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的合法來源是國家的
A. 行政法的淵源
法律分析:行政法的淵源,是指行政法律規范的外部表現形式和來源。我國行政法的來源廣泛,主要是各類國家機關所創制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行政法規范。一般來講,包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行政規章、地方性法規、民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及行政法的其他淵源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第一條 為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與生態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體健康,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制定本法。
第四條 國家制定的環境保護規劃必須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國家採取有利於環境保護的經濟、技術政策和措施,使環境保護工作同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相協調。
B. 行政法的淵源有哪些
行政法的淵源很多,我們可以將其分為一般淵源與特殊淵源兩大類。行政法的一版般淵源,是 指國家權力機關權或行政機關各自製定的規范性文件;行政法的特殊淵源,則是指有關行政法 規范和原則的法律解釋,及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與其他國家機關或社會組織共同制定的 規范性文件。行政法的這兩種淵源有一定區別,前者是主流,後者則是輔助性的。
我國行政法的一般淵源,按照制定主體、效力層次、制定程序的差別,可分為下述幾種形式 :
1
C. 行政法是由誰制定
法律分析:行政法規由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是指國務院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根據憲法和法律,按照行政法規規定的程序制定的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類法規的總稱。由於法律關於行政權力的規定常常比較原則、抽象,因而還需要由行政機關進一步具體化。行政法規就是對法律內容具體化的一種主要形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一條 為了規范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三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規或者規章規定,並由行政機關依照本法規定的程序實施。
D. 試述行政法的法源
一、行政法的法源即行政法的淵源,是指行政法的外部表現形式。
二、根據制定主體、效力等級以及制定程序的差別,行政法的法源可以分為以下幾種形式:
1.憲法。憲法作為國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一切立法的依據。其中有關國家行政管理的部分,對行政法的各種具體規范起統率作用。因而憲法中關於國家行政機關的設置、組成及基本職權、職責、活動原則,公民在有關行政法律關系中享有的權利和應盡的義務等的規定即是行政法的法源之一。
2.法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制定的作為行政法淵源的法律包括兩種情況:一是某一項法律的全部法律規范均屬於行政法規范;二是某一項法律的一部分或某一條款屬於行政法規范,其他部分或條款屬於其他性質的法律規范。
3.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行政法規是國務院制定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部門規章則是國務院各部門制定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是行政法的最主要的淵源。
4.地方性法規和地方行政規章、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地方人大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地方性法規、地方行政規章,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制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中關於地方國家行政機關的職權、活動方式等行政管理的行政法規范是行政法的重要淵源。
5.與行政法有關的法律解釋。國務院及其組成部門以及有權進行解釋的地方人大和地方人民政府對有關行政法規范所作的解釋,也是行政法的淵源。
6.行政法的其他淵源。包括我國政府簽訂、加入或承認的國際條約中有關行政管理的內容、中共中央與國務院聯合發布的有關法律文件等。
E. 行政法的淵源
行政法的淵源很多,我們可以將其分為一般淵源與特殊淵源兩大類。行政法的一回般淵源,是 指國家權力答機關或行政機關各自製定的規范性文件;行政法的特殊淵源,則是指有關行政法 規范和原則的法律解釋,及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與其他國家機關或社會組織共同制定的 規范性文件。
F. 行政法是誰制定的
行政法規由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是指國務院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根據憲法和法律,按照行政法規規定的程序制定的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類法規的總稱。由於法律關於行政權力的規定常常比較原則、抽象,因而還需要由行政機關進一步具體化。行政法規就是對法律內容具體化的一種主要形式。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八十九條: 國務院行使下列職權:
(一)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規,發布決定和命令;
(二)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議案;
(三)規定各部和各委員會的任務和職責,統一領導各部和各委員會的工作,並且領導不屬於各部和各委員會的全國性的行政工作;
(四)統一領導全國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的工作,規定中央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國家行政機關的職權的具體劃分;
(五)編制和執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和國家預算;
(六)領導和管理經濟工作和城鄉建設、生態文明建設;
(七)領導和管理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和計劃生育工作;
(八)領導和管理民政、公安、司法行政等工作;
(九)管理對外事務,同外國締結條約和協定;
(十)領導和管理國防建設事業;
(十一)領導和管理民族事務,保障少數民族的平等權利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權利;
(十二)保護華僑的正當的權利和利益,保護歸僑和僑眷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
(十三)改變或者撤銷各部、各委員會發布的不適當的命令、指示和規章;
(十四)改變或者撤銷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的不適當的決定和命令;
(十五)批准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區域劃分,批准自治州、縣、自治縣、市的建置和區域劃分;
(十六)依照法律規定決定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范圍內部分地區進入緊急狀態;
(十七)審定行政機構的編制,依照法律規定任免、培訓、考核和獎懲行政人員;
(十八)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授予的其他職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八十九條 第一款明確規定:作為最高國家行政機關,國務院可以「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規,發布決定和命令。」
G. 行政法的法源是什麼
我國行政法的法源
1.我國行政法法源一般只限於制定法。
2. 作為行政法的制定法法源包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單行 條例、部門規章、地方政府規章、法律解釋、條約和協定。
〈1〉 憲法:是我國最高位階的法源。
〈2〉 法律:作為行政法的法源,包括全國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和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制 定的非基本法律。
〈3〉 行政法規:是國務院依〈憲法〉或〈法律〉授權制定的規范性法律文件。行政法規 在數量上是行政法的主要法源。
〈4〉 地方性法規:是指〈憲法〉和〈立法法〉所確認的有許可權的主體制定的地方性法規。 〈5〉 自治條例、單行條例: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特點 制定的條例。
〈6〉 部門規章:國務院各部、委、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 構發布的規章。
〈7〉 地方政府規章:省、自治區、直瞎市人民政府,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 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以及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
〈8〉 法律解釋:僅指國家機關的規范性解釋。
H. 行政法由誰制定
法律分析:行政法規由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是指國務院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根據憲法和法律,按照行政法規規定的程序制定的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類法規的總稱。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六十五條 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
行政法規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
(一)為執行法律的規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事項;
(二)憲法第八十九條規定的國務院行政管理職權的事項。
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事項,國務院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授權決定先制定的行政法規,經過實踐檢驗,制定法律的條件成熟時,國務院應當及時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
I. 行政法的淵源
一、行政法淵源是行政法的表現形式。各國立法體制及標准不同,其表現形式也不同。一般認為行政法的淵源有以下幾種:
(1)憲法。憲法中確定的國家行政機關組織體系及其活動的基本原則,是國家行政機關設置和進行活動的法律根據。
(2)行政法律。由國家權力機關根據憲法制定的國家行政管理活動方面的法律,是行政法的主要淵源之一。
行政法的淵源,是指行政法律規范的外部表現形式和來源。我國行政法的來源廣泛,主要是各類國家機關所創制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行政法規范。一般來講,包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行政規章、地方性法規、民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及行政法的其他淵源等。
二、行政法的特徵
(1)行政法尚沒有統一完整的實體行政法典,這是因為行政法涉及的社會領域十分廣泛,內容紛繁豐富,行政關系復雜多變,因而難以制定一部全面而又完整的統一法典。行政法散見於層次不同、名目繁多、種類不一、數量可觀的各類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以及其他規范性文件之中。凡是涉及行政權力的規范性文件,均存在行政法規范。重要的綜合性行政法律在我國和國外主要有:行政組織法、國家公務員法、行政處罰法、行政強製法、行政許可法、行政程序法、行政公開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國家賠償法等。
(2)行政法涉及的領域十分廣泛,內容十分豐富:由於現代行政權力的急劇膨脹,其活動領域已不限於外交如國防、治安、稅收等領域,而是擴展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因此,這就決定了各個領域所發生的社會關系均需要行政法調整,現代行政法適用的領域更加廣泛,內容也更加豐富。
(3)行政法具有很強的變動性
與其他部門法由於社會生活和行政關系復雜多變,因而作為行政關系調節器的行政法律規范也具有較強的變動性,需要經常進行廢、改、立。
三、行政法的分類
(1)以行政法的作用為標准,行政法規范可分為下述三大類:①關於行政組織的法律規范。這類規范又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有關行政機關的設置、編制、職權、職責、活動程序和方法的法律規范,其中職權、職責規范是行政組織法規范的核心;再一部分是有關國家行政機關與國家公務員雙方在錄用、培訓、考核、獎懲、晉升、調動中的權利(職權)、義務(職責)關系的法律規范。②關於行政行為的法律規范,其中最主要的是行政機關與行政相對人雙方權利(職權)、義務(職責)關系的法律規范。這類規范數量最多,涉及面最廣。③關於監督行政權的法律規范,即監督主體對行政權進行監督的法律規范,最主要的有行政監察、行政審計、行政復議、行政訴訟、行政賠償等法律規范。這一類規范數量雖不是最多,但十分重要,是行政法律制度的重點之一。
(2)以行政法調整對象的范圍為標准,行政法可分為一般行政法與部門行政法。一般行政法是對一般的行政關系和監督行政關系加以調整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如行政法基本原則、行政組織法、國家公務員法、行政行為法、行政程序法、行政監督法、行政救濟法等。一般行政法調整的行政關系和監督行政關系范圍廣,覆蓋面大,具有更多的共性,為所有行政主體所必須遵守。部門行政法是對部門行政關系加以調整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如經濟行政法、軍事行政法、教育行政法、公安行政法、民政行政法、衛生行政法等。在行政法學上,人們通常在行政法總論中研究一般行政法,而在行政法分論中研究部門行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