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勞動法年終獎
⑴ 勞動法有沒有關於年終獎的規定
沒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五條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
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四十六條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
工資水平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國家對工資總量實行宏觀調控。
第四十七條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經濟效益,依法自主確定本單位的工資分配方式和工資水平。
第四十八條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最低工資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報國務院備案。
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第四十九條確定和調整最低工資標准應當綜合參考下列因素:
(一)、勞動者本人及平均贍養人口的最低生活費用;
(二)、社會平均工資水平;
(三)、勞動生產率;
(四)、就業狀況;
(五)、地區之間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
第五十條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第五十一條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
(1)廈門勞動法年終獎擴展閱讀
《「年終獎入社保」背後的公平焦慮》
最近,部分省份將年終獎計入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繳費基數,引發爭議。
心疼當期收入減少的機關事業單位參保者不滿意:本來工資就不高,再從年終獎里劃掉一筆,入社保豈不變成了降收入?為什麼很多企業不把年終獎、股權、期權收益通通計入繳費基數?
參加企業養老的人也不滿意: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待遇原本就比企業高一截,年終獎納入後,未來差距可能更大,改革真的是要縮小差距嗎?不同地方的參保者更免不了做比較:為什麼有的省份沒提年終獎的事兒,是不是自己所在的地方養老基金不夠用了?
年終獎計入繳費基數,影響並不復雜:當期收入降低、未來養老待遇提高,對參保者總體上不構成利益的減少。小細節引來大動靜,背後指向不同人群對養老保險的公平焦慮。
促進公平,是養老並軌的最大意義所在。此前養老「雙軌制」屢遭詬病,主要是由於「制度軌道」不統一。並軌後,人人要繳費,繳費比例一致,退休待遇計發辦法一致。有了統一的制度安排,養老公平就有了制度基礎,改革因此贏得最大共識。
此次部分省份年終獎計入繳費基數,恰恰觸動了人們對制度不一致的擔心。這一風波提醒政策制定者,在大的制度並軌後,還要力爭在操作中尺度一致,以最大程度地實現公平。
一方面,操作辦法要立足「全國一盤棋」,不同省份、大中小城市,在繳費基數、項目選擇上應當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並做到公開透明。另一方面,要正視多年來企業參保員工繳費工資低於實際工資、最終影響養老金替代率的問題,完善實施細則,使繳費基數的確定更接近真實的繳費能力。
一談到繳費人們就緊張,也反映了對社保的糾結。多繳多得,這道理講了這么多年,誰都明白。但現實生活中,那些日子過得不太寬裕的參保者,寧願先管眼下。去年以來,為降低企業成本壓力,我國兩次下調企業繳納的社保費率。
實際上,類似的壓力對參保者個人同樣存在,年終獎計入繳費基數也由此引起不小的情緒反彈。化解這種糾結,有必要在明確繳費基數的同時適當控制基數、降低費率,增加公民的獲得感,也讓所有參保者願意據實繳費。
⑵ 勞動法年終獎發放規定
勞動法沒有關於年終獎的規定,要根據用人單位自己獎勵制度,如果合同中有約定,從其約定,如果沒有就只能協商解決。
⑶ 年終獎一般按照什麼標准發的
年終獎發放沒有標准,如果勞動者與單位簽訂合同中有約定的,按約定執行;如無約定,由企業自己作主。
年終獎是企業根據自身情況和生產效益決定的,完全是自己做主,企業現在是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國家沒有任何規定必須發年終獎,所以是合法的,只要職工的工資,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就是符合法律規定的。
但是如果勞動合同中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了年終獎這一項內容的話,就屬於勞動者的合法工資報酬,如果不發放年終獎的話,勞動者可向勞動行政部門投訴或者提起勞動仲裁。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八條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最低工資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報國務院備案。
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⑷ 年底了!年終獎怎麼算,你需要知道!
年底了!年終獎怎麼算,你需要知道!
又到年尾了,也是發年終獎的時候了,但是關於年終獎,大家知道多少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1、單位必須發放年終獎嗎?
年終獎的發放,勞動法律沒有硬性規定,是否發放年終獎,屬於單位的自主權。但如果勞動合同中有明確規定,或者單位的規章制度中對年終獎有明確規定,單位就應該按照約定或者規定發放。
2、用人單位有權隨意扣發年終獎金嗎?
如果勞動合同明確規定年終獎金屬於勞動報酬的一部分,或者用人單位將發放年終獎金規定在規章制度里,那麼用人單位不能無故扣發員工的年終獎金。
第二種情況是,年終獎金是用人單位給予員工的一種特殊獎勵,不適用於所有員工,不屬於勞動報酬的一部分,這種情況用人單位可以根據經營狀況和員工的工作表現自主決定是否發放此類年終獎金。
3、年終獎延期、分期發放是否違法?
根據《勞動法》規定,年終獎是工資的一部分,屬於勞動報酬的范圍,如果在勞動合同或規章制度中規定發放年終獎,那麼推遲年終獎的發放,無異於欠薪。
按照《勞動法》規定,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對遲發年終獎的企業主應給予批評教育,嚴重的可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經濟補償,並責令支付賠償金,以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情形論處。至於企業將年終獎分期發放,並不違法。
企業對於如何發放年終獎有自主權,因此只要不延期,分期並不違法。
4、可否每月從員工工資中扣除一部分用作年終獎?
有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合同中約定,每月從工資中扣除一部分押在單位,年底再以年終獎的'形式發放,這種年終獎其實就是工資,如果用人單位惡意拖欠,勞動者不僅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支付,還可以向勞動監察或仲裁部門主張加付賠償金。
5、單位是否可以實物方式抵發年終獎?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五條規定,工資應當以法定貨幣支付,不得以實物及有價證券替代貨幣支付。由於年終獎屬於工資性質,因此年終獎的發放不能以實物抵發。
6、13薪可以當作年終獎嗎?
很多企業,特別是外企喜歡採用13薪或14薪的方式來獎勵職工,即按員工平時月收入的數額在年底加發一個月至數個月的工資。
而13薪與年終獎有所區別。它不是獎金,和月薪性質相同,屬於固定發放,發放數額、方式、時間都是確定的。而且13薪作為月工資計算個稅,年終獎個稅則需要平攤12個月後再計算。
員工篇
1、「我」能拿年終獎嗎?
《勞動法》明確規定:「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年終獎屬於勞動報酬,也必須遵循同工同酬原則。」
以下說法都違反《勞動法》中「同工同酬」原則:
1.考核合格後才能享受年終獎2.考核前離開單位的不能拿年終獎3.發放時不在冊的員工不拿年終獎4.未做滿一年的員工不能拿年終獎5.年中離職的員工不能拿年終獎
2、提前離職、新進職工當年可以拿到年終獎嗎?
如果勞動合同或公司規章制度都未對年終獎有明確規定,按同工同酬原則,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法院一般會支持離職職工得到一定比例的年終獎。
同理,「新進員工」也可以得到一定比例的年終獎。
3、年終獎個稅怎麼算?
年終獎也需納入薪酬計算個人所得稅。
年終獎計繳個稅的三種方法:
方法一:發放年終獎的當月工資高於3500元時,年終獎扣稅方式為:年終獎*稅率-速算扣除數,稅率是按年終獎/12作為「應納稅所得額」對應的稅率。
方法二:當月工資低於3500元時,年終獎個人所得稅:(年終獎-(3500-月工資))*稅率-速算扣除數,稅率是按年終獎-(3500-月工資)除以12作為「應納稅所得額」對應的稅率。
方法三:年終獎金與雙薪同一個月內發放時,將所發的雙薪與年終獎金合並除以12個月,找出對應稅率,(雙薪+年終獎)/12×稅率-速算扣除數。
4、多發了1塊錢,得多繳稅上千元嗎?
案例:單位發給小李年終獎18800元,按照有關年終獎個人所得稅政策計算,小李應為這筆收入繳稅1775元,即稅後小李實際拿到手的錢是17025元。同單位的小王年終獎是18000元,同樣方法計算,應該繳稅540元,稅後小王實際拿到手的錢是17460元。這樣,就造成小李比小王只是多了800元年終獎,但卻要比小王多繳1235元的稅,導致小李實際上是「得不償稅」,還要倒貼,結果拿到手的錢就比小王少了435元。
這是因我國年終獎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導致的特別結果。18000元年終獎,對應稅率是3%,應納稅540元,稅後可以拿到17460元。但如果年終獎增加1元到18001元,對應的計稅稅率為10%,應納稅上升到1695.10元,結果,稅後能拿到的年終獎只有16305.9元。也就是說,多發1元年終獎會導致稅後少得1154.1元。
5、年終獎有哪些盲區可以合理避稅?
據報道,年終獎「盲區」共有六個區段,分別是:[18001元,19283.33元];[54001元,60187.50元];[108001元,114600元];[420001元,447500元];[660001元,706538.46元];[960001元,1120000元]。
如下圖所示:
發18001元比18000元多納稅1154.1元;發54001元比54000元多納稅4950.2元;發108001元比108000元多納稅4950,25元;發420001元比420000元多納稅19250.3元;發660001元比660000元多納稅30250.35元;
發960001元比960000元多納稅88000.4元。
⑸ 公司年終獎怎麼算的
公司年終獎怎麼算的?年末將近,收到年終獎是大家最期待的。年終獎並不是隨便發發的,年終獎的發放是需要按照一定的計算標准來的。你想知道公司年終獎是怎麼算的嗎?以下是我為您整理的公司年終獎怎麼算的,歡迎閱讀!
公司年終獎計算標准
(一)雙薪制
「年末雙薪制」是最普遍的年終獎發放形式之一,大多數企業,特別是外企更傾向運用這種方法,即按員工平時月收入的數額在年底加發一個月至數個月的工資。
A:12+1方式
12+1的方法,即到年底企業多發給員工一個月的工資。這種是以時間為衡量指標的,只要你做滿了一年,就可以拿到雙薪。但這種方法在香港、新加坡地區已經不常用了。
B:12+2方式
當員工為公司服務了一整年,公司多發2個月的薪水作為獎勵。這是非常靈活的做法,它一般有公司營業指標、客戶指標和個人指標三方面來衡量。公司營業指標是以最少成本達到最優化效果,獲得最大利潤打分,客戶指標是由客戶滿意度來打分,個人指標是由個人完成工作的質量和數量打分。一般地,公司營業指標在雙薪中佔10-20%,集體工作量佔30-40%,而個人指標則在雙薪中佔到40-50%的分量。
年終獎金也就是說,當你個人努力完成工作,發揮集體協作精神,完成公司營業目標時,才能最終獲得雙薪。這種靈活的做法,已經在國外非常流行。它充分調動員工個人的積極性,發揚團隊合作精神,為公司做出貢獻。
(二)績效獎金
這是一種浮動的獎金。根據個人年度績效評估結果和公司業績結果,所發放的績效獎金,這時發放比例和數額的差距就體現出來了。通常情況下發放規則是公開的,如某某級別的個人表現和公司表現均是達到目標時對應的獎金)相當於多少月的基本工資(而且級別越高的人獎金占總收入的比例越高),但對每個人具體的績效評估結果各個企業的處理方法不一樣,有的對全員公開,有的不公開。
(三)紅包
通常是由老闆決定的,沒有固定的規則,可能取決於員工與老闆的親疏、取決於老闆對員工的印象、取決於資歷,取決於重大貢獻等。通常不公開。民企多見。亞商大多採取的是第二種方式,部分人員還可以得到紅包的獎勵。
除了發放現金,一些公司還將旅遊獎勵、贈送保險、車貼、房貼等列入年終獎的內容。無論企業用哪種方式發放年終獎,有一條原則是共通的,那就是年終獎的發放既要維護企業自身的利益,也要顧及員工的心理期望值,只有把這兩者兼顧好了,年終獎才能發放得「公平」,才能起到獎勵和激勵的作用,為企業第二年的運作埋下良好的伏筆。獎金的發放方案,不應該在將近年終時才考慮,在年初制定公司計劃的時候,就應該制訂好年終發放獎金時的考評指標、評價方法、發放規則等等相應的各項制度。
企業應該知道的年終獎注意事項
1、單位必須發放年終獎嗎?
年終獎的發放,勞動法律沒有硬性規定,是否發放年終獎,屬於單位的'自主權。但如果勞動合同中有明確規定,或者單位的規章制度中對年終獎有明確規定,單位就應該按照約定或者規定發放。
2、用人單位有權隨意扣發年終獎金嗎?
如果勞動合同明確規定年終獎金屬於勞動報酬的一部分,或者用人單位將發放年終獎金規定在規章制度里,那麼用人單位不能無故扣發員工的年終獎金。
第二種情況是,年終獎金是用人單位給予員工的一種特殊獎勵,不適用於所有員工,不屬於勞動報酬的一部分,這種情況用人單位可以根據經營狀況和員工的工作表現自主決定是否發放此類年終獎金。
3、年終獎延期、分期發放是否違法?
根據《勞動法》規定,年終獎是工資的一部分,屬於勞動報酬的范圍,如果在勞動合同或規章制度中規定發放年終獎,那麼推遲年終獎的發放,無異於欠薪。
按照《勞動法》規定,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對遲發年終獎的企業主應給予批評教育,嚴重的可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經濟補償,並責令支付賠償金,以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情形論處。至於企業將年終獎分期發放,並不違法。
企業對於如何發放年終獎有自主權,因此只要不延期,分期並不違法。
4、可否每月從員工工資中扣除一部分用作年終獎?
有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合同中約定,每月從工資中扣除一部分押在單位,年底再以年終獎的形式發放,這種年終獎其實就是工資,如果用人單位惡意拖欠,勞動者不僅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支付,還可以向勞動監察或仲裁部門主張加付賠償金。
5、單位是否可以實物方式抵發年終獎?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五條規定,工資應當以法定貨幣支付,不得以實物及有價證券替代貨幣支付。由於年終獎屬於工資性質,因此年終獎的發放不能以實物抵發。
6、13薪可以當作年終獎嗎?
很多企業,特別是外企喜歡採用13薪或14薪的方式來獎勵職工,即按員工平時月收入的數額在年底加發一個月至數個月的工資。
而13薪與年終獎有所區別。它不是獎金,和月薪性質相同,屬於固定發放,發放數額、方式、時間都是確定的。而且13薪作為月工資計算個稅,年終獎個稅則需要平攤12個月後再計算。
員工應該知道的年終獎注意事項
1、「我」能拿年終獎嗎?
《勞動法》明確規定:「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年終獎屬於勞動報酬,也必須遵循同工同酬原則。」
以下說法都違反《勞動法》中「同工同酬」原則:
1.考核合格後才能享受年終獎2.考核前離開單位的不能拿年終獎3.發放時不在冊的員工不拿年終獎4.未做滿一年的員工不能拿年終獎5.年中離職的員工不能拿年終獎
2、提前離職、新進職工當年可以拿到年終獎嗎?
如果勞動合同或公司規章制度都未對年終獎有明確規定,按同工同酬原則,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法院一般會支持離職職工得到一定比例的年終獎。
同理,「新進員工」也可以得到一定比例的年終獎。
3、年終獎個稅怎麼算?
年終獎也需納入薪酬計算個人所得稅。
年終獎計繳個稅的三種方法:
方法一:發放年終獎的當月工資高於3500元時,年終獎扣稅方式為:年終獎*稅率-速算扣除數,稅率是按年終獎/12作為「應納稅所得額」對應的稅率。
方法二:當月工資低於3500元時,年終獎個人所得稅:(年終獎-(3500-月工資))*稅率-速算扣除數,稅率是按年終獎-(3500-月工資)除以12作為「應納稅所得額」對應的稅率。
方法三:年終獎金與雙薪同一個月內發放時,將所發的雙薪與年終獎金合並除以12個月,找出對應稅率,(雙薪+年終獎)/12×稅率-速算扣除數。
4、多發了1塊錢,得多繳稅上千元嗎?
案例:單位發給小李年終獎18800元,按照有關年終獎個人所得稅政策計算,小李應為這筆收入繳稅1775元,即稅後小李實際拿到手的錢是17025元。同單位的小王年終獎是18000元,同樣方法計算,應該繳稅540元,稅後小王實際拿到手的錢是17460元。這樣,就造成小李比小王只是多了800元年終獎,但卻要比小王多繳1235元的稅,導致小李實際上是「得不償稅」,還要倒貼,結果拿到手的錢就比小王少了435元。
這是因我國年終獎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導致的特別結果。18000元年終獎,對應稅率是3%,應納稅540元,稅後可以拿到17460元。但如果年終獎增加1元到18001元,對應的計稅稅率為10%,應納稅上升到1695.10元,結果,稅後能拿到的年終獎只有16305.9元。也就是說,多發1元年終獎會導致稅後少得1154.1元。
5、年終獎有哪些盲區可以合理避稅?
據報道,年終獎「盲區」共有六個區段,分別是:[18001元,19283.33元];[54001元,60187.50元];[108001元,114600元];[420001元,447500元];[660001元,706538.46元];[960001元,1120000元]。
如下圖所示:
發18001元比18000元多納稅1154.1元;發54001元比54000元多納稅4950.2元;發108001元比108000元多納稅4950,25元;發420001元比420000元多納稅19250.3元;發660001元比660000元多納稅30250.35元;
發960001元比960000元多納稅88000.4元。
⑹ 勞動法對年終獎的定義
年終獎在勞動合同法中沒有明確規定,屬雙方約定的或用人單位福利規定范圍。從情理、法理上講,是應當發給你的。為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建議你在發完年終獎後辭職。
⑺ 勞動法中,怎麼拿年終獎
年終獎屬於績效獎金,勞動法沒有強制必須發放,但有些福利好的公司或者公司為了獎勵部分優秀員工都會相應的發放一些年終獎的。
勞動者本身的價值。如果勞動者本人屬於管理層或者是技術人才的話,在公司里能獨當一面是不可缺德的人才,那麼公司一般會對這樣的人進行發放年終獎的。同樣如果勞動者屬於一般的操作工人,一般的發放年終獎的幾率是比較小的,甚至根本沒有。寫在最後,如果我們沒有拿到年終獎,要從以上幾個方面進行綜合的分析,來評估是否應該得到年終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