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工具價值獨立價值
❶ 刑事訴訟法的獨立價值
刑事訴訟法作為刑事實體法的程序法,它能夠獨立保障刑事實體法的實施。它作為程序法本身就具有獨立的價值,體現的是一種程序正義。
它回答或者解決了如何發現犯罪,揭露犯罪,懲罰犯罪!它更加的保護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基本權利和人權問題。
刑事訴訟法的價值主要在於維護秩序、保障人權,即刑事訴訟作為分配權利義務,並據以解決糾紛創造合作關系的活生生的程序,為了保證刑罰權的實現不演變成為赤裸裸的國家報復,必須對國家追訴犯罪的行為予以程序規范,以保證國家刑罰權實施的公正性。
刑事訴訟法所規定的訴訟結構、原則、制度、程序,體現著程序本身的民主、法治、人權精神,也反映出一國刑事司法制度的進步、文明程度,是衡量社會公正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指標。
刑事訴訟法具有彌補刑事實體法不足並「創制」刑事實體法的功能。當刑事實體法規范的語意抽象而模糊時,刑事訴訟法擔負特別的「解說」功能,而這種活動是由刑事訴訟法規范的。
刑事訴訟法立法目的是什麼
1.保證刑法的正確實施
2.懲罰犯罪
3.保護人民
4.保障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
5.維護社會主義社會秩序。
法律依據:
《刑法》
第一條【立法目的】為了懲罰犯罪,保護人民,根據憲法,結合我國同犯罪作斗爭的具體經驗及實際情況,制定本法。
刑事訴訟法所規定的訴訟原則、結構、制度、程序,體現著程序本身的民主、法治、人權精神。
❷ 刑訴獨立價值
法律分析:刑事訴訟法的價值是指刑事訴訟立法及其實施能夠滿足國家、社會及其一般成員特定需要而對其所具有的效用和意義。刑事訴訟法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公正、秩序、效益等諸項內容,具體可分為刑事訴訟價值兩個方面:一是指刑事訴訟法的工具性價值,二是指刑事訴訟法自身價值。刑事訴訟法的工具性價值涉及到刑事訴訟法與刑法的關系問題,即在保證刑法的正確實施所體現的公正、秩序、效益的價值;其本身的制定與實施也體現著其獨立的適用價值。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證准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應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積極同犯罪行為作斗爭,維護社會主義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❸ 多選題根據刑事訴訟價值的性質和內容不同,刑事訴訟價值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答:1、刑事來訴訟自價值是指刑事訴訟立法及其實施能夠滿足國家、社會及其一般成員的特定需要而對其所具有的效用和意義。 2、刑事訴訟價值可分為刑事訴訟法的工具價值和刑事訴訟法的自身價值(獨立價值)兩個方面。 3、刑事訴訟法的自身價值可以通過「程序來吸收當事人的不滿」,要增強當事人的自主性、保障當事人的充分參與、貫徹控辯平等、推進司法獨立、增強司法權威。 4、刑事訴訟法的價值有公正、效率、效益說,公正、人權、效率說等。 5、刑事訴訟主體需要的多元性、多層次性決定了刑事訴訟法律價值目標的多樣性。刑事訴訟是訴訟公正與效率的統一,訴訟效率也是實現訴訟公正的要求和手段。 6、刑事訴訟的價值目標是「公正優先,兼顧效率」。
資料來源網路
❹ 刑事訴訟法的獨立價值
刑事訴訟法作為刑事實體法的程序法,它能夠獨立保障刑事實體法的實施。它作為程序法本身就具有獨立的價值,體現的是一種程序正義。
它回答或者解決了如何發現犯罪,揭露犯罪,懲罰犯罪!它更加的保護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基本權利和人權問題。
刑事訴訟法的價值主要在於維護秩序、保障人權,即刑事訴訟作為分配權利義務,並據以解決糾紛創造合作關系的活生生的程序,為了保證刑罰權的實現不演變成為赤裸裸的國家報復,必須對國家追訴犯罪的行為予以程序規范,以保證國家刑罰權實施的公正性。
刑事訴訟法所規定的訴訟結構、原則、制度、程序,體現著程序本身的民主、法治、人權精神,也反映出一國刑事司法制度的進步、文明程度,是衡量社會公正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指標。
刑事訴訟法具有彌補刑事實體法不足並「創制」刑事實體法的功能。當刑事實體法規范的語意抽象而模糊時,刑事訴訟法擔負特別的「解說」功能,而這種活動是由刑事訴訟法規范的。
刑事訴訟法立法目的是什麼
1.保證刑法的正確實施
2.懲罰犯罪
3.保護人民
4.保障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
5.維護社會主義社會秩序。
法律依據:
《刑法》
第一條【立法目的】為了懲罰犯罪,保護人民,根據憲法,結合我國同犯罪作斗爭的具體經驗及實際情況,制定本法。
刑事訴訟法所規定的訴訟原則、結構、制度、程序,體現著程序本身的民主、法治、人權精神。
❺ 分析刑事訴訟法的獨立價值
1刑事訴訟法作為刑事實體法的程序法,它能夠獨立保障刑事實體法的實施2:它作為程序法本身就具有獨立的價值,體現的是一種程序正義3:它回答了,或者解決了如何發現犯罪,揭露犯罪,懲罰犯罪!4:它更加的保護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基本權利和人權問題
❻ 刑事訴訟
有三控訴,辯護,審判即控辯審。刑事訴訟(程序)的價值。《刑事訴訟法》對保障型法實施的價值和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的訴訟價值。
被害人,被告人,自訴人等訴訟參與人。
全球三大主要訴訟構造又稱審判模式, 當事人主義 , 職權主義 (適用於實體真實的訴訟目的)和 混合式 (以日本和義大利為代表,日本明治維新以後的《刑事訴訟法》受法國和德國影響較大。訴訟結構屬職權主義二戰後日本法制受到美國法律制度的影響,從1948年重新制定《刑事訴訟法》開始至20世紀50年代末。日本的刑事訴訟構造完成了從以職權主義為主到以當事人主義為主的轉型。一方面,日本堅持被告人享有沉默權,實行起訴狀一本主義,法官在庭審前不得接觸控方除起訴狀以外的案卷證據,證據由控辯雙方當庭提出,證人主要由雙方傳喚和當庭詢問。法庭調查實行交叉詢問程序。這些都是當事人訴訟構造的內容。另一方面,法官仍然指導審判程序並在事實與證據調查中起著積極的作用,不實行陪審團制。為了查明事實真相,法官可以依職權自行擴大證據調查范圍,主動調查並提出證據,有權詢問證人、鑒定人,有權對控辯雙方提出調查證據的請求進行審查,並有權不予准許。混合式訴訟構造應當是職權主義,吸收當事人主義的因素形成)。
1979年第一部《刑事訴訟法》稱超職權主義。1997年《刑事訴訟法》第一次修改後,吸收了當事人主義的合理因素,稱為強職權主義訴訟構造。2012年《刑事訴訟法》,又進一步吸收當事人主義的合理因素,削弱了法官的職權主義特色,強調控辯雙方的平等對抗,稱控辯式審判模式。刑事庭審方式改革的方向是愈來愈突出當事人主義。一國對訴訟價值,秩序,公正效益等的認識程度和水平決定一國制定《刑事訴訟法》的目的,包括根本目的和直接目的,再決定一國採取什麼樣的訴訟結構。價值影響目的,目的決定構造,而不能說價值直接決定構造。
體現為工具價值與獨立價值。實體與程序有四種搭配方式: 實體—實體,如發現被告人自首,法院對其從輕量刑 。 如偵查機關對於已超過追訴期限的案件不予立案。
實體—程序,如庭審中被告人聲稱具有重大立功表現,法院建議檢察院補充偵查 。程序—實體,如1.法院經過審理排除了非法證據,判決被告人無罪,程序制約實體;2.刑事訴訟法設置若干證據規則,為了保障查清案件事實,懲罰犯罪程序,服務實體。因排除犯罪嫌疑人的口供,檢察院作出證據不足不起訴的決定。3.被告人與被害人達成刑事和解,而被法院量刑時從輕處理。4.只有被告人一方上訴的案件,二審法院判決時不得對被告人判處重於原判的刑罰。
程序—程序,如一審法院公開審理了未成年被告人案件違反了訴訟程序,二審法院將案件發回重審。如一審法院的審理違反《刑事訴訟法》關於公開審判,迴避等規定。屬於嚴重違反法定程序,應當承擔相應法律後果,既被發回重審。(違反了公開審判等程序,不一定會影響對被告人定罪量刑的准確性,但程序具有獨立價值,只要違反了程序,不論實體處理定罪量刑是否正確,都需要承擔程序性制裁的後果。)
工具價值與獨立價值指的是刑事訴訟法程序之於刑法實體的關系,具有影響刑事實體法實現的功能。
憲法是靜態的《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是動態的憲法,有關刑事訴訟的程序性條款構成各國憲法中關於人權保障條款的核心。《刑事訴訟法》關於強制措施的適用許可權,條件,程序與辯護等規定都直接體現了憲法關於公民人身,住宅,財產不受非法逮捕,搜查,扣押以及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等規定的精神。《刑事訴訟法》規范和限制了國家權利,保障了公民享有憲法規定的基本人權和自由。
具有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責任原則。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原則。
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督,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原則。
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的原則。
嚴格遵守法律程序原則(程序法定原則)。
基本內容
尊重和保障人權的理念。
程序公正(公平正義包括實質上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效辯護原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原則。
訴訟效率。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包括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法治國家。
被害人有沒有過錯?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以及取保候審的保證方式問題。
由誰決定。公安機關,檢察機關,監察委。
公安機關鑒於犯罪嫌疑人犯罪情節較輕且認罪態度較好,決定取保候審。可對犯罪嫌疑人採取保證金和保證人的保證方式。
暴力取證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員使用暴力逼取證人證言的犯罪,可以由檢察院立案偵查。檢察院對貪污賄賂犯罪沒有管轄權。
監察法中剝奪被調查對象人身自由的方式與《刑事訴訟法》不同。沒有拘留逮捕制度,而是使用留置,留置意味著可能會較長時間的關押被調查對象,為了防止權力濫用,侵犯人權,採取留置措施需要監察機關領導人員集體研究決定。此外,市級以下監察機關需要採取留置措施的,應當報上一級監察機關批准。證明案件重大復雜或者被調查人可能自殺、逃跑,案件調查終結,移送檢察院審查起訴。監察委員會對於國家工作人員的貪污、賄賂犯罪等案件立案調查。
取保候審。
監視(護)居住。不受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限制。
會見需批準的三類:一,貪污賄賂50萬元以上。二,危害國家安全,群帶性。三,恐怖犯罪。
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拘留,逮捕,強制措施的變更和解除。
偵查措施的司法控制。
拘留(剝奪人身自由)、詢問、訊問、偵查實驗、搜查住所、勘驗檢查。
出示工作證件。兩個人在場。須有見證人。在什麼場所?證人的資格及證人保護。
偵查人員詢問證人,經出示工作證件,可以在現場、證人所在單位、住處、證人提出的地點以及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提供證言。
在必要的時候,經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進行偵查實驗。
見證人特點:不能與案件存在利害關系。
檢察院在偵查過程中發現犯罪嫌疑人涉嫌貪污罪,應當將案件移送監察委員會處理。犯罪嫌疑人犯數罪的,一般應當以監察委員會為主調查,檢察院予以協助。
檢察院提前介入偵查,對公安機關的違法行為提出糾正意見。
若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可能對犯罪嫌疑人判處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證明其社會危險性很高,應當對其依法逮捕。檢察院有權徑行決定逮捕,同時交公安機關執行。
變更逮捕措施。
起訴制度,審查起訴程序,三種不起訴及其救濟。
監察委移送審查起訴的案件,應當採取對應的羈押措施。即將犯罪嫌疑人先行拘留,再決定後續如何處理。
檢察院發現犯罪嫌疑人符合逮捕條件,有權決定逮捕,交公安機關執行。
包括四項: 審判公開原則 , 直接言詞原則 (拆分為 直接原則 和 言詞原則 。直接原則又包括 直接審理原則 , 直接采證原則 。直接就是只親自參與到訴訟中(親歷性)。言詞原則是指口頭陳述方式), 辯論原則 和 集中審理原則 。
公訴案件的第一審程序
自訴案件審理程序的特點
簡易程序
上訴和抗訴的區別。
上訴不加刑原則。
二審的審理方式和處理方式。
申訴的主體和法定理由。
提起審判監督程序的主體和許可權。
再審的審理程序。
附帶民事訴訟成立的條件。
死刑立即執行案件的復核程序。
死緩限制減刑的程序。
特有原則和制度。
附條件不起訴。
合適未成年人。
犯罪記錄的封存。
社會調查。
適用條件,程序,法律後果。
適用條件,程序,裁決方式,救濟程序。
適用條件,程序,救濟,強制醫療措施的定期評估、解除。
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
立案管轄、交叉管轄、級別管轄、指定管轄,一般地區管轄、特殊地區管轄。
迴避對象,迴避程序,迴避決定權,迴避效力。
辯護人的訴訟地位,有效辯護原則,辯護人的資格,法律援助辯護及拒絕辯護,辯護律師及非律師辯護人的訴訟權利、訴訟義務。
證據的法定種類與理論分類
證明對象
證明責任
證明標准
政治的關聯性和合法性
證據關聯性的判斷、證據的審查判斷
刑事證據規則
非法證據排除規則、補強證據規則、運用證據認定案件事實規則、傳聞證據規則、意見證據規則。
檢察院認為是公訴案件,但法院審理認為是告訴才處理的侵佔案件,如果檢察院不撤訴,法院應當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6條的規定處理。即認為屬於告訴才處理的案件,沒有告訴的情形,依法裁定終止審理。
范圍,國籍,法律適用,概念(狹義、廣義),司法協助,引渡。
12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修改《刑事訴訟法》的決定。以下簡稱《刑事訴訟法修正案》;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以下簡稱《高法解釋》;
最高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試行》以下簡稱《高檢規則》;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於實施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六機關規定》;
最高院公布實施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合議庭職責的若干問題》
❼ 刑事訴訟法的工具價值及獨立價值的區別 二者怎樣區分
刑事訴訟法既有來保障自刑法實施的工具價值,又具有獨立價值。
在刑事訴訟中,以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證據,不僅違反法定程序,侵犯人權,而且往往導致證據虛假,發生冤錯案件。
為此,《刑事訴訟法》及有關部門的解釋或規定,完善了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發揮了刑事訴訟法的應有功效。
❽ 分析刑事訴訟法的獨立價值
1.(1)「審訊人員將李某提到公安局案基地對其實施了捆綁、吊打、電擊等行為,3天3夜不許吃飯,不許睡覺,只給少許水喝,並威脅不坦白交代搶劫殺人罪行、認罪態度不好法院會判死刑。最終,李某按審訊人員的意思交代了搶劫殺人的事實。」這是偵查人員通過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獲取的李某的供述,依據《刑事訴訟法》第54條第1款的規定,屬於非法證據,而且,依據該條款的規定,採用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應當予以排除。(2)「偵查人員還對李某的住處進行了搜查,提取扣押了李某鞋子等物品,當場未出示搜查證」,偵查人員搜查扣押的李某的鞋子等物品,屬於物證。依據《刑事訴訟法》第54條第1款的規定,收集物證、書證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嚴重影響司法公正的,應當予以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不能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的,屬於非法證據,才應對該證據予以排除。2.依據《刑事訴訟法》第54條第2款之規定,在偵查、審查起訴、審判時發現有應當排除的證據的,應當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為起訴意見、起訴決定和判決的依據。由此可見,本案負有排除非法證據義務的機關包括東湖市公安局、東湖市檢察院和東湖市中級法院。3.對於李某的盜竊罪而言,有保安的指認,而且有李某的供述,並經查證屬實。因此,對李某的盜竊罪應作有罪判決。對於李某的搶劫罪,只有通過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供述和違反法定程序收集的物證加以證明,未達到《刑事訴訟法》第53條第2款規定的給被告人定罪的「證據確實、充分」的三個要求「(一)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證明;(二)據以定案的證據均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三)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因此,按照《刑事訴訟法》第195條的規定,應當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4.結合本案,簡要說明刑事訴訟法對保障刑法實施的價值。刑事訴訟法在保障刑法實施方面的價值有:第一,通過明確對刑事案件行使偵查權、起訴權、審判權的專門機關,為調查和明確案件事實、適用刑事實體法提供了組織上的保障。第二,刑事訴訟法通過明確行使偵查權、起訴權、審判權主體的權力與職責及訴訟參與人的權利與義務,為調查和明確案件事實及適用刑事實體法的活動提供了基本構架;同時,由於有明確的活動方式和程序,也為刑事實體法適用的有序性提供了保障。第三,規定了收集證據的方法與運用證據的規則,既為獲取證據、明確案件事實提供了手段,又為收集證據、運用證據提供了程序規范。第四,關於程序系統的設計,可以在相當程度上避免、減少案件實體上的誤差。第五,針對不同案件或不同情況設計不同的具有針對性的程序,使得案件處理簡繁有別,保證處理案件的效率。在本案中,刑事訴訟法通過規范證據的收集程序和運用規則,讓行使偵查權、起訴權、審判權的專門機關排除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證據,准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應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避免冤假錯案的發生。同時,在本案中,通過行使偵查權、起訴權、審判權的專門機關相互之間的制約和監督機制,保證了刑法的正確實施,保證了懲罰犯罪和保障人權目標的實現,以有效的程序機制保障了刑法的實現。5.結合本案,簡述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的完善過程,闡明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的訴訟價值。(1)非法證據排除規則,是指違反法定程序,以非法方法獲取的證據,原則上不具有證據能力,不能為法庭採納。既包括非法言詞證據的排除,也包括非法實物證據的排除。在我國,為保證證據收集的合法性,刑事訴訟法及相關司法解釋對於證據的收集、固定、保全、審查判斷、查證核實等,都規定了嚴格的程序。1996年刑事訴訟法第43條規定,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證據。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若干問題的解釋》第61條規定,嚴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證據。幾經查證確實屬於採用刑訊逼供或者威脅、引誘、欺騙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1999年最高人民檢察院的《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265條也規定,以刑訊等非法手段收集的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犯罪嫌疑人供述,不能作為指控犯罪的根據。2010年6月發布的《關於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和《關於死刑案件審查判斷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對我國的非法證據排除規則作了明確具體的規定。一方面,明確非法證據排除的范圍。《關於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第1條規定,採用刑訊逼供等非法手段取得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採用暴力、威脅等非法手段取得的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屬於非法言詞證據。第2條規定,經依法確認的非法言詞證據,應當予以排除,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第14條規定,物證、書證的取得明顯違反法律規定,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應當予以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否則,該物證、書證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另一方面,明確了非法取得的被告人審判前供述的排除程序。2012年修正後的刑事訴訟法,吸收了《關於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的相關內容,在三個方面增加了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的規定:第一,排除范圍。即刑事訴訟法第54條的規定。第二,法庭調查,包括啟動、證明、處理。即刑事訴訟法第56、57、58條的規定。第三,法律監督。即刑事訴訟法第55條的規定。在本案中,排除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證據,是對2010年《關於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以及2012年《刑事訴訟法修正案》關於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的有效貫徹和落實。(2)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的訴訟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非法證據排除規則有利於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權乃至每個公民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非法證據排除規則對刑訊逼供等非法取證行為進行否定性評價,能夠使非法取證一方承受不利的程序結果和實體結果,消除非法取證的心理動力,從而達到保障訴訟參與人各項權利、保障無辜的人不受追究的目的。在本案中,排除李某的供述等非法證據,有利於保障李某的人權,同時,警示司法人員在以後的執法中應充分保障訴訟參與人的合法權益。第二,非法證據排除規則有利於保障程序公正,保障訴訟程序獨立價值的實現。非法證據排除規則有助於督促公檢法機關嚴格遵守刑事訴訟法的規定,通過程序性制裁來實現對程序公正的追求。在本案中,通過排除李某的供述等非法證據,彰顯了程序的獨立價值,維護了程序的公正性,是程序公正價值的重要體現。第三,非法證據排除規則有利於規范司法行為,維護司法權威,彰顯法治精神。司法行為是否合法、是否規范,是衡量司法文明程度和法治建設水平的重要標志,關繫到司法權威的實現和確立。司法機關若非法取證、帶頭違法,就會嚴重損害司法機關形象,損害法律權威,對整個社會的法律信仰和法治精神也有著巨大的破壞。在本案中,排除李某的供述等非法證據,有利於抑制刑訊逼供等非法取證行為,督促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樹立懲罰與保護並重的司法理念,堅持規范理性文明執法,這對樹立我國司法的權威,具有重要意義。參考資料:2012年海天司法考試刑事訴訟法真題解析
❾ 刑事訴訟價值是什麼
刑來事訴訟價值包括兩自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指刑事訴訟法的工具性價值,二是指刑事訴訟法自身價值。刑事訴訟法的工具性價值涉及到刑事訴訟法與刑法的關系問題。
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逐漸認識到刑事訴訟法除具有工具性價值以外,其還具有自身的內在價值。
我們認為,刑事訴訟的價值目標應當是"公正優先,兼顧效率"。這是因為:刑事訴訟作為分配權利義務,並據以解決糾紛創造合作關系的活生生的程序,其存在的前提,便是人類社會的公正秩序受到了犯罪行為的破壞,國家設立刑罰權的目的就是為恢復被破壞的正義。為了保證刑罰權的實現不演變成為赤裸裸的國家報復,必須對國家追訴犯罪的行為予以程序規范,以保證國家刑罰權實施的公正性。因而刑事司法程序的設計和程序權利與義務的分配都應以公正為價值趨向。但是,在我們充分關注公正價值目標的同時,也不應忽略刑事司法對效率的追求。
❿ 如何理解刑事訴訟法的工具價值和獨立價值
理論存在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實踐經驗所不能解決的問題。
但中國的很多法學家顯然是不懂這個道理的,很多法學理論不僅不服務司法實踐,反而對實務人員橫加指責。這種斷裂造成了兩個現象:一是法學理論研究者固步自封;二是實務工作者依賴司法解釋,權威判例以及司法規律,而輕視理論體系的構建。
張明楷教授的三階層以及二階層理論,都是以服務實踐為目的的理論,對推動法治有很大的貢獻。
今天的刑事法官,律師,檢察官,沒讀過「太黃太厚」顯然是不可想像的。
廣大法學學子在課堂所學,很多依然是舊理論。張明楷利用出題人的身份,將其個人代表的理論作為司法考試的官方理論,一方面再次與法學教育出現脫節,另一方面有利用政治權力強行推廣學術觀點的嫌疑。
對張明楷的質疑,多來源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