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關於非崗位工作
1. 請問公司強制要求員工干非本職工作的事,是否違反勞動法
如果你合同中有約定工作崗位,再讓你做其他崗位工作,就屬於違法
2. 企業勞動法規定:因身體原因不能從事原工作崗位的,待崗期間的待遇是怎樣規定的
您好,待崗期間企業是應該支付您基本工資的。
原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勞動法>若十問題版的意見》權(勞部發[19951309號)第58條規定:"企業下崗待工人員,由企業依據當地政府的有關規定支付其生活費,生活費可以低於最低工資標准,下崗待工人員中重新就業的,企業應停發其生活費。」因此,職工待崗期間享受的工資待遇標准應分情形而定。如職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待崗的,由於員工在待崗期間沒有提供正常的勞動,因而不享受最低工資保障,其間單位向其支付的工資待遇可以低於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准。
3. 勞動合同中崗位項空白 公司可以安排員工從事非職務工作嗎
確實,勞動法確實規定了專屬工作的要求,不允許越職工作,但一個單位總會有一些額外的工作,這種事屢見不鮮,如果你較真兒,真能讓你的工作變的不順利,只要不是一些危險的或是嚴重佔用私有空間安排,差不多就做吧
滿意請採納
4. 在勞動法中,勞務派遣工是不是只能用在輔助性工作崗位
勞務派遣用工是補充形式,只能在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實施。
前款規定的臨時性工作崗位是指存續時間不超過六個月的崗位;輔助性工作崗位是指為主營業務崗位提供服務的非主營業務崗位;替代性工作崗位是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因脫產學習、休假等原因無法工作的一定期間內,可以由其他勞動者替代工作的崗位。
5. 領導安排了非本職工作違反勞動法嗎
法律分析:違反勞動法,可協商,協商不成的,可以向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根據相關的法律規定,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三條 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第七十七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也可以協商解決。調解原則適用於仲裁和訴訟程序。
6. 《勞動合同法》第六十六條的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怎麼理解
2008年5月8日,國務院法制辦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草案版)》(以下權簡稱《實施條例(草案)》),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該草案第三十八條規定:「用工單位一般在非主營業務工作崗位、存續時間不超過6個月的工作崗位,或者因原在崗勞動者脫產學習、休假臨時不能上班需要他人頂替的工作崗位使用勞務派遣用工。
7. 不是本崗位的工作,領導要求做,是否侵犯了職工的合法權益
按照勞動法規定,確實是侵犯了職工的合法權益。但是在社會上工作,大家都明白,計較太多對自己沒有好處。所以最終是要看領導安排你做什麼,安排你做你無法接受的事情,你可以拒絕,領導如果要開除你就按勞動法程序走。如果領導安排你的工作對你來說不是難以接受,建議你還是做吧。
8. 勞動法中的技術崗位和非技術崗位分別是什麼
所謂的技術崗位是具有一些技術職稱的人,例如:叉車司機這種,這種是需要專業的人員持有專業的證件才可以從事的工作。非技術崗位就是隨便什麽樣的人都可以從是的崗位。
9. 勞動法規定非定額人員上班時間
勞動法規定非定額人員上班時間: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一條的規定,對用人單位延長勞動者的工作時間的條件規定為:一是生產經營的需要;二是在程序上必須在加班加點前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三是加班加點的時間必須符合法律的規定,即每日一般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每月總時數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依據勞動部《關於企業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審批辦法》第五條的規定,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採用的是以周、月、季、年等為周期綜合計算工作時間,但其平均日工作時間和平均周工作時間應與法定標准工作時間基本相同。也就是說,在綜合計算周期內,某一具體日(或周)的實際工作時間可以超過8小時(或40小時),但綜合計算周期內的總實際工作時間不應超過總法定標准工作時間,超過部分應視為延長工作時間並按《勞動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支付工資報酬,其中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按《勞動法》第四十四條第三款的規定支付工資報酬。而且,延長工作時間的小時數平均每月不得超過36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