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234條全文

民事訴訟法234條全文

發布時間: 2022-10-19 17:31:30

① 民事訴訟法第234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是什麼內容

② 民事訴訟法第234條第二項

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三十四條人民法院製作的調解書的執行,適用本編的規定。

③ 民事訴訟中中止執行的情形包括哪些

一、民事訴訟中中止執行的情形包括哪些?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中止執行: (一)申請人表示可以延期執行的; (二)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確有理由的異議的; ( 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 繼承人 繼承權 利或者承擔義務的; (四)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五)人民法院認為應當中止執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的情形消失後,恢復執行。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 第102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一款第五項的規定裁定中止執行: (1)人民法院已受理以被執行人為 債務人 的破產申請的; (2)被執行人確無財產可供執行的; (3)執行的標的物是其他法院或仲裁機構正在審理的案件爭議標的物,需要等待該案件審理完畢確定權屬的; (4)一方當事人申請執行仲裁裁決,另一方當事人申請撤銷仲裁裁決的; (5)仲裁裁決的被申請執行人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七條第二款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出不予執行請求,並提供適當擔保的。 第103條: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審或再審的案件,執行機構根據上級法院或本院作出的中止執行裁定書中止執行。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第315條:人民 法院強制執行 涉外仲裁機構的仲裁裁決時,如被執行人申辯有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之一的,在其提供了財產擔保後,可以中止執行。人民法院應當對被執行人的申辯進行審查,並根據審查結果裁定不予執行或駁回申辯。 二、中止執行的程序 1、中止執行的原因一旦發生,人民法院即應依職權作出中止執行的裁定。 當事人發現中止執行的原因存在時,應積極地將中止的原因告知法院或向法院提出中止執行的申請。 2、中止執行的裁定,一旦送達當事人即發生法律效力。 中止執行的裁定書應當寫明執行的理由和法律依據,執行人員簽名或蓋章,並加蓋人民法院公章。 執行中止是暫時性的,引起執行中止的原因一消失,即應恢復執行程序。 可見在民事訴訟法第234條當中提到,中止執行的情形主要是包括五種的。比如說,其中有一方被執行的當事人突然死亡了,等確認了承擔義務人以後才能重新恢復執行,又或者執行的標的物本身就有意義的等其他特殊狀況。

④ 民事訴訟法234條規定是那一年的

該條是1991年修訂的。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四條 人民法院製作的調解書的執行,適用本編的規定。

⑤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34條第五項

該條只有一款,沒有別的內容。‍
第二百三十四條 人民法院製作的調解書的執行,適用本編的規定。

⑥ 法律相關

因為被執行人被判刑,所以在服刑期間沒有經濟來源,並且除拆遷房屋外也無其他財產,所以執行案件無法執行。在被執行人刑滿釋放或房屋拆遷補償款發給被執行人後,可以向人民法院重新申請強制執行。

補充回答:
只要能證明這筆拆遷款的所有權屬為被執行人就可以,但你沒有權利直接扣留,應向法院申請恢復執行,由法院作出裁定。

⑦ 民事訴訟法234條規定

法律分析:中止執行是指執行程序開始後,因出現不能繼續執行的特殊情況而暫時停止對生效法律文書的執行。根據我國現有的立法司法解釋的規定以及執行實踐中的做法,中止執行可以分為立法規定的適用情形、司法解釋規定的適用情形以及實踐做法的適用情形三類不同的情況。

宣判前,原告申請撤訴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裁定不準許撤訴的,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其次,撤訴是指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後,宣告判決之前,原告要求撤回其起訴的行為。申請撤訴,即原告在法院立案受理後,進行宣判前,以書面或口頭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撤回其起訴的要求。也就是說,如果當事人想撤訴,必須是在判決之前向法院提出,如果已經判決,是無法提出撤訴的。同時,如果當事人在判決前提出撤訴,法院是否會批准其撤訴請求,無法估計。需要法院根據案情的發展做出裁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三十四條 執行過程中,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對該標的的執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案外人、當事人對裁定不服,認為原判決、裁定錯誤的,依照審判監督程序辦理;與原判決、裁定無關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⑧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三條釋義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三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內人民法院有權扣留、提取容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收入。但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費用。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時,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被執行人所在單位、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務的單位必須辦理。

本法條釋義:既賦予了人民法院的執行權力——「人民法院有權扣留、提取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收入。」;又保障了被執行人的基本生活保障權利——「但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費用。」;還明確了執行中的辦案程序以及相應機關應予以配合的法定義務——「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時,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被執行人所在單位、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務的單位必須辦理。」

⑨ 民事訴訟法234條規定是什麼

【法律分析】:中止執行是指執行程序開始後,因出現不能繼續執行的特殊情況而暫時停止對生效法律文書的執行。根據我國現有的立法、司法解釋的規定以及執行實踐中的做法,中止執行可以分為立法規定的適用情形、司法解釋規定的適用情形以及實踐做法的適用情形三類不同的情況。
宣判前,原告申請撤訴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裁定不準許撤訴的,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其次,撤訴是指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後,宣告判決之前,原告要求撤回其起訴的行為。申請撤訴,即原告在法院立案受理後,進行宣判前,以書面或口頭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撤回其起訴的要求。也就是說,如果當事人想撤訴,必須是在判決之前向法院提出,如果已經判決,是無法提出撤訴的。同時,如果當事人在判決前提出撤訴,法院是否會批准其撤訴請求,無法估計。需要法院根據案情的發展做出裁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三十四條 執行過程中,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對該標的的執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案外人、當事人對裁定不服,認為原判決、裁定錯誤的,依照審判監督程序辦理;與原判決、裁定無關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熱點內容
司法局民生 發布:2025-01-17 03:08:59 瀏覽:589
法院怎麼轉賬 發布:2025-01-17 03:06:54 瀏覽:340
從經濟法角度看校園貸 發布:2025-01-17 03:04:44 瀏覽:679
沈陽城市供熱條例 發布:2025-01-17 02:42:54 瀏覽:673
合同法教材下載 發布:2025-01-17 02:35:05 瀏覽:644
民事訴訟法一審程序 發布:2025-01-17 02:34:19 瀏覽:211
水利轉門法律知識考試 發布:2025-01-17 02:32:08 瀏覽:532
追究稅收法律責任的主體 發布:2025-01-17 02:23:13 瀏覽:499
服務員工上班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7 01:36:38 瀏覽:73
違規處置醫療垃圾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7 01:30:48 瀏覽: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