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192條

刑事訴訟法192條

發布時間: 2022-10-19 03:52:39

㈠ 開庭流程 刑事案件

您好,刑事案件開庭流程:
一、庭審准備階段
1、查明當事人身份:姓名;曾用名;出生年月;民族;籍貫;文化程度;職業;戶口所在地;家庭住址;是否受到過刑事處分或行政處罰;何時被羈押;何時被取保候審;何時收到檢察院起訴書副本;
法庭核對被告人年齡、身份、有無前科劣跡等情況有誤,可能影響案件審理結果的,律師應認真記錄,在法庭調查時予以澄清;
2、宣布被告人涉嫌罪名;宣布合議庭組成人員及其他訴訟參加人(公訴人,辯護人)的名單;告知並詢問是否申請迴避;
3、告知當事人和辯護人享有的權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192條的規定,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有權申請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申請重新鑒定或勘驗。公訴人、當事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可以申請法庭通知有專門知識的人出庭,就鑒定人作出的鑒定意見提出意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被告人除享有上述權利外,還有自行辯護的權利和最後陳述的權利。
二、法庭調查階段
1、公訴人宣讀起訴書;審判人員詢問被告人宣讀內容是否與收到的一致;
2、(審判人員令其他被告人退庭候審)審判人員詢問被告人甲:「起訴書中指控事實是否存在?指控罪名是否成立?是否自願認罪?」被告人對起訴指控的犯罪進行陳述;
3、公訴人對被告人甲進行訊問;
在法庭調查過程中,律師應該認真聽取對被告人的訊問、發問,做好發問准備。
公訴人向被告人提出威逼性、誘導性或與本案無關問題的,辯護律師有權提出反對意見。法庭駁回反對意見的,應尊重法庭決定。
4、辯護人對被告人甲發問;
5、被告人甲退庭候審,傳被告人乙到庭進行同樣程序,逐個進行完畢後傳所有被告人到庭。
三、舉證、質證階段
1、公訴人就起訴書指控的犯罪事實向法庭提供證據;
2、被告人談質證意見;
3、辯護人談質證意見;
對控訴方的出庭證人,應注意從以下方面進行質證:
(一)證人與案件事實的關系;
(二)證人與被告人、被害人的關系;
(三)證言與其他證據的關系;
(四)證言的內容及其來源;
(五)證人感知案件事實時的環境、條件和精神狀態;
(六)證人的感知力、記憶力和表達力;
(七)證人作證是否受到外界的干擾或影響;
(八)證人的年齡以及生理上、精神上是否有缺陷;
(九)證言前後是否矛盾。
法律依據】《刑事訴訟法》第187條規定:「經人民法院依法通知,證人應當出庭作證。證人沒有正當理由不按人民法院通知出庭作證的,人民法院可以強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本條旨在保護法益是親屬之間的倫理關系價值。

㈡ 刑事訴訟法規定迴避的情形有哪些

無論是在民事 訴訟 還是行政訴訟,又或者是在 刑事訴訟 當中,其實都是存在迴避的制定,因為可能審理案件的審判員、陪審員、書記員等等與案件的當事人有某種千絲萬縷的關系,出於公平審理的要求,就會讓他們迴避。當然,不同類型訴訟中對迴避的情形規定有一些差異,那麼 刑事訴訟法 規定迴避的情形有哪些呢?下文中就這個問題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刑事訴訟迴避制度是什麼 刑事訴訟中的迴避是指偵查人員、檢察人員、審判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等對案件有某種利害關系或其他特殊關系,可能影響案件的公正處理,不得參與辦理本案的一項訴訟制度。 二、刑事訴訟 法規 定迴避的情形有哪些 (一)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第三十一條規定,下列人員適用迴避: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 (二)《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規定,在下列情況下,以上人員應當申請迴避: 1、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2、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3、擔任過本案 證人 、鑒定人、 辯護人 或者訴訟 代理 人的; 4、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 另外,《刑事訴訟法》第192條規定:「原審人民法院對於發回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依照第 一審 程序進行審判。」《刑事訴訟法》第206條「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 因此,曾經擔任過該案某一審判階段審判工作人員不能再次擔任該案的審判工作,也應當迴避。而且根據有關司法精神,曾經擔任過本案偵查的人員不得再擔任本案的起訴、審判工作,曾經擔任過本案起訴工作的人員不得再擔任本案的審判工作。 對於院長擔任審判長時的迴避,由審判委員會決定;審判人員的迴避,由院長決定;其他人員的迴避,由審判長決定。當事人對決定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 在經過了上文的介紹之後,相信大家已經知道刑事訴訟法規定迴避的情形有哪些了吧。《刑事訴訟法》中規定的適用迴避制度的范圍很廣,不僅包括了審判員、書記員,還有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翻譯人員、鑒定人以及勘驗人等待。當然在迴避的時候可以自己申請迴避,也可以由當事人申請迴避。

㈢ 刑事訴訟法規定迴避的情形有哪些

(一)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第三十一條規定,下列人員適用迴避: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二)《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規定,在下列情況下,以上人員應當申請迴避:1、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2、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3、擔任過本案證人、鑒定人、辯護人或者訴訟代理人的;4、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另外,《刑事訴訟法》第192條規定:「原審人民法院對於發回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依照第一審程序進行審判。」《刑事訴訟法》第206條「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因此,曾經擔任過該案某一審判階段審判工作人員不能再次擔任該案的審判工作,也應當迴避。而且根據有關司法精神,曾經擔任過本案偵查的人員不得再擔任本案的起訴、審判工作,曾經擔任過本案起訴工作的人員不得再擔任本案的審判工作。對於院長擔任審判長時的迴避,由審判委員會決定;審判人員的迴避,由院長決定;其他人員的迴避,由審判長決定。當事人對決定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刑訴法和民事訴訟法當中都規定的迴避的制度,還是為了我們國家的司法公正而考慮到的一些因素,因為刑事訴訟法當中規定有一些人員是跟案件有利害關系,那麼就有可能會做出一個不公正的判斷。

㈣ 刑訴法迴避的規定適用與哪些人

(1)審判人員。審判人員指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助理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 (2)檢察人員。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規則》第32條的規定,應當迴避的檢察人員包括檢察長、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委員、檢察員和助理檢察員。 (3)偵查人員。包括具體偵查人員和對具體案件的偵查有權參與討論和做出決定的負責人。 (4)參與偵查、起訴、審判活動的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 刑事迴避是指與案件有法定利害關系或者其他可能影響案件公正處理關系的人員及機構,不得參與該刑事案件的處理的一種 刑事訴訟 制度。 一、迴避適用哪些情形 (一)根據《 刑事訴訟法 》第二十八條、第三十一條規定,下列人員適用迴避: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 (二)《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規定,在下列情況下,以上人員應當申請迴避: 1、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2、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3、擔任過本案 證人 、鑒定人、 辯護人 或者訴訟 代理 人的; 4、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 另外,《刑事訴訟法》第192條規定:「原審人民法院對於發回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依照第 一審 程序進行審判。」《刑事訴訟法》第206條「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 因此,曾經擔任過該案某一審判階段審判工作人員不能再次擔任該案的審判工作,也應當迴避。而且根據有關司法精神,曾經擔任過本案偵查的人員不得再擔任本案的起訴、審判工作,曾經擔任過本案起訴工作的人員不得再擔任本案的審判工作。 對於院長擔任審判長時的迴避,由審判委員會決定;審判人員的迴避,由院長決定;其他人員的迴避,由審判長決定。當事人對決定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 二、迴避的理由與種類有哪些? 迴避的理由,是指法律明確規定的實施迴避所必備的事實根據。從理論上講,可作為公安司法人員迴避根據的情形主要是他們與案件或當事人有某種利害關系或其他關系,以至於難以使案件得到公正的處理。為了使這一抽象的根據具有可操作性,各國刑事訴訟法一般均明確設定了若干個符合這一根據的事實情形,使其成為迴避的法定理由。我國刑事訴訟法第28條對迴避的理由作出了明確的規定。 (一)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等如果本身就是本案的 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被害人或其他當事人,那麼他們的實體利益和 訴訟 目標就會與其所擔當的訴訟角色發生激烈的沖突,他們極可能會從維護自身利益的角度進行訴訟活動,以至於難以使各方當事人受到公正的對待,也難以對案件作出公正客觀的處理。同樣,這些人員如果是某一方當事人的近親屬,也很可能出於親情而對該當事人予以偏袒,或使其他當事人受到歧視性待遇,以至於影響訴訟的公正性。即使公安司法人員事實上沒有偏袒一方當事人,能夠公正無私地處理案件,但只要他們與案件當事人存有上述關系,刑事訴訟的公正性就會受到其他當事人乃至社會公眾的懷疑。因此,具備這種情形的公安司法人員應當迴避。至於當事人的近親屬的范圍問題,根據刑事訴訟法第82條的確定,包括當事人的「夫、妻、父、母、子、女及同胞兄弟姐妹」。就審判人員而言,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判人員嚴格執行迴避制度的若干規定》第1條對此作了進一步的解釋,規定與當事人有直系血親、三代以內旁系血親以及姻親關系的審判人員都應當迴避。 (二)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如果偵查、檢察或審判人員本人或者他們的近親屬與本案有著某種利害關系,案件的處理結果會直接影響到他們及其近親屬的利益,那麼再由他們主持或參與訴訟活動,就可能使案件得不到公正客觀的處理。因此,具備這一情形的公安司法人員應當迴避。 (三)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或者訴訟代理人的 審判、檢察或偵查人員如果在本案中曾擔任過證人、鑒定人,為本案提供過證言或鑒定結論,即可能對案件事實或案件的實體結局已產生先人為主的預斷,無法再從容、冷靜、客觀地收集、審查、判斷 證據 ,因而易導致誤判。同時,公安司法人員如果曾擔任過本案的辯護人或訴訟代理人,既可能與委託過他們的當事人發生過某種特殊關系,而且也對案件事實有所了解,以至於無法公正、客觀地進行刑事訴訟活動,因此,公安司法人員遇有這樣一種情形,應當迴避。就審判人員而言,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判人員嚴格執行迴避制度的若干規定》第1條對此作了進一步解釋,規定擔任過勘驗人的審判人員,也應當迴避。 (四)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及其委託人或接受其請客送禮的 刑事訴訟法第29條規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不得接受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的請客送禮,不得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違反前款規定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要求他們迴避。根據這一規定,公安司法人員接受當事人及其委託人的「請客送禮」,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及其委託人,構成迴避的理由。為嚴格這一規定的執行,2000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判人員嚴格執行迴避制度的若干規定》第2條進一步規定,審判人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要求迴避:(1)未經批准,私下會見本案一方當事人及其代理人、辯護人的;(2)為本案當事人推薦、介紹代理人、辯護人,或者為 律師 、其他人員介紹辦理該案件的;(3)接受本案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的財物、其他利益,或者要求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報銷費用的;(4)接受本案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的宴請,或者參加由其支付費用的各項活動的;(5)向本案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借款、借用交通工具、通訊工具或者其他物品,或者接受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購買商品、裝修住房以及其他方面給予的好處的。對於檢察1人員和偵查人員雖沒有相關解釋規定適用這幾種迴避情形,但我們認為應當參照執行。對上述幾種情形的迴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應當提供相關證據材料。 (五)在本訴訟階段以前曾參與辦理本案的 在本訴訟階段以前曾參與辦理本案的人員不得再次參與本案的辦理。刑事訴訟法第192條規定:原審人民法院對於發回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依照第一審程序進行審判。第206條規定: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根據上述規定,對於第 二審 法院經過第 二審程序 裁定發回重審的案件,原審法院負責審理此案的原合議庭組成人員不得再參與對案件的審理;對於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原負責審判此案的合議庭組成人員也不得再參與對該案的處理。因為參加過本案原審的審判人員對案件事實和案件結局已產生了先人為主的預斷,這時他們參與或主持對該案的重審,難以保證審判的公正性。最高人民法院《解釋》第31條進一步規定,凡參加過本案偵查、起訴的偵查、檢察人員,如果調至人民法院工作,不得擔任本案的審判人員。凡在一個審判程序中參與本案審判工作的合議庭組成人員,不得再參與本案其他程序的審判。最高人民檢察院《規則》第29條規定,參加過本案偵查的偵查人員,如果調至人民檢察院工作,不得擔任本案的檢察人員。 (六)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案件公正處理的 社會生活是十分復雜的,法律不可能將公安司法人員與當事人之間可能發生的各種社會關系全部列舉出來。審判、檢察或偵查人員如果與當事人存有上述三種情形以外的其他關系,以至於無法使案件得到公正處理的,也應當迴避。當然,這些人員與當事人之間存有其他特殊關系這一事實本身尚不足以單獨構成迴避的理由。只有在這種特殊關系的存在導致案件無法得到公正處理時,公安司法人員才應迴避。就審判人員而言,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判人員嚴格執行迴避制度的若干規定》第1條規定:與本案的訴訟代理人、辯護人有夫妻、父母、子女或者同胞兄弟姐妹關系的審判人員,應當迴避。 迴避的種類 在訴訟法學理論上,迴避根據不同的標准可以進行多種劃分,但為人們普遍接受的是根據其實施方式的不同進行的劃分,即將迴避分為自行迴避、申請迴避和指令迴避三種。 自行迴避,是指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等在訴訟過程中遇有法定迴避情形時,主動要求退出刑事訴訟活動。刑事訴訟法第28條確立了自行迴避制度。這種制度的實質是通過公安司法人員的職業自律和自我約束意識,消除可能導致案件得不到公正處理的人為因素,使符合法定迴避情形的公安司法人員自覺退出訴訟活動。 申請迴避,是指案件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認為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等具有法定迴避情形,而向他們所在的機關提出申請,要求他們迴避。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申請公安司法人員迴避,是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一項重要的訴訟權利。公安司法機關有義務保證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充分有效地行使這一權利。按照我國1996年修正的刑事訴訟法的規定,被害人具有當事人的訴訟地位,因而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等一樣,在刑事訴訟的各個階段都享有申請迴避的權利。 指令迴避,是指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等遇有法定的迴避情形而沒有自行迴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沒有申請其迴避,法院、檢察機關、公安機關等有關組織或行政負責人有權作出決定,令其退出訴訟活動。指令迴避是迴避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自行迴避和申請迴避的必要補充。 根據申請迴避是否需要提出理由,迴避在理論上又可分為有因迴避和無因迴避兩種。有因迴避又稱為附理由的迴避,是指擁有迴避申請權的訴訟參與者只有在案件具備法定的迴避理由的情況下,才能提出要求有關公安司法人員迴避的申請。無因迴避又可稱為強制迴避或不附理由的迴避,是指有權提出迴避申請的人無須提出任何理由,即可要求法定數量的司法人員迴避,這種申請一旦提出,即可導致這些公安司法人員迴避。我國刑事訴訟法沒有確立無因迴避制度,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提出迴避申請,一般必須提供證據證明某一公安司法人員具有法定的迴避理由。

㈤ 拒絕出庭作證有什麼後果

法律分析:新刑訴法第192條、第193條對證人拒絕出庭作證法律責任更是作出嚴厲規定,經人民法院通知,證人沒有正當理由不出庭作證的,人民法院可以強制其到庭,拒絕到庭或到庭後拒絕作證的,予以訓誡,情節嚴重的,處以十日以下的拘留。

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不能正確表達意思的人,不能作證。經人民法院通知,證人應當出庭作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人民法院許可,可以通過書面證言、視聽傳輸技術或者視聽資料等方式作證:

1、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

2、因路途遙遠,交通不便不能出庭。

3、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不能出庭。

4、其他有正當理由不能出庭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一百九十二條 公訴人、當事人或者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對證人證言有異議,且該證人證言對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響,人民法院認為證人有必要出庭作證的,證人應當出庭作證。

人民警察就其執行職務時目擊的犯罪情況作為證人出庭作證,適用前款規定。

公訴人、當事人或者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對鑒定意見有異議,人民法院認為鑒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鑒定人應當出庭作證。經人民法院通知,鑒定人拒不出庭作證的,鑒定意見不得作為定案的根據。

㈥ 最新刑事訴訟法庭流程主要是什麼

一、庭審准備階段 1、查明當事人身份:姓名;曾用名;出生年月;民族;籍貫;文化程度;職業;戶口所在地;家庭住址;是否受到過刑事處分或 行政處罰 ;何時被 羈押 ;何時被 取保候審 ;何時收到檢察院 起訴書 副本;法庭核對被告人年齡、身份、有無前科劣跡等情況有誤,可能影響案件審理結果的, 律師 應認真記錄,在法庭調查時予以澄清。 2、宣布被告人涉嫌 罪名 ;宣布合議庭組成人員及其他訴訟參加人( 公訴人 , 辯護人 )的名單;告知並詢問是否申請迴避; 3、告知當事人和辯護人享有的權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192條的規定,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 代理 人有權申請通知新的 證人 到庭,調取新的物證,申請重新鑒定或勘驗。公訴人、當事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可以申請法庭通知有專門知識的人出庭,就鑒定人作出的鑒定意見提出意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185條、第193條的規定,被告人除享有上述權利外,還有自行辯護的權利和最後陳述的權利。 二、法庭調查階段 1、公訴人宣讀起訴書;審判人員詢問被告人宣讀內容是否與收到的一致; 2、(審判人員令其他被告人退庭候審)審判人員詢問被告人甲:「起訴書中指控事實是否存在?指控罪名是否成立?是否自願認罪?」被告人對起訴指控的犯罪進行陳述; 3、公訴人對被告人甲進行訊問;在法庭調查過程中,律師應該認真聽取對被告人的訊問、發問,做好發問准備。公訴人向被告人提出威逼性、誘導性或與本案無關問題的,辯護律師有權提出反對意見。法庭駁回反對意見的,應尊重法庭決定。 4、辯護人對被告人甲發問; 5、被告人甲退庭候審,傳被告人乙到庭進行同樣程序,逐個進行完畢後傳所有被告人到庭。 三、舉證、質證階段 1、公訴人就起訴書指控的犯罪事實向法庭提供 證據 ; 2、被告人談質證意見; 3、辯護人談質證意見;對控訴方的出庭證人,應注意從以下方面進行質證: (一)證人與案件事實的關系; (二)證人與被告人、被害人的關系; (三)證言與其他證據的關系; (四)證言的內容及其來源; (五)證人感知案件事實時的環境、條件和精神狀態; (六)證人的感知力、記憶力和表達力; (七)證人作證是否受到外界的干擾或影響; (八)證人的年齡以及生理上、精神上是否有缺陷; (九)證言前後是否矛盾。 辯護律師應綜合以上方面,對證人證言的可信性及時發表意見並闡明理由,如有異議,應與控訴方展開辯論。 對於 公訴 機關提出證人名單以外的證人出庭出證的,辯護律師有權建議法庭不予採信或要求法庭 延期審理 。 對出庭的鑒定人和鑒定結論,應注意從以下方面質證: (一)鑒定人與案件的關系; (二)鑒定人與被告人、被害人的關系; (三)鑒定人的資格; (四)鑒定人是否受到外界的干擾和影響; (五)鑒定的依據和材料; (六)鑒定的設備和方法; (七)鑒定結論與其他證據的關系; (八)鑒定結論是否有科學依據。 對控訴方出示的物證,應注意從以下方面質證: (一)物證的真偽; (二)物證與本案的聯系; (三)物證與其他證據的聯系; (四)物證要證明的問題; (五)取得物證的程序是否合法。 辯護律師應綜合以上方面,對物證的可信性及時發表意見並闡明理由,如有異議,應與控訴方展開辯論。 公訴方出示證據目錄以外的物證,辯護律師有權建議法庭不予採信或要求法庭延期審理。 對控訴方出示的書證,應注意從以下方面質證: (一)書證的來源及是否為原件; (二)書證的真偽; (三)書證與本案的聯系; (四)書證與其他證據的聯系; (五)書證的內容及所要證明的問題; (六)取得書證的程序是否合法。 辯護律師應綜合以上方面,對書證的可信性及時發表意見並闡明理由,如有異議,應與控訴方展開辯論。 對於控訴方出示的證據目錄以外的書證,辯護律師有權建議法庭不予採信或要求延期審理。 對控訴方宣讀的未出庭證人的書面證言,應注意從以下方面質證: (一)證人不能出庭作證的原因及對本案的影響; (二)證人證言的形式和來源是否合法,內容是否完整、准確; (三)本規范第九十五條規定的相關方面。 辯護律師應綜合以上方面,對未出庭證人證言的可信性及時發表意見並闡明理由,如有異議,應與控訴方展開辯論。必要時,有權建議法庭不予採信或要求法庭延期審理,通知證人出庭出證。 控訴方宣讀證據目錄以外的證人證言,辯護律師有權建議法庭不予採信或要求法庭延期審理,通知證人出庭作證。 對控訴方宣讀的鑒定結論,應注意從以下方面質證: (一)鑒定人不能出庭的原因及對本案的影響; (二)鑒定結論的形式和來源是否合法,內容是否完整、准確; (三)本規范第九十七條規定的其他相關方面。 辯護律師應綜合以上方面,對鑒定結論的可信性及時發表意見並闡明理由,如有異議,應與控訴方展開辯論。必要時,辯護律師有權建議法庭不予採信或者要求法庭延期審理,通知鑒定人出庭接受質證,也可以申請人民法院補充鑒定或者重新鑒定。 控訴方宣讀證據目錄以外的鑒定結論,辯護律師有權建議法庭不予採信或要求法庭延期審理,通知鑒定人出庭接受質證,也可以申請人民法院補充鑒定或者重新鑒定。 對控訴方提供並播放的視聽資料,應從以下方面質證: (一)視聽資料的形成及時間、地點和周圍的環境; (二)視聽資料收集的程序是否合法; (三)播放視聽資料的設備; (四)視聽資料的內容和所要證明的問題; (五)視聽資料是否偽造、變造; (六)與其他證據的聯系。 辯護律師在視聽資料播放後,通過上述各方面的質證如發現該材料不真實,或者其內容不是被告人自願所為等,應提出不予採信的建議和理由,控辯雙方可以就此展開辯論,辯護律師有權要求法庭調查核實。 控訴方提供證據目錄以外的視聽資料,辯護律師有權建議法庭不予採信或要求延期審理。 4、公訴人就量刑方面向法庭提供證據; 5、被告人談質證意見; 6、辯護人談質證意見; 7、審判人員詢問被告人、辯護人是否有證據提供?辯護律師舉證時,應向法庭說明證據的形式、內容、來源以及所要證明的問題,並特別注意以下方面: (一)物證、書證、視聽資料來源的合法性; (二)證人證言、被告人陳述、鑒定結論取得的程序的合法性; (三)證據內容的真實性; (四)證據與案件以及證據之間的聯系。對本方的舉證,控訴方提出異議的,辯護律師應當有針對性地進行辯論,維護本方證據的可信性。 8、審判人員詢問被告人、辯護人是否申請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申請重新鑒定或者勘驗? 四、法庭辯論 1、公訴人發表公訴意見;辯護律師應認真聽取控訴方發表的控訴意見,記錄要點,並做好辯論准備。 2、被告人自行辯護; 3、辯護人發表辯護意見;辯護意見應針對控訴方的指控,從事實是否清楚、證據是否確實充分、適用法律是否准確無誤、訴訟程序是否合法等不同方面進行分析論證,並提出關於案件定罪量刑的意見和理由。 辯護前要定位:無罪辯護還是有罪辯護? 為被告人做無罪辯護,應主要從以下方面進行: (一)控訴方指控的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 (二)控訴方或辯護方提供的證據,能證明屬於下述情況,依據法律應當認定被告人無罪的; 1、被告人行為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 2、被告人行為系合法行為; 3、被告人沒有實施控訴方指控的犯罪行為。 (三)其他依法認定被告人無罪的情況。 第一百一十三條 為被告人做有罪辯護,應著重從案件定性和對被告人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等方面進行。 第一百一十四條 律師的辯護應圍繞與定罪量刑有關的問題進行,抓住要害,重點突出,不在枝節問題上糾纏。 4、二輪辯論; 五、被告人最後陳述; 1、被告人陳述; 2、法庭教育; 3、休庭。 大家能夠看出來,最新刑事訴訟法庭流程其實主要也就是包括以上五個部分的。有些 刑事犯罪 在 犯罪嫌疑人 作出最後的陳述以後法庭就會當庭宣判的,而也有部分的犯罪行為法庭會擇期宣判。主要的流程就是包括 開庭審理 前會做一定的准備工作,當庭工作人員會進行調查,然後包括舉證,質證,雙方答辯等。

刑法超過192條和過了176條有什麼區別

《刑訴法》第一百九十二條是對證人出庭的規定,第一百七十六條是有關於檢察院審查起訴的規定。前者是在審判階段,後者在審查起訴階段;前者由法院決定,後者由檢察院決定等。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二條公訴人、當事人或者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對證人證言有異議,且該證人證言對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響,人民法院認為證人有必要出庭作證的,證人應當出庭作證。人民警察就其執行職務時目擊的犯罪情況作為證人出庭作證,適用前款規定。公訴人、當事人或者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對鑒定意見有異議,人民法院認為鑒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鑒定人應當出庭作證。經人民法院通知,鑒定人拒不出庭作證的,鑒定意見不得作為定案的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人民檢察院認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已經查清,證據確實、充分,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作出起訴決定,按照審判管轄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訴,並將案卷材料、證據移送人民法院。

㈧ 律師迴避的情形都有哪些

根據《律師執業行為規范》第五十一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律師應當告知委託人並主動提出迴避,但委託人同意其代理或者繼續承辦的除外:(一)接受民事訴訟、仲裁案件一方當事人的委託,而同所的其他律師是該案件中對方當事人的近親屬的;(二)擔任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辯護人,而同所的其他律師是該案件被害人的近親屬的;(三)同一律師事務所接受正在代理的訴訟案件或者非訴訟業務當事人的對方當事人所委託的其他法律業務的;(四)律師事務所與委託人存在法律服務關系,在某一訴訟或仲裁案件中該委託人未要求該律師事務所律師擔任其代理人,而該律師事務所律師擔任該委託人對方當事人的代理人的;(五)在委託關系終止後一年內,律師又就同一法律事務接受與原委託人有利害關系的對方當事人的委託的;(六)其他與本條第(一)至第(五)項情況相似,且依據律師執業經驗和行業常識能夠判斷的其他情形。律師和律師事務所發現存在上述情形的,應當告知委託人利益沖突的事實和可能產生的後果,由委託人決定是否建立或維持委託關系。委託人決定建立或維持委託關系的,應當簽署知情同意書,表明當事人已經知悉存在利益沖突的基本事實和可能產生的法律後果,以及當事人明確同意與律師事務所及律師建立或維持委託關系。二、刑訴中哪些人需要迴避?刑事訴訟中的迴避。刑事訴訟中的迴避,是指與案件本身或案件當事人有利害關系或者其他特殊關系的偵查、檢察和審判人員,包括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不得參加本案處理工作的一項訴訟制度。根據《刑事訴訟法》第29條、第31條的規定,下列人員適用迴避: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根據《刑事訴訟法》第28條、第28條規定,在下列情況下,以上人員應當申請迴避:1、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2、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3、擔任過本案證人、鑒定人、辯護人或者訴訟代理人的;4、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此外,《刑事訴訟法》第192條、第206條分別規定:「原審人民法院對於發回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依照第一審程序進行審判。」「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因此,曾經擔任過該案某一審判階段審判工作人員不能再次擔任該案的審判工作,也應當迴避。而且根據有關司法精神,曾經擔任過本案偵查的人員不得再擔任本案的起訴、審判工作,曾經擔任過本案起訴工作的人員不得再擔任本案的審判工作。可能大家都知道對於審判人員來講,在訴訟過程中要適用迴避制度,但其實作為代理人的律師,其實也是有迴避要求的,只不過有關規定中對律師需要迴避的情形要求不同。因此,實踐中要注意區分需要迴避的對象范圍。說的簡單一些,關於律師的迴避,在刑事訴訟中,同一個律師不能同時為兩個被告人擔任辯護人。

㈨ 刑訴法一百六十五條內容是什麼

刑訴法 一百六十五條的內容是什麼 人民檢察院對直接受理的案件中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 逮捕 的,應當在十四日以內作出決定。在特殊情況下,決定逮捕的時間可以延長一日至三日。對不需要逮捕的,應當立即釋放;對需要繼續偵查,並且符合 取保候審 、 監視居住 條件的,依法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刑事訴訟 詳細的 開庭程序 是什麼 一、庭審准備階段 1、查明當事人身份:姓名;曾用名;出生年月;民族;籍貫;文化程度;職業;戶口所在地;家庭住址;是否受到過刑事處分或 行政處罰 ;何時被 羈押 ;何時被取保候審;何時收到檢察院 起訴書 副本; !法庭核對被告人年齡、身份、有無前科劣跡等情況有誤,可能影響案件審理結果的, 律師 應認真記錄,在法庭調查時予以澄清。 2、宣布被告人涉嫌 罪名 ;宣布合議庭組成人員及其他 訴訟 參加人( 公訴人 , 辯護人 )的名單;告知並詢問是否申請迴避; 3、告知當事人和辯護人享有的權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 刑事訴訟法 》第192條的規定,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 代理 人有權申請通知新的 證人 到庭,調取新的物證,申請重新鑒定或勘驗。公訴人、當事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可以申請法庭通知有專門知識的人出庭,就鑒定人作出的鑒定意見提出意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185條、第193條的規定,被告人除享有上述權利外,還有自行辯護的權利和最後陳述的權利。 二、法庭調查階段 1、公訴人宣讀起訴書;審判人員詢問被告人宣讀內容是否與收到的一致; 2、(審判人員令其他被告人退庭候審)審判人員詢問被告人甲:「起訴書中指控事實是否存在?指控罪名是否成立?是否自願認罪?」被告人對起訴指控的犯罪進行陳述; 3、公訴人對被告人甲進行訊問; !在法庭調查過程中,律師應該認真聽取對被告人的訊問、發問,做好發問准備。 !公訴人向被告人提出威逼性、誘導性或與本案無關問題的,辯護律師有權提出反對意見。法庭駁回反對意見的,應尊重法庭決定。 4、辯護人對被告人甲發問; 5、被告人甲退庭候審,傳被告人乙到庭進行同樣程序,逐個進行完畢後傳所有被告人到庭。 三、舉證、質證階段 1、公訴人就起訴書指控的犯罪事實向法庭提供 證據 ; 2、被告人談質證意見; 3、辯護人談質證意見; !對控訴方的出庭證人,應注意從以下方面進行質證: (一)證人與案件事實的關系; (二)證人與被告人、被害人的關系; (三)證言與其他證據的關系; (四)證言的內容及其來源; (五)證人感知案件事實時的環境、條件和精神狀態; (六)證人的感知力、記憶力和表達力; (七)證人作證是否受到外界的干擾或影響; (八)證人的年齡以及生理上、精神上是否有缺陷; (九)證言前後是否矛盾。 根據以上內容可以看出刑事訴訟法的第一百六十五條,表明被實行拘留中的人,進行逮捕的時候,是有一定時間期限的,如果有特殊情況,可以進行到法院申請延長時間,但是如果超過規定時間, 犯罪嫌疑人 無罪,並不釋放是違法行為。

熱點內容
非訴律師的職業規劃 發布:2024-11-20 19:23:55 瀏覽:326
塔吊坍塌法律責任 發布:2024-11-20 19:17:01 瀏覽:673
崑山人民法院執行法官 發布:2024-11-20 18:44:06 瀏覽:649
女法官電視劇 發布:2024-11-20 18:43:58 瀏覽:865
侵權法的社會功能 發布:2024-11-20 18:30:50 瀏覽:786
中國司法部官網查詢 發布:2024-11-20 18:25:33 瀏覽:819
司法部熊選國仕途 發布:2024-11-20 18:22:38 瀏覽:36
合同法146條 發布:2024-11-20 18:03:36 瀏覽:909
知名企業法律顧問哪家好 發布:2024-11-20 17:51:29 瀏覽:374
林奕含法院 發布:2024-11-20 17:42:14 瀏覽: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