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值宿午餐費
『壹』 勞動法加班時有沒有交通補貼和飯補
【1】《勞動法》第44條,規定勞動者加班,用人單位應該支付加班費。回
【2】在加班費的額外,答是否單位支付勞動者交通補貼和餐費補助,
應該看在勞動合同里和勞動者的約定,或者看單位具體規定。
【3】《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沒有具體規定,勞動者在加班時,
單位必須支付交通補貼和飯補。
『貳』 勞動仲裁期間,員工的吃住消費怎麼算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經濟補償金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實踐中,一些用人單位在計算離職經濟補償時,以勞動者的實發工資或者基本工資作為計算基數,從而損害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這就必須理解「工資的」含義。按照《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勞部發[1995]309號)第五十三條規定,勞動法中的「工資」是指用人單位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一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延長工作的時間的工作報酬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實踐中勞動者的工資一般有基本工資、應發工資、實發工資之分。基本工資通常是用人單位給勞動者設定的底薪,一般未包括加班工資、津貼、補貼、福利待遇等。應發工資是指勞動者提供正常勞動按照法律規定應當獲得的全部工資,包括基本工資、加班工資、獎金、津貼等。實發工資是勞動者每月實際拿到的工資,通常會被扣減一些費用,比如代扣代繳社會保險費、所得稅等,勞動者實際拿到手的金額通常會比應發工資少。根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金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准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顯然,經濟補償金的計算是以勞動者的應發工資作為基數。
根據《財企[2009]242號財政部關於企業加強職工福利費財務管理的通知》:「二、企業為職工提供的交通、住房、通訊待遇,已經實行貨幣化改革的,按月按標准發放或支付的住房補貼、交通補貼或者車改補貼、通訊補貼,應當納入職工工資總額,不在納入職工福利費管理;尚未實行貨幣化改革的,企業發生的相關支出作為職工福利費管理,但根據國家有關企業住房制度改革政策的統一規定,不得再為職工購建住房。企業給職工發放的節日補助、未統一供餐而按月發放的午餐費補貼,應當納入工資總額管理。」
另外,還應當注意勞動合同期限跨越2008年1月1日時經濟補償金的問題:根據《勞動合同法》第97條規定,對於勞動合同的期限跨越2008年1月1日的,經濟補償金的計算遵循的原則是:單一基數、分段計算、合並相加,也就是說,對於2008年1月1日之後的部分,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計算經濟補償金;對於2008年1月1日之前的部分,按照當時的規定計算經濟補償金,然後把兩部分相加,就是應當支付給勞動者的經濟補償金。而作為計算基數的月平均工資,均為勞動合同解除前12個月勞動者的平均工資。當然,關於經濟補償金2倍的解除賠償金的計算方法,在司法實踐中存在有很多爭論,許多問題到現在為止仍然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來源:嘉興律師網頁鏈接
在勞動仲裁期間該發的工資要能夠及時的發放,只要勞動者還在單位正常工作,單位就應該要正常發工資給勞動者。
『叄』 餐費補貼作為工資還是福利費
一、餐費補貼作為工資還是福利費
1、餐費補貼是作為福利費發放的,但是可以計入工資總額一起發放。福利費。午餐費的又包括:每月以午餐補助的名義打入工資卡(或直接發放現金補助),職工內部食堂免費就餐等。根據規定:企業為職工提供的交通、住房、通訊待遇,已經實行貨幣化改革的,按月按標准發放或支付的住房補貼、交通補貼或者車改補貼、通訊補貼,應當納入職工工資總額,不再納入職工福利費管理。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條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第五十一條
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
二、社保有哪些注意事項
社保注意事項具體如下:
1、單位從職工工資中直接代扣代繳的各項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和個調稅等,應納入繳費基數;
2、單位以現金或銀行存款形式支付給職工個人的交通補貼、電話補貼、午餐補貼、過節費以及支付高溫、高空、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崗位的津貼,應納入繳費基數;
3、單位通過稅後利潤提成或分紅的辦法支付給職工個人的工資,應納入繳費基數;
4、實行底薪制的職工,根據營業額或經營業績提成取得的收入,應納入繳費基數;
5、實行業務承包或費用包干,單位不再報銷差旅費用的職工,其承包收入中的60%應納入繳費基數。
『肆』 新勞動法中有沒有關於工作餐收費問題的規定
呵呵。
1、《勞動合同法》沒有工作餐收費問題的規定。這是勞動法賦予公司的完內善自身規章制度的權容利和空間。
2、工作餐有沒有,該不該收費,不同企業可以有不同的做法。
3、具體操作要看企業有沒有相關規章制度。比如有的企業規定了提供工作餐,一餐的標準是10元,有大葷小葷大素小素,飯後還有水果酸奶等等;有的企業他就只有一葷一素,一餐的標準是5元;有的企業他不提供工作餐,只提供工作餐補貼,給錢你們自己去吃,等等做法完全由企業自行規制。
4、所以,還是要看企業的自身規章制度的規定。如果有成文規定說工作餐要收費,那就OK。如果沒有成文規定,那就存在過錯了。
5、注意,企業規章制度一定要經過員工公開討論通過或經過職工代表大會討論通過才有效。沒經過這個程序的,規章制度無效,對員工沒有約束力。
『伍』 事業單位在公休日和節假日安排領導帶班和工作人員值班,單位是否應該發放帶班和值班補助,如何計算
值班與加班不同,更不等於加班。屬於從事非本職工作,處於有事就處理,無事可休息的狀態。
因此,法律法規對於值班補助的發放並無強制性規定,相應的發放標准和是否發放補助屬於企業的經營自主權范疇,要看是否和單位有相關約定或單位規章制度、勞動合同是否有相關規定。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九條用人單位根據《勞動法》第四條之規定,通過民主程序制定的規章制度,不違反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及政策規定,並已向勞動者公示的,可以作為人民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第十六條用人單位制定的內部規章制度與集體合同或者勞動合同約定的內容不一致,勞動者請求優先適用合同約定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三條本規定所稱工資是指用人單位依據勞動合同的規定,以各種形式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報酬。
第四條工資支付主要包括:工資支付項目、工資支付水平、工資支付形式、工資支付對象、工資支付時間以及特殊情況下的工資支付。
第五條工資應當以法定貨幣支付。不得以實物及有價證券替代貨幣支付。
第十七條用人單位應根據本規定,通過與職工大會、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協商制定內部的工資支付制度,並告知本單位全體勞動者,同時抄報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備案。
《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
第四條工資總額由下列六個部分組成:
(一)計時工資;
(二)計件工資;
(三)獎金;
(四)津貼和補貼;
(五)加班加點工資;
(六)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第七條獎金是指支付給職工的超額勞動報酬和增收節支的勞動報酬。包括:
(一)生產獎;
(二)節約獎;
(三)勞動競賽獎;
(四)機關、事業單位的獎勵工資;
(五)其他獎金。
《財政部關於企業加強職工福利費財務管理的通知》
二、企業為職工提供的交通、住房、通訊待遇,已經實行貨幣化改革的,按月按標准發放或支付的住房補貼、交通補貼或者車改補貼、通訊補貼,應當納入職工工資總額,不再納入職工福利費管理;尚未實行貨幣化改革的,企業發生的相關支出作為職工福利費管理,但根據國家有關企業住房制度改革政策的統一規定,不得再為職工購建住房。
企業給職工發放的節日補助、未統一供餐而按月發放的午餐費補貼,應當納入工資總額管理。
六、企業職工福利費財務管理應當遵循以下原則和要求:
(一)制度健全。企業應當依法制訂職工福利費的管理制度,並經股東會或董事會批准,明確職工福利費開支的項目、標准、審批程序、審計監督。
(二)標准合理。國家對企業職工福利費支出有明確規定的,企業應當嚴格執行。國家沒有明確規定的,企業應當參照當地物價水平、職工收入情況、企業財務狀況等要求,按照職工福利項目制訂合理標准。
(三)管理科學。企業應當統籌規劃職工福利費開支,實行預算控制和管理。職工福利費預算應當經過職工代表大會審議後,納入企業財務預算,按規定批准執行,並在企業內部向職工公開相關信息。
(四)核算規范。企業發生的職工福利費,應當按規定進行明細核算,准確反映開支項目和金額。
『陸』 勞動法有否規定食堂用餐一定要交午餐費
1、《勞動法》中沒有規定公司一定要免費給員工提供工作餐,那麼員工到專公司食堂吃飯是自屬願的行為。可將食堂當做一個普通的飯館來解釋就比較能理解。
2、去飯店吃飯是一定要交錢的。
3、如果單位不收取費用,免費提供工作餐給員工,那麼是屬於單位給員工的福利,如果單位沒有規定免費給員工用餐,那麼是否繳納費用根據公司的規定執行。
『柒』 八個過節費發放標准
八個過節費沒有明確的發放標准。過節費是由用人單位自主決定的,給員工的福利。國家法律不幹涉,完全由用人單位自己決定是否發放。法定節假日休息的,用人單位要依法支付工資。企業給職工發放的節日補助、未統一供餐而按月發放的午餐費補貼,應當納入工資總額管理。企業為職工提供的交通、住房、通訊待遇,已經實行貨幣化改革的,按月按標准發放或支付的住房補貼、交通補貼或者車改補貼、通訊補貼,應當納入職工工資總額。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條
用人單位在下列節日期間應當依法安排勞動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節;
(三)國際勞動節;
(四)國慶節;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第五十一條
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