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治理現代化中翻開行政法學新篇章
A. 如何認識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十八屆三中全會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確立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這是我們黨探索社會主義社會治理取得的最新成果,是領導改革開放的經驗總結和認識結晶,反映了對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高度自覺.
改革目標的科學提升
改革開放是實現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必由之路.從農村改革到城市改革,從經濟體制改革到政治體制和其他體制改革,從對內改革到對外開放,我們黨始終堅持改革的正確方向,不斷在實踐中深化對改革近期目標和長遠目標的認識,不斷健全和完善符合中國國情、充滿生機活力的各方面體制機制.十八大科學總結改革開放30多年經驗,根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要求,明確提出到2020年的改革目標是: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在這個基礎上,十八屆三中全會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與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有機聯系起來,確立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這是三中全會的一大亮點,既是對各個領域改革目標的科學提煉,又是對改革總目標的根本提升.
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一個國家的制度和制度執行力的集中體現.在我國,國家治理體系是在黨領導下管理國家的制度體系,包括各個領域的體制機制、法律法規安排,是各個領域行使國家權力、治國理政方略的綜合體現.國家治理能力,是運用國家制度管理社會各方面事務,使之相互協調、共同發展的能力,包括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個方面.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一個相輔相成的有機整體,有了好的國家治理體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國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發揮國家治理體系的效能.
健全的治理體系、高超的治理能力,是國家有序運行、健康發展的基本條件,也是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在當代中國,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必須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必須轉化為國家治理的效能.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有利於統籌謀劃各個領域的改革,保證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這個總目標的確立,反映了當代中國發展的要求,是我國改革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達到新的歷史高度的根本標志,為新形勢下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總的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的自信自覺
社會主義是人類歷史上全新的社會,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怎樣治理社會主義社會,沒有先例可循,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馬克思、恩格斯曾對未來社會的發展過程、發展方向、一般特徵作了科學預測,但沒有遇到全面治理社會主義國家的實踐.列寧領導俄國十月革命取得勝利並建立了社會主義政權,對國家治理進行了許多有益探索和經驗總結,但他沒來得及深入探索治理社會主義社會就去世了.蘇聯探索這個問題取得了一些實踐經驗,但也犯下嚴重錯誤,最終積重難返,導致社會主義制度的顛覆,教訓極為深刻.
我們黨在全國執政並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實現了我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開始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國家治理之路,建立了具有中國特點的國家治理體系,特別是創建了人民民主專政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等.雖然也發生了嚴重曲折,但在國家治理體系和國家治理能力上積累了寶貴經驗,取得了重大成果.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在正確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指引下,總結國際國內兩方面經驗教訓,以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態度和求實精神,對如何治理社會主義社會進行新的實踐探索,從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到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從實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到創新社會管理體制,從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繫到構建開放型經濟體制,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進展.今天,我國政治穩定、經濟發展、社會和諧、民族團結,同世界上一些地區和國家不斷出現亂局形成鮮明對比.實踐表明,我們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總體上是好的,是適應我國國情和發展要求的.我們對此要有高度的自信.
當前,我國發展進入新階段,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社會矛盾凸顯.相比形勢任務的變化,相比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相比各族人民的期待,相比當今世界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我們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方面還有這樣那樣的不足,有許多亟待改進的地方.同時也要看到,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是一個不斷調適的過程.真正實現社會和諧穩定、國家長治久安,還要進行長期不懈的努力,從各個領域逐步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標指向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適應時代變化,既改革不適應實踐發展要求的體制機制、法律法規,又不斷構建新的體制機制、法律法規,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學、更加完善,實現黨、國家、社會各項事務治理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圍繞這個目標指向,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具體安排,強調要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緊緊圍繞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緊緊圍繞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深化社會體制改革,緊緊圍繞建設美麗中國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緊緊圍繞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這六個"緊緊圍繞",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頂層設計和總體思路,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必然要求,也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具體路徑.
當今世界,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國家治理的現代化,有賴於各個領域的法治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就要增強按制度辦事、依法辦事意識,善於運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國家,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要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培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在全社會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在法治軌道上推動各項工作.要提高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能力,以法治來凝聚改革共識、規范發展行為、促進矛盾化解、保障社會和諧.要構建決策科學、執行堅決、監督有力的權力運行體系,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廉潔政治,努力實現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要形成科學有效的權力制約和協調機制,加強反腐敗體制機制創新和制度保障,健全改進作風常態化制度.要維護憲法法律權威,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健全司法權力運行機制,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保障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深入學習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要求各級黨組織和黨的領導幹部把握好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從各個領域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更好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可以想見,一個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社會主義中國,一定是一個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富足的中國,是一個社會充滿創造活力、人的全面發展得到切實保障的中國,是一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逐步得以實現的中國,是一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得到充分展示的中國.
法律分析:其一,對於建設法治政府的標志意義。其二,對於行政法治的價值宣示意義。其三,對於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推動意義。其四,對於法律體系的整合意義。其五,對於社會共識的凝聚意義。其六,對於立法資源的節約意義。其七,對於行政立法空白的填補意義。其八,對於法治政府推進機制的優化意義。其九,對於堅定四個自信的激勵意義。其十,對於行政法學科發展的帶動意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條 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C. 行政法律關系與民事法律關系有什麼聯系和區別
1、二者的概念不同。
民事法律關系是由民法規范調整的以權利義務為內容的社會關系,包括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行政法律關系是指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人之間的法律關系,主體之間是不平等的,法律程序要求比較嚴格。
2、主體不同。
民事法律關系中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參與者,包括自然人、法人、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合夥組織、其他組織。國家在特殊情況下也可以成為民事主體。
行政法律關系主體就是行政法律關系的參加者,即在行政法律關系中享有權利或權力,承擔義務的人或組織,簡稱為行政法主體。
3、客體不同。
民事法律關系主體享有的民事權利義務所共同指向的對象,包括各種物質利益和非物質利益。具體包括物、行為、智力成果或知識產品、人格利益,在法律有規定的情況下,還包括權利本身。
聯系主體雙方權利義務關系的媒介,通常表現為一定的標的和利益載體,包括水、土地、房屋等物。
(3)在國家治理現代化中翻開行政法學新篇章擴展閱讀:
一、民事法律關系的特徵
1、民事法律關系是平等主體之間的關系,一般是自願設立的;
2、民事法律關系是民法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與人身關系所形成的社會關系。但主要是財產關系;
3、民事法律關系是基於民事法律事實而形成的社會關系;
4、民事法律關系是以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為基本內容的社會關系;
5、民事法律關系的保障措施具有補償性和財產性。
二、行政法律關系的特徵
1、主體的恆定性與不可轉化性。
2、主體資格的受限制性。在我國,只有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才能成為行政主體。
3、主體地位「平等下的不平等性」。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在國家治理現代化中翻開行政法學新篇章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D. 新修訂的行政處罰法有哪些民生亮點
新修訂的行政處罰法的民生亮點有「一事不再罰」只針對罰款處罰;「兩人執法」,全過程記錄;滿足三大要件,才能「首違不罰」;把住五個「關口」,避免「暗中執法」。
1、「一事不再罰」只針對罰款處罰
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這在1996年制定行政處罰法時就已明確規定。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行政法室一級巡視員張桂龍介紹,本次修法對「一事不再罰」原則作了進一步完善,針對實踐中一個違法行為違反多個法律規范的情形,在堅持「一事不再罰」原則的基礎上,增加規定「同一個違法行為違反多個法律規范應當給予罰款處罰的,按照罰款數額高的規定處罰」。
張桂龍強調,「一事不再罰」指的是不能給予兩次及以上的罰款處罰,對於其他種類的處罰,還要看單行法律、法規的規定。
例如根據疫苗管理法規定,生產、銷售的疫苗屬於假葯的,其處罰包括沒收違法所得和相關物品、責令停產停業整頓、吊銷葯品注冊證書、吊銷葯品生產許可證、罰款等,對於上述罰款之外的處罰種類,可以並罰。
2、「兩人執法」,全過程記錄
在現行法律「執法人員不得少於兩人」規定的基礎上,新修訂的行政處罰法將原來規定於「一般程序」一節的「兩人執法」,調整到「一般規定」一節中,修改為「行政處罰應當由具有行政執法資格的執法人員實施。執法人員不得少於兩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兩人執法』的好處是,執法人員之間有合作、有配合、有制約、有監督,特別是在面對當事人執法時,可以減少不必要的爭議。」張桂龍介紹。
此外,修訂後的行政處罰法規定了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和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規定行政機關應當依法以文字、音像等形式,對行政處罰的啟動、調查取證、審核、決定、送達、執行等進行全過程記錄,歸檔保存。據了解,司法部正在積極推進全國行政執法平台和行政執法監督平台建設,用信息化助推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深入落實。
3、滿足三大要件,才能「首違不罰」
壓線、不按規定停車……日常生活中,經常有「稀里糊塗」違法被罰款的現象。而根據新修訂的行政處罰法規定,初次違法且危害後果輕微並及時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處罰。
「行政執法的價值絕非『為罰而罰』,而是要在懲戒違法行為的同時達到預防違法的實際效果。大力推行『柔性執法』,對輕微違法者進行批評教育、勸誡同樣也能起到防止和減少嚴重違法行為、降低社會危害性的作用。」
司法部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局一級巡視員、副局長徐志群介紹,初次違法主要是指當事人在一定時間范圍內,在同一領域、同一空間內第一次有某種違法行為。行政機關實施「首違不罰」必須符合行政處罰法第33條規定的三個要件:即初次違法、危害後果輕微、違法行為人及時改正,這三個要件必須同時具備,缺一不可。
在談到增強「首違不罰」可操性時,徐志群強調要嚴格規范行政裁量權。「是否危害後果輕微和及時改正、『可以不予處罰』,都賦予了行政機關較大行政處罰裁量權。」徐志群表示,各級行政執法部門要統籌做好免罰清單實施和規范行政處罰裁量權工作,對照法律法規,依據不同行政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危害程度、實際後果等因素,按照合法、科學、公正、合理的原則,綜合考慮法定裁量和酌定裁量因素。
對行政執法行為種類進行逐條梳理、分類、細化,納入行政處罰裁量基準管理,並適時組織評估,建立動態調整機制。
4、把住五個「關口」,避免「暗中執法」
近年來,濫設亂設「電子眼」抓拍交通違法行為,產生「天量罰單」的事件多次引發輿論熱議。通過「電子眼」進行非現場執法,有時存在設置地點不合理、不公開,監控設備不合格、不達標,記錄違法信息不規范、不告知現象,群眾對此頗有微詞。
為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著力解決電子技術監控設備執法不規范問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行政法室處長張曉瑩介紹,新修訂的行政處罰法對電子技術監控設備的質量要求、設置、使用和程序等作出全面規定,實現了五個「確保」,把住了五個「關口」——
確保採用非現場執法方式於法有據,把住「法律依據關」。行政機關具體在哪些領域、哪些情形下可以單憑電子技術監控設備收集、固定的違法事實實施行政處罰,應由法律、行政法規確定。
確保電子技術監控設備質量過關、性能完備,把住「質量關」。利用電子技術監控設備收集、固定違法事實的,應當經過技術審核,確保電子技術監控設備符合標准。
確保電子技術監控設備的設置科學合理、公開透明,把住「設置關」。利用電子技術監控設備收集、固定違法事實的,應當經過法制和技術審核,確保電子技術監控設備設置合理、標志明顯,並要求將設置地點向社會公布,避免「暗中執法」。
確保電子技術監控設備記錄內容准確無誤、客觀全面,把住「記錄關」。電子技術監控設備記錄違法事實應當真實、清晰、完整、准確。行政機關應當審核記錄內容是否符合要求;未經審核或者經審核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作為行政處罰的證據。
確保電子技術監控設備記錄信息有效告知當事人,把住「告知關」。既要及時告知,也要採取信息化手段或者其他措施,為當事人查詢、陳述和申辯提供便利。同時強調不得限制或者變相限制當事人享有的陳述權、申辯權。
行政處罰法的修法背景
7月15日起,新修訂的行政處罰法正式施行。這是該法自1996年頒布實施以來的首次全面修改。作為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保障法律、法規貫徹施行的重要手段,行政處罰事關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事關全面依法治國事業,事關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設,事關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期盼。
此次修法一個最重要的背景,就是把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依法治國、深化行政執法領域改革的重要成果落實在法律中。新修訂的行政處罰法在總結行政執法實踐經驗基礎上,針對行政執法實際問題,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了行政處罰的基本制度和規則,充分體現和鞏固了行政執法領域取得的重大改革成果。
以上內容參考澎湃新聞-最新修訂《行政處罰法》2021年7月15日起施行!
E. 怎麼理解國家治理及其現代化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全新的政治理念,它表明我們黨對社會政治發展規律有了新的認識。鄧小平同志曾在1992年南方談話中提出,恐怕再有30年的時間,我們才能在各方面形成一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決定》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極大地豐富了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目標的內涵和要求。這個提法,對中國未來的政治發展,乃至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來說,具有重大而深遠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什麼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國家治理是現代國家所特有的一個概念,是在揚棄國家統治和國家管理基礎上形成的。首先,它凸顯了政權的管理者向政權的所有者負責並可以被後者問責這一問題的重要性。其次,它強調政權的所有者、管理者和利益相關者等多種力量合作管理的重要性。最後,它把增進公共利益同維護公共秩序放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實現這兩個目的的能力是國家治理能力最重要的體現。國家治理體系的目的是實現可持續發展、普遍提高國民生活質量和實現可持續的穩定。
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衡量標准至少有4條:一是民主化。人民成為國家政權的所有者,能夠通過合法的渠道直接地或通過自己選舉的代表參與決策、執行和監督等國家治理的全過程,並擁有追究責任者的制度化手段。二是法治化。國家政權的所有者、管理者和利益相關者參與國家治理的行為,都應納入法治化的軌道進行;國家公共權力的運行也應受到憲法和法律的約束;規則和程序之治要代替人治。三是文明化。國家治理應是「更少的強制,更多的同意」「寓管理於服務之中」「更多的對話協商溝通合作,更少的獨斷專行」「更多的激發權能,更少的排斥和歧視」。四是科學化。各類治理主體擁有更多的自主性,他們履行各自功能的專業化和職業化分工程度不斷提高,執政黨和政府機關協調其他治理主體的能力、進行戰略和政策規劃的能力不斷提高等。
國家治理體系作為一個制度體系,包括了經濟治理、政治治理、社會治理、文化治理、生態治理、政黨治理等多個領域以及基層、地方、全國乃至區域與全球治理中的國家參與等多個層次的制度體系。結合我們國家的實際來說,國家治理體系實際上就是我國經濟社會管理制度體系,既包括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也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各領域的制度安排、體制機制。治理能力則是我們運用這些制度和機制管理經濟社會事務的能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繼「四個現代化」後我們黨提出的又一個「現代化」戰略目標,是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必然要求。
為什麼要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的現代化建設進入一個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舉世公認。中國已經進入了從現代化的早期階段向後期階段邁進的新的歷史時期,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市場化、全球化浪潮有力地沖擊著現有的國家治理體系並挑戰著當下的治理能力,社會大轉型推動著國家治理的轉型和現代化。
首先,現有的政府強勢主導的發展模式難以持續,消極管控的維穩模式遭遇困境難以持續,實現可持續發展和可持續的穩定迫切要求國家治理轉型。其次,相當數量的資源分配權和行政審批權仍然牢牢掌握在政府手中,地方、基層、企業、民間組織的自主權和自由活動空間不足,自主創新的環境不容樂觀,經濟社會發展的活力不足。最後,經濟社會的現代化導致人的現代化,從而不斷推動國家治理制度的現代化。隨著義務教育和互聯網的普及,中國加速融入全球化進程,青年人群參與政治的願望和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在接納政治參與方面的制度容量上以及人們對更高水平的社會公共服務的期望中,現有的國家治理體制還難以完全滿足這些需求。
國家治理的現代化是政治發展和政治現代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黨和政府主導的現代化模式使得黨和政府在現代化過程中處於關鍵位置,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沒有國家治理的轉型和現代化,經濟社會等方面的現代化就難以進一步深入推進;不推進國家治理改革,市場化改革也難以走向深入。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要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說明我們現存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還相對落後,跟不上社會現代化的步伐。國家治理現代化是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的積極回應,若無這種回應,則可能出現全面的、系統的國家治理危機甚至導致國家治理失敗,現代化進程將因此而中斷。
如何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就是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既改革不適應實踐要求的體制機制,又不斷構建新的制度和體制機制,使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等各方面制度和體制機制更加科學、更加完善,推動黨和國家各項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不斷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能力。
為此,《決定》就如何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作出了總體部署,並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從統治、管理到治理,進而實現善治,是一次巨大的突破與超越,目標已定,決心已下,步伐已邁出,打造完善的國家治理體系,發展成果必將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何增科 作者為中央編譯局比較政治與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F. 如何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方法如下:
1、更新國家治理的基本理念
從一元單向治理向多元交互共治的結構性變化,意味著我們不僅於思想觀念上不再走人治的老路,而且於政治生態上鏟除了人治隱形存在的可能,最終使那種僅停留在口頭上的法治無所依憑。
2、把握國家治理的戰略要點
我第一,治理的制高點是倫理塑造。治理工作直接作用於人的行為,但行為是思想影響的,所以,引導思想觀念、構建先進文化、塑造社會倫理,是更為根本的治理戰略。從這個意義上講,大力倡導以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為基本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是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更是治理的制高點。
第二,治理的切入點是源頭治理。當前因土地徵用、房屋拆遷、歷史遺留等問題引發的社會矛盾多樣多發,除各方面客觀原因外,一個重要原因是一些幹部在處理政府與群眾利益關繫上,沒有樹立把改革成果更多惠及百姓的理念。實踐證明,只有讓廣大群眾從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中獲得實惠,才能從源頭上減少社會矛盾。
第三,治理的突破點是群防群治。國家治理,重點在基層,關鍵靠群眾。要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新要求,善於依靠基層組織和廣大群眾,提高預防化解社會矛盾的能力和水平。要通過群眾自治,讓群眾自己組織起來解決自己的問題。要健全以城鄉社區黨組織為核心、以群眾自治組織為主體、社會各方廣泛參與的新型城鄉社區管理服務體系,努力把城鄉社區建成政府社會管理的平台、居民日常生活的依託、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
第四,治理的著力點是法治方式。法治是治理的基本方式。把社會矛盾預防化解納入法治軌道,是實現社會安定有序、和諧活力的長效機制。各級領導和公職人員須牢固確立憲法至上、法律權威的意識,不斷提高依法找法、用法靠法的能力,切實把發展這個第一要務、穩定這個第一責任和依法辦事這個第一要求有機統一起來,絕不能因「維穩」而突破法律的底線,絕不能因害怕上訪而遷就個人的非法要求,絕不能因個別正義而犧牲規則之治的普遍正義。
3、解決國家治理的協調匹配
首先,社會組織自身要提高水平、嚴格自律;其次,政府要支持、幫助社會組織提高治理能力;再次,政府和個人還要監督社會組織的治理行為。
4、創新國家治理的方式方法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關鍵在於創新。可以積極嘗試的治理新方法有:第一,非對抗性和「軟法」。具體要求是:變整治為疏導,變剛性為柔性。
G. 對全面依法治國的理解和認識
全面推進法治政府和法治社會建設,必須嚴格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深入開展法治建設與活動,積極運用普法和依法治理基本手段,依法管理區域內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事務,促進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的對全面依法治國的理解和認識,希望大家喜歡。
全面依法治國的理解和認識篇一
全面依法治國是十幾億人民的社會行動和偉大實踐,其實踐主體是每個公民。通過全面依法治國,一方面全面繼承和發揚中華文明中的天下觀念、仁愛情懷、包容精神等精華,解決制度與秩序問題;另一方面吸收人類制度文明優秀成果,推動形成公平正義、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全球制度文明實體。由此,全面依法治國不僅要讓我們這個大國和偉大民族實現自身制度文明的更新和升華,也要為全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全人類的共同尊嚴和福祉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什麼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本質、本原?全面依法治國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源於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全體人民的根本利益、共同意志,也植根於社會發展進步規律。充分反映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充分保障人權和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法律,就是中國的良法。法治中國,不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階段性目標的手段,而且是促進和保障中國現代化的制度文明類型。
認識論依據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本質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法治問題上的理論成果。關於法治中國的知識是如何形成的,知識的來源或依據是什麼,如何檢驗其真理性?這些知識對於新型制度文明提供了哪些理論支持?這些都是全面依法治國的認識論問題。
全面依法治國的知識,首先源於對我國歷史、國情的經驗認識。深刻總結我國近現代以來特別是近半個多世紀以來國家治理、社會發展、制度實踐的經驗和教訓,對形成全面依法治國、建設法治中國的科學認識具有重大意義。同時,認清我國在立法、執法、司法等方面的諸多問題和成因,也十分必要。從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趨勢到各具體問題,在宏觀和微觀各層面均需形成深刻、系統的認識或知識。這些科學認識,可為全面依法治國戰略布局提供經驗性知識基礎,也為檢驗相關認識、決策、實踐的正確性提供依據。
全面依法治國的知識,具有深刻、周密的邏輯理性品質。在生活法則、事理邏輯和社會科學層面,人類制度文明的經驗教訓背後有無、有何通則和邏輯,制度文明演進、發展何以正當和科學,社會問題的成因機理和變革可能、制度供求、系統控制等邏輯性、規律性問題,需要深入研究和系統把握。例如,對於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必要制度安排和機制設置等問題,法學、政治學、社會學等學科給出了事理邏輯論證。經濟學甚至運用數學模型證明了法治的科學性、正當性、必要性。這些已被證明的生活法則、事理邏輯、社會規律,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邏輯基礎和另一知識來源。
全面依法治國的知識還可從自然科學等實證科學中獲得根據。生命科學、心理學等自然科學找到了人的公平感、同情心、認同能力、規則意識、合作能力的生理和心理依據,用實驗數據和經驗性事實證實了社會科學所假設和論證的有關邏輯、規律具有合理性。全面依法治國相關的知識或認識,是可以通過對社會發展的邏輯、規律的科學抽象和實踐經驗來證實和深化的。其科學性、正當性、必要性具有經驗、邏輯和實證的扎實依據,可以經過社會實踐的反復檢驗。
全面依法治國的理解和認識篇二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並闡述了實現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必須堅持的五個基本原則,即: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這五個原則的提出,回答了社會普遍關心的涉及依法治國的許多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遵循。
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解決的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政治保證問題。《決定》深刻闡述了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的關系,指出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把黨的領導貫徹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一條基本經驗和基本原則。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必須有清醒的認識,毫不動搖地堅持黨對法治建設的領導,與時俱進地加強和改善黨對法治建設的領導,真正做到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
堅持人民主體地位,解決的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力量源泉問題。人民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人民當家作主是依法治國的前提和目標。法治建設必須堅持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充分發揮人民的主體作用。要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個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更好地實現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把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願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依法治國全過程。
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解決的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價值追求問題。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平等是社會主義法律的基本屬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求法律對所有社會成員一視同仁,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必須尊重憲法法律權威,都必須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都必須依照憲法法律行使權力或權利、履行職責或義務,都不得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任何在社會中處於弱勢的公民都不得受到歧視。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須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加大監督力度,切實保證憲法法律有效實施。
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解決的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精神支撐問題。道德和法律具有天然的聯系和共同的價值取向。道德是法律的精神內涵,法律是道德的制度底線。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程中,必須堅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做到法律和道德相輔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解決的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實踐基礎問題。法治屬於上層建築,是由經濟基礎所決定並為經濟基礎服務的。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從我國國情和實際出發,突出中國特色、實踐特色、時代特色,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適應改革發展穩定的法治需求,圍繞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推進法治理論創新,推動法治實踐發展。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強調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領域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需要付出長期艱苦努力。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同志為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不懈地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為實現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而努力奮斗!
全面依法治國的理解和認識篇三
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領域的一場深刻革命
全面依法治國是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同志在關於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的說明中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一個系統工程,是國家治理領域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之所以是革命,是因為它作為國家治理領域的法治改革,屬於國家政治體制改革的范疇。同志明確指出,司法體制改革是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既然司法體制改革屬於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那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其他組成部分,如立法體制改革、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法律監督體制改革、全民守法體制改革等,當然也屬於政治體制改革的范疇。
全面依法治國是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方面。全面依法治國不僅是國家治理的重要內容,而且是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途徑和基本方式,對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具有引領、規范、推動和保障等重要作用。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從發展民主政治的角度講,依法治國就是人民當家作主,依照憲法和法律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從加強和改進黨的領導的角度講,依法治國就是黨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依照和運用憲法與法律治國理政,依憲執政、依法執政;從法治的內在功能和價值的角度講,依法治國就是依法治權、依法治官,尊重和保障人權,實現國家各項工作的法治化;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角度講,依法治國就是不斷完善國家的法律體系和法律制度,同時使這些法律和制度良好有效運行,實現良法善治。
全面依法治國是一場“法律的革命”。同志站在黨和國家戰略布局的高度,從多個角度對全面依法治國的性質及其重大意義作出了精闢論述。他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關系我們黨執政興國、關系人民幸福安康、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大戰略問題,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方面”。全面依法治國是法律上層建築的重大變法或變革,是具有政治體制改革性質的“法律革命”。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了18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許多是涉及利益關系和權利格局調整的“硬骨頭”,都是必須改的。而法治領域的改革涉及公檢法司等國家政權機關,社會關注度高、改革難度大,更需要自我革新的胸襟。對此,我們必須有清醒認識和充分准備。正因如此,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
全面依法治國是“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法治保障
同志明確提出:“要把全面依法治國放在‘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中來把握,深刻認識全面依法治國同其他三個‘全面’的關系,努力做到‘四個全面’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全面依法治國不僅是“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制度基礎和法治保障。
全面依法治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法治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內含著到2020年初步建成法治中國的戰略目標。法治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標志,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制度保障。全面依法治國,在價值層面追求的是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和諧有序,充分保障人權與人的尊嚴;在制度層面追求的是人民主權、依憲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依法治權,努力建成法治中國;在實踐層面追求的是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依法辦事,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努力實現良法善治。與此同時,全面依法治國通過特有的制度安排、規范手段、教育強制功能等,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良好的法治環境和有效的法治保障。
全面依法治國與全面深化改革相輔相成。全面依法治國與全面深化改革猶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作用。同志在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都離不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的姊妹篇,我們要切實抓好落實,讓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像兩個輪子,共同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事業滾滾向前。”全面依法治國與全面深化改革,是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頂層設計。全面依法治國是引領、促進和保障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方式,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依法治國的內在動力。要用法治思維正確處理法治與改革的關系,堅持改革決策與立法決策相統一,充分發揮立法的引領、推動、規范和保障作用。
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全面從嚴治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堅持黨的領導,處理好黨的領導與法治的關系,把黨的領導貫徹到全面依法治國的全過程、各方面。與此同時,全面從嚴治黨必須堅持依法治國這個我們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和社會的基本方略和法治這個我們黨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堅持依憲執政、依法執政,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堅持把黨的領導貫徹到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全過程,落實到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以及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各方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法治理論、法治體系“三位一體”
全面依法治國是一個系統工程。只有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法治理論和法治體系整合起來,形成“三位一體”,才能深刻把握全面依法治國的科學內涵和本質特徵。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全面依法治國必須解決好道路問題。同志強調:“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走對路。如果路走錯了,南轅北轍了,那再提什麼要求和舉措也都沒有意義了。全會決定有一條貫穿全篇的紅線,這就是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一個管總的東西。具體講我國法治建設的成就,大大小小可以列舉出十幾條、幾十條,但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這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根本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歷史與現實相統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有自己的時空定位和時代特色。相對於英國、法國、德國、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的法治模式和法治道路而言,我們所走的是社會主義法治道路,這是兩種性質根本不同的法治道路和法治模式,決不能混為一談;相對於蘇聯、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法治模式和法治道路而言,我們所走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相對於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於理想社會主義社會及其國家與法的論述和描繪,我們現在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的法治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法治;相對於歷史上中華法系的法文化和法制度,我們今天所走的是一條現代化的法治道路。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共產黨人根據馬克思主義國家與法的基本原理,在吸收借鑒古今中外法治文明有益成果的基礎上,從當代中國國情、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依法治國的實踐出發,深刻總結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經驗與教訓,逐步形成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治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是對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法治理論的繼承、創新和重大發展,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理論指導、思想基礎和學理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由四個主要部分構成,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思想價值理論、制度規范理論、實踐運行理論、法治相關關系理論。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個總目標的提出,特別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提出,不僅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是第一次,在世界范圍也具有獨創性,是我們黨治國理政思想的重大創新,標志著我們黨對法治文明發展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同志指出,這個總目標“既明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性質和方向,又突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工作重點和總抓手”,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具有綱舉目張的意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涉及很多方面,在實際工作中必須有一個總攬全局、牽引各方的總抓手,這個總抓手就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依法治國各項工作都要圍繞這個總抓手來謀劃、來推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法治理論、法治體系“三位一體”。同志指出:“我們要堅持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本質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法治領域的具體體現;我們要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本質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法治問題上的理論成果;我們要建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本質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法律表現形式。”這段論述表明,一方面,對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法治理論、法治體系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的關系而言,前者從屬於後者,本質上是後者在法治領域的具體體現和反映;另一方面,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的內在統一相一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法治理論、法治體系也是相輔相成、相互依存、三位一體的,它們構成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道路指引、理論支撐和制度保障,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自覺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法治理論、法治體系“三位一體”,共同引領並保證依法治國事業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方向和道路前進。
H. 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把什麼貫穿到基層治理各個領域各個方面
要把依法治國貫穿到基層治理各個領域各個方面。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深化「黨建引領+依法治理」。堅持把黨建引領貫穿到基層依法治理工作始終,落細落小依法決策、依法行政、社會法治、全民普法、公平正義、權力制約「六大工程」。要落實好黨委研究決定基層治理重大事項制度。
依法治國實施注意事項:
1、更加註重貫徹「穿透式」監督理念。在辦理行政訴訟監督案件中,透過對審判行為與審判結果的監督,加強對行政行為合法性的審查。一方面,對於合法合理、符合法治理念的行政裁判和行政決定,應當依法予以支持,保障國家法律的統一正確實施,維護執法司法權威。
2、積極探索訴訟活動涉行政處罰法律監督工作。以加強對刑事處罰與行政處罰交叉、行政機關處罰不到位問題的監督為重點,加大對訴訟活動中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職責致使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個人或者組織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情形的法律監督力度,完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
3、深入貫徹實施民法典,促進公權力規范運行。辦案中,要注重以民法典為標尺,從行政行為的程序、依據等方面入手,對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查,對發現的普遍性、傾向性問題及時發出檢察建議督促糾正。
I. 從法律社會學的視角談國家治理的現代化
中國作為一個走向現代化的發展中國家,與進入後現代的歐美發達國家有著不一樣的國情,因此,「治理」一詞在中國與所謂去國家化的「治理」亦有不同的意涵。早在先秦時就有「明分職,序事業,材技官能,莫不治理,則公道達而私門塞矣,公義明而私事息矣」之說,這里「治理」指的就是國家要分明職司,各司其職,管理社會事務,實現公道正義。今天國家治理社會事務的內容遠比古代中國豐富,治理的意涵也豐富得多,《決定》所說的治理是「運用國家制度管理社會各方面事務」,國家治理體系就是「一整套緊密相連、相互協調的國家制度」,即「管理國家的制度體系,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等各領域體制機制、法律法規安排」,治理能力就是一個國家的制度執行能力,是運用國家制度管理「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方面事務的能力。
對於歐美學者在論述他們的「治理」概念時所闡述的思想,我們也應該大膽借鑒和吸收其合理的成分。《決定》提出,「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這就要求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創新社會治理體制,鼓勵和支持社會各方面參與治理,體現了治理主體多元的思路,但這並不等於多元「化」和多元「共治」,更不是「去國家化」,在多元主體參與治理的格局中仍然需要以政府為主導。但政府如何主導,如何扮演這個角色,又需要引進「治理」的思維。要積極培育和支持社會組織的發展,發揮非政府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鼓勵社會協同,發展社會自治。
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本要求
在一個現代國家,一個有效的、具有執行能力的國家治理體系如何才能走向現代化,筆者認為可以循著以下幾個方面來思考:
國家最高權力的唯一性。國家治理的主權性質體現在國家最高權力一旦確立,就具有唯一性,不可違抗、不可挑戰,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當今世界無論民主體制還是威權體制都是如此。在實行競選式民主的國家,國家最高領導人一旦按法定程序產生,失敗的一方就必須接受,雖然可以挑戰,但是要等到下一次選舉才行。2000年的美國大選中,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戈爾與共和黨候選人布希因得票十分接近而產生爭議,但經過最高法院判決有爭議選區選票的歸屬、確定布希當選後,戈爾盡管內心不舒服,還是大度地接受了這個結果並向布希致電祝賀。而有的國家雖然表面看起來實行了民主競選,但失敗的候選人常常拒不承認、胡攪蠻纏,甚至發動街頭抗爭,不僅導致民主的失敗,也導致國家的失敗。在非競爭性選舉的國家,任何政治力量、政治人物如果企圖挑戰、違抗國家最高權力或者挑戰既定的權力繼承和交接安排,國家必須有能力予以嚴厲懲處。
軍隊、警察等強制力量的從屬性。任何一個國家,對外為了抵禦侵略和威脅,維護國家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就必須建立、維持一支常備軍;對內維護社會的安寧、保護個人的生命財產,就必須建立警察、監獄等強制機關。在一個現代國家,任何執掌國家政權的政黨、政治力量和政治領導人,要掌控和維系國家,就必須掌握對軍隊、警察的指揮權。不同的國家,治軍的體制和原則不同。在中國,實行的是執政黨領導軍隊的原則,而在歐美國家,實行的是文職官員控制武裝力量的原則。表述的話語大相徑庭,但其中所蘊含的政治原理其實是相通的,即軍事是政治的繼續,軍隊必須接受政治領導,服從政治權威。如在美國,總統作為國家的政治領導人不得為現役軍人,他任命的國防部長和海陸空三軍部長都必須是文職官員,均屬於政治任命,必須接受和認同總統的政策綱領。麥克阿瑟因為在朝鮮戰爭上與總統產生分歧而公然指責杜魯門的政策最終被撤職的經典案例就說明,軍事將領必須接受總統的領導。在中國,過去的革命戰爭年代就形成了黨指揮槍的傳統,在中國共產黨實現由革命黨向執政黨的轉變之後,更要堅持這個原則。
國家治理體系的制度安排精緻化。近代歐美思想家曾提出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問題:人類社會要建立一個好的政府,是靠機遇還是靠深思熟慮的選擇?政治制度是合理選擇和預先設計的結果,還是自然的產物?從人類社會的政治發展歷史來看,社會公共治理體系中天然的成份愈來愈少,而人類理性的成份愈來愈多,人類智慧的含量愈來愈高。當人類社會處於蒙昧狀態時,社會公權力組織完全受天然的血緣關系支配。而隨著國家的產生,社會公權力機構也變得越來越復雜。到了近代,實現「共和」、廢除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貴族制和君主製成為資產階級革命的政治目標。資產階級對人類政治文明發展最重要的貢獻就在於他們在創建自己的國家的過程中,經過深思熟慮,對國家機關的設置、權力劃分、權力配置和制衡進行了精心設計,形成一整套政治制度。
國家治理的法治化。隨著人類理性因素在國家治理中日益占支配的地位,感性因素逐步讓位於理性因素。古希臘思想家亞里士多德就提出過這樣的問題:「由最好的一人還是由最好的法律統治較為有利?」在他看來,政治治理中非感情的法律優於有感情的人。法律一旦產生,就是沒有感情的,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其好惡的改變而改變。盡管人們在制定法律時是有偏好的,但被制定出來的法律畢竟是人類理性和智慧的產物,是人們深思熟慮、精心安排的結果。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法律和制度愈來愈復雜,尤其是到了近代,除了規范社會生活的普通法,還產生了規范國家治理活動的憲法,並建立了違憲審查制度。從功能上說,憲法之不同於普通法的特點就在於「舉國上下,同受其治」,是否實行依憲治國也成為判斷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已確定了依法治國的目標,《決定》中進一步提出「建設法治中國,必須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建立健全全社會忠於、遵守、維護、運用憲法法律的制度」,「健全憲法實施監督機制和程序」。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將專題研究依法治國問題,這是值得期待的。
國家對社會的治理精細化。回顧人類社會管理不斷發展進步的歷史,就是不斷地由粗放到精細、由混亂到有序的歷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必然要求國家對社會的管理更加精細化、有序化。有出國經歷的人會發現,在歐美發達國家,包括行路駕車、傾倒垃圾、公共場所說話吸煙、養貓遛狗等,對個人生活的規范和管理幾乎無處不在。以傾倒垃圾為例,發達國家的垃圾處理都有非常精細的分類和嚴格的規制,垃圾的分類和回收分類之細、管理之嚴、法規之全,令人嘆為觀止。在日本,垃圾分為八大類,其中僅塑料就區分為塑料瓶類、可回收塑料、其他塑料。在瑞典,玻璃器皿要區分有色玻璃和無色透明玻璃。扔垃圾也有嚴格的規則,譬如屬於可燃垃圾的食物垃圾就要瀝干水分用專用的紙袋包好,有害垃圾裝入垃圾袋後必須標有「有害」的標識。每周或每月哪一天可以扔什麼類型的垃圾也都有嚴格規定,亂扔垃圾將會遭到嚴厲的處罰,包括罰款和監禁。反觀我國,社會治理中還存在頗多缺陷,如社會管理盲區甚多無法可依無章可循,或者有規無管、習慣於運動式突擊檢查,以及管理碎片化、短期行為、政出多門和部門主義、地方主義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削弱了國家的治理能力,必須通過創新社會治理體制,在實現國家治理體系的精緻化、國家治理的法治化過程中,形成科學有效的社會治理體制,告別粗放式的治理,實現治理的精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