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學的主要流派
1. 行政專業所學科目
市政學(Municipal Manegment)
課程性質:專業必修課、核心課程、文科課程
課程內容:市政學亦稱市政管理學,是關於城市治理的知識體系,主要研究城市政府管理城市公共事務及其規律的科學。其主要內容有緒論、市政管理理論與方法、城市與城市事務、市民與市民參政、城市規劃建設、公共設施、以及城市政治、經濟、司法、治安、文化、教育、福利、環境等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等內容。課程的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城市政府管理和服務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訓練學生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務方面的基本能力。
參考書目:張永桃主編,《市政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社會學概論(Sociology)
課程性質:專業必修課、核心課程、文科課程
課程內容:本課程主要介紹社會學的相關知識,包括社會的形成,社會制度,社會文化,文化傳播,社會化以及社會的群體、組織、社會分層、社會流動、社會變遷和社會現代化,最後還包括社會問題和社會保障。
先修課程:社會熱點分析、社區管理研討
參考書目:北京大學社會學系編,《社會學教程》,北京大學出版社。
4社會調查原理與方法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Social Research)
課程性質:專業選修課、文科課程
課程內容:本課程主要介紹社會調查的基本方法,包括:抽樣問卷調查、典型調查、普遍調查等社會調查方法,以及調查資料的統計分析方法,調查報告的寫作等內容。
參考書目:風笑天著,《現代社會調查方法》,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
4國際政治與國際關系(International Politics & Relations)
課程性質:專業選修課、文科課程
課程內容:本課程主要介紹國際政治學的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及其意義。著重探討當代國際政治體系的結構、功能、動力、環境及其發展變化的規律。同時對以國家用為主體的國際政治行為體的行為及其動因,及其相互關系的基本狀態及其調控進行深入討論。
參考書目:
1、K. J. Holsti;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7th,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1995.
2、Howard H. Lentner, International Politics: Theory and Practice, Minneapolis/St. Panl: West Publishing, 1997.
3、John T. Rourke, World Politics: International Politics on a world stage, 3rd ed, Guilford,CT: Dashkin/Mcgraw-Hill, 2000.
4行政職業能力訓練(Administrative Aptitude Training)
課程性質:專業選修課、文科課程
課程內容:國家公務員考試採取筆試與口試結合的辦法,其中,行政職業能力配合其他考試和測評手段一起使用,相互補充,行政職業能力具有否決權。本課程在於通過考察勝任於國家機關行政工作需要的素質要求——適應公務員職位要求的一般素質與能力,其內容包括知覺速度與准確性、判斷推理能力、言語理解能力、資料分析能力、數量關系處理能力等幾大部分。通過對測試內容與結構的認識和理解,從心理和能力兩方面為畢業生做好准備,幫助學生在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中勝出,以培養學生對於行政職業取向的敏感性和必備素質,全面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與職業素質。
參考書目:《行政職業能力傾向測驗》,中國人事出版社。
4中國政治思想史(History of 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s)
課程性質:專業選修課、文科課程
課程內容:本課程介紹中國自商代、西周至鴉片戰爭的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和自鴉片戰爭至「五四」運動的中國近代政治思想史。具體內容包括經濟政治背景、政治思想的分期、各家代表人物及其政治思想、政治思想領域爭論的主要問題等。
先修課程:政治學、行政學
參考書目:曹德本主編,《中國政治思想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4組織行為學(Study of Actions in Orgnizations)
課程性質:專業選修課、文科課程
課程內容:本課程主要研究組織系統中人的行為心理活動規律,它主要從三個層次展開:個體心理與行為,包括個性、知覺、需要與激勵理論、態度等內容;群體心理與行為,包括群體心理的一般理論、群體決策、群體溝通與沖突、人際關系、團隊等內容;組織心理與行為,包括領導心理、組織結構與組織文化、組織變革與組織發展、工作應激等內容。
先修課程:管理學原理
參考教材:盧盛忠,《管理心理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人力資源開發管理(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課程性質:專業必修課、核心課程、文科課程
課程內容: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指的是為實現組織的戰略目標,組織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和管理理論,通過不斷地獲得人力資源,對所獲得的人力資源的整合、調控及開發,並給予他們報償而有效地開發和利用的管理過程。本課程將介紹工作分析、人力資源規劃、員工招聘與錄用、績效管理、員工培訓與發展、薪酬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的相關法律、員工培訓與發展、薪酬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及應用等人力資源管理的相關環節。
先修課程:管理學原理、管理心理學
參考教材:余凱成等,《人力資源管理》,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4行政法學(Administrative Law)
課程性質:專業必修課、核心課程、文科課程
課程內容:本課程介紹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從法律的角度分析和研究政府與人民(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的關系,並且闡述一個合法有效的政府行為的標准。主要包括行政法學的基礎理論、行政主體、各種具體行政行為和抽象行政行為、行政程序、行政訴訟、行政賠償等。
先修課程:行政管理學、法學基礎理論
參考書目:姜明安主編,《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4行政管理學(Public Administration)
課程性質:專業必修課、核心課程、文科課程
課程內容:行政管理學是一門以政府為主體的公共部門的管理行為為研究對象,融綜合性、動態性和應用性為一體的相對獨立的學科。本課程分四大部分講述:一、行政的歷史與發展;二、行政的基本理論與制度設計;三、行政的運作過程;四、行政的行為選擇。本課程一方面介紹行政學產生一百多年來的重要思想、事件、人物、爭論等專業常識,另一方面注重結合當代行政管理的改革實踐,講解基本概念與原理。
先修課程:管理學原理、政治學導論
參考書目:張國慶主編,《行政管理學概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4公共政策分析(Pubilc Policy Analysis)
課程性質:專業必修課、核心課程、文科課程
課程內容:公共政策分析主要研究政府及公共組織如何遵循客觀規律,有效地制定和執行公共政策。它以解決社會問題為根本價值取向,是一門交叉性較強的學科。課程分三大部分講授:第一部分講述公共政策的定義、特性、類別及功能,政策科學產生的歷史特點及發展趨勢,公共政策與政府、環境、公共利益的關系。第二部分講述一般的政策過程。第三部分講述政策分析的基本方法。看重介紹一些基本的分析模型。定性分析方法與定量分析方法。
先修課程:政治學、行政管理學
參考書目:陳振明主編,《政策科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4政府經濟學(Governmental Economics)
課程性質:專業必修課、核心課程、文科課程
課程內容:本課程介紹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經濟職能、經濟行為和經濟政策,分析政府在社會中應該干什麼和如何乾等問題。主要包括:政府經濟學的基礎理論、政府職能的確定與選擇、政府職能的實現過程、政府與制度變遷、政府與公共物品、政府與微觀管制、政府與宏觀調控、政府與社會保障等。
先修課程:行政管理學
參考書目:杜莉等,《政府經濟學》,復旦大學出版社。
4西方政治思想史(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s in Western Countries)
課程性質:專業選修課、文科課程
課程內容:本課程以年代、人物、思想流派為線索,介紹西方政治思想的傳統及其發展演變。在時間上,著重講述了古希臘羅馬時期、中世紀後期、文藝復興時期以來的西方近代社會的政治思想。主要分析柏垃圖、亞里士多德、阿奎那、馬基雅維里、霍布斯、洛克、孟德斯鳩、盧梭、休謨、托克維爾、密爾、邊沁、漢密爾頓等人的政治學說。
先修課程:政治學原理、西方政治制度
參考書目:徐大同主編,《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薩拜因著,《政治學說史》,商務印書館1984年版。
4政府公共關系(Governmental Public Relations)
課程性質:專業選修課、文科課程
課程內容:政府公共關系的宗旨是通過各種有效的公共關系手段,加強與公眾的溝通,加深相互了解,理解和信任,提高政府的威信,改善政府的形象,提高國家在國內、國外社會中的地位和影響。作為一門課,它主要介紹公共關系內涵,政府公共關系的特徵、功能、主體、客體,政府公共關系工作程序和傳播溝通媒介,如果時間許可,可以多做些安全分析、公共關系策劃等,還可以講一下政府公共關系實務及政府公共關系禮儀等。這對培養未來行政管理人員的形象意識較重要。
先修課程:公共關系
參考書目:熊源偉,《公共關系學》,安徽人民出版社;肖榮,《公共關系學》,雲南教育出版社。
4國家公務員制度(National Civil Service System)
課程性質:專業選修課、文科課程
課程內容:本課程首先從制度孕育、創立、成長、完善的歷史縱深視角,探究了公務員制度的社會起源、創立與發展;其次力圖在紛呈雜瑣的現象背後,找出某些普遍性的原理,即分析公務員制度的一般理論;公務員制度的共同條件,主要運行機制與公務員制度的科學價值;再次立足於中國公務員制度的實踐,分析中國實行公務員制度的客觀條件、戰略思路及體制構造。本課程主要有五個專題:一、公務員制度的社會起源,全面創立與發展;二、發展中國家實行公務員制度的經濟教訓;三、公務員制度的一般理論;四、中國實行公務員制度的客觀條件及戰略思路;五、中國公務員制度的體制構造。
先修課程:行政管理學
參考書目:黃衛平、譚功榮主編,《比較公務員制度》,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年版。
4比較行政學(Comparetive Administration)
課程性質:專業選修課、文科課程
課程內容:比較行政學(Comparative Administration Study)是現代行政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學科,即運用生態學(ecology)、類型學(又稱形態學typology)等科學方法比較研究各國行政環境與行政系統相互作用關系及其規律的科學。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系統化的專業思維方式,並運用現代科學方法分析國內外行政發展的經驗和教訓,為我國的行政改革和發展提供借鑒。
先修課程:行政管理學
參考書目:自編。
4電子政府研討 (Study On E-Government)
課程性質:專業選修課、文科課程
課程內容:電子政府是現代電子信息技術在政府管理領域廣泛應用的結果。課程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現代政府管理的前沿意識,提高學生的現代行政管理專業技能。該課程主要講授電子化政府和網上公共服務的基本理論和技能,教學方式有多媒體演示、課堂研討和實地觀摩等。
先修課程:行政管理學
參考書目:自編。
4行政公文寫作 (Administrative Document Writing)
課程性質:專業必修課、核心課程、文科課程
課程內容:行政公文寫作以政府及公共組織文件生成、運轉為主要研究對象,探討公文處理速度、質量與機關辦事效率、工作質量的關系;是一門融行政管理學、寫作學等為一體的實踐性和實用都很強的學科。主要內容有:公文含義、分類、特點、作用、文件格式、行文制度以及機關單位各體公文的寫法等。
先修課程:行政管理學
參考書目:鄒育根編著,《行政公文學教程》,雲南教育出版社; 曾昭樂編著,《現代公文寫作》,中山大學出版社。
4領導學(On Leadership)
課程性質:專業選修課、文科課程
課程內容:領導學是一門以領導活動規律和特點為主要研究對象、融政治學、管理學為一體的綜合性學科。主要內容有:領導本質、領導體制、領導素質、領導職能、領導環境、領導過程、領導方法和藝術。
先修課程:政治學導論、管理學原理
參考書目:王樂夫主編,《現代領導學》,中山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4秘書學 (On Secretarial work)
課程性質:專業選修課、文科課程
課程內容:秘書學是研究秘書活動和秘書工作規律的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主要內容有;秘書活動主體、組織、內容、關系、方法等五大部分。
先修課程:管理學、領導學、行政公文寫作
參考書目;鄒育根編,《秘書工作規范手冊》,暨南大學出版社;諸孝正、羅烈傑、王世國編,《秘書學概論》,廣東教育出版社。
4政治學與行政學原著選讀(Selected Classic Works in Political Scie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課程性質:專業選修課、文科課程
課程內容:對政治學和行政學的經典原著進行解讀,了解政治學、行政學思想的演變,追蹤政治學和行政學的前沿,探討政治學和行政學的發展軌跡。
先修課程:中外政治思想史、行政學說史
4政府倫理(Ethics in Government)
課程性質:專業選修課、文科課程
課程內容:本課程主要包括:行政人員的倫理價值、行政責任和義務、行政組織如何負責等。
先修課程:倫理學、行政管理學
參考書目:特里?庫珀,《行政倫理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4行政文化研究(Study of Administrative Culture)
課程性質:專業選修課、文科課程
課程內容:行政文化是客觀政治過程在社會成員心理反映上的積累,並對客觀政治過程具有重大的影響與作用。本課程主要介紹行政文化的概念、特徵、功能和意義,並對中西古今行政文化進行系統分析和比較,具體內容包括:家庭本位與個人本位的比較、民本文化與民主文化的比較、禮治文化與法治文化的比較,等等。
先修課程:政治學、行政學
參考書目:王樂理,《政治文化導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4國際事務管理(International Affairs Management)
課程性質:專業選修課
課程內容:本課程從國際事務和管理相結合的角度來探討國際問題。主要包括對國際事務管理的基本概念、行為主體、功能分類(包括政治、經濟、安全、文化、體育、衛生等)及其模式等的分析,同時對國際事務中的領導權等核心問題進行探討。
先修課程:國際政治與國際關系、管理學原理
參考書目:自編。
2.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第五版)》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姜明安 編)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書名: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作者:姜明安 編
豆瓣評分:6.8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1-8
頁數:657
內容簡介: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第5版)》是根據教育部高等學校法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的要求,為高校法學專業14門核心課程編寫的專門教材之一。《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第5版)》全面、系統、深入地闡釋了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研究的范圍主要包括行政法的一般原理、原則及行政法、行政法學的歷史發展;行政法主體的一般理論及行政主體的職責、職權、管理手段與行政相對人的權利、義務;行政行為的一般理論及行政行為的性質、特徵、構成要件、合法要件與各種類別行政行為的運作程序;行政救濟的一般理論及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的性質、功能、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管轄、程序與裁判標准;行政賠償的一般理論及行政賠償責任構成要件、歸責原則、賠償范圍、方式、標准與程序等。《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第5版)》主要以我國行政法治實踐和行政法學說為基本研究素材,同時吸收、借鑒了國外行政法學研究的大量成果。《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第5版)》在繼承、批判和揚棄國外行政法學的控權論、管理論、行政權力本位論、相對人權利本位論等各種學術流派的基礎上,初步形成和建立了有中國特色的行政法學理論體系框架。
作者簡介:
姜明安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其主要著作和論文有:《行政法學》(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行政法與行政訴訟》(中國卓越出版公司1990年出版)、《行政訴訟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出版)、《論行政自由裁量權及其法律控制》(載《法學研究》1993年第1期)、《行政的現代化與行政程序制度》(載《中外法學》1998年第1期)等。
3. 行政法學各主要流派及其比較
行政法學者對於行政法應如何調整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人的關系,如何配置雙方回當事人答的權利義務,從而形成怎樣的法的秩序等問題的主張、觀點和理論,通過較長時期的爭論和在論爭中不斷完善、發展,從而逐漸形成的行政法學的各種流派。其中主要的較有影響的流派有三個,即控權論學派、管理論學派和平穩論學派。
控權論學派主張,行政法調整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的關系,其重點是控制行政主體的權力,保護行政相對人的權益免受行政主體濫用行政職權行為的侵害,以建立和維護自由,民主和人權保障的法的秩序.
管理論學派主張,行政法調整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的關系,其重點是規范行政相對人的行為,保障行政管理的順利進行,以建立和維護有利於提高管理效率,實現管理任務的法的秩序.
平衡論學派主張,行政法調整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的關系,應盡可能"在總體上平衡行政主體與相對主的權利義務關系,兼顧公共利益和人人利益",以建立維護民主和效率有機統一和協調的法的秩序.
4.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的介紹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第5版)》是根據教育部高等學校法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專員會的要求,屬為高校法學專業14門核心課程編寫的專門教材之一。《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第5版)》全面、系統、深入地闡釋了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研究的范圍主要包括行政法的一般原理、原則及行政法、行政法學的歷史發展;行政法主體的一般理論及行政主體的職責、職權、管理手段與行政相對人的權利、義務;行政行為的一般理論及行政行為的性質、特徵、構成要件、合法要件與各種類別行政行為的運作程序;行政救濟的一般理論及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的性質、功能、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管轄、程序與裁判標准;行政賠償的一般理論及行政賠償責任構成要件、歸責原則、賠償范圍、方式、標准與程序等。《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第5版)》主要以我國行政法治實踐和行政法學說為基本研究素材,同時吸收、借鑒了國外行政法學研究的大量成果。《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第5版)》在繼承、批判和揚棄國外行政法學的控權論、管理論、行政權力本位論、相對人權利本位論等各種學術流派的基礎上,初步形成和建立了有中國特色的行政法學理論體系框架。
5. 當代主要法學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中國當代法學流派
(一)紅派
所謂紅派法學家,就是學術上走紅,學術理論受到學術界的高度重視,政治上得到寬容,三十來歲就能當上博導的一批法學家。主要代表人物有中國人民大學的王利明、趙秉志、陳興良,北京大學的武樹臣,武漢大學的黃進,等等。
(二)黃派
所謂黃派法學家,就是能將法學研究的成果轉化為極有價值的改革建議,從而有力推動中國的政治、經濟以及司法體制改革的的法學家。他們善於聯系實際,善於運用法學原理進行現實批判,關注民生,力主改革。他們不僅著述豐富,而且分量沉重。在他們的代表作中,往往以黃金般的語言來表達他們的主要觀點和主要主張。主要代表人物有:中國政法大學的江平,《中國法學》雜志社的郭道暉,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梁慧星,等等。
(三)紫派
所謂紫派法學家,是指那些比紅派法學家更多一層紅色的法學家。
紫派法學家的特點是,參與改革但不首倡改革,對已有的改革措施和改革理論常從較正統的角度進行解釋、論證和宣傳。在他們身上往往環繞著一層紫色光環。他們在政治上頗受重視,經常參與重要法律的起草;他們在學術上也很有地位,大多有博導、會長、理事長等等的學術職務,全國性的教材也常常由他們主持編寫。 紫派法學家的另一個特點是,他們對於別人(尤其是青年人)的探索常持批評態度,而他們的批評往往又是以政治批評為主,以學術批評為輔。一九九六年的所謂「曉南風波」正是這一特點的重要表現。② 最有代表性的紫派法學家是張光博。 張光博是大連海事大學經濟法律學院教授,主攻憲法學和法理學。
(四)灰派(經院派)
所謂灰派法學家,是指那些埋頭於學術研究,不太關心現實生活,較少進行現實批判,不提具體改革建議的法學家。他們在法學界很出名,但在法學界之外的知名度明顯不如黃派和彩派,甚至也不如藍派和綠派。 灰派法學家學術功底深厚,著述甚豐。他們雖然迴避現實政治問題,但他們的學術成果往往成為紅派人物和黃派人物的學術依據。 北京大學的龔祥瑞早在八十年代初出版的《比較憲法和行政法》一書中,就認真地論述過法治和法制的區別,但由於他沒有聯系中國的實際進行現實批判,所以就沒有產生多大影響。灰派與黃派的主要區別就在於此。 灰派法學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北京大學的龔祥瑞,張國華,沈宗靈,趙震江,姜明安,等等。
(五)藍派 所謂藍派法學家是指那些竭力主張充分開放、充分借鑒和移植西方法律和西方法學的法學家。走向藍天和大海是藍派的基本特點。
藍派法學家學貫中西,博古通今,思想活躍,思路開闊。他們傾心於中西法律文化的比較研究,對中國傳統的法律文化有深刻的揭示和批判。他們大多出生於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與紅派法學家是同齡人。與紅派不同的是,他們一般不考慮在學術界的社會地位問題,不重視博士、博導等頭銜。與紅派相同的是,他們一般也不進行太多的現實批判。
藍派法學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南京大學的張中秋,蘇州大學的周永坤,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的梁治平,等等。 張中秋的代表作有《中西法律文化比較研究》,《法律與經濟 1
1/2頁
——傳統中國經濟的法律分析》,等等。梁治平的代表作有《新波斯人信札》,《法辨》,《法律的文化解釋》,等等。
(六)彩派
彩派法學家是指那些同時具有多種色彩的法學家。 彩派法學家的代表人物有:南京師范大學的公丕祥,吉林大學的張文顯,南京大學的范建,華東政法學院的曹建明,蘇州大學的楊海坤,杭州大學的胡建淼,中共中央黨校的石泰峰,等等。彩派法學家不僅學術成果豐富,而且學術組織能力十分突出,社會交往面十分寬廣。他們另一個重要特點是,對所有的學派皆能寬容,也為所有的學派所寬容。因此,他們總是五彩繽紛的。在他們身上,黑派可以看到黑,紅派可以看到紅,紫派可以看到紫,藍派可以看到藍,灰派可以看到灰,黃派可以看到黃,白派可以看到白,霧派可以看到霧,綠派可以看到綠。 彩派與紅派大體上也是同齡人,學術地位略次於紅派,政治地位卻強於紅派,大多兼任高等院校的行政領導職務,不是校長,就是院長,至少也是個副院長什麼的。
(七)黑派
黑派是指那些被認為是主張全盤西化,在法學界搞資產階級自由化,在政治上犯過嚴重錯誤的法學家。近年來,他們很少發表論文或出版論著。主要代表人物有群眾出版社的於浩成,北京大學的袁紅兵,中國政法大學的陳小平,等等。
(八)白派
法學界的白派人物的主要特點有二:其一是頭腦一片空白,在他們的著作和文章中,以及在他們的課堂上,沒有任何屬於他們自己的觀點和理論,更沒有改革或不改革的意見和主張;其二是以**為主要目的,白花花的銀子不賺白不賺,賺了不白賺,學術、學位、職稱等等,無非是**的手段而已。 但平心而論,白派法學家在普及法律知識方面還是有一定貢獻的。
(九)霧派(變色派) 所謂變色派,就是無一定色彩,隨著氣候的變化而變化的法學家流派。
該派就象水蒸汽一樣,一會兒灰色,一會兒白色,一會兒黑色,一會兒藍色,一會兒發
6. 在西方,法學最早起源於哪裡
在西方歷史上,正是在羅馬帝國前期,第一次形成了職業法學家集團,第一次出現了法律教育和法學學派 ,第一次出現了法學著作。羅馬五大法學家之一的蓋尤斯的《法學階梯》,是一部最早的並完整保存下來的西方法學著作。
到中世紀中期和後期,出現了一種以恢復和研究羅馬法為核心的法學,即自12~16世紀相繼出現的義大利的注釋法學派、評論法學派以及法國的人文主義法學派。這三個法學流派雖各有特點且相互對立,但通過它們 ,羅馬法在歐洲大陸得到廣泛傳播,從而為歐洲大陸以羅馬法為基礎的統一的法律的形成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6)行政法學的主要流派擴展閱讀
法學大類包括:法學類、監所管理類、馬克思主義理論類、社會學類、民族宗教類、政治學類、公安學類等。
1、法學類
法學,知識產權法,知識產權,訴訟法,法律,國際法,刑事司法,律師,涉外法律,經濟法律事務,公安法制,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刑法學,民商法學,訴訟法學,經濟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國際法學,軍事法學,法律碩士,法律實務。
2、監所管理類
監獄學,犯罪學,獄政管理,刑事執行,勞教管理,罪犯管教,罪犯教育,矯正教育學,罪犯心理矯治,涉毒人員矯治,司法管理,民事執行,行政執行,監獄管理,刑事偵查技術,司法鑒定技術,安全防範技術,應用法制心理技術,罪犯心理測量與矯正技術,毒品犯罪矯治。
3、馬克思主義理論類
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國革命史與中國共產黨黨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發展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
7. 政治學與行政學是什麼
1、這個學科學什麼
很多人一聽政治學就以為和馬院一樣。我後來總結的通俗解釋:政治學分三個層面,最高層面是政治哲學,探討什麼是善、什麼是正義等等;中級層面是政治科學,課題有政治體系、國別政治、國際政治等等;操作層面是行政學,包括、公共財政、行政法學等等。馬克思主義政治學只是整個政治學的一個流派。
2、這個學科在學校的地位如何
坦率講,政治學不算熱門顯學,更直白點說在學校里僅僅是二流學院。我系一直是系,直到我畢業那年才升為政府管理學院。第一志願報我系的也不多,當年僅有一個狀元,與光華、法院等大院確實不可同日而語。其原因有三:第一、西方政治學和社會學一樣,屬於西方文科體系,都是80年代之後恢復的,實力不行,積淀不夠;第二、西方政治學原本就是資本主義學科,學是為了批判,於是出現了先有國際關系學院、先有馬院再有政治學系這樣支比干大的現象;第三、政治學聽起來就不像就業前景廣闊的專業。但是,本院在2003年之後大有咸魚翻身之勢,因為MPA項目上馬了。之後就有了自己的樓,師資力量也不斷增強,逐漸良性循環。作為政管er,我還是很欣慰的。
3、這個學科有意思嗎
剛入學時,幾乎全班同學都很迷茫,因為大部分是調劑來的,加上一些老師講課沒調動起大家興趣,大一期末轉院走了十幾個人。但我現在回想起來,是我們自己沒有掌握起正確的學習方法,把大一當「高四」在讀,自然覺得沒意思。文科就是要自己查資料,學經典,勤思考,寫文章。遺憾的是,包括我在內的很多同學,可能明白這個道理的時候大學已經過去一半了。現在我回想起來,政治學是門很有意思的學科,因為它給我們提供了理解現實政治的思路和工具。而且有了大學的思維訓練,現在工作中寫個文章什麼的起碼能做到條理清晰。
4、這個學科就業如何
現在政管學院本科就業情況我不是很清楚。當年是工作、考研、出國各三分之一,現在來看,政府和公共事業單位一半,在企業或自主創業應該小一半左右,其餘在學校教書。其中有在哈佛擔任教職的,在政府機關最高有到副廳的,正處的也應該有幾個,企業里有做到中高管的。企業就業五花八門,比如我自己就和專業完全沒關系,有時候談起來大家也會覺得好奇:「學政治的難道不都去政府嗎?」我畢業時曾經策劃出國讀PHD,因為那時出國是第一等,考研第二等,工作是第三等。但後來想想,我真的能耐心讀5年聖賢書嗎?因此,到企業還是不錯的選擇。
總體來看,政治學與行政學的確不是最主流的學科,但如果真的學了這個專業也不虧。高考性價比其實還不錯,錄取分數肯定比熱門專業低一些,能曲線救國進名校。適合喜歡思考,但又不是特別拔尖的學生。實在覺得沒興趣,到國發院去輔修個經濟學雙學位也可以。不太上進的,考試靠臨時突擊也行;上進的,多看書多思考肯定有用。現在同學們過的日子總體還不錯,和頂尖院系在平均收入上肯定有差距,但比下有餘。
8. 如何構建中國的行政法學理論體系
一、三大行政法流派 : 控權論學派、平穩論學派、管理論學派。
二、各自的主版張和內容:
1、控權論學權派主張,行政法調整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的關系,其重點是控制行政主體的權力,保護行政相對人的權益免受行政主體濫用行政職權行為的侵害,以建立和維護自由,民主和人權保障的法的秩序。
2、平衡論學派主張,行政法調整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的關系,應盡可能"在總體上平衡行政主體與相對主的權利義務關系,兼顧公共利益和人人利益",以建立維護民主和效率有機統一和協調的法的秩序。
3、管理論學派主張,行政法調整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的關系,其重點是規范行政相對人的行為,保障行政管理的順利進行,以建立和維護有利於提高管理效率,實現管理任務的法的秩序。
三、行政法學是以行政法以及行政相關的社會關系為研究對象的一門法律學科。作為一門獨立的法律學科,行政法學主要研究行政法產生和發展的規律,行政法的本質、內容和形式,行政法的地位和作用,國家行政管理關系以及在這種關系中當事人的地位,由此確立行政法的原則、原理和理論體系。
9. 論行政法學的三個流派
管理論主要在前蘇聯、東歐國家和我國計劃經濟時代流行,主張行政法調回整行政主體和行政相答對人的關系,其重點是規范行政相對人的行政行為,保障行政管理的順利進行,以建立和維護有利於提高行政效率、實現管理任務的法的秩序,因此行政法可以稱為管理法。該學派認為行政法的主要目的在於保障國家
10. 行政管理學都有什麼二級學科
行政管理學是管理學的二級科目,本專業自身沒有二級學科。
行政管理學又稱行政學,也稱公共行政學或公共管理學。它是一門研究政府對社會進行有效管理規律的科學,是國家公務員和其他公共部門工作人員必備的知識。行政管理學,作為一門科學,在20世紀初成立以來,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在發達國家,行政管理(公共行政)已成為一個獨立的,具有眾多理論流派,多學科交叉的,理論聯系實際的一門科學。
行政管理學的學科目的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研究國家行政制度的理念和理論,確保國家行政制度和體制的構建、改革和完善既具有科學的理論基礎,又適應國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國情,確保政府及其官員積極有效地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公共行政職能。
研究探討政府管理社會公共事務的模式、理論、途徑和方式,提升公共政策的科學性和質量,提升政府和公共部門的執法和政策執行能力,強化政府的公共服務功能,確保政府對社會公共事務管理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使政府行政管理活動成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有效推動力量。
研究政府行政機構和運作方式改革的理論、模式、途徑、方法和技術,推動「辦事高效、運轉協調、行為規范的行政管理體系」的建立,確保行政機構「精幹、廉潔、高效、充滿活力」,以較低的行政成本高效率地履行行政管理職能。
研究國家公務員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利用綜合性的學科優勢強化公務員培訓,為建立高素質的專業化行政管理幹部隊伍貢獻力量。
行政管理學是研究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依法管理國家事務、社會公共事務和機關內部事務的客觀規律的科學。它包括如下的要點:
1、行政管理主體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構,即行政機關。在我國,行政管理主體是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
2、行政管理的客體是國家事務、社會公共事務和行政機關的內部事務。
3、行政管理活動的根本原則是依法管理。
4、國家事務、社會公共事務和機關內部事務紛繁復雜、變化多端,往往令人難以捉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