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我國勞動法的調整對象包括

我國勞動法的調整對象包括

發布時間: 2022-09-12 19:49:37

① 我國勞動法主要調整的對象

法律分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勞動法的主要調整對象是勞動關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一條 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② 勞動法的調整對象包括什麼

1、勞動法是調整勞動關系和與勞動關系密切聯系的其他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2、勞動關系是勞動法調整的基本的、主要的對象。除此之外,勞動法還調整與勞動關系有密切聯系的某些其他社會關系。這些社會關系本身不是勞動關系,但與勞動關系有著密切的聯系,也稱為勞動關系的附屬關系。這些關系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勞動行政關系、勞動服務關系、勞動團體關系、勞動爭議處理關系。
(1)勞動行政關系。主要指勞動行政部門、其他業務主管部門與用人單位之間因職工的招收、錄用、調配、培訓等方面發生的關系,如國家勞動行政部門、衛生部門等與用人單位之間因監督、檢查勞動法律法規的執行而產生的關系,以及國家社會保險機構與用人單位及職工勞動者之間因執行社會保險制度而發生的關系。
(2)勞動服務關系。如勞動服務公司、職業介紹機構、職業培訓機構在為勞動力的配置與流動提供服務過程中與用人單位、勞動者之間發生的關系。
(3)勞動團體關系。如用人單位團體與勞動者團體之間,勞動者天體與其成員或用人單位之間,用人單位團體與其成員或勞動者之間,由於協調勞動關系或維護勞動關系所發生的社會關系。
(4)勞動爭議處理關系。勞動爭議仲裁機構、人民法院與用人單位、職工之間由於協調處理和審理勞動爭議而產生的關系。
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

③ 勞動法的調整對象

勞動法的調整對象勞動關系,與勞動關系密切相關的其他社會關系。
具體內容如下:
1、勞動關系,作為勞動法調整對象的勞動關系,是指勞動力所有者與勞動力使用者之間,在勞動過程中發生的一方提供勞動力,另一方提供勞動報酬的社會關系;
2、與勞動關系密切相關的其他社會關系,勞動行政關系,是指勞動行政主管部門為履行行政職能而與勞動者,用人單位以及其他勞動關系相關人發生的社會關系。社會保險關系,一是基於勞動合同的約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就社會保險的,勞動市場服務關系,是指勞動市場服務機構與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由於為勞動關系的運行提供社會服務而發生社會關系。勞動團體關系,是指工會組織或僱主團體組織與其成員之間,以及相互之間由於協調勞動關系和維護各自所代表的勞動關系當事人的利益而發生的社會關系。勞動爭議處理關系,是指勞動爭議處理機構與勞動爭議參加人之間就勞動爭議的調解,仲裁所發生的社會關系。
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三條 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第十條 國家通過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創造就業條件,擴大就業機會。
國家鼓勵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范圍內興辦產業或者拓展經營,增加就業。
國家支持勞動者自願組織起來就業和從事個體經營實現就業。

④ 勞動法的調整對象有哪些

1、勞動法調整對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形成的勞動關系;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

⑤ 勞動法的調整對象

法律分析:勞動法的調整對象(一)勞動關系作為勞動法調整對象的勞動關系,是指勞動力所有者(勞動者)與勞動力使用者(用人單位)之間,在勞動過程中發生的一方提供勞動力,另一方提供勞動報酬的社會關系。勞動關系的特點:a.人身性與財產性的兼容:形式上的財產性,實質上的人身屬性。b.從屬性與平等性的兼容:形式上的平等性,實質上的從屬性。勞動關系包含了三個層次的關系:債權、債務關系,物權關系,人身權關系。(二)與勞動關系密切相關的其他社會關系勞動行政關系,是指勞動行政主管部門為履行行政職能而與勞動者、用人單位以及其他勞動關系相關人發生的社會關系。社會保險關系,一是基於勞動合同的約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就社會保險的辦理和費用的繳納而形成的權利義務關系。二是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因為社會保險費的繳納、社會保險待遇的給付等行為而與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發生的社會關系。勞動市場服務關系,是指勞動市場服務機構與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由於為勞動關系的運行提供社會服務而發生社會關系。勞動團體關系,是指工會組織或僱主團體組織與其成員之間,以及相互之間由於協調勞動關系和維護各自所代表的勞動關系當事人的利益而發生的社會關系。勞動爭議處理關系,是指勞動爭議處理機構與勞動爭議參加人(包括當事人、代理人、代表人、以及第三人)之間就勞動爭議的調解、仲裁所發生的社會關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一條 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

⑥ 勞動法的調整對象一般包括

法律分析:作為勞動法調整對象的勞動關系,是指勞動力所有者(勞動者)與勞動力使用者(用人單位)之間,在勞動過程中發生的一方提供勞動力,另一方提供勞動報酬的社會關系。法律另有其他規定的,應當依照其規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一條 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⑦ 勞動法調整對象包括什麼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調整對象包括什麼
1、《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調整對象包括以下幾點:
(1)勞動關系,是指勞動力所有者與勞動力使用者之間,在勞動過程中發生的一方提供勞動力,另一方提供勞動報酬的社會關系;
(2)與勞動關系密切相關的其他社會關系,包括勞動行政關系、社會保險關系、勞動市場服務關系、勞動團體關系、勞動爭議處理關系。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條
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作用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作用如下:
1、《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維護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勞動法確認了勞動者所應享有的各項基本權利,如勞動權、勞動報酬權勞動保護權、休息權、獲得物質幫助權、民主管理權等,並為這些權利的實現提供了切實的物質保障。勞動法對婦女、未成年人等特殊勞動者的權益保護規定了特別的措施。通過最低工資制、勞動條件的最低標准等規定,為勞動者的生產和生活提供了最低保障。
2、《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了勞動者的自由擇業權利和用人單位的自主用人權,使勞動者和生產資料的最優化組合成為可能,並規定了勞動合同制度,平等地保護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保持勞動關系的相對穩定。
3、《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對社會的安定團結起著重要作用。勞動法通過促進就業、舉辦社會保障事業、處理勞動爭議以及其他方面的機制,維護社會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熱點內容
成都周邊法院 發布:2025-01-19 09:48:34 瀏覽:666
同安法院盧 發布:2025-01-19 09:44:05 瀏覽:211
司法部最新任命司局長 發布:2025-01-19 09:44:01 瀏覽:919
上海法院李罡 發布:2025-01-19 09:18:56 瀏覽:224
北京昌平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19 08:13:05 瀏覽:615
木工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9 08:12:59 瀏覽:986
借條上面的擔保人是不是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9 08:12:53 瀏覽:811
輸入法立法 發布:2025-01-19 06:59:25 瀏覽:325
爾雅律師 發布:2025-01-19 06:58:15 瀏覽:583
衛生行政法律與法規比較 發布:2025-01-19 06:58:12 瀏覽: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