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稅法和民法行政法的關系
A. 稅法是行政還是民事
稅法屬於經濟法,既不是行政法也不是民法。
稅法實體法包括《個人所得稅法》、《企業所得稅法》、《車船稅法》;稅收程序法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法律部門劃分如下:
1.憲法(包括:憲法、國家機關組織法、選舉法和代表法、國籍法、國旗法、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民族區域自治法、公民基本權利法、法官法、檢察官法、立法法和授權法)
2.行政法(包括:國家安全法、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監獄法、高等教育法、食品衛生法、葯品管理法、海關法)
3.民商法。是調整平等民事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非法人組織之間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商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包括:物權、債權、知識產權、婚姻、家庭、收養和繼承方面的法律法規以及公司破產、證券、期貨、保險、票據、海商等方面的法律法規)
4.刑法。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是掌握政權的統治階級為了維護本階級政治上的統治和經濟上的利益,根據自己的意志,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並應當負何種刑事責任,給予犯罪人何種刑事處罰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5.經濟法(包括關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計劃和政策的法律,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原則、方針和政策的法律,預演算法,審計法,會計法,統計法,農業法,企業法,銀行法,市場秩序法,稅法,土地管理法等等。)
6.程序法是正確實施實體法的保障,審判活動則是實體法和程序法的綜合運用。作為實體法的對稱,不能簡單地把程序法與訴訟法或者審判法相等同,因為程序法是一個大概念,既包括行政程序法、立法程序法和選舉規則、議事規則等非訴訟程序法,也包括行政訴訟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等(包括: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仲裁法、律師法、公證法、調解法等)
7.社會法(包括:保護弱勢群體的法律規范,如未成年人保護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等等;維護社會穩定的法律規范,如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法律規范,如環境保護法、能源法、自然資源保護法、生態法等;促進社會公益的法律規范,如社區服務法、彩票法、人體器官與遺體捐贈法、見義勇為資助法等;促進科教、文衛、體育事業發展的法律規范,如教師法、科技進步法、義務教育法、教育法、衛生法,等等。)
8.軍事法即有關軍事管理和國防建設的法律、法規,包括《兵役法》、《國防法》、《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軍事設施保護法》、《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官服役條例》、《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士兵服役條例》、《香港特別行政區駐軍法》以及《軍人撫恤優待條例》等。 軍事法是調整國防建設和軍事方面法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B. 稅法與其他法律之間有什麼樣的聯系
稅法主要與以下相關法律有聯系:
1.稅法與《憲法》的關系
《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內它是制定所有法律容、法規的依據和章程。
2.稅法與民法的關系
民事法律關系在相當程度上是經濟關系在法律上的體現,這種關系主要發生在商品經濟中。稅法和民法在整個法律體繫上絕對不是獨立存在的,他們既有其顯著的區別,也有不可分割開的內在聯系。
3.稅法與《刑法》的關系
兩者有本質區別。《刑法》是關於犯罪、刑事責任與刑罰的法律規范的總和。稅法則是調整稅收征納關系的法律規范,其調整的范圍不同。 兩者也有著密切的聯系。因為稅法和《刑法》對於違反稅法都規定了處罰條款,兩者之間的區別就在於情節是否嚴重,輕者給予行政處罰,重者則要承擔刑事責任,給予刑事處罰。
4.稅法與《行政法》的關系
C. 稅法的關系
稅法與其他部門法的關系
(一)稅法與憲法的關系
憲法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大法。稅法屬於部門法,其位階低於憲法,依據憲法制定,這種依從包括直接依據憲法的條款制定和依據憲法的原則精神制定兩個層面。
(二)稅法與民法的關系
民法作為最基本的法律形式之一,形成時間較早。稅法作為新興部門法與民法的密切聯系主要表現在大量借用了民法的概念、規則和原則。但是稅法與民法分別屬於公法和私法體系,其調整對象不同、法律關系建立及調整適用的原則不同、調整的程序和手段不同。
(三)稅法與行政法的關系
1.稅法與行政法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這種聯系主要表現在稅法具有行政法的一般特徵:
(1)調整國家機關之間、國家機關與法人或自然人之間的法律關系;
(2)法律關系中居於領導地位的一方總是國家;
(3)體現國家單方面的意志,不需要雙方意思表示一致;
(4)解決法律關系中的爭議,一般都按照行政復議程序和行政訴訟程序進行。
2.稅法雖然與行政法聯系密切,但又與一般行政法有所不同:
(1)稅法具有經濟分配的性質,並且是經濟利益由納稅人向國家的無償單向轉移,這是一般行政法所不具備的;
(2)稅法與社會再生產,特別是物質資料再生產的全過程密切相連,不論是生產、交換、分配,還是消費,都有稅法參與調節,其聯系的深度和廣度是一般行政法所無法相比的;
(3)稅法是一種義務性法規,並且是以貨幣收益轉移的數額作為納稅人所盡義務的基本度量,而行政法大多為授權性法規,少數義務性法規也不涉及貨幣收益的轉移。
(四)稅法與經濟法的關系
1.稅法與經濟法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表現在:
(1)稅法具有較強的經濟屬性,即在稅法運行過程中,始終伴隨著經濟分配的進行;
(2)經濟法中的許多法律、法規是制定稅法的重要依據;
(3)經濟法中的一些概念、規則、原則也在稅法中大量應用。
2.稅法與經濟法之間也有差別:
(1)從調整對象來看,經濟法調整的是經濟管理關系,而稅法調整對象則含有較多的稅務行政管理的性質;
(2)稅法屬於義務性法規,而經濟法基本上屬於授權性法規;
(3)稅法解決爭議的程序適用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行政法程序,而不適用經濟法中的普遍採用的協商、調解、仲裁、民事訴訟程序。
(五)稅法與刑法的關系
刑法是國家法律的基本組成部分。稅法與刑法是從不同角度規范人們的社會行為。刑法是實現稅法強制性最有力的保證。二者調整對象不同、性質不同、法律追究形式不同。
(六)稅法與國際法的關系
被一個國家承認的國際稅法,也應該是這個國家稅法的組成部分。各國立法時會吸取國際法中合理的理論、原則及有關法律規范;國際法高於國內法的原則,使國際法對國內法的立法產生較大的影響和制約作用。
稅法與國際法的關系:兩者是相互影響、相互補充、相互配合的。
D. 行政法與稅法的關系是什麼 請提供詳盡的回應!
稅法從調整的法律關系的性質來看,和行政法一樣,調整的是國家與公民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版所以從權本質上來講屬於行政法的范疇。但是在中國,稅法現在一般歸於經濟法的范疇之內。其實在國外理論看來,國家調整經濟關系的法律如稅法、公司法等等也都是屬於行政法的范疇,只是中國因為曾經在人民法院專門設立過經濟審判庭,後來雖然撤銷,但經濟法卻利用那個機會發展了起來。
當然為了本學科的利益,許多經濟法領域的學者都主張經濟法是一門獨立的學科,但從本質上來看,它仍然是屬於行政法,許多經濟法老師私下也持這種觀點。
E. 稅法與民法有什麼關系
稅法作為新興部門法與民法的密切聯系主要表現在大量借用了民法的概念專、規則和原則。但是屬稅法與民法分別屬於公法和私法體系,其調整對象不同、法律關系建立及調整適用的原則不同、調整的程序和手段不同。
稅法是各種稅收法規的總稱。是稅收機關征稅和納稅人據以納稅的法律依據。稅法包括稅收法令、條例、稅則、施行細則、徵收辦法及其他有關稅收的規定。稅法由國家立法機關制定頒布,或由國家立法機關授權國家機關制定公布。
(5)如何理解稅法和民法行政法的關系擴展閱讀:
稅法與社會再生產,特別是物質資料再生產的全過程密切相連,不論是生產、交換、分配,還是消費,都有稅法參與調節,其聯系的深度和廣度是一般行政法所無法相比的。
稅法是一種義務性法規,並且是以貨幣收益轉移的數額作為納稅人所盡義務的基本度量,而行政法大多為授權性法規,少數義務性法規也不涉及貨幣收益的轉移。
F. 什麼是稅收法律關系平等性
稅收法律關系,是指由稅法所調整而形成的,在稅收活動中各稅收法律關系主體之間發生的具有權利義務內容的社會關系。對這一概念的理解需要把握以下三點:一是這種法律關系是受稅法所調整而形成的社會關系,一定的社會關系經由稅法調整就成為稅收法律關系;二是這種法律關系是發生在稅收活動中的社會關系,是否發生在稅收活動中是判定一個法律關系是否屬於稅收法律關系的重要標准;三是這種關系是以權利義務為內容的社會關系,這是所有法律關系的共同特徵。
稅收法律關系的本質是公平價值與平等原則,它們體現了契約精神,貫穿在稅收法律關系的各個層面上。要認清稅收法律關系的本質,就是必須正確認識稅收法律關系中,納稅人與征稅機關和國家之間法律地位的平等性問題。
首先,前面已經將稅收征納法律關系的基本性質,界定為一種公法上的債權債務法律關系。既然是一種債權債務關系,盡管具有公法性質,也不可避免地內含有「平等」的因素。因為「法律關系」這一來源於19世紀大陸法系民法學的基本范疇,自產生之初就帶有「平等」的烙印,這就給稅收法律關系的平等性提供了理論上的淵源。
其次,稅收行政法律關系是稅法與行政法的交叉領域,而在行政法領域,契約精神一樣可以體現在行政法律關系中。西方現代行政法學認為,政府與公眾之間不平等的「命令與服從」關系,早已被平等的「服務與合作」關系所取代。
在行政法領域引入「契約精神」是十分必要的,在稅收活動中更多地融入「服務與合作」的觀念,這是國家行政管理體制的必然選擇。
第三,在稅收憲法性關系中,國家征稅,也是為了能夠有效地滿足人們對國家的要求。所以,納稅與征稅在時間上的邏輯關系應當是,人民先同意納稅,並進行授權,然後才有國家征稅。通過考察稅收從「取之於民」到「用之於民」這個流轉過程,能看出權利和義務在其間的雙向流動,平等原則在其中得到了體現。
G. 論述稅法與行政法的區別 舉例說明
(一)聯系
1.調整對象有相同。
2.居於領導地位的都是國家內。
3.都體現國家單容方面意志。
4.解決爭議的程序相似。
(二)區別
1.稅法具有經濟分配性質。
2.稅法與社會再生產密切相聯。
3.稅法是義務性法規。
H. 稅法與行政法的聯系
稅法與行政法的聯系,表現在稅法具有行政法的一般特徵:
1、調整國家機關之間、國家機關與法人或自然人之間的法律關系;
2、法律關系中居於領導地位的一方是國家;
3、體現國家單方面的意志,不需要雙方意思表示一致;
4、解決法律關系中的爭議,一般都按照行政復議程序和行政訴訟程序進行。
稅法與行政法的區別有:
1、稅法具有經濟分配的性質,並且是經濟利益由納稅人向國家的無償單向轉移,這是一般行政法所不具備的;
2、稅法與社會再生產,特別是物質資料再生產的全過程密切相連,不論是生產、交換、分配,還是消費,都是稅法參與調節,其聯系的深度和廣度是一般行政法所無法相比的;
3、稅法是一種義務性法規,並且是以貨幣收益轉移的數額作為納稅人所盡義務的基本度量,而行政法大多為授權性法規,少數義務性法規也不涉及貨幣收益的轉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第八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取得的行政許可受法律保護,行政機關不得擅自改變已經生效的行政許可。行政許可所依據的法律、法規、規章修改或者廢止,或者准予行政許可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的,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機關可以依法變更或者撤回已經生效的行政許可。由此給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造成財產損失的,行政機關應當依法給予補償。
I. 稅法與其他法律之間有什麼樣的聯系
稅法主要與以下相關法律有聯系:
1.稅法與《憲法》的關系
《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它是制定所有法律、法規的依據和章程。
2.稅法與民法的關系
民事法律關系在相當程度上是經濟關系在法律上的體現,這種關系主要發生在商品經濟中。稅法和民法在整個法律體繫上絕對不是獨立存在的,他們既有其顯著的區別,也有不可分割開的內在聯系。
3.稅法與《刑法》的關系
兩者有本質區別。《刑法》是關於犯罪、刑事責任與刑罰的法律規范的總和。稅法則是調整稅收征納關系的法律規范,其調整的范圍不同。 兩者也有著密切的聯系。因為稅法和《刑法》對於違反稅法都規定了處罰條款,兩者之間的區別就在於情節是否嚴重,輕者給予行政處罰,重者則要承擔刑事責任,給予刑事處罰。
4.稅法與《行政法》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