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相關書籍讀後感
Ⅰ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體會與感受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感受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是大學生的必修課程,他體現著社會主義大學的本質特徵,在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該課程具有鮮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又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知識性。它以馬思主義為指導,以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法制觀教育為主要內容,把社會主義榮辱觀貫穿與教學的全過程。通過理論學習和實踐體驗,幫助大學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揚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增強學法、守法、用法的自覺性,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法律素質。具體的說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第一、適應轉變,認清使命。在這部分內容中我們對大學精神,大學使命,大學為青年學生成材提供的條件等的描述,揭示了大學的內涵及其棘手大學教育的本質意義。一期引導大學生珍惜生活,把握機遇,盡快找准成材的立足點,確立新的目標,,迅速實現從中學到大學的過度。同時,引導當代大學生認識21世紀的世界和中國。明確大學生承擔的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國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應該提高自身素質,不辜負黨和國家人民的重託。第二、樹立崇高的理想,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這一部分旨在引導當代大學生追求遠大的理想,堅定崇高信念,從而在實現社會主義理想而奮斗的過程中實現理想。在另一方面指出了 樹立正確人生觀的重要性,幫助大學生理解和創造人生價值。第三、追求高尚人格,不斷完善自身。該部分較為詳細的幾介紹了大學生加強自我修養的方法與途徑,為當代大學生追求高尚人格、不斷攀登人生境界提供了階梯,實現了提高思想道德修養的目的。第四、增強法律意識,加強社會主義法律修養。該部分主要講述了我國憲法規定的基本制度,重要的實體法律制度和程序法律制度。從而使我們法律素質有很大的提高,更加深刻地領會社會主義法律精神。除此之外,任課教師還布置參觀烈士陵園寫觀後感和讀一本書籍寫讀後感的課余活動,使課堂上有理論知道,課後有實踐運用的課堂體系得以進一步發展。這樣使得本課程失去了原有,的枯燥,乏味,取而代之的是生動和富有吸引力。相應的基礎理論知識也應用的更加熟練。通過對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課一學期的學習,我已樹立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理,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共同理想和堅定信念。同時明確愛國主義包括情感、思想、和行為三個基本方面,其中,情感是基礎,思想是靈魂,行為是體現。愛國主義不僅代表了自己對祖國的深厚情感,更體現為現實的義務和責任。通過系統學習也更加深入的理解了《行政法》、《民法》、《經濟法》、《刑法》等法律法規,增強了法制觀念,從而促進了自身的發展。然而自身的發展還離不開正確的人生道路。還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大學階段是人生發展的重要時期,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正是該課程給我們打下了扎實的思想基礎和法律基礎,提高了我們的個人修養。最後感謝老師在授課過程中所付出的辛勤勞動。
Ⅱ 我急需一篇《公共行政學》讀後感,跪求啊
《公共行政學》讀後感:
行政管理學又稱行政學,也稱公共行政學或公共管理學。「科技與管理是車之兩輪,鳥之兩翼」。行政管理在各種管理中起領導、主管作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也需要各方面的有效管理,其中行政管理是否科學、有效,直接影響著國家、社會的發展。
研究對象
行政管理學與其他學科相區別正在於它特殊的研究對象--行政。行政管理學研究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官員依法管理國家事務、社會事務和機關內部事務的客觀規律。具體來說,行政管理學研究的主體對象是行政機關,在我國即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行政管理學研究的客體對象是國家事務、社會事務和行政機關的內部事務;行政管理學的根本目的在於探討行政管理的客觀規律,實現行政管理的科學化。
我國行政管理學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研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行政管理的規律性和方法。該學科密切關注理論發展和我國行政發展的實踐,堅持以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根據我國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變化的情況,分析研究我國行政管理,特別是中國行政改革所面臨的一些重要理論問題。注意學習和借鑒國外行政理論和實踐經驗,但不套用西方的理論模式和價值觀念,努力反映行政學的發展,廣泛吸收最新研究成果,建構中國行政管理學的理論體系。
研究內容
行政管理學是一門交叉科學,研究內容十分豐富。其研究的基本范疇和原理隨著行政管理實踐的深入而被人們揭示。因此,行政管理學的研究內容是發展變化的,不同學派,不同教科書,有不同的或大同小異的體系。
但一般來說,行政管理學研究的內容大體包括:
1、行政管理的一般理論。主要研究和了解:行政管理學是一門綜合性、應用性的科學,行政環境和行政職能是行政活動的依據和基礎。
2、行政管理的主體。主要研究和了解:行政組織和機構,行政領導以及執行公務的工作人員。
3、行政管理的過程。主要研究和了解:行政管理是一個由多個環節和有機部門組成並有效運作的過程。它們主要有行政決策、行政執行、行政協調、行政信息、行政監督。
4、行政管理的保障。主要研究和了解:行政管理過程要能夠順利運行達到預期效果,必須依據一系列的保障手段。主要有:財務行政、行政法治、行政方法、行政道德。
5、行政管理的目的。主要研究和了解:提高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的出發點和歸宿,而行政改革是提高行政效率的必由之路。
研究方法
行政管理學研究最基本的方法是理論聯系實際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此外,還有哲學研究方法、跨學科的研究方法、實證研究方法、比較研究方法等。 編輯本段主要特徵政治性和社會性的統一 行政管理學是研究國家行政管理現象及其規律的學科,具有鮮明的政治性。同時又揭示行政組織管理社會行政管理學公共事務的規律,所以具有社會性。它一方面為統治階級服務,另一方面它所揭示的管理規律又為不同階級、不同政治傾向的管理者所接受和共享。
理論性與應用性的統一 行政管理學的原則、原理有很強的理論性,同時又系統總結了國家行政管理的科學方法,有很強的實用性。
綜合性和獨立性的統一 行政管理學是一門綜合性、交叉性的學科,它廣泛運用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管理學、心理學、統計學、法學、財政學、系統學、信息學等學科的基本原理;但又具有獨立的研究對象、內容,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規范性和變異性的統一 行政管理學揭示國家行政管理規律,諸多管理原則、程序、機制、方法、手段帶有規范性。但是,決定行政管理科學化的因素是多元的,行政環境、行政主體和客體的變化是必然的,因此,行政管理學必須不斷適應這些變化,不斷豐富和發展。
主要方法
1、行政管理的內容、特點和作用 行政方法即行政管理方法,是指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為實現行政目標,從公共組織內外部環境和管理對 象的實際情況出發,在一定的管理思想和原則指導下所採取的各種措施、手段、辦法、技巧的總和。
行政方法的內容包括三個方面:
(1)基本手段。主要有行政指令手段、法律手段、經濟手段、思想工作手段。
(2)行政程序。它不只是一種辦事的手續,也是一種規范行政行為的法律程序。
(3)技術方法。 行政方法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公共組織的效率問題。它主要表現在:簡化辦事的手續,減少辦事時間;減少行政成本;各個步驟或環節採取科學化的管理技術方法;採取任何一種新的方法都要以人為本。
行政方法的特點:科學性、技術性、系統性、創新性、民主性。
行政方法的作用:
(1)科學的行政方法是參與國際競爭的必要保證。
(2)科學的行政方法是政府高效率、高質量、低成本開展行政工作的關鍵。
(3)科學的行政方法是貫徹執行黨和國家各項方針、政策的重要保證。
(4)科學的行政方法是建設高效廉潔政府,為社會提供優質服務的需要。
(5)科學的行政方法可以促進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可以加強政府的合法性。
Ⅲ 看了關於法律的書我有什麼感想500字
學法律原來如此有趣!
——《最活潑有趣的法律書:馬米奇遇記》、《最活潑有趣的法律書:馬米歷險記》讀後感
東莞市袁崇煥中學 田睿蘊
以前,我總是以為法律這門學問有點枯燥,有點高深,有點遙遠,在我閱讀了最活潑有趣的法律書:《馬米奇遇記》、《馬米歷險記》這套叢書後,我的想法完全改變了。
《馬米奇遇記》和《馬米歷險記》是中國法制出版社為青少年量身定製的普法童話,被稱作「最活潑有趣的法律書」,目前有《馬米奇遇記》和《馬米歷險記》兩部作品,分別以「權利保護——理直氣壯做孩子」和「預防犯罪——法律護航,快樂成長」為主題,用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講解法律知識。
故事的主要情節是小學生馬米因為他的善良和勇敢,一次偶然的機會被賦予了神奇的魔法,成為一個守護正義的百變小超人,並且和來自克里斯星球的拇指超人成為了好朋友。由此,他們一起經歷了好多好多不可思議的事。比如有一次,主人公馬米考試沒考好,不敢讓爸爸來開家長會,他就變成爸爸的樣子參加家長會,並以爸爸的身份在家長會上吐露了希望減輕學生們課業負擔的心聲,精通法律的拇指超人由於身體只有拇指那麼大,就藏在馬米的頭發里,他告訴老師和家長們:法律規定,學校應當和家長互相配合,保證小學生們的睡眠、娛樂時間,不得加重學業負擔。後來老師和家長們採納了「馬米爸爸」的意見。令人意外的是,學業負擔減輕後,學生們得到了充足的休息和放鬆,學習成績非但沒有下降,反倒提高了一大截呢!
通過這些妙趣橫生的小故事,不知不覺地,我學到了很多有用的法律知識,比如這則故事提到的休息娛樂權,還有隱私權、著作權等等。
《馬米奇遇記》和《馬米歷險記》這套書讓我感受到學習法律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法律其實並不遙遠,也並不陌生,他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像忠誠的衛士一樣,無時不刻地守護著我們!
Ⅳ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釋義的讀後感
學習民法的心得體會
一、對民法的一些認識。
法律是社會的調節器。任何部門法皆以一定的社會關系之調整為使命,民法也不例外。民法區別於其他部門法的原因,在於它有自己特殊的調整對象和調整方法。
民法的調整對象是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人身關系就是人格和身份發生的社會關系和法律關系。財產關系就是大陸法系的「物權」就是以財產為媒介的社會關系和法律關系。民法的調整方法分為事前調整和事後調整。民法調整在於恢復正常的民事關系。民法的性質。首先民法為權利法,其次,民法為私法,是市民社會的法,是私人社會的憲法。民法的基本原則:當事人在民事活動中地位平等,意思自治的原則,誠實信用的原則,權利不得濫用原則。
民事活動是日常的社會生活,民事社會活動在民法的范圍內活動。而民事活動超出了它的范圍才與行政法和刑法發生關系。民事活動是最基本的市民社會的活動,可以說民法具有領先性。
民法是私人社會的法,是民間社會的法非權力社會的法,是完全平等的法,是調整民事社會的法。它保護的是私權。因此我認為民法是民眾之法,具有極強的實踐性,植根於民眾的社會生活,來源於民眾的社會實踐,與民眾自身利益息息相關。在諸法之中,與民眾利益關系最緊密者,莫過於民法。
二、學習民法的心得。
學習民法不能只看法條,即使是把《民法通則》及《司法解釋》都背下來也是無濟於事的,民法重要的是在對法條記憶的基礎上對實際問題的解決,即要聯系實際案例,進行分析才能真正的理解。
學民法,要多做練習,對實際上的案例進行分析,通過這種途徑去理解法條,也就是說在對法條有充足的理解基礎上,再去記憶。
三、民法的展望
展望民法有兩個角度,一是從法本身來看法,二是從法外來看法。進入21世紀的中國民法會怎樣發展?能否如前面所講,把市民社會放到核心的地位,把權利本位、私法自治突出來,深入人心,這關繫到中國法治化的整個進程,也關繫到經濟民主化、政治民主化的進程。
從法本身的角度來展望中國民法。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成果,對中國的經濟、政治以至倫理確實有巨大的貢獻,而且更多的是開啟了一種民智,提出了一種新的治國理念,即不要貧困落後的社會主義,要讓人民過上富足的生活,過上自由的有尊嚴的生活。雖然這種自由狀態現在還受到許多約束,但與改革以前相比已是極大的進步。改革開放以後,從民法的制度到理念,我們更多地是從大陸法,包括從歐洲、日本的民法典以及中華民國的民法中借鑒對我們民族發展、政治經濟改革有益的東西,結合國情,形成如今中國民法的基本狀況。並有了婚姻法、繼承法、收養法、合同法、商標法、專利法、著作權法、公司法、票據法等諸多民商事立法,再加上05年頒布實施的物權法,當今中國的民法的立法體系不斷的趨於健全。
但是可能我們中國還是需要一般民法典。法典化對於民主國家有著積極的意義。人治的基本原則是「臨事制刑」,即事情出現了才制定法律。而法治必須把規則預先公開。規則一旦制定,就不光約束老百姓,同樣也約束立法者和執法者,一個國家沒有什麼東西比「法」更大。法典就有這樣的功能:把所有的規則事先制定出來,公之於眾,以此引導人們的行為,保護人們的權益。法典的意義並不僅在於有文字規范,更重要的是要人們知道有什麼制度,知道自己有哪些權利。而它更深遠的意義在於成為一種文化,成為人們的一種習慣和自由,即依法辦事,依法治國。
民法典不是單行法,也不是一般的法,是改革三十多年來法文化的結晶,需要充分的醞釀和准備。一方面是要加快民法典的立法進程,另一方面要對民法典的制定持十分審慎的態度,因為這畢竟是我國法治化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完全有理由相信,稍微長一點的時間,中國也能搞出一部比較好的民法典。
Ⅳ 給我提供一片行政法讀後感
讀《中國行政法的創制與面臨的問題》後有感
行政法的創制的主體是立法者,而不是行政者。行政法的創制卻又是行政法范圍內的命題,這真是一對悖論。
行政行為法是規范行政主體行政行為的法,還是規范相對人行為的法?規范相對人行為的法是不是行政法?行政組織法可以由行政主體自己制定嗎?如《公務員暫行條例》——如何體現管理管理者?《行政訴訟法》從屬於行政法嗎?那麼,本人期待的未來的《司法法》體系將如何構建呢?訴訟法的本質是規范司法主體的司法行為,還是規范行政主體的行政行為?
立法監督形同虛設。司法監督走走過場。根源:行政權一權獨大。
行政權的特徵:不需民主(立法需民主),可以主動(司法必被動)。換言之——行政權可以——主動不民主!!!普天之下,如何讓人不愛「她」。為什麼獨大呢?唯追求者甚眾,其中還不乏精英豪傑。在中國,原本就是先有行政權(也可以說是諸權合一),而後,直至近晚才出現立法權和司法權。而且,此二權皆脫胎於行政權。因之,必受制於行政權,必仰賴於行政權,必膽寒於行政權,必依從於行政權。特別是當此二權羽翼尚未豐滿之時,註定唯行政之命是聽。這就是鐵的事實。就象江河是流淌的一樣,上述流變的事實已經逝去,未來的事實也一定流變。這就是鋼的規律。有分歧的只是對流向的理解和把握。世界潮流,浩浩盪盪,順之則昌,逆之則亡。這則是金科玉律。
行政系統的內部監督無異於「左手打右手」。自己監督自己,這是連話語者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大義滅親是例外,手足情深是規律。
行政復議作為一種成體系化的制度,其存在的合理性應當追問。在諸多方面與行政訴訟制度雷同,因而具有替代效應。差異性是事物存在的根本理由。的確,復議比之於訴訟在合理性審查、受案范圍、附帶審查抽象行政行為、簡便程度、不收費用等方面有可取之處。但在整體上,是訴訟的翻版。兩種驚人相同的制度居然「前仆後繼」、「薪火相傳」,不排斥,卻鏈接。實在是一種驚人的浪費。復議不在於實質有別於訴訟,而僅僅是審查者的身份的差異。復議的弊端更是致命:屬自我監督,有悖公正;不開庭審理,無法公開。是想節省資源,還是多此一舉?是想維護尊嚴,還是威信掃地?實際效果是:費力並未討好。也許訴訟法完善之時,就是復議法正寢之日。
現有的行政訴訟制度沒有能夠恰當的處理審查相對人行為的合法性與審查行政主體行為的合法性二者之間的關系。名義上是審查行政主體行為的合法性,但實質上卻將二者混為一談、糾纏不清。其根本原因就在於,我國的整個行政法體系沒有清晰的區分相對人違法與行政主體違法二者的界限。
恰當的制度可以這樣設計:區分行政管理之訴與行政侵權之訴。一、行政管理之訴是指,行政主體依法享有行政管理權,應主動管理行政違法行為(即相對人違法行為),有權先行處置,如相對人信服,則糾紛歸於平靜。如相對人不服,則可由行政主體將其公訴至法院,由法院最終裁決相對人的行為是否違法。而行政主體的管理行為,不是行政管理之訴審查的對象。在訴訟中,行政主體負舉證責任,證明相對人的行為違法。二、行政侵權之訴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時,違法行政(含不作為),侵犯相對人的合法權益,相對人將其訴至法院,由法院裁決行政主體的行為是否違法。此時的相對人也可能另有違法行為,但不是本訴的審查對象。在訴訟中,相對人負舉證責任,證明行政主體的行為違法。
如此劃分絕非多此一舉,梳理了法律關系,明確了控辯雙方的地位,確立了訴訟規則,將兩類截然不同的訴訟從混雜到分離,是行政法體系構建質的飛躍。
由於行政管理之訴的被告不是行政主體,而恆定是相對人,因此這種訴訟不存在「民畏官,而不敢告官。」這一根本制約現有「民告官」訴訟制度得以充分發揮作用的因素。在原有的行政管理體制中,行政主體「三位一體」——一身兼三職:「立法者」(規則的制定者)、執法者(規則的實施者)、「司法者」(糾紛的決斷者)——儼然就是全能的「上帝」。試問,站在「無所不能」的行政主體的對立面,有誰能夠不粉身碎骨?行政管理之訴至少讓解決糾紛的職能與行政主體相分離。只要相對人不服,就可以「坐享其成」的當上「免費」(敗訴者,應付費。)被告。此種設計絕非異想天開、空穴來風,而是將現有的行政主體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制度進行合理化改造之後的制度升華。同樣面對相對人不履行具體行政行為為其設定的義務,均要過法院這一關,與其「暗審」,不如「明審」。正如兩人賽馬,比誰慢。要不突破固有思維模式,無法比。只有善於求異思維,才能敢於換乘坐騎,快馬加鞭、爭先恐後。原有的訴訟模式無論如何完善,均無法解決相對人「不敢告」、「不願告」、「不能告」的體制性弊端!!!近幾年,每年的民事訴訟案件均已達數百萬件,而行政訴訟案件卻徘徊在十萬件上下。真應該統計一下,每年的具體行政行為的數量,以及理論上的「出錯概率」(當然,只具參考價值。)。我想,就算是萬分之一,也應該遠遠超過十萬。只需因勢利導,便使得解決在行政管理領域中出現的糾紛——「天塹變通途」。
行政管理之訴的另一個思維來源就是刑事公訴。至於刑事公訴權屬於行政權還是司法權,由於答案太過明顯——當然屬行政權,因而不再展開。在此,有必要談一下行政違法(即相對人違法)與犯罪的關系。很簡單,「五十步笑百步」——同質不同量。兩種行為均是對社會有危害的違法行為,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對它們的防範與制裁也自當機理相通。於是行政公訴應運而生。只是出於投入——產出的效益考慮,才設置行政主體的先行處置權(准司法權)。從中過濾大量輕微、明顯的行政違法行為。只有重大且有爭議的行政違法行為才會啟動行政公訴。理性相對人自然也不會虛擲敗訴費用,甚至還有寶貴的時間。
國家在國家范圍內,無疑是第一強勢主體,超越於任何其他個體主體和群體主體。在享有更多權力的同時,理應盡到更多的義務。其中就包括賠償義務。其賠償范圍及額度,理應最寬廣、最充實,而不是相反。按支付能力計,在個案中,強勢民事主體的賠償數額尚可達天文數字,國家只會有過之而無不及。當然,要合乎國情。而且是在一國之內進行比較。關鍵不在於能不能,而在於願不願。
當然,賠償之訴與侵權之訴是一個硬幣的兩面,而與管理之訴則毫不相關。這也正面解決了以往行政訴訟與行政賠償訴訟之間不尷不尬的關系的難題。
國家賠償與民事賠償在性質上並無二致。除了主體不同之外,余皆相同,自然也包括歸責原則。這是公理,但不是現實,好在我們找到了前進的方向。
關於公務員的責任追究問題,不是空白卻勝過空白。在這個世界上,只有活生生的自然人才是唯一的、真正的責任歸屬主體。否則,一定是責任虛置。雖然國家責任與個人責任不可同日而語,但二者之間的因果關聯卻客觀存在。因為沒有哪一個國家行為不是由自然人來決斷、來實施的。除了作為整體的最高立法機關(因為他們就是全體國民的化身,自己說自己錯了只有象徵意義,而無實際意義。)的公職行為外,任何其他公權機關的違法行為,其行為的自然人均難辭其咎。然而現實卻是,只要不觸犯刑律(即使觸犯刑律,也因職位高低,罪減若干不等。),皆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行政」(非行政法之行政)責任形同虛設。原本,公職人員違法(不論故意還是過失)理應「罪加一等」,卻由於沒有完善、有效的追究機制,反而使某些人有恃無恐,變本加厲。系統內的自我約束何堪眾望。至善之道應是確立外部懲戒制度,即在侵權之訴中,只要行政機關敗訴,就自動啟動監察執法程序,將個人責任落到實處。
行政主體職權法定也不盡然。例如,現行《憲法》授予行政機關「立法權」——沒有人能否定行政立法的本質是立法,而不是行政。除非不承認立法與行政的差異。我以為,公法領域至少有如下三條公理(當然,如果不被世人所認可的話,我將試圖通過證明使其成為定理。):一、權力分立,界限清晰。二、權力專屬,不可讓渡。三、權力有限,越權無效。顯然,《憲法》也應該服從這些至高無上的原則。立法機關將專屬自己的立法權授予行政機關似有不妥,其效力值得疑問。立法的本質是制定規則,而且是一體遵行的規則。因此,只有民意代表才是唯一適格的制定者。此種與主體的身份特質密不可分的專屬性決然排斥轉讓。自然,包括民意代表自身也不享有此種權利,他或他們不可以也不應該把國民的重託「轉贈他人」。此等職權法定值得商榷。
依法行政的前提是行政主體法定。時至今日,其立法之路仍漫漫且修遠。究其原因,是行政權的性質與邊界無從確定。我們先人沿襲了千餘載的、卓有成效的吏、戶、禮、兵、刑、工的行政權力格局在新時代遇到了新挑戰。在不能准確把握時代脈搏的情況下難免搖移不定。常識告訴人們,法律規范越少、越晚的往往是權力越大的部門。因為沒有誰天生願意受到約束,當然包括我本人在內。
我的觀點非常鮮明,所謂的抽象行政行為當然不是行政行為,而是立法性質的行為。其存在又缺乏法理基礎(前已論及),實屬怪胎。我建議的時間表是:在未來五年內,取消鄉級(抽象行政行為,下同);在未來十年內,取消縣級;在未來十五年內,取消市級;在未來二十年內,取消省級;在未來二十五年內,最終取消國務院級。其他規范性文件在未來十五年內徹底從地球上消失。地方規章在未來二十年內,轉制為地方法規;部門規章轉制為行政法規。行政法規在未來二十五年內全部轉制為法律。到那時,中國不再有「紅頭文件」,有且只有法律和地方法規。當然,我希望在未來五十年內,所有的地方法規也將全部轉制為法律或特別法律(只對特定地區或特定人群適用)。再大膽,再樂觀一點,在未來一百年內,各主要發達國家國內法將全部轉制為統一的世界法。試看未來的環球,必是法律大同的天下。
上述設想的實現還有賴於立法機關自身性質和地位的回歸和實現。最突出的、需要迫切解決的就是代表專職、機構常設問題。目前我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均是定期臨時召集會議制,只有各級人大常委會才是常設機構。其人員雖為專職,但人數極為有限。形成了一元雙層體制,大會與常委會的權力界限極為模糊。給人的印象是,常委會往往起著比大會更為重要的作用,從而使大會的權力虛置。代議機關在民主社會無疑居於至關重要的核心地位,而且須臾不可或缺。僅僅常委會常設,遠遠不能適應其工作的難度與強度。我們的立法任務絕不是因為太少而需要精簡機構,恰恰相反,立法機構遠遠沒有起到其應該起到的作用。人大的各項職權遠未落實到位,人大至高無上的權威地位遠未在國民心目中樹立。所有這些的實現,均有賴於改革現有的一元雙層體制,將人大自身常設,而且讓每一位人民代表心無旁騖、專心致志地為人民服務。而不是由各級各類機關領導來兼任。至於具體人數,會議的頻度,則屬細節問題,無須贅述。
《行政處罰法》最大的缺陷就在於,處罰目的與邊界的迷失。有受害人的刑事責任與所有民事責任的目的在於——復仇與補償,使受害人的心靈得到慰籍。那麼,無受害人的刑事責任與所有行政責任(相對人違法所應承擔的責任)的目的呢?懲罰的結果得不到受害人心靈慰籍的效果。為過錯付出代價嗎?那就要首先分析論證過錯所侵犯客體本身的正當性與合理性。此種客體顯然不是恆定的、當然的。正如行政許可的范圍一樣,應做最窄的界定,且具有流變性。但願,世人不會認為我們是一個濫罰的國家。
法治,法治,還需良法之治。良法又有高低之分:低者符合民意是也;高者符合天理是也。看來,立法的理論與實踐還是我們的軟肋。只談行政,以及以行政機關為主體的立法,實乃隔靴搔癢。
行政強制更是一團亂麻。所謂行政強制只能是行政主體實施之強制行為。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根本與本題無涉。如果法院居然也能成為行政強制的主體,那簡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是一種簡易司法審查程序,早已超越行政行為的范疇。即時強制與強制措施也不是並列關系,而是目的與手段。自行強制則應根本杜絕。勞教無疑是行政處罰的變種,自然應——依法予以取締。
行政程序是行政行為存在的方式。它所能規范和約束的只是行政行為的表,而非里。它可以解決最表象化的問題,行政權的根本是由授予行政權的立法來決定的。
如何監督行政機關?最簡單的道理也是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至少要有一種不遜於行政機關的力量的存在。
----------------------------
Ⅵ 老師讓讀一本書關於法律的書,並寫讀後感,不少於1000字(越等就可以)
腦中的革命——《法律與革命》讀後感[「外國法制史」讀書報告選登(之六)]
時間:2006年11月29日 作者:葉昊然(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學生) 來源:學術批評網
哈羅德??伯爾曼的《法律與革命——西方法律傳統的形成》是一部當之無愧的巨著,不單是指其書本厚度而言,更是指其思想之深度與探究之廣度,實在是大大拓展了我們學習和研究西方法律傳統的視野。對於這樣的著作,我自知沒有能力進行評價。這里是對其書第一部「教皇革命與教會法」的讀後感。
一、無無源之水
一切事物都有其原因,無因即無果,這是正理。但我們於學習時卻經常犯一步到位的錯誤,不考慮事物的原因就全盤接受一些概念。比如已經成為老生常談的「封建」概念,稍微一動腦筋,誰都能明白「分封建制」是這個詞的內涵,而再稍微一思考,就懂得我們中華的歷史上自秦以降就再無大規模的封建制度。但出於教育的緣故,我們還是習慣於不假思索地接受一些明顯錯誤的觀念。在伯爾曼的書中,一切概念皆有其源頭,很難從邏輯的角度對他的立論產生質疑。這就是用「科學的方法」所進行的歷史研究。作者從西方法律傳統的背景——民俗法開始,分別論述西方法律傳統的三個起源——教皇革命、大學和神學,繼而詳細介紹第一個西方近代法律體系——教會法,再分析教會法律體系的結構要素,環環緊扣,結構緊湊,沒有任何地方給人以突兀的感覺。
「只有上帝才能看透一個人的思想、內心和靈魂,而人間法官只能知道外部表現出來的行為,『教會對隱秘的事物不予裁決』逐漸為人們所普遍接受……即僅僅是犯罪准備(即使到了裝配犯罪工具的地步)尚不能受到懲罰……」 學習刑法時大家都明白犯罪預備不構成犯罪,且不進行懲罰。但到底為什麼呢?歸根結底到其神學的淵源,即便是無信仰的中國人,也能夠理解了。雖然這並非伯爾曼的發現,我卻用它來證明本書極強的緊湊感……即其中每一事件必有其原因,這實在需要進行耐心的考證和擁有嚴謹的態度。從以前的閱讀中,總是想當然地假定西方法律傳統乃是啟蒙運動時期,從諸位偉大的頭腦中自然躥出來的。而在讀本書中,時時汗顏,從前對中古時期的不屑和太過想當然的進行聯系,已經使自己的無知蔓延。不過幸好,及時讀了本書,避免了更加可怕的自大產生。
二、精神之法
法律並非一種單純的條文體系,或者什麼反映統治階級意志的工具,它應該是活的,物質與精神所並存的系統。從教會法乃是第一個西方近代法律體系便可看出,法律的精神涵義其實比想像得深刻。在審判之時,為何要以賦予罪犯以特定的尊嚴和權利,而不是單純地法官高高在上對其進行審判為原則?按理來說,罪犯即是有罪之人,似乎犯不著給他尊嚴之類。從普遍的認識角度講,是說不出道理的。那麼,其來源還是神學還是精神層面的東西:「盡管犯罪與罪孽之間的聯系造成了罪犯方面對於上帝的無限責任,然而包括守法者在內的所有社會成員共同具有的罪的屬性卻起到了降低自以為是的義憤作為刑法組成部分重要性的作用。 」這個原則對於有宗教背景的人而言,自然是非常淺顯,但由此又引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對於不信教的人來說,這個原則的意義何在?西方法律的許多原則建立在神學背景之下,至少是在信仰的背景下。對於只把法律當作實現自己利益、保護自己權利的工具的國人來說,並不存在對法律精神上的信仰和傳統,那麼如何從本民族的精神出發,尋找一條結合的道路,而不產生排斥,真是非常復雜的一個問題。
三、偏見的惡性
偏見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傷害,在歷史上屢見不鮮。其反映在學習上時,也是一個道理。對於中古時代和基督教會的偏見,使我們一直認為這些是那個時代落後的代表,並無不自豪地說著「西方不亮東方亮」,將野蠻、落後等詞語同歐洲中古時代相聯系。其實並非如此,尤其在讀過本書之後。近代西方的一切思潮,其實並非只是對希臘羅馬文化復興後、擯棄中世紀糟粕而產生的。法律體系、學術方法、相互制約的權力(封建權和教權)、神學思想……那些後來成為啟蒙思潮精華並且一直延續至今的東西,都可以從中世紀找到它的源泉和基礎。比如,以前對於格里高利的教皇革命,更多看到的是一些負面的評價,本書以非常大的熱情頌揚這次革命的意義,並將其與英國革命、宗教改革、法國大革命等並稱為偉大的革命。還有一個一直以來的偏見是,歷史可以用確定的規律予以描述,任何國家或者民族的歷史都脫不開這個規律。這自然是受達爾文進化論影響。正如作者在書中所說:「從歷史的觀點看,黑格爾假定意識決定存在的觀點是錯誤的,但這一事實並不意味著馬克思所主張的存在決定意識的觀點是正確的。在歷史的真實生活中,誰也不『決定』誰;它們通常是並駕齊驅;當情況不是這樣時,便有時是這個有時是另一個成為決定的因素。」 並沒有誰說的規律可以解釋一切歷史活動,那麼這就說明,歷史並不是可以套用公式的。但可惜的是我們的教學中目前還是堅持著這一套,至少是在大學以下的教育中。「要知生命創進不受任何限制雖然可能有其勢較順之順序,卻並無一定不易之規律……在生物界中,雖不妨有高下之第,卻無必進之階。」幾十年前,梁漱溟老人即已能看得如此透徹,為何現今發達而開放之世,反倒後退了許多!
四、關於大學
有關大學的起源這一部分是寫的很有意思的。從波倫亞大學的出現和歷史來看,由學生掌控權力,到教授們力量漸漸增強,整個過程值得人玩味。就現在的國內大學來看,行政權竟然是首要的,而教師和學生無法與行政抗衡。按理來說,甚至從大學的歷史來看,都絕然應該是學生主導,或者教授控制學校的領導權力。因為學生是大學出現的原因,而教授是大學存在的基本。為何現在看到的皆是,學生維權無用,德高望重的教授終身住一小破樓房,這樣一些違背大學本意的現象。或許我們的大學確實不能算真正的大學吧。扯遠了。大學的研究為法律體系的產生提供了方法基礎,還有一大批人才,但並非唯一的淵源,這仍是與大學在當時的地位有關。
五、道德之底線
歐洲人對法律的依賴與信任,是與基督教信仰密不可分的。法律體系的出現本身就有很大一部分是基督教的功勞,這也是本書第一部中一直討論的內容。出於上帝對他們精神領域的掌控,他們寧可相信法律——這樣一個諸多原則來自於神學的制度——能夠成為他們最終的救濟渠道。那麼這種信任,在東方是否存在呢?答案是不的。我們的法律並沒有這樣一個信仰基礎,而是直接建立在皇權之下,從而使國人對法律的敬畏源自對皇權的敬畏。那麼現在沒有了皇權,法律的權威性如何體現?無源之水終將乾涸,這是個實際問題。由於對「罪」的神學解讀,使西方人在做事時有一道德底線,即為死後考慮,為最後的審判考慮,這令其惡能得到限制。而我們的這種限制已經磨滅了。現在在中國大地上出現的無數「潛規則」正在日益浮上檯面,見得天日,再這般下去,以這些所謂「潛規則」代替了原有的道德規范,實在是很可怕的事情。
六、其他
本書還有一個令我震撼的方面,是引用。引用之多、廣泛和豐富,實在令人咋舌。全書600多頁篇幅的正文,竟有150多頁的注釋。這與其他某些專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些引用不但說明了作者的閱讀面之廣博,也說明了他極其認真的學術態度。有這許多的引用,在讀的同時一可令人大大放心創作部分的質量,二可方便讀者翻閱相關的資料,不至於以偏概全。這實在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地方。
法律在書中革命,書在我腦中革命。單是本書的第一部,就在我腦中進行了一次革命。對從前各種知識的重新排列,偏見的解除,實在是令人暢快。作者嚴密的寫作結構和流暢的字詞句法,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接下來要看第二部了,相信這會是另一次革命。
學術批評網(www.acriticism.com) 2006年11月29日 讀《法律教育讀本》有感
2.張老師經常用綜合實踐課,讓我們閱讀《法律教育讀本》,讓我受益匪淺,以前我經常聽人們說法律的事,可總是沒有一個大概的概念,上了這幾節課後,讓我懂得了法律的真正概念,法律是一個國家的基礎,而不是虛無縹緲的。
這本書介紹了很多未成年少年的犯罪經歷,其中有許多原因,可能因為父母的教育錯誤;也可能因為父母沒時間去管孩子,造成了孩子長大後的犯罪。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覺得有可能父母沒起到很好的榜樣作用,但我們可以自覺,不一定要靠別人。
這本書十分有趣,用一個個真實的故事來啟發我們,故事後面還有采訪犯罪少年的真實談話,還有相對的法律條文。
法律是真實的,它是對每個人都一樣的,這些犯罪少年大多自律能力十分低,在他們犯罪之前,他們都是祖國的花朵,都有可能成為祖國的棟梁,但他們沒有控制住自己……。
我們不能重倒他們的覆轍,要學會自覺,也要抽空適當的閱讀一些與法律有關的文章。我們一定要好好讀書,抗擊犯罪.
Ⅶ 劉作翔的法理學定位讀後感
法理學是一門獨立的法學學科,它有其自己的知識體系及其獨立存在的價值。但多少年來,法理學被賦予了同它的學科性質不太相符的學科定位,使它遭到很多誤解與責難。本文試從以下幾層關系來看看法理學應該如何准確定位。
一法理學與部門法學的關系
多少年來,在法理學的研究以及法理學教科書中,我們給法理學這門學科賦予了一個不恰當的定位,總是認為法理學與部門法學是指導與被指導的關系。這樣的定位使我們陷入了一個認識誤區,也是法理學者自己給自己下了一個「套」,使中國的法理學研究一直受到部門法學的責難,成為部門法學經常「攻擊」的口實。其中一個最大的且經常性的責難是「法理學無用論」,認為法理學對部門法學乃至法律實踐提供不了什麼可指導性的理論和學說。其實,這樣一種責難根源於對法理學學科性質和學科特點的認識上。
法理學究竟是一個什麼性質的學科?它有哪些研究特點?在這些問題上至今仍有爭議。在總體上,國家教育部學科目錄表上將法學學科定位為「應用學科」,也可叫實踐性學科。這樣的定位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因為法學的研究對象是法律及其法律現象,而法律及其法律現象是實踐性極強的社會規范和制度體系。但具體到法學學科體系內部,它又有不同的屬性和特點,宏觀上可以分為「理論法學」和「應用法學」(當然,也有人不同意這一分類)。法理學則屬於「理論法學」中的牽頭性學科。理論法學屬於思想性、思維性學科,它相對區別於法學中的直接以具體法律制度為研究對象的部門法學。當然,這樣講並不意味著部門法學不需要理論性,而是就其主要特點和功能而言。法理學中的「理」字,本身就標明了這門學科是一門理論性學科。這里的「理論性」,主要是指它的「思維性」,說明它是一門思維性學科。正是在這一層意義上,它具有哲學的特點。法理學可能回答的不是法律實踐中的具體問題,比如案件如何審理,程序如何進行,引用何種法律,適用何種制裁等等,它所關心的是法律的原理性問題,而對這些原理性問題的分析說明,則必然是理論性的和思維性的。
對於法理學的研究特點,我過去在一篇文章中,提出了「抽象性、概括性、一般性、普遍性,以及概而言之的理論性是這門學科的應有屬性和特色」。[1]對於法理學的研究特點,國外一些著名的法理學家也有論述,如在美國法學家德沃金教授的法理學觀點中,就用十分肯定的語氣指出:「法律的一般理論肯定是抽象的,因為它們旨在闡釋法律實踐的主要特點和基本結構而不是法律實踐的某一具體方面或具體部分。」[2]抽象性是「法律的一般理論」即法理學的顯著特點,這種抽象性是同法律實踐的具體性相對而言的。法律實踐一般而言是具體的,它或者涉及某一法律制度、法律規范,或者涉及某類具體的案件或某一具體的個案。而法理學所關涉的則是對整個法律現象、法律實踐的闡釋,這種闡釋也可能是對制度本身的抽象思考,也可能是對制度之外、制度背後因素的抽象思考。
對法理學抽象性特點的認識,有助於我們把握法理學這門法學基礎學科的一些本質屬性或規定性。這些年來,在實用功利主義學術思潮的影響下,加之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學以致用」的深厚積淀,一切都追求「有用性」,而將這種「有用性」又具體地闡釋為對社會生活和社會實踐的具體的實際的功效上面,有時甚至就等同於經濟效用。這種思潮不加區別地要求一切學問、學術、學科都要為實踐服務,要求產生一種「立竿見影」的直接效用,而忽略了各種學問、學術、學科性質間的差別。比如忽略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之間的差別,在社會科學中又忽略了基礎性理論科學和實用性應用科學之間的差別。並且,在「有用性」的追求上,也嚴重忽略了「直接有用」、「直接效用」和「間接有用」、「間接效用」的區別,用一把尺子來度量所有的學問和學術的價值,自然會導致對理論學科的非難和無端指責。所謂「理論無用論」、「法理學無用論」等正是這種學術思潮影響下的當然產物。似乎一切抽象的、不能為實踐帶來直接效用的學問、學術和學科都失去了它存在的價值。
法理學就其學科本性而言,是理論思維科學,而這種理論思維科學必定是抽象的而非具體的,是形而上的而非形而下的。它具有較濃厚的哲學色彩。正是在此種意義上,法理學有時也被稱之為「法哲學」。但法理學的抽象性並非是空想性,它不是空靈之物,而是有其堅實的基礎,這個堅實的基礎便是豐富的法律實踐;法理學正是在對大量豐富的法律實踐和法律現象考察的基礎上,抽象出其帶有共同性和規律性的理論來。因此,任何對法理學的指責和非難,要麼是對法理學抽象性特點的不甚了解,要麼是從實用功利主義思潮角度對法理學的苛刻要求,而這種苛刻要求無助於發展這一具抽象性思維性特徵的學科,同時也反映了對法理學學科性質認識上的盲區。
而法理學的另一個重要特點是它的概括性。法理學的概括性是指它將許許多多個別的、具體的法律現象作為研究對象,從中概括出一些帶有共性的、普遍性的結論,這種結論對那些具體的、個別的法律現象具有普遍性的闡釋作用。概括性在法理學學科和研究中處處體現出來。比如,關於權力學說,法律實踐中所呈現的是一個個具體的、個別的權力形態,如立法權力、司法權力、行政權力、監督權力等等;而法理學則在這種多樣性的具體的權力形態基礎上,概括出、抽象出具有普遍性特徵的一般權力理論,而對許多具體權力形態的研究則分屬於具體法學。再比如關於權利學說,法律規范所規定的權利形態有許多種類,僅公民基本權利形態就自成為一個龐大的權利體系,如財產權利,選舉權利和被選舉權利,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等自由權利,宗教信仰自由權利,人身自由權利,人格尊嚴權利,住宅不受侵犯權利,通信自由權利,勞動權利,休息權利,受教育權利,科學研究和創作自由權利,男女平等權利,婚姻家庭自由權利,等等。再比如關於法律關系理論,在法律實踐中有憲法法律關系、民法法律關系、刑法法律關系、行政法法律關系等等,而法理學范疇中的法律關系理論,既要建立在這些具體的法律關系理論基礎之上,又要從其中抽象出帶有共性的,能夠說明、闡釋各具體法律關系形態的一般法律關系理論,這才真正稱得上是法理學的法律關系理論。
不僅僅上述一些具體的法理學問題具有概括性,法理學所使用的概念、命題均具有概括性。如法律、法律的起源、法律的本質、法律的作用、法律的價值、法律的發展規律等等,這些概念和命題都是一些概括性的概念和命題。比如,法理學在研究「法律的作用」時,並不具體地去闡釋刑法的作用、民法的作用、憲法的作用等,而是研究作為整體的法律的作用。法理學在研究法律價值時,也並不研究具體的法律諸如刑法、民法、憲法、商法等法律價值,而是研究作為整體形態的法律價值。
Ⅷ 關於讀書筆記的問題
1、讀書筆記的概念
人們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把自己閱讀書籍的心得體會和精彩內容整理記錄下來的文字材料,就叫讀書筆記.
2.讀書筆記的作用
(1)作讀書筆記可幫助記憶,彌補腦力不足,有效提高讀書效率。
(2)做讀書筆記可鍛煉思考能力。讀完書用筆記記下來,想一想,這便是思考,常思考,可鍛煉人的思維的條理性,邏輯性和分析綜合能力。
(3)可積累有用材料,開拓視野,提高語言文字表達能力。
(4)作筆記會產生新的思考,有利於發現新問題,有利於研究新問題。
3.讀書筆記的種類
讀書筆記種類很多,一般分為四大類。
(1)摘要式。
即將書中或文章中一些重要觀點、精彩警辟語句,有用數據和材料摘抄下來,目的是積累各種資料,為科研、教學、學習和工作作好准備。可按原書或原文系統摘錄;也可摘錄重要論點和段落;還可摘錄重要數字。
(2)評注式。
評注式筆記不單摘錄,還要寫出自己對這些要點的看法和評價。常用方法有書頭批註。即在書中重要地方用筆打上符號或在空白處加批註、折頁作記號;也可用提綱方法把書和文章論點或主要論據扼要記敘下來;還可用摘要式綜合全文要點、記下主要內容;讀完全書或全文對得失加以評論也是一種方法。
(3)心得式。
即讀後感。是讀書或讀文章後寫出的自己的認識、感想、體會和啟發。常用方法有:札記,也叫札記,是摘記要點與心得結合的產物;心得,也叫讀後感。將讀書體會、感想、收獲寫出來;綜合觀點、見解,提出自己看法並記錄下來,也是很好的讀書方法。
(4)記載式。
1)筆記本。
成冊筆記本可用來抄原文、寫提綱、記心得、寫綜述。長處是便於保存,缺點是不便分類,但可按類單獨成冊。
2)活頁本。
可用來記各種各樣筆記。便於分類,節約紙張和日後查閱。
3)卡片。
好處便於分類,可按目排列,便於靈活調動又節省紙張,但篇幅小,內容不宜長。
4)剪報。
把報紙和有用資料剪下來,長文章可貼在筆記本或活頁本上,短小材料可貼在卡片上。剪報材料可加評注,也可分類張貼,要註明出處,以便使用。
5)全文復印。
重要讀書材料,為保持完整性,可全文復印編目分類留用。
===
讀書的時候做的筆記
讀課外書,怎樣才能不忘呢?學到的東西怎麼才能不丟呢?正如你說的,寫讀書筆記是個好辦法。
記憶,對於積累知識是重要的,但是不能迷信記憶。列寧具有驚人的記憶力,他卻勤動筆,寫下了大量的讀書筆記。俗話說:「最淡的墨水,也勝過最強的記憶。」所以,俄國文學家托爾斯泰要求自己:身邊永遠帶著鉛筆和筆記本,讀書和談話的時候碰到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話語都把它記下來。
寫讀書筆記,對於深入理解、牢固掌握所學到的知識,對於積累學習資料,以備不時之需,很有必要。做讀書筆記,方法是多樣的,不同的方法作用不同。下面給你介紹幾種常見的寫讀書筆記的方法。
最簡單的一種做讀書筆記的方法是「摘抄法」。
所謂摘抄就是讀一本書、一篇文章,把其中的一些83 好的句子和段落摘下來,抄在本子上或卡片上。
摘抄的內容要根據自己的需要來定。可以抄錄領袖導師的教導,思想家、文學家、科學家的至理名言,人民群眾、英雄人物的豪言壯語和格言諺語等。例如:
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
Ⅸ 《強製法》讀後感
花了一早上的時間把《行政強製法(草案)》看完,該法將於明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從1999年的醞釀開始,經過了2005年、2007年、2009年、2011年4月,再到2011年6月的五次審議,歷經12年最終得以出台,可見其中過程有多糾結。根據《立法法》規定,擱置兩年未再審議或付諸表決的法律案,將被終止。草案多次是在將被停止審議的關鍵點上又以再次提請審議的方式得以「激活」式延續、不致被廢。主因還是各種權利之間的博弈,尺寸的拿捏,在公權與私權之間尋找利益的平衡點。限制公權保護私權本來就是行政法的作用。對於公權法無規定即禁止,對於私權則法無禁止即可行。政府更應該做到「嚴於律己,寬於律人」。
近年來政府權力的不斷擴大,進而導致對私權空間的不斷壓縮,在一系列公共事件中,公民權利受到損害之事屢見不鮮,《行政強製法》中對行政強制執行做出各種限制,例如:第43條行政機關不得在夜間或者節假日實施行政強制執行。但是,情況緊急或者當事人同意的除外。行政機關不得對居民生活採取停止供水、供電、供熱、供燃氣等方式迫使當事人履行行政決定。這主要是針對最近出現的一系列強拆事件,所謂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哪有漏洞就堵哪,沒有解決根本問題。強拆也不僅僅這么幾個手段,規定不得晚上執行,難道白天就可以了?把人騙走了,把房子拆了,等人回來一看就剩一廢墟,給點補償就算完事了,這算違法么?況且背後還有一個但書。這個「但是」是個大學問,只要相關法條中出現這個但書,你就得注意了,幾乎關於權利限制的都有一條但是,不是緊急情況就可以怎麼怎麼,就是法律另有規定。對於被執行者總是適用緊急情況,對於執行者總是適用法律另有規定。規定緊急情況可當場執行的,24小時內必須向負責人報告,但沒有說不報告怎麼樣。即使你報告了,傷害已然造成,就好比東西已經過戶了你再去打申請有用么?
第41條說強制執行完畢後,據以執行的行政決定被撤銷,或者執行錯誤的,應當恢復原狀,返還已被執行的財產;不能返還原物的,按市場價折價賠償。這個市場價是什麼時候的市場價卻沒有規定,是決定時還是執行後的市場價?這中間差異甚大。在很多拆遷補償中,規定的補償款的標准都是不低於拆遷決定公告之日的市場價。而執行往往在很久之後,這中間的`差價讓很多被拆遷者都不能接受,所以才有那麼多所謂的「釘子戶」。比如08年決定征地的,但是10年才實施,賠償金就是以08年類似房屋的房價為標准。尤其在如今房價飛漲的情況下,中間的差價不是一點半點,容易造成很多負面情緒。為何有如此多訪民,細節處決定成敗。
有人評價說新法案看上去很美,我不懂這看上去哪裡美了?總共70來條的法案,只有最後10條是涉及法律責任,其中有大部分是關於金融機構的責任,而涉及行政機關的責任僅佔4條,多半是無關痛癢的說兩句處分,至於怎麼處分概不涉及。反正對外給你一交代,內部的事咱內部了。
規定造成損害的可以申請賠償或者補償,問題是這賠補的你是否真的拿的到?你拿判決當欠條找政府要錢,羊毛出在羊身上,別忘了人可是你「媽」,他的是他的,你的還是他的,不小心還得烙的個「不孝」的罪名。司法不獨立,公正就無從談起。即使法院判你贏了,關鍵問題是如何執行,由誰來保障?由誰來監督?法院不敢得罪政府,最終受害的還是百姓。
由《行政許可法》和《行政處罰法》的執行效果就可以想像《行政強製法》的將來,有句話叫你無法叫醒裝睡的人,希望這個《行政強製法》不僅僅只是夢話而已。古雲: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風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風,必偃。我覺得改為:公民之權,風也,政府之權,草也,草尚之風,必偃更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