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訴訟法涉及和解條文

行政訴訟法涉及和解條文

發布時間: 2022-10-25 00:30:06

① 行政訴訟可以適用調解嗎

不可以,但行政賠償部分可以調解。根據《行政訴訟法》第五十條規定,人民法院專審理行政案件,不屬適用調解。第六十七條第三款規定,賠償訴訟可以適用調解。

此外,根據最高人民法院《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7條規定和《關於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第5條都明確規定,在行政賠償訴訟中,原告應當對被訴具體行政行為造成損害的事實提供證據。被告有權提供不予賠償或者減少賠償額方面的證據。

(1)行政訴訟法涉及和解條文擴展閱讀:

行政訴訟時效是當事人能夠向人民法院對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行政訴訟的有效期限,超過了這一期限,則當事人喪失了勝訴權。一般訴訟時效和法定訴訟時效的規定。

《行政訴訟法》第46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由此可見,行訴法規定的一般訴訟時效為六個月。法定訴訟時效即法律有規定的訴訟期限從其規定。中國行政法律所規定的行政起訴期限有5天、10 天、15天、30天等不同期限的規定。

② 新行政法規定那類行政案件可以調解

您好!下列九種情況可以調解:
一、具有行政行為存在違法或者不當 ,被告得自行變更或者撤銷原行政行為的情形的案件。

此類案件律師在認為行政行為在程序上或實體上有瑕疵時 ,可以明確提出要求被告變更或撤銷原瑕疵行政行為的請求,並在原告要求或同意的情況下積極主張對因瑕疵行政行為給原告造成的損失進行賠償和解。

二、涉及行政自由裁量權行使的案件。

有些情況行政行為屬於合法但不合理的情形。對於合法但存在合理性問題的行政行為 ,法院可以行使自由裁量權、變更不合理的行政行為。既然如此,律師可以把握時機,幫助被代理人適時提出或參與行政和解,從而既可以使行政機關改變不合理的行政行為,又維護了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從而達到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三、因土地徵收、徵用或出讓、房屋拆遷、資源環境等行政爭議或群體性的可能影響公共利益或社會穩定的案件。

此類案件是我國當前快速發展期和社會轉型期的重要法律事件。土地徵收、徵用或出讓、房屋拆遷、資源環境等類行政案件如處置的不好,極有可能會發展為影響社會穩定,乃至於和諧社會的構建。此類案件的主要矛盾點往往在於群體性、極端性。而抓住主要矛盾,努力促成此類案件的行政和解,往往會收到良好的社會效果。對於律師來說就是執業良好效果。

四、涉及行政裁決行為的案件。

行政裁決行為的目的是解決民事爭議 ,現實中這種行為是很多見的。如行政機關在涉及拆遷事項中的裁決行為。近年來呈逐年劇增趨勢。行政裁決訴訟案件一般存在三方關系人 ,即原民事爭議的雙方和作出裁決的行政機關。行政機關在裁決過程中對原民事爭議的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進行了處理。在行政訴訟過程中 ,若民事爭議的雙方當事人變更其主張甚至放棄其民事權利那麼行政案件就有了進行和解的基礎。律師在此類案件的代理過程中應當努力追求民事爭議的雙方當事人之間有利於己方當事人的和解方案,並以此力促所涉行政裁決的撤銷。

五、涉及行政合同行為的案件。

行政合同兼具行政性和合意性。與一般的行政行為不同,行政合同的相對方對是否訂立合同及合同的內容有一定的選擇權。行政合同訂立後,相對方可以對合同的內容提出修正的建議,行政機關也可以作出一定的讓步。因此,對因行政合同引起的爭議,適時、恰當的有效和解方案的提出,以及進一步的行政和解的達成,不但具備基礎條件,同時還具有化解社會矛盾糾紛的積極意義。

六、涉及不履行法定職責的行政行為的案件。

實踐中行政機關不履行其法定職責的情形常常表現為行政相對方向行政機關提出申請,行政機關卻拒絕或拖延履行。相對方起訴 ,法院通過審查認為行政機關應當履行法定職責而未履行的,按照現行法律的規定,只能判決其履行職責。相對方的最終目的並不是在法院勝訴,而是通過行政機關履行職責獲益。所以在該類行政案件中,法院可以組織雙方協調促使行政機關履行法定職責。如果行政機關履行其職責,就滿足了原告的訴訟請求 ,繼續審理案件也就沒有意義了,避免造成司法資源的浪費。

七、涉及行政賠償或行政補償糾紛的案件。

行政賠償、行政補償糾紛案件爭議的主要內容是賠償、補償數額問題,而此種數額上的爭議採用和解的方式加以解決往往比較便宜,並容易為當事人所接受。特別是在目前我國行政補償立法尚不夠發達、完備的法治環境下,採用行政和解的方式解決糾紛就更具有積極意義。

八、涉及自然資源所有權、使用權權屬的行政裁決、行政確權的行政爭議中,

當事人就所涉權屬達成調解、和解協議的;或者該調解、和解協議的履行需

要變更原具體行政行為的案件。

此類案件採用行政和解方式的基礎在於當事人就所涉權屬達成調解、和解協議,原行政裁決或行政確權已經失去意義或需要變更。既讓如此,此類案件採用行政和解方式結案也是最佳的方式選擇。

九、有關法律、法規對解決該行政爭議沒有規定或者規定不明確的案件。

當前在我國的法律實踐中,有些行政爭議案件尚存在法律法規沒有規定或者規定不明確的狀況。如電力監管法律中的行政行為的行政補償、環境事件具體行政行為等等諸多方面。對於諸如此類沒有規定或者規定不明確的案件,採用行政和解的手段、方式解決糾紛、化解矛盾更具有積極意義。

綜上,針對由於城市拆遷、征地補償等行政案件大量增加,一些行政案件呈現出當事人之間矛盾激化,導致群體性事件發生等現實狀況,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大局出發,作為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工作者的律師,應積極探索促進行政案件當事人行政和解的工作方案,努力尋求妥善化解行政爭議、減少社會對抗、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的有效途徑,為化解社會矛盾,構建和諧社會做出律師能夠做出的貢獻。謝謝閱讀!

③ 中國行政訴訟和解制度確立了嗎

我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條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不適用調解。
第五十一條人民法院對行政案件宣告判決或者裁定前,原告申請撤訴的,或者被告改變其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原告同意並申請撤訴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裁定。
《行政訴訟法》明確規定行政訴訟不適用和解。但近年來主張構建我國行政訴訟和解制度的呼聲越來越高,實踐中也存在著大量的案外和解。
建立訴訟和解制度可以減少人力、物力和時間的耗費,以最低的訴訟成本取得最大的法律效益,實現訴訟目的並成為滿足構建和諧社會之需 單純的裁判解決方式只強調法官行使職權解決爭議,不能充分發揮當事人的主動性,往往不僅不能達到息訟和化解糾紛的目的,還可能激化和加深當事人之間的矛盾。
當前城市拆遷、征地補償等行政案件大量增加,群眾性事件和涉訴上訪案件不斷,行政糾紛錯綜復雜的情況下,確立和完善行政訴訟和解協調制度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④ 行政訴訟法的規定是什麼

行政訴訟法的條文如下:

《行政訴訟法》第一條,為保證人民法院公正、及時審理行政案件,解決行政爭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行政訴訟法》第二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前款所稱行政行為,包括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組織作出的行政行為。

《行政訴訟法》第三條,人民法院應當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起訴權利,對應當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得干預、阻礙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

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出庭應訴。不能出庭的,應當委託行政機關相應的工作人員出庭。

熱點內容
湖南開福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1-17 00:26:03 瀏覽:124
唐海司法局 發布:2025-01-17 00:13:56 瀏覽:554
婚姻法模擬法庭心得體會 發布:2025-01-16 22:56:23 瀏覽:558
離婚律師歌曲有哪些 發布:2025-01-16 22:48:41 瀏覽:118
民法第64條 發布:2025-01-16 22:43:28 瀏覽:412
公司司法審計 發布:2025-01-16 22:41:20 瀏覽:327
黨風廉政建設規章制度的落實 發布:2025-01-16 22:40:31 瀏覽:280
為什麼要健全有關師德規章制度 發布:2025-01-16 22:35:40 瀏覽:55
行政法信賴利益案例 發布:2025-01-16 22:30:29 瀏覽:785
提供虛假信息法律責任 發布:2025-01-16 22:16:40 瀏覽:597