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原民事訴訟法75條

原民事訴訟法75條

發布時間: 2022-09-27 19:18:32

① 上訴時間15日怎麼計算

上訴期15天是從收到判決書的第二天開始計算十五天,如果最後一天是節假日的,則順延到節假日後的第一天。舉例說明,一審判決書是4月16日送達給原告的,則原告的上訴期從17日開始計算,第15天是5月1日,上訴期原本應當是截止到5月1日,5月2日上訴則超過上訴期。但因5月1日是法定節假日,則順延到假期後的第一天,如果放假到5月5日止,那上訴期的最後一天就是5月6日,5月7日即屬於超過上訴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75條 期間包括法定期間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間。期間開始的時和日,不計算在期間內。期間屆滿的最後一日是節假日的,以節假日後的第一日為期間屆滿的日期。

② 關於法律期限的問題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75條第3款規定,期間屆滿的最後一日是節假日的,以節假日後的最後一日為期間屆滿的日期。因此,你應當在今天(即2月1日)下班前就向法院提起上訴。
法律並沒有規定節假日的時間可以扣除,因此以2月6日或者2月7日為期間屆滿日的回答都是錯的,你千萬別受到誤導,以免耽誤你大事。
但如果你今天去不了法院,你也可以通過郵寄的方式遞交上訴狀。只要你在今天之內把訴狀交郵的(以郵局的郵戳為准,這也是你今後向法院申明你沒有超過上訴期間的證據),也不算過期。(參見《民事訴訟法》第75條第4款)

③ 《民事訴訟法》中的自認是什麼意思

一、《 民事訴訟法 》中的自認是什麼意思 民事 訴訟 中的自認是指在訴訟過程中,一方當事人對他方當事人不利於自己的事實承認其為真實或不予反駁或對其訴訟請求予以認可的意思表示,簡言之就是在訴訟過程中對自己不利事實的承認。 我國現行的民事訴訟法對自認制度沒有作明確的、詳細的正面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頒行的《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第75條以司法解釋的形式首次對自認制度作了確認;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經濟審判方式改革問題的若干規定》,再次間接確認了明示自認的效力,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12月21日公布的《關於民事訴訟 證據 的若干規定》,比較全面、准確地規定了自認制度。從司法解釋及有關規定上來看,當事人自認所產生的法律後果有: 1、對方當事人無須舉證,免除對方當事人的 舉證責任 。 2、約束法院,對於自認的事實法院必須予以認可。(涉及人身關系的除外)。 二、自認的分類 1、純粹的自認,也叫單純的自認; 2、附加限制的自認,即自認以後又附加一個條件,但附加限制的自認必須有證據證明自己所加的限制,否則後果與純粹的自認相同; 3、附加理由的自認,也叫附加理由的否認,但附加理由的自認必須有證據證明自己所加的理由,否則後果與純粹的自認相同; 4、擬制的自認,當事人到庭。當事人到庭沉默不語或回答不知道,如果是應當知道或者親身經歷而回答不知道的,一般認定自認,除此之外,不認定自認。另外,當事人到庭,拒絕質證沒有合理的理由的,也認為構成自認,不質證有正當理由的,對方當事人還應繼續舉證。 5、擬制的自認,當事人不到庭。如果沒有正當理由不到庭,看作對原告訴訟請求的允諾,認定自認,如果原告沒有正當理由不到庭的話,就按撤訴對待,而不是自認。如果有正當理由不到庭(如公告送達等),不能免除對方當事人的舉證責任。 由此可見,自認在民事訴訟中當事人要慎用,一切在以事實為根據的基礎上,重視證據的收集,重視證據的運用,在訴訟過程中用證據說話,不盲目自認,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知《 民事訴訟法 》 中的自認 是一個不利於自己的措施,因此要慎用。當然盡管自認對當事人不利,但是自認這個制度有助於還原事實真相,公平公正地對待事情。對於對方當事人來說是比較有利的,沒有舉證的責任,當事人直接就承認了事實真相。

④ 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十日,是指十個工作日嗎

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十日,是指簽收法院判決書後第二天起的十天時間。《民事訴訟法》中規定的期間,只有年、月、日、時的規定,沒有工作日的說法。

《民事訴訟法》第75條規定: 期間包括法定期間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間。

期間以時、日、月、年計算。期間開始的時和日,不計算在期間內。

期間屆滿的最後一日是節假日的,以節假日後的第一日為期間屆滿的日期。

期間不包括在途時間,訴訟文書在期滿前交郵的,不算過期。

⑤ 民事訴訟法證人證言是如何規定的

民事訴訟法 證人 證言是如何規定的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第75條第1款規定:「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有關單位的負責人應當支持證人作證。」以上規定大致說明了民事 訴訟 證人的范疇。我國民事訴訟 法規 定的證人,包括單位和個人兩大類。即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但這里有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是,單位能否能象自然人一樣出庭作證呢?單位顯然是不能的。民事訴訟法第75條第2款規定,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人,不能作證。這一條是關於證人的能力方面的規定,在我國自然人作為證人,除必須了解案件的事實外,還須能夠正確表達自己的意志。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人不能作為證人。無民事行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當待證事實與其年齡狀況相適應的可以作為證人。因此,根據我國法律和司法解釋,自然人雖然是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仍然能夠作為證人對與自己年齡和智力狀況相適應的待證事實作證。 證人證言具有三個方面的特徵: 第一,證人證言是了解案件事實的人提供證明。也就是說,證人必須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只有知道案情的人才能作證,知道案件情況的人並不一定都是親眼所見,如盲人可以就其聽到的事實進行作證。 作證的人也並非一定要用言詞形式作證才有效力,如聾啞人可以就自己親眼所見,用啞語表達加以作證。 第二,證人證言只包括能夠正確表達意志的人就案件事實所作的陳述。例如,精神病人或年幼不能辯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人,所作的證人證言是無效的。 第三,證人證言的真實性、可靠性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證人作為自然人,對於案件的事實的感知要受到主觀和客觀各種因素的制約和限制。因此,證人證言可能有真有假,審判人員應盡可能的結合其他 證據 對其進行印證,印證後無誤的,才可以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 民事訴訟法證人證言 的有關規定如上所述,每一個證據的類型都有其自己的證明力,證人證言相對於其他的證據來說算是證明力較高的一項證據了,因此需要注意的問題也有不少。雖然在上文中提到了不少需要關注的重點問題,但是還是需要我們仔細的學習民事訴訟法有關證人證言的有關規定以及相關的司法解釋。

⑥ 民事訴訟證據證明第75條是什麼

證明妨礙行為使得承擔舉證責任的當事人舉證困難或舉證不能.基於對權利進行回救濟的需要答.應對證明妨礙行為予以排除,這是誠信原則在民事訴訟中極為重要的體現,也是公平與效率司法目標得以實現的重要制度保障.許多國家和地區均在民事訴訟法中對證明妨礙及其排除作出了具體的規定.我國最高人民法院於2002年實施的<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75條雖然通過司法解釋的形式部分地確立起該制度,但其本身存在諸多缺陷,亟需進一步加以改進和完善.

⑦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75條是什麼條文

第七十五條 期間包括法定期間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間。期間以時、日、內月、年計算。期間開始的時和日容,不計算在期間內。 期間屆滿的最後一日是節假日的,以節假日後的第一日為期間屆滿的日期。 期間不包括在途時間,訴訟文書在期滿前交郵的,不算過期。

⑧ 什麼是期間如何計算期間

民事訴訟法第75條規定:期間包括法定期間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間。期間以時、日、月、年計算。期間開始的時和日,不計算在期間內。期間屆滿的最後一日是節假日的,以節假日後的第一日為期間屆滿的日期。期間不包括在途時間,訴訟文書在期滿前交郵的,不算過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79條規定:依照民事訴訟法第75條第2款規定,民事訴訟中以日計算的各種期間均從次日起算。

熱點內容
復工證明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8 04:33:25 瀏覽:158
自然債務法律效力 發布:2025-01-18 03:45:00 瀏覽:205
商業侵權的法律責任包括 發布:2025-01-18 03:44:47 瀏覽:538
社矯條例 發布:2025-01-18 03:18:09 瀏覽:923
交通法規禁止 發布:2025-01-18 03:14:28 瀏覽:342
社會與法一夕陽紅直播 發布:2025-01-18 02:37:46 瀏覽:724
謠言轉發多少條付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8 01:48:20 瀏覽:471
女性就業地方性法規 發布:2025-01-18 01:29:02 瀏覽:923
最新婚姻法房子歸屬問題 發布:2025-01-18 01:22:43 瀏覽:87
國際經濟法原理 發布:2025-01-18 01:22:39 瀏覽: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