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16春勞動法
⑴ 有關勞動法的相關規定
已經觸犯了國家勞動法的規定。你可以向勞動仲裁委進行舉報。
我國的勞動法規定如下:
一 工 作 時 間
1.基 本 工 時 :國 家 實 行 勞 動 者 每 日 工 作 時 間 不 超 過 8 小 時 ,平 均 每 周 工 作 時 間 不 超 過 40 小 時 的 工 時 制 度 .
2.延 長 工 作 時 間 : 一 般 每 日 不 超 過 1 小 時 ; 特 殊 情 況 下 , 每 日 不 超 過 3小 時 ,但 是 每 月 不 得 超 過 36 小 時 .
二 休 息 時 間
1.用 人 單 位 應 當 保 證 勞 動 者 每 周 至 少 休 息 1 日 .
2.勞 動 者 連 續 工 作 1 年 以 上 的 ,享 受 帶 薪 年 休 假 .
3.用 人 單 位 應 當 在 元 旦 , 春 節 ,國 際 勞 動 節 , 國 慶 節 ,以 及 法 律 法 規 規 定 的 其 他 休 假 節 日 安 排 勞 動 者 休 假 .
4.女 職 工 生 育 享 受 不 少 於 90 天 的 產 假 .
三 加 班 待 遇
1.安 排 勞 動 者 延 長 工 作 時 間 的 ,支 付 不 低 於 工 資 的 150%的 工 資 報 酬 .
2.休 息 日 安 排勞 動 者 工 作 又 不 能 安 補 休 的 ,支付 不 低 於 工資 200%的工資報酬 .
3.法 定 休 假 日 安 排勞 動 者 工 作的 ,支 付 不 低 於 工 資的300% 工 資 報 酬
注 :用 人 單 位 包 括 個 體 工 商 戶 ,私 有 企 業, 集 體 企 業 ,國 有 企 業 等
⑵ 急急急!勞動法專家請進!!
第三十五條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七級傷殘為12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0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8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6個月的本人工資;
補充:
這里所說的工資均為發生工傷之前的12個月的平均工資.
⑶ 廣東東莞勞動法規定員工做了九個月,請了40天假,連著春節,有春假工資嗎
勞動法》第四十五條規定: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其中:職工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職工在同一或不同單位工作期間,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或國務院規定視同工作期間,應計為累計工作時間。
東莞(Dongguan),廣東省轄地級市、特大城市[98],國務院批復確定的珠江三角洲東岸中心城市。[4]東莞地處中國華南地區、廣東中南部、珠江口東岸,西北接廣州市,南接深圳市,東北接惠州市,全市陸地面積2460.1平方千米,海域面積82.57平方千米。[28]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末,東莞市常住人口為10466625人。[94]截至2020年6月,東莞市下轄4個街道、28個鎮[1],2021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為10855.35億元[112]。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並嶺南,東莞隸屬南海郡番禺縣。1988年1月,東莞市升格為地級市,直屬廣東省管轄。[23]東莞是推進與廣州的港口以及城市軌道交通一體化,[6][7]是珠三角中心城市之一、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之一[8],深圳都市圈城市之一[9]、為「廣東四小虎」之首,號稱「世界工廠」,是廣東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外貿口岸[10][11][12],中國4個不設區的地級市之一
⑷ 新的勞動法中有沒有詳細說明企業對職工春假工資、休息的規定。。。
春節加班工資十問(春節加班工資徹底解析)
一問:休假日與休息日有什麼不同?
雖然我們把大年初一至初七的這七天,通稱為「黃金周」,但這七天卻是有兩個部分組成的,法定休假日和休息日。所謂休息日簡單地說就是雙休日,它是常規的休息時間。
而休假日,也就是一般所說的節假日。在我國就是,「五一」勞動節、「十一」國慶節和春節。兩者性質不同,支付的工資標准也就不同了。
二問:200%與300%如何確定?
按《勞動法》規定,「黃金周」前3天,300%。即在初一、初二、初三加班的企業員工,企業應按不低於勞動者本人日工資的300%支付加班工資。前3天是法定休假日。
「黃金周」後4天,200%。在初四到初七加班的,企業安排員工補休的,可不支付加班工資;如果企業不另外安排補休,員工可要求企業按照不低於勞動者本人日工資的200%支付加班工資。後4天是休息日。
如果企業不按規定支付加班工資,勞動者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舉報。按規定,企業除了應當補足勞動者的加班工資外,還要按不足部分的25%支付補償金。
三問:「補休」了還能拿加班工資嗎?
用人單位在法定節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不能以安排補休代替加班工資。法定節假日休假是勞動者享有的權利,勞動者在法定節假日加班,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法律的規定支付不低於工資的300%的工資報酬。
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安排了補休可以不再支付加班工資。依據《勞動法》第四十四條規定,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加班工作的,應首先安排補休,不能補休時,則應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補休時間應等同於加班時間。
所以,「黃金周」前三天加班一定要「補錢」,後四天可以「補休」。
四問:計算基數知多少?
勞動合同有約定的,按不低於勞動合同約定的勞動者本人所在崗位(職位)相對應的工資標准確定。集體合同(工資集體協議)確定的標准高於勞動合同約定標準的,按集體合同(工資集體協議)標准確定。勞動合同、集體合同均未約定的,可由用人單位與職工代表通過工資集體協商確定,協商結果應簽訂工資集體協議。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無任何約定的,假期工資的計算基數統一按勞動者本人所在崗位(職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資的70%確定。但不得低於最低工資標准。
全日工:月基本工資/20.92×加班天數×200%或300%
小時工:日工資除以8小時。
舉個例子:小張每月工資1600元。如果小張與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里說明了,小張工作崗位的工資標準是1500元的,按照1500元折算為日工資計算。如果,小張與所在單位沒有約定崗位月工資的,可以按照每月收入1600元的70%計算。即,1600元×70%/20.92×加班天數×200%或300%。
五問:單位可以自定計算標准嗎?
用人單位可以自定加班工資的計算標准,但必須比法律的規定更高。
工資,包括加班工資的法律規定,屬於勞動規范的基準法規定。簡單的說,基準法就是「底線」,高不限、低不許。150%、200%、300%,這三個延長工時的工資支付標准,是國家制訂的最低支付標准,任何用人單位都可以制訂符合自身特點的工資支付標准,但只能比法定標准更高不能低。
另外,有些單位「一刀切」,不論什麼崗位的員工,也不論月工資多少,凡是在「黃金周」期間上班的一律按統一的標准支付,這是不完全正確的。對於工資低的員工,如果單位的支付標准,高於他的基本工資計算所得加班工資,那麼是許可的。但對於基本工資比較高的員工來說,實得的加班工資就可能低於法定標准了。還是要因人而異的。
六問:過節費可以抵沖加班工資嗎?
過節費與加班工資完全是兩回事,不能相互抵沖。過節費帶有福利性質,它雖然也屬於工資的組成部分,但用人單位支付過節費並無須勞動者提供額外工作。
而加班工資是對勞動者休假損失的補償。勞動者有獲得休息的權利,這是法定。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在法定的休假日和休息日工作,使得勞動者得不到休息。因此,我國勞動法才規定了數倍於正常工資的加班工資標准。
七問:拒絕加班扣工資允許嗎?
用人單位不能強迫員工加班,更無權剋扣工資。如用人單位事先未與員工及工會協商或者用人單位安排的加班違反了勞動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員工有權拒絕加班。
同時有以下情況的不得安排員工加班:1、妊娠期的女員工,不應延長其勞動時間。2、女員工懷孕7個月以上,用人單位不能安排她們加班。3、女員工在哺乳期內,用人單位不能安排她們加班;哺乳期指的是女員工在哺乳未滿一周歲的嬰兒期間。
但在特殊條件,單位要求加班員工不能拒絕:發生自然災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脅員工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需要緊急處理的;生產設備、交通運輸線路、公共設施發生故障,影響生產和公眾利益,必須及時搶修的;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發生以上情形,員工不能拒絕加班。
八問:工作帶回家屬於加班嗎?
現代辦公室里的許多工作都可以帶到家裡繼續做,那麼「黃金周」在家工作的人拿的到工資嗎?這要分兩種情況看:
1、自願工作的不屬於加班。如果員工的工作既不是用人單位的要求、決定,也沒有在用人單位認可的加班記錄,而只是自願在家工作的話,不屬於加班,用人單位無須支付加班費。但是,用人單位對員工的工作予以追認的話,就是單位安排的加班,應該支付相應的加班工資。
2、有證據證明工作為單位安排就屬於加班。比如,小王的主管總是在放長假前,要他在長假結束後交一份企劃書。這實際上,間接要求小王不得不在長假期間,留出時間完成工作。變相的延長了勞動者的工作時間,屬於加班。當然,勞動者必須有證據證明,確屬因用人單位安排了過多的工作任務,而使員工不得不在正常的工作時間以外加班。用人單位仍須支付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
九問:特殊工時如何計算?
實行計件工資的員工,由企業安排加班的,應通過調整計件單價支付加班工資,即初一、初二、初三加班的,計件單價應不低於平時的300%。初四到初七加班的,計件單價應不低於平時的200%。
經勞動行政部門批准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其綜合計算工作時間超過法定標准工作時間的部分,應當視為延長工作時間。由企業安排在初一、初二、初三加班的,企業也應按不低於平時日工資的300%支付加班工資。但其他時間,一律按150%執行。
十問:外來工享受加班工資嗎?
節假日總有眾多外來務工者堅守在工作第一線,對於他們應該與本地職工同樣享受節假日加薪待遇。在「黃金周」的前3天按照300%計算,後4天按照200%計算。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家政服務和保姆並不在此列。由於按照目前的法律規定,他們尚不屬於勞動法的適用范圍,所以還不能享有節假日加班加薪待遇。
特別提醒:企業不給加班工資這樣維權
初一到初三加班拿不到3倍工資怎麼辦?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提醒求職者,節日期間如果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加班,應徵得工會和勞動者的同意。如果用人單位拒不支付或未依法足額支付勞動者加班工資的,第一可向勞動部門申請仲裁;第二,可向各區縣勞動監察大隊舉報,由勞動監察機構立案幫助職工維護合法權益。
對於個別職工害怕舉報後遭報復,勞動監察部門的人士支招兒說可採用職工集體投訴的方式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勞動監察部門接到這樣的舉報並核查屬實後,會要求企業限期整改,補上應給職工的加班工資。
⑸ 請問勞動法哪條規定是員工未滿一個月辭職公司應支付其實際工作天數工資,不得拖欠!
《勞動法》沒有規定,其他法規規定的,拖欠或者拒付是會承擔法律責任的,具體如下: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九條 勞動關系雙方依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一次付清勞動者工資。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九十一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經濟補償,並可以責令支付賠償金:
(一)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
(三)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四)解除勞動合同後,未依照本法規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
(5)大工16春勞動法擴展閱讀:
工資是不得剋扣的,但有以下情況的除外: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五條 用人單位不得剋扣勞動者工資。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代扣勞動者工資:
(一)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
(二)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應由勞動者個人負擔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用;
(三)法院判決、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撫養費、贍養費;
(四)法律、法規規定可以從勞動者工資中扣除的其他費用。
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
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⑹ 請給我一份詳細的勞動法
勞動法?還是勞動類的法律法規?勞動法的可操作性一般,很多問題不能僅僅看勞動法就有用的。我給你一個網址,這里對常用的勞動法類的法律法規、司法解釋都有鏈接,非常實用。
但是,法律和法學是兩個概念,你看了全部的勞動法的法條並不代表你了解和會適用勞動法了,這是一個專業學習數年甚至十數年才能解決的法理問題,幾百個法條不代表法律你都知道了。
勞動法類
http://www.jincao.com/fa/law12.htm
1.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1994年7月5日頒布
2.失業保險條例 1999年1月22日頒布
3.失業保險金申領發放辦法 2000年頒布
4.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 1992年4月3日頒布
5.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1996年8月29日頒布
6.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 2000年10月31日頒布
7.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 1999年頒布
8.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2001年10月27日頒布
9.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 1992年4月3日頒布
10.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全文) 2002年頒布
11.企業職工獎懲條例 1982年頒布
12.禁止使用童工規定
13.工作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的規定 1996年頒布
14.作業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公約 1994年10月22日頒布
15.關於印發《企業經濟性裁減人員規定》的通知 1994年頒布
16.國有企業職工待業保險規定 1993年4月12日頒布
17.關於頒發《未成年工特殊保護規定》的通知 1994年頒布
18.關於印發《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的通知 1994年12月3日頒布
19.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實施細則修正草案 1953年01月26日頒布
20.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 1993年6月11日頒布
21.關於〈勞動法〉若干條文的說明 1994年頒布
22.工傷保險條例 2003年4月16日頒布
23.爆炸危險場所安全規定
24.安全生產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辦法 2003年5月19日頒布
25.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1994年頒布
26.勞動防護用品管理規定 1996年頒布
27.國營企業辭退違紀職工暫行規定 1996年頒布
28.女職工禁忌勞動范圍的規定
29.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 1988年6月28日頒布
30.企業職工勞動安全衛生教育管理規定
31.國務院關於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 2001年4月21日頒布
32.倉庫防火安全管理規則 1990年3月22日頒布
33.工傷與職業病鑒定標准
34.常用化學危險品貯存通則(GB 15603-1995 )
35.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暫行條例 1982年頒布
36.壓力管道安全管理與監察規定 1996年頒布
37.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
38.壓力容器使用登記管理規則 1994年頒布
39.工傷認定辦法 2003年9月18日頒布
40.因工死亡職工供養親屬范圍規定 2003年9月18日頒布
41.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一次性賠償辦法 2003年9月18日頒布
42.小企業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實施指南 2003年9月30日頒布
43.生產力促進中心管理辦法 2003年12月15日頒布
44.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 2004年1月13日頒布
45.集體合同規定 2003年12月30日頒布
46.最低工資規定 2003年12月30日頒布
47.電力安全生產監管辦法 2004年3月9日頒布
48.商務部關於印發《外派勞務培訓管理辦法》的通知 2004年2月16日頒布
49.清潔生產審核暫行辦法 2004年8月16日頒布
50.安全評價機構管理規定 2004年10月20日頒布
51.勞動保障監察條例 2004年11月1日頒布
52.安全生產培訓管理辦法 2004年12月28日頒布
53.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監督管理辦法 2005年1月10日頒布
54.水土保持重點工程農民投勞管理暫行規定 2004年12月29日頒布
55.國有煤礦瓦斯治理安全監察規定 2005年1月6日頒布
56.勞動防護用品監督管理規定 2005年7月27日頒布
57.安全評價人員資格登記管理規則 2005年8月31日頒布
58.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 2005年9月14日頒布
59.煤礦安全培訓監督檢查辦法(試行) 2005年9月26日頒布
60.煤礦隱患排查和整頓關閉實施辦法(試行) 2005年9月26日頒布
61.煤礦重大安全生產隱患認定辦法(試行) 2005年9月26日頒布
62.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 2005年8月27日頒布
63.重大事故隱患管理規定
64.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草案) 2005年8月27日頒布
65.《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2002年6月29日頒布
66.女職工保健工作暫行規定
67.外商投資企業勞動管理規定 1994年8月11日頒布
68.國家體育總局機關治喪工作管理規定 2006年6月28日頒布
69.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2005年1月1日頒布
70.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安全許可實施辦法 2006年9月2日頒布
71.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生產許可實施辦法 2006年8月31日頒布
72.民用爆炸物品銷售許可實施辦法 2006年8月31日頒布
73.民用爆炸物品生產許可實施辦法 2006年8月31日頒布
74.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 2006年8月31日頒布
75.安全生產標准制修訂工作細則 2006年10月20日頒布
76.優化失業保險經辦業務流程指南 2006年9月11日頒布
77.聯合收割機及駕駛人安全監理規定 2006年11月2日頒布
相關文件及司法解釋
1.關於正確處理勞動糾紛維護企業合法權益若干問題的指導性意見(二)--最新勞動法司法解釋有關內容闡釋 2001年頒布
2.關於印發《農業部關於做好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服務工作的意見》的通知 2002年11月29日頒布
3.關於學習和貫徹《民辦教育促進法》的通知 2003年1月23日頒布
4.關於《對台勞務人員登輪作業證》等證件工本費收費標准及有關問題的通知
5.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01年4月16日頒布
6.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對經勞動爭議仲裁裁決的糾紛准予撤訴或駁回起訴後勞動爭議仲裁裁決從何時起生效的解釋 2000年4月4日頒布
7.關於切實做好《社會保險稽核辦法》實施工作的通知 2003年3月11日頒布
8.關於印發《安全評價通則》的通知 2003年3月31日頒布
9.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職工休假問題的通知 1991年6月15日頒布
10.勞動部關於發布《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的通知 1994年12月1日頒布
11.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工傷認定法律適用的請示的答復 2001年6月15日頒布
12.勞動部辦公廳關於司機工傷認定問題的復函 1996年12月30日頒布
13.勞動部關於印發《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通知 1995年08月04日頒布
14.關於城鎮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指導意見 2003年5月26日頒布
15.關於進一步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緊急通知 2003年5月25日頒布
16.勞動保障部關於非全日制用工若干問題的意見 2003年5月30日頒布
17.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工作的通知 2003年6月12日頒布
18.關於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協議管理的通知 2003年05月14日頒布
19.關於印發《安全預評價導則》的通知 2003年5月21日頒布
20.關於加強對城市低保金發放情況監督管理的緊急通知 2003年6月24日頒布
21.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 2003年6月22日頒布
22.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轉發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等部門《關於積極推進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的意見》的通知 2003年6月19日頒布
23.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城鎮從業人員參加社會保險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 2003年7月3日頒布
24.關於妥善處理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出中心再就業有關問題的通知 2003年9月25日頒布
25.關於落實勞動就業服務企業中的加工型企業和街道社區具有加工性質的小型企業實體再就業稅收政策具體實施意見的通知 2003年8月29日頒布
26.關於切實解決建築業企業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通知 2003年9月30日頒布
27.關於開展鄉鎮企業、農村個體工商戶職業病危害專項這個整治工作的通知 2003年8月28日頒布
28.關於勞動能力鑒定有關問題的通知 2003年9月26日頒布
29.關於修改《對外勞務合作備用金暫行辦法》的決定 2003年8月21日頒布
30.關於補充調整《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實施意見部分內容的通知 2003年10月30日頒布
31.關於調整《危險化學品經營單位安全評價導則(試行)》附錄A部分內容的通知2003年10月30日頒布
32.關於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調整意見的通知 2003年10月23日頒布
33.民政部 人事部 勞動部關於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工作的因戰因公傷殘軍人享受所在單位因公(工)傷殘人員的保險福利待遇的通知 1991年3月25日頒布
34.關於認真做好當前農村養老保險工作的通知 2003年11月10日頒布
35.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印發《工傷保險條例》宣傳提綱的通知 2003年11月13日頒布
36.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關於加強冬季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工作的通知 2003年11月7日頒布
37.人力搬運安全
38.關於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切實解決建設領域拖欠工程款問題的通知》的實施意見 2004年1月3日 頒布
39.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的決定 2004年1月9日頒布
40.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妥善解決國有企業辦中小學退休教師待遇問題的通知 2004年1月20日頒布
41.衛生部關於加強安全工作的緊急通知 2004年2月17日頒布
42.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整頓統一著裝的通知 2003年12月19日頒布
43.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安全工作的緊急通知 2004年2月17日頒布
44.國防科工委關於貫徹《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的若干意見 2004年02月13日頒布
45.關於推進鄉鎮煤礦安全質量標准化建設的意見 2004年2月27日頒布
46.關於組織開展建設領域拖欠工程款情況調查制定還款計劃的通知 2004年3月10日頒布
47.國家西部地區「兩基」攻堅計劃(2004—2007年) 2004年2月16日頒布
48.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扶持家禽業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2004年2月13日頒布
49.建設部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的意見 2004年3月17日頒布
50.商務部關於做好維護國內產業安全工作的指導意見 2004年5月8日頒布
51.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有關問題的通知 2004年6月1日頒布
52.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關於切實做好當前煙花爆竹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2004年6月24日頒布
53.關於調查煤炭生產安全費用提取和使用情況的通知 2004年10月19日頒布
54.關於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緊急通知 2004年10月21日頒布
55.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建立勞動力調查制度的通知 2004年9月27日頒布
56.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完善煤礦安全監察體制的意見 2004年11月4日頒布
57.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關於立即開展煤礦安全生產大檢查的緊急通知 2004年12月24日頒布
58.關於加強非煤礦山安全生產工作的緊急通知 2004年11月26日頒布
59.關於做好清欠工作維護農民利益的緊急通知 2004年12月22日頒布
60.關於做好「兩節」期間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2004年12月24日頒布
61.關於認真做好元旦春節期間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2004年12月26日頒布
62.關於加強非煤礦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2005年2月23日頒布
63.關於開展煤礦安全生產大檢查的通知 2005年2月21日頒布
64.關於實施《勞動保障監察體例》若干規定 2004年12月31日頒布
65.關於認真配合做好安全生產法執法檢查有關工作的通知 2005年5月9日頒布
66.國務院關於促進煤炭工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5年6月7日頒布
67.關於進一步做好預防機械傷害事故加強安全監督執法工作的通知 2005年8月19日頒布
68.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堅決整頓關閉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和非法煤礦的緊急通知 2005年8月24日頒布
69.國務院關於全面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的通知 2005年8月18日頒布
70.國務院關於預防煤礦生產安全事故的特別規定 2005年9月3日頒布
71.關於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草案)》徵求意見的通知 2006年3月20日頒布
72.關於換發安全生產行政執法證件的通知 2006年3月10日頒布
73.關於印發《國家職業資格全國統一鑒定工作規程(試行)》的通知 2006年1月4日頒布
74.保險營銷員管理規定 2006年4月6日頒布
75.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勞動保障部關於做好被征地農民就業培訓和社會保障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 2006年4月10日頒布
76.關於實施農村保險營銷員資格授予制度有關問題的通知 2006年4月7日頒布
77.關於加強安全評價機構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2006年6月7日頒布
78.關於加強高壓油氣田井控管理和防硫化氫中毒工作的意見 2006年5月31日頒布
79.關於加強國有重點煤礦安全基礎管理的指導意見 2006年6月7日頒布
80.關於加強煤礦安全監控系統裝備聯網和維護使用工作的指導意見 2006年6月5日頒布
81.關於加強探險旅遊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 2006年6月18日頒布
82.關於進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機制落實建設系統安全生產工作責任制的通知 2006年6月9日頒布
83.關於進一步做好旅遊保險工作的意見 2006年6月18日頒布
84.關於明確《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許可管理辦法》有關問題的通知 2006年6月7日頒布
85.關於切實加強暑期旅遊安全工作的通知 2006年6月18日頒布
86.實施農民工「平安計劃」加快推進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工作 2006年6月18日頒布
87.《2006年建設系統汛期安全生產與綜合防災工作要點》 2006年6月20日頒布
88.《生產安全重特大事故和重大未遂傷亡事故信息處置辦法(試行)》 2006年6月20日頒布
89.關於全力做好"五一"黃金周後期安全生產工作的緊急通知 2006年5月4日頒布
90.關於調整煤礦井下艱苦崗位津貼有關工作的通知
91.關於推動高級技工學校技師學院加快培養高技能人才有關問題的意見 2006年8月14日頒布
9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2006年8月14日頒布
93.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督管理司事故跟蹤、督導工作實施意見 2006年9月20日頒布
94.關於修改〈煤礦安全規程〉第六十八條和第一百五十八條的決定 2006年10月25日頒布
95.勞動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 2006年10月13日頒布
96.關於做好2006年企業工資總額同經濟效益掛鉤工作的通知 2006年11月09日頒布
⑺ 新勞動法規定多大年齡不能上建築工地工作
勞動法規定禁止招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並未規定最高年齡限制,但是根據《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應該退休。
根據《勞動法》 第十五條
禁止用人單位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
文藝、體育和特種工藝單位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必須遵守國家有關規定,並保障其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根據《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第一條
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
(一)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二)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7)大工16春勞動法擴展閱讀:
建築工的待遇:
建築比工廠上班賺的錢要多,鋼筋工最低小工60元/天,大工最低80元/天:
1、每天上班時間根據天而定,一般9-10小時,還有加班,但是有加班費。
2、工資很少有每月發的,一般是每月給300-400的生活費,剩餘的錢就是按季度發或者工程結算完發放。工資拿到拿不到不確定,但是這樣的情況不是太多,國家控制的也很嚴格,所以你要找個比較好點的包工頭。
3、生活條件比較艱苦,不論是住宿、伙食、工作環境。
4、各工種的工資各地都不同,大體是小工60元/天、大工90元/天這是干日工的。包工比較賺錢一般都100元。
5、工地工作環境比較危險,要注意高空墜落、物體掉落,所以安全帽一定要帶好。出了事故不管因為誰的過錯,只要不是你自己要跳樓,建築單位要負責索賠。
⑻ 勞動法待崗工資有哪些規定
勞動復法待崗工資按照雙方新制約定的標准支付工資,但不得低於本市最低工資標准。
拓展資料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二條:非因勞動者原因造成單位停工、停產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的,用人單位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規定執行。
第三條:本規定所稱工資是指用人單位依據勞動合同的規定,以各種形式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報酬。
第四條:工資支付主要包括:工資支付項目、工資支付水平、工資支付形式、工資支付對象、工資支付時間以及特殊情況下的工資支付。
第五條:工資應當以法定貨幣支付。不得以實物及有價證券替代貨幣支付。
第六條:用人單位應將工資支付給勞動者本人。勞動者本人因故不能領取工資時,可由其親屬或委託他人代領。
⑼ 《勞動合同法》第46條規定的詳細解釋.531
本條是關於支付經濟補償的規定。
經濟補償是勞動合同制度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一種引導用人單位的有效手段,是一類與勞動者密切相關的重大經濟利益。在制定勞動合同法過程中,圍繞著經濟補償各種觀點激烈交鋒。最後勞動合同法根據常委會委員和各方面意見,對經濟補償作了明確規定。
一、 經濟補償的性質
各方面對勞動合同中經濟補償的性質爭議較大。有的認為,經濟補償是違約責任,用人單位提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就要承擔違約責任,支付經濟補償。因此經濟補償是對用人單位的一種懲罰。有的認為,經濟補償是一種國家要求用人單位承擔的社會責任。國家要求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支付一定經濟補償,以幫助勞動者在失業階段維持基本生活,不至於生活水平急劇下降。這種社會責任國家承擔的多一點,用人單位支付的經濟補償就少一點,國家承擔的少一點,用人單位支付的經濟補償就多一點。有的認為,經濟補償是對勞動者以往為用人單位作出貢獻的補償,是對勞動者過去勞動內容和成果的肯定。勞動者對用人單位貢獻不完全體現在用人單位支付給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中,用人單位的經營效益、持續發展能力和資產的積累都有勞動者的貢獻。經研究,比較認同對經濟補償性質的第二種觀點。經濟補償是一種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我國失業保險制度建立健全過程中,經濟補償可以有效緩減失業者的焦慮情緒和生活實際困難,維護社會穩定,形成社會互助的良好社會氛圍。經濟補償不同於經濟賠償,不是一種懲罰手段。我國實行按勞分配製度,勞動者付出勞動得到勞動報酬,勞動報酬基本能體現勞動者的貢獻。
另外,經濟補償是國家調節勞動關系的一種經濟手段,引導用人單位長期使用勞動者,謹慎行使解除權利和終止權利。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依法支付經濟補償。用人單位為了減少成本,避免支付經濟補償,就不會隨意解除勞動合同,從而達到穩定勞動關系的目的。勞動合同法基本延續了勞動法關於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支付經濟補償的規定,同時增加規定勞動合同期滿,用人單位依法支付經濟補償。這一增加規定有利於解決短期勞動合同普遍化的問題。實踐中,短期勞動合同一年一簽的情況比較普遍,用人單位為了規避關於解除勞動合同支付經濟補償的規定,通過簽訂短期勞動合同,待勞動合同終止時,再結束勞動關系。勞動合同法通過規定勞動合同終止,用人單位依法支付經濟補償,可以防止用人單位鑽法律的空子,按照企業實際需求,簽訂勞動合同。
二、經濟補償的范圍
(一)有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情形的,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
用人單位有違法、違約行為的,勞動者可以隨時或者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並有權取得經濟補償。較勞動法的規定,本項經濟補償是勞動合同法增加的內容。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定,在用人單位有違約、違法行為時,勞動者可以隨時或者立即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的違約、違法行為有:用人單位未依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用人單位有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中欺詐、脅迫或者乘人之危等行為致使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的;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
(二)雙方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但是由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動議的,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但由用人單位首先提出解除動議的,應當支付經濟補償。較勞動法的規定,本項經濟補償范圍有所縮小。勞動法第二十四條、第二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經濟補償。在勞動合同法制定過程中,考慮到有的情況下,勞動者主動跳槽,與用人單位協商解除勞動合同,此時勞動者一般不會失業,或者對失業早有準備,如果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不太合理,因此對協商解除情形下,給予經濟補償的條件作了一定限制。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規定,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用人單位可以在提前三十日通知或者額外支付一個月工資後,解除勞動合同。也就是說,在勞動者有一定不足,用人單位沒有過錯,且作了一些補救措施,但勞動者仍不符合工作要求的情況下,允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但為平衡雙方的權利義務,用人單位須支付經濟補償。本項經濟補償與勞動法的規定一致。
(四)用人單位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的是經濟性裁員。經濟性裁員中,勞動者沒有任何過錯,用人單位也是迫於無奈,為了企業的發展和大部分勞動者的權益,解除一部分勞動者的勞動合同。為平衡雙方的權利義務,經濟性裁員中,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本項經濟補償與勞動法的規定一致。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況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根據本項規定,勞動合同期滿時,用人單位同意續訂勞動合同,且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勞動合同終止,用人單位不支付經濟補償;如果用人單位同意續訂勞動合同,但降低勞動合同約定條件,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勞動合同終止,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如果用人單位不同意續訂,無論勞動者是否同意續訂,勞動合同終止,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在勞動合同法制定過程中,本項規定引起了較大的爭議。有的意見認為,勞動合同期滿勞動合同自然終止,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已經履行完畢,對這種情況勞動者有明確的預期,因此用人單位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有的意見認為,有些用人單位利用勞動者的青春期,在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終止時,不再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的年齡和身體對再次求職已有很大影響,此時用人單位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是合理的。有些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工作較長時間,這些勞動者的勞動合同到期終止不給經濟補償不合情理。為平衡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的權利義務,勞動合同法在保留勞動合同期滿終止給經濟補償的規定外,也作了一定限制。較勞動法的規定,本項經濟補償是增加規定。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規定,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的,勞動合同終止。第四十四條第五項規定,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的,勞動合同終止。企業破產法第一百一十三條規定,破產清償順序中第一項為破產人所欠職工的工資和醫療、傷殘補助、撫恤費用,所欠的應當劃入職工個人賬戶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費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支付給職工的補償金。用人單位因為有違法行為而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時,勞動者是無辜的,其權益應該受到保護。勞動合同終止時,用人單位應該支付經濟補償。較勞動法的規定,本項規定是增加的規定。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有些法律、行政法規中有關於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的規定。如《國營企業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暫行規定》規定,國營企業的老職工在勞動合同期滿與企業終止勞動關系後可以領取相當於經濟補償的有關生活補助費。盡管《國營企業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暫行規定》於2001年被廢止,但2001年之前參加工作的勞動者,在勞動合同終止後,仍可以領取工作之日起至2001年的生活補助費。
⑽ 《勞動合同法》第46條規定的詳細解釋.
本條是關於支付經濟補償的規定。
勞動合同屆滿後,是否續訂由當事人雙方自己專決定,不續訂就終止,二者必居其一屬。
在08年1月份之前,合同到期不再續簽,無論何種情況用人單位無須支付經濟補償;
但新法實施後,在合同待遇維持或提高福利待遇的情況下,勞動者不簽訂合同,用人單位無須支付經濟補償。
適用本條規定應作如下理解:
(1)勞動合同期限屆滿時,用人單位同意續訂勞動合同,且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比如工資標準保持不變、加薪或者升職,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則勞動合同終止,用人單位不支付經濟補償;
(2)勞動合同期限屆滿時,用人單位同意續訂勞動合同,但降低勞動合同約定條件,比如降薪,如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則勞動合同終止,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
(3)勞動合同期限屆滿時,如果用人單位不同意續訂勞動合同,則無論勞動者是否同意續訂,勞動合同都終止,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
(10)大工16春勞動法擴展閱讀:
經濟補償是勞動合同制度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一種引導用人單位的有效手段,是一類與勞動者密切相關的重大經濟利益。
在制定勞動合同法過程中,圍繞著經濟補償各種觀點激烈交鋒。
最後勞動合同法根據常委會委員和各方面意見,對經濟補償作了明確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