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是不是行政法
行政法、民法、刑法是構成我國整體法律體系的三大組成部分,是分別用以調整國家行政管理、民事行為權利和懲罰犯罪的三個平等法律體系。
一【三者的基本區別】
所謂行政法,簡單理解就是調整國家行政管理關系的法律。用以制約、規范和監督行政管理行為。
民法是用以調整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
刑法就是用來懲罰犯罪行為的。
二【三者基本概述】
(1)行政法:
簡單理解就是調整國家行政管理關系的法律。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過程中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它由規范行政主體和行政權設定的行政組織法、規范行政權行使的行政行為法、規范行政權運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規范行政權監督的行政監督法和行政救濟法等部分組成。其重心是控制和規范行政權,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2)民法:
民法是我國法律體系中最為重要的法律部門之一。根據不同的角度,人們在使用「民法」這一概念時,賦予其不同的含義:
首先,民法可分為形式意義上的民法與實質意義上的民法。所謂形式意義上的民法,指編纂成文的民法法典(即民法典);所謂實質意義上的民法,指包括具有一切具有民法性質的法律、法規及判例法、習慣法等。比如,在我國,在民法典尚未制訂的情況下,《民法通則》是基本的民事立法文件。此外,《合同法》、《擔保法》、《著作權法》、《專利法》、《商標法》、《繼承法》等是民事單行法規。而在我國《憲法》以及其他部門法或者法規中,凡是涉及民事問題的法律規定,都是民法的組成部分;
其次,民法可分為狹義的民法與廣義的民法。狹義的民法指部門意義上的民法,不包括商法典及商事特別法;廣義的民法的范圍相當於傳統的私法的范圍,即商法典以及商事特別法(如公司法、票據法、海商法、保險法、破產法等)均是民法的組成部分。
《民法通則》第二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
(3)刑法:
刑法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是掌握政權的統治階級為了維護本階級政治上的統治和經濟上的利益,根據自己的意志,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並且應當負何種刑事責任 ,並給予犯罪嫌疑人何種刑事處罰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刑法有廣義與狹義刑法之分。廣義刑法是一切刑事法律規范的總稱,狹義刑法僅指刑法典,在我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㈡ 刑法和行政法的區別
法律分析:刑法,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是掌握政權的統治階極為了維護本階級政治上的統治和經濟上的利益,根據其階級意志,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並應當負刑事責任,給予犯罪人何種刑事處罰的法律。刑法適用的主體是犯罪分子。
行政法,是調整國家行政管理中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主要包括行政處罰法、行政復議法、行政監察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行政法適用的主體是行政機關和行政相對方。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條 為了懲罰犯罪,保護人民,根據憲法,結合我國同犯罪作斗爭的具體 經驗及實際情況,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一條 為保證人民法院公正、及時審理行政案件,解決行政爭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㈢ 刑法是公法還是私法
刑事訴訟法是私法還是公法?
刑事訴訟法是公法,公法是配置和調整公權力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公法以研究公權力、公權力配置、公法關系和公法責任為主要內容。公法可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狹義公法是指調配公權力內部或公權力之間的關系的法律規范。廣義的公法是指調配公權力之間,以及調節公權力與私權利之間關系的法律規范。如果從各部門的調整來看,公法就是典型的公法和非典型的公法或非典型私法中的公法部分。
首先,公法是配置、調整公權力的法。公權力是公法的著眼點。凡是現實意義上的公權力,就需要現實意義的公法來調配。
其次,公法的范圍包括調配公權力之間的關系的公法和調配公權力與私權利關系的公法。公法可以延伸到對私權利的干涉層面,而非僅僅國家權力層面。公權力的邊界是個人可能發生沖突的領域。當然,這是從嚴格意義上說的,因為,任何權力都屬於人民,人民有權(權利和權力)通過一定的程序和途徑形成共同的一致的意志,這一意志物化為各種國家機關(權力機關、執行機關、司法機關、武裝機關等),這時就形成了公權力與私權利的並存的現象,兩者都可以通過法定的程序影響對方。或者說,沒有不受公權力管轄的私權利,也沒有不受私權利影響的公權力。兩者影響的最終原因或動因應是人民利益和幸福的需要。
再次,公法是法律規范的總和。這些規范在調整的具體客體、對象、方法等方面不盡相同,也屬於不同的法律部門,甚至及其分散。
第四,公主體、公利益、公權力、公權利等一切公的范疇都應由公權力來調整,自然要公法來調整。可以籠統地說,大家(公域)的事由公法管;個人(私域)的事由私法來管。
第五,公法的調整范圍是動態的,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而變化。社會越發展其社會化程度就越高,公權力也就越發展。但是,這與對人們私權利的保護不矛盾。另一方面,在公權力擴張的同時,私權利也在擴張,兩者是相輔相成的。沒有私權利的擴張,公權力也就沒有了土壤。封建社會的公權力與私權利亦是如此。
第六,公法不是一個單一的部門法,研究公法的目的又在於規范公權力,因此界定公法時應以公范疇為線索和參照,而在公范疇中以公權力最為核心,因此,公法學應從公權力開始。
第七,公法是法,其規范是法律規范,有完整的邏輯結構。因此公法有法律後果,主要表現為制裁,也有補償。公法主要有四部分組成:
(一)公權力。公權力的起源、形成、和公權力的分類(國家權力和社會公權力)等
(二)公權力的配置。國家權力的分工及相互關系、橫向配置、縱向配置、國家權力與社會公權力的配置、公權力與私權利的配置與關系。
(三)公法關系。是指公權力在調整社會關系過程中形成的權利義務關系。
(四)公法責任。是指危害公權力的正當行使,違反公法應受處罰的行為。
公法與私法的劃分是動態的、歷史的,是經濟、政治等諸因素作用的結果。現在社會公權力有擴張的趨勢,國家越來越需要向社會授權,這就出現了所謂的「社會法。」它們實質上屬於公法范疇,應劃到公法的范圍內。
刑事訴訟法與行政法、刑法等法律相同,都屬於公法的范疇。公法調整的是國家與公民之間的關系的一種法律,它與私法不同,私法是對公民之間的個人利益進行調整的一種法律,像我們平時經常用到的民事訴訟法就屬於私法的范疇。
㈣ 刑法民法行政法的區別
法律分析:1.刑法與民法、行政法的關系按法律調整社會關系的不同雖然分為不同的法律部門。
2.刑法規定犯罪和刑罰;民法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行政法調整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過程中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但是刑事不法與民事不法的界限卻並未如刑法和民法一般「之間存在一條明顯的楚河漢界」。
3.民法典是萬法之母,其他法律大多是從不同角度對民事法律關系進行保護、充實和發展,刑事、行政法律也不例外。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任務,是用刑罰同一切犯罪行為作斗爭,以保衛國家安全,保衛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㈤ 刑法,民法,行政法有什麼不同
三者的基本區別:
行政法,是調整國家行政管理關系的法律,用以制約、規范和監督行政管理行為。
民法,是用以調整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
刑法,是用來懲罰犯罪行為的。
(5)刑法是不是行政法擴展閱讀:
刑法
為了懲罰犯罪,保護人民,根據憲法,結合我國同犯罪作斗爭的具體經驗及實際情況,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任務,是用刑罰同一切犯罪行為作斗爭,以保衛國家安全,保衛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民法通則
為了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權益,正確調整民事關系,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發展的需要,根據憲法和我國實際情況,總結民事活動的實踐經驗,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
㈥ 《刑法》和《治安管理處罰法》有什麼聯系和區別,詳細為好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和《治安管理處罰法》兩者聯系和區別如下:
1、刑法是刑事法律,治安管理處罰法屬於行政法。
2、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行為都是危害性比較輕的行為,如果該行為嚴重了就要由刑法來處罰。部分達不到刑事處罰的行為就需要治安處罰來處理。
3、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行為叫違法行為,違反刑法叫犯罪行為。
4、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行為由公安機關直接作出處罰就行,而違反刑法的則要由公檢法三家按程序一步一步進行,最終由法院判決才生效。
5、立法機關不同。《刑法》是全國人大通過的法律,是我國的基本法。《治安管理處罰法》是全國人大常委所通過的法律。
6、法律層位不同,因立法層面上的區別,治安處罰法是刑法的下位法。治安管理處罰法在制定時,不得與刑法相抵觸。
7、適用主體不同。治安處罰法施法主體主要公安機關。
刑法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並應當負何種刑事責任,給予犯罪人何種刑事處罰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刑法有廣義與狹義刑法之分。廣義刑法是一切刑事法律規范的總稱,狹義刑法僅指刑法典。
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是為加強治安管理,維護社會秩序和公共安全,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十二條 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第三十三條 主刑的種類如下:
(一)管制;
(二)拘役;
(三)有期徒刑;
(四)無期徒刑;
(五)死刑。第三十四條 附加刑的種類如下:
(一)罰金;
(二)剝奪政治權利;
(三)沒收財產。
附加刑也可以獨立適用。
㈦ 刑事訴訟法屬於國家安全行政法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屬於國家安全行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是為了保證刑法的正確實施,懲罰犯罪,保護人民,保障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維護社會主義社會秩序,制定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證准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應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積極同犯罪行為作斗爭,維護社會主義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證准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應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積極同犯罪行為作斗爭,維護社會主義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㈧ 行政法與刑法的區別
法律分析:
行政法與刑法的調整對象不同,兩者在治安管理方面的聯系比較緊密。行政法調整行政權的運作,刑法規定犯罪及其後果。治安管理方面,行政法、刑法的理念以及措施都是想通的,但是程度不同。最典型的就是《治安管理處罰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算是一部小刑法,放在國外可能就是輕罪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與《刑法》所針對的行為是一樣的,但是根據程度不同,規定了不同的法律後果,也規定了不同的處理程序。行政法里也會涉及刑法,但是很少,算是「附加刑法」。例如《海關法》中的有些條例也會涉及刑法。《海關法》本身是行政法,但是涉及刑法的內容也算廣義的刑法。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十二條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下列訴訟:(一)對行政拘留、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罰款、警告等行政處罰不服的;(二)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和行政強制執行不服的;(三)申請行政許可,行政機關拒絕或者在法定期限內不予答復,或者對行政機關作出的有關行政許可的其他決定不服的;(四)對行政機關作出的關於確認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決定不服的;(五)對徵收、徵用決定及其補償決定不服的;(六)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拒絕履行或者不予答復的;(七)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經營自主權或者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土地經營權的;(八)認為行政機關濫用行政權力排除或者限制競爭的;(九)認為行政機關違法集資、攤派費用或者違法要求履行其他義務的;(十)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支付撫恤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會保險待遇的;(十一)認為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約定履行或者違法變更、解除政府特許經營協議、土地房屋徵收補償協議等協議的;(十二)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除前款規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規規定可以提起訴訟的其他行政案件。
衍生問題:
行政法其中包括哪些法?
我國尚沒有統一、完整的行政法典。行政法是調整行政法律關系,規范行政組織、行政職權、行政行為實施的方式、程序、監督以及行政相對人權利救濟的法律規范的總稱。行政法由規范行政主體和行政權力的行政組織法、規范行政行為行使的行政行為法、規范行政權運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規范行政權監督的行政監督法和行政救濟法等部分組成。具體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信訪條例》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司法解釋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司法解釋等。
㈨ 物權法,治安管理處罰法,刑法分別屬於哪種法律
物權法屬於民事法律,治安管理處罰法屬於法律,刑法屬於刑事法律,這三者都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定的,都屬於基本法律。
法律分析
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的尊重和保障人權原則,是憲法關於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原則在治安管理處罰法中的具體體現。治安管理處罰法無論是從涉及公民權利的廣度還是深度來看,對於貫徹憲法尊重和保障人權的要求具有重要意義。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范圍非常廣泛,從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到侵犯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妨害社會管理,幾乎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的強制措施和處罰手段對公民人身和財產權利的影響也是比較大的,涉及對財產的扣押、收繳、追繳,罰款,對許可證的吊銷,尤其是在涉及公民人身自由方面,規定了拘留這種較為嚴厲的處罰措施。從執法主體看,治安管理處罰由各級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實施。總的來說,絕大多數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在治安管理工作中能夠做到依法辦事,但實踐中個別公安機關、人民警察違法行使職權,侵犯公民權利的案件也時有發生,有的地方問題還比較突出。主要是亂罰款、毆打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不尊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的人格等。治安管理處罰法強調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實施治安管理處罰,要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就是針對這些情況的。此外,治安管理處罰法關於嚴禁刑訊逼供或者採用威脅、引誘、欺騙等非法手段取證的規定,關於傳喚程序和時間的規定,關於不得體罰、虐待、侮辱他人,不得超過傳喚時間限制人身自由的規定等,都是這一原則的具體體現。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七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