。這是指調整因不同民族、種族或人的特殊身份的法律適用沖突的規則。人際沖突適用規則一般明確規定,不同民族、種族或特殊身份的人,適用該民族、種族或特殊身份的人做出特別規定的法律文件或規范。這里不在贅述。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對行政法律規范及其表現形式的闡述,揭示了由於這些法律形式分別是由不同性質和地位的機關依據不同的職權范圍而制定的。因此,也就決定了這些法律在具體的適用當中必然會發生沖突。最後,說明了在遇到這種法律適用上的沖突時應該採取的解決辦法。同時,我們也相信,隨著我國法制建設的不斷加強和完善,各種法律規范一定會更加趨於規范化和系統化,從而徹底消滅法律適用的沖突。
參考文獻:
1、《法理學》,陝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行政法律規范的存在形式即行政法的淵源。參見台灣翁岳生編:《行政法》,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版。
3、方世榮主編:《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4、參見方世榮主編:《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5、參見王周戶主編:《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西安出版社2003年版。
6、參見劉星著:《法律是什麼》,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7、參見劉星著:《西窗法雨》,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8、參見舒國瀅主編:《法理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9、 參見張文顯主編:《法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1月版。
作者介紹:陝西省禮泉縣人民檢察院
㈡ 簡述中國古代中樞輔政制度的發展變化原因和規律
1、中國古代封爵制度
中國古代君主授予貴族和功臣爵位的制度。它是歷代君主為鞏固其統治地位,調整統治階級內部關系而實 行的一種封建等級制度。爵位是表示貴族或功臣身份、地位的稱號,分為不同的等級,有些爵位可以世襲。受 爵後通常可得到食邑或相當數量的財富。封爵制度在中國古代數千年的歷史中有相當大的發展變化。
封爵制度與宗法制度有著密切的關系,最初的受爵者僅是王族。《左傳》昭公二十八年:「昔武王克商,光 有天下,其兄弟之國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國者四十人,皆舉親也。」戰國時期,秦國從商鞅變法以後,取消王族 封爵,立二十等爵制以賞功勞(主要是軍功)。從最高的二十等到最低的第一等,依次是:徹侯、關內侯、大 庶長、駟車庶長、大上造、少上造、右更、中更、左更、右庶長、左庶長、五大夫、公乘、公大夫、官大夫、大夫、不更、簪□、上造、公士。西漢以後,皇族封爵與功臣封爵並存,一直延續到清代。
秦以前君主稱王,封爵中最高的一等為公。秦始皇稱帝,西漢以後最高封爵為王,皆封與皇子。西晉以後,皇族封爵與功臣封爵名稱合並,但最高一級的王、親王只封與皇族。至明代,在爵位中加鎮國將軍、鎮國中尉等名稱。清朝皇族爵位分十四等,其中貝勒、貝子是滿語「天生貴族」的音譯。
爵位與官職有一定關系。西周所封公、侯等爵,對周天子稱臣,在封國內就是君主,官爵合一。此後,總 的趨勢是官與爵逐漸分離,但在某些時期仍有例外。西漢、西晉及明朝初期,宗室王在封國內有軍事、行政權,勢力逐漸膨脹,先後釀成「七國之亂」、「八王之亂」、「靖難之變」等,嚴重威脅著皇權。在其他時期,爵位只是一種榮譽稱號,因其與皇帝關系的親疏(皇族封爵)及功勞大小(功勛封爵)而有高低之分。
爵祿在古代往往連稱,受爵後必得祿。西周時,公、侯是封國內的君主,封國內的財政收入全歸其所有,但公、侯要對周天子承擔鎮守疆土、交納貢稅、朝覲述職等義務。以後封爵都有一定食邑,但不是自己徵收,而是由王朝撥給。後來食邑變成了一種虛名,只有在爵位前加所謂「食實封」若干戶,才能享有相應的封戶租稅,或從國家領得一定封賜。
2、中國古代法律制度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夏商周到明 清四千多年,中國古代法律制度的發展脈絡清晰,有因 有革,內容豐富,特點鮮明。 歷代立法中國古代自國家出現後,統治階級就開 始通過國家機關制定法律,建立法律制度。經過幾千年 的發展,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沿革清晰、特點鮮明的法律 體系。
夏商周夏、商、周的法律是奴隸製法律,以習慣 法為主,禮刑並用。它體現了王權與族權的統一,滲透 了神權思想。夏代是中國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其法律總 稱為「禹刑」。《周禮·秋宮·司刑》註:「夏刑大辟 二百,臏刑三百,宮刑五百,劓刑各千。」中國古代的 刑與法含義相同,刑罰的出現,標志著夏代法律制度已 經產生。
「湯刑」是商代法律的總稱。《尚書·盤庚》記載: 「以常舊服,正法度」。商代已具有成文法律,在古文 獻中有明確記載,並在考古發掘中得到證實。商朝的刑 法嚴酷,有死刑、肉刑、流刑、徒刑等。卜辭中,有象 征殘酷刑罰的文字;《簡書·康誥》載:「罰蔽殷□,用 其義刑義殺。」戰國時荀子亦說:「刑名從商。」
西周的法律制度因於夏、商,到了西周更趨成熟。 《周禮》中包含有刑法、民法、行政法、訴訟法等內容。 《呂刑》中對犯人施行五種刑罰的規定長達三千條;同 時,明確規定了罰金等級和贖刑制度等。
春秋戰國春秋時期,奴隸製法制解體,各諸侯國 的法律制度發生重大變化,成文法陸續頒布。鄭國執政 子產「鑄刑書於鼎,以為國之常法」(《左傳·昭公六 年》杜預注),鄧析編訂「竹刑」。晉國亦「鑄刑鼎,著 范宣子所為刑書」(《左傳·昭公二十九年》)。成文 法的制定和公布,限制了舊貴族的特權,促進了封建生 產關系的發展,標志著奴隸制的瓦解。
戰國時期封建制確立。各諸侯國陸續頒布了以保護 封建私有制為中心內容的封建法律。其中,魏國李悝在 總結各國刑法典的基礎上制定《法經》 6篇,即《盜》、 《賊》、《囚》、《捕》、《雜》、《具》。《法經》 是以刑為主,諸法並用的第一部封建法典。秦國統治者 奉行法家學說,任法為治。公元前 359年,商鞅以《法 經》為藍本,改法為律,制定《秦律》 6篇。此外,秦 還頒布了大量法令。 秦漢秦統一六國後,秦始皇把秦國的法律推行全 國,第一次建立起全國統一的封建法制。1975年12月,湖 北雲夢出土的睡虎地秦簡,其中有《秦律二十九種》、 《法律答問》、《封診式》3類法律文書,其內容涉及農 業、手工業、商業、徭戍賦斂、軍爵賞賜、官吏任免以 及什伍組織等社會生活各個領域,說明秦代「莫不皆有 法式」的說法是信實的。秦代法律以酷烈而著稱於世, 刑罰種類繁多,手段也極為殘酷,有死刑、肉刑、徒刑、 笞、籍沒收孥等,對罪犯往往數刑並施。
西漢,蕭何以《秦律》為基礎,製成《九章律》,確 立以律、令、科、比為形式的一整套法律制度。漢武帝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其實質乃外儒內法,正如漢 宣帝所說:「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漢 書·元帝紀》)。這種思想構成了封建法律的理論基礎, 一直為歷代封建統治者所奉行。
三國兩晉南北朝這一時期各朝都編纂法典。曹魏 對法律作了重大修改,制定《魏律》18篇,並改漢具律 為刑名,冠於全律之首;規定五刑,使刑名進一步規范 化;保護貴族、官僚、地主等 8種權貴人物在審判上享 有特權的「八議」也正式上升為法律制度,充分體現了 「舉賢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權貴」。這是中國古代刑法 的重要發展。其後產生了諸如《晉律》、《北齊律》等。 《北齊律》首創「重罪十條」(亦稱「十惡」);北魏、 南陳法律中規定的官吏可以官抵罪的「官當」制度,對 後世的封建法典皆有重大影響。
隋唐這是中國封建社會諸種制度包括法律制度發 生重大變革的時期。隋朝制定的《開皇律》在封建法典 中佔有重要地位。唐代尤為重視立法建設,唐太宗時,制 定《唐律》12篇,500條。高宗永徽年間,編定《唐律疏 議》30卷,永徽四年(653)頒行全國。唐律把「十惡」特 標篇首,律文全面反映了唐代社會的等級劃分,明確規 定了社會各等級的不同身份、地位、權利和義務,以及 它們之間的關系。《唐律》和《唐律疏議》是中國歷史 上最完整的封建法典,對中國封建法律的發展影響極大, 對亞洲一些國家亦有一定影響。
宋元《宋刑統》是宋代的基本法典。它是以五代 時後周的《顯德刑統》為基礎修改而成的。宋朝全面強 化封建專制主義,皇帝可隨時頒布□令作為斷罪處刑的 依據,詔□成為最重要和具有最高效力的法律,編□成為 宋代最經常最重要的立法活動。宋代正式出現「典賣」 制度的法律規定。
元世祖忽必烈統一中國後,頒布了《至元新格》;元 英宗時制定了《大元通制》。元代法律的基本內容依循 唐律,形式上仍沿用宋代的編□,但改□為「條例」或 「條格」。元朝的法律具有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的雙重 特點。
明清明、清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的兩個朝代,在 法律上亦反映出封建社會後期的時代特點。明、清法規 以律為主,律外有誥、例、令、條例、則例、會典等。
明太祖總結歷代統治經驗,把「明禮以導民,定律 以繩頑」,「治亂世用重典」等作為立法的指導思想,制 定了《大明律》、《明大誥》等一系列重要法律。《大 明律》是明代最主要的法典。它改唐律12篇為7篇,即在 名例律之下按六部官制分吏律、戶律、禮律、兵律、刑 律、工律,改變了隋唐以來的封建法律體系結構。《明 大誥》共4篇,是以詔令形式頒發的,由案例、峻令、訓 導三方面內容組成的具有教育作用和法律效力的特種刑 法。這是中國古代法律制度上前所未有的。明代還加強 了經濟方面的立法,主要有鈔法、錢法、稅法、鹽法等。
清代制定的《大清律例》,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部 封建法典。它的篇目與《大明律》相同,在沿用唐、明 五刑的基礎上,又增加了許多新的刑罰及民族壓迫條款。 在刑罰和訴訟方面,清律規定滿人享有各種法律特權。 清朝還頒布了用於少數民族地區專有特定內容的單行法 律,如《回律》、《番律》、《蒙古律》等。隨著封建 經濟的發展,清律中調整經濟關系的內容也大為增加。
歷代行政法規中國古代統治者也用法律作為管理 行政機構和官吏的一種手段。歷代都制定了一些關於行 政機構設置、職掌和官制的行政法規。中國古代雖然把 各種律令混合制訂在一起,但唐以後也有單行的行政法 典。
先秦夏代適應奴隸制的需要,隨著權力機構的建 立,產生了最初形態的行政法制。商代,「齊之以禮,齊 之以刑」,禮法構成商王朝行政法的重要內容。但是,夏、 商時期對政府機構的管理基本是以習慣法為主,「以言 代法」,以吏代法。
西周時期的《周禮》(亦稱《周官》)中載有《六 官》、《六典》之篇。《六官》即《天官冢宰》、《地 官司徒》、 《春官宗伯》、 《夏官司馬》、《秋官司 寇》、《冬考工記》 6篇。《六典》即治典、禮典、教 典、政典、刑典、事典。六官各掌一典。其中,治、教、 禮、事四典實為行政法的內容。從此,奠定了中國古代 行政法的基礎。
秦漢秦代建立了中央集權的統一封建國家,加強 了對政府機構及官吏的管理。《秦律》中的《置吏律》、 《效律》等是關於職官建制、任免、銓選、考核之法; 《內吏雜律》是關於京官政務之法規;《行書律》是有 關公文規定的法規;《傅律》、《田律》、《金布律》、 《徭律》以及《工律》等,是有關經濟、手工業的行政 管理法規,內容十分豐富,充分顯示了統一封建國家行 政管理制度的特色。
漢代確立了三公九卿制度和職官法,尚書台六曹體 制的建立,奠定了整個封建社會六部制度的基礎。漢代 對各種機構的員額和職權都有明確規定。如對皇帝的詔 令必須忠實執行;官吏泄漏機密者,要免職;官吏受賄 或保管官府財物自盜者,定罪後仍再犯者,要處死等。
隋唐宋元行政法的重大發展是在隋、唐。隋、唐 將晉代就正式列為國家法律的「違制」律改為「職制」。 它是對各級官吏違反編制及失職行為的處分規定。唐代 編纂的《唐六典》是中國古代最早的較為完整的行政法 典。它按照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分制,明確規 定了國家各級行政機構的規范、官吏的編制、職責許可權 以及對官吏選拔、考核、獎罰等行政管理制度。典律分 野是《唐六典》的一大發展,「律之正罪,典以范政」, 是中國古代行政法發展的結晶。唐以後,宋代有官修法 典《慶元條法事類》,元代有《元典章》等。宋、元行 政法典仍以六部為例,仿《唐六典》,它與前代有別的 是注重官吏法的修制和民族行政法的制定,因而具有其 特色。
明清明清兩代是中國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高 度發展的時期。它集歷代行政法之大成,對行政法典法 規的制定更為系統化、規范化。明清仿《唐六典》制定 了《明會典》與《清會典》。「會典」之名始於明代, 即典章會要之意。《明會典》體例以六部官制為綱,分 述各行政機構的職掌和事例。其記載有關章典制度,凡 明史所未載者,會典均有交待。萬曆《御制重修明會典 序》中說:「輯累朝之法令,定一代之章程,鴻綱細目, 燦然具備。」《清會典》記載了清代開國至光緒各級行 政機構的職掌、事例和活動原則。它採用以官為典,以 職立官,有典有例的分合序列。清代的官員都得以會典 來執法。正如《續修大清會典序》中所說:「會典所載, 皆百臣奉行之政令。」
司法審判機關中國古代司法、行政往往不分,行 政機關兼行審判權,審判權受皇權左右,成為中國封建 司法制度的一個基本特點。
先秦秦以前沒有專設司法機關,只是設官理刑。 夏有大理,商周有司寇。因古代兵刑不分,往往軍事長 官又是司法長官。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先後設置掌握獄 訟的最高法官,秦稱「廷尉」,齊稱「大理」,楚稱「廷 理」。
秦統一的秦王朝建立後,「廷尉」列為九卿之一, 作為中央司法機關的長官,負責審理皇帝交辦的案件和 地方移送的疑難案件。秦地方無專門的司法機關,郡守、 縣令兼行審判權,可自行處理一般案件。
漢代中央仍以廷尉(又稱大理)為最高司法長官, 地方司法機關與秦基本相同。漢在司法制度方面也有一 些變化,尚書台設立後,其中的三公曹(西漢時)、二 千石曹(東漢時),亦掌有一定的司法權,分割了廷尉 的一部分職權。
三國兩晉南北朝這一時期的司法制度基本沿襲漢 制,又有所發展。中央司法機關一般仍稱廷尉。北齊沿 稱大理寺,機構日趨擴大。這一時期的地方司法機構仍 與行政機構合而為一,司法權由郡太守、州刺史和縣令 等各級行政長官掌握。
隋唐以大理寺主管審理、判決朝廷百官犯罪與京 師徒刑以上案件及地方移送的死刑疑案。刑部為中央司 法行政機關,主管司法行政,負責審核大理寺及州縣審 判案件。御史台為中央最高監察機關,負責監督大理寺 和刑部的司法活動,亦參與某些案件的審判。唐朝時,每 遇重大案件,皇帝通常命令大理寺卿同刑部尚書、御史 中丞共同審理,稱作「三司推事」。隋唐時期的地方的 司法仍由行政機關兼理。
宋代司法機關不斷擴大,職權分散。於中央司法 機關大理寺和刑部之外,皇帝在宮中增設審刑院,掌審 議大理寺上報的案件。宋神宗時,取消審刑院,其職權 劃歸刑部。地方司法仍由州(與州同級的有府、軍、監) 和縣兩級行政機關兼理。
元代統一全國後,於中央設刑部、御史台,並將 大理寺改為大宗正府。泰定帝時,將審判權分別歸刑部 和地方政府。蒙古人犯罪,只由宗正府審理。元代州縣 兼掌司法,路則在總管府下設立推官,專理刑獄。
明清兩代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日益強化,司法 權更趨集中、完善。於中央設都察院、刑部、大理寺, 合稱「三法司」,分典刑獄。都察院掌糾察,刑部主審 訊,大理寺主掌復核,成為專司駁議的慎刑機關。對重 大案件實行「三司會審」,清稱「九卿會審」,標志著皇 帝對司法權的嚴格控制。明代的錦衣衛和東、西廠,亦 握有廣泛的司法權。清代專門設立了承審滿人訴訟的司 法機構,並將司法管轄深入到少數民族地區,中央理藩 院專設理刑司,負責對少數民族案件的審判。
主要特點中國古代法律制度具有以下主要特點:
① 法律出於皇權,維護皇權。古代中國實行專制 主義的統治,奴隸社會的君主的「命」即法律,封建社會 的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實行個人獨裁統治,既是 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審判官。歷代法律都以皇帝個人 意志的形式表現出來。律的制定雖由朝臣具體完成,但 批准權屬於皇帝,歷代帝王都凌駕於法律之上。除律外, 皇帝還可根據需要隨時發布詔、令、格、式等。「法自 君出」,進一步鞏固和強化了皇權。
② 禮法結合,以儒家思想為理論基礎。在中國古 代法律中,禮佔有重要位置,「為政先禮,禮為政本」,禮 既是道德規范,又是法律規范。秦始皇以法治國,西漢初 期大體上是「霸王道雜之」。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 尊儒術」以後,儒家思想成為主導的政治思想,以其為基 礎逐步形成了以禮法合流為基本特徵的封建法律思想體 系。維護「三綱五常」成為封建法典的核心內容,德主 刑輔、禮刑並用成為法制的原則。從「引經決獄」,實 行秋冬行刑,到「十惡大罪」和「八議」的規定等,許 多法律內容都是以儒學的等級倫理關系作為定罪或赦免 的標准,並為歷代統治者所尊奉。
③ 官僚、貴族享有法定特權。中國古代法律從維 護等級制度出發,賦予貴族官僚以各種特權。西周法律 有「凡命夫命婦,不躬坐獄訟」的規定;漢代有「先請」 之制,對犯罪的貴族官僚的審理,要先奏請皇帝。魏律根 據《周禮》的「八辟」規定了「八議」。至隋、唐,封 建特權法相因沿襲又不斷發展,《唐律》規定的「議」、 「請」、「減」、「贖」、「官當」等按品級減免罪刑 的法律制度是集中的表現。唐之後,宋、元、明各代法 典均將其作為重要內容加以肯定。
④ 諸法合體、並用,司法隸屬於行政,無獨立審判 權。中國古代法律最早表現為禮刑並用,之後形成諸法 合體的封建法典。從戰國李悝著《法經》始,至秦、漢、 唐、宋、明、清諸律,都是以刑法為主,兼有訴訟、民事、 行政等方面的內容。這種諸法合體混合編纂形式,貫穿 於封建社會各朝代。
在封建專制主義制度下,皇帝是最高統治者,直接 控制司法大權。地方的審判權完全歸屬行政機關,中央 雖設有專門審判機關,但其活動為皇帝所左右,監察、行 政機關也可審理案件,審判機關往往不能獨立行使職權。 封建社會並無獨立審判權,審判機關只是皇帝及受皇帝 控制的行政機關的附庸。這種行政兼理司法的制度,在 中國延續了幾千年。
3、中國古代地方政治制度
中國奴隸社會、封建社會歷代政權的地方行政區劃、 地方政權機構及其職官設置等制度。中國古代地方政治 制度的沿革演變,可分為分封、郡縣、州郡、道路、行 省五個時期。其制度既相互繼承,又各有發展。
分封制指夏、商、西周三個奴隸制王朝實行的地 方政治制度。史載夏王朝為當時各部落的盟主,只能以 「封諸侯、建藩衛」進行統治。商承夏制,西周發展為 全面的層層分封。當時已出現中央與地方的統屬關系, 有的都邑直屬中央政權,有的都邑則由諸侯國管轄,西 周還有「六鄉六遂」制度。但這個時期的地方政治制度 尚不成熟,史書所載也互有出入。
郡縣制這是古代較完整的地方政治制度,出現於 春秋戰國之際。最初的郡縣互不統屬。後因經濟開發, 人口增殖,中原各諸侯國北部邊境的郡開始分縣而治,中 原腹地的縣逐漸劃小,數目增多,於是在縣上置郡,形 成郡縣兩級政區。至戰國後期,各諸侯國除都城外已普 遍置郡。秦統一六國時,將各國都城改為郡治。這樣,除 秦都咸陽設內史管轄外,郡縣制行於全國。
秦王朝為加強中央集權,使地方分權而治。郡設郡 守主行政,郡尉主軍事,中央派駐各郡的監御史負責監 察。郡守官秩相當於中央九卿,郡尉略低,均置丞作為助 手。萬戶以上的縣置縣令,不滿萬戶者設縣長。有縣丞 掌文書及倉獄,另有縣尉主治安。縣以下設鄉、亭、里。 其中,鄉置三老主教化,嗇夫主訴訟和賦稅,游徼主治 安;鄉轄亭,亭置亭長;亭轄里。郡縣兩級地方政府均 有下屬辦事機構與職能部門。辦事機構稱門下,置門下 主簿,下設文書檔案、侍從警衛、財務出納和謀議等機 構。職能部門稱列曹,有掌民政的戶曹、田曹,理財政的 倉曹、金曹,主兵政的兵曹、尉曹,管司法的賊曹、決 曹。縣還設負責營造交通的司空、將作、橋津、傳舍等 部門。各部門主管稱椽史和嗇夫。這樣,形成寶塔式的 嚴密統治機構。
兩漢承秦制,但因片面總結秦亡教訓而大封同姓諸 侯王以為藩輔,實行郡國並行的雙軌地方行政制度。即 將當時全國60個郡的 3/4分封給諸侯王,中央直轄僅15 個郡。於是重蹈戰國時割據之勢,終於爆發吳楚七國之 亂。平叛後,西漢朝廷損黜王國官制及其職權,並以「推 恩令」分割王國封地,縮小其轄境。從此,諸侯王唯得 衣食租稅,郡國並行制名存實亡,實際已恢復秦的郡縣 制。
州郡制指東漢末形成的州、郡、縣三級地方政治 制度。州起源於漢武帝所建部刺史監察制度。由於十三 監察區借用儒家經典內古代州名,故當時即以「州」作 為監察區的俗稱。公元184年爆發黃巾起義後,東漢朝廷 派中央九卿出任各地州牧,集中一州所轄各郡之軍、財、 民力鎮壓起義民眾。從此,州由中央監察區變為地方行 政區,實行州、郡、縣三級地方政治制度,各州均置行 政機構和長史、司馬、東曹椽、諸校尉等官屬僚佐。由 於州牧、刺史手握重兵,並以此為割據資本,使中央集 權陷於瓦解,導致三國鼎立割據局面。
魏晉南北朝期間,各王朝大體皆沿東漢末年的州郡 縣制。自永嘉之亂後,東晉南朝還出現僑州郡縣這一特 殊制度。當時因北方戰亂,大批北人舉族南徙長江中下 游定居避亂,其聚居區仍沿用北方原籍的州郡縣舊名,於 是各地出現大量僑州、僑郡、僑縣,造成地方政治制度 混亂。後經長達二百年的九次「土斷」,才基本解決這 一問題。與此同時,南北兩朝政權還多次濫設州郡。至 北周大象二年(508),北方已有221個州、508個郡、1124 個縣;梁大同五年(539)時,南方也有州107個、郡 586 個。不少地區出現有州而無可轄的郡,郡無可轄的縣;有 的兩州同在一地或一地有兩個郡名,使地方政治制度陷 於極度混亂境地。隋立國後,對地方政治制度大力整頓。 其措施有:①撤銷郡級機構,以州轄縣;同時裁並濫設 的州郡,全國並為311個州。隋煬帝即位後改州為郡,進 一步並縣,使全國有郡 190個,縣1255個。②地方人事 權收歸中央。規定五品以上官員由皇帝下詔除授,六品 以下由吏部任命;並提倡科舉考試選官,替代魏晉以來 「九品中正」薦舉任官制度。③恢復地方軍政分治,並 規定郡縣長官由外地人擔任,縣令以下官吏三年一調,不 得連任。④仿漢監察制度,設司隸台大夫、別駕、刺史 等監察大員,分別巡察各地,也按六條問事。至此,地方 政治制度重新走上正常軌道。
道路制指唐代的道制和宋代的路制。唐初有州328 個、縣1573個,為加強管理,按山川地形分全國為10道, 後增至15道。設道之初僅由中央派監察大員不定期赴多 事地區視察,未成定製。至開元時始置各道采訪使,以 六條檢察非法,如漢刺史。後因邊患頻增,為加強邊帥 權力,使邊境節度使兼任道采訪使,且兼轄州縣事務,重 演東漢末年外重內輕的局面,最後導致安史之亂。平叛 後節度使制已行於全國,形成道(方鎮)、州府、縣三 級政區。割據之勢已成,尾大不掉,又出現五代十國的 分裂局面。
府建於唐開元時,相當於州。當時凡屬京師、陪都 或本朝帝王駐蹕地,皆建府以顯示其特殊地位。府的行 政長官為府牧、府尹、少尹,其下屬機構府、州大致相 同,均置司錄、功曹、倉曹、戶曹、兵曹、法曹、士曹、 府(州)學等,但府屬官吏的品秩比州高。從五代至宋、 元,建府地區逐漸擴大。到明代,全國已普遍建府,取 代唐以前的州。
唐代地方機構還有都督府與都護府。都督的名稱始 於東漢,魏晉以後常兼駐地所在州的刺史。北周改稱總 管,至唐復為都督。景雲後凡持節的都督改稱節度使,都 督的名稱遂名存實亡。都護府源於漢的西域都護。唐代 沿襲該制於四境置六都護府,成為管理邊境少數民族地 區的最高地方行政機構。都護府下屬機構與內地府州大 致相同。
北宋統一中原後,為改變「方鎮太重、君弱臣強」 的局面,除收軍權於中央外,地方行政機構採取分路而 治,成為路—府、州、軍、監—縣三級政區。路以水陸 轉運使為行政長官,又置安撫使、刑獄使、常平使,分 掌兵、刑、市場平□與鹽鐵專賣,恢復秦漢以來地方分 權而治的狀況。府州機構沿襲唐代。軍原為五代時的軍 區,後因兼理民政而成為行政區,仍保留軍的舊名。監 多半設於工礦地區,以加強礦產開發的管理。為進一步 控制地方,北宋朝廷常派京師供職官員到州縣執行中央 政令,其職銜為知府、知州、知縣等。同時在各府州置 通判,規定一切政令須經通判副署,通判並可隨時向朝 廷奏報府州情況。於是各級官吏層層牽制,事事聽命於 朝廷,地方無主動性可言,並使機構臃腫,冗官充塞,行政 費用猛增。縣以下行政機構,隋唐為鄉里制,北宋一度 推行保甲制,但因新舊黨爭而時行時廢。
在宋代,與宋王朝並存的遼、金、西夏、大理等少 數民族政權的地方政治制度均受中原文化影響,或仿唐, 或學宋,同時保留其原有制度。如遼仿唐制置五京道,為 道—府、州、軍城—縣三級政區。道屬行政機構,又仿 宋制,置都總管府、處置使司、轉運使司相互牽制;契 丹族原有的頭下軍州、斡魯朵等機構也予保留。金早期 仿遼制置五京道,入主中原後仿宋制分路而治,仍保留 女真族的猛安、謀克制度。
㈢ 行政訴訟證據保全的行政訴訟證據的基本規則
(一)提供證據的要求
當事人向法院提供的各類證據,只有合乎法定要求才會具有效力。根據司法解釋的規定,提供各類證據的具體要求如下:
1.書證。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所提供的書證,除法律、法規、司法解釋和規章對書證的製作形式另有規定外,一般應當符合下列要求:(1)原則上應提供書證的原件,在提供原件確有困難時,可以提供與原件核對無誤的復印件、照片、節錄本。按照規定,原本、正本和副本均屬於書證的原件。(2)提供由有關部門保管的書證原件的復製件、影印件或者抄錄件的,應當註明出版,經該部門核對無異後加蓋其印章。(3)當事人提供報表、圖紙、會計賬冊、專業技術資料、科技文獻等書證的,應當附有說明材料。(4)被告提供的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所依據的詢問、陳述、談話類筆錄,應當有行政執行人員、被詢問人、陳述人、談話人簽名或者蓋章。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外文書證,應當附有由具有翻譯資質的機構翻譯的或者其他翻譯准確的中文譯本,並由翻譯機構蓋章或者翻譯人員簽名。
2.物證。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物證的,原則上應當提供原物,在提供原物確有困難時,可以提供與原物核對無誤的復製件或者證明該物證的照片、錄像等其他證據;如果原物為數量較多的種類物時,當事人應當提供其中的一部分。
3.視聽資料。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所提供的計算機數據或者錄音、錄像等視聽資料,應當符合下列要求:(1)當事人應向法院提供有關資料的原始載體,在提供原始載體確有困難時,可以提供復製件;(2)當事人應註明製作方法、製作時間、製作人和證明對象等;(3)聲音資料應當附有該聲音內容的文字記錄。對於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的外國語視聽資料,當事人應同時附有由具有翻譯資質的機構翻譯的或者其他翻譯准確的中文譯本,並由翻譯機構蓋章或者翻譯人員簽名。
4.證人證言。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證人證言應當符合下列要求:(1)載明證人的姓名、年齡、性別、職業、住址等基本情況。(2)需有證人的簽名。如果證人不能簽名的,應當以蓋章等方式證明。(3)應註明證人出具證言的日期。(4)應附有居民身份證復印件等證明證人身份的文件。
5.鑒定結論。被告行政機關向人民法院提供的在行政程序中採用的鑒定結論應當符合下列條件:(1)應當載明委託人和委託鑒定的事項;(2)應有向鑒定部門提交的相關材料;(3)應有鑒定的依據和使用的科學技術手段;(4)應有鑒定部門和鑒定人鑒定資格的說明;(5)應有鑒定人的簽名和鑒定部門的蓋章。對於通過分析獲得的鑒定結論,還應當說明分析過程。
6.現場筆錄。被告行政機關向人民法院提供的現場筆錄,除法律、法規和規章對現場筆錄的製作形式有特別規定外,一般應當載明製作現場筆錄的時間、地點和事件等內容,並由執行人員和當事人簽名。當事人拒絕簽名或者不能簽名的,應當註明原因。有其他人在現場的,可由其他人簽名。
(二)調取和保全證據
在訴訟過程中,當事人負有舉證責任,如果當事人提供的證據不足,人民法院有權要求補充證據。但在特殊情況下,人民法院可以依職權向有關行政機關以及其他組織、公民調取證據。需要由人民法院收集和調查的證據,主要有兩類:一是原告或者第三人及其訴訟代理人提供了證據線索,但無法自行收集而申請人民法院調取的證據;二是當事人應當提供而無法提供原件或者原物的。
人民法院調查和收集證據的基本方式有調查詢問、調取有關材料、提交鑒定和勘驗檢查。
證據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證據可能滅失或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採取製作筆錄、繪圖、拍照、錄音、錄像、提取並保管有關證據等措施使證據價值保存下來的一種訴訟行為。在以下兩種情況下,人民法院可以對證據進行保全:(1)證據有可能滅失。 (2)證據以後難以取得。
人民法院可以依職權或者當事人申請對證據進行保全,並根據證據的屬性採取相應的保全措施。
(三)證據的對質辨認和核實
證據的對質辨認和核實,是指在法官的主持下,當事人就有關證據進行辨認和對質,圍繞證據的真實性、關聯性和合法性及證據的證明力和證明力大小進行辯論的活動。
證據的對質辨認和核實是對證據進行審查的重要環節。
原則上,一切證據均應在法庭上出示,並經庭審質證,才能作為定案的依據,即使人民法院調取的證據也是如此。但當事人在庭前證據交換過程中沒有爭議並記錄在卷的證據經審判人員在庭審中說明後,可以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在對證據進行對質和辨認過程中,經法庭准許,當事人及其代理人可以就證據問題相互發問,也可以向證人、鑒定人或者勘驗人發問。
(四)證據的審核認定
1.證據審核認定的含義及內容。證據的審核認定,是指法官在聽取當事人對證據的說明、對質和辨認後,對證據作出的採信與否的認定。證據審核認定的內容是:(1)審核認定證據的真實性。(2)審核認定證據的關聯性。(3)審核認定證據的合法性。
2.不能作為定案根據的證據。以下證據不能作為定案根據:(1)嚴重違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證據材料。(2)以偷拍、偷錄、竊聽等手段獲取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證據材料。(3)以利誘,欺詐、脅迫、暴力等不正當的手段獲取的證據材料。(4)當事人超出取證期限提供的證據材料,包括原告、被告。(5)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或者在港澳台地區形成的沒有辦理法定證明手續的材料。(6)當事人無正當理由拒不提供原件、原物,又無其他證據印證,且對方當事人不予認可的證據的復製件或者復製品。(7)被當事人或其他人做過技術處理而無法辯明真偽的。(8)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證人提供的證言。(9)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權益而取得的證據。(10)不具備合法性和真實性的其他證據材料。
3.不能作為認定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合法依據的證據。下列證據不能作為認定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合法的依據:(1)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在作出具體行政行為後或者在訴訟程序中自行收集的證據;(2)被告在行政程序中非法剝奪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享有的陳述、申辯或者聽證權利所採用的證據;(3)原告或者第三人在訴訟程序中提供的、被告在行政程序中未作為具體行政行為依據的證據;(4)復議機關在復議程序中收集和補充的證據,或者作出原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在復議程序中未向復議機關提交的證據。
4.證據效力大小的判斷。在對證據進行審核認定過程中,如果發現證明同一事實的數個證據,其證明效力一般可以按照以下情形分別認定:(1)國家機關以及其他職能部門依職權製作的公文文書優於其他書證;(2)鑒定結論、現場筆錄、勘驗筆錄、檔案材料以及經過公證或者登記的書證優於其他書證、視聽資料和證人證言;(3)原件、原物優於復製件、復製品;(4)法定鑒定部門的鑒定結論優於其他鑒定部門的鑒定結論;(5)法庭主持勘驗所製作的勘驗筆錄優於其他部門主持勘驗所製作的勘驗筆錄;(6)原始證據優於傳來證據;(7)其他證人證言優於與當事人有親屬關系或者其他密切關系的證人提供的對該當事人有利的證言;(8)出庭作證的證人證言優於未出庭作證的證人證言;(9)數個種類不同、內容一致的證據優於一個孤立的證據。
四、行政訴訟法律適用的含義及其適用規則
(一)行政訴訟法律適用的含義及其適用規則
行政訴訟法律適用,是指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將法律、法規具體運用於各種行政案件,從而對行政機關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查的專門活動。
行政訴訟的法律適用主要解決人民法院對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進行審查判斷的標准問題,即人民法院以何種標准、依據何種法律規范來審查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並進而對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作出裁判。
我國行政法規范制定主體多元,行政法規范的等級、效力不一,這些行政法規范是否都屬於人民法院的行政訴訟法律適用對象,它們對人民法院的約束力和效力如何,是行政訴訟法律適用重點要解決的問題。
根據我國行政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法院在行政訴訟中適用法律要遵循以下規則:
1.法律、法規是行政審判的依據。行政審判的依據是指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對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進行審查和裁判的標准和尺度。我國行政審判的依據是法律和法規。這里的「法律、法規」包括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2.參照適用規章。規章包括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兩種。規章在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時處於參照地位。所謂參照,是指人民法院在審理行政案件時,對規章進行斟酌和鑒定後,對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規章予以適用,作為審查具體行政行為合法性的根據;對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法律、法規原則精神的規章,人民法院有靈活處理餘地,可以不予適用。
3.其他規范性文件在行政訴訟中的地位。一般而言,其他規范性文件不屬於法的范圍,對法院沒有拘束力。人民法院在行政審判中可以參考適用其他規范性文件,但應對其合法性進行更為嚴格的確認。發生沖突時,人民法院不必送有關機關裁決,可直接決定適用與否。
4.人民法院對司法解釋的援引。司法解釋是最高人民法院對法律在審判中應用的問題所作的解釋。人民法院在審理行政案件時,適用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的,應當在裁判文書中援引。
(二)行政訴訟法律沖突適用的規則
人民法院在審查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時,除要根據事實外,還需要依據相應的法律規范來作出判斷。在適用法律規范的過程中,有時會出現同時有幾個法律規范均適用於該具體行政行為,而幾個法律規范之間卻不相一致的情形,此即行政訴訟法律沖突。
在出現行政訴訟法律沖突的情況下,其適用規則就顯得尤為重要。行政訴訟法律沖突適用規則,是指人民法院在審查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時,為解決法律適用沖突所採取的方法和所遵循的規則,由此決定選擇適用相應的行政法律文件或具體行政法律規范條款。
行政訴訟法律沖突適用的規則主要有以下幾種:
1.特別沖突適用規則。即特別法的規定與普通法的規定出現不一致的情形時,一般應當優先適用特別法的規定。
2.不同等級沖突的適用規則。在各種不同效力等級的行政法律規范發生相互沖突時,應該選擇適用效力等級較高的行政法律規范,即高層級的法律規范優於低層級的法律規范。
3.同級沖突適用規則。在制定機關不同而效力層級上相同的行政法律規范之間出現沖突的情況下,應由最高人民法院送請國務院作出解釋或者裁決。
4.新舊法沖突適用規則。新的行政法律規范與舊的行政法律規范的規定不一致時,應適用的規則是新法優於舊法和法律不溯及既往這兩個原則。
5.人際沖突適用規則。不同民族、種族或特殊身份的人,適用就該民族、種族或特殊身份的人作出的特別規定的法律文件或規范。
6.區際沖突適用規則。在不同行政區域內行政法律規范發生適用沖突時,應當適用適用於該行政區域的行政法律規范。
(三)WTO規則的適用問題
1.一般而言,WTO規則不能在我國行政訴訟中直接得到適用,它只是具有間接的適用力。但是,如果出現涉及WTO規則行政案件所適用的法律、行政法規的具體條文間有兩種以上的合理解釋時,應遵循同一解釋原則,即除我國聲明保留的條款外,人民法院應選擇與WTO規則相關規定一致的解釋。
2.特殊情況下,WTO規則在行政訴訟中可以直接適用。這種特殊情況是指,在行政法規、部門規章或者其他中央政府措施在承諾的時限內不能到位時,主管機關可以直接援引WTO規則。
五、行政案件審理中的幾種特殊制度
(一)撤訴
撤訴,是指原告在人民法院宣告判決或者裁定前,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放棄其起訴權的訴訟行為。
撤訴經人民法院批准將導致訴訟終結。
撤訴分為兩種情況:
1.申請撤訴。申請撤訴即原告自願放棄起訴權的行為。
2.視為申請撤訴或推定申請撤訴。包括三種情況:一是經人民法院兩次合法傳喚,原告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二是在開庭審理期間,原告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拒不返回的;三是原告在法定期間內未預交訴訟費用,又沒有提出緩交訴訟費用申請的。
撤訴必須經人民法院准許。一般情況下人民法院裁定準許。但是,當原告撤訴可能導致因無法對違法的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司法審查,損害國家利益、集體利益或者社會利益時,人民法院應當裁定不準許撤訴;原告拒不到庭的,人民法院可以缺席判決。
(二)缺席判決
缺席判決,是指合議庭開庭審理時,在當事人缺席的情況下,經過審理作出的判決。
缺席判決適用於以下三種情況:(1)經人民法院兩次合法傳喚,被告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2)被告雖然到庭參加訴訟,但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3)原告申請撤訴,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准許的,原告經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法庭許可而中途退庭的。第三人經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不影響案件的審理。
(三)財產保全與先予執行
人民法院對於因一方當事人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可能使具體行政行為或者人民法院生效裁判不能或者難以執行的案件,可以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作出財產保全的裁定;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依法主動採取財產保全措施。
(四)審理程序的延阻
審理程序的延阻,是指由於某些特定的原因,使訴訟過程中斷或者不能按正常程序進行審理和裁判。
在行政訴訟中,審理程序的延阻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幾種:
1.延期審理。即人民法院在開庭審理之前或者審理過程中,由於特殊情況,以致無法按預定的時間開庭審理,而將開庭審理的時間推遲。
需要延期審理的情況包括:(1)因行政機關改變被訴具體行政行為;(2)因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沒有到庭;(3)因當事人申請迴避不能進行審理;(4)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證據;(5)因合議庭成員臨時有緊急任務或者特殊、意外情況不能出庭且無人代替的;(6)其他需要延期審理的情況等。
2.延長審限。即人民法院在審理行政案件過程中,由於發生特殊情況而無法在規定的審理期限內結案,經高級人民法院或者最高人民法院批准而延長審理期限的訴訟行為。
根據行政訴訟法的規定,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作出第一審判決;上訴案件應當在2個月內作出終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該審理期限是指從立案之日起至裁判宣告之日止的期間,鑒定、處理管轄爭議或者異議以及中止訴訟的時間不計算在內。
3.訴訟中止。即在訴訟過程中,由於發生某種無法克服和難以避免的特殊情況,人民法院裁定暫時停止訴訟程序的進行。
在行政訴訟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訴訟:(1)原告死亡,須等待其近親屬表明是否參加訴訟;(2)原告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3)作為訴訟一方當事人的行政機關、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4)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力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5)案件涉及法律適用問題,需要送請有權機關作出解釋或者確認的;(6)案件的審理須以相關民事、刑事或者其他行政案件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相關案件尚未審結的;(7)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訴訟中止由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當事人不服,不得申請復議和提起上訴。
4.訴訟終結。即在訴訟過程中,因出現使訴訟不能繼續進行且不能恢復或者訴訟繼續進行已經沒有實際意義的情況,人民法院裁定結束正在進行的訴訟程序。
導致訴訟終結的情況有以下兩類:(1)訴訟繼續進行已經沒有實際意義。如原告撤訴,法院同意,就可以終結訴訟。(2)訴訟無法繼續進行。如原告死亡,沒有近親屬或者近親屬放棄訴訟權利的;作為原告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後,其權利義務的承受人放棄訴訟權利的。此外,上述導致訴訟中止原因中的第一、二、三條,在中止訴訟滿90日仍無人繼續訴訟的,裁定終結,但有特殊情況的除外。
訴訟終結後,當事人不得以同一事實和理由再行起訴。
(五)被告在一審期間改變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處理
在行政訴訟過程中,當被告發現自己作出的被訴具體行政行為不當或者有錯誤時,允許其依據相應的法律程序加以改變。但被告改變後的新的具體行政行為並不能從送達給當事人之日起生效,其生效的條件有二:一是原告同意並向人民法院申請撤訴;二是人民法院裁定準予撤訴。
被告在一審期間改變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除告知原告外,還應當書面告知人民法院。被告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原告不撤訴,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原具體行政行為違法的,應當作出確認其違法的判決;認為原具體行政行為合法的,應當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原告起訴被告不作為,在訴訟中被告作出具體行政行為,原告不撤訴的,參照上述規定處理。
在第二審程序中,上訴人如因行政機關改變其具體行政行為而申請撤回上訴的,人民法院一律不予准許。
(六)具體行政行為的停止執行問題
關於起訴與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關系,我國行政訴訟實行起訴不停止執行的原則。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1)被告認為需要停止執行的;(2)原告申請停止執行,人民法院認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會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並且停止執行不損害公共利益,裁定停止執行的;(3)法律、法規規定需要停止執行的。
起訴不停止執行的原則只適用於行政機關有強制執行權並能夠自行強制執行其具體行政行為的情況,不適用於行政機關必須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其具體行政行為的案件中。在訴訟過程中,人民法院不予執行,只有在不及時執行可能給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利益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的,人民法院才可以先予執行。
(七)合並審理
法院對某些案件進行合並審理,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訴訟經濟。
行政訴訟中,法院可以合並審理的情況有:(1)兩個以上行政機關分別依據不同的法律、法規對同一事實作出具體行政行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訴的;(2)行政機關就同一事實對若干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不服分別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訴的;(3)在訴訟過程中,被告對原告作出新的具體行政行為,原告不服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訴的;(4)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合並審理的其他情形。
(八)行政訴訟附帶民事訴訟
行政訴訟原告認為被告對平等主體之間民事爭議所作的裁決違法提起行政訴訟,並要求人民法院一並解決相關民事爭議的,人民法院可以一並審理。但民事案件的各方當事人中若有一方當事人不同意一並審理的,法院不應當一並審理。
適用行政訴訟附帶民事訴訟的條件為:(1)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是被告對平等主體之間民事爭議所作的行政裁決。(2)在被訴的行政裁決違法的情況下,法院才可能進行合並審理。(3)民事爭議當事人要求法院一並解決相關民事爭議
㈣ 行政法新舊法律適用原則
法律分析:從舊兼從輕」為原則,即新法發生效力時的未決案件原則上按照舊法處理,但是新法對該行為的處罰較輕的,應當按照新法處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三條 民事主體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
第四條 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第五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
㈤ 行政法是從舊兼從輕嗎
法律分析:從舊兼從輕」原則是處理各種新舊法律適用問題的一項基本原則,該原則簡單理解就是「有利於當事人的原則」。 行政處罰案件中的「從舊兼從輕」原則來源於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則,禁止溯及既往是罪刑法定原則的要求之一,是指犯罪及其懲罰必須在行為前預先規定,刑法不得對其公布、實行前的行為進行追溯適用,但是,禁止溯及既往是禁止不利於行為人的溯及既往,但是允許有利於行為人的溯及既往。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一百九十八條 違反本法規定,虛報注冊資本、提交虛假材料或者採取其他欺詐手段隱瞞重要事實取得公司登記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改正,對虛報注冊資本的公司,處以虛報注冊資本金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對提交虛假材料或者採取其他欺詐手段隱瞞重要事實的公司,處以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撤銷公司登記或者吊銷營業執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二十九條 違法行為在二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前款規定的期限,從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違法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
㈥ 本科行政法論文
與樓主共享資源,PDF和格式的,打內開就可容以!
http://www.lexisnexis.com/lawschool/study/understanding/pdf/AdminCh1.pdf
㈦ 民法新舊法適用原則
既然已經出台新法律了,則應該按新法處理,新法優於舊法。不能用刑法或行政法的原則來類推民法原則。基層不同。
㈧ 簡述行政公平原則有哪些保障制度
行政公平原則有如下保障制度
(1)迴避制度;
(2)合議制度;
(3)辯論和聽證制度;
(4)專家咨詢(論證)制度
㈨ 行政法新舊法交替時的法律適用原則
法律分析: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特別規定;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新的規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九十二條 同一機關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特別規定;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新的規定。
㈩ 2021法考需要換書嗎
建議使用新的書籍資料;
21年法考有變動的科目:
1、刑法:出台了刑法修正案(十一);
2、民法:要出民法典配套司法解釋;
3、行政法:要修改行政處罰法、治安管理處罰、行政復議法;
4、刑事訴訟法:修改高法解釋;
5、商經知:知產的著作權和專利部分也有修改;商法會根據民法典和司法解釋修改很多內容(應該不會那麼快)
6、民事訴訟法:和商法一樣,據說要根據民法修改很多內容,但也沒那麼快,要2022年了,民訴本身沒什麼大的修改計劃。
7、三國:基本不會改什麼內容
8、理論法:基本不會改什麼內容
如果仍然使用之前的書籍資料要費大量精力去做新舊區分而且會有造成知識混淆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