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行政法管轄制度
不能。這應該成為管轄權轉移。
只能上管下,不能下管上。
第二十四條回上級人民法院答有權審理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下級人民法院對其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認為需要由上級人民法院審理或者指定管轄的,可以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決定。
『貳』 行政法中地域管轄得原告加被告情況有哪些 行政拘留有幾種 謝謝
行政法中管轄地一般由違法地行政機關管轄。
如果違法人常駐地行政機關管轄更為回合適的,可以由違法人常答駐地行政機關管轄。
行政拘留就只有一種。
另外有刑事拘留和司法拘留。
法律鏈接:《行政處罰法》第二十條 行政處罰由違法行為發生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管轄。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二十一條 對管轄發生爭議的,報請共同的上一級行政機關指定管轄。
『叄』 行政法中條條管轄的機構有哪些
行政法的管轄和適用(掌握)
(一)行政處罰的管轄
行政處罰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由違法行為發生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管轄。
兩個以上依法享有行政處罰權的實施機關如對同一行政違法案件都有管轄權,在案件管轄上發生爭議,雙方又協商不成的,應報請共同的上一級行政機關指定管轄。
對行政違法案件有管轄權的行政機關若發現相應違法行為構成犯罪的,行政機關必須依法及時將案件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違法行為經人民法院依法審判認定構成犯罪判處拘役或有期徒刑時,行政機關已經給予當事人行政拘留的,應當依法折抵相應刑期。違法行為構成犯罪,人民法院判處罰金時,行政機關已經處以罰款的,應當折抵相應罰金。
(二)行政處罰的適用
1.不予處罰:⑴不滿14周歲的人有違法行為的;⑵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控制自己行為時有違法行為的;⑶違法行為輕微並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後果的;⑷違法行為在兩年內未被發現的。
2.從輕或減輕處罰:⑴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有違法行為的;⑵主動消除或減輕違法行為危害後果的;⑶受他人脅迫有違法行為的;⑷配合行政機關查處違法行為有立功表現的;⑸其他依法應從輕或減輕行政處罰的情形。
(三)行政處罰的追究時效
行政處罰的追究時效為2年,在違法行為發生後2年內未被行政機關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行政處罰的追究時效,從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計算;違法行為有連續或者繼續狀態的,從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連續狀態,是指行為人連續實施數個同一種類的違法行為;繼續狀態,是指一個違法行為在時間上的延續。
『肆』 行政法屬地管轄原則
被許可人在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行政機關管轄區域外違法從事行政許可事項活動的,違法行為發生地的行政機關應當依法將被許可人的違法事實、處理結果抄告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行政機關。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第六十四條被許可人在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行政機關管轄區域外違法從事行政許可事項活動的,違法行為發生地的行政機關應當依法將被許可人的違法事實、處理結果抄告作出行政許可決定的行政機關。
『伍』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法包括哪幾種法
主要分兩種:一般行政法和特別行政法。
一般行政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處罰法》、《行政監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等;
特別行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海關法》、《教育法》等。
1.《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為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規范和保障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職責,制定本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教育法》的頒布是關系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的一件大事,對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促進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教育制度,維護教育關系主體的合法權益,加速教育法制建設,提供了根本的法律保障。
3.《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為維護國家的主權和利益,加強海關監督管理,促進對外經濟貿易和科技文化交往,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制定的法律。
4.《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是為保證人民法院公正、及時審理行政案件,解決行政爭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而制定的法律。
5.《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為了規范公務員的管理,保障公務員的合法權益,加強對公務員的監督,建設高素質的公務員隊伍,促進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能,制定本法。
『陸』 行政法中的指定管轄和行政委託的區別,指定管轄的行政部門可以作為行政主體行使行政職權嗎
指定管轄的接受來者只能自是指定者職權范圍內的行政機關。例如,某地發生刑事案件,多個公安機關都可以管轄。為了盡快破案,它們共同的上級指定其中某一公安機關偵辦此案。
行政委託的受託人必須是行政機關以外的組織。例如:某建築工程發生坍塌事故,政府請某建築設計院的專家來檢驗、勘察,這就是行政委託。專家、建築設計院都不是行政機關,平時也不負擔行政職權。但是為了解決坍塌事故的技術難題,政府邀請其處理,實際上是把鑒定事故原因的行政權委託給了設計院。
但是請注意,不管指定管轄還行政委託,都必須嚴格依法進行,否則有瀆職嫌疑。對於治安承包之類的情況,行政法學界就認為有瀆職嫌疑。
『柒』 指定管轄程序規定
法律分析: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指定管轄的案子不需要重新立案,而是重新計算審理期限。刑事訴訟法實踐中對於管轄有異議後指定管轄的案件,一般有兩種處理方法:一是在對該案件偵查終結後,將案件移交犯罪地或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機關,由該公安機關移送相應的檢察機關提起公訴;二是被指定立案偵查的公安機關報請其上一級公安機關與該市中級法院協商後,中級法院指定該市某基層法院管轄,並通知與中級法院對應的市檢察院,市檢察院再通知相應的基層檢察院。
1、由上級人民法院以指定的方式確定管轄不明的案件的管轄權管轄不明的情況,諸如刑事案件發生在兩個人民法院管轄范圍的交界處,而兩個人民法院管轄的范圍的行政區劃沒有確切的界限,犯罪地不能確定,這樣形成互爭管轄或互相推諉現象。在這種情況下,應當由爭議各方在審限內協商解決;協調不成的,由爭議的人民法院分別逐級報請共同的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2、由上級人民法院以指定的方式改變管轄權實踐中有時會出現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不宜行使審判權的情況,包括本院院長需要迴避的案件,因案件在該人民法院審判受到嚴重干擾而不能很好地行使審判權等情形。在這種情況下,應當由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最高人民法院《解釋》第19條規定: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的,應當將指定管轄決定書分別送達被指定的人民法院和其他有關的人民法院。原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在收到上級人民法院指定其他人民法院管轄決定書後,不再行使管轄權。對於公訴案件,應當書面通知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並將全部案卷材料退回,同時書面通知當事人;對於自訴案件,應當將全部案卷材料移送被指定管轄的人民法院,並書面通知當事人。行政法上的指定管轄是指上級行政機關以決定的方式指定下一級行政機關對某一行政處罰行使管轄權。指定管轄實際上也是賦予行政機關在處罰管轄上一定的自由裁量權,以適應各種錯綜復雜的處罰情況。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十一條 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捌』 《行政法》-----行政協議的概念和種類
(一)行政協議的概念和種類
概念:行政協議,又稱為行政合同,指行政機關為實現公共利益或者行政管理目標,在法定職責范圍內,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協商訂立的具有行政法上權利義務內容的協議
組成要素:
1.主體要素,即必須一方當事人為行政機關;2.目的要素,即必須是為了實現行政管理或者公共服務目標;3.內容要素,協議內容必須具有行政法上的權利義務內容;4.意思要素,即協議雙方當事人必須協商一致
種類:
1.特許經營協議;2.房屋、土地徵收補償協議;3.礦業權等國有自然資源使用權出讓協議;4.政府投資的保障性住房的租賃、買賣等協議;5.部分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協議;6.其他無名行政協議 概念區別: 行政協議VS內部協議:行政機關之間因公務協助等事由而訂立的協議、行政機關與其工作人員訂立的勞動人事協議屬於內部行為,不屬於行政協議。行政協議當中必須有一方當事人為與行政機關沒有隸屬關系的普通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
行政協議VS民事合同:
1.形式標准,即是否發生於履職的行政機關與行政相對人之間的協商一致。 2. 實質標准,即協議的標的及內容有行政法上的權利義務,該權利義務取決於是否行使行政職權、履行行政職責;是否為實現行政管理目標和公共服務; 行政機關是否具有優益權。
【注意1】推定管轄制度。民訴以涉案協議屬於行政協議為由不受理或駁回,行政訴訟應當受理。
【注意2】 除非例外規定,行政協議約定仲裁條款的,法院應當確認該條款無效
(二)行政協議的本質
1、行政性:【政府管理因素】最明顯體現行政協議的行政性的是行政協議往往會賦予行政機關行政優益權,允許出於公共利益需要,單方變更或解除合同 2、合同性:【平等協商因素】合同需要建立在雙方自主、自願、意思表示一致的基礎上,需│要根據合同雙方意志決定其相互間權利義務關系
二、行政協議主體
【關聯法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行政協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行政協議司法解釋》)第 24 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未按照行政協議約定履行義務,經催告後不履行,行政機關可以作出要求其履行協議的書面決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收到書面決定後在法定期限內未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具仍不履行,協議內容具有可執行性的,行政機關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行政機關對行政協議享有監督協議履行的職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未按照約定履行義務,經催告後不履行,行政機關可以依法作出處理決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收到該處理決定後在法定期限內未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且仍不履行,協議內容具有可執行性的,行政機關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玖』 行政法管轄異議的定義以及它有什麼意義
原告的起訴被人民法院受理立案以後,被告如果認為該法院對本案沒有管轄權,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收到應訴通知書15日內)以書面形式提出管轄權異議。如果被告在提交答辯狀期間不提出管轄權異議,即視為無異議或放棄異議權的行使。但不影響上級法院對管轄問題的審判監督。
人民法院對被告提出的管轄異議,依法應當審查。如果異議成立,裁定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如果認為異議不成立,裁定駁回。
當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管轄權異議的裁定,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10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對於當事人就一審法院的管轄權異議裁定提出的上訴,二審法院應當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原審法院認定事實正確,適用法律恰當的,駁回上訴,維持原裁定;原審法院認定事實有誤或適用法律有誤的,撤銷原裁定,裁定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
管轄權問題是評價行政訴訟程序正當性和判決有效性的標准之一,法諺雲:「管轄權得不到普遍遵守將導致人類秩序的紊亂」,生動地說明了管轄權制度的重要性。然而,現行法律對行政訴訟中當事人提出管轄異議問題的規定並不明確,在一定程度上還存在異議。本文將通過對相關制度的分析,對行政訴訟管轄異議主體制度進行研究,特別是對原告是否有權提出管轄異議這一問題進行學理解答。
一、問題的提出
A、B、C、D四公司在參加S省采購中心舉辦的一次政府采購活動中,A公司中標。B公司認為A公司提供的產品不合格,不符合招標要求,於是向S省采購中心提出質疑。S省采購中心答復後,B公司又向S省財政廳投訴。後S省財政廳作出了駁回B公司異議的行政處理決定。B公司對此不服,向S省財政廳住所地所在的J區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訴訟。在J區人民法院准備開庭審理的前一天,B公司以需到外地取證為由申請法院延期審理,法院未予准許。次日開庭前,B公司向J區人民法院提出管轄權異議。
對B公司是否有提出管轄權異議的權力,J區人民法院存在兩種觀點:
一種觀點認為,B公司向J區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以下簡稱《行訴法》)關於管轄的相關規定,B公司一旦起訴,就無權提出管轄權異議。如果案件不屬於J區人民法院管轄,只能由J區人民法院依職權審查後移送或報請其上級法院指定管轄。另外,如果賦予原告提出管轄權,可能會導致原告濫用權力。
另一種觀點認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訴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行訴法解釋》)第十條第一款「當事人提出管轄異議,應當在接到人民法院應訴通知之日起10日內以書面形式提出」的規定,當事人均有權提出管轄異議,因為當事人包括指原告、被告和第三人。這符合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編的《〈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訴法>若干問題的解釋〉釋義》對該條的解釋:「提出管轄異議的人必須是本案的當事人;當事人應當在接到人民法院參加訴訟的通知之日起死回生10日內提出,期限內未提出的,應當視為當事人對管轄權無異議」。
關於管轄權異議問題,《行訴法》對這一問題並沒有規定。作出規定的是《行訴法解釋》第十條第一款「當事人提出管轄異議,應當在接到人民法院應訴通知之日起10日內以書面形式提出。」從條文來看,當事人有權提出管轄異議。依照《行訴法》相關規定,當事人是指原告、被告和第三人。而能「接到人民法院應訴通知」的只有被告,能接到「參加訴訟的通知」的只有第三人。對被告有權提出管轄異議這一點無爭議。那麼,原告和第三人是否有權提出管轄異議呢?對這一問題,法律規定、相關的解釋容易引起歧義。因此,在法律作出明確規定前,有必要對這一問題進行探討,統一認識,並作出明確規定的結論。基於這一出發點,本文將通過對相關制度進行法理上的分析,對行政訴訟管轄異議主體制度進行研究,特別是對原告是否有權提出管轄異議這一問題進行學理解答。
二、行政訴訟管轄制度及管轄異議制度
行政訴訟管轄,是指人民法院之間受理第一審行政案件的職權分工。訴訟管轄是一項關於劃分人民法院之間職權范圍的制度。根據不同的標准,行政訴訟的管轄可以分為不同種類。依據管轄是否由法律直接規定為標准,行政訴訟的管轄可以分為法定管轄和裁定管轄。法定管轄是法律明確規定行政案件由哪一個法院行使管轄權。在法定管轄中,依據法院對行政案件的縱橫管轄關系不同,又可以分為級別管轄和地域管轄。裁定管轄是由法院作出裁定或決定,以確定具體案件的管轄權。依據管轄的決定方式不同,裁定管轄又可以分為指定管轄、移送管轄和管轄權的轉移。
行政訴訟關於管轄的確定,應當遵守以下幾個原則:便利訴訟原則,便於審判和執行原則,便於公正審理原則,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結合原則。
行政訴訟管轄異議,又稱行政訴訟管轄權異議,是指當事人認為受訴人民法院對該行政案件無管轄權,而向受訴人民法院提出的不服該法院管轄的意見或主張。《行訴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訴法》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1999年5月頒布)均未對管轄異議制度作出規定,法院在司法實踐中遇到有關管轄異議的問題,一般是適用《民事訴訟法》第38條有關管轄異議的規定。直至2000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在《行訴法解釋》中才對管轄異議作出了補充規定,確立了行政訴訟管轄異議的規則。
三、行政訴訟管轄異議的設立價值
行政審判權以及行政案件的主管或管轄問題牽涉到行政訴訟與憲法的關系,以及行政審判或行政司法在整個憲政體制中的位置。在大陸法系國家,管轄權是以審判權為前提的,管轄權只是訴訟的要件,即便是某一法院對某個案件沒有管轄權,也並不影響訴訟的成立,不影響案件移送至其他法院審理。但在英美法系國家則將管轄權的重要性提升至訴訟能否成立的高度,沒有管轄權,訴訟就不成立。 行政訴訟主管或管轄的范圍對於法院來說,就是法院行使審判權的邊界劃在何處的問題;而對於當事人來說,則構成了在什麼情況下才能夠享有接受審判的權利這一憲法性問題。因此,我們可以說,行政訴訟主管或管轄問題歸根結底就是政治國家與市民社會的關系問題。它是一個國家民主與法制健全程度的指示器,表徵著國家保護的公民、法人財產權利、人身權利的廣度和深度。
『拾』 行政法級別管轄的原則
1.所有的行政事務應當由縣、市級行政主體處理。確立此原則的理由是,首先,縣、市級行政主體接近需要處理的行政事務的發生地,了解當地的民風民情,能夠充分考量與所處理的行政事務相關的各種因素,從而使行政相對人和當地民眾接受所作出的行政決定。其次,在實踐中,提高行政事務管轄的級別與行政相對人所承的負擔是成正比的,因此,將行政事務的管轄級別確定為縣、市級行政主體,可為行政相對人行使權利提供許多便利條件,從而減輕行政相對人的經濟負擔。再次,社會心理學認為:「空間上的距離越小雙方越接近,則往往容易引為知己,尤其在交往的早期階段更是如此。因為地理上的接近使互相接觸的機會更多,相互之間更容易熟悉對方。」因縣、市級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共同生活在雙方能接觸、了解的一個不大的社會圈內,雙方具有共同的社會習俗、價值觀念等認知基礎,有利於行政事務的處理決定的執行。
2.省級以上行政主體進行業務政策領導。首先,省級以上的行政主體的工作人員一般具有較高的業務素質和政策水平,掌握的信息比較豐富,有條件對下級行政主體處理行政事務提供業務和政策的指導。其次,雖然省級以上行政主體不具有縣、市級行政主體與行政事務發生地之間那種互相了解、熟悉的客觀條件。省級以上的行政主體可能會擁有遠遠大於縣、市級行政主體的行政職權,但是,權力的大小與公民的服從程度從來不是成正比的,經驗往往可以顛覆意識形態的邏輯。正如有學者所說:「對於任何一種權力的考察,在福柯看來,應當是在微觀層面,應當在權力運作的末梢,在一種權力與另一種權力交界的地方;只有在這里,我們才能真正了解權力是如何實現的。」再次,省級以上行政主體不介入具體行政事務的處理,可以用更多的時間來考慮宏觀的行政管理問題,制定更加切實可行的公共政策,以指導下級行政主體的行政執法活動。如果省級以上的行政主體經常陷於瑣碎、繁雜的行政事務中,可能難以發揮上級行政主體應有的作用。
3.例外情形應當以法律、法規為准。例外情形是指以上述兩原則不能確定有效的級別管轄,需要作出變通規定時各種客觀情形。為了確定級別管轄的可行性,法律、法規可以作出相應的變通規定。從各國立法和我國的行政執法實踐看,例外情形主要有:(1)涉外的行政事務。(2)縣、市級行政主體提請處理的行政事務,如因地方保護勢力的干擾導致其無法開展正常的行政事務的處理活動,通過法定程序提請省級以上行政主體行使管轄權。(3)涉及兩縣或兩市以上的行政事務,當地縣、市級行政主體無法處理的行政事務,如有的環境污染引起的行政事務,經常是涉及到兩個以上的行政區域,甚至省級行政區域,在這樣的情況下,變通級別管轄權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